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物收集与展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62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物收集与展示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2
页码: 355-35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福建省文物收集与展示情况包括厦门大学对民族文物的收集和展示、伊斯兰文化石刻收集、畲族文物收集。
关键词: 福建省 文物收集 展示

内容

一、厦门大学对民族文物的收集和展示
  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就收集多种文物,存于生物学院古物陈列室。国学研究院停办后,各种古物划归文科管理。林惠祥采集的高山族文物数十种亦被收存,以后又在南洋及国内陆续收集人类学及民间风俗品多种。1933年秋,陈列室改名为文化陈列所,英译名为民族学博物馆(EthnologicalMuseum)。藏品中的第二部分为人类学部,内分“台湾番族(高山族)”的文物标本、其他(南洋、西藏)和民俗三部分,除残品外共有276件。1934年,林惠祥和新加坡督学陈育崧发起筹办厦门人类学陈列所,供厦门大学历史社会系及其他院系参考、使用。当时有武器、服饰、艺术品、宗教品、器具、舟车模型、史前遗物和图表等9类,除图表外有标本214种300余件。1936年6月,该所与厦门大学文化陈列所合作为厦大历史学会举办展览会。抗战爆发后,林惠祥避难南洋,仍多方收集文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所收藏的人类学标本。1947年11月,林惠祥重回厦门大学主办人类学标本展览会,展品包括史前遗物、历史时代古物和民族学标本。1948年,林惠祥和庄为玑等厦门大学历史系师生在南安县发现诸多史前遗物和历史文物,如石锛、古砖、石刻、石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厦门大学又收集了畲族文物和泉州伊斯兰石刻等,充实馆藏,收藏量是此类博物馆中最多的。该馆陈列品共有10类,分别是:从猿到人模型、南洋旧石器、台湾的新石器、福建的新石器和印纹陶、福建出土的明器(即冥器)、泉州出土的碑刻、福建省出土的古外销瓷、高山族文物、畲族文物和南洋民族文物。
  二、伊斯兰文化石刻收集
  192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吴文良回泉州老家任中学教员,开始留意收集伊斯兰宗教石刻。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遍泉州罗城各城门的城基挖掘工程,以微薄的中学教员薪水,用于收购伊斯兰石碑。每收集到伊斯兰碑刻时,都作文字记录。1946年他在南城门发现一方伊斯兰教碑刻,因要价太高,无力购买,随即告知清净寺出资购买,由该寺保留。1949年11月,有人要想拆毁灵山圣墓的阿拉伯人石墓筑屋,吴文良当即向晋江行署专员许集美报告,及时制止了破坏,保护了灵山圣墓。1954年,吴文良把数十年搜集的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石刻154方捐献给国家,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亲自书写《褒奖令》致吴文良。1959年他又捐献给国家20多方宗教石刻。从1953年至1956年,吴文良还捐献数十方外国宗教石刻给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其中有一件为波斯文和汉字的元代墓碑,波斯文曰:“艾哈玛德·本·胡阿吉·哈吉姆·艾勒德死于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城。”该石碑对泉州回族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57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泉州宗教石刻》(吴文良编著)。该书所提到的宗教石刻,包括伊斯兰教、古基督教、摩尼教、婆罗门教等,其中以伊斯兰教石刻最多,是研究泉州回族历史、文化的物证材料。
  三、畲族文物收集
  1959年5月,根据国家民委指示,省民政厅负责征集文物资料作为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国庆展品。文物来自福州、宁德、霞浦、福安、福鼎、罗源、寿宁、泉州等地。包括:(1)赠送给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古籍图书64部共391册,其中明代古籍2册、清雍正年间古籍15册、乾隆年间6册、道光年间171册、同治年间24册、光绪年间33册,其余为民国时期地方志等资料。(2)民族文物145件,包括文化类91件,内除了回族文物石刻“重建清真寺记”拓片1件外,均为畲族文物,有宗教文物(巫师法器等)26件、勅书2件、龙旗2件、祖图1幅、族谱2部、祖杖1件,服饰56件;经济类54件,包括租赁契约、生产生活工具等。(3)图片156张,包括畲族宗教、民俗、政治、经济等方面摄影图片。
  20世纪90年代,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博物馆、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闽西畲族陈列室等一系列少数民族的专题馆室的建立,也征集了大量的民族文物,为福建民族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