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浙赣边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100
颗粒名称: 一、闽浙赣边区
分类号: E297.4
页数: 4
页码: 131-1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抗战胜利前夕,省委机关从官烈迁往福清、林森、永泰交界的山区。根据华中局的指示精神,省委采取隐蔽游击战争的策略,并进行群众工作,组织民兵,加强军民关系。
关键词: 闽浙赣边区 抗战胜利 抗日武装

内容

抗战胜利前夕,省委机关从官烈迁往福清、林森、永泰交界的山区。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华中局致电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指出:福建部队应依靠山地,面向群众,继续进行隐蔽、分散的游击战争,准备应付内战;应加强群众工作,组织扩大民兵,加强军民关系,巩固党内团结,一切本着自力更生、不依靠外援方针,坚持阵地,并创造与扩大周围游击基地,确保电台联系。8月25日,华中局又致电曾镜冰,指出:“为粉碎国民党对我进攻,及求得在国民党发动内战后,使我能在闽浙赣边区建立强大根据地,必须加强闽北、闽东一带的隐蔽游击活动与地下工作,并求将来与浙南、赣东北打成一片。”
  根据华中局的指示精神,省委于9月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我们的方针任务的指示》,确定日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一般的停止发展根据地,阻止敌人进攻,利用一切和平条件,保持群众联系,加深敌人矛盾,强化自己力量,做到一般的根据地巩固起来,准备大的军事力量,粉碎敌人进攻。”并提出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进行的政治宣传、经济动员和巩固掩蔽根据地等5项工作。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省委进行整风学习。省委书记曾镜冰写了《论个人小资产阶级意识与无产阶级立场》的长篇文章,作为整风的学习材料。与此同时,活动在闽北、建松政、闽东、闽中、闽西北等地区的党组织和游击队都按照省委“九月指示”精神,或进行整风学习,或开展群众工作,巩固原有地区,开辟新区。
  1946年初,省委为筹措经费,派闽中特委书记黄国璋、特委委员林汝楠、闽中游击队参谋长叶良运等率领突击队,在莆田江口截击国民党押钞队伍,缴获现钞3850万元,为省委筹集了一笔可观的经费,但叶良运在战斗中牺牲。
  1946年6月,省委在福州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2月2日发出的《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同时总结几年来的斗争经验和教训,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战略转变问题。会议提出:利用目前相对和平的环境和条件,采取隐蔽的形式积极发展力量,停止公开进攻,准备游击战争,是当前的总任务。会后,曾镜冰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省委工作由左丰美主持。左丰美等到南古瓯地区召集闽北、建松政、闽东3个特委干部传达福州会议精神,为开展游击战争作准备。
  1946年6月,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根据国民党中央政府《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开始实行“全面警卫”、“分区清剿”的方针,将全省划为3个“清剿”地区和8个自卫地区,并与浙、粤、赣3省政府商定设立3个联防区,扩充兵力,派兵“清剿”,企图消灭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1946年11月25日至1947年1月15日,省委在国民党军队不断袭扰的情况下,辗转南平、古田、建瓯等地村庄,前后共用52天时间,秘密召开省代表会议。会上,由曾镜冰传达党的七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对福建工作的指示。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将省委改为闽浙赣区党委,由曾镜冰任书记。会议召开期间的12月19日,华中分局又向区党委转发了中共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中共中央指出:“在敌人力量薄弱与我武装和群众基础较强大、游击战争条件成熟地区可立即开展游击战争。”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反征粮反抽丁及减租减息运动,建立和扩大游击根据地;但为避免过度刺激国民党当局与便利自己发展起见,开始不要和国民党军队主力作战,不要进攻较大城镇;在党的力量较弱的地区,应积极联系群众,进行分散隐蔽活动,“组织民变和准备发动游击战争的条件”。会议即转入讨论贯彻中央指示。1947年1月12日,区党委作出《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18日,区党委又发出《告闽浙赣全体党员书》,号召广大党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克服困难,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开辟第二战场,为独立和民主的新中国而战。会后,曾镜冰赴上海向华东局汇报会议情况并电告中央。委员们则分赴各地进行游击战争的准备工作。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致电闽浙赣区党委,肯定了福建省党代表会议制定的斗争方针,强调“应多从人民为生存而斗争的口号着想”,“先从敌人力量较薄弱的地方发动武装斗争,求得生存与发展,尤其在组织上开始不要铺张门面,过分刺激敌人”。3月19日,华中分局亦致电区党委,指出在福建开展游击战争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应选择一二个敌我力量对比、地形有利及群众斗争成熟的地区进行周密部署,发动游击战争,以取得经验教训和推动全党的转变;在游击战争未成熟地区,仍应当进行必要的准备。
  3月,曾镜冰从上海返回福建,于中旬在福州召集有福州、闽中地区党委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由于曾镜冰在指导思想上存在急躁冒进情绪,会议在“扫清保守思想残余”的气氛中,提出“放手放手再放手,勇敢勇敢再勇敢”的口号。3月16日,曾镜冰给各地委发出指示信,要求大家扫除保守思想,立即发动游击战争。4月中旬,曾镜冰又指示各地“准备三个月后,全省队伍大集中,以便消灭敌人一两个团,或几个大队”。
  4月上旬,曾镜冰前往古田发动澄阳暴动,创造“大胆放手发动游击战争”的经验。4月9日,在曾镜冰、左丰美的指挥下,游击队消灭澄阳反动地方势力,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取得暴动胜利。游击队扩编为“闽浙赣游击纵队”,共300多人,由左丰美任纵队司令兼政委,刘捷生任副司令。纵队下辖2个支队,由余三江、郑荣堂分任支队长。暴动胜利后,区党委命令左丰美带领闽浙赣游击纵队进军闽中地区戴云山,拟与黄国璋领导的闽中游击纵队会合,实现“左黄会师”,建立新的游击根据地。队伍行进到永泰、闽清边界时,遭到国民党保安部队的堵击。激战中游击纵队受到损失,向导牺牲,队伍无法前进,只好撤回古田。后分3路到寿宁、浙江边区、屏古瓯及南古瓯地区活动。
  在闽中地区,闽中地委委员陈振先、林汝楠等人在福清龙高组织暴动,因举事仓促,遭到国民党保安部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围攻,暴动失败,部分人员被捕罹难,游击队渡海转移到莆田。1947年4月,黄国璋率领从福清转移出来的游击队与罗迎祥、杨光辉领导的莆田游击队在甫田西亭会合,整编成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由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陈亨源为副司令员,林汝南为副政委,罗迎祥为参谋长,下辖3个中队共100多人。游击纵队在与左丰美部会师未成后,6月6日,在莆仙交界的钟朗桥九天关与国民党军队遭遇,激战1个多小时。战后,游击纵队撤往仙游、永春、南安一带,先后与高祖武带领的仙(游)南(安)永(春)游击队和许集美率领的晋南游击队会合。3支队伍合编建立“戴云纵队直属支队”。由罗迎祥兼支队长,林汝楠兼指导员,高祖武任副支队长,许集美任政工队长。7月5日,游击纵队在南安诗山遭国民党保安第一总队及地方武装1000多人的围攻,罗迎祥掩护队伍突围时牺牲。7月14日,队伍转移到德化暗林口,又遭国民党军队伏击,高祖武等10多人牺牲,仅剩数十人突围。
  在闽浙边区,1947年7月6日,中共闽浙边地委带领游击队攻打松溪渭田、周墩两个区乡公所取得成功,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成立闽浙边游击纵队,纵队长叶风顺,副纵队长池云宝。
  在闽东地区,原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政委阮英平受华东局派遣,回福建负责军事工作,担任区党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区党委安排阮回家乡闽东领导斗争。1947年8月,阮率领由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部分人员组成的“闽东人民谋生军”,先后攻打宁德洋中、七都、赤溪、虎〓等乡公所,缴获不少枪支,镇压一批反动分子。接着,又抽调城工部闽东工委所属的部分党员和谋生军组成武工队,在周宁、屏南、政和交界地区发动群众,恢复党组织,打开闽东工作的新局面。
  1947年6月,中共中央对皖、浙、闽游击战争发展方向与方式问题作了指示,指出这3省游击武装力量小且无主力骨干,不宜过急;强调蒋管区的游击战争,应从发动群众进行经济斗争搞起。7月10日,华东局对闽浙赣游击战争也作了指示(即灰日指示)。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都批评闽浙赣区党委在领导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急于求成的急躁盲动情绪,强调闽浙赣边区的游击战争应着重于发动群众的求生存斗争,谨慎从事,切忌盲动。
  7月,区党委在林森县尚干召开会议,讨论上级指示,总结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研究下一步行动方针。8月28日,会议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接受华东局灰日指示的指示》(又称八二八指示)。强调:游击战争是人民的战争,必须大力发动群众与依靠群众,不能违背革命发展不平衡规律,反对脱离群众的盲目冒进。目前应立即将一般武装与干部分散于各地,建立并加强党的组织,发动广大人民为生存而斗争,在此基础上发展更广大的游击战争。会后,这一指示传达到各地,各地游击武装开始分散活动。但在执行中也出现问题:有些干部不愿意实行部队分散地方化;有的则想放弃武装斗争,解散部队,以合法斗争来解决群众的要求。为纠正这两种偏向,闽浙赣区党委(9月后改为省委)发出《关于发动三十路游击运动指示》,要求各地迅速实行部队分散地方化,将现有部队分散组织30个以上的地方游击队,以便更广泛更密切地联系群众。接着在12月22日,省委又发出《坚决执行部队地方化》的指示,强调:“八?二八指示是我们的游击战的基本方针,三十路游击运动,实质上就是部队地方化,就是我们实行正确游击战争方针的具体口号。”
  1948年1月,省委机关迁到南平大凤。南古瓯地区从此便成为边区的领导中心。同月,省委通过《为展开广泛群众性游击战争恢复与建立民主根据地的决议草案》,确定1948年的任务:“首先不是破仓分粮,筹款缴枪,而是消灭地主阶级。”这个决议草案在原有《八?二八指示》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和本地区形势的发展制定出新的方针,即由发动群众求生存斗争为主进而转变为消灭地主阶级,摧毁反动统治基地,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群众性武装斗争,表明闽浙赣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3月,省委发出《为坚决发动农民,清算恶霸特务,开展游击战争,迎接解放军南下,实行分田废债,建立民主政权决议》。省委指示成立南古瓯中心县委。4月,在南古瓯地区开展除恶分粮斗争试点。4月底,省委在南平嵩岭召开会议,推广南古瓯经验。国民党当局对南古瓯地区的斗争惶恐不安,抽调省保安第四团、第五团和水警总队各1部,配合建瓯反动武装重点“围剿”该地区。在省委的部署下,边区游击纵队采取灵活战术,寻找有利战机消灭敌人,7月在古田石坑里村歼国民党1个保安支队;9月,在建瓯杨梅岭伏击国民党1个保安中队;10月,在南平桐坑袭击国民党保安队,在闽江截击国民党运输船,同时攻下了炉下、埂埕等地的乡公所;还夜袭南平洋后,烧毁国民党“围剿”南古瓯地区的指挥部。各地游击队也积极配合南古瓯地区的反“围剿”斗争,使国民党当局的重点“围剿”被粉碎,南古瓯游击根据地得到巩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地方组织从1926~1990年,64年间的建立、发展、演变历程,重点记载中共福建省委员会领导机关的组织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森
相关人物
曾镜冰
相关人物
黄国璋
相关人物
林汝楠
相关人物
叶良运
相关人物
左丰美
相关人物
刘捷生
相关人物
余三江
相关人物
郑荣堂
相关人物
陈振先
相关人物
罗迎祥
相关人物
杨光辉
相关人物
陈亨源
相关人物
林汝南
相关人物
钟朗桥
相关人物
高祖武
相关人物
许集美
相关人物
周墩
相关人物
叶风顺
相关人物
池云宝
相关人物
阮英平
相关人物
南古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