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635
颗粒名称: 附录
页数: 105
页码: 362-466

内容

一、大事年表
  旧石器时代
  距今18万年前
  在今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万寿岩一带有人类活动。他们居住在山洞里,以河床砾石为主要原料打制石器,以采集、狩猎和捕捞为生。
  距今5万年至1万年前后
  在今三明岩前万寿岩,漳州北郊,清流县沙芜乡洞口村狐狸洞,东山及石狮以东海域和武夷山市角亭、城村,宁德市霍童、邑坂等地都有人类活动。
  距今1万年到8000年前后
  在今闽南沿海各地及三明万寿岩一带,已有早期现代人分布。
  新石器时代
  距今7000-5000年左右
  福建沿海平潭、闽江下游及金门一带的早期现代人已掌握制陶和磨制大型石器的工艺。
  距今5000-4000年左右
  闽侯昙石山的福建先民已有了成熟的陶器烧制技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
  福建先民分布在今闽侯县白沙溪头、榕岸庄边山,福清市东张,东山县大帽山,漳州市覆船山,诏安县腊洲山,浦城县石排下、牛鼻山,邵武市斗米山、梅溪岗,明溪县南山等地。
  商周时期
  距今约3400年
  今闽侯县黄土仑有福建先民的活动。
  今武夷山福建先民有悬棺葬俗。
  秦至南北朝
  战国晚期
  闽越族首领自立闽越国并称王。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秦始皇发动对百越的战争。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置闽中郡,削去无诸闽越王号,降为君长。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闽越人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加入全国反秦斗争。无诸率领的闽中反秦队伍“以阻悍称”。秦亡后,闽越军队又助汉灭楚。
  汉高祖五年至高后五年(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83年)
  刘邦把今福建地封给无诸,“复立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闽越兵围东瓯(今浙江南部),汉武帝派兵救东瓯。不待汉兵来,闽越王自动撤兵。东瓯王惧闽越王再次骚扰,主动向汉廷请求,举国4万多入迁移到庐江郡。东瓯地盘不久被闽越国占领。
  建安八年(203年)
  闽江上游的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山越复乱。南部都尉贺齐出兵“讨伐”。贺齐这次出征,先后擒杀山越6000余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
  闽北吕合、秦狼等率众反叛孙氏政权,孙权以吕岱为督军校尉,与将军蒋钦等率兵征,擒吕合、秦狼,平定叛乱。
  吴黄龙三年(231年)
  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人到台湾,将一批台湾土著居民带回大陆。
  吴嘉禾四年(235年)
  会稽东冶的随春率众叛吴,孙权命吕岱督刘纂、唐咨等部讨伐。随春降,吕岱以随春为偏将军以领其众。
  吴太平二年(257年)
  建安郡“山民作乱”,孙亮派钟离牧为监军使者,与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郑曹率军讨平之。
  西晋太康五年至元康九年(284-299年)
  从南安、莆田、连江先后发现的太康、元康年间墓出土的随葬品,说明在传说“八姓入闽”之前,福建各地已有中州移民。
  永嘉末年(307-312年)
  相传中州八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入闽,主要聚居在建溪、富屯溪、闽江下游以及晋江沿岸。
  东晋元兴二年(403年)
  正月,农民军首领卢循自称征虏将军,率众2000余人自永嘉入晋安郡。八月,刘裕率晋军到晋安征讨,卢循率众南逃番禺。后卢循败,“余种悉遁入闽”,散居闽海,其后裔被称为“泉郎”、“游艇子”。
  隋、唐、五代
  隋大业六年(610年)
  隋炀帝遣虎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洲率东阳(今浙江金华等地)兵万余人,泛海到琉球(台湾),带回一批台湾土著居民。
  唐武德年间(618-626年)
  《闽书》记载:穆罕默德门徒、阿拉伯人三贤、四贤前来泉州传教,殁后葬于泉州市郊。该墓地后被称为伊斯兰教圣墓。
  总章二年(669年)
  泉、潮之间“蛮僚啸乱”。朝廷命玉钤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统率府兵3600名入闽,镇守绥安故地(今漳浦县西南100里)。初以兵少,退保九龙江东岸,插柳为营,后招募援兵58姓,进屯云霄镇,建宅火田村。
  仪凤二年(677年)
  陈政卒,子陈元光以玉钤卫翊府左郎将衔代领众兵。仪凤三年起,陈元光部同畲族先民首领苗自成、雷万兴等人战于潮阳等地。
  永隆二年(681年)
  畲族先民在广东潮州一带再次起事。陈元光提兵入潮,俘获万计,直至“岭表悉平”。
  景龙二年(708年)
  雷万兴、苗自成之子以及蓝奉高等人“复起于潮”。
  景云二年(711年)
  陈元光在绥安之大峙原为蓝奉高所杀。
  开元三年(715年)
  陈元光子、漳州代刺史陈垧袭破“蛮峒”,擒杀其首领蓝奉高。
  乾符三年(876年)
  畲民蓝应潮从侯官县迁居古田县水竹洋,开创基业,成为富达村蓝姓开山祖。
  光启元年(885年)
  正月,河南光州刺史王绪率部属5000人入福建,陷汀、漳二州。七月,兵变,王绪被囚禁,王潮被推为将军。八月,占领泉州,表王潮为泉州刺史。随王氏入闽的士民中河南光州固始一带的汉人为多。
  景福元年(892年)
  王潮兵攻福州,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
  乾宁元年(894年)
  十二月,黄连“峒蛮”2万人围汀州,王潮派李承勋帅卒万人解围追击,大破“蛮”人于浆水口(今顺昌县)。
  宋代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泉州建清净寺,作为阿拉伯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现存清净寺有三重大门、人门甬道、门左侧的石构围墙和礼拜堂。大门的边墙、后墙、礼拜堂的正面墙和壁龛上都刻有《古兰经》文句浮雕。泉州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遗迹之一。1961年,泉州清净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祐二年(1087年)
  泉州设置市舶司后,阿拉伯、波斯等地商人纷至泉州经商或定居。
  建中靖国至南宋嘉定年间(1101-1224年)
  侨寓泉州城南的阿拉伯商人施那帏,在城外东南建“蕃客墓”,以埋葬逝于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7年)
  泉州因蕃商集聚,请建蕃学。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
  有一部分名为“毗舍耶”的台湾土著居民到泉州的水澳、围头活动。
  淳熙十四年至咸淳五年(1187-1269年)
  刘克庄《漳州谕畲》一文首次使用出现“畲民”一词。
  嘉定二年(1209年)
  李元砺率“洞寇”从赣入闽,进攻汀州。“洞寇”中有不少畲民。嘉定四年,李元砺被执后,起义被镇压。
  开庆至景定年间(1259-1264年)
  阿拉伯人蒲寿庚任泉州市舶司提举。
  景定三年(1262年)
  漳汀地区发生畲民大规模起义,宋廷采取了剿捕与招抚手段平定之。
  咸淳七年至元至正二十八年(1271-1291年)
  被派往长城以南为军吏的蒙古族人(包括妇孺在内)进入福建。
  咸淳十年(1274年)
  阿拉伯商人后裔蒲寿庚与兄蒲寿康率船队打败骚扰泉州的海寇,南宋政府因蒲寿庚平寇有功,授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掌管福建沿海的军事与民政。
  德祐二年(1276年)
  十一月宋端宗赵星及同行将士10余万(内淮兵1万人)退据泉州,十二月,蒲寿庚与泉州司马田真子降元,杀死在泉州的“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数千人。
  景炎二年(1277年)
  七月,张世杰率淮军及陈大举(绰号陈吊眼)、许夫人率畲军围泉州,九月,福建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唆都率师驰援泉州,解泉州围。
  景炎三年(1278年)
  十一月,建宁府政和人黄华集盐夫并联络建宁、括苍(今浙南)及许夫人畲军抗元,队伍发展至数万人,活动于闽北与浙南。至元十七年(1280年),黄华一度降元,为完者都担任前锋,进攻漳州畲军陈吊眼部。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起兵抗元,聚众10万,据政和,陷崇安、浦城等县,包围建宁府城。元派高兴、刘国杰等率兵“征剿”,黄华退至赤岩寨,放火自焚。
  是年,漳州人陈大举率畲军攻占漳州城。因元都元帅张弘范、南征招讨傅全领元兵追赶宋兵至漳州,陈大举遂率军避逃人山区。至元十七年(1280年)初降元,与部属人漳州城与居民杂处。
  是年,元世祖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允许蕃商往来泉州互市。
  元代
  至元十七年(1280年)
  八月,陈大举再聚畲兵突袭漳州城,杀死镇守漳州的招讨傅全。受其影响,漳州各地畲军蜂起响应,“连五十余寨,扼险自固”。元廷命完者都为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高兴为副帅领兵讨之。至元十九年(1282年),陈大举被元军擒杀。
  至元十八年(1281年)
  铁木真汗的兄弟斡真那颜位食采分地建宁。同年,忽必烈的女儿鲁国公主食采分地汀州路长汀、宁化、清流、武平、上杭、连城6县。
  至元十九年(1282年)
  闽北地区开始出现来自西域的驻屯军士,这是福建回族的来源之一。
  至元二十年(1283年)
  右千户只儿海迷失食采分地泉州。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冬,汀州畲族人钟明亮领导闽、赣、粤3省边境农民起义,“拥众十万,声摇数郡”,活动于汀州、漳州、赣州、邵武、宁都、南安(今江西大余)、建昌(今江西南城)、南斗、循州(今广东龙川)、梅州等地。
  元贞三年(1297年)
  张诰、张进等率兵到台湾,曾带回130余名高山族人。
  皇庆元年(1312年)
  忽必烈之子及其后裔食采分地邵武路光泽县,福州路宁德县、福安县,泉州路南安县。
  延祐五年(1318年)
  元驸马安远王丑汉食采分地建宁路7县,又汀州路3县。
  景泰初年(约在1318年)
  宁王阔阔出之子薛彻秃食采分地福州路永福县。
  至顺三年(1332年)
  调扬州“合必军”3000名驻泉州,先人邵武,留下部分军士在该地屯田,其中部分色目人定居下来。
  元统元年(1333年)
  萨仲礼授福建行省检校,迁居今福州市,为蒙古萨姓入闽始祖。
  至元四年(1338年)
  福建南胜(今南靖县)畲民李志甫和汉人黄二使领导民众暴动,攻打漳州等地,击败闽、浙、赣、粤四省元军。至元六年(1340年),李志甫被地主武装杀害,起义失败。
  至正年间(1341-1368年)
  位于福州鼓楼安泰桥边的佛教寺改为伊斯兰教寺,称“真教寺”。
  至正十年(1350年)
  吴鉴作《清净寺记》文云:“今泉造礼拜寺,增为六、七。”
  至正十七年至二十七年(1357-1366年)
  泉州爆发了一场争夺经济利益、政治权益的“亦思巴奚”战乱,致使一批长期定居的回民逃离泉州,徙居各地。其中丁氏迁晋江陈埭。
  明代
  洪武元年(1368年)
  明廷规定,一律禁止胡服、胡语、胡姓。福建蒙古族人多有改姓埋名者。
  洪武二年(1369年)
  回民杨赉兴授邵武府指挥使,迁居闽北。时随杨赉兴来邵武的回民有百余户。
  是年,建水门观音亭于霞浦县水门乡半岭畲族村,为闽东畲族传统歌场。
  洪武五年(1372年)
  创建邵武清真寺,该寺位于邵武回民聚居地迎春坊。洪武七年(1374年),徙该寺于迎风街和平巷重建。
  洪武九年(1376年)
  回民郭仲远从泉州法石迁居于惠安百崎,是为惠安百崎郭氏开基始祖。
  洪武十四年(1381年)
  朝廷宣布“禁海”令,严禁下海通商,此举令泉州阿拉伯、波斯商人的经商活动受到严重打击。
  洪武二十年(1387年)
  原元臣纳哈出降明,封为海西侯。所属蒙古军分隶云南、广西、福建各司处,占籍屯田。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4月,纳哈出长子沈阳侯察汗,因蓝玉案件受牵连,被明廷处死。人籍福州屯田的纳哈出后裔,因怕株连,故去“纳哈”,留“出”为姓。洪武年间,出姓入闽二世祖佛家奴迁居惠安县九都海滨象狮乡。
  永乐五年(1407年)
  明政府颁布保护清真寺及伊斯兰教的敕谕,泉州的回族穆斯林逐渐返回城里,定居于艾苏哈卜寺旁。
  正统元年(1436年)
  百崎回民始修族谱。
  正统景泰年间(1436-1456年)
  蒙古族出姓四世祖自惠安县象狮乡迁往涂岭新厝乡。
  景泰至天顺年间(1450-1457年)
  礼部侍郎兼少詹事萨琦对迁居福建的蒙古族人“一变其色目之俗”,全面采用朱子家礼,即汉族的婚姻、家庭、丧葬等习俗,逐渐同于当地汉人。
  弘治七年(1494年)
  陈埭丁氏回民始修族谱。
  嘉靖二十年(1541年)
  重建福州清真寺,历时8年完成。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创建于明初的陈埭丁氏宗祠毁于兵燹,后多次重修,清代便重修5次。
  万历十八年(1590年)
  福建泉州籍回民李贽所著《焚书》在湖北麻城刊行。该书“寒伪学之心胆”。此后,李贽又相继刊行《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反对以儒学为中心的思想统治和文化专制。其激进的思想在当时官僚士大夫中引起强烈反响。万历三十年(1602年),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状逮捕他。不久,李贽自尽于狱中。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海澄县知县龙国禄在月港港口修建清真阁。
  万历三十年(1602年)
  连江人陈第(时为游击将军)随都司沈有容渡海到台湾抗击倭寇,陈第就此调查考察当地高山族,写成《东番记》,是为记载古代有关台湾民族、历史、社会的重要文献。
  清代
  顺治二年(1645年)
  南明鲁王政权兵部尚书刘中藻领导福建、浙江畲、汉民众进行抗清,先后收复了泰顺、寿宁、宁德、福安、古田、罗源等县。
  顺治十四年(1657年)
  满洲营官兵3000人屯兵福州城。
  康熙十九年(1680年)
  福建始设八旗驻防。京师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汉军2090名官兵进驻福州。
  是年,清廷在福建设驻防将军衙门,设将军、副都统各一名。将军系八旗兵驻闽最高长官,从一品,亦称驻防大臣,首任将军为马九玉。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提督施琅奉命进攻台湾,畲民蓝理(时为右营游击)率多名漳浦蓝姓族人随军。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漳州府城内赐立牌坊,表彰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牌坊上镌刻康熙帝御笔书写的“所向无前”、“勇壮简易”。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外地来泉任职的回族穆斯林建立“经堂教育”制度,开始学习“小儿锦”,传播伊斯兰文化。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建大林钟氏祠堂于福安县坂中乡大林畲族村。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蒙古族出质候编纂《燕山出府族谱》。
  雍正元年(1723年)
  漳浦畲民蓝廷珍平定台湾朱一贵起义有功,由台湾总兵官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雍正二年(1724年)
  建永宁桥戏台于永安青水畲族乡。
  雍正六年(1728年)
  满族阿尔赛被任命为福州将军,结束了由八旗汉军统领任福州将军的历史。随后,该职位才多由满人担任。
  雍正七年(1729年)
  清廷六百余汉军八旗开抵长乐洋屿村,设立三江口水师旗营。
  乾隆五年(1740年)
  闽北畲民编图隶籍。“编钟、蓝、雷三姓,立普顺图,合为九十三图”。
  乾隆九年(1744年)
  八旗驻防志之----《福州驻防志》编纂完成。该书由福州将军新柱等人总修。
  乾隆十九年(1754年)
  清廷命福州四旗汉军官兵出旗为民,另从京城挑选满人兵丁入闽。次年,京师满八旗2000余人,含家眷共计4000余人,到福州驻防。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建满族庙宇“珠妈庙”于福州。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蓝廷珍之孙蓝元枚历任台湾、金门总兵,江南提督,是年署福建陆路提督,不久,改任水师提督。同年卒于军,赠太子太保,谥襄毅。
  嘉庆七年(1802年)
  福鼎县童生钟良弼赴福宁府考秀才被赶出考场。钟良弼遂从县至省反复呈控,后经福建巡抚李殿图审理才获胜诉,并考取秀才第20名。此事被编成长篇畲族山歌《钟良弼》。
  嘉庆十九年(1814年)
  正月,在福建畲民、台湾土著居民居住地区实行“牌甲保长”制度。
  道光十九年(1839年)
  福州城内“三坊七巷”之郎官巷内建成汀州畲族蓝氏祠堂——种玉堂。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创建厦门清真寺。该寺位于厦门市区公园南路玉屏巷。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
  宁德县猴墩畲族村成为闽东茶叶经销地。
  同治五年(1866年)
  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建立福州船政局并附设船政学堂。三江口水师旗营子弟先后有30余人入马尾船政学堂等省内外现代海军学校学习。
  同治八年(1869年)
  建“探花府”于连江县小沧乡七里畲族村。
  光绪十年(1884年)
  七月十五日,马江海战爆发。满族人、福州将军穆图善率八旗洋枪队三营奋力抵抗,三江口水师旗营士兵也顽强抵抗,阵亡兵丁70余人。
  是年,张景祁编修《福安县志》,内载208个畲族村庄情况。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霞浦等地畲民在福宁府驻地霞浦建成福宁山民会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六月二十四日,在义和团运动影响下,邵武街民捣毁南门福音堂,回民参与其中。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4年(1915年)
  邵武回民反对袁世凯卖国称帝,带头抵制日货。
  民国11年(1922年)
  黄曾成编纂完成《琴江志》。翌年,编纂完成《琴江续志》。
  民国12年(1923年)
  是年邵武清真寺开办务本初级小学。
  是年满族粘芳模从台湾到莆田湄洲岛妈祖庙进香,顺道至祖居地晋江粘厝铺查寻族人和族谱。
  民国13年(1924年)
  上杭县畲民蓝超、蓝维仁等人考取黄埔军校,并于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5年(1926年)
  3月福建上杭县畲族中共党员蓝维仁,邀集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同学蓝树荣、蓝鸣岗等人回家乡庐丰创办“平民学校”,传播进步思想。次年,蓝维民任中共上杭县支部书记。
  是年畲民雷三民从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回乡,成立中共上杭县支部。
  民国17年(1928年)
  1月中共上杭临时县委在庐丰畲族聚居地成立。
  是年畲民蓝长江任漳浦县县长。
  是年畲民雷史修等人创办上杭县才溪小学。
  民国18年(1929年)
  6月3日畲民蓝洪慈、蓝维仁、蓝树荣等人在上杭县庐丰畲族聚居地领导农民暴动。7日,蓝树荣等人又在白沙乡领导农民暴动。
  7-9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祖籍福建晋江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所民族学组助理员林惠祥赴台湾调查番族(高山族)历史文化和捜集文物标本。
  8月古田县畲族女青年雷静贞创办毓青小学聋哑班。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7所聋哑学校之一。
  夏在同济大学任教的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他的学生李化民赴闽北调查畲族,并撰写《关于福建延平府周围土人的笔记》,附于《浙江敕木山畲民调查》的报告之后。此报告为德文。
  10月红四军领导人毛泽东随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抵达上杭县苏家坡畲族村。毛泽东在该村圳背岩养病期间创办平民小学。
  11月18日红四军在官庄畲族聚居地召开会议,陈毅传达了党中央“九月来信”,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民国19年(1930年)
  4月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陈平山,在小坝蒙古族村开展农运,建立了中共党支部。
  9月陈平山带领由500多名汉蒙群众组成的暴动队伍,攻打涂岭地主武装,暴动失败。
  是年中共福安县委委员马立峰到福安县凤洋畲族村开展革命活动,发展畲族党员,并建立了闽东第一个畲族村党支部。
  是年畲民蓝飞鹤担任中共泉州特委组织的闽南行动委员会组织部长,兼任闽南红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
  是年英国3名传教士在霞浦县草岗畲族村(今茶岗村)创办圣义小学。
  民国21年(1932年)
  9月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在福安县上马山畲族村成立。
  民国22年(1933年)
  11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领导人曾志领导甘棠暴动,畲汉红带会成员600余人参加。
  11月闽东工农第一支队和第十三支队在霞浦县西胜畲族村整编为闽东游击队。次年1月,在该村改编为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团。
  11月4日霞浦县青皎地区47个畲族村红带会队员4000余人在海边畲族村成立了红带会总指挥部,并进行公开活动,没收地主家的粮食,杀死匪首、恶霸。
  民国23年(1934年)
  3月闽东苏维埃政府开展分田运动,中共闽东特委委员曾志在福安县柏柱洋、东山等畲族村进行分田试点。
  10月上杭县有多名畲族官兵参加中央红军主力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抵达陕北的有8名。
  是年燕京大学学生林耀华在福州市郊南台岛义序乡黄氏家族进行历时3个月的调查。次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义序的宗族研究》。
  是年厦门大学筹办厦门人类学陈列所。
  民国24年(1935年)
  满族人粘文华任中共安溪中心特委执委、组织部长,兼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
  民国25年(1936年)
  6月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闽中第二支队成立,畲民雷光熙担任支队副司令员。是年广西成达师范学校派张玉光阿訇到泉州主持教务,在清净寺创办学校,复教者渐众。
  民国27年(1938年)
  年初叶飞率领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前线,指战员中有畲族青年113人。
  民国28年(1939年)
  9月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福建分会在晋江县成立,旋即改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福建分会。次年成立福州、惠安、永安分会。
  是年张玉光阿旬用回教总会拨发的款项资助陈埭丁姓5人、百奇郭姓3人到广西成达师范就读。
  民国29年(1940年)
  夏在泉州东门城附近发现陈埭丁姓回族始祖丁节斋的墓碑。
  民国30年(1941年)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林耀华《金翼——一部家族的编年史》英文版于1944年在纽约刊行。该书以他原籍古田县黄村(墓亭村)为对象,运用社会人类学调查方法,叙述闽江中游两个汉族农家家族的变迁。
  民国36年(1947年)
  2月安溪县剑斗乡高山族人黄亚满参加台湾“二二八”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福州髙山族田富达等人作为高山族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田富达被选为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1年
  冬厦门大学教授林惠祥到惠东参加土改,了解惠东女习俗,撰写《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论文刊登在《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上。
  1951-1953年
  厦门高山族人陈金来在抗美援朝中先后获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1952年
  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成立。
  5月23日根据政务院《关于建立畲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全省少数民族学校划归省文教厅统一领导。
  7月8日省政府发表《畲族福安县仙岭洋村调查情况》。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份对畲族社区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畲族不同于瑶族,应该作为独立的民族存在。
  8月省民政厅设立民族事务科。翌年12月撤销。1957年恢复民族事务机构,成立省民政厅民族事务处。随后,福安专署,福安、福鼎、霞浦、宁德、罗源等县政府相继设立民族事务科。
  9月华东地区组织少数民族代表晋京观礼团。福建省5名代表参加观礼团。10月1日,少数民族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看庆祝活动节目。随后,参观团参观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工矿企业和名胜古迹。
  9月畲族干部雷瑞义、雷心昌、雷开坤、钟德勤到中央民族学院第一期政治研究班学习。
  1953年
  2月8日福安县仙岩畲族自治乡人民政府成立。这是福建省第一个畲族乡自治政府。1956年12月,仙岩畲族自治乡撤销,并人湖坂乡。
  3月省卫生厅组建福建省少数民族卫生工作队到福安县畲族乡村进行为期半年的少数民族健康调查和巡回医疗。工作队成员以省妇幼卫生医务人员为主,兼有省立医院、协和医院、工人疗养院、福州皮肤病医院等单位的医务人员参加。工作队还培训了农村简易医疗员,建立了18个村级医疗点。
  4月华东民委考察组来闽调查畲族情况。
  9月省文化局拨专款在罗源福湖,宁德猴墩,福安凤洋、仙岩,福鼎双华,霞浦南塘、青福等7个村设立少数民族文化站,并配备全民所有制专职干部。
  10月厦门大学陈碧生对福州疍民进行调查,完成《关于福州水上居民的名称、来源、特征以及是否少数民族等问题的讨论》一文。
  11月省民政厅派员到晋江县陈埭镇作回民情况调查。
  是年国家民委派出畲族识别调查小组在福建罗源八井、漳平山羊隔、上杭庐丰和浙江景宁、东衕等畲族村,进行为期3个月的民族识别调查。
  是年古田县大桥镇梅坪村畲民雷贤钟带优良橡胶品种回国。这批橡胶芽条成为中国第一个优良橡胶品系,直至2000年,这些良种橡胶仍然是中国胶园中的当家品系之一。国务院授予他“开荒垦殖,热爱祖国”的锦旗并颁发奖金。
  是年修缮泉州清净寺。1957年再次修缮。
  1954年
  4月省卫生厅、民政厅联合组织福建省少数民族卫生工作队到福安县穆阳、溪潭畲族村查病治病,历时6个月。
  1956年
  11月29日至12月2日省少数民族代表会议在福州召开。来自40个县(市)的畲、回、满、蒙、高山族代表共112人出席会议。许亚民、叶飞、范式人、伍洪祥等省领导接见全体代表。
  是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确立“畲族”族称,认定畲族为单一民族。
  是年邵武五一九路设立清真饭店。
  1957年
  4月省编委、省民政厅联合增拨民族乡半脱产干部编制90名给福安专区。
  4-10月遵照《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精神,先后建立45个畲族乡,大约管辖150个行政村。建乡畲族占当时全省畲族人口32%。翌年,畲族乡改为人民公社建制。
  8-10月福建畲族代表14名、满族代表2名分别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全国畲族国庆观礼团和全国满族国庆观礼团,并随团参观东北。
  11月福建3名回族代表参加了全国回族参观团。
  1958年
  1月2日全省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共有少数民族12.2万多人。其中98%居住在山区。
  9月福安民族中学建成,这是全省第一所少数民族中学。
  是年中央民族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组成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先后编写并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畲族简史》、《高山族简史》、《畲族社会历史调查》。
  是年泉州、邵武清真寺创办回民食堂。
  1959年
  5-8月根据国家民委指示,省民政厅负责征集民族文物资料参加北京民族文化宫建国十周年展览。
  9月国务院组织全国13个散杂居少数民族省市的少数民族代表晋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福建少数民族代表11人参加观礼活动,并参观天津、东北等地。
  是年泉州市政府拨专款修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的三贤、四贤墓亭。
  1960年
  2-3月以少数民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队干部共72人组成的福建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沪、汉参观。
  5-7月省内18个县市少数民族代表25人组成的福建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
  是年位于武汉的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为福建开办民族预科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之后,中央民族学院也在福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
  1961年
  9-10月福建省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1962年
  10月省少数民族卫生医疗队赴福安专区各县,为少数民族群众治病。
  11月29日至12月2日福建省少数民族代表会议在福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0名,代表全省畲、回、满、蒙、高山族等13万少数民族群众。会议号召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力度,做好少数民族的贸易、教育、卫生工作,逐步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
  12月省民政厅与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文化局分别联合发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通知或意见。
  1963年
  6月3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中国民间歌舞”系列的特种邮票,其中一枚为“畲族婚礼舞”,面值4分。
  9-11月由全省20名少数民族代表组成的福建省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赴京参加观礼活动,并赴津、沪、辽、浙等地参观。
  是年省人大作出恢复民族乡的决定。当年,罗源、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等五个县先后恢复畲族乡37个。
  1964年
  5月由全省45名少数民族代表组成的少数民族参观团到福州、泉州、厦门、三明、南平等地参观访问。
  9-11月福建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并赴济南、上海、杭州等地参观。
  1965年
  泉州发现一方阿拉伯文石刻墓碑,墓主为侯赛因·本·穆罕默德·哈拉提。
  1966年
  9月福建省少数民族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团一行5人赴京交流经验。
  1971年
  3月省军区决定向闽东招收少数民族乡村知识青年220人到军队,以培养民族干部。
  1976年
  10月省少数民族农业学大寨参观团40人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等地参观学习。
  1978年
  9一11月福建省少数民族代表10人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到大寨、武汉、长沙、韶山、上海等地参观。
  9月宁德地区师范学校少数民族班开学。
  9月14-23日省博物馆考古队在崇安县武夷山白岩崖洞穴中发现崖洞墓,取下一具船棺。这具船棺及其随葬品为研究商周时期活动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古代民族的历史和葬制以及纺织技术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1979年
  3月东山县高山族叶正义与在台湾省花莲县的姐姐通了信。同年5月,其姐以申请赴马来西亚旅游为名,经香港来东山探望。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峡两岸高山族族亲的首次交往。
  4月国家民委副主任谢鹤筹率国家民委各有关司、局干部到晋江、龙溪、厦门、福州、宁德等地市,调查福建少数民族情况。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民委领导首次来闽检查民族工作。
  4月省革委会批准宁德地区在农村招收少数民族职工38名。
  4月全省少数民族医药座谈会在霞浦召开。
  4-5月福建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先后到北京、陕西、贵州、四川等地参加观礼活动和参观学习。
  8-10月福建省少数民族代表团赴新疆参观访问,并进京参加国庆观礼。
  1980年
  1月全省民族工作图片展览赴各地区巡回展出。
  2月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党组决定在全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再教育。
  4-5月福建省少数民族“五一”参观团赴京参加五一节观礼活动,并参观天津、上海等地。
  9月20日由福建省畲族与高山族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文艺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畲族表演唱《考女婿》、高山族歌舞《杵乐》等11个创作节目均获得优秀节目奖。
  9-10月福建省少数民族代表12人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赴东北各地参观学习。
  是年省民族工作部门对全省106户高山族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对生活上有困难的45户高山族农户进行逐户研究分析,写出专题报告。翌年10月,省政府为部分高山族农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1981年
  1月省民政厅恢复民族事务处。民族事务处主要任务是继续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筹备成立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4月福建省少数民族青年参观团一行10人,作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
  5月4-9日首届中国人类学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人类学的地位与作用”,全国人类学学者91人参会,提交100篇论文。会议论文选编为《人类学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4年1月出版。
  9-10月福建省少数民族代表12人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是年省政府拨款维修泉州清净寺和伊斯兰圣墓、邵武清真寺,并且全面翻修厦门清真寺。
  1982年
  9月2-8日省民政厅、省体委共同组团参加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福建省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舞龙头”、“竿球”、“背篓球”获得表演优秀奖。其中,高山族运动员表演的“竿球”和“背篓球”被选人进京向国务院领导作汇报表演。
  是年国家民委派调查组赴霞浦、福安、罗源及安徽、江西、浙江、广东等地调查畲族情况。
  1983年
  5月20日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委员扩大会议。会议要求各委员单位明确职责,把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5月26日省委任命雷恒春为省民委主任。
  6月厦门大学历史系、人类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教研组、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组组成联合调查组,到霞浦崇儒乡霞坪、新村、上水等畲族村进行畲族体质人类学调查。
  9月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体质人类学家在惠安县白奇村作回民体质测量。
  11月福建9名高山族代表出席全国台联在北京召开的“台湾同胞为祖国统一、四化建设做贡献”经验交流会。
  12月省政府在福州召开福建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福建省首次召开的民族团结大会。大会共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74个,先进个人46名。
  是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组织民族调查组到惠安县百崎回族聚居地调查。
  1984年
  4月省长胡平到宁德地区民族中学检查工作,决定提高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和恢复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口粮补贴。
  4月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泉州召开。
  6月16日福建省第一个民族乡乡政府——连江县小沧畲族乡政府成立。
  8月省政府颁布《关于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的若干规定》。
  9月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福州举办。宁德、厦门、龙溪、福州和建阳5个地、市200多名畲族、高山族文艺工作者演出2台4场音乐舞蹈节目。
  是年福州高山族姑娘吴宇红获1984年全国羽毛球赛青年组冠军。
  是年省政府追认抗日英雄、惠安县百崎乡回民郭志雄为革命烈士。
  是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辑的《泉州伊斯兰教石刻》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已发现的伊斯兰教石刻200余方。
  1985年
  4月省民委、省卫生厅组织医疗队到畲族聚居地宁德市新楼、南岗普查结核病、妇科病,并给予治疗。
  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艾则孜来闽视察,到罗源县福湖畲族村检查工作。
  6月旅菲华侨丁魁梧先生率“回乡探亲团”到陈埭探亲。此后,陈埭与旅菲华侨建立密切联系。
  9月福建师范大学开办一期少数民族干部大专班。
  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全省民族乡享受省定贫困乡优惠政策。
  1986年
  1月福建省民族研究学会成立。
  4-5月福建省高山族老一辈代表78人参加五一参观团,赴京参加活动。
  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快老、少、边、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决定》。
  5月福建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德举行。全省9个地市汉、畲、回、满、高山等民族运动员126名参加比赛。
  6月29日为庆祝畲族传统节日——分龙节,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举办,来自省内20多个县及浙、赣、皖等地的60多名畲族歌手参加歌会。歌会吸引了3万多名各族观众。
  6月省卫生厅在福安地区卫校开办少数民族班。
  8月省民委和省体委组团参加在乌鲁木齐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福建省少数民族体育代表团共37人参加了运动会。福安县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
  10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画集丛刊》福建分册出版。
  1987年
  3月25-28日全国畲族地区经济理论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来自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安徽5省的会议代表探讨了发展畲族经济的经验和途径。会后编辑出版《畲族经济研究文集》。
  9月宁德市九仙畲族村山洪暴发,遭灾死亡30人。省政府办公厅、民政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人到现场组织救援。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王兆国到现场慰问受灾户。
  10月全省高山族“丰收节”暨雾社起义50周年纪念活动在福州举行。
  10月全省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在福安召开。会议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省卫生厅联合举办,并同时成立福建省少数民族医药研究会,整理编辑《畲医畲药》汇编。
  12月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率领全国少数民族工作考察团到闽东畲族村考察。
  1987年至1993年福建省先后设立了17个民族乡。
  1988年
  1月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成立。该团致力于挖掘、整理、宣传畲族的音乐、舞蹈,活跃闽东及全省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3月福建高山族人吴愿金当选为全国台联会副会长。
  3月省政府召开福建省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2个、先进个人27名。
  4月全省各地市少数民族地区名、优、特产品进京展销。
  4月福建省、地、县民委主任及民族乡乡长参观团赴京、鲁、苏等地参观学习。
  4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福建省共有8个先进集体、4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5月20日省政府召开会议,向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颁发奖品。
  9月《畲族史稿》(蒋炳钊著)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涉及畲族的族称、来源、迁徙、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革命斗争历史、社会文化特点等内容。
  9月全省50多位高山族同胞在福州举行“丰收节”庆祝活动。
  9月至1990年9月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先后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
  1989年
  7月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开馆。该馆位于福安县答杯山闽东烈士陵园北侧,建筑面积为754平方米,分3个展厅陈列畲族革命人物和革命斗争遗址照片和各种珍贵文物。
  10月福建15户高山族老兵家庭回台定居。
  11月由美国鲁斯基金会资助,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和美国史坦福大学合作实施“台湾与福建基本民族志调查研究计划”。
  12月晋江县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与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陈埭回族历史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省内专家、学者撰写的论文40多篇,内容涉及陈埭回族的源流、经济文化、宗教习俗、海外华侨、历史人物和祠堂建筑等方面。会后汇集32篇论文编成《陈埭回族史研究》一书,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1990年
  6月21日《福建日报》发表题为《把一切献给这片红色土地——记上杭才溪乡北村原党支部书记雷玉先》的长篇通讯,记述上杭县才溪乡北村畲族干部雷玉先退伍回乡后,先后任民兵营长、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开发山区,发展生产,改进落后面貌的感人事迹。1989年11月26日,雷玉先在拆除溪北小学一级危房时,为抢救现场一起劳动的村民而牺牲。为此,省政府追认雷玉先为革命烈士。《福建日报》同时配发《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的评论员文章,号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向雷玉先学习,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1月10-12日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市举行。来自福建、广东、浙江、安徽、江西5个省和中央民族歌舞团等21个代表队、7个民族的1100多名艺术家、歌手和演员参加演出,4万多名观众参加艺术节活动。
  11月闽东畲族博物馆在宁德市开馆。该馆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陈列内容有畲族风情摄影展、畲族书画展、畲族民俗展、畲族文物及文献资料展。
  12月福建15名高山族人赴海南参加全国高山族“丰收节”联谊活动。
  12月国家民委表彰福建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6个,先进入物11人。翌年2月5日,省政府受国家民委的委托在福州召开表彰大会。
  1991年
  2月15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落成礼。该馆占地30亩,主体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展馆陈列泉州出土的各种海交文物,并配以大量照片、模型和拓片,其中有数百件反映阿拉伯人及伊斯兰教活动的石刻等文物。
  2月文化部、国家民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福建省高山族、畲族文艺队一行41人参加艺术节开幕式表演。
  4月“中国·闽东茶文化交流会暨畲族风情旅游节”在福安举行。
  10月福建省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福安举行。运动会设竞赛项目29个、表演项目23个。九地市汉、畲、回、满、高山族、蒙古族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共435人参加。
  11月省民委和省体委组团参加在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省体育代表团共获得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运动会期间,省体育代表团与台湾省屏东县三地门乡的龙舟队60人举行了集体联欢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两岸高山族同胞的首次聚会。
  是年华安高山族人嘎哨(汉名林忠富)等人合作编写了高山族神话传说13篇,并被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1992年
  1月7日福建省首家民族医院在福安市穆阳畲族乡成立。该院设立畲医畲药专科,挖掘畲族传统的医疗技术和医药配方。
  2月福建高山族歌舞“杵乐”被选为“中国第三届艺术节”表演节目,并组团赴昆明演出。
  3月18日第二届中国闽东福安茶文化交流暨福建省畲族风情旅游节在福安开幕。
  3月《百崎回族研究》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录惠安县百崎回族乡人民政府和省历史学会联合组织省内专家、学者撰写的34篇论文。
  5月12日闽东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成立。
  7月《福建民族》创刊。该刊为双月刊,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
  9月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福州举行。会后与会代表赴莆、泉、漳等民族地区参观访问。
  是年晋江市陈埭民族文化宫被列为泉州市文化事业“芳草计划”示范点,以展示回族社区文化。
  1993年
  3月福安市成立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
  5月《霞浦县畲族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6月13日国务委员、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为《福建民族》题词:办好《福建民族》,开创福建民族工作新局面!
  8月24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福州召开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会议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民族工作的新途径。
  10月由国家民委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厂长、经理一行150人来闽考察参观。
  1994年
  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视察福安市坂中畲族乡。
  2月22日“海丝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
  2月-7月省委党校开办首期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
  4-6月按照国家民委、卫生部、国家统计局所制定的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素质抽样调查及福建省畲族人口健康素质抽样调查实施方案,福建省、地、县(市)、乡各级医务人员赴宁德、龙岩地区,漳州市以及福安、上杭、漳浦等县(市),开展畲族人口健康素质抽样调查。
  4月13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组织实施“造福工程”,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有计划地将一些山高路远、生存条件恶劣、零星分散的少数民族村集中搬迁到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新的有利于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5月《上杭县畲族志》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8月全省教育对口支援协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发达县、市对口支援17个民族乡发展教育事业。
  9月27-30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福建省12个先进集体和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10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25个模范集体和31名模范个人。
  11月以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政府宗教事务局为基础,组建新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省宗教事务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邱林华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省宗教事务局局长。
  是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福建省扶贫攻坚计划,将少数民族乡作为扶贫攻坚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省直单位定点挂钩民族乡扶贫。翌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决定》,确定省侨办等14个省直单位定点挂钩扶持17个民族乡。
  1995年
  5月4日省政府印发通知,确定新组建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宗教事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5月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首次共同选派8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挂职锻炼。此后每年均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机关挂职锻炼。
  6月6-8日福建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连江举行。运动会共设18个表演项目,3个竞赛项目,九地市代表团、观摩团共1200人参加。
  9月11日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联合下达《福建省1995-200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
  10月30日福建省畲族风情研讨会在宁德市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46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34篇论文,1997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1月5-12日省民委和省体委组团参加在昆明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福建省体育代表团的表演项目“打枪担”获一等奖,“竿球”、“竹摔”获二等奖,“打尺寸”、“背篓球”获得三等奖。
  11月27日至12月3日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福建农业大学举办第一期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乡(镇)长进修班。进修班聘请福建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开设10个专题讲座。
  11月全国首个畲族民俗文化村中华畲族宫在宁德市金涵畲族乡落成,景区总面积2000多亩。“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同期举行。
  11月南方回族古籍丛书编委会成立。该编委会先后出版了《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1998年版)、《中国南方回族碑刻匾联选编》(1999年版)、《中国南方回族历史人物资料选编》(2000年版)等书。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福建省民族研究所组织参加福建卷的编辑、整理工作。
  12月19-21日全省首届民族乡联谊会在惠安召开。会议交流了民族乡工作经验,并就民族乡之间如何加强联谊、交流经验,共同推进民族乡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行座谈。
  12月《福安畲族志》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是年台湾台西乡丁东德先生率“丁氏宗亲华南寻根之旅”暨乙亥秋赏祀祖团到晋江陈埭寻根谒祖。
  1996年
  1月2-14日中央电视台《万里夕阳红》摄制组分别到福州市的马尾区、晋安区,龙岩地区的永定县和泉州市的惠安县,拍摄畲族、高山族、客家人、惠东人专辑。
  3月3日台湾原住民文化访问团来闽参加“中国泉州国际民间艺术节”。访问团成员主要是屏东县三地门乡的排湾人。这是台湾高山族首次组团来闽展示本民族的民俗歌舞。
  4-6月厦门大学教授陈国强应“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邀请,赴台湾调查原住民的姓名问题。
  4月19日福建师大闽台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蓝雪霏与宁德畲族歌手蓝霖德、钟石福、雷石顺、蓝梅钗等人,应台湾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许常惠教授的邀请,赴台参加“南岛语系民族音乐研讨会”。
  5月27日应文化部邀请,福安市畲族少儿舞蹈“竹响空山”晋京参加“六一”全国民族娃文艺专场演出。
  8月5日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率省直8个厅局领导赴宁德6个县市32个乡村调研,关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问题。
  10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为“福建民族”杂志题词:“宣传民族法制建设,讴歌团结进步事业。”
  10月15日省政府设立福建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委员会由19个厅局领导组成,副省长童万亨为主任委员。
  10月25日第二届全省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在福安召开。
  12月12日福建省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会议通过《福建省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会章程》,并选举产生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和会长。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任名誉会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邱林华任促进会会长。
  是年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表彰101个脱贫先进乡(镇),12个民族乡榜上有名。
  1997年
  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福州市民族中学。
  5月福建省选派8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挂职。
  6月6日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讨论修订《福建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职责》,明确委员单位任务。会议还就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6月16-17日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召开全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交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经验,检查福建省1995-200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的落实情况。
  6月晋江陈埭镇溪边回族村被省委评为文明村。四境回族村被授予省“十佳文明村”荣誉称号。
  7月8日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省文化厅在福州联合举办福建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
  9月2_20日应新加坡国家裕华园的邀请,宁德地区畲族歌舞团赴新加坡参加“中国福州灯会暨畲族歌舞风情展”演出。
  10月17_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率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代表团来闽考察,并为《福建民族》杂志题词:“为推进民族平等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11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开展向“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蓝秀珍学习的通知。蓝秀珍(畲族)为宁德市石后乡副乡长。
  12月8-13日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福建省民族学会联合主持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畲族社区研讨会”在宁德与厦门两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出席会议。与会学者对21世纪中国畲族社区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如何加快发展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广东、贵州、福建等7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和民族工作者以及首都民族理论界和部分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共13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是年晋江市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组团到台湾恳亲。
  是年省委、省政府将“帮助467户少数民族群众搬出茅草房,解决住房问题”列人为全省人民办实事15件大事之一,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省民政厅协办。经过9个月的努力,全省共完成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718户。
  1998年
  1月19日林文斌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省宗教事务局局长。
  2月8日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来闽视察民族工作。
  8月13日省委书记陈明义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民族工作。会后,省委、省政府做出“举全省之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并出台了相关政策。
  8-10月省委党校举办第2期福建省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30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参加培训。
  9月10日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福州举行。与会的19个成员单位对省委、省政府拟出台的《关于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展开讨论。
  9月15日国家民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福建省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5个模范集体和6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9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将福安市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确定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面积13平方千米,包括穆阳镇的8个村居,穆云畲族乡的4个村,康厝畲族乡的8个村。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享受《福建省进一步促进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的有关政策和福建省有关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该区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区,国家民委改革开放联系点。
  10月26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要求,各级领导必须从全省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快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并做好民族工作。
  11月29日宁德地区民族中学举行庆祝建校40周年活动。省委书记陈明义为该校题词:“培养民族优秀人才。”
  12月25日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进一步落实省直有关单位对口挂钩扶持民族乡的工作。
  是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将大型丛书“中国畲族研究书系”列入出版计划。丛书由副省长汪毅夫任主编,编委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由福建省民族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研究所总策划。丛书涵盖畲族历史、社会、语言、文化等方面。
  1999年
  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省委书记陈明义、省长贺国强、省人大主任袁启彤等陪同下,到宁德市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调研。
  5月10-13日福建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上杭举行。九地市代表团450多人参加,运动会共设3个竞赛项目和22个表演项目。
  7月23日省民委与省教委联合召开全省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会议。会议要求经济发达县、市、区教育对口帮扶民族乡要以办实事,解决民族地区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重点,通过结对子,落实项目,签订协议,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9月29日至10月3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福建省8个模范集体、7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9月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体委组团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北京主赛场上,福建代表团在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中分别获得6个奖项。其中“打枪担”获得一等奖,“舞龙头”获得二等奖。在西藏分赛场上,福建代表团的“赛竹卜”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9月省政府批准将长乐市琴江满族村列入“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0月22日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10月22日至11月3日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名优产品博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福建省参展团获得最佳组织奖、最佳展览奖和最佳销售奖。
  12月20日福建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福州召开。省政府共表彰了64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55名先进个人。
  12月《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畲族编》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民族文化大观》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重点学术研究项目,也是艺术学科“八五”时期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其中“畲族编”的编写任务由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承担。
  2000年
  1月24日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举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
  1月26-28日省民委、省台办、省建委、省台联联合组成调查组,到华安县就高山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和集中建新村等问题进行调研。这次调研是为了落实省委书记陈明义1999年8月27日对《关于我省高山族同胞实际困难情况的调查报告》的批示精神。
  2月17日省委、省政府举行专题会议,确定2000年为民办15件实事的28个项目,其中第8件实事是实现老区基点村和少数民族行政村村村通电话。
  2月省委党校举办第3期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32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参加本期培训。
  3月23日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19个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6个地市的民委主任,11个辖民族乡的县、市民委(民政局)的主任(局长)以及17个民族乡的乡长或书记共60多人参会。
  3月《闽东畲族志》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4月5日闽东首届畲族“三月三”歌会暨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首届畲族民俗节在福安市溪塔畲族村举行。
  4月6-7日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圣辉大和尚为团长的福建省宗教界人士考察团赴福鼎市考察少数民族乡村,并捐助90万元支持民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4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庄孔韶的著作《银翅》由三联书店出版。
  4月3-10日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联合在福建农业大学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来自全省13个县(市)的40名少数民族学员参加了培训。
  4月组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不再保留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宗教事务局。
  5月25日中国福州首届民族风情旅游节在罗源举行。26日,举办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岱江畲族风情漂开漂仪式。
  5月31日福建省畲族少年儿童舞蹈“竹卜惊雀”在北京中南海演出。
  5月由旅泉丁氏回族宗亲会主办的晋江市陈埭丁氏回族网站开通。网站设置旅泉宗亲、今日丁氏、千里寻亲、海外乡音、寻根问祖、丁氏宗谱等10多个栏目,以大量图片、历史资料记载丁氏宗族的发展史、活动情况。
  6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函复宁德地区行署,同意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享受省定贫困县政策。
  7月2日福建省组团参加在昆明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福建省参展的服装服饰有50多套200余件,包括畲族、高山族和惠东人的服装服饰。福建省代表团获“贡献奖”、“最佳组织奖”、“最佳表演奖”、“优秀组织奖”、“最佳陈列奖”、“优秀设计奖”、“优秀展品奖”等7个奖项。
  7月4日至8月30日省卫生厅、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组织了畲族群众健康状况调查,完成6个畲族乡结核病调查工作,调查人数为9255人。
  7月21日省政府调整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副省长汪毅夫任福建省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
  7月25_26日省教育厅、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联合在罗源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加大对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省政府决定拨出100万元用于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省教育厅与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计划从2001年起,3年内再安排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寄宿制民族小学。
  7月27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在“十五”期间继续实施挂钩扶持、对口支持民族乡工作,并公布第二批挂钩扶持对口支援民族乡的单位。
  8月2日省委、省政府在福州召开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口帮扶工作会议,共1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和部署全省对口帮扶支援民族乡工作,部分成员单位在会上作帮扶工作典型经验介绍。
  8月2日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召开全省民族宗教界“兴边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会议动员全省民族宗教界力量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办实事,做贡献。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向大会发来贺电,并派员参加会议,会上共收到捐款160万元。
  9月5日省政府发出《关于扶持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了促进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
  10月25-28日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一行7人到福建考察。
  11月4-5日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省文化厅在福州联合举办第三届福建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
  11月24-28日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省妇联组成联合调查组,赴龙岩市及上杭县、永定县检查《福建省1995-200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和《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重要文献辑录
  (一)漳州谕畲
  (宋)刘克庄
  自国家定鼎吴会,而闽号近里。漳尤闽之近里,民淳而事简,乐土也。然炎绍以来常驻军于是,岂非以其壤接溪峒,茆苇极目,林菁深阻,省民、山越往往错居,先朝思患豫防之意远矣。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傜、曰黎、曰蟹,在漳者曰畲。西畲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畲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奸人亡命之所窟穴。畲长技止于机毒矣,汀、赣贼入畲者教以短兵接战,故南畲之祸尤烈。二畲皆刀耕火耘,崖栖谷汲,如揉升鼠伏,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厥后,贵家辟产,稍侵其疆,豪干诛货,稍笼其利,官吏又征求土物蜜蜡、虎革、猿皮之类。畲人不堪,诉于郡,弗省,遂怙众据险,剽掠省地。壬戌腊也。前牧恩泽侯有以激其始,无以淑其后。明年秋解去,二侔迭摄郡,寇益深,距城仅二十里,郡岌岌甚矣。帅调诸寨卒及左翼军统领陈鉴、泉州左翼军正将谢和,各以所部兵会合剿捕,仅得二捷。寇暂退,然出没自若,至数百里无行人。事闻朝家,调守,而著作郎兼左曹郎官卓侯首膺妙选。诏下,或曰:“侯攫科甲,有雅望,宰岩邑有去思,责之排难解纷,可乎?”侯慨然曰:“君命焉所避之,至则枵然一城,红巾满野,久戍不解,智勇俱困。”侯榜山前曰:“畲民亦吾民也,前事勿问,许其自新,其中有知书及土人陷畲者,如能挺身来归,当为区处,俾安土著,或畲长能帅众归顺,亦补常资,如或不悛,当调大军尽働巢穴乃止。”命陈鉴人畲招谕。令下五日,畲长李德纳款。德最反复杰黯者,于是西九畲酋长相继受招,西定。乃并力于南,命统制官彭之才剿捕,龙岩主簿龚镗说谕,且捕且招,彭□三捷,龚挺身深入。又选进士张杰、卓度、张椿叟、刘□等与俱。南畲三十余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
  二畲既定,漳民始知有土之乐。余读诸畲款状,有自称盘护孙者,彼曷尝读《范史》,知其鼻祖之为盘护者?殆受教于华人耳。此亦溪峒禁防懈而然欤!侯参佐褒畲事颠末二,锓梓示余。昔汉武帝患盗贼群起,命御史大夫衣绣持斧以威之,曾不少戢。龚遂一郡守尔,既至郡,前日之盗皆解刀剑而持钩组。侯初剖符,固欲用昔人治渤海之策,竟践其言。夫致盗必有由。余前所谓贵豪辟产诛货、官吏征求土物是也。侯语余曰:“每祸事必有所激,非其本心。”呜呼!反本之论,固余之所服欤!侯素廉俭,山前调度,需如猬毛起,专以苦节,不至乏绝。自奉如穷书生,吏议事、宾客清谈,不过文字,饮数行,未尝卜夜。时例卷多削去,其清苦有李公韶、徐公复二牧之风。昔张奂为安定都尉,羌帅有感恩遗奂马及全者,奂□其物,威化盛行。史谓羌性贪而贵吏清。呜呼!清白之吏,固畲之所贵欤!侯功成而无德色,惟为将佐僚属士友论功于朝,曰:不赏设无以使人。顷余亡友虚斋赵公为漳,民免丁钱。余尝大书于石。今卓侯夷难之功不下虚斋,乃本谕蜀之义,作谕畲记,使漳人刻石,与前碑角立。侯名德庆,字善夫,莆阳人。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
  (二)瑶民纪略
  (清)范绍质
  汀东南百余里,有瑶民焉。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临清溪栖茂树,阴翳蓊郁眘然深曲。其男子不巾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黎面青睛,长身猿臂,声哑哑如鸟,人呼其名曰畲客。妇人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明眸皓齿白皙,经霜日不改;析薪荷畚,履层崖如平地。以盘、蓝、篓为姓,三姓自相匹偶,不与乡人通。种山为业,夫妇皆作。生子坠地,浴泉间,不避风日。所树艺曰稜米,实大且长,味甘香,所产姜、薯、蓣、豆、菇、笋品不一,所制竹器有筐、篚,所收酿有蜂蜜,所畜有鱼、豕、鸡、鹜,皆鬻于市。粪田以火土,草木黄落,烈山泽雨,瀑灰浏田,遂肥饶播种,布谷不耘籽而获。精射猎,以药注弩矢,着禽兽立毙。供宾客,悉山雉、野鹿、狐、兔、鼠、蚓为敬。豺、豹、虎、兕间经其境,群相喜,谓野菜,操弩矢往,不逾时,手拽以归。俗信巫事鬼,祷祠祭赛,则刑牲庀具,戴树皮冠,歌觋者言,击饶吹角,跳舞达旦。送死,棺椁无度,号泣无文,三日而葬,远族皆至,导饮极欢而去。其散处也,随山迁徙,去瘠就腴,无定居,故无酋长统摄。不输粮,不给官差,岁献山主租毕即了公事,故无吏胥追呼之扰。家人嘀嘀,妇子嘻嘻,各食其力,亦无阋墙御侮之事。其性愿悫,其风朴陋。大率畏搜而多惧,望见衣冠人至,其家辄惊窜。入市贸布易丝,率俯首不敢睥睨。亦有老死不入城郭者,嘻嘻,是殆所谓山野自足、与世无求,与人无争者欤!按《桂海虞衡志》,瑶本盘瓠之后。范晔《后汉书》云:盘瓠负少女人南山,止石穴中,生六男六女,织绩木皮,染以木实,以为服饰。兹盘、蓝、篓,固其遗种也。楚粤为盛,吾闽有之,然不甚蕃,三五七家而已。
  (李绂:《汀州府志》卷四一《艺文记》(清乾隆十七年修),清同治六年重刊本)(三)高皇歌
  1.盘古开天到如今,世上人何(①何:畲语称“有”为“何”。)几样心。何人心好照直讲,何人心歹侩(②侩:畲音“嗨”,会的意思。)骗人。
  2.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
  一朝江水一朝鱼,一朝天子一朝臣。
  3.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
  说人便讲世上事,三皇五帝定乾坤。
  4.盘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世界。
  造出黄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转东西。
  5.造出田地分人(③分人:给别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造出皇帝管天下,造出人名几样姓。
  6.盘古坐天万万年,天皇皇帝先坐天。
  造出天干十个字,十二地支年年行。
  7.天皇过了地皇来,分出日月又分岁。
  一年又分十二月,闰年闰月算出来。
  8.地皇过了是人皇,男女成双结妻房。
  定出君臣百姓位,大细辈分排成行。
  9.当初出朝真苦愁,掌(④掌:畲语称“住”为“掌”。)在石洞高山头。有巢皇帝〓人讲(⑤〓人讲:跟人讲。畲音“侬”,和或跟的意思。),教人起寮(⑥寮:畲音“唠”,住房或家中称“寮”,造房子称“起寮”。)造门楼。
  10.古人无食食鸟兽,夹生夹毛血流流。燧人钻木又取火,煮熟食了人清悠(⑦清悠:舒服的意思。)。
  11.三皇过了又五帝,五个皇帝前后排。伏羲皇帝分道理,神农皇帝做世界。
  12.神农就是炎帝皇,作田正何五谷尝(①作田正何五谷尝:种田才有五谷尝。)。谷米豆麦种来食,百姓何食正定场(②何食正定场:有吃的才安定。)。
  13.神农皇帝真聪明,教人采药医病人。亲尝百草医毛病,后来成佛做灵神。
  14.神农过了是轩辕,造出何车又何船。衫衣亦是轩辕造,树叶改布着巧软(③着巧软:穿起来较软。)。
  15.轩辕过了金天皇,何道何理坐天堂。传位颛顼管天下,历书出在颛顼皇。
  16.颛顼以后是高辛,三皇五帝讲灵清。帝喾髙辛是国号,龙麒(④龙麒:畲族族谱称龙麒为畲族始祖。)出世实为真。
  17.盘古传到高辛皇,扮作百姓〓田场( ⑤〓田场:〓,畲音“太”,看的意思。看某一地方称“〓田场”。)。出朝游行天下路,转去京城做朝皇。
  18.贤皇高辛在朝中,刘氏君秀坐正宫。正宫娘娘得一病,三年头昏耳又痛。
  19.高辛坐天七十年,其管天下是太平。皇后耳痛三年久,便教朝臣喎先生(⑥喎先生:请先生。喎,叫或喊的意思。)。
  20.先生医病是明功,取出金虫何三寸。皇后耳痛便医好,金虫取出耳怀痛。
  21.取出金虫三寸长,便使金盘银斗装。一日三时仰(⑦仰:较远的看称“仰”。)其大,变作龙孟丈二长。
  22.变作龙孟丈二长,一双龙眼好个相。身上花斑百廿点,五色花斑朗毫光。
  23.丈二龙孟真稀奇,五色花斑花微微。像龙像豹麒麟样,皇帝取名喎龙麒。
  24.龙麒生好朗毫光,行云过海本领强。人人〓见心欢喜,身长力大好个相。
  25.当朝坐天高辛皇,国泰民安谷满仓。番边番王恶心起,来争江山抢钱粮。
  26.番王作乱反过边,手下兵马何万千。争去地盘几多郡,边关文书报上京。
  27.番边大乱出番王,高辛皇帝心惊慌。便差京城众兵起,众兵差去保边疆。
  28.番边番王过来争,齐心去守九重城。京城众兵何千万,众兵使力(①使力:用力。)守京城。
  29.调去兵马十万人,打了一仗失了兵。又差上将带去打,高辛皇帝是劳心。
  30.番边兵马来的强,高辛兵马难抵挡。打过几回都输了,退兵回转奏高皇。
  31.高辛接本心惊慌,便喎朝官来思量。一切办法都使尽,挂出皇榜招贤郎。
  32.皇帝准本便依其,京城四门挂榜词。谁人平得番王乱,第三公主结为妻。
  33.皇榜内里表灵清,谁人法高挂帅印。收服番边番王乱,招为女婿再封身。
  34.榜词挂在四城门,众人来〓闹纷纷。千万人子〓过了,无人何敢揭榜文。
  35.挂出皇榜三日正,龙麒晓得近前仰。随手便来收皇榜,收落皇榜在身边。
  36.朝官带其见皇帝,龙麒自愿去平西。领旨转身唔(②唔:不的意思。)见影,一阵云雾去番界。
  37.龙麒来到番王前,番王〓见快活仙。带在身边实欢喜,时时刻刻〓其行。
  38.龙麒自愿去番边,服侍番王两三年。何计何谋何本事,天地翻转是我赢。
  39.番王出兵争江山,回回打仗都是赢。
  喎拢将兵来请酒,兵营食酒闹纷天。
  40.兵营请酒闹纷纷,番王食酒醉昏昏。一日连食三顿酒(①三顿酒:三餐喝酒。),散了酒筵就去困。
  41.番王酒醉眠高楼,身盖金被银枕头。文武朝官唔随后,龙麒割断番王头。
  42.割断王头过海河,番边贼子赶来多。枪刀好似林竹笋,追其唔着无奈何。
  43.番兵番将追过来,云露雾来似云盖。番边番兵追唔着,其追唔着往后退。
  44.割来王头过海洋,神仙老君来相帮。腾云驾雾游过海,官兵接头使盘装。
  45.带转王头上殿来,高辛〓见笑嗳嗳(②笑嗳嗳:笑嘻嘻。)。番王作乱都平服,龙麒公主结头对(③结头对:结姻缘。)。
  46.官兵接头使盘装,奉上殿里去见皇。皇帝〓见心欢喜,愿招龙麒做婿郎。
  47.文武奏上皇帝知,皇帝殿里发言辞。三个公主由你拣,随便哪个中你意。
  48.头是龙孟身是人,好度皇帝女结亲。第三公主心唔愿,龙麒就讲去变身。
  49.金钟内里去变身,断定七日变成人。皇后六日开来〓,龙麒钟里变成人。
  50.龙麒平番是惊人,公主自愿来结亲。皇帝圣旨封下落,龙麒是个开基人。
  51.龙麒平番立大功,招为驸马第三宫。封其忠勇大王位(④忠勇大王位:高辛帝封龙麒为忠勇王。),王府造落在广东。
  52.王府坐落在广东,忠勇平番显威风。来养三男一个女,带上殿里去罗封(⑤罗封:求封。罗,讨或求的意思。)。
  53.亲养三子生端正,皇帝殿里去罗姓。大子盘装姓盘字,二子篮装便姓蓝。
  54.第三细崽(①细崽:最小的儿子。)正一岁,皇帝殿里罗名来。雷公云头响得好,笔头落纸便姓雷。
  55.忠勇受封在朝中,亲养三子女一宫。招得军丁为驸马,女婿本来是姓钟。
  56.三男一女封端正,好〓皇帝管百姓。掌在广东潮州府,留传后代去标名。
  57.皇帝圣旨话难收,敕封龙麒掌潮州。皇帝若末你未末,你〓日月一同休。
  58.龙麒自愿广东去,皇帝圣旨讲分你。六个大仓由你拣,随便哪仓中你意。
  59.六个大仓共一行,金银财宝朗毫光。六个大仓都一样,开着一个是铁仓。
  60.六仓都是金锁匙,皇帝圣旨交付你。金银财宝使唔着,开来一仓是铁器。
  61.问其纱帽爱唔爱,锁匙交其自去开。纱帽两耳其唔得,自愿拣顶尖尖来(②自愿拣顶尖尖来:自愿选一尖顶笠。)。
  62.龙麒自愿官唔爱,京城唔掌广东来。自愿唔爱好田地,山场林土自来开。
  63.龙麒自愿去作山(③去作山:去种山。),去〓皇帝分江山。自耕林土无粮纳,做得何食是清闲。
  64.龙麒起身去广东,文武朝官都来送。凤凰山上去落业,山场地土由其种。
  65.凤凰山上去开基,作山打铳都由其。山林树木由其管,旺出子孙成大批。
  66.龙麒自愿官唔爱,一心闾山学法来。学得真法来传祖,头上又何花冠戴。
  67.当初天下妖怪多,闾山学法转来做。
  救得良民个个好,行罡作法斩妖魔。
  68.闾山学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斩妖精。十二六曹(①十二六曹:畲族举行传师仪式时,有法师12人,统称“十二六曹”。)来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
  69.香烧炉内烟浓浓,老君台上请仙宫。奉请师爷(②师爷:畲族老祖先人物,尊称为“师爷”。)来教度,灵感法门传子孙。
  70.灵感法门传子孙,文牒奉请六曹官。女人来做西王母(③西王母:畲族举行传师学师仪式时,一个女法师的称谓。),男人来做东皇公(④东皇公:畲族举行传师学师仪式时,一个男法师的称谓。)。
  71.盘蓝雷钟学师郎,收师捉鬼法来强。手把千斤天罗网,凶神恶煞走茫茫。
  72.凤凰山上鸟兽多,若好食肉自去罗(⑤若好食肉自去罗:如要吃肉,自己到山上去猎取。)。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猪麂鹿何。
  73.凤凰山上是清闲,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龙麒斗死在岩前。
  74.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喎正寻见。
  75.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鸟尽飞来。吹角鸣锣来引路,天地灵感放落来。
  76.龙麒放落安棺掉,大细男女泪哭燥。头戴白帽两个耳,身着苎布尽戴孝。
  77.龙麒落棺未安葬,功德(⑥功德:畲族老人死后的祭奠仪式称“做功德”。)日夜做得忙。闾山法主来安位,又请三清师爷官。
  78.河南祖师安两边,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来超度,超度龙麒上西天。
  79.风凰山上去安葬,孝男孝女尽成行。文武百官送上路,金榜题名占地场。
  80.金榜题名实是真,文武百官送起身。
  铁链吊棺未落土,缴去(①缴去:揩去。)棺汗无官荫。
  81.龙麒坟安龙口门,一年到暗水纷纷(②一年到暗水纷纷:终年下毛毛雨。)。又何真龙结真穴,荫出千万好子孙。
  82.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做食,分掌潮州各乡村。
  83.当初掌在凤凰山,做得何食是清闲。离田三丈无粮纳,离木三丈便种山。
  84.凤凰山上一朵云,无年无月水纷纷。山高水冷难做食,也无谷米粜何银。
  85.今下唔比当初时,受尽阜老(③阜老:畲族称汉人为“阜老”,这种称呼含有贬意。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代畲族人民不可能认识到欺压他们的是汉族统治阶级,而不是所有汉人。)几多气。朝中无亲难讲话,处处阜老欺侮你。
  86.一想原先高辛皇,四门挂榜招贤郎。无人收得番王倒,就是龙麒收番王。
  87.二想山哈(④山哈:畲族自称。)盘蓝雷,京城唔掌出朝来。清闲唔管诸闲事,自种林土山无税。
  88.三想陷浮四姓亲,都是南京(⑤南京:指当时的都城,不是现在的南京。)—路人。当初唔在京城掌,走出山头受苦辛。
  89.收倒番王何主意,京城唔掌走出去。唔肯〓皇分田地,子孙无业乃怨你。
  90.山场来〓阜老争,山无粮纳争唔赢。朝里无亲话难讲,全身是金使唔成(⑥使唔成:没有用。)。
  91.当初皇帝话言真,盘蓝雷钟好结亲。千万男女莫作贱,莫嫁阜老做妻人。
  92.当初皇帝话言真,吩咐盘蓝四姓亲。女大莫去嫁阜老,阜老翻面便无情。
  93.皇帝圣旨吩咐其,养女莫嫁阜老去。
  几多阜老无情义,银两对重莫嫁其。
  94.皇帝圣旨话言是,受尽阜老几多气。养女若去嫁阜老,好似细细(①好似细细:就像很小。)未养其。
  95.当初出朝在广东,盘蓝雷钟共祖宗。养女若去嫁阜老,就是除祖灭太公。
  96.广东掌了几多年,尽作山场无分田。山高土瘦难做食,走落别处去作田。
  97.走落福建去作田,亦何田地亦何山。作田作土是辛苦,作田亦要靠天年。
  98.福建田土也是高,田土何壮也何瘦。几人命好做何食,几人命歹做也没。
  99.兴化古田(②兴化、古田:兴化即现福建莆田县,古田现为福建宁德的一个县份。浙江畲族有不少支族由古田迁来。)好田场,盘蓝雷钟掌西乡。阜老欺侮难做食,走落罗源〓连江(③罗源、连江:现均为福建的县名。浙江畲族有不少支族由罗源、连江迁来。)。
  100.福州大府管连江,连江罗源好田庄。盘蓝雷钟四散掌,亦未掌着好田场。
  101.掌在福建去开基,山哈四姓莫相欺。你女若大我来度(④你女若大我来度:你家女子长大后,我家来娶。),我女若大你度去(⑤我女若大你度去:我家女子长大后,嫁给你家。)。
  102.古田是古田,古田人女似花千(⑥似花千:形容容貌很漂亮。)。罗源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担猪爿(⑦领酒担猪爿:结婚时,男方给女方送酒菜和整;爿猪肉等彩礼。)。
  103.罗源是罗源,罗源人女似花旦。连江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过来扮(⑧过来扮:到女方摆酒宴。)。
  104.连江是连江,连江人女好个相。古田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担猪羊。
  105.古田罗源〓连江,都是山哈好住场。乃因官差难做食,思量再搬掌浙江。
  106.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云和(①景宁、云和:景宁,即现景宁畲族自治县。云和,现为浙江丽水地区的一个县。)。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
  107.景宁云和来开基,官府阜老也相欺。又搬泰顺平阳(②泰顺、平阳:均为温州市属县。)掌,丽水宣平(③丽水、宣平:丽水即现丽水市。宣平过去为丽水地区的一个县份,现已撤销,并入丽水市和武义县。)也搬去。
  108.蓝雷钟姓分遂昌(④遂昌:丽水地区的县名。),松阳(⑤松阳:丽水地区的县名。)也是好田场。龙游兰溪(⑥龙游、兰溪:龙游为浙江衢州市属县。兰溪为浙江金华市属县。)都何掌,大细男女都安康。
  109.盘蓝雷钟一宗亲,都是广东一路人。今下分出各县掌,何事照顾莫退身。
  110.盘蓝雷钟在广东,出朝原来共祖宗。今下分出各县掌,话语讲来都相同。
  111.盘蓝雷钟一路人,莫来相争欺祖亲。出朝祖歌唱过了,子孙万代记在心。
  112.盘蓝雷钟一路人,亲热和气何思量。高辛皇歌传世宝,万古留传子孙唱。
  (载于《畲族高皇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四)霞浦畲族体质调查
  1983年6月7日至13日,厦门大学历史系、人类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教研组、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组,组成联合调查组,选点于霞浦崇儒的霞坪、新村、上水,进行畲族体质、文化人类学的调查。体质调查分观察和测量两类。观察项目23项、测量项目35项。测量方法均按国际通用的人体测量方法。调查对象为18—55岁的畲族男女,有病和发育不正常的均舍弃。调查总数计375例(其中男226例,女149例)。
  形态观察
  肤色。较浅。男性0.84级(226例平均值,下同),女性0.60级(149例平均值,下同),都属浅棕色。女性比男性显得更浅。
  眼色。虹膜颜色,男女都是不同程度的褐色,其中浅褐色较多。浅色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
  发色。男性黑色的占98.7%,黑棕色的占1.3%;女性黑色的占98%,黑棕色的占2%。
  发型。男性99.1%,女性100%属硬直发。与其他民族比较,波状发出现率最低。眉毛发育度。男性1.8级,中等的较多,占76.5%,稀少的占17.5%;女性1.36级,稀少的占64.4%,中等的占35.6%。
  眉脊发育度。男性较明显,2.64级,中等的占53.5%,甚显的占46%;女性2.01级,中等的占96.6%。
  眼裂高度。男女都是2级。男性中等的占93.8%,细窄、高宽的各占3.1%;女性中等的占96%,细窄的占4%。
  眼裂倾斜度。男性2.71级,女性2.73级,眼内角都明显低于眼外角,这是蒙古人种各族群的特征。
  内眦褶。旧名蒙古褶(据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生理印记)。男性2.24级,中等的61.1%,甚显的占31.9%;女性2.33级,中等的占50.3%,甚显的占42.3%,其发育程度在4个级别中都比男性显著。年龄组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鼻根高度。男性2.20级,中等的占74.8%,高的占22.6%,低的占2.7%;女性1.82级,中等的占80.5%,低平的占18.8%,高的占0.7%,明显低于男性。
  鼻梁。男性偏直,女性偏凹。硬骨部,男性直的占86.3%,凹的占11.0%,凸的占2.7%;女性直的占55%,凹的占45%。软骨部,男性直的占87.6%,凹的占11.1%,凸的占1.3%;女性直的占51%,凹的占48.3%,凸的占0.7%。总侧面观,男性1.90级,直的占81.4%,凹的占14.6%,凸的占3.6%,波形的占0.4%;女性1.51级,凹的占50.3%,直的占48.3%,凸的占1.3%。
  鼻尖。多呈水平,男性90.3%、女性63.8%属此。上翘的,女性占35.5%,男性占6.6%;下垂的,男性占3.1%,女性仅占0.7%。
  鼻基。大多呈水平,男性97.3%,女性94%属此。上翘的,女性占6%,男性仅占0.9%;下垂的男女均占1.8%。
  鼻翼高度。男性2.00级,女性1.86级。都以中等高度为主,而男性略高于女性。
  鼻翼突度。男女都是2.00级,大多微突,男性93.4%、女性94.6%属此。
  鼻孔形状。男性卵圆形与椭圆形约各占一半,女性卵圆形的较多,占61.7%,椭圆形的占37.6%。
  鼻孔最大径位置。斜位的,男女比率相等都占66.4%;横位的,男性占32.7%,女性占32.9%。
  面部扁平度。男性中等的占85.1%,扁平的占14.9%;女性中等的占96.6%,扁平的占3.4%。颧弓不明显,逐渐转向侧面,因此从扁平度观察,也比男性更为突出。
  额部倾斜度。男性1.82级,中等的占77.9%,明显的占19.9%,微斜的占2.2%;女性2.49级,中等的51%,直立或微斜的占49%。
  颧部突出部。男性中等和微弱的各占一半;女性比男性突出,中等的占89.6%,微弱的占9.4%。
  上唇突出度。男女都明显前突,男性100%、女性98%属突唇。
  下颏突出度。男女都是1.96级。微向前突的居多,男性占87.6%,女性占85.2%;直或微向后缩的,男性占7.96%,女性占9.4%;明显前突的,男性占4.5%,女性占5.4%。
  耳垂形状。男性三角形的占45.6%,圆形的占33.2%,方形的占21.2%;女性三角形的占47%,圆形的占35.6%,方形的占17.4%。
  体质测量
  头围。男性557.80毫米(226例平均值,标准误、标准差皆略,下同),女性544.29毫米(149例平均值,标准误、标准差皆略,下同)。女性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头最大长。男性185.47毫米,女性177.87毫米。性别差异较明显。
  头最大宽。男性148.16毫米,女性142.58毫米。性别差异较明显。
  头指数。男性79.38,女性为80.16。按马丁分类法,均属中头型(70.0—80.9),偏近圆形(81.0-85.4)。
  鼻高。男性50.35毫米,女性46.66毫米。性别差异较明显。
  鼻宽。男性39.23毫米,女性36.91毫米。性别差异较明显。
  鼻指数。男78.9,女79.10。按马丁分类法,均属中鼻型(70.0-84.9)。女性比男性略显得宽而短。
  口裂宽。男性54.67毫米,女性51.98毫米。
  上唇皮部高度。男性15.46毫米,女性13.75毫米。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加高。
  两唇厚度。男性17.15毫米,女性16.48毫米,两性都随年龄而逐渐减薄。
  上唇厚度。男性8.95毫米,女性8.63毫米。
  面宽。男性140.35毫米,女性130.24毫米。性别差异明显,年龄组中以25-35岁最宽。
  容貌面高。男性187.53毫米,女性178.45毫米。性别与年龄组差异都较明显。
  形态面高。男性118.44毫米,女性109.82毫米。性别与年龄组差异都较明显。
  容貌面指数。男性133.62,女性137.02。形态面貌指数。男性84.39,女性84.32。
  按加逊分类法,均属中面型。
  体重。较轻。男性51.93公斤,女性45.45公斤。相应地都小于其他群体。性别差异明显,年龄组中25-35岁者最重。
  身高。较低,身材显得矮小。男性1596.02毫米,女性1504.33毫米。相应地都小于其他群体。性别差异明显,年龄组中25-35岁者最高,35岁后逐渐减缩。
  指距。两手尽量伸展时,中指指尖点间的直线距离,男性1630.50毫米,女性1514.44毫米。性别差异明显。两性指距均略大于身高。
  坐高。男性855.72毫米,女性807.37毫米。性别差异明显。
  躯干高。男性616.60毫米,女性583.25毫米。性别差异明显,两性均自18-35岁陆续上升,而35岁以后逐渐下降。
  胸宽。男性251.56毫米,女性235.69毫米。性别差异明显,两性都以25-5岁最宽。
  胸深。男性190.24毫米,女性175.86毫米。性别差异明显。
  胸围。较小。男性850.21毫米,女性797.84毫米。相应地小于其他群体。性别与年龄组差异都较明显。
  肩宽。男性356.32毫米,女性329.50毫米。性别与年龄组差异都较明显。
  肩峰点高。男性1308.70毫米,女性1234.25毫米。
  指尖点高。男性507.31毫米,女性550.35毫米。
  手长。男性170.20毫米,女性163.09毫米。性别差异明显。
  手宽。男性85.84毫米,女性78.51毫米。性别差异明显。
  右上臂屈、伸最大围。男性279.96、255.95毫米,女性256.12、237.09毫米。性别差异明显。男性以25-35岁最大,女性以18—25岁最大。
  前臂最大围、最小围。男性253.41、169.58毫米,女性228.71、159.13毫米。性别与年龄组差异情况同前项。
  大转子高。男性827.74毫米,女性768.58毫米。性别与年龄组差异都明显。
  足长。男性239.80毫米,女性222.55毫米。性别差异明显。
  足宽。男性95.31毫米,女性88.05毫米。性别差异明显。
  小腿最大围、最小围。男性335.92、206.68毫米,女性316.68、200.43毫米。性别差异明显。男性以25-35岁最大,女性以1-25岁最大。
  皮脂厚度。较厚。在三头肌部位的皮脂厚度,男性5.37毫米,女性更明显,达10.04毫米。相应地不逊于其他群体。性别差异大。年龄组差异,男性不明显,女性以18-25岁最厚。
  小结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认为:
  霞浦畲族(以所调查者为代表,下同),应属于蒙古人种,但具有比较独特的体质特征,由此推及,畲族当然该是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单一民族。
  由于经济条件,已经比较强烈地影响民族体质发育,霞浦畲族身高、胸围、体重等,相应地都小于其他群体,其中从旧社会熬过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中老年人,更是普遍显得瘦弱,其头部较窄偏短、肘关节伸不直,指距与身高一般也不相称,驼背多,胸部挺不出,皮脂厚度最薄的仅2毫米,体质相当差。而调查中35岁以下的中青年,发育则相对较好,尤其以25-35岁这一年龄组,大多测量项目的绝对值都最大。可见,新中国建立后,霞浦畲族的体质是大有增强的。
  参照80年代霞浦畲族一些在学学生和应征青年的体质检查资料,亦表明其身体发育与健康状况大多良好,与同一地区汉族同类检测数据比较,内科、外科、五官科诸项差异不很明显,只是身高、坐高、腿长等项差异较大,显得较矮,而胸围则较大,胸部及胸部肌肉较发达,体形较粗壮。
  (资料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何惠琴提供,载于《霞浦县畲族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五)泉州清净寺石刻与碑文
  1.清净寺阿拉伯文纪年石刻(译文)
  此地人们的第一座清净寺就是这座吉祥的清真寺,它以悠久、古老而著称,以作为礼拜寺、讲学堂而受人崇仰,以圣友寺为别名。那是回历400年。其后300年,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西,别号哈吉·鲁肯·西拉齐,为求至尊安拉之喜悦,将寺修缮、翻新,出资建造高大的拱顶、堂皇的门廊、高贵的寺门、崭新的窗户,于回历710年竣工。祈求安拉宽恕他和曾以穆罕默德及其家族之名发誓帮助过他的人。
  (说明:参与该碑文稿校定者:张秉铎、林则鸣、帅峰、宋岘、陈达生。1983年4月12日。)
  2.重立清净寺碑(碑文)
  掌教夏彦高、谟阿津□口□仝募
  明□□将军福建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口□□口□□许□清篆盖赐进士观户部政使授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汾溪丁仪书碑。
  西出玉门万余里,有国曰大实,于今为帖直氏。北连安息、条支,东隔土番、高昌,南距云南、安南,西渐于海。地莽平,广袤数万里,自古绝不与中国通。城池、宫室,园囿、沟渠,田畜、布列,与江淮风土迥异。寒暑应候,民物繁庶,种五谷、葡萄诸果。俗重杀,好善。书体旁行,有篆、楷、草三法。著经史诗文,阴阳星历,医药音乐,皆极精妙。制造织文、雕镂器皿尤巧。
  初,默德那国王别谙拔尔谟罕默德,生而神灵,有大德,臣服西域诸国,咸称圣人。别谙拔尔,犹华言“天使”,盖尊而号之也。其教以万物本乎天,天一而无可像,故事天至虔,而无像设。每岁斋戒一月,更衣沐浴,居必易常处,日西向拜天,净心诵经。经本天人所授,三十藏,计一百三十四部,分六千六百六十六卷。旨义渊微,以至公无私、正心修德为本,以祝圣化民、周急解厄为事。虑悔过自新,持己接人,内外慎敕,不容毫末悖理。迄今八百余载,国俗严奉尊信,虽适殊域,传子孙,累世犹不敢易焉。
  至隋·开皇七年,有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者,自大实航海至广,方建礼拜寺于广州,赐号“怀圣”。宋绍兴元年,有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者,自撒那威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之南城。造银灯香炉以供天,买土地房屋以给众。后以没塔完里阿哈味不任,凡供天给众俱窜易无孑遗,寺因废坏不治,其徒累抗于官,墨□不决有年矣。
  至正九年,闽海宪佥赫德尔行部至泉,为政清简,民吏畏服。摄思廉夏不鲁罕丁命舍剌甫丁哈悌卜领众分诉。宪公审察得情,任达鲁花赤高昌锲玉立正议为之征理,复徵旧物。众志大悦。于是里人金阿里愿以己赀一新其寺,来征余文为记。
  予尝闻长老言,帖直氏国初首入职方,土俗教化与他种特异,征诸《西使》、《岛夷》等志尤信。因为言曰,天之欲平分天下,由来非一日积也。庄子书、佛书皆言:西方有大圣人,至隋而谟罕默德始出。其教大端,颇与理合。汉、唐通西域羁縻,不尽臣服。自礼拜寺先入闽广,此其兆盖已远矣。今泉造礼拜寺增为六七,而兹寺之废复兴,虽遭时数年,名公大人硕力赞赞,亦摄思廉、益绵之有其人也。余往年与修《清源郡志》,已著其事。今复详其废兴本末,俾刻之石,以见夫善教流行,义无所不达也。
  奉正赫公、正议偰公,皆明经进士,其于是役,均以大公至正之心行之耳,非慕其教者。偰公治泉有惠,期年之内,百废皆兴,而是寺之一新者,亦余波之及欤?谓非明使者与贤郡守,则兹寺之教坠矣。
  不鲁罕丁者,年一百二十岁,博学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命为“摄思廉”,犹华言“主教”也。益绵苫思丁,麻哈抹没塔完里,舍剌甫丁哈悌卜,谟阿津萨都丁。“益绵”,犹言“住持”也。“没塔完里”,犹言“都寺”也。“谟阿津”,犹言“唱拜者”也。
  赞其事者,总管孙文英、中顺,推官徐居正,奉训知事郑士凯;将仕董其役者,泉州路平准行用库副使乌马沙也。
  时至正十年,三山吴鉴志。
  按:旧碑年久,朽敝无征。掌教夏彦高、耆旧赵尹璋、蒲景荣、迭元高等,录诸《郡志》全文,募众以重立石。如尚书赵公荣立匾“清真寺”三大金字,以辉壮之。他如参将马公谨、张公珐,少卿赵公珐,知州马公庆、指挥于公辅,皆以本教为念,或茂以修葺之功,或厚以俸赀之施,而咸有功斯寺者。然教中显于泉者尤多。以其行茂土地,故漏之。是跋。
  正德丁卯夏之吉旦。
  (说明:因该碑出土于自圣友寺雨道后东侧,故造成误解,以为圣友寺即清净寺。此称便沿用至今。据考证,圣友寺、清净寺是两个寺。圣友寺在通淮街,清净寺在南门,寺址不同。另者,以往人们将其作为元三山吴鉴重修清净寺原碑,实际上并非吴鉴原碑,而是明代重刻的吴鉴碑文。该碑文与栽于《闽书》中的吴文略有不同。碑中模糊不清者用标记)
  3.重修清净寺碑记(碑文)
  清净之教流入中土,自隋·开皇始。经首言真主,以真命为天主,真心为人主,故其教主于斋戒沐浴以事天。凡一年必有一月之斋,如吾中国岁首月是也;凡一月必有四日之斋,值亢、牛、娄、鬼之日是也;拜必沐浴,非沐浴不敢人拜;斋必素食,非见星不敢尝食。教主遇斋,率众诵经,西向罗列。但有膜拜,而无供养。此大教之大凡也。
  郡建寺楼,相传宋·绍兴间兹喜鲁丁自撒那威来泉所造。楼峙文庙青龙之左角,有上下层,以西向为尊。临街之门从南入,砌石三圜,以象天三,左右壁各六,合若九门。追琢皆九九数,取苍穹九天之义。内圜顶象天,上为望月台,下两门相峙,而中方,取地方象。入门转西级而上,曰下楼,南级上,曰上楼。下楼右壁门从东入,正西之座,曰奉天坛。中圜象太极,左右二门象两仪,西四门象四象,南八门象八卦,北一门以象乾元,天开柱子,故曰天门。柱十有二,象十二月。上楼之正东,曰“祝圣亭”。亭之南为塔四,圜柱如石城。设二十四窗,象二十四气。西座为天坛,所书皆经言云。
  经楼睇之,清源在北,鸿渐在南,葵山在西,灵山在东,紫帽在西南,宝盖、天马在东南,凤山在东北,朋山在西北,众峰迤列,如屏如垒。溪水从西来,二长虹阑之,大瀛海汪洋其东。俯瞰城中,千雉如带,双塔插天,通衢曲巷,飞甍联檐,西望一紫在趾踵下。楼北有堂,郡太守万灵湖公额曰“明善堂”。以楼为正峰,横河界之,通海水潮汐,短桥以济异时教众,每于月斋、日斋登楼诵经,已毕,退,休息于北堂之上。寺极观备是矣。
  胜国以前,递坏递兴,无得而纪。按:碑载元·至正有回夏不鲁罕丁与里人金阿里修之。
  明兴,不知凡几缮。隆庆丁卯,塔坏,住持夏东升鸠众修之,太守万灵湖公捐俸以助。
  今万历三十五年,地大震,暴风淫雨而楼栋飘摇,倾圮日甚,住持夏日禹率父老子弟请余修之。余曰:“今役也,有资舍财,无资舍力。无乾没,无冒破,以成厥胜。”众皆欣然。时丁君哲初,以吏部郎请给里居,与余谋佥同,于是始事。
  先是楼北无庭除,左设居房,右置灶舍,中通如甬,后为占住者屠牛之垣。余是以移去之,易居为洗心亭,除灶为小西天,庭空月碧,楼影徘徊,亭光翼之,若增一胜。楼之坏者葺、欹者正、仆者隆起,因集颜鲁公“遥天楼”三字额之,又题曰“惟天为大”,以晓人尊天之意。逮及明善之堂,翕然改观矣,余乃记之。
  余按:
  净教之经,默德那国王谟罕默德所著,与禅经并来西域,均非中国圣人之书。但禅经译而便于读,故至今学士谭之。而净教之经,未重汉译,是以不甚盛行于世。
  然以余所观,释氏书多祖心经,其始译则沙门玄奘奉诏为之,岂其人通夷语、解佛理,果无鲁鱼亥豕之误乎?唐一时君臣奉若天书,即二帝三王之经不啻,上好而下必甚,是以萧瑀傅奕之徒皆言佛,而佛经滋多于是矣。
  吾以为玄奘之译未必尽无讹,而《金刚》、《楞严》、《圆觉》、《法华》以下之书,岂必其真从西至也。禅经译而经杂,净经不译而经不杂。译者可言而亦可知,知之则愈幻;不译者不可知而可言,徒读之未尽。
  尝按是以思,儒有声、色、臭、味、安、佚,不讲性之说,禅之教近之,故不有其眼、耳、鼻、舌、身、意,而空之于一切,但言性而不言命。儒有仁、义、礼、智,天道不谓命之说,净之教近之,故有其君臣、父子、夫妇,而归之于事天,但言命而不言性。之二者,习之而善各有得,习之而不善均不能无得。
  乃今之习净教者何如也?沿其迹不得其真性,往物肇于饮食之弥,文踵率其出沐之故事,曾于维天之命一寘思否,甚则以肉食为斋,以净为教矣。是以世俗见其然:信機祥者,既以其无关于死生祸福之藉而忽之;皈慈悲者,又以其多不合于斧斤芒刃之用而弃之。故清净氏之言天堂,反不如释氏之言地狱,虽其先守教之家,今亦掉臂而叛去,此教之所繇衰,而寺之所繇圮,乃末趋渐失使然耳,岂其初立教之本旨哉!
  说者谓儒道如日中天,释道如月照地,余谓净教亦然。韩昌黎欲于佛,火其书,庐其居,此愤激太过之论,茫茫区宇,何所不有。邹鲁六籍之外,百家九流亦足补其大道,何必尽非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吾于斯楼取其为事天之所,多言释道,不如冥冥。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吾于经取其不译而已矣。夫是以议修复之,非徒以区区灵光之迹也。
  是役也,郡大夫姜公、邑大夫李公,谓兹楼之胜,于文庙有关,捐俸助修,及里中诸大夫君子相与协力成之,余何力之有焉。
  役始于万历戊申岁之六月,竣于己酉岁之九月,费金□百有奇。董役则林日耀、任才钟、李东嫌、王延华,募缘则夏日禹、何仕全、何天启,而昼夜勣心竭力以稽工,实则日耀之功居多。例得并书。
  万历三十七年岁在己酉秋重阳之吉
  儒林门人李光缙、宗谦甫顿首拜撰
  4.重建清真寺记(碑文)
  清真寺之建,盖以崇天方国之教也。天方肇自盘古,衍于西域,去玉关万余里,地舆袤广,民物繁熙,自古与中国辽绝。至隋开皇间,有默德那国王,名谟罕蓦德者,尊号为别谙拔尔,生而神灵,有大德,专以事天为本,天乃授经叁拾藏,计壹佰壹拾肆部,分陆千陆百陆拾陆章。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旨义渊微,要皆祛恶摄善,忠君孝亲而已。王乃祗诚捧诵,日按五时西拜以答。开皇七年,其徒撒哈八,名撒阿的斡葛思者,传其业,遂航海抵闽,教道始行。布护流衍,洋溢中国,各处建寺以祀然。其法戒心诵经,行慈重杀,每月遇牛娄鬼亢之辰,拜天祝圣。每岁一月持斋,饥不食,渴不饮,以消其三毒五浊之愆,故名其寺为清真焉。
  闽之礼拜寺,即清真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其址在城南侯邑官贤之界。东临官衢,西抵邑庠,南至民房,北依万寿。纵横深广,计有叁拾余丈。迨元至正时,堂宇倾圮,廉访使张公孝思捐俸重茸。国朝以来,本教如宗伯萨公琦,司空赵公荣,少卿赵公珐,同知马公庆,知县张公坚,教谕王公沣、马公成,莅兹土者,如都督马公澄、都阃张公勇、许公清、张公清、萧公镇、张公恒、按察使沙公鹏,辄加整饬,嵘然壮观。
  嘉靖辛丑,灾于回禄。时有隐溪张君洪者,懋著行能,享有冠服,遂慨然思有以创之。乃精心主缘,经制筹画,谋于古里国使臣葛卜满之裔文明者。文明曰:吾宗自永乐以来,世受俸禄,祝圣之场,吾奚容懈哉?即董率其工。而教长马公文衡、文亮、马公缙同劝募,暨教士夫长者,随出资粮,而弼谐其美。散官商寓于闽者,东山陈君琰、守静杨君钺、隐斋马君天锡、秀山田君,聚闽泉马君玺,捐金助益,而适观厥成焉。其寺肇工于辛丑之冬,落成于己酉之夏。中构拜堂,西树华表,左座茶厅,右列房廊厨舍。傍盖民居,岁收其赁,以增圣忌之需。主守之人,毋得而侵其间。栋梁榱桷,金篆辉煌,视昔特为华丽也。其礼仪规度,则分理惟严。掌教则木君大亨主之,副教则木君大用主之,佥教则张君瀚、木君文奇主之。至于师模,则沈君鼎、蒲君文瑞,以统乎教。木君大节、大经、大咸、大亮、大纶,马君文广则助乎教。其厚立义盟,以为死葬贫乏之周者,则仍其旧也。夫寺既重华,道尤隆盛,庸可无纪以阐其美哉?于是隐溪君暨竹溪葛子走币征言。
  余以为吾道寻常自归正觉,盖非寂灭如释,虚无如老,要不越乎斋戒以神明其德,洗心以荡涤其邪,修诚复性,澄源返真而已。又且事天以聿,追夫太初尊君以处,恭夫太上。周贫重义,以固其本源,其于彝伦又较然不紊矣。于世道其可少耶?斯寺之建,殆范围斯教之基欤。敬志诸贞珉,用垂不朽,兼以嘉隐溪君之绰底肤功云。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仲夏吉日
  赐进士第朝列大夫湖广布政使司左参议艮斋米荣譔并书篆
  (六)《白奇郭氏宗谱》节录
  1.复遵回回教序
  我祖自开基白奇以来,曾贮天经三十部,创建礼拜寺(注),尊重经教,认主为本。溯斯教之传,自乾坤开张,三皇布政,皆系真主保养之厚德。名曰回回,始于天房国,天房乃天地之中央,得天地之正气,迨及唐朝,流播中华。其教极务实理,不尚虚文,能摒斥邪魔,面向清真,我祖由是遵教焉。凡遇祖先忌辰,以及父母丧事,惟延师敬诵天经,百犯无忌,斯此教之利矣,岂浅鲜哉?本期世世尊重,历代不忘,孰意传及五世后,遭兵燹之间关,掌教失传,遂至迷染外教之风,竟蒙昧正教之则,但子孙罔有他歧之惑,幸祖宗犹存教规之迹。迨及八世孙思致公,十世孙志全公,及夏教亲景公,并数位侄辈,已先得庄师之启导,复得葛师之化成,于是我族重遵此教者,至是有百余人矣。聆葛师之挚意,感真主之厚恩,追溯祖宗诚斋礼拜之风,晓喻养豕食肉之谬。余恐后来子孙仍坠外教,故略陈梗概,以勉将来。
  十世孙梦祥谨誌十二世孙制义重录
  (注:礼拜寺即清真寺,遗址有三,先建于埭上村宗祠后,复建于埭上村天后宫后,后建于大山村西头,复建者乃康熙年间陈都督讳有功仕于泉时所建。)
  2.适回辩
  吾宗汾阳之衍派也。汾阳乃周之子孙,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虢公。郭公,虢公声之误也。递传至忠武王,功勋盖世,一门子弟三千余人。当盛时,莫非以儒为尚,及支分派别,习俗异好,余因俯仰今古,或从儒而兼道释之教,如今之汉俗是也;或回而兼吾儒之道,如金丁夏马铁等是也;或从儒而存乎回之教,如今本族百奇是也。他世若有食荤之徒,攻于虚无寂灭,终无以人道者,其害不亦甚哉?吾宗何以有适回者,爰咨长老曰从妈教,此一说非也;曰本支是回,此一说又非也;曰道释必摒除之,此一说是也,犹未申言所当止也。夫古今来之多所尚,又多所从者,比比然矣。汉俗大都口诗书而由道释,以为从俗可也,吾焉知俗果可从乎?吾宗则尊儒雅,而师孔孟,人曰矫俗,吾又宁为矫俗以望世也。至适回之由来,讹传相承,以云从妈教,终莫得其津源,忝在本宗尚不知之,毋怪时俗高谈雄辩,以失其真。余固浅见寡闻,不识先人遗训于万一,但平居与族中兄弟诸亲言论,犹愧数典忘祖之心。故积素时所有考据来历,引证族谱,暨游览子史诸书,及搜寻古迹碑记,凡有关吾姓,有系所从,俱默志之。至闻讹言,不胜可笑。
  吾宗先世元太常寺卿德广公肇基法石,葬在光堂宫后棋盘穴,此乃来泉一世祖。其坟茔用回教法,如何得曰从妈教?若从妈教,必先德广公用汉葬法。二世子洪公始用回葬法,因附会其说,犹颇近理,如何一世祖已经从回,安得曰从妈教?又曰本支是回,余考三世祖仲远公,肇基百奇乡,葬石獅墓,墓志载在族谱,系出汾阳忠武王之苗裔,因五季之后,家于杭州之富阳,其地曰郭家村,乃仲远公之九世祖也,由郭家村德广公服官来泉,终于传舍,安得云本是回?忆忠武王系太原周之苗裔,回乃自隋开皇七年人中土,岂周之时有是回乎?回之来泉,自唐武德年间,有默得那国二人,即三贤四贤传教于泉,载在闽书。宋绍兴元年,建造寺楼,载在碑记,何尝无本出于回?而吾宗则异是,忠武王单骑见虏,回鹘回纥从吾祖征讨土鲁番。唐之时,佛家最盛,而回之传教,则不奉佛,故世人亦有从回。迨元之时,于回免其差扰。泉之回尤盛。世人因多从回,或好两国之教,或托足以避乱,故先人之适回,大抵有取矣。传至八世、九世乃出教,谅在明万历年间,传至第十世宏隆公,原住居百奇铺贺厝乡,吾本支祖,每单丁过世,宏隆公因强干弱枝之分,念先人昔从清真教,遂搬入通淮街礼拜寺住居。时在康熙年间,适逢陈都督讳有功仕于泉,重兴教门。自宏隆公复入教于今,凡五世矣。又曰道释必摒除之,此一说较正也。余考郡志及碑记,存于寺门内。如衷一李先生,推测回之立教言论一篇,斥道释氏非出西土,言清真教废失本真,讲道统,说仁义,其间之言性言命,与夫黜去圆觉法华,为虚无寂灭之迷津,疑讶肉食遊刃,为薪传口授之贻误。至道释之经,译而经杂;清真之经,不译而经不杂。衷一先生之为是语者,取其不译而已矣。
  余于道统之若何,俟来日再考精译,而其大概则能知之。道释教以色像虚无为尚,去了纲常伦理,清真教则反是,但其教非华夏之教也。而自元明之乡贤论之,金讳时舒先生,丁讳自申先生,夏讳泰先生,林讳越先生,林讳奇材先生,李讳贽先生,林讳燉先生,虽父祖皆回,及诸先生发明圣道,昭贤哲于春秋,报馨香于俎豆,可知吾儒之所学,固不可须臾离之也。夫不背乎教,亦不泥乎教,槐江先生之谓也;刲牲治具,必昉教门,奇材林先生之谓也。诸先生皆有绪论,俱出不忘本之意,而余则亦于无害义者,留以体先人之心,究之不离乎儒,以无忘我周之衍派也矣。
  附:其妄言之当戒者,载下;所当戒用,以存先人之意者,载下。并附诸先生之论撰。嘉庆拾贰年岁次丁卯秋九月念八日肇汾顿首拜撰稿后稽适回之说,谓回历大行中土,故从回者不少,其说较妥。嘉庆十八年九月再详查回鹘回纥,非即回回,今之回教,系是天方国风土民情,详于曹志。嘉庆十九年四月再详(七)《陈埭丁氏族谱》节录
  1.感纪旧闻
  嘉靖丙申岁,余方弱冠,读汾祖所遗族谱二序,嗟其书之未就,窃期以成其书。从伯父讳博字遵厚者,嘉余之有斯志也,出所藏毅祖手书裱褚一幅,高尺许,长几二尺,草书寸余大,百余字,纪吾家由来之系,示余。其起句曰“由赛典赤回回瞻思丁”云云。当时见闻寡昧,不识“赛典赤”何义,妄以意度番地番语难于史册稽也。继阅郡志,得“瞻思丁”乃元县佐之官名。“丁”,若以官为氏也,难究其佐孰县之人而祖之矣。于是但依序中语,继以节齐公为始祖,以上不复考其由来也。故于“赛典赤瞻思丁”之云,置之而不究。近得李氏《因果录》读之,中载将官章有曰:“赛典赤瞻思丁,回人也,其国言2*4赛典赤’,犹华言‘贵族’也。仕元,官拜平章政事,行省云南,时萝槃甸叛,往征之而有忧色,从者问其故,瞻思丁曰:‘吾非忧出征也,忧汝曹遭锋镝或不幸而死者,又忧汝曹不能无劫虏平民者。’及次萝槃城,三日不降,诸将请攻,瞻思丁不可,先使人以谕论之,乃约降。越三日,又不降,诸将请进兵,瞻思丁又不可。俄而卒有乘城者,瞻思丁大怒,召万户责之曰:‘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尝命我杀戮也。汝无主将命而擅进攻,何如?’命左右缚之。萝槃王闻而泣曰:‘平章宽仁如此,吾拒之不祥。’乃举国出降,由是云南诸夷翕然欵附,莫肯有二心者。瞻思丁居云南又六年乃卒,百姓里巷哭声相闻,交趾咸使致奠。凡五子九孙,皆官平章。”夏由此观之,则“瞻思丁”人有名者,县佐官称同其辞也。夫以瞻思丁之宽仁,而膺子孙之贵盛,岂有不众多?及人我朝,散处,去夷姓,而以其名末字为氏,未可知也。元前中华虽有丁姓,未必祖回回之教。吾家既教宗回回,而列祖世载宽仁,所谓似其祖者非耶?当毅斋公纪载之日,去瞻思丁萝槃之抚,仅百余年,未必其无据也。至养静公,慄慄于撒氏戍卒之诬,过听曾社师扳丁度而祖之,以昭其裔不出于回回也。舍毅斋公之云,斯旧谱无叙,其如与所习祖教不相蒙,何以吾家今日视之,非宽仁之泽未必无艾若此?余读斯录而兴遐心,岂其一脉之如线者,冥冥之中而有属耶?不然,曷使余心之勃勃也?漫录而示我后人,有四方之志者,博采而考之。
  2.聚族说
  嘉靖壬戌元旦,率儿谒祖,诏之曰:吾之有陈江也,自祖硕德公者,元至正自城南而迁焉。笃生仁祖,大造于我家,始至,居于雁沟乡东南之偏,宅舍孔阳,门植双榕,面揖宝盖,遥负三台。东则大海汪洋,鹧鸪诸山,奋若龙蟠;西则紫帽罗裳,森然耸峙,海滨之佳处也。仁祖诞生三子,鼎立起家,田庐赀产连亘,缘地为名。今也子孙居之,各以地系也。长曰妈保,地名隔壁后,今之守顺庆者其最著也。季曰福保,有子三人,一居江头,二居倪头,有廪德化者其著也。此二宗者,虽流裔他处,人未必不以旧居系而称之矣。因其地之所系,可知派之所自出,不复浑也。吾高祖之父诚斋府君者,仁祖之中子,妈保之弟,福保之兄也,讳观保,今隶监籍即其名。诚祖有子四人,长曰恭,次曰宽,三曰信,四曰敏。恭之居名新舍,在雁沟之前而西顾,诚祖祀焉。宽之子三,则居仁祖肇其之宅,名曰下舍。其长子居隔壁后之左,名曰屿头,以其娶于屿头女也。信之居名上舍,在隔壁后之前。敏,乃吾高祖毅斋府君也,吾曾祖颐隐府君之交,吾大父汾溪府君之祖,居曰汾头,处上舍之间,别为一村。川环畴抱,四顾诸山,皆逞出于烟庐之表,而不见其麓。吾父南津府君所构德碧亭在其左,嘉果名花,四时纷馥奇丽,径畦沼沚,鲜蔬茂错,乡族宾至,靡不啳顾而游也。吾诚祖而下,此四宗者,其子孙呼于族,称于乡,亦名以居系,犹夫二大宗矣。毅祖有子五人,而颐祖居五,颐祖有子四人,而汾祖居长,各构宅筑室,环于毅祖之居,若左若右,门辟户启,彼此周通,旬日徭雨,可以彼此相过,而无泞湿之患。
  去冬,倭据其地,举族室庐荡然俱毁,无有存者。老少壮长,旅寓城中,生无宁居,没无宁祀,独余先而卜筑于斯,以棲列祖之神,于今瞻拜有所。追忆往日,宗族之众,宅舍相接,声呼相达,喜相庆而忧相恤,岁时伏腊,以蒸以享。长者出而少者从,坐以著代,不待诏而知其行之攸分也。长者序而少者观,齿以毛见,不询而知其年之攸别也。貌日接而欵日聆,再见不相见,则讯其所由。童而能呼者,皆识其为某房几伯,某房几叔,台背之老,见有提携匍匐者,亦知其为若位之子,若兄若弟之孙也。今也欲求往日之聚,未可遽得也。聚之不可遽得也,则壮者老,少者壮,幼者冠,嗣是而总者出,而相接于道也,能无懵袂连而不知逊乎?宾而相遇于席也,能无椐并而不知代乎?言其为宗,名其居地也,能无懵然而不知其继别之所自来乎?吾兹详以示子,使子因地以明宗,因宗以知代,因代以施礼,而不失水源木本之义也。
  3.祖教说
  吾家自节斋公而上,其迁所自出,俱不得而详也。由其教而观之,孰乎若上古风气之未开?然也,如殓不重衣,殡不以木,葬不过三日,封若马鬣而浅;衰以木绵,祀不设主,祭不列品,为会期面相率西向以拜天;岁月一斋,晨昏见星而后食,竟日则枵腹;荐神惟香花,不设酒果,不焚楮帛钱;诵清经,仿所传夷音,不解文义,亦不求其晓,吉凶皆用之;牲杀必自其徒而后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清不以交于神明;衣崇木绵而不以帛,大率明洁为尚也,夏稚年之所习见矣。厥后殓加衣矣,殡用木矣,葬踰时矣,衰麻绵半矣,祀设主矣,封用圹矣,祭列品而加牲矣,务肥腯矣,天多不拜矣,斋则无矣,牲杀不必出其徒而自杀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设矣,楮帛钱焚他神矣,祀先则未用也,香花之荐犹故也,不豚犹故也。今则祀先有焚楮钱帛者,牲杀不必自杀与其徒者,衰皆以麻无用绵者,葬有踰十余年者,吉凶有用黄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虽渐变以比于礼,而于非礼之所出者有之,于明洁之尚,吾见其皆莫之省也。呜呼!君子论礼有曰:“本于其国之故,不求变俗。”又曰:“有可变革,有不必变革者,在乎省其宜而行之也。”宜者何?天理人情之宜也。苟于天理人情而无害者,何必变之以徇世俗之私乎?今于其变者而知裁之以礼,斯善变矣。若意出于明洁,心存于诚敬,则宜深念而慎守,相期以勿变也。
  4.雪戍说
  明兴创制,与民更始。洪武建元之三年,下民部,令民自核其籍,实其户口;不实,民则谪戍;有司听其隐,罪至斩。民各领帖一,书其男女、田产之数。惟时法度严,民莫敢不实奉。我硕祖方由城南迁陈江,占籍为二十七都,子三人,各为帖。洪、永、宣、成,相承几百年,咸以民输公。逮成化十有一年,家有丁陛争财之讼,里猾曾细养求贿不得,诬我姓撒,脱南隅河南彰德卫戍,易姓丁。维时所司版籍坏,吾故藏占籍帖莫符,争论一十有八年不决。吾家所遗祭田荡尽,继敛私赀以充,而家为窘。逸斋、颐隐二公皆弱年,相与谋曰:“彰德,中州善地也,戍何恶?但使我代撒氏戍也,后人不舍丁氏而忘其本哉!是宜争之不可已也。闻民间版籍悉藏夫南畿大司徒大司马之府,盍往视籍乎?”于是请官为移文,二人躬负囊,跋涉万里长途,诣大司徒大司马之庭,求揭始占籍之版。大司马昌言于堂曰:“撒,胜国戍也。丁,我朝民也。何胜国戍之属,而虐我朝民也?”所司亦甚懵矣。授符与归,授诸上官,其事始白。不数年细养之家覆,仅一孙行乞,时至吾乡,颐隐公语逸斋公曰:“是当赈之,令行闾里间,使人知猾不可为,必食报也。吾闻敌怨不在后嗣。况彼以沟瘠当前。”于是曾乞踵二公门,恒俾之粒。呜呼!二公当血气未定之年,而远有子孙之虑,不惮长途奔走,以求其事之白。事白矣,不废仇家之饿,而必赈之,内有造于家,而外有答乡人。其诚笃立心,有不偶者。二公之子孙,后先登朝,介福不虚矣。干蛊之绩,可弗纪乎?
  5.扳谱说
  夏上槐叔论谱书曰:“祖宗笃生叔父,为之妥先灵,不显祐烈,明且备矣。且祠成有年,而谱尚未有成书,非今日之功务,承委诸所考定,谨摭所闻以备采择,尚有一事愿请加省也。”何者?日者叔父命宗人各辑生卒年月,君选号曰:“吾硕祖季子朗之裔也,养静公之谱著也。神屏之阴纪曰芽之旁出也,而有异议,由吾先世之贫尔,以贫而弃其宗可乎?”族人闻之,群而哗曰:“彼安得而登吾谱乎?宗支不悉,祭祀无与,占籍不同,遗业无分,葬埋殊宜,婚姻异等,宅舍在偏,稽此数者,区以别矣。地远迹疏,犹可委也。同在里闬,声呼相及,旦夕接踵,祭祀吉凶不同礼者二百有余年,胡按以登吾谱也?”彼曰:“养静公之谱可按也,则养静公谱成,议论朋兴,竟以私藏,族不为信,即靳靳于汾溪之请,其歉可知也。信如今日之所闻,结浮粮之说也,是以谱为售私惠之具,故贻后人之义,以至于今日乎?若是,则养静公之谱,恶足按哉?”彼曰:“神屏之阴可按也。不知旁者傍也,倚之谓也。芽出倚之,故以‘傍’为言也?不然,书曰朗庶出也,岂不白乎?何必立此辞哉?且朗之母,年加我妣,不甚显哉?”以是二百余年,祀祭无与,光复祖坟,结讼八年,若罔闻知。吾自仁祖而上,无问长幼男女,并从葬东塘之地,何独朗之母子,举委于所须埭岸?此明以示后人者。高年莫如颐隐也,今之人多及传之。颐隐逮事其祖母,则仁祖之仲子妇也,一十有三年。朗称仁祖之弟,以颐隐公祖母视之,则夫之叔尔。其然其否,岂有不审?吾辈闻诸颐隐公曰:“吾但见吾祖母之及西坂而彼彼也。”谱稿肇于颐隐公之考毅斋公,于西坂则不及。平庵、汾溪二公族之达也,去先世未远,因族论之不齐,而谱未及证,断而书诸神屏之阴。其辞若此也,非以养静公之谱不可据乎?彼曰:“向日之说,由先世之贫也。”不知当何世而以贫见舍也。夫以仁祖之盛德深仁,惠爱周洽,施及乡闾,远迩归仁,至今如见。若仅有一弟,忍置于介介若斯?已不可信也,况以其贫而因之不以为弟乎?三宗兢兢鼎立,起家有赫,赀产延亘,亢宗以巨,若惟一叔虽曰庶也,听其婚娶葬埋,而偶于凡庸,已难免于乡人之垢矣,况以其贫而因之不以为叔乎?吾之徙陈江也,自硕祖始。硕祖之择陈江以居,由海荡也。至今子孙衣食其中者,惟母子且分之矣,乃不使季子获寸土之及,岂硕祖亦以其贫,而因之不以为子乎?使为兄者以弟之贫也,而不弟其弟,为姪者以叔之贫也,而不叔其叔,则人皆必以为贼矣。何以吾新迁之家,位无一命,两世四身,遂得乡人之敬信,推为重望,以遗我今日也?在养静、颐隐二公之世,族属尚鲜,一派兄弟,方三十余人,视朗曾孙行尔,若无因缘,但以其贫也,于祖之以为叔,而曾祖之以为弟者,而外之不以宗焉,何以解乡人之口?使凡厥兄弟皆以同辞,延至于斯,而藉籍不息乎?况当是时,举宗俱困于戍诬,无不称窘也云,谁以富自居,外其有服之宗耶?今日以贫弃之,不知当时何世何人而蒙此名也。夏尝窃以是思之,世有宗支不审,疑而难决者,率由于迁徙之无常,地隔迹疏,音问不及,以是祭祀不与;后来继今,言貌莫接,故迷其初而失其详也。未闻离间而謦欵闻,出户而踵迹接,世方至再,而有然有否,至二百年而莫决,可怪也。如无其可否之由也,则养静公之谱,不敢措无缘之私;神屏之阴,不得置有朗之辞。如无其可否之由也,则养静公不生议,神屏之纪不以“傍芽”而立言。读之而启问也,自足以见事情矣。今有否者,惟曰“昔人有否者,吾否之”,不知其所由否;今有不否者,惟曰“昔人不否者,吾不否之”,不知其所由不否,皆不以心求之也。大抵人心一也,曰“天之视听,在民者语”,民受气于天以生,气相通而心相感也。然则子孙祖宗,称一气一体以相承也。祖宗之视之听,不可于子孙求之乎?今之族人群哗若此,宗祖之视听可想也。曰“人心至愚,而神靡不明且公”也,论者持之以定于上之人,所子者,弗子者,无不审也,况于其宗,宁可置其哗而不恤乎?以是而求之,毋乃仁祖之于朗也。爱有所推,竟有所承欤?抑念鲜兄弟,不计其他,使忘厥自欤?三宗惟考是承,置今日之云,在不必问欤?此古昔豪杰起家之恒也。疑以是生,养静之谱,岂有如今日之号者而难辞欤?抑信如今之所传者,狗之以成其私也?如及见及闻而彼之,再世为谱不及之,三世于谱及者而群非之,四世订之而曰“旁出”者,非不知仁祖三宗之用心也。情以世杀,宗在必别欤?若是,则皆曰疑也。若曰“以贫弃之”而为疑也,则非当疑矣。叔父曩日有言曰“吾将著谱疑”,此其一也,夫疑以传疑,固纪载法也。于其疑之云何?宜明著之,使祖宗之仁,一本之义具见也。若曰“吾因于旧谱而不敢损也”;于神屏之阴,不求所以;族人之哗,不察所由,无以息呶呶之口,非垂后之信书也,愿叔父图之。夏为此书,将上槐叔适而病目,因而不起,未及也。兹得槐叔所为世纪读之,系朗之下,其辞曰:“按旧谱,朗为硕祖公季子,今之子孙祖硕德公而上,则其祖也。”而岁时忌节坟墓,并不与骏奔,岂以贫致怼于祖而自外欤?而岁然,则荡产之无分,折藉之有异,而因以为别欤?兹不敢联疏以为戚,属异以为同,于世纪而另叙焉。世表亦如之。夏窃谓忠厚之过也,因是细考旧谱:硕德公生于元世祖大德二年戊戌,卒于洪武十二年己未,享年八十有二。配苏氏孺人,生元武帝延祐三年丙辰,则少硕祖一十有七岁也,卒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则后硕祖一十有一年也,享年七十有五。二老并皆庞眉,岂有长幼之序,在子者而容之有不明乎?谱记硕德公四子,长曰泰,长殇也,不载生卒年月。次曰善,乃仁庵公,生于元至正三年癸未,则当硕祖四十六岁之年也,苏妣二十有八岁之年也。三曰实,则朴斋公,生于元至正七年丁亥,乃少仁庵公四岁,当硕德公五十岁之年也,苏妣三十二岁之年也。四曰朗,为西坂之所祖者,据纪其所生,则在元泰定帝致和元年戊辰,则当硕德公三十一岁之年,苏妣十有三岁之年也,加我仁庵公一十有六岁,朴斋公二十岁,虽曰庶出,直称庶兄也,胡以旧谱次于仁庵、朴斋二公之后而称弟乎?旧谱循袭,不知察此而求其故。平庵、汾溪二公,察而得之,故神屏之阴书曰“芽之旁出”也。旧谱之著,足证如此,不知将为之辞而其迹自有不容掩者又何疑乎?何也?盖硕德公零零一身,当三十有一年,未有室家,果而生朗也,以今恒情论之,则称晚矣,宜欣然而不胜喜也。后而娶我苏妣而生仁庵、朴斋二公,在礼则为庶兄,天伦之常,不容易也,胡得抑之而为弟,使人藉之而次于仁庵、朴斋二公之后,以叙之于谱乎?忧窃观其故矣:我圣祖之兴也,军中有呼“保舍”者,从国姓;及天下已定,乃使之复其姓者,当时之习然也。元季江南方乱,硕德公商贩于外,往来苏、泉之间,未有定居,得朗而抚之为子,并食其母,藉其力而安其心,使二子以弟视之。而朗不复有归心也,从吾姓而后得安之于泉,斯我诚祖妣语人曰“西坂叔”也。不然,嫡可以先庶者,记宗祀也,可以嫡庶而紊其伯叔之称乎?如是而欲别纪于吾谱,则忠厚之道也,恐非所以信后人矣。
  〔芽之旁出辨〕夫木有本,根有旁枝,曰芽则本根其所自出矣。例之人生,非嫡出则庶出,同祖同宗,同此本根,则正名定分,有何不当?何故曲为之说曰“芽之旁出”?则此一言也,盖欲饰之而强为之说也明矣。但旧已有此说,余亦不必强为之辨,亦阙如之意也。冒认之非在彼,四海兄弟之量在我,而祖祠则不许混进也。以此传之疑云。
  赐进士出身广东都使挥使衍忠志。
  (八)《福州驻防志》节录
  (清)新柱等总修
  镇守福州等处将军兼管闽海关事骑都尉纪录三次臣新柱谨奏,为恭进《福州驻防志》书,仰祈圣训事。
  窃臣荷蒙皇上天恩,畀以福州将军之任。乾隆八年四月十八日莅闽视事,查福州驻防四旗汉军设立于康熙十九年,绿旗两营增设于康熙三十年,水师旗营增设于雍正六年。以上见在共官九十六员,兵四千一百九十二名。四旗两营驻扎省城,控扼上下游各府,为闽省之中权。水师旗营驻扎闽县洋屿,与闽安协互相犄角,为海洋之外桿。规制周详,防范严密,洵足以巩护民人,奠安疆宇矣。
  臣伏思我朝驻防之设,皆以八旗官兵分戍之,众志成城,头目相卫,居重驭轻,实为前代兵制所莫及。而福州自设立至今六十余载,其间官兵之建置,粮饷之赡给,马匹之实拴,战舰之驾驶,军械火药之修整、预备,与夫操演则有期号,训迪则有官学,积贮则有社仓,红白二事则有恩赉,筹划措施至周且备。惟是考之《福建通志》,记载驻防事宜简略不全。稽之臣衙门旧档,其见存者亦仅十之六七,且多蠹蚀霉损。使不及今汇集成书,历年久远,恐多遗漏,非所以崇军制重职守也。臣不揣庸陋,抵闽逾年,训练之暇遍搜卷籍,按部就班详加排纂,为门十一,为卷十六,散者整之,阙者补之,阅六月而告竣。虽难免乎粗率之讥,然历圣之厚泽深仁,盛朝之良法美意,垂诸简册,俾旗营官兵咸知国家设立驻防之本意,遵循恪守,感激奋励,永靖海疆,则于固圉保民之道不无少补于万一,用敢敬谨缮写,装潢成帙,专差臣标把总徐文鹏赍捧恭进。伏乞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乾隆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具奏,本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奉到。
  朱批:“知道。书留览。钦此。”
  福州驻防之图
  图说
  臣谨按:福州驻防汉军四旗及绿旗两营驻扎福州府城。四旗未设营垣。官署兵房与民居壤地相错连,沿东门、汤门、水部门东南一带,周围计六里九分零。查福州府城,自汉闽越王无诸肇建冶城以来,历晋、唐、五代、宋、元,或展拓基地,或重加缮完,修隳不一。明洪武四年,命驸马都尉王恭因址修筑,北环越王山,有楼曰“样楼”,南则因旧外城绕九仙、乌石二山以为基,广袤方十里,高二丈一尺有奇,厚一丈七尺,周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嘉靖三十八年,环城三面堑壕,深七尺五寸,广十丈,延袤三千三百四十六丈有奇。城门七:曰“南门”、曰“北门”、曰“东门”、曰“西门”、曰“水部门”、在城东南曰“汤门”、在城东北曰“井楼门”。在汤门西城中旧凿二河,设水关四:一在水部门东,引南台江潮,由水关入城;一在西门之南,引洪塘江潮,由西水关人城。自谯楼南还珠门北,横亘为第一水,曰“大桥河”。又南至安泰桥,横亘为第二水,曰“新桥河”。东河自水部关北行至旧左衙前止,与大桥河合。西河自北水关南行至常丰仓前止,与新桥河合。城中河道数百丈,潆洄民居,前后舟航,随潮汐往来。其北门、汤门二水关则藉以蓄泄潦水也。
  国朝顺治十八年,总督李率泰增筑垣墉,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九尺,窝铺二百六十四,炮台九十有三,垛口三千有奇,马道五千五百三十丈。康熙三十年,总督郭世隆重建西南二城楼。雍正五年,重修七门城垣。九年,增筑女墙,繕葺雉堞,丹垩焕然,屹若金汤。
  臣伏思福州西北控扼延、建、邵、汀、福宁五郡,永春一州,东南襟带兴化、漳、泉三郡,龙岩一州,实为全闽中权。且地属省会,四民辐辏,五方萃处,虽有督抚城守,各标协分守之,而濒海城池之重,凡严锁钥、慎启闭、稽出入、诘奸宄,实惟将军臣有专任焉。克宁封守,以安生聚。镇斯土者,披图览文,尚其夙夜惕厉,以恪供厥职欤!
  (图略)
  福州驻防水师营图
  图说
  臣谨按:闽省沿海形势,一面当海之郡二:福州、漳州是也;二面当海之郡二:兴化、泉州是也;三面当海之郡一:福宁是也。其台湾一郡,孤悬大海,外遏诸番,内障闽、粤、江、浙诸省,尤称海疆要郡。是以全省共设水师三十一营,联络声援,防范周密,规制可云善矣。第统福、兴、漳、泉诸郡形势而论,则泉之厦门、福之闽安更为海洋咽喉。厦门特设水师提臣驻扎其地,闽安亦设有副将防守。而洋屿水师旗营之设,又为闽安之犄角也。
  臣伏查闽安去省城约百里,海舶之来,必循五虎门以人。有闽安以捍御于外,又得洋屿以应援于内,鎬钥既严,哨巡罔懈,则耀水犀之甲,习鱼丽之陈,树威绝岛,柔远重洋,将见全闽亿万群黎并登衽席之安,而海疆永庆苞桑之固矣。
  (图略)
  《福州驻防志》卷之一
  圣谟
  康熙四十九年,福州正蓝旗汉军骁骑校刘士海回闽传奉上谕:“嗣后藩下有弓马好的,亦著一体咨放来京。将此旨意传与将军。钦此。”
  康熙四十九年,兵部议覆福州将军祖良璧所请,镶白、正蓝两旗缺出,将分拨正黄旗兵丁内拣选可放之人,一体来京引见。等因。康熙四十九年五月初二日题。本月十六日奉旨:“依议。藩下之人均系吾人并人汉军。此后藩下名色著停止。钦此。”
  康熙五十七年,兵部议覆福州将军黄秉钺、总督觉罗满保奏称,四旗甲兵缺马,请免查追。现今所缺马匹,仍请支给干银,酌留一半,令其买补之处,均毋庸议。等因具题。奉上谕:“福建、广东地方潮湿,马匹难以存站,将倒毙马匹只管令其赔补,则兵丁,必致苦累。已经给过之草、豆银两,免其追赔。照依绿旗兵丁,一半充为马兵,一半充为步兵。马兵每名给马二匹,拴养之处,尔等会同议政大臣、九卿议奏。钦此。”
  雍正元年奉上谕:“福建福州府所有驻防四旗汉军之人,并不安常守分,思效边疆,而仍行生事告理。是以皇考令伊等知改,将马兵革退一半,改为步兵,裁减马匹。原欲伊等知过能改,再行施恩。近经询及石文焯,知彼处兵丁人口蕃滋,度日艰难,朕深为悯恻。可将福州府兵丁所拴之马,及改为步兵之马兵数目,俱各照常设立。仰副皇考原悯圣意,凡应给之项,俱照原数支给。该部即行移咨将军、总督、巡抚,通行戒谕。兵丁俱著安常守法,熟习骑射,遵奉法度。管理之人,教令务思效力边疆,体朕豢养深意。如仍无识,不行更改举行,从事恶习,则国有法律,断不姑恕。钦此。”
  雍正六年六月初七日奉上谕:“福州副都统一员,杭州副都统四员。福州一员,似乎太少。或于杭州副都统四员内分派一员到福州去,或于福州添设副都统一员。著怡亲王、大学士会同兵部议奏。钦此。”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兵部将福州预行保题领催刘进忠等十二名带领引见。奉上谕:“伊等俱去得准照所放记名。尔等行文阿尔赛等,现今咨送之人止会满洲履历,此外之话皆不能奏对。况朕降旨令汉军学习满洲话已经二三年矣,而伊等尚然不能,此皆由该管大臣不以为事,不行实力教导之所致。嗣后倘再以此不会满洲话之人咨送,朕不惟不准记名,必将该管大臣交部议处。将此著通行西安等凡有汉军之省分。钦此。”
  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奉上谕:“杭州、福州、广州驻防汉军协领内有称副都统之任者,著该将军等拣选保举,出具考语,咨送该部带领引见。钦此。”
  雍正十三年二月初二日,福州预行保题副骁骑校刘玿等七名、荆州预行保题副骁骑校元保等十三名带领引见。奉上谕:“荆州将军衮泰保送之人弓力甚软。衮泰原系十五善射之人,惟教兵丁拉弓样式,并未用心教以加增弓力,习以强壮。福州将军准泰保送之人看来弓力俱好。将伊等之弓令荆州人拉竟不能开,是满洲反不及汉军,此何道理!衮泰自任用将军以来,并不勤练兵丁,乃渐至不堪。著将衮泰交部严加查议,具奏。嗣后伊倘仍前疏懈,不行勤加教练兵丁,朕决不轻恕!将此著严饬行。其连生巴雅尔图五十四,此三人弓力尚有,五个准其记名。牛龙阿等十名俱不准记名。福州保送领催刘玿等七名俱准著记名。钦此。”
  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二日,内阁抄出奉上谕:“据浙江巡抚程元章奏称,向因杭州汉军四旗壮丁生齿繁衍,于雍正十一年间仿照闽省之例,挑选余丁三百名拨归督抚标下,顶补绿旗名粮。臣查浙省向无督标,只有抚标两营,共额兵七百余名。内除随粮、公粮外,实在兵丁仅止六百余名,非若闽省督抚两标兵丁数千名可比。杭城省会重地,城守营额兵原少,而抚标弁兵亦一体派差,凡巡辑私盐、查拿盗贼等事,在在需兵差遣。而新补旗兵例不派拨,则标兵应付差使实有不敷。况抚标兵数无多,每年出缺有限,计算一年有余,仅顶补四十余名,约略余丁三百名,非历十年之久不能补足。不但经年守候,抑且先后不均。且绿旗亦有余丁无顶补之缺,未免向隅等语。查雍正七年朕曾降旨,当日各省设立汉军驻防,因人数不敷,是以添设绿旗兵丁命该将军管辖。今汉军余丁繁衍,足供差操之用。嗣后将军标下绿旗兵丁缺出,即将汉军余丁顶补。如绿旗兵丁之子弟内有祖父食粮年久者,著于本省督抚等标营名粮准其充补。此朕再三筹划办理者,盖以当年汉军人数不足,是以添设绿旗兵丁。今汉军余丁日多,仍令充补本将军标下绿旗之缺,于情理实为允当。若照闽省之例,以将军所辖汉军余丁充补非将军所辖绿旗兵丁之缺,从前闽省办理未协。况浙江抚标额兵本少,岂可又分三百名令汉军充补?若果汉军余丁繁多,当另思所以安顿之法。著将闽省从前顶补绿旗之汉军撤回,俟本标缺出顶补。其缺仍给还绿旗。浙省亦著撤回顶补甲兵。特谕。钦此。”
  乾隆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据署福州将军策楞奏称,各旗开户人等定例不准挑取马甲。先将另户壮丁挑补,其另户中有年未及壮、一二年后可以造就者,亦准挑补。再有不敷,方于开档分户人等内酌量选用。此通行之例也。查福州四旗并未照例遵行。缘闽省披甲之开户户下人等通计二百余户,内有康熙十九年初拨驻防之时原披甲来闽省者一百四十余户,迄今将及百年。伊等父子、兄弟互相传顶,家口重大,惟藉甲粮养赡,汉仗弓马与另户无异。且伊等祖父有原系官来闽并在闽曾经出仕者,若缺出裁汰,俟另户不敷始行挑取,必致失所。况原来之一百四十余户,驻防日久,滋生繁衍,现在家口至一千七百余口之多。伊主在京、在杭,无可依倚,非京旗随主豢养家奴可比,实有不得不挑之势。似应陈明,分别办理。嗣后除驻闽官兵之开户户下遵照定例不准挑取马甲,俟有缺出概行裁汰外,其初移驻时本身虽系开户户下,或原系官来闽、或原披甲来闽人等之子孙,准其与另户一体挑补,则伊等养赡有资不致失所等语。福州四旗开户人等中既有不同情节,自应分别办理。著照策楞所请,查明初移驻时或由官来闽、或披甲来闽之子孙,准其与另户一体挑取马甲。其余户下不得违例滥挑,以致另户壅滞。该部可即行文该将军等知之。钦此。”
  乾隆七年八月三十日,福州防御柳天柱、广州防御张廷俊等带领引见。奉上谕:“柳天柱、张廷俊二人止会奏满洲履历,再问话时,就不能奏对满洲话,是何道理?著饬行该将军等,将伊所管之人加意教导。钦此。”
  臣窃稽盛京及各省大小驻防建置之始,虽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四旗之不同,而官员之铨补,甲兵之操演,刍粮之赡给,军械之修整,仰烦历圣诰诫者,莫不恪遵而共戴也。不刊宏训,典则常昭,固无俟摹日月之容,绘乾坤之象。惟是福州驻防远处海埂,教养训练,屡颁特旨。书曰“圣谟洋洋”。又曰“是训是行”。恭纪卷首,俾知帝德之加恩福州汉军者永永无极焉。
  《福州驻防志》卷之三
  兵制
  闽省形势,东濒于海,西达豫章,南控粤江,北联浙峤,延袤数千里,称岩疆焉。国家德洋恩普,九有内外,悉子悉臣。自台湾归隶版图以来,海不扬波,山无伏莽,沐浴太平者历有年所矣。乃屡勤庙算,安不忘危,列戍分兵,星罗棋布,于督抚两标及水陆二提八镇诸协营之外,更设驻防旗营于省会之区。嗣复增设绿旗、水师诸营,作全省之弹压,树十郡之声援,武备修明,度越前古。
  臣谨按营详列,用垂远模。官斯土者,尚共仰体九重南顾之殷,春蒐秋称,训练戎兵,俾皆有勇知方,克称干城之选,庶几无忝厥职欤!志《兵制》。
  总辖福州驻防,康熙十九年设,汉军左翼缺。
  镇守福州等处将军一员,驻扎福建省城,下同。
  镇守福州等处左翼副都统一员。
  镇守福州等处右翼副都统一员。
  四旗营
  镶黄旗:协领一员,参领一员,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辖领催六十名,马兵三百五十五名,匠役五名,炮手四名,步兵八十七名。
  正白旗:协领一员,参领一员,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辖领催六十名,马兵三百五十五名,匠役五名,炮手四名,步兵八十七名。
  镶白旗:协领一员,参领一员,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辖领催六十一名,马兵三百五十四名,匠役四名,炮手四名,步兵八十七名。
  正蓝旗:协领一员,参领一员,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辖领催六十一名,马兵三百五十四名,匠役五名,炮手四名,步兵八十六名。
  臣谨按:康熙十九年设立驻防之始,副都统胡启元由杭州驻防调任来闽。奉文拨带协领一员、参领二员、防御八员、骁骑校十二员,共官二十三员;马兵六百六十名、步兵三百四十七名、匠役十九名,共兵匠一千二十六名。以上官兵皆汉军左翼。又,原在闽耿精忠下马兵一千名,通共兵二千二十六名,于此内挑补领催二百四十二名。康熙二十二年,将军佟国瑶具题覆准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每旗各设协领一员、参领一员、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又准部咨,将耿精忠下马兵一千名分派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佐领下披甲当差。缘福州驻防无正黄旗分,随将拨入正黄旗马兵三百三十四名,分入镶白、正蓝二旗当差,仍开写正黄旗拨随字样。迨后四旗佐领内又有奉文拨入正红、镶红、镶蓝旗者。现在镶黄旗内有镶红旗、镶蓝旗拨随;镶白旗内有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拨随;正蓝旗内有正黄、镶红、镶蓝三旗拨随。康熙二十三年准兵部咨,分给官署兵房四千七百四十五间(官员衙署见《公署》卷)。内领催每名分屋三间;马、步兵,匠役每名分屋二间。康熙三十一年,将军石文炳咨部覆准四旗添设炮手兵十六名。康熙四十九年,将军祖良璧具奏覆准福州驻防镶白、正蓝两旗骁骑校缺出,将分拨正黄旗兵丁内拣选可放之人一体送京引见。康熙五十七年,总督觉罗满保具奏覆准四旗壮丁内挑选人材技艺兼优者三百名,发将军标下一百名,督抚标下各一百名。遇有该营兵丁缺出,陆续验补。如四旗内遇有甲兵、领催缺出,仍准其掣回拨补。雍正十二年,署将军准泰咨部覆准匠役十九名,镶黄、正白、正蓝三旗各留铁匠三名,镶白旗铁匠二名,余八名,四旗各改设弓匠一名、箭匠一名。现在四旗官四十八员,领催、马兵、匠役、炮手、步兵共二千四十二名。内箭营领催二百四十二名,马兵四百六十四名,枪营马兵九百五十四名,步兵三百四十七名。
  附防守
  南门正白、正蓝二旗。
  北门。镶黄、镶白二旗。
  东门。镶白旗。
  西门。四旗轮值。
  水部门。正蓝旗。
  汤门。正白旗。
  井楼门。镶黄旗。
  以上七城门,每门官一员,领催二名,兵十八名,四日一班,昼夜轮替防守。
  臣谨按:福州府城广袤十里,北环越王山,南遮九仙、乌石二山,世所称三山是也。下垒以石,上瓷以砖,增阵立雉,翼以穹楼,屹然为东南保障云。
  堆汛
  汤水关堆。
  二堆。倶在汤门城上。以上镶黄旗。
  汤门头堆。在汤门城上。
  二堆。在东门城上。以上正白旗。
  东门头堆。
  二堆。倶在东门城上。以上镶白旗。
  水部门头堆。
  水部关堆。倶在水部门城上。以上正蓝旗。
  西水关堆。
  火援堆。在会府前,每班四旗。领催各一名,兵各十名,共四十四名。
  象桥堆。一名澳桥,旧称相桥。
  火药库堆。在屏山。
  炮房堆。每班四旗。领催一名,炮手四名,两营炮手二名。
  后墙角门堆。每班兵五名。以上并四旗公堆。
  观音桥堆。镶黄旗。
  旧闽县口堆。正白旗。
  沙桥堆。镶白旗。
  武安桥堆。正蓝旗。
  以上十八堆,除火援、炮房、后墙角门三堆外,余十五堆,每堆领催一名,兵九名。
  水师旗营
  雍正六年设,驻防闽县洋屿地方负山面海,居乌龙江下游。去三江口二十五里水路,至省城七十里陆路,自洋屿至筠竹水面八里,由筠竹起旱至省城六十里。
  协领一员。
  佐领二员。
  防御二员。
  骁骑校六员。
  附教习把总三员。
  教习功加六员。
  教习外委三员。
  辖领催三十名,旗兵四百七十四名,内顶补教习兵四名,教习兵九十三名,木匠六名,艌匠六名。
  臣谨按:雍正六年,副都统阿尔赛轮班陛见,钦奉世宗宪皇帝谕旨,会同将军蔡良、总督高其倬议设水师旗营,汇疏具题覆准该营设立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二员、骁骑校六员、兵六百名。内将四旗壮丁原食将军、总督、巡抚三标兵拨归三百名。再,海坛总兵、闽安副将标下谙练水师船只之兵丁挑选一百名教习行走。此挑入旗营一百名缺出,将旗下熟练之人顶补。海坛、闽安兵丁悬缺,交与该营募补足数。其余二百名,以省城驻防另户闲散壮丁顶补。此六百名内,补放领催三十名。又于通省水师内挑选熟练之千总三员、把总三员教习。俟旗兵熟练后,该教习员弁保题送部议叙造给大战船六只、小战船八只,于三江口操演,并巡查盗船及私盐船只,建造官署、兵房共一千三百二十一间(官员衙署见《公署》卷)。内领催、兵及教习兵各分屋二间。省城驻防官兵每年春秋二操按月分为八班轮替。协、参领一员,防御、骁骑校等四员,领催、兵、炮手等二百名,前往洋屿与水师官兵随船演习。春秋二季,将军、副都统轮流亲往巡阅。嗣因拨来千把六员不敷教习,经总督高其倬等酌议,将征台功加添拨六员协同教习。三年期满若有劳绩,移咨督臣以应得之缺补用。雍正八年,将军阿尔赛奏准,添设木匠六名、鲶匠六名,每名给屋二间,共二十四间。雍正十二年,教习、千把总期满,署将军准泰奏准,酌减千总三员,仍留把总三员协同功加六员教习。又,请于海坛、闽安二营拨来教习兵丁内拣放外委把总三员一体管教。果能教导有方,始终不懈,咨会督臣以把总补用。乾隆四年,原任将军隆升奏准,海坛、闽安拨来教习兵一百名,内舵工、头碇、阿班、捕盗、大缭、杉板工六项共五十八名,遇有缺出,仍于海坛、闽安二营内挑拨。其余各项副工以及樾手、金鼓手、一韆侔、二韆侔等四十二名,照原议将旗营熟练之人挑补一例关支旗饷。现在水师旗营官十一员,教习、把总、功加、外委十二员,领催、兵五百四名,教习、兵、匠共一百五名。内箭营领催三十名,兵七十名。枪营兵二百四十名,大刀兵四十名,挑刀兵四十名,炮手四十名,藤牌兵九十名(内旗兵四十四名、教习兵四十六名),教习、捕盗十名,头碇十四名,阿班八名,舵工十八名,木艌匠十二名。
  堆汛:
  南门堆。
  北门堆。
  东门堆。
  西门堆。兼守火药库。
  火援堆。
  军器库堆。
  以上共六堆。每堆领催一名,兵九名。
  查江堆。在北门外马头。
  领催一名,兵四名。
  哨巡:
  小战船一只,骁骑校一员,领催二名,兵八名,于洋屿上下江面一带,专司巡查私盐、盗艇。每班四日一换,每月于佐领、防御内轮派一员总查。
  将军标两营康熙三十年设,驻防福建省城。
  左营:中军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辖马兵二百名,战兵二百五十六名,守兵四百七十四名。
  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辖马兵二百名,战兵二百五六十名,守兵四百七十四名。
  臣谨按:康熙三十年,将军石文炳奏准,福州驻防照京口例添设绿旗两营。内设副将一员,游击一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马兵四百名,战兵六百名,守兵一千名。建盖官署、兵房共二千一百十五间(官员衙署见《公署》卷)。此两营官兵倶系福建提督由经制绿旗营内照数调拨,嗣后兵丁缺出,即令该将军自行募补。康熙三十五年奉文,两营兵丁议裁步、战兵四十名。康熙五十七年,总督觉罗满保奏准,于四旗壮丁内挑选人材好、技艺兼优者三百名,分发将军、督、抚三标各一百名食粮当差。雍正四年,将军宜兆熊奏准,于马兵内左右两营各挑放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协同经制千把办事。雍正七年,兵部覆准将四旗壮丁食营粮之马、战、守兵一百名,拨归水师旗营,停其另行挑补。雍正十一年,总督刘世明将左营守备员缺奏改都司。雍正十二年,署将军准泰奏准,福州将军标绿旗两营兵丁共一千八百六十名,照广州驻防之例,食粮至二十年以上者所出粮缺,准伊子弟顶补;其食粮不及二十年者缺出,准将四旗壮丁顶补。至将军标绿旗余丁,准咨送督抚两标及福州协标入伍食粮,俱于各本营四缺内拔补一缺。乾隆元年,将军阿尔赛奏准,将军标绿旗兵缺,赏给四旗各一百名,俟补足四百名之数,即为定额。遇有四旗甲兵缺出,仍准选拔。此额兵四百名内缺出,统就四旗壮丁内拔补。其余两营兵缺一千四百六十名,无论食粮二十年上下,仍归两营余丁通匀挑选人材技艺兼优者拔补。其四旗尚未补足兵缺,酌于两营所出四缺内旗下壮丁挑补一名。嗣后两营余丁无庸分送督抚两标及福协候缺拔补。现在两营官十六员,外委千把总十二员,马、战、守兵一千八百六十名,除各官养廉名粮外,左营实在马、战、守兵七百六十九名,右营实在马、战、守兵七百七十二名。二共现兵一千五百四十一名。
  贴防:
  东门楼堆。
  二十五炮台堆。
  井楼门楼堆。
  二十九炮台堆。
  三十二炮台堆。
  三十四炮台堆。
  样楼堆。
  三炮台堆。以上左营。
  北门楼堆。
  八炮台堆。
  九炮台堆。
  北水关堆。
  十二炮台堆。
  西门楼堆。
  十九炮台堆。
  二十一炮台堆。以上右营。
  布司库堆。两营公堆。
  闽县后墙堆。左营。
  候官县后墙堆。右营。
  以上共十九堆,每堆管队一名,兵九名。
  《福州驻防志》卷之四
  营政上
  驻防之设,虽仅以典司军政,申严戎备,与各标协同为固圉保民之计。第福州驻防以四旗而兼统绿旗,以陆师而增设水师,其间选将练兵之异宜,控守游巡之各致,军装粮糗之殊规,以及制度典章之悉备,节目既多,措施不一,较之专辖一方者为独繁焉。
  臣鞠旅之余,稽诸案籍,举凡政令所行,谨加甄录,用备遗忘,凛成宪以率由,述军营之大概,若韩愈挂一之讥,知所不免尔。志《营政》。
  宣讲圣谕
  每月朔望,将军、副都统率领旗营官兵同督抚文武大小官员诣公衙门宣讲圣谕十六条。
  庆贺表笺
  每年恭遇皇太后万寿、皇上万寿、皇后千秋暨元旦、长至、令节,应进庆贺表笺。右司俱于两月前呈请拜发,中军副将庆贺表笺随同拜发,一并汇送总督衙门恭进。
  朝贺坐班
  每年恭遇万寿暨令节朝贺坐班之期,右司知会各旗遵照仪注坐班。如有参差紊越及不到者,右司指名呈报参处。
  轮班陛见
  雍正四年奉文,将军、副都统轮班陛见。福州初次令将军来京二次,令副都统来京续间一年再行挨次来京。俱令于十二月到京。有近年前去补放之员,即准作一班。遵行在案。雍正五年奉旨:嗣后各省副都统陛见者,按班赴京。如将军该班陛见者,预为具题,候旨遵行。钦此钦遵并在案。
  斋戒仪注
  凡准部咨并布政司呈送斋戒仪注,行知右司,转移旗营遵照。
  补放四旗官员
  四旗官员缺出,各旗将应列考、不应列考官员造具册结,移送右司,查对清楚,呈送本衙门考验,分别题咨补放。
  臣谨按:雍正元年奉文,各省协领缺出,仍照旧例于参领、佐领内拣选一员;参领、佐领员缺,即于防御内拣选一员,咨部,交与该旗,与京城本旗应升人员一并引见补放;若防御、骁骑校员缺,令该将军于骁骑校、小拨什库内酌量拣选汉仗好、能管辖者,预先送部内引见。将奉旨记名者发回原处,照年满千总例,遇有缺出,停其来京,即行题补。此记名人员用完,该将军等仍酌量送部引见。若某省无可拣选之人,奏明注册何省之缺,令京城各该旗都统等仍照前例引见补放。雍正十年奉文,各省协领、参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缺,即于本翼官员内拣选汉仗好、长于管辖者补授。乾隆元年奉文,各省防御缺出,仍照旧例于已满三年、不饮酒、不改变之骁骑校拣选一员,咨送该旗,仍于在京应升人员内挑选一员拟陪带领引见。其骁骑校员缺,仍照定例将记名之领催挨次补放。乾隆六年奉文,各省将军题补骁骑校,务将记名年月日期于揭贴内开明移送本部,以便查办。遵行各在案。
  补放水师营官员
  水师营协领、佐领缺出,谕调赴省考验,给咨,送部引见。防御、骁骑校缺出,该协领将应列考、不应列考之骁骑校、记名领催呈送查核,调省考验,分别题咨补放。
  臣谨按:雍正七年,部议覆准,嗣后水师营官员缺出,于该营内拣选谙练水性、行走勤慎者,保送引见拟补。遵行在案。
  协领引见
  乾隆八年奉文,嗣后各省驻防协领已经引见者,停其再行送部。其未经引见之员,照常送部。以后新任协领自莅任日扣至三年已满,再行送部引见。
  保送领催
  四旗及水师营记名领催将次用完,各该旗营于领催内拣选造册,移交右司,呈送考验,送部引见。
  臣谨按:乾隆五年奉文,嗣后驻防将军补送领催,预按本处骁骑校额缺,于领催内拣选汉仗好、能管辖者。缺少之省分不得过三十人,缺多之省分不得过四十人,照例保送。俟前次保送之人将次用完,然后按额缺多寡,再行拣选保送。如前次记名之人尚多,不得复行保送。遵行在案。
  挑补领催
  四旗领催缺出,于各该旗马甲内挑选补放。水师营领催缺出,该营协领挑选应考兵等,出注考语,知会右司,呈送考验补放。
  臣谨按:四旗领催二百四十二名。定议每名分管马、步兵,匠或七八名不等。该旗协、参领每三个月查核一次,按照次第分晰劝惩。如该领催所辖兵等技艺纯熟,差操无误,喂养马匹多有膘壮不致倒毙者,初次查核,该旗呈明,即将该领催记功一次。倘二次查核,其所辖兵丁技艺、养马皆不及前,将前次记功之处呈明销除。若二次、三次查核,管辖倶优如初,该旗即行呈明,有应升之缺,准其列名送考,于考选名牌上将善能管辖之处声明。如果所辖兵等技艺平常,差操懒惰,喂养马匹时多倒毙者,至期查核呈明,著记过一次,罚门差三班,令其自新。如二次查核,管辖果比前优,亦行呈明销过。若二次查核仍复如前,即行呈明,责四十鞭,遇有考拔之处,不准列送。三次查核仍然如故,即将该领催以不能管辖呈请斥革,领催降为马兵。均俟三个月为期,于正、四、七、十月四季将各该领催贤否优劣造册呈报。如遇领催内因公出差者,即在本甲喇领催内挑有技艺纯熟、差操勤慎、善于管辖者一名兼管,即将该领催花名开单移送右司,每于月底汇报其管辖贤否之处,至期查核,照例劝惩。
  挑补甲缺
  四旗遇有甲粮缺出,各该旗即于射箭演枪日期带赴挑补。其封操时遇有甲粮缺出,右司于逢五、逢十之期,将各旗甲缺汇单呈请,示期挑补。水师营及两营兵有应调归挑补者,一体送验。水师营兵缺出,该营协领将该旗壮丁挑选呈报,仍将送验壮丁等移交该旗,与在城应考人等一并送验。或各旗有马、步、标兵公缺出,该管协领俟各该旗移调。除将调取兵丁移交该旗送考外,仍将各兵丁花名具报。
  挑放专大、戈什哈大、前锋戈什哈
  各该旗遇有专大缺出,右司将该旗前锋带送挑放。戈什哈大缺出,将戈什哈带送挑放。若前锋戈什哈缺出,该旗协、参领挑送验补其前锋。春秋开操时,仍照例归于前锋营操演。至春操将封时,右司请示期阅看四旗前锋射步箭一次。秋操将封时,右司请示期阅看四旗前锋射马步箭各一次。
  水师营教习把总、功加期满
  教习把总三员、功加六员,自到营之日为始,教习三年期满,著有劳绩,该营协领详请咨送总督补用。所遗教习员缺,仍详请移咨总督,拨补新员,发营教习。余详《兵制》卷。
  水师营教习外委把总期满
  外委把总自挑放之日为始,教习三年期满,果能教导有方、始终不懈,该营协领详请咨送总督,以把总补用。所遗员缺,将教习兵内捕盗、正舵、头锭、阿班、大缭、杉板工等挑选,呈送验补,发给委牌,取其该弁履历咨部,并咨会总督衙门。余详《兵制》卷。
  挑补水师营教习兵
  捕盗、正舵、头锭、阿班、大缭、杉板工六项共五十八名,又,木鲶匠十二名。遇有缺出,该营协领一面移海坛镇闽安协挑补,一面呈报本衙门,俟镇协移到之日送验,回营教习。其余副工以及樾手、金鼓手、一韆侔、二韆侔等,以熟练之旗兵顶补。所遗旗兵之缺,该营挑选本营该旗壮丁,移交在城该旗,与应考人等一并送验,仍具文呈报本衙门。至年底,该营协领将顶过副工缺数汇册呈请咨部。余详《兵制》卷。
  水师营调拨壮丁
  该营兵丁名下,家无次丁看守门户,情愿将在城弟兄子侄拨入水师者,该营协领具文详请,候批准后移旗拨取。
  绿旗两营官员
  将军标两营官员副将以下、守备以上,例系选缺。遇有缺出,本衙门自行委署,俟部选之员到营交代任事。年满千总
  千总六年年满,该营呈报本衙门示期考验。如弓马汉仗好、著有军功劳绩者,给咨送部引见;如弓马汉仗平常、又无军功劳绩者,咨部注册另补。
  考补千总
  两营千总缺出,向系咨询总督衙门缺次,如应补营缺,示期考补,给领委牌,咨部请劄。乾隆九年准总督咨定嗣后本标千总缺出,自行选拔,不必轮缺间补。
  臣谨按:闽省营千总缺出,向例一次改为二缺,以台、澎俸满把总与内地营弁二项间补。后复定例,将前项缺次内每次加立一缺,头一缺以候补水师千总补用,再有第一、第二缺出,仍挨次间补。其有候补千总武举,即在营弁缺次之内补用一员。后再有营弁缺出,行营选拔。在案。
  考补把总及外委千把总
  凡把总及外委千把总缺出,两营将应列考、不应列考各员花名造册呈送,示期考补,给委领牌,把总咨部请劄。外委千把咨部注册,无庸请劄。
  挑补标粮
  两营马、战、守兵缺出,应归营缺挑补,余丁应归旗缺挑补。壮丁每四缺挑补旗丁一名。余详《兵制》卷。
  驻防军政
  军政之年准到部咨,将军、副都统遵例自陈,并檄行右司先行催取各该旗查造各官员履历。其防御、骁骑校,系该旗协、参领填注考语,加结封送右司,汇呈本衙门察核。水师营官员,该营协领造具本员及各员履历,内将佐领以下填注考语,加结呈送本衙门察核。其四旗协、参领,水师协领,系将军、副都统填注考语,一同具题,分别荐举纠参。
  臣谨按:雍正元年奉文,各省驻防官员俱照在京官员考选军政例,五年一次考选军政。遵行在案。
  两营军政
  绿旗军政五年一次。届期,两营副将、游击造具本员及该管都司、守备履历缮造清册二本,内将该都、守填注考语,加结呈送,示期考验,具题。
  两营举劾
  绿旗军政后二年半举劾一次。届期,两营副将、游击造具本员及都司、守备履历清册二本呈送,示期考验,填注考语,咨送总督衙门会题。如遇军政之年,停其举劾。
  臣谨按:雍正四年定例,各省题补武员,有预行保举一案,将军标两营以非题缺不在此例。雍正十三年,署将军准泰咨部覆准,嗣后标下将弁有堪膺保举者,于该督预行保举之时,会同考验保题在案。
  官员署理
  四旗官员遇有升迁事故应行委员代理者,各该旗协、参领将现在官员开列员名,移送右司,即为呈请委员署理。俟批委后,右司移知各该旗,转饬该员署理,仍将署事员名、日期呈报咨部。水师旗营及两营官员有应委员署理者,俟檄委后,该营协领及中军副将等仍将署事员名、日期呈报咨部。
  臣谨按:绿旗两营官员署事员名、日期,从前并于年底报部。乾隆九年准兵部咨,嗣后无论台、澎、内地各官到任时取具履历、限票,其加衔换劄以及委署各员,均于接劄到署日期一体取具履历,逐月汇咨送部查核在案。
  官员守服
  四旗官员内遇有守服并服满日期,该旗协、参领移会右司,查对日期,转呈咨部。水师营官员守服,该营协领将守服服满日期呈报咨部。
  臣谨按:乾隆三年定例,八旗官员凡遇父母之丧,守制一百日,百日后仍行办事,二十七个月内停其升转,至服满后较俸之时仍准算俸。又定例,武职官员若遇亲丧,除军机调遣仍不准给假外,自参将以下至千、把,凡遇亲丧,无论独子与非独子,倶应给假。近者不得过六个月,远者不得过十个月。将给假日期先行报部,限满回任,素服办事,二十七个月之内停其升转,并遵行在案。
  官员交代
  四旗及水师营官员凡遇升迁事故,该旗营协、参领等将该员经管事宜并衙署交代册结具文呈报备案。两营官员遇有升迁事故,接任官将该营一切军火、甲械、营房及兵马、钱粮造具册结详送察核备案。年老休致官员
  四旗及水师营官员内有年老具呈休致者,该旗营协、参领查明,呈报将军、副都统,批委右司亲往查验。并查该员或有军前效力行走之处,具结呈报,到日察核具题,并开明履历送部请旨加恩。
  官员参奏议处案件
  四旗及水师营官员凡有具本题参及咨部议处者,俱将该员职名分晰开写送部。
  臣谨按:乾隆五年奉文,嗣后各省驻防凡有参奏议处案件,于送部时,将应议职名逐一详查开明并有无加级纪录、兼衔世职及升转事故出征之处,分晰开写,送部定议。倘有遗漏舛错者,照故违奏准事例参奏。遵行在案。
  官员回京
  凡遇旗员老病告休辞退以及俸满回京者,该旗预将回京日期、家口数目各缘由呈报本衙门,移咨督抚两院,饬行地方官临期亲看起程,并咨明吏兵二部及该旗都统。
  笔帖式年满回京
  乾隆九年咨准部覆,笔帖式回京,应得车二辆、十二名家口口粮、十匹马草束。其家口、马匹如数多者,照例给与;少者,只照实在数目给与。
  两营官员请领部劄
  两营官员凡遇升授请劄便员进京,将饭银造册呈送本衙门给批,交该员赴部投递,守候批回缴销。其劄付准到之日,发营承领任事。
  随标武举
  随标武举部发到营,示期考验人材弓马可观者,准其收标,给马粮一分,与外委千、把一体差操。年满之日,仍照例送部考验,分发各省,以千、把总分别补用。
  武乡试会试
  两营兵丁有应武乡试者,副将、游击等各考验该兵。通晓文艺、弓马娴熟,始取具亲供年籍三代册,并族邻甘结及本县印结。该营副将等各加具印结汇文呈送抚院核考,并照造各册结移送布政司,仍另具前项各册结呈送本衙门备案。如中式之后愿应会试者,该武举具呈该营,转呈本衙门,准其给假赴京。
  造送官员履历册并经制册
  四旗官员清汉履历册,右司照例于每年十二月中旬呈送;清、汉经制册,于正、四、七、十四个月中旬呈送。此二项册籍俱系四旗协、参领造送右司,汇呈本衙门送部。水师营官员履历册及经制册,该营协领造送本衙门送部。
  臣谨按:雍正四年奉文,驻防将军等,照绿旗官兵之例,将所属大小旗员出身履历,并历任升迁年月,有无加级纪录以及降罚事故,备细造具清、汉册,每年年底一次送部。乾隆五年奉文,嗣后各省武职大小官员按季造报清、汉经制履历册,务将世职兼衔并补放年月日期,何任内加级纪录,并降级罚俸,以及各官任事卸事日期,暂行署理兼管他职者,逐一详细开写。其有加级纪录已经改抵者,概不准混行造入。仍于册后声明并无遗漏、舛错字样。造册之后,如有各官升迁降罚事故,十日内即咨明兵部,以便册内填注查核。乾隆八年奉文,嗣后大小驻防将该处额设经制某旗满洲某官若干缺、蒙古某官若干缺、汉军某官若干缺,此外无职任世职官若干员,造具清、汉细册,送部备查。乾隆九年奉文,刊发经制册式,通行内外八旗大小驻防,自本年秋季为始,务须遵照部颁清、汉册式,将各员旗分佐领逐一开明,并令本员与具保各官画押,钤盖佐领图记,钤缝用都统将军等印信,限于九月内送部。此次造送册籍,本部即为底册。嗣后每年仍按四季照样造送,春季不得过二月,夏季不得过五月,秋季不得过八月,冬季不得过十一月送部。如有各官升迁降罚等事务,于十日内声明报部填注。再,凡被参之员,已将职名送部查议,未结而续行被参,又经本部查取职名,务将该员于何月、日、某案、将职名送部之处声明等因,遵行并在案。
  造送官兵员名册
  四旗每年十月内造具四旗官兵员名清册,呈送本衙门,咨送兵部。
  臣谨按:康熙五十二年奉文,各省将军所属现在官员及补放世袭官员职名并兵丁总数造册,于每年十月内送部,遵行在案。
  造送兵丁四柱册
  四旗及水师旗营,每年十月内造具兵丁四柱册,呈送咨部。
  臣谨按:雍正九年奉文,各省驻防兵丁向有定额,历年增减不一,无凭查核,应令各省将军将该处原额马、步兵数若干,内炮手、鸟枪手、弓箭手并各匠役若干之处,逐一分晰造册报部。其缘事革退顶补者,按月分别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每年造册报部。乾隆五年奉文,嗣后各省将军等处,务将驻防内前锋、领催、马兵、步兵、匠役各项数目并原数若干,于何年增减若干及现在各项数目一并详细分晰,按年造具清册送部,遵行在案。
  造送马匹册
  四旗每年年底应行送部马匹册,右司照例于四月内催取各旗造册,移交右司查对清楚,转呈咨部。水师营官员马匹,该营协领按年造册,转呈咨部。
  臣谨按:乾隆元年奉文,各省驻防马匹所有设立原数、历年有无增减之处,于该年所造马匹册内备细声明,遵行在案。
  两营造送官兵、马匹册
  中军副将照例于每年四月内造具两营官兵册一本、新兵年貌册一本、马政册一本,呈送汇钉盖印咨部。
  臣谨按:旧例,官兵、马匹册,春夏季报,八月底达部;秋冬季报,四月底达部。康熙五十六年奉文,一年两季造报之官兵册籍,改为一年一次汇报,遵行在案。
  支领官兵俸饷
  四旗官兵俸饷、米石、马干,左司照例每月先期造具册,领备,移布政司、粮驿道两衙门。所有俸饷、米、谷、草折银两,在司库领出,呈送本衙门验后给发。四旗包封给散本色米石,左司差委官员、领催等先行赴仓拣阅米样,呈送验明,始将米票分给各旗赴仓支领。余详《俸饷》卷。
  臣谨按:旗员俸银二、八两月关支。春季在正月三十日以前,秋季在七月三十曰以前。奉文补放之员,准其造册补领。若越二、八两月之后,俟下季起支。
  臣又按:福州驻防官兵马干,旧例谷石折银,在福州府知府衙门支领。草折银两,在理事同知衙门支领。乾隆元年,抚臣卢焯题请统于藩司衙门按月支领,以乾隆二年春季为始。如遇有应需本色谷草之处,仍令该府厅照例领银采办支给。乾隆六年奉文,骁骑校俸银按月随兵饷关支,遇闰不准加增。
  水师营官兵俸饷、米石、马干,该营协领按月分款,备具领状,移布政司、粮驿道支领。差委官一员、兵十二名赴库赴仓关支。其饷银领出,呈验大封,回营包封给散。米石先呈米样,始行关支。回营给散,仍先期将支领数目呈报本衙门备案。余详《俸饷》卷。
  两营官兵俸饷、米石、马干,中军副将照例按月呈送银米领四张,本衙门盖印发回,移送布政司支领。又,两营详送散饷花名册各一本,批发于布政司库,领回呈验,包封给散后,仍将原册并出具监放印结呈送备案。关支米石,两营差委弁目赴仓拣阅米样,呈送本衙门验后,赴仓支领,按营给散。余详《俸饷》卷。
  官员俸米起住
  凡四旗官员升迁、事故、降罚起住俸银、马干、米石,该旗查明应扣应缴数目,移明左司,核无舛错,转呈本衙门,移咨督抚两院。水师营官员有应行起住者,该营协领照例详请,移咨督抚两院,转饬该管衙门。余详《俸饷》卷。
  两营官兵俸饷起住
  两营官员升迁、降罚、事故起支、住支,该营详报本衙门批发后,自行移送布政司起住。凡兵丁逃亡事故,开除名粮。该营详报批准后,分别旗缺、营缺,呈报挑补,再行详请起支。
  官兵在外就养
  四旗及水师营官兵有老病告辞及革退者,如京中并无产业,情愿在闽就伊子孙兄弟等留养,该旗营协、参领查明,出具保结,呈请咨明部旗,准其就养。
  臣谨按:乾隆五年奉文,各省驻防等处老病告辞及革退官兵等,如京中虽有亲子与少有产业不足养赡,或外省有子披甲、居官,情愿在外居住,具呈该处大臣查明咨部,准其在外就养;如无亲生子孙,或有兄弟侄男披甲、居官,情愿养赡者,亦令具呈,查明咨部,准其就养;如无亲生子孙及兄弟侄男,或有家人披甲,亦准就养,遵行有案。
  寡妇留养
  四旗及水师营有病故官兵寡妇,在京并无产业、亲族可依,其弟男子侄等呈请留闽就养,该旗营协、参领查明与例相符,转呈汇咨部旗,准其留养。
  臣谨按:定例驻防病故官兵寡妇家口十名以上者,每年起送。如不足十名者,俟次年汇送进京。雍正二年,将军宜兆熊奏准,凡官兵寡妇有弟男子侄现披甲者,可以养赡;有情愿改适者,听其改适。既可省起送之口粮,又可省驿站夫马船只及护送官兵之糜费,且可免寡妇长途跋涉之苦。如寡妇内有情愿回京者,仍照定例,遵行在案。
  寡妇半俸半饷
  四旗另户官兵寡妇有情愿在闽守节者,该旗出具印结,移知左司。左司查无舛错,呈送本衙门,移咨督抚两院。起支一年限满。住支之日,该旗亦移左司呈明,仍转咨督抚两院住支。水师营另户官兵寡妇请领半俸半饷,该营协领取具各该管官印结,详请移咨督抚两院起支。
  臣谨按:乾隆六年奉文,各省驻防另户官兵寡妇有情愿归旗者,候到京时,照在京八旗之例赏给半俸半饷外,其另户官兵寡妇有伊子孙族人可以就养、愿留守节者,照在京八旗之例,不论年岁及有无子嗣,该管官出具保结,赏给一年半俸半饷。如年老具呈告退、曾有军功,赏给半俸半饷之官兵寡妇,亦照在京食半俸半饷官兵之寡妇赏给半俸半饷之例,照伊夫所食俸饷之数,赏给一年半俸半饷,遵行在案。
  造送预估俸饷册
  四旗每年预估俸饷米谷草册籍,左司照例按年于九月内造册呈送,水师旗营及两营预估册亦按年于九月内造送本衙门一并查核,汇咨巡抚,转发布政司。
  造送奏销俸饷册
  每年四季支领过俸饷、米石、谷草银两册籍,四旗系左司造送,水师旗营系该营协领造送,并按季呈送本衙门。册结咨送户部,册籍照发布政司。
  臣谨按: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各省将军、督、抚、提、镇等官,嗣后将将弁印领结状,一年四季按季送部,俟奏销之日,以便与督抚所报藩司册查对。如有不符之处,照蒙混例处分;如将军、督、抚、提、镇等不按季咨送,或所送钤印领结有舛错之处,亦照蒙混例处分,遵行在案。
  两营奏销俸饷各册,除移送布政司汇造外,另造册八本,呈送本衙门备案。
  造送药铅册
  四旗参领每于枪兵春秋二操,将领用过火药、黑铅数目按月呈报,年底仍造册呈送本衙门,请咨督抚两院。水师营枪兵领过药铅,该营协领亦于年底造册呈请,移咨督抚两院。
  臣谨按:四旗枪兵一千三百一名,内七百五十四名官给药铅,余五百四十七名历年俱系将军员下养廉名粮捐制,中军副将按年移送银一百六十八两八分,交四旗管火药库官员制造给兵,该管官按月造具四柱清册呈报本衙门备案。又,两营枪兵九百三十名,历年亦系将军员下裁遗攩木银二百四十两捐制火药,两营官员将银移送布政司,买回硝磺,制造净药,散兵操演,仍按月造册,呈报备案。
  编审丁册
  编审丁册,例于子午卯酉之年接准部咨,檄行左司,转移四旗,照例编审造册,呈送本衙门钤印,咨送部旗。若遇子午卯酉之年未准部咨,即于是年六月内本衙门一面咨请部示,一面行令左司,转移四旗,照例编审造册呈送查核。其新增壮丁务须比杆合式,沙汰者务须年老、病、废。至开写另户、开户、户下三代祖、父,尤宜的确清楚,庶无冒滥舛错之弊。水师营遇编审之年,该营协领将各兵名下幼丁查明,分咨各该旗一体编审。
  臣谨按:雍正十二年奉文,驻防编审丁册,查明养子开档人等,另行造册,咨送部旗,遵行在案。
  过继承祀
  四旗有过继承祀之事,该旗即具由呈请本衙门,批发左司查议。如果与例相符,应准继立,左司即移取该旗印结,呈送本衙门,咨明部旗。如不应准,左司亦将缘由具报。
  造送正实另户子女册
  四旗并水师旗营每年年底查明另户官兵十岁以上之子女生年月日、花名、口数,造册送本衙门存核。
  买卖户下人口
  凡四旗官兵买卖户下人口,该旗呈明本衙门,批发左司过档,年底汇造清册,呈送备案。
  家奴开档及放出为民
  四旗有家奴开档及放出为民等事,该旗将某姓兵丁名下家人某人应开旗户、应释为民缘由具呈,批发左司查议。如果应准,左司即具文请咨部旗。
  《福州驻防志》卷之五
  营政下
  旌表节孝
  四旗内有孝子、节妇应请旌表者,该旗协、参领查明,取具该管官员等册结,呈送本衙门,批发右司。确查情节属实,与例相符,加具印结,另呈咨部,汇题请旌。
  如社仓积谷
  每年青黄不接或值米价昂贵之时,四旗协、参领并水师营协领、两营中军副将、游击等呈请发借,候批左司并管仓中军副将妥议应否借给。候批准后,始具领开仓散给,仍将借出谷石数目具文呈报。至应买还仓,左司会同管仓中军副将于八月内移行各旗营委员采买,务于年内照数买补还仓,仍将收过谷石数目造册呈核。将军新任并每年四月,左司等造册呈请盘查一次。
  臣谨按:雍正三年,将军宜兆熊捐谷三千石,具折奏明,建立仓廒,存贮旗营,以备兵丁青黄不接之需。雍正四年,署将军高其倬捐谷二百二十二石。雍正七年,将军阿尔赛奏准,动支裁遗攩木银,买谷八千七百七十八石。雍正八年又奏准,动支两营历年节省马价、草干银,买谷一千七百五十九石,一并添贮仓内。雍正十年,署将军准泰捐谷三百一十五石。以上共存谷一万四千七十四石。每年出陈入新,以一分借兵,二分存仓。
  红白事赏银
  凡兵丁红白事请赏者,该旗营一面具册结呈报,一面知会生息店。左司协领同管生息中军副将著一员亲赍送验,给发承领。水师营生息店利银不敷赏给,该营协领详请于在城生息店内每次拨银一百两,以为预备赏给之用。余详《恩赏》卷。
  动支马价银两
  存贮左司马价(一、预垫买补马价四千两。一、预垫开除兵丁马价一千两。一、官员扣存马价。一、无马存银。一、官员公朋银);并收生息店银库,左司派拨官兵看守。凡有出入,该司呈明,并候批发,始行给领。每年盘查生息店时,呈请一体盘查,仍按月开具四柱清折送核。余详《马政》卷。
  动支官员路费银两
  四旗及水师营官员咨补进京路费银,照应借之数,该旗营具文加结请领批发,左司照数给领。所有按月扣还之数,左司仍按月开具四柱清折,呈送本衙门查核。余详《奏疏》卷。
  买补马匹
  四旗官兵买补马匹,每年四月中旬,右司呈明,派出官员领催呈请照票前往购买。俟群马到齐,右司催取各官兵、马匹毛齿花名清折呈送点验。余详《马政》卷。两营照例于每年五月内派官二员呈请照票赴口外购买。余详《马政》卷。
  臣谨按:定例,各省将军、督、抚、提、镇等请买马匹,行文到部,暂停给票,听其往各口及京城照数购买。报部之日,将马前膀印烙部印,票内注明马数并所往该省路径给发。令经过州、县地方官员专汛营弁将票内马数、兵部印烙查验放行。若将无兵部印烙马匹带去,或比票内数目多带者,俱拿获,连人解部,照私买私卖例定罪,将马入官。又,各省将军、督、抚、提、镇一年共买马匹数目,分作数次赶回之处,于每年四月内预行报部。至差员来京购买之时,各给与印票一张,票内注明购买马数、差员姓名,赍部查封与原咨相符,方许赴口购买,照例印烙,给与照票,令其赶回。再,兵部给发照票,于次年四月随预报买马之咨汇齐送部查销。如差员赍部印票与该将军等预报买马原咨数目不符,即将差员查参,治以私贩冒充之罪。遵行在案。
  旗营合操
  每年十月内,右司会同中军副将率领四旗两营官兵预为操演。至中旬,呈请示期将军、副都统亲诣教场阅视旗营官兵射马步箭,兵丁演连环枪、舞藤牌及诸技艺,排列阵式,分别犒赏。
  旗营大点
  四旗两营每年十月内点验官兵甲械,右司预期移取各该旗册籍查对清楚,会同中军副将造具两营官兵甲械册,一体呈请示期点验。水师营每年十月内该营协领造送官兵甲械册,呈请委员点验。
  习射演枪
  箭营春操,每年二月十五日起至四月十六日止;秋操,七月十五日起至十月初二日止。枪营春操,二、三、四、五四个月;秋操,八、九、十、十一四个月。每月打靶子六日,每日演放五出,每出用药二钱四分,铅子三钱,照例捡回,入于支领铅子数内。每月一、六日期射箭,二、七日期打枪。将军、副都统率领官兵亲诣教场操演,分别赏镐银牌。开操、封操日期,右司预行呈报。水师旗营枪、箭操期与四旗同。每月逢四、八日期演舞刀牌。
  两营射箭、打枪,随同四旗一例操演。
  演放炮位
  每年十一月,在东门外七里登云路地方演放一月。所有旗营抬炮人夫并祭礼彩红等应需银八十两,右司预期移会布政司支领,到日移交旗营制办。其演炮日期选择于十一月初一、初二等吉日,右司请示出炮,四旗官兵照例轮班下营。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等日,将军、副都统亲诣阅放,两营炮位随同演放。回炮之日,各将用过火药、铁弹等造册呈报,咨送督、抚两院。
  水师营每年十一月在大鲤鱼山洗炮一次。
  演吹海螺
  每年春季二月十五日起至三月初一日止,秋季七月十五日起至八月初一日止,四旗分派兵丁东南西北四城上演吹。右司预期报明并派官兵稽查。水师旗营春秋演吹海螺日期与四旗同。
  奏缴邮符
  将军衙门每年用过勘合火牌,右司按年于三月内呈请,照例开具四柱清册,分投部科,具疏题报。
  保题驻防军装
  四旗及水师旗营军械火药,右司每年于二月中旬催取各该旗营造送册结,移交该司查对清楚,呈送本衙门委员盘查,取具并无亏缺印结,具疏保题,仍将册结随本送部。将军新任,照例保题一次。余详《公署》卷。
  保题两营军装
  每年三月,中军副将照例造具两营官兵甲械,并预备三年药铅册,呈请委员盘查,取具并无亏缺印结,具疏保题,仍将册结随本送部。将军新任,亦照例保题一次。余详《公署》卷。
  保题两营并无匪类假冒食粮兵丁
  每年三月,两营出具并无匪类假冒食粮兵丁结状,中军副将备文,呈送本衙门察核具题。
  将军、副都统轮看水操
  每年春秋二季,将军、副都统轮流赴洋屿阅看水操。右司于开操之月具呈请示,并移知水师协领差员送船上省,驾驶前往。
  官兵轮班赴水操
  每年春秋操八个月,四旗按月轮派协、参领一员,防御、骁骑校、记名领催等四员名,领催、兵、炮手等二百名,各带弓箭、鸟枪、火药赴洋屿水师营随船操演。右司于每月二十五日将应去官员开单呈送察核。
  战船出洋操演
  凡遇战船修造完竣之年,出洋操演一次。本衙门于四旗协、参领内派委一员,赍带赏号银牌,会同水师协领阅操发赏,仍咨会总督衙门,并行闽安协拨遣船只一同出口。回营之日,该营协领将操演事宜具文呈报。
  城门启闭
  七城门关栅钥匙俱交该班前锋章京并专大等经管收发。遇启闭之时,该班领催带同城守兵等赴将军衙门请缴。
  巡查城门堆拨
  每班派右司章京二员,带领催二名,一员查日,一员查夜。仍令右司不时亲身巡查,倘该班官员内有规避疏懈者,右司即行呈报察核。其领催、兵等遇有误差,右司照例发落。
  两营每班派千、把、外委各一员,日夜巡查,都司、守备不时亲身查视。其兵人等遇有误差,照例发落。
  验放军器、硝磺出城
  凡有军器、硝磺等项出城,该员亲到将军衙门请令,委令右司差员至城门验放。右司仍将验放出城过数目十日一次汇折呈报。
  查夜官兵
  每夜四旗各派官一员、领催一名、兵壮五名,于各该旗汛轮班巡查,右司仍拨官兵总查。每十日,四旗协、参领将巡查过官兵花名汇折呈报,并声明有无查拿事件及误更不到之人,以凭察核。
  火援官兵
  四旗议设火援官兵,每旗派骁骑校一员,四旗共四员,以二员率领领催二名,各背小旗,带执大斧兵四名、执大钩兵六名,用长梯二架,扛梯兵四名,铁锚二挂,执锚兵四名。以上领催、兵二十名,专管房上房下拆救。再以骁骑校二员,率领领催二名,各背小旗,带兵十八名,各执水桶、吊桶,专司运水拨救,并拉锚绳。以上领催、兵俱穿本旗色号衣褂。遇有火患,右司带领立即往救;火熄,右司赴辕回明。若夜间城外失火,将军等亲驻城上,或副都统一员督率官兵赴火场救援。其右司二员,一员在城门上查放救火出人官兵,一员带领官兵出城救援。各城门安设救火器具,内有损坏应行修葺者,右司呈明,移县修补。其四旗火援器具若有损坏者,右司移知四旗修补。水师营除应火援领催、兵外,预派各衙门应火援戈什哈十六名、教习兵十名,遇有火患,协同一体赴救。两营火援官一员,百队二名,兵二十八名。救火器具:每营铁钩四把,铁叉二把,大斧二把,麻搭二把,俱用木靶。水桶十个,吊桶二个,铁锚一个,梯子一架,灯笼一个,小旗一杆。其灯笼、小旗并号褂俱汉字分写将军标左右营“应火援”字样于上。遇有火患前往协救。火熄之后,日则齐集小旗下,夜则齐集灯笼下,候中军副将查验后方许散回。
  禁止纵放马匹
  骆驼房、东教场等处,每年示禁旗营兵丁不许纵放马匹践食田禾麦菜,以妨民业。犯者重惩。
  命盗案件
  各旗遇有命盗案件,该旗具文呈报,批发右司理事同知验讯,详报右司,于奉批后,即移各旗知照。水师营遇有命案,该营协领一面就近照会长乐县验看,一面呈报本衙门,仍会详请批发落。
  两营遇有命案,该营呈报本衙门,批发地方官会同营将验讯详报。
  旗民词讼
  各旗遇有旗人与民人控讦词讼,该旗协、参领呈报,批发理事同知审拟,详报完结。余详《职官》卷。
  发遣为奴人犯
  凡遇发遣为奴人犯到本驻防时,即交右司,发各门墩禁。俟分发之后,会同理事同知,刺字,给主收领。或有逃走,该旗官员出具保结,呈递逃牌,移咨通缉。按月各旗协、参领造具四柱清册,呈请咨送刑部。每年四月,仍将收领、逃走、拿获、未获为奴人犯具疏题报,并造册咨送刑部。
  逃人案件
  四旗兵壮逃走,各旗该管官出具保结,呈递逃牌,照例移咨通缉,仍派拨官二员、领催、兵四十名,分路缉拿。每半月一次,据右司造具逃人档册,移咨总督。遇有拿获逃人,该旗呈报批发右司,连人转移理事同知审拟详报。若系自回逃人,该旗只移知右司,一面转报,一面将自回逃人移交理事同知审拟销档。如逃人自外省递解来闽,俱由该县解赴本衙门,饬令右司转传该旗该佐领下领催、家主,查认确实,即批发理事同知照例审拟,呈详本衙门完结。每年年底将逃走自回、未回、拿获各数目具疏题报,并造册咨送兵、刑二部。余详《职官》卷。
  水师营兵壮逃走,该营协领照例呈请,移咨通缉,并造具逃人档册呈送,移咨总督,仍移知右司,年底汇入四旗逃人册,题报咨部。
  四旗当月
  四旗奉发公办案件,当月旗分协、参领会同三旗公同酌办,呈覆核夺。每于月底将已完、未完事件开列呈报,交下月旗分接办。
  修葺城垣堆拨
  四旗汛内城垣、堆拨、关栅遇有坍塌、损坏,右司呈明本衙门,移咨督抚两院,饬行地方官修葺。右司仍差领催赴闽、候二县,各照所属之地催修,俟修竣日另行呈报。
  两营汛内遇有城垣坍损,该营一面呈报,一面移县修理。
  修理军械
  四旗军装、器械应修应制,该旗确估工料,呈明批发左司查议。如果应修应制,左司具呈请批准后,移行该旗修制。至工竣日,仍饬左司确查有无浮冒,转呈备案。余详《公署》卷。
  水师营修理军械等项,该营协领具文呈请,候批准后,于养廉息银内动用。工竣,造册报销,仍于年底汇报备案。余详《公署》卷。
  两营修理军械等项,具文详报,候批准后,于下剩朋银内动用。工竣,造册报销请验。余详《公署》卷。
  修理仪从执事
  将军、副都统新任,所有仪从执事,中军副将一面呈报,一面照例移布政司领银修理,仍将动用银两数目造册呈送察核。
  修理两营衙署
  两营官员修理衙署,年久倾圮,详请本衙门,移咨督抚两院估工兴修。如些小渗漏,详请动用各官存半养廉随丁银两修理。工竣,造册呈送本衙门报销。
  (摘自《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满族卷》,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九)萨氏族谱
  清嘉庆五年(1800年)手抄本(入闽第十二世孙国霖续修)
  萨氏族谱序尚书锺阳马序
  今入闽之祖当在守仁。世次之定名,各有攸分,愿假明公一言可乎!予因少与伯柔同学,曰美哉子志也,孝敬蔼然见矣。盖木必有本,水必有源,彼物则尔,矧昭代文献羽仪之旧乎!昔苏明允以所亲立谱,至五世而不得,不为途人相视者,亲尽故也。然以九族而论,由迩及远,莫非一气之流通。故考其所自出,而推其世次,俾后世知所核实者,谱之所由作也。今守仁之后,或列巨卿,或膺民社,或为闻人孝子,不可不谓盛矣。因按其谱,先之以宗支,继之以著述。生者、逝者,系日月以纪之;娶者、配者,揭姓氏以识之。他如修身有要,正家有宜,子教有义,族教有睦,凡各条目,悉本苏氏之法。吁!是谱之作,将使一展帙间,孰为昭?孰为睦?亲疏远近,名讳之定,昭若指掌矣。后之子孙,知敬其所尊,爱其所亲,礼顺而伦理无斁,端有赖乎。虽然,源深而泽长,本固枝则茂,若张公艺忍而九世昌,陈江州义而百口合。此图之作,披阅成训,以一人而至百人,以一世而至千百世,绳绳奕奕,世守振扬,则弥远弥新,而萨氏之蕃衍宁有涯哉!
  明隆庆丁卯赐进士、资善大夫、户部尚书、前都察院右都御史、奉敕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锺阳马森拜题
  塔江林序
  天下称氏族者,不一咸有所附丽,以成世家,如葛蕾之庇绵,相依侈大。独雁门萨氏,其世次人物行谊,见闻仕宦,出处迥然,特出诸名族者也。按萨氏起雁门都刺公,号天赐,登泰定进士,官南台御史。弹劾不避,谪闽廉访知事。弟天与,官江西路总管,与天锡偕揭曼硕学士俱斯虞伯生学士集同,时有元朝四才子之誉。不特文章为先正所宗,而骚坛诸体尤开晋安风雅之倡也。再传守仁公仲礼,登元统进士,福建行中书省,以官为家,随居为闽人。三传用谦公琅,以孝德神奇,为祝融神所避,事载明史。四传琅之琦,字延圭,登明宣德进士,当英庙北狩,尽忠国事。持家训俗,悉革先世色目旧习。
  凡饮食、居处、婚姻、葬祭,一本朱元晦夫子家礼为表率,推萨氏之先。虽遭隆遇,传世久大,悉由忠孝起家。居官鲠直,学术渊源,大其家声。乃沧桑变易,旧帙无多。孝廉与相君,日惟尊祖敬宗,惓惓睦族,不置前此序。其创始继后,述其增修,皆有名公巨手,推仁孝之心,为增美之词。睹兹聿修,毋侈前规,毋纵虚美,条而晰信而有徵。务令文献之徵于一家,俾明德达人之后大显天下。惟是数传以来,科名筮士之可纪者,得以增补;居家孝友,乡闾谨厚,得以互载。与夫有功先业,雍睦子姓,周给宗党,种种善行俱可并传,仰亦旌善奖劝之一端也。嗟夫!挽近徇虚声而妄实行,至有冒他族而援别氏者。遥遥华胄之讥,其与雁门氏特立不互,自成一家者异矣。崇德象贤,吾于萨氏卜其昌于世世,他时为萨氏纂辑世家,请以斯谱为徵。谨序。
  塔江八十叟后学林涵春盥题
  员外郎林序
  自古受姓得氏,或因封爵之名,或因食邑之等,或因所生之地以为姓。虽其原委不同,而要之,子孙相承,世守弗替,则未之有易也。吾闽萨氏代著勋伐,赐姓于雁门。自天锡先生由翰林应奉出幕闽宪,词章文彩,辉映东南。是与奎章、铁崖诸君子,登坛设琿,狎主齐盟,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继而天与、守仁二先生皆以前进士起家,历官豫章闽南,卜居之三山通贤坊。再传至钝庵先生,与予祖探花沾轩公同登甲第,读书中秘,至跻卿贰馆宫詹,授郕邸,翼赞星皇,浚祥启后,足称衣冠望族云。予因兰谱世讲,缔交哲胤景明公,得详观其所修谱牒。爰念吾闽山川之秀甲于天下,姑无论固始八姓从王渡江而南,即萨氏一门父子祖孙之间,天竺看雨,景阳听钟,虞道园一字之师,称文章者若而人;还金祷雨,异梦格天,甦母病几三载,称孝行者若而人;五登科第,三历秩宗,掇巍科而教天府,称膴仕者又若而人,不亦彬彬推盛美哉。今景明之谱成矣,分条起例,一本昔贤,其尊祖敬宗无异心也,则亦无异道也。孝亲弟长无异道也,则亦无异心也。所以联族属而垂悠远者,端在是欤?将使后之人一展卷间,体祖宗合族之心,得后人亢宗之道,源远而流斯长。木蕃则枝益茂,以无忝其受姓得氏之家声,则庶几景明作谱之初心哉!
  赐进士奉直大夫、礼邡精膳司员外郎莆田林嵋顿首拜题
  葛斋公识
  吾宗肇基西北,累著勋伐,受知于元世祖,英宗朝自直斋公始以经术受姓,由翰林应奉出佐闽宪,著有《雁门集》行世。守仁公复以进士起家,检校福建行中书省,卜居闽之通贤坊。再传至钝庵公,发身甲第,读书翰苑,教天府而贰春官,方将柄用而遂卒于官。虽吾宗之奕业相承,科甲继起,而载籍典故之文缺焉弗备,皆以诸祖剔历中外,未遑纂修故也。至余祖少园公,筮仕江右,谢政里居,始取先世故牒,略加修辑,甫成简编,遂捐馆舍。今阅世云扔三百余载,而同宗子孙其丽又倍于前,不有谱以维持之,将使人易世疏,而尔我其祖秦越其心,又何以善诸后耶?
  予用是滋惧,爰命诸子容辈考订旧谱,参稽遗闻,编为家乘。先之以宗之,次之以本传,又次之浩敕酬赠之文。凡有裨于吾祖吾宗者,虽一言一行亦必汇而传之,所以大合族而戒后人,用心亦云至矣。昔范文正公有言:“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自祖宗视之,皆子孙也。”今吾宗之子姓虽繁,而敦本溯源,诚能心祖宗之心,行祖宗之行。和睦族属,无或分于远迩;笃行孝弟,无或间于穷通。庶几行苇兴歌,保世滋大之休。方兴未艾,以无负吾祖垂裕之盛心哉!
  八世孙希亮谨识
  族谱条例
  一、吾宗肇基于西北,受姓于雁门。入闽之祖当在检校,骏发之祖当在侍郎,忠孝开先,盖三百余年于兹矣。今奕世相承,渐蕃渐衍,勿以利而忘义,勿以怒而废礼,勿以疏远而遂忘,勿以贫贱而或异。追行苇之风,惩角弓之戒,敦本睦族,庶几首兴吾宗勗诸。
  一、吾家自翰林直斋公受姓,兄弟三人各居历官之地。直斋公则为宛平之祖,总管天与公则为吾闽之祖,司籍刺忽丁公则为南昌之祖。今谱记载独详天与公者,重所生也。溯及直斋公者,明受姓也。至于宛平、南昌二派子孙,则俟续考以人。
  一、族谱之作,经始于二尹少园公,大司徒钟阳马公森尝序。而传之略成简帙,蒐罗未备。予考订遗闻、参稽旧乘,爰命诸子容辈汇为全书。先之以宗枝,继之以列传,又辅之以诰敕酬答,各缀其人之下,以表著其生平。虽吉光片羽,在所兼收,庶王章兰谱,永为世宝之共球。
  一、春雨秋霜,必有凄怆怵惕之心,况世阡相望,尤为列祖之所式灵乎。吾家自赠侍郎公以迄今兹,昭代赐茔皆在大梦山之麓。有明器以表勋劳,松楸以荫风水,享堂以为燕会之所。但岁久弗修,易至倾圮。凡我子姓及时修复展谒,则以春秋经理勿惑时日,则牛眠马鬣皆浚祥启祐之大观。
  一、户役丁粮要在均平,宗族兄弟务期协力。吾家始附闽县钦仁里,后以钦赐祭葬大梦山一座,并池塘、园地。载米随产人侯官县右一坊,编为坊长,十年一次应当。凡我子孙须要和好,维持门户,不得避重而就轻,不得推托以苟免。相亲相助,犹然一本之谊也。
  一、生事死祭,追远极本之心,虽亲尽则祧,而辰忌之设,历久弗替者,此子孙所以不忍忘其亲也。今祖祖考辰讳,务遵典礼。斋戒以明其虔,陈设以致其敬,酌水瓣香,无异荐馨。〓然如见,忾然如闻,庶几事死如事先,事亡如事存之道。
  一、郡乘称:侍郎钝庵公耿介持正,丧葬一循文公家礼,以为型家训俗之本。今吾家丧葬称:家有无要依礼节,不得惑志虚无,灭情焚化,以外先世垂后之戒。昔人云:与其作为无益,以资冥福,何如一秉家礼,以妥光灵。丧葬之仪,尤吾宗之所宜恪守也。
  一、聪明智慧之子,必择渊通博雅之儒以教之。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则不知道,此教之尤宜豫也。吾宗子姓既离襁褓,出就外傅,须延名师训诲,以为陶淑之资,不可因循苟且,自坠先业。而且取友有方,非僻有戒,以无负箕裘弓治之家声。
  一、家之难齐,皆起于妇人。故周公系家人卦词曰:利女贞,盖男刚明,而女柔暗也。今孝养之心,多襄于中馈,友于之谊或间于惟房。凡我子姓,一以礼义自持,勿因小隙而生嫌,勿以乾纲而倒置。昔张九艺九世同居,惟曰不听妇言之害。愿与吾宗戒之。
  一、婚姻论财,昔贤所戒。古人所以有“嫁女须胜吾家,娶妇则不及吾家”之说。予侍郎公女出配休休高公,均皆以至行旌表,兴敦孝公,称内外大小孝子,为世美谈。嗣后男女嫁娶,必取氏族相当,勿因附势趋利,以图一时之便,则问名纳采,一本衣冠诗礼之旧。
  一、女子既字,义在从夫。如侍郎钝庵公女配孝子高公均检校;月江公长女配舍人马君椿,次女配左卫指挥舒君镇太学;慕庵公次女配左卫镇抚马公龙,三女配右卫百户蒲公文瑞。或膺一命之荣,或叨旌表之典,官披虽荣,皆所不载。
  一、礼称一命之荣,所席于族人,所以遵有爵也。今族谱之设,有官爵,则书某人为某官,系字于名,系号于字。而且仪象有绘,列传有载,并其居官所得之诰敕,交游所得之文词,亦必分隶其人之下,令人开卷了然,悉其事迹本末,以明亲亲贵贵之意。
  希亮谨识
  续修族谱凡例
  一、族谱已修到九世祖止,其恢复宗祠系八世祖葛斋公。祠内碑记载明,俾我本支维贤维孝,其世守而光大焉。自八世而下,本支共七大房,内五房、七房无传,实存五大房。计今又传五世,子孙蕃衍,若不续修,无从认识支派。兹自九世起,照本支各房,次第分为五大支,修至十四世止。但十四世孙系初起,寝昌寝炽。先将已成丁者开列,余皆留而有待,不及备载。
  一、九世祖而上支分派衍,详在旧谱。兹续修将始祖而下至九世祖一脉相承,另开世系以便追远。
  一、续修悉照旧例。凡前程名字、别号、生卒年月、葬地,已故者悉考其内主填明。
  一、宗祠尊亲亦寓贵爵,神主不得滥人。查旧典本身系科甲,以及正途贡生,并祖、父得子孙出仕、封典,系七品以上者,俱经人主。兹尊旧典,并议其有捐纳职衔,并请祖、父封典系七品以上亦准人。但入一代之主,应充祭典银壹百两。如本身并祖、父计二代,即应充银贰百两。以此为例。
  一、现在出仕,或内官外官及已发科甲,并现任缺分,可以开载。将来升转,再行添入。至已入泮者,前途远大,填注人泮以俟鹏程万里。
  一、人泮、登科甲应有喜金。但现需动费有不能顾及,兹议出仕后,内外官有俸金养廉,按缺分之大小,自展孝思,捐银多寡,以充祭典。
  一、生子即填入名下,以便继继绳绳,可以稽查。其有庶出者,即另行填明。其子孙将来高发,应得封典可推本所生。
  一、所生之子即有出继,其名仍列在生父以下,另行旁注“出继”两字。其嗣父名下不填生某,另填男某,略为分别。
  一、自十三世以前,兄弟雁字悉昭画一,以后更属蕃衍。自十四世起,以聿、怀、多、福、本、支、百、世八字,每代用一字排行。庶年远族繁,自知上辈下辈。各房务宜恪守,毋得参差。
  一、自十世修至十四世,其中蕃衍、高发、荣封,正未有艾,现就目前约略登载。以后或十载或二十载,应增实迹,即须修录,毋得稽延。
  时嘉庆庚申五年仲秋书
  宗祠碑记
  吾先世色目,仕元有功,时从国俗,弗称氏以名传。及野芝公为江西建昌路总管,以御史天锡公赐姓,此萨氏所由称也。仲礼公元统进士,授福建行中书省检校,官闽家焉,此萨氏入闽开祖也。再传敦孝用谦公,明赠礼部侍郎衔,葬于大梦山。有池有园,前路后冈,右至墨池,左邻唐祠,抵荷亭。三传进士少宗伯宫詹钝庵公,为有明名臣。天顺朝予祭葬,宣差行人刘济相度吉壤,复营是山,封域明器,备载荣恩。祠堂三间,绕以墉垣,披间岩际,杂植松柏树木。适中叶震业,祠宇废弃,余瞻望心恫,夙夜负疚。康熙乙丑岁,始得捐资自朱姓赎回。竭力修葺,上以妥列祖陟降之灵,下以贻子孙享祀之所,毋坠先人,用启后裔。爰志始末,俾我本支,维贤维孝,其世守而光大焉。宗祠碑记。
  康熙丙寅孟春八世孙希亮敬志乙酉孟夏闰月九世孙容等重建勒石
  萨氏赐茔图铭
  大梦之阳、墨池汤汤;林峦苍郁,烟霭相望。爰有巨族,于焉卜藏;联床叠笏,荐锡宠章。如带如砺,山高水长;宜尔子孙,既寿永昌。
  澹轩林文拜题
  大梦山图记
  出迎仙门里许曰大梦山,乃吾萨氏之世阡也。自元进士赠侍郎守仁公、明孝子赠侍郎詹事钝庵公,暨予考妣历代赐茔,咸厝于兹赐葬。在山之右前有太子亭,明器各一赠葬。在山之左前有龙池,上建祠堂三间,石埕荔树以障腰风,下建墓亭三间,以为春秋祭享之所。又有园,园中有池,周之以墙,中有门楼二座,上书“明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萨公神道”。前路后山,左邻唐公祠,抵荷亭,右至墨池,各为界。龙章凤诰、辉映山川,实称吾宗吉壤焉。厥后,岁久弗修,族中匪类盗鬻他姓,致使翁仲冠簪半掩设于荒烟蔓草。予用是震悼,捐资鸠工,力为修葺,稍复旧观。鸣乎!龙阡马鬣,先人所衣,而春雨秋霜,尤仁人孝子之所用心。因编次世谱,首列茔图,俾吾宗之孙子,其尚知世守弗替云。
  八世孙希亮谨识
  世系
  第一世
  思兰不花色目分支始祖
  累著佐命勋伐,受知于元世祖,命伐节钺。
  第二世
  阿鲁赤(思兰不花公子)
  元英宗留镇云、代。
  第三世(兄弟三人)
  都刺(阿鲁赤长子)字天赐,号直斋,赐姓萨。生于雁门,登元泰定进士,应奉翰林文字,除燕南经历,升南台侍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宣差,升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知事。著有《雁门集》二十卷。
  野芝(阿鲁赤次子)字天与,元江西建昌路总管。配王氏,生仲礼。
  刺忽丁(阿鲁赤次子)卜居江西南昌府南昌县,登元至正丁亥举人,官龙兴路录事司司籍。
  第四世入闽始祖(兄弟二人)
  仲礼(野芝长子)字守仁,大都路宛平县人。登元元统癸酉进士,授福建行中书省检校,遂卜居于闽。以孙贵,赠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配林氏,生永;继沙氏,生琅。俱诰封淑人。公生于元至正戊申年三月初十日,卒于明洪武辛酉年九月十六日,享年七十有四。葬西关外草市大梦山。
  仲明(野芝次子)字守智。为丞相府掾,除延陵判官。著《半野集》八卷。未同入闽。
  (十)出姓三房分派私谱
  旧传:由涂岭徙居洪厝坑者,自五世祖始原有谶云:若要富,洪厝猪槽兜;若要贵,兴化涵头。旧传:生长伯祖分居西坑。旧传横溪蛇山下一穴贰圹,为五世祖妣茔域即贵地也,本涵头人故居。旧传:生四子。又,大宗门口墓前一穴单圹为庶祖妣墓,即富地也,本洪氏所住。
  五世以上生卒年月无有存者,稽自洪武二十年秋九月始祖不归公、二世祖佛家奴由燕京北平至金陵京师以元太尉进封为海西侯,与所部授职分隶云南、两广、福建占籍卫军,方去纳哈二字,分出为姓。其曰不归,姓字从其素志。二世原名不改,率祖率亲之意也。且自福中人籍移徙不一世,故靡常经四五迁,以故年庚失落,今就弘治十三年正月五世祖光育所生之长子上溯自建文,凡百年大约三、四、五世相继而起,正合三十年为一世之说也。二世祖佛家奴不在洪武之初,应在元顺之世。而纳哈出即不归公,不归公即纳哈出别号,元末臣子又何疑哉?
  光育公坟山后横溪蛇穴有树木数百株,贌银捌十两,先交四十余,约渐次交至十一月完足。时以收贮董事之任,卜诸祖先,而应三杯者。维予夕思上有尊长,次有贤能,而予才实拙,固辞不受,且营筑之事,实难肩任。而子姓叔兄弟侄坚以四十金付予收藏,人议协力同事,故遂请堪舆以正方面,旋赴克择家卜吉,于是年十月启土斩料。公议既定,木石砖瓦各司厥责以构买,靡吝其力。兴工后,历子传丑圬人梓人之佣值既多,而攘剔启辟以及轮输转运之工复复不少,八十金之数业已告匮于前矣。复议按丁公稔每丁出银三星,计近二十金。但心力不一,名实难以各称,势不得不迟其事。至残腊,垣堵方兴布桷飞瓦,始可蔽风而避雨焉。然除夕已届,匠人与工役之取值何容姑待?同事多人惟予独肩其任,予亦安能缓公而急私,复势不得不经营以应者。越癸卯,由春抵秋,落成之心虽切,而财政之捐不逮。远虑者,时生飘飘之思;玩事者,几等道旁之筑矣。爰合族再行佥议,将前置公业以厚丞尝者,令本业主赎回,众皆欣然乐从。是非故菲祭祀以丞于奉先也,权宜之计,不得已耳。用是乃于十月十五日吉辰上梁,十八日安门放水,按次告竣。廿四日,老幼裔孙奉先灵入祠宇焉。凡此皆祖宗之灵,岂人力哉。然朴断而未丹漆,垣墉而未暨莰,维我同人念缔造之维艰,勿替厥志。或因草创而润色,或变数橡以增恢,则列祖在天之灵亦默相于冥冥中也。嗣今若有公物,仍贮之以厚丞,尝将祀事之有仪,且将与庙堂之轮奂,并其辉煌矣。余故叙其本末,以见庙宇之兴也,有数存焉尔。懋宇甫少时见有二总牌乌暗不明,及雍正癸卯新建祠宇设立神主,有称五世祖光育公、六世祖朴翁公,此朴翁公亦是宏治正德时人,与硕叟、确斋、睿轩昆仲辈,而为光育公之侄子者也。至乾隆丁亥因修族谱,从前祖先名字多失所传,遂遍寻前代合约文契,见有万历十年四房如昆公约字,内称我祖出光育生五子:智惠、硕叟、确斋、聪、睿轩,又称□晓,三房叔出聪何无字也,凭此约(缺字)
  洪武元年冬十月,诏改元燕京为北京,置燕山等六卫。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而北京在辽亦称为燕山府,辽金元都于此。永乐复以北平为顺天,以洪武所都江南金陵府为南京,我始祖不归公旧说元太尉讳纳哈出后洪武二十年秋九月至京,封为海西侯。所部官属授职有差皆食禄不任事,分隶云南、两广、福建各都使司,处之维时,我二世祖佛家奴公依洪武十四年黄册例,得以本等名色占籍福州中卫屯田军。未几,旋籍惠安之北九都上西乡,历三世通昭公、四世舜宾公递居十三都涂岭,故今二处有古迹。如古梯路勒铭犹云:涂岭出光育喜舍石梯路。壬年冬十月。此十五字相传是五世祖光育迁居洪厝坑照船山下时创者。余谓不归公前代世次莫考,而如去纳哈故号,分出为姓,乃效古人以名字为姓之义。十一世质侯序谱犹得祖述旧闻,然尚隐而不宣,匿而至十二世。太史公诸人齿录履历传祖姓根原显白天下,雍隆之君一则怡悦曰:百家未有,一则称誉曰:好个奇姓。盖千古子姓之光云。
  序始祖入闽抵惠暨五世祖迁居事略。我始祖从太祖廊清中原定鼎后放牛归马,凡有勋绩皆得食田以酬其劳,分置诸有功于各府州县。故始祖偕妣那氏从北平入闽,因出更姓,名不归,始居海滨上西乡。不知几历年所无所考据,但存古牌历记。二世祖佛家奴公、三世祖通昭公、四世祖舜宾公仅列其伦次,而不详其事迹。迄今传述涂岭大路外祖坟二位岭口钟鼓院山祖坟一处,亦莫知其坟为某代之祖焉。维□眷顾,既获地,旋有贤嗣至五世祖光育公,遂骎骎然有远大之谟焉。由涂岭卜居于照船山下,至今仍名洪厝坑,盖宋代洪丞相隐居故地,遂因其名而不改焉者也。已而,光育公更欲拓居其规模,分大妈及长裔孙于西坑,独细妈与所生之四子于斯聚族。积功累仁,克昌厥后,是以再传而堂构贻谋,三传而黉序蜚声,越今衣衿鹊起,秋闱继捷,岂非我祖之留贻者远哉。后有振兴而起者,其当知所自始哉。因考其序,次以俟后之立谱者。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端月吉旦十一世孙质侯谨志
  今夫木有本而水有源,是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也,则祖德宗功谱碟之修不可废也。溯厥由来,自一世祖不归公由北平燕山入闽抵惠,由上西而涂岭,由涂岭而洪厝坑。溯厥时代,自元而明,自明而清,先代谱碟炳若日星,历历可考。然而地之杰者人自灵,逮雍隆年间,翰苑蜚声,人文蔚起,雍隆之君一则曰百家未有,一则曰好个奇姓,则姓字之炫耀,足征千古传闻。姑弗具论第,就十四世祖于乾隆年间由洪厝坑徙居于甘蔗园乡,此地系宋代甘丞相隐居故地,遂因其名而不改焉。聚族于斯,积功累仁,克昌厥后,创造鸿基,谋贻燕翼,诗书济美,弦歌相赓。逮及民国五年岁舍丙辰五月十二日重修祖宇,即将十三世祖彩仲公之第三子敦夫公、第五子举夫公、第六子显夫公之派裔别为序次如左,并书俚语数句。
  生平未睹此中天,到此方知竟欲仙。
  文物蜚声殷遥溯,衣冠跻跻乐班联。
  衣冠跻跻乐班联,金榜联标独占先。
  秋水蒹葭殷仰企,留题笑煞李青莲。
  登临俯仰气苍苍,遗迹追寻太史公。
  往古来今无事迹,只留名字后人扬。
  螺阳胜概此独奇,翰墨风流可写诗。
  惆怅伊人情宛在,为寻遗迹独行迟。
  丙辰年五月谷旦味古山房草
  民国丙辰年五月共修三卷,各从三房敦夫公、五房举夫公、六房显夫公支分派衍直序到底。
  一谱之修必溯源流之所自,始登载详明,我族源自不归公从北平入闽抵惠,相传五世只有总牌,无名字、生卒年月、葬处坐向,及妣之姓氏不全,非从前毁于倭乱,必后来坏于海氛,兹世远年,湮无所考据。姑就旧牌传列伦次,明洪武中由北平分隶入闽,递居至惠,元太尉纳哈出之后分出为姓。
  一世祖不归公,元太尉纳哈出之后,洪武中屯田福建,授指挥使,以出为姓。
  妣那氏。男佛家奴,孙通昭。
  二世祖佛家奴公。洪武中以本等名色占籍于福州中卫,受屯田,役边倭。
  妣不知氏。男通昭,孙舜宾。
  三世祖通昭公。
  妣某氏孺人。男舜宾,孙光育。
  四世祖舜宾公。
  暨妣某氏孺人。男光育,孙硕叟、确斋、聪、明。
  五世祖光育公。
  妣陈氏。考妣墓在横溪蛇山下,甲庚兼酉卯。
  偏妣某氏。墓在燕山祠堂门口,亥已兼乾巽。男硕叟,生弘治十三年庚申正月廿一日辰时五十五,孙如麟即天祥,如龙天瑞、贵兴;确斋名致恭,孙天英、天华、天晓;聪,孙如凤、如鸿;明,字睿轩,生正德辛未年二十八岁,孙如昆,即叠山。
  五世以上列祖坟墓界外林柄倒桥乡厝后一穴,嘉庆中始得修理砖碑系他里人传。又,涂岭钟鼓院山之半一穴四圹,左虚一圹。
  又,涂岭后新厝两穴相附,近一圆石碑朴出氏祖坟一四角石碑。文曰:明出氏祖坟。
  附:六世祖神主辩
  懋甫少时见有二总牌黑暗不明,及雍正元年癸卯新建祠宇,设立神主奉祀先灵入祠,有设主五世祖光育公、六世祖朴翁公。至乾隆三十三年丁亥因修族谱,从前先祖名字多失所传,遂遍寻前代合约文契,见有明万历十年四房如昆公约字,内称有祖出光育生四子睿轩。又称长房兄出天祥,二房弟出天晓,三房叔出聪。凭此约如昆公之父睿轩,睿轩之父必光育。故曰,祖又曰生四子:睿轩则长房祖,硕叟二房祖,确斋三房祖,聪四房祖。睿轩均是光育所生,安得加六世朴翁之神主以入祠乎?再观顺治十二年合约,尾称九世孙端复从拨以此约,又论若将光育之下再加朴翁为六世,则溯自我始祖不归公计至端复从拨应十世,何以又称九世孙?益知光育公与朴翁公应为一代之人,益又明矣。想光育是名,朴翁是字耳。兹考二古约兼□之仙乩之词,故于乾隆丁酉年翻盖祠宇,敢将六世神主改正为五世光育公即朴翁云。
  十二世孙懋甫谨志
  按:康熙七年三房产业族议充人祠宇交轮,三房祖聪公及真宗德汝凡五世相传,年节祭祀始附在祠宇,享三房之末也久矣。疑雍正元年新造六世朴翁神主或者是聪公之字,然何与长二四之六世祖名字不相上下也耶。今既莫考,当作衍文耳。笔谈。
  由始祖不归公至六世初分为四房之支祖。
  皇明六世祖睿轩公,乳名明,字希亮,号睿轩。光育公之第四子也,享年二十八岁。生明正德六年辛未□年□月□日□时,卒嘉靖十七年戊戌六月初四日已时。
  妣陈氏,东亭乡女,享年四十九岁。二十四岁守节,顾子克俭成家风。生明正德甲戌九年四月十四日巳时,卒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六月初四日已时。考妣合葬于钩山穴名回龙顾祖坐甲向庚。生一子如琨,字民英,号叠山。
  皇明七世祖叠山公,乳名如琨,字民英,号叠山,以齿德旌善寿官而号也,睿轩公之子,光育公之孙也。生明嘉靖十六年丁酉七月廿七日辰时,卒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七月十六日巳时,享寿七十三龄,行真字第八。
  发妣郑氏,何厝乡之女,享寿六十八龄。生明嘉靖十八年己亥十月廿一日戌时,卒明万历廿四年丙申十一月十七日卯时。
  继妣黄氏,芹坑乡之女,享寿五十五龄。生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九月初十日戌时,卒明万历三十五年己未六月初一日午时。万历四十八年买此穴地在南观音之东麓土名高山中垅,坐酉向卯兼辛乙。长男应魁,孙从庭;次男应诏,孙从拨、从资;三男应诰,孙从猷、从伟、从弼;四男应试,孙从滔、从澄、从智。
  □善寿官出叠山公乃应试之父也,父生才周岁而失所怙。祖母陈氏年二十四岁而寡,茕茕孑立,艰苦万状,坚守先人遗业,以付吾父,父当房族则居四值丧父也。又只身凡诸荆棘无不栉风沐雨以身当之。是以内而洪厝坑先人祖业且守且拓,外及小坝东亭身亲创建无不周备。盖欲上慰先人之望,下贻子孙之谋也。
  节天启四年试应试授子侄田产序首一段。
  皇明八世祖应诰公,名应诰,字廷,又字宏远。性叠山公之三子,睿轩公之孙,享年四十寿。生明隆庆六年壬申十二月初四日亥时,卒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十一月十四日酉时。
  妣林氏,沙格上埔山之女,享寿五十五寿。生明隆庆五年辛未十二月廿九日子时,卒明天启四年甲子十一月初四日酉时。公妣合葬在甘蔗园厝前山之杪拾瓦罐,坐酉向卯兼辛乙。长男懋济,孙彦书、彦尊;次男懋洪,孙一骆、彦登、彦培;三男懋瀛,孙彦凯。
  皇明九世祖从弼公,乳名懋瀛,字从弼。应诰公之三子,叠山公之孙也,享年三十三岁。生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已八月初五日辰时,卒明崇祯九年丙子六月二十日亥时。
  妣连氏,坝头下墩乡女,享年四十九岁。生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七月初三日卯时,卒崇祯廿七年甲午二月廿日午时。公妣二首合葬在甘蔗园乡厝前山腰内近于应诰公坟北三五十步远,坐壬向丙兼子午,今于道光廿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修理墓面。生二子,名挺妖,乳名捷,字彦凯;女配厦芦乡王管官为室。
  皇清十世祖彦凯公,乳名捷,字彦凯。从弼公之子,应诰公之孙,享年五十寿。生明崇祯三年庚午十二月初三日卯时,卒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十一月廿九日未时。
  妣陈氏,沙堤许店女,享年七十二龄。生明崇祯三年庚午九月十五日子时,卒清康熙四十年辛已八月十七日酉时。公妣二首合葬在本地后垅杉山之阳,坐癸向丁兼子午。生男球,字珍侯。孙光甫、千甫。
  皇清十一世祖珍侯公,乳名球,字珍侯,又字鸣球。彦凯公之子,从弼公之孙,享寿七十四龄。生顺治十二月乙未四月廿五日亥时,卒雍正六年戊申十月十七日已时。
  妣黄氏,享年六十六寿,生顺治十八年辛丑正月初四日亥时,卒雍正四年丙午六月廿六日卯时。公妣以瓦棺合葬在甘蔗园虎头砦山下,穴坐乙向辛兼辰戌。长男昺,字光育,孙章、雍、襄;次男昂,字千甫,孙应、廉。
  此穴地若论形势,应照旧立乙辛兼卯酉方得堂局四配,因南观音是位又分金亡命相尅,土工擅自主意作兼辰戌筑牌棹姑。如是做,然穴亦欠土色,进前退后共计三迁。
  皇清十二世祖光甫公,乳名昺,字光甫,号易直。珍侯公之元子,彦凯公之孙也,享寿七十有三龄。生清康熙廿七年戊辰十二月初一日子时,卒清乾隆廿五年庚辰五月十七日未时。
  发妣连氏,坝头乡女。享年六十有四龄,墓有石牌石几。生清康熙三十年辛未二月十三日亥时,卒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四月初五日酉时。生三子,长章,字彩仲,孙六人;次雍,字和仲,孙八人;三襄,字师仲,孙二人。女三,长配仙游坝下云庄乡王鉴官为室,次配仙邑慈孝里厦涂城黄昌官为室,三配新桥乡庠生张柳官为室。考妣二首合葬在横溪竹林底,穴坐壬拱向丙兼亥已。
  皇清十三世祖彩仲公,乳名章,字彩仲。光甫公之元子,珍侯公之孙也,享年七十有一龄。生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廿日丁未已时,卒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四月廿二日酉时。
  发妣连氏,坝头楼上乡之女,享年三十七岁,生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十二月初一日亥时,卒乾隆廿一年丙子八月十九日已时。生男三,仰、伯、俱,女三。
  继妣王氏,沙堤女,享年四十二岁,生雍正四年丙午十月廿二日卯时,卒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七月十七日寅时。生男三,傯、伍、任。
  三妣洪氏,邑内洪山官胞姊,享寿五十二龄。生雍正二年甲辰九月初二日戌时,卒乾隆四十年乙未二月初十日卯时。
  四妣陈氏,慈孝里东家垄乡陈金官胞姊,享寿七十六龄。生雍正七年己酉十一月初八日酉时,卒乾隆六十年乙卯年七月廿二日酉时。公与连氏王氏合葬在溪浦岭洋之山,坐乙向辛兼辰戌。
  三妣洪氏墓在纱帽石下大片山坑边一仑埔内,穴坐壬向丙兼子午。咸丰三年冬十一月,六房孙鄅合其墓,四妣陈氏墓在燕道山丞相路顶大园埔头内,穴坐巽向乾兼己亥。
  生男六,长男仰,字弥夫,孙都、琅、郡;次男伯,字埙夫,孙郊、邠;三男倎,字敦夫,孙郏、酂;四男偲,字恳夫,孙邦、□、酂,五男伍,字举夫,孙邻、口;六男伾,字显夫,孙却、鄅、倪。
  清十四祖敦夫公,乳名,享年三十四岁,彩仲公之三子,光甫公之孙。生乾隆丙子年八月初二日卯时,卒乾隆己酉年九月十三日酉时。
  妣王氏,乳名妙娘,享年五十三寿,胪田女。生乾隆乙亥年四月廿九日寅时,卒嘉庆丙寅年十二月廿一日辰时。王氏生一女,名碧娘,适于仙邑林宅朱衾舍生一女,才四岁,碧娘身故。胪田母舅三人长笑官、次赛官、次王炮官现今移居惠安龙棚头居住,外公妈忌辰年每四月初六日、四月十三日,嘉庆九年二月中间幸逢。
  恩学院大人采访节孝以阐幽光,郏、鄭具呈禀,恩准申详请匾,圣旨钦赐“潜德幽光”四字以表风世,至今惠安县内节孝祠中有名字在匾上以准春秋二祭。生男二,长子郏生,次子酂生,业儒。
  敕命之宝
  乾隆贰拾陆年拾壹月贰拾日
  玉音好个奇姓。乾隆初年,太史公引见,皇上注问祖姓称美四字如此。
  违别家山岁月宽,空斋潇洒故情欢。
  芸窗攻苦勤磨励,自可回甘庶境观。
  结庐人境绝嚣尘,正似山居木石邻。
  遐想英才看荟萃,荣叼遴选沐皇仁。
  山气清奇灵秀增,衣冠文物昔峥嵘。
  而今抚树兼怀古,松护峰峦半阴晴。
  四顾山头万叠青,回环曲水胜兰亭。
  流连此地真难得,即景题诗兴会呈。
  由燕山北平入闽抵惠,洪武廿年,元太尉纳哈出封为海西侯,所部官属授职有差皆食禄不任其事,分隶云南、两广、福建。占籍屯田,充人卫军,以出为姓。
  出科联游庐山题诗
  庐山竹叶奇景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洲。一时光景看不尽,天然有运再来游。
  (十一)《燕山出府族谱》节录
  乾隆丁酉年翻盖祠宇,改六世为五世,朴翁即是光育。今于道光初年仍依雍正年间设立神主模样五六两身。至壬寅年春略草本文所说不至残缺失次云,按今咸丰四年十二月长房孙改扦七世天祥墓得一志铭,系天祥之孙守仁记,云:自光育公由涂岭迁至洪厝坑,至祖甫三世。又曰:吾族自始祖役边倭故家安□□卫,此万历丙辰年天祥墓志。
  细按:康熙七年,族房长议将三房祖遗业配人祠宇,轮年当祭,则三房一支既自康熙初年深抱鄯杞之痛,而自三房祖聪公及德祥之外绝无名字可考,焉知六世祖朴翁之名非聪公之尊称也。即且明末清初吾燕山之人文方炽,必不同于山野朴鲁无一传述者,故癸卯元年设主特为三房祖一身尊神拊记,余以真宗德汝四字列行总牌,并坐祖龛,四时配享云。
  右见秉德公谱略载志:
  一、康熙庚子年蒲月既望裔孙秉德谱略云:族何为而有谱,谱之设,所以明世系辨昭穆也。世系不明,则本如莫察;昭穆不辨,则伦纪离,故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系询非细故也。自世教衰寒门,族不知立谱,遂忘其祖,而世家大姓又好奇钓誉胄引他族以夸世。
  (缺字)有家室历二、三、四代之间,瓜瓞初生,绵绵未大,时以宫室未立,祠宇未兴,而谱不暇收。嗣后又历遭兵革,山海纷更,而谱愈不及收,传弥久,而序次弥晦,后之人虽欲报本反始无从而知之。然失于前者,既无所追,而垂诸后者,逮今犹可考也。于是议收族谱,而老成已谢,无所考据,不惟大宗不能备补,而小宗亦失次莫详。今将次其大略,远者纪其代,近自本支,各分其派,令后人阅古知今,是亦存什一于仟佰也。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也。我等得享□□,皆我祖先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以贻留子孙者也,安可忘其所自哉。德庸材,有愧人世,安能立谱,惟愿后贤振起动水源木本之思,兴仁人孝子之慕。族谱若不能收,各收私谱,俾后之览家乘者,亦如观史,则亲疏有别,长幼有序。思谊之隆,礼法之盛,三代忠厚之遗,于是乎在矣。尤宜反复儿曹告诫孙曾念祖德之相承,培福田于永固,一以忠厚立本,勤俭植根,积德积学,晨夕而灌溉之,则吾宗数支奕叶弥茂,日新月异,无替古风矣。爰叙其略,以立谱云。
  洪武廿年,元太尉纳哈出所部分隶授职。本传辛亥四年秋七月置辽东都卫使司,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先是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以辽东州郡地图来降于明,上嘉其诚,以益同知指挥事授官镇守其地,于是元平章洪保、马彦翬杀益,而右丞张良佐、左丞房翯杀彦翬,洪保走故元将纳哈出营。辽东之众推良佐等□卫事,而吴立良佐俱为辽东挥。既而纳哈出据金山扰边,马云由登莱渡河击兵。金州招降,叶廷秀攻走平章,高家奴在老鸦山进至辽东,完城缮兵一方遂安。八月,北平守御华云龙,统兵至云州,擒元平章僧家奴于牙头。七年,李文忠攻太宁,高州大石崖擒元承旨百家奴。八年十二月故元太尉纳哈出入寇辽东,辽东有备,元兵知之,径趋金州,部将乃剌吾被擒。元兵退走,不敢经盖州,乃由柞河遁归叶旺。先移兵祚河,自连云岛至窟驼寨十余里,沿河叠冰为墙,以水淋之,经宿凝结,阮然如城。藏钉板于沙中,设陷马井于平地,命老弱兵卷旗登两山间。谕以闻炮即竖旗,四面寂若无人,伏兵以待。元兵过于城南,伏兵四起,旌旗蔽空,鼓声振天,矢石如雨。元兵北奔趋连云岛,遇冰城,马不能前,多人井中,众遂大溃。马云亦于城中出兵,击至将军山毕粟河,斩杀及冻死无数,追至猪儿谷,获其士马,故元将仅以身免。二十年丁卯二月,命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政,东川侯胡大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政,率师三十万北征。故元将纳哈出又遣前所获乃剌吾往谕降。三月,胜等出松花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夏六月,胜等趋至金山时,乃剌吾还至松花亭,故元将见之大惊曰:尔尚在乎?乃剌吾告以朝廷遣还之意,故元将喜,令左丞刘探至大将军前献马。时临江侯陈镛与大将军相异道除敌死之。初,元太尉纳哈出分其兵三营,一在榆林,一在养鵝庄,一在龙安一秃河,人畜辎重过于元主,至是计穷。乃刺吾劝之降,不得已遣使纳款,胜遣蓝玉受款。元将诣玉,玉设饮,甚相劝,解衣衣之,不肯服。常茂即是遇春之子,在坐前,直搏之。故元将惊起,就马茂拔刀斫之伤臂,不得去,所部将士妻子十余万聚在松花亭河之北,闻故元将被伤惊溃,余众欲来追纳款,胜遣降将观童往谕之。于是降者四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里,胜遣使奏捷并奏常茂惊溃降众,遂班师,悉以元将所部南行。元将闻大军还,以其众俱行,甚恨,乃设伏于途,欲俟大军遇而邀之。都督濮英将三千骑后至伏发,英马蹶被执,英绝食不言,乘闻剖腹而死,此则足洒常茂一案矣。九月,元太尉纳哈出至京,封为海西侯,所部官属授职有差,皆食禄不任其事,分隶云南、两广、福建各部使司处之各籍卫军各有屯田以安身家矣。按:戊申年洪武兵进通州,顺帝夜开建德门,出居庸关去如上都。又,不数载,朔方尽平,遁归沙漠。斯时,故元臣子或星散或归附,不可尽数,求其屯兵聚义不事二姓百无一二。若元太尉之自处,几廿年于故元诸臣不可多得。况乎解衣不服南行,甚恨,尤见一节之无亏。虽封迁授职,明太祖之广忠尚义而某置星列,使元将胄卫军食屯田,如洪武十四年,黄册令天下军民监匠各以本等名色占籍子姓。自洪武二十年隶入闽疆,去纳哈故号,以出为姓,不归盖以名字为姓,而又以事志为号也。先籍福州中卫屯田军,系以二世祖出佛奴名户以二世名色入籍,而一世以封君自处,我族之木本水源从可知矣。乃由明迄清,一经大乱,祖姓来历仅得口传模概,而文字荒凉。至雍隆两君,注问根据,旋有好个奇姓之称。于时齿录乃将始祖故号刊刻履历,而子姓根源始白于天下,脍炙人口焉耳。
  附:新闻长房裔孙学娶得崇武北门内汪家之女,每云伊外家厝边,有出姓十余人,其人尝说本涂岭山内三房传来者,此咸丰初年新闻也,妇人之言亦略可据。又,咸丰九年八月初八日,崇武有一书生流寓在乡,谈问及本姓堂亲,复云十余灶三十零丁。再有此说是非虚姑,更说此以侯察真未知是大宗三裔孙,抑是他族房三之后亦未可知。
  洪武中,福州中卫故军几十外姓一百二十二户为左所,正统后军政不修,卫军渐次逃故遁亡。嘉靖间倭夷大变,军政再修,而福中左所一册但存张、陈、林、许、李、董、出七姓顶起,此终明之世以屯军占籍而有功于御倭也。吾族自洪武时二世祖出佛家奴以本等名色充入卫军,而始祖不归公称职食禄不任其事,闲员而已。
  姓字说
  原夫姓者,生也,名者,命也。义率祖姓为彰,仁率亲名为重,姓名所系,岂无说哉?程子曰,始封迁为始祖,其次以所知。明太祖时我始祖不归公及妣那氏、男佛家奴从北平来此闽邦,占籍福州中卫,崛起一姓,复名不归公,而佛家奴即本等名色以受屯田率祖率亲。于是乎,在元末明初前代莫考,据神主内书纳哈出裔分出为姓,即此是率祖二世佛家奴原名不改,即此是率亲水源木本照若日星。屈指洪武二十年至天成其间百年,相传三世通昭、四世舜宾、五世光育,古人谓三十年为一世,差得近似。稽其五世三迁闽中,胥宇靡定瞻焉,历上西、涂岭二处至照船山之下相协厥居本仙洮之福地也。然居深山中披荆斩棘,群鹿豕友木石时,与豹虎居游耳。当成弦正嘉之世,山海屡变,隆万以后风雨飘飘,祖之流风余韵消磨殆尽,尽半年故老口传意记而已。夫北方之国,无非苗裔,朝鲜之域,均属汤孙。人贵自立,扳援附会欲效崇韬,拜墓不知狄青却图子姓。至本朝世宗清问述甫祖上宦绩遂致天颜有喜。高宗注问太史祖姓来由,爰有玉音好个奇姓。二事于今美谈,诚宗族之盛事也。太史公于戊已齿录传布刊刻颁诸同年,不讳其始祖来历根据,而直画庐山真面目,实正本清原之大端。盖自齿录出而质侯序谱数诘先已符合于洪武二十年封迁事迹,志与事同名与实同,且二世祖佛家奴公名字复与洪武时故元二三臣子之名字相同。类推其所自尤大,可见今当书香欲熄,谱不增修,纵有旧说,必至荒凉蠹蚀。予就素见遗文,补订家乘,以待后贤参互考证,知吾宗以出为姓,窃附春秋以名为姓之义。
  咸丰七年岁舍丁已年闰五月五日
  十六世裔孙子妆谨志
  (十二)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1999年10月22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条少数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第四条鼓励社会各界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少数民族工作。
  第二章保障少数民族政治平等权利
  第六条少数民族人口五万人以上的设区的市(含宁德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工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其组成人员中应有少数民族成员。
  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注意选配少数民族成员。
  第七条民族乡的建立和撤销,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数量应当与其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比例相适应。
  第八条少数民族人口达到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村,经村民会议同意,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县(市、区)人民政府认定为民族村,并报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备案。
  民族村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应当有本村的少数民族公民。
  第九条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录用聘用公务员或者其他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少数民族公民,不得以生活习俗等理由拒绝录用聘用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条禁止在各类出版物、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品、文艺表演、社会交际和其他活动中出现侮辱、歧视少数民族,伤害民族感情的语言、文字、图像和行为。
  第十一条少数民族公民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社会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不得以生活习俗和语言不同为理由,拒绝接待少数民族公民。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开设清真饮食网点,并合理布局。经营清真食品的厂、店(摊),必须标明“清真”字样。
  第三章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安排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地方公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专项资金,开展以工代赈,提供产供销服务,进行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等方面,应当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应当安排民族补助款,用于本区域内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民族补助款按省、市、县三级核定。每年核定的款额,不得低于上一年度,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有所增加。民族补助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减、挪用、截留,不得替代正常经费。
  各级财政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
  第十四条民族乡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按优于非民族乡原则确定民族乡的财政体制;在每年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安排一定的财力用于扶持民族乡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民族乡财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的节余部分,应当全部留给民族乡安排使用。
  第十五条国家安排给贫困地区的小额贷款,应当优先照顾少数民族贫困户。
  第十六条在民族乡、民族村新办的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定的税收优惠。
  对在民族乡、民族村投资开发经营农业项目,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其农业特产税给予适当减免。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下列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民族乡和民族村办的企业;
  (二)少数民族职工占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企业;
  (三)少数民族投资额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企业;
  (四)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经国家确定的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民族贸易企业及食品、饮食服务企业。
  对上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有关部门应在财力、物力上给予照顾,并在融资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财政部门可以给予贷款贴息。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扶持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在财政、税收、科技、人才、物资、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
  第十九条对少数民族贫困村和贫困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在资金、科技、人才、物资、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对居住在偏僻山区、海岛,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居民,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搬迁,并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重点扶持。
  第二十条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建城镇、乡村少数民族私有房屋和集体所有房屋,拆迁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先安置后拆迁。对少数民族企业用地、居民用房,土地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第二十一条在民族乡、民族村依法保护和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应当带动和发展民族乡、民族村经济,照顾当地利益,互惠互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发展少数民族社会事业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师资、财力、物力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安排教育经费时,民族学校应当高于其他学校,并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照顾。
  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教育附加费时,应当对民族乡、民族村给予照顾。
  第二十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区别不同类别教育特点,制定对少数民族考生优先照顾的招生政策。招收高等学校、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新生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有关规定给予加分照顾。
  省民族事务部门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需要提出意见,经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在省属高等学校和省内中等专业学校举办民族班或者民族预科班。
  第二十四条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寄宿制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应当减免学杂费,实行助学金和定期困难补助。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采取调派、聘任、轮换等办法,组织素质高的教师、医疗卫生、科技人员和其他人才到民族乡、民族村工作;帮助培训少数民族师资、医疗卫生、科技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和促进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协作。
  第二十六条科技部门应当为民族乡、民族村的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服务,在安排科技发展项目时,应当照顾民族乡和民族村。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民族乡、民族村创办和改善各种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场所,实现民族村广播、电视全面覆盖;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健康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体育人才,挖掘、继承、发扬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对少数民族文物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各级卫生部门在安排专项经费时,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和扶持民族医院和民族乡卫生院、民族村医疗所的建设;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开展妇幼保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病、多发病的防治;定期组织巡回义诊,做好农村改水、改厕等环境卫生工作,加强民族乡、民族村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集体、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由工商、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责令改正,没收有关制品,可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其他有关规定,损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对少数民族公民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在本省合法临时居住的少数民族公民的权益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第三十三条本条例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