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支援北伐战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0058
颗粒名称: 二、支援北伐战争
分类号: D613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26年7月至12月期间,中共福建地委发动和领导了工农和学生运动,组织工会和农民协会,协助迎接北伐军入闽,为北伐作了各种准备。北伐军攻占福州后,通过政治工作使士气高涨,最终在福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关键词: 北伐战争 福建 工农运动

内容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为了迎接北伐军入闽,福建党组织联合国民党左派为国民革命大造舆论,派遣干部开展工农和学生运动。中共福州地委发动和领导了角梳工人、染业工人、电灯工人要求加薪的斗争,并取得胜利;接着以行业为主,组织理发、洋务、码头、机器等一批基层工会。地委又派陈应中、朱铭庄、郑尚衡、林梧凤等深入郊区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5月9日,地委协同福州学生联合会组织数千名学生冲破军警阻拦,举行国耻纪念日大游行。中共厦门党组织也在斗争中组织海员、电器码头、店员、船坞等23个基层工会,会员达1万多人;并派严子辉到郊区建立农民协会筹备处。在国耻纪念日,领导90多个团体举行休业、罢课、罢乐和示威游行。在闽西,一批从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回来的学员,均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在各县大力开展农民运动,成立上杭、龙岩、永定、长汀、平和等县农民协会,开展“二五”减租和反对苛捐杂税的斗争,很快把农民发动起来。这些斗争,都为迎接北伐军入闽作了准备。
  9月下旬,北伐军第一军指挥部准备发动攻闽的第一仗——永定战役。中共永定支部及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阮山、林心尧召集国民党永定县党部会议,通过由林心尧起草的致革命军何应钦军长的《请愿书》。9月26日,阮、林前往汕头,把《请愿书》送交第一军政治部负责人。10月4日,返回永定途中,林心尧又给何应钦发去“快邮代电”,再次请求革命军入永。阮山则到广东大埔,与国民革命军联系入永事项。10日8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发起攻永战斗。永定人民在中共永定支部发动下,割断电线,破坏交通,使驻永定的闽军总指挥部与其他各部失去联络。10日下午国民革命军攻克永定。
  10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任命国民党左派人士江董琴为东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中共广东区委立即通过江董琴,派遣徐琛、陈明、陈祖康、张余生等几十名共产党员到东路军各级政治部工作。同时,广东区委又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将从第六期广州农民讲习所毕业的福建籍学员分配到东路军政治部,随军入闽回原籍开展农民运动。这些共产党员发动沿途群众支援北伐军,并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北伐军士气高涨,增强了战斗力。
  11月下旬,北伐军东路军,直逼福州。中共福州地委派出吴徽谦、叶大猷、金毓芳、王劲民、刘贻晋等人,协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王荷波召开福州地区国共两党及海军三方举行的“马江会议”,争取了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马江要塞司令陈季良及海军部长杨树庄等人归顺北伐军。并商定欢迎北伐军入闽的具体方案。地委宣传委员方尔灏组织策应北伐军东路军的“党团小组”和“省会策应军突击队小组”,派共产党员陈烈等人,通过原同盟会会员施秉政及其他国民党人士,争取福建省防军参谋长等人;并组织群众到省防司令部示威,迫使犹豫不决的省防司令李生春归顺广州国民政府,有力支援了北伐军东路军。福州于12月3日被攻克。至此,北伐在福建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地方组织从1926~1990年,64年间的建立、发展、演变历程,重点记载中共福建省委员会领导机关的组织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应中
相关人物
朱铭庄
相关人物
郑尚衡
相关人物
林梧凤
相关人物
严子辉
相关人物
阮山
相关人物
林心尧
相关人物
何应钦
相关人物
江董琴
相关人物
徐琛
相关人物
陈明
相关人物
陈祖康
相关人物
张余生
相关人物
吴徽谦
相关人物
叶大猷
相关人物
金毓芳
相关人物
王劲民
相关人物
刘贻晋
相关人物
王荷波
相关人物
陈季良
相关人物
杨树庄
相关人物
方尔灏
相关人物
陈烈
相关人物
李生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