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伊斯兰文化石刻收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627
颗粒名称: 二、伊斯兰文化石刻收集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2
页码: 355-25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192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吴文良回泉州老家任中学教员,开始留意收集伊斯兰宗教石刻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伊斯兰文化 石刻收集

内容

192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吴文良回泉州老家任中学教员,开始留意收集伊斯兰宗教石刻。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遍泉州罗城各城门的城基挖掘工程,以微薄的中学教员薪水,用于收购伊斯兰石碑。每收集到伊斯兰碑刻时,都作文字记录。1946年他在南城门发现一方伊斯兰教碑刻,因要价太高,无力购买,随即告知清净寺出资购买,由该寺保留。1949年11月,有人要想拆毁灵山圣墓的阿拉伯人石墓筑屋,吴文良当即向晋江行署专员许集美报告,及时制止了破坏,保护了灵山圣墓。1954年,吴文良把数十年搜集的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石刻154方捐献给国家,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亲自书写《褒奖令》致吴文良。1959年他又捐献给国家20多方宗教石刻。从1953年至1956年,吴文良还捐献数十方外国宗教石刻给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其中有一件为波斯文和汉字的元代墓碑,波斯文曰:“艾哈玛德·本·胡阿吉·哈吉姆·艾勒德死于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城。”该石碑对泉州回族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57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泉州宗教石刻》(吴文良编著)。该书所提到的宗教石刻,包括伊斯兰教、古基督教、摩尼教、婆罗门教等,其中以伊斯兰教石刻最多,是研究泉州回族历史、文化的物证材料。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文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