一、大念“山海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147
颗粒名称: 一、大念“山海经”
分类号: F321
页数: 4
页码: 194-19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发展“山海”经济中,林业、农村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全面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乡镇企业 林业 农村经济作物

内容

根据福建省有1亿多亩山地和相当于福建陆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近邻海域的客观自然条件,1981年,省委常务书记项南提出:“福建要翻身、大念山海经”,从此,省委重视发展“山海”经济,调整福建农村经济结构,走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道路。
  林业在福建“山海”经济发展战略中占突出地位,林业基地被省委列为全省要建设的“八个基地”之首。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80年代初,省委一方面积极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调动林区群众造林积极性;一方面坚决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采取有效措施,从严、从快、从重处理违法毁林重大案件,迅速刹住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在此基础上,省委狠抓造林绿化。1981~1985年,全省实施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两岸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五江”干流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造林绿化任务;在人烟稀少,荒山集中连片的边远地飞机播种造林77.3万公顷。至1988年的10年间,全省共完成造林224万公顷,造林平均保存率达74%左右。
  1987年初,省林业厅根据国家林业部的部署,着手规划建设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3月20日,省林业厅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同时下发《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总体规划技术方案》,要求各地专门组织力量,以县为单位制定规划。1988年2月21日,省林业厅就建设沿海防护林问题向省委、省人民政府汇报,省委、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组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方案,决定成立指挥部,负责体系建设的协调工作。3月,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用10年时间,基本建设成南起诏安、北至福鼎,地跨28个县、市、区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确定省、地(市)、县(市、区)建立指挥机构,统一领导本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4月29日,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通知》,决定从1988年开始全面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用10年时间在沿海营造、改造47.87万公顷防护林,第一期工程造林14.57万公顷、改造17.47万公顷,力争在5年内基本完成。
  1989年后,福建林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是年1月,省委书记陈光毅在视察三明林区时提出:福建希望在于林、潜力在于林、兴旺在于林。5月,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造林绿化,大力发展林业的决定》,提出建设林业“三五七”工程(即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所有宜林荒山造林,七年实现八闽绿化)的宏伟目标。省委、省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省造林绿化领导小组,加强对“三五七”工程的领导,全省还建立了各级党政领导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掀起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热潮。省林业厅每年派人到各地(市)、县对完成造林更新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各地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全省进行通报,有力推动造林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在造林绿化中,还结合建设“五个基地一条线”(即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造纸林基地、经济林基地、林产化工基地、木材加工基地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并推进城镇绿化进程。到1990年底,全省已建成900万亩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800万亩以马尾松为主的造纸原料林基地和510万亩经济林基地。沿海防护林系建设已完成人工造林306万亩。全省3300公里海岸线和60多个沿海乡(镇)基本建成了带、网、片相结合,林种、树种结构合理的森林综合防御体系。全省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由10年前的12.7%提高到21.4%,人均占有绿地面积由2平方米增至3.3平方米。1991年3月12日,在全国植树造林表彰动员大会上,福建被授予“林业建设先进省”称号。至1992年,“三五七”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共造林124.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从500万公顷增加到6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43.2%上升到50%,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任务。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福建省“全国荒山造林绿化先进省”称号。
  福建在发展“山海”经济中,除林业外,农村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也都取得长足的发展。1981-1985年,全省新植果树87.5万亩,1985年水果总产量达到29.4万吨,比5年前增长1.3倍;畜牧业发展也很快,198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4.18万吨,比1980年的24.2万吨增长82.56%以上;渔业稳步持续发展,特别是开发荒水、荒滩和利用浅海滩涂,发展群众性水产养殖等都取得发展,1985年全省水产品总量达到76.06万吨,比1980年47.13万吨增长61.38%。1986年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福建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山海经继续念,山海田一齐抓”的指导方针,此后全省农林牧副渔各业继续全面发展。1991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粮食总产量增长达20%,猪牛羊肉类总产量增长80%以上,水产品总产量增产2倍多,水果总产量增长近10倍,其他经济作物也都有大幅度增长。
  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下,福建农村经济内部经构发生深刻变化,1991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56.7亿元(按当年价计算),其中,种植业产值占45.9%,林业产值占9.9%,牧业产值占22.4%,副业产值占6.1%,渔业产值占15.7%,种植业与林副渔业产值比重已从1978年的71:29调整为45.9:54.1,林牧副渔业产量所占比重上升了25.1个百分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地方组织从1926~1990年,64年间的建立、发展、演变历程,重点记载中共福建省委员会领导机关的组织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项南
相关人物
陈光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