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民族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619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民族研究
分类号: K281.2
页数: 15
页码: 347-361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福建省民族研究情况包括田野调查与研究、文物收集与展示、古籍挖掘与整理、机构与刊物。
关键词: 福建省 民族志 民族研究

内容

福建是中国较早开展民族学、人类学调查和研究的区域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厦门大学的福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福建的汉族各支系,以及畲族、回族等世居的少数民族都是民族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同时,中国的第一代民族学家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林耀华、林惠祥,以及在中国民族学史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外国学者荷兰人格鲁特、俄国人史禄国、德国人史图博等,都曾在福建从事过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或教学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民委组织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调查,为畲族民族成分的确定、畲族传统文化的总结,以及福建省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资料的保证和科研支持。80年代以后,福建省的畲族、回族、高山族以及汉族民系客家人、惠东人、闽南人等方面的研究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节 田野调查与研究
  民族田野调查,主要是对畲、回族以及汉族各支系进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调查。
  一、汉族
  (一)汉族地方社会
  1850年美国公理会教士卢公明来华传教,大部分时间在福州活动,其著作《华人的社会生活》,记录了福建一些汉族地区的社会生活。
  19世纪末,荷兰汉学家、莱顿大学人类学教授格鲁特在厦门等地城乡从事民族志田野工作,其调查范围包括福建南部汉人社区的民间仪式活动和道士科仪。1886年,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格鲁特出版了《厦门的年度节庆: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1892-1910年又出版了6卷本的《中国宗教体系》等著作。
  1934年1月,就读于燕京大学的福建古田籍学生林耀华在福州市郊南台岛义序乡对黄氏家族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田野调查,并于1935年写成硕士学位论文《义序的宗族研究》,该文受英国社会人类学功能学派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教授的直接指导。文中“除了关注宗族和家族的连锁结构,还以详细的人生过程推导出宗族内外亲属关系的连接。林先生把人生时期同年龄对照起来,把仪式关系的程序和卷入的亲属成分对照,并制作了一长幅《个人生命图》,以详尽表现中国式宗亲的特点”。(①庄孔韶:《林耀华早年学术作品之思想转换》,载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附文,三联书店2000年版。)1937年,林耀华再次回家乡古田县,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1940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助教。其间,他对30年代搜集的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并着手进行英文写作。翌年,名为《金翼》(英文书名TheGoldenWing)的人类学著作脱稿,1944年在纽约刊行。当时著作所用的副标题是“一部家族的编年史”(AFamilyChronicle)。1947年该书修订本在英国伦敦出版,副标题改为“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ASociologicalStudyChineseFami-lism)。该书用小说体裁写成,书中汇集了社会学研究所必需的种种资料,展示了种种人际关系的网络,是运用社会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结果。所叙述的故事及其人物活动的年代是自辛亥革命到日本入侵中国之间的30年,活动的场景是中国南方闽江中游的农村,从村落到乡镇乃至都市,活动的舞台是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文化到地方政治。该书在西方人类学界影响很大,被大学选为20世纪研究中国社会的主要参考书。1986年至1989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庄孔韶5次访问了他的导师林耀华的《金翼》一书所描写的同一县镇,追踪了金翼之家的后裔和书中的尚存者,访谈了400余人。在累积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实地调查后,开始了《金翼》续书的写作,并于1990年完成了书名为《银翅一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年)的初稿。该书注重金翼之家后辈生活经历与地方县镇众多人物事件相互穿插的社区过程研究,尤其强调田野工作与中国哲学、历史文献、人物思想、政治过程与文化行为的关联分析。《银翅》是一部由浅入深的随笔、民族志、分析与论证等方法合一的学术作品。
  1989年11月起,由美国鲁斯基金会(LuceFoundation)资助,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和美国史坦福大学合作进行“台湾与福建基本民族志调查研究计划”。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三方投入了20余人,进行了闽台两地20多个县市的民族志资料的采集与研究。同时,在一定阶段里,召开“工作会”(workshop),对各单位研究者的研究情况提出报告并相互检讨。按计划分别于1992年6月、1993年5月和1995年6月,在台北市和台湾宜兰县举行研讨会。自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由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共出版了《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论文集》(庄英章、潘英海主编)3卷。
  (二)惠东人
  1951年冬,厦门大学人类学、民族学教授林惠祥到惠安县第二区瑞东乡参加土改,了解惠东有长住娘家的风俗,认为此种风俗的起源可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加以说明。之后,陆续搜集参考资料,访问在厦门的惠东人,结合土改时的田野调查,撰写《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一文,发表在《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
  由于惠东人的独特文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不断有人前往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1987年6月,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陈国强和惠安县地方志办公室蔡永哲领导一个小组,在崇武城内和郊区港墘村、五峰村进行调查研究。1989-1992年,陈国强和潘宏立、曾少聪(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等,多次在崇武城内潮乐、崇武城外大蚱和螺城镇西北街进行调查研究。1991年初,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田中克己先生和清水纯女士,由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蒋炳钊、潘宏立陪同,到小岞参观访问。1992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庄英章和吴凤仪女士,在蔡永哲陪同下,到山霞乡东坑村参观访问。此外,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武雅士、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兼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李亦园、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乔健、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石钟健等,也都先后到过惠东进行考察访问。
  由于福建省学术界对惠东人的长期调查研究,一系列的论著相继问世。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崇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崇武人类学调查》、《惠东人研究》、《崇武靖江村》、《闽台惠东人》等。
  (三)客家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建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开始对客家人的调查研究。
  1992年6月,福建社会科学院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开始在闽西、赣南、粤东、粤北等客家人聚居地从事客家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他们还联合了香港中文大学、广东嘉应大学、韶关大学、江西赣南师范学院、赣州市博物馆的学者,以及调查地区的文史工作者共同参与。他们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相互整合的方法,以田野考察为主,结合历史文献,就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客家人在1949年之前的历史、宗族、人口、神明信仰、经济活动和民俗文化等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陆续以区域为单位编写了专集或专著,汇人了“客家传统社会丛书”。该丛书由劳格文(JohnLager-wey)任主编,国际客家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在香港联合出版。至2000年止,已出版的研究成果共11种,其中研究福建客家地区传统文化的4种,包括《闽西客家宗族社会研究》(杨彦杰主编)、《闽西的城乡庙会与村落文化》(杨彦杰主编)、《汀州府的宗族庙会与经济》(杨彦杰主编)、《闽西北的民俗宗教与社会》(杨彦杰主编)。
  1993年1月,陈国强、石奕龙带领研究生赴宁化石碧调查。石碧位于宁化县,是古代中原人南迁经江西石城县进入福建的要道,也是客家形成的地区。现在分布国内外的客家人,大多是从石碧外迁的,不少人要到石碧寻根问祖。石碧有“客家第二故乡”、“客家摇篮地”和“客家祖籍地”之称。此次对石碧的调查得到了省文化厅的赞助,并被列入福建省“芳草计划”项目。
  1993年7月,厦门大学陈国强、省社科联周立方、省社科院吴肇光等到长汀县涂坊乡,全面调查这里客家的人口发展、姓氏源流、社会经济、近代历史、家庭组织、宗教信仰、民间社团、民间文艺、文化教育、岁序民俗、涂坊客话等问题。9月间,陈国强、吴肇光又与龙岩作家协会江斌、上海自然博物馆林嘉煌等,到永定县湖坑客家祖地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了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学、人类学方面所有项目。10月,福建社会科学院谢重光、刘大可等,赴武平县万安乡、武东乡调查妈祖、定光佛、公王等客家民间信仰,后写成《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1994年,谢重光等又赴永定县古竹、湖坑等乡,调查客家土楼及宗族社会组织状况。
  同时,省社科院还成立了客家研究中心,主办《客家》杂志,作为发表客家研究成果的园地。福建客家聚居的龙岩地区,成立了“闽西客家学研究会”,作为研究客家的民间学术团体。1992年9月在龙岩召开了首届客家学术研讨会。福建学者编写了《宁化石碧客家祖地》、《长汀涂坊客家》和《永定湖坑客家》等书。1995年,谢重光主编的客家文化丛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共10种,包括《客家源流新探》、《客家服饰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土楼民居》、《客家家族社会》、《客家民间信仰》、《客家礼俗》、《客家方言》、《客家艺能文化》和《客家之光》等。
  (四)疍民
  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学生吴高梓等人,对福州的疍民进行调查研究。1953年10月,厦门大学陈碧笙借助文献资料并结合对福州疍民的调查材料,形成了《关于福州水上居民的名称、来源、特征以及是否少数民族等问题的讨论》,认为不能将水上居民作为单一的“疍族”。
  二、畲族
  福建畲民的田野调查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9年夏天,在同济大学任教的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他的学生李化民赴闽北调查,写出了短文《关于福建延平府周围土人的笔记》附于《浙江敕木山畲民调查》的报告之后,此报告以德文形式刊在1931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六号。20世纪30年代,有林耀华的闽东山区调查和翁绍耳的福州郊区调查。他们根据调查的资料,分别发表了《闽境僻壤中苗夷现状》、《福州北岭黄土岗特种部族人民生活》和《福州北岭黄土岗畲民生产概况》等3篇报告,其基本内容涉及畲民的若干社会问题。家庭生活方面,调查了畲族内部存在的租妻制度和这种制度产生的原因;社会生活方面,调查了畲民对付国民党拉夫、土匪抢劫、债主逼债所表现的互帮互助、一致对外的团结精神;生产方面,调查了畲民种植作物的品种、耕作制度和技术、所耕田园的租佃关系,以及副业生产的各个门类;娱乐方面,既调查了同汉族共庆的元宵节,也调查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唱和畲歌,练习龙虎拳术等;教育方面,调查了畲民受教育的落后状况和迷信之风严重等问题。1944年,傅衣凌的《福建畲姓考》刊于《福建文化》第2卷第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级党政部门曾多次组织专门调查组深入畲乡,开展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规模较大的有3次:
  (1)1953年,国家民委委派施联朱为全国第一个畲族识别调查小组组长,福建、浙江两省省委统战部,民政厅派出畲族干部雷恒春、雷关贤等人,配合施联朱深入福建罗源县八井、漳平县山羊隔、上杭县庐丰和浙江景宁县东衕等畲村,进行为期3个月的民族识别调查。编写《浙江景宁县东衕畲族调查报告》、《福建罗源县八井畲族调查报告》、《福建漳平县山羊隔畲族调查报告》和《福建上杭县庐丰畲族调查报告》。
  (2)1958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持,全国成立16个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其中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负责调查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的畲族。调查组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厦门大学、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等单位师生、干部和民族干部50多人组成。省民政厅白子文任组长,中央民族学院施联朱和厦门大学陈国强任副组长。调查组成员分赴福安县的山岭、凤洋、仙岩,福鼎县的双华、浮柳、牛埕下,宁德县的飞鸾、七都、八都,霞浦县的盐田、青皎、草岗,罗源县的八井、飞竹、西兰,连江县的总洋,江西铅山县的太源、贵溪县的樟坪,浙江景宁县的东衕,平阳县的王神洞、章家山、李家旺、牛角湾,泰顺县的竹烊等20多个畲村,进行为期半年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编写了20多篇调查报告。60年代初,吴文藻、费孝通、潘光旦、浦熙修等人到罗源县石别下畲族村,调查畲族文化。1961年,施联朱、陈元煦、陈佳荣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撰写《畲族简史简志合编》一书,约10万字。在撰写过程中曾多次到福建福安地区和浙江丽水地区进行核实资料、补充调查,征求畲族群众和有关领导对书稿的意见。1963年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发行。1978年以后,中央决定公开出版民族问题5种丛书,丛书编委会责成施联朱(中央民族学院)、陈元煦(福建师范大学)、蒋炳钊(厦门大学)、陈佳荣(中央民族学院)等4人在1963年内部发行的《畲族简史简志合编》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补充,提高质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一的《畲族简史》于1980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3)1982年,国家民委派施联朱带领一个调查小组,赴福建的霞浦、福安、罗源,安徽的宁国,江西的铅山、贵溪,浙江的景宁、遂昌,广东的潮州等县市的畲乡,继续进行畲族社会历史调查,充实了1958年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尚未调查的资料。同时由蒋炳钊、陈元煦负责继续搜集正史、笔记小说和方志中有关畲族的资料。最后由施联朱、蒋炳钊、陈元煦三人整理汇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资料丛刊之一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于1986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后,陈国强多次带领厦门大学师生到漳浦县的赤岭、湖西,宁德县的金涵,霞浦县的崇儒、水门等畲乡,对畲族进行社会历史文化调查,先后编写了《崇儒乡畲族》、《宁德金涵畲族》、《霞浦水门畲族》、《漳浦赤岭、湖西畲族》和《畲族民俗》等书。
  1983年6月,厦门大学历史系、人类博物馆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教研组、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组组成联合调查组,在霞浦崇儒乡的霞坪、新村、上水等畲族村,进行畲族体质人类学调查。
  1994年4-6月,按照国家民委、卫生部、国家统计局所制定的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素质调查抽样调查及福建省畲族人口健康素质调查抽样调查实施方案,调查组调查了宁德、龙岩地区,漳州市以及福安、上杭、漳浦等县(市)的畲族人口的健康素质。调查组共完成了《福建省畲族7-14岁弱智儿童患病率和能力特点的分析》、《福建省畲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状况》、《福建省畲族人口金字塔分析》、《福建省畲族居民死因分析》、《福建省畲族妇女生育状况分析》、《福建省畲族社区经济状况分析》、《畲族小儿血红蛋白M病3例报道》、《畲族红细胞ACP1、6-PGD、ADA和AK1的遗传多态性》、《畲族组特异性成分的遗传多态性》、《畲族红细胞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的遗传多态性》、《福建省畲族人口健康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福建省畲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福建省畲族0-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福建省畲族儿童0-2岁儿童喂养及健康保健情况调查分析》、《福建省畲族22535人的遗传病现状调查》、《福建省畲族0-14岁儿童残疾状况调查》、《福建省畲族儿童0-14岁儿童先天畸形状况调查》、《福建省福安市畲族成人体质调查报告》、《福建省霞浦县畲族遗传病调查研究报告》等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持开展了“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的调研。这是50年代的我国各少数民族调查的跟踪调查与延续研究,福建省福安市畲族是先期工作的13个点之一,福建省各级民委配合了研究人员的工作,并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福安市·畲族卷》的编纂工作,于1999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80年代开始,宁德地区、霞浦县、福安市、福鼎市、宁德市、上杭县等民族事务委员会都对本地的畲族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并各自编写了地方民族志。
  三、回族
  福建省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起较为系统地对泉州湾回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在泉州、百崎、陈埭3个调查点进行。
  (一)泉州回族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将泉州回族研究列入“八五”重点研究课题,确定厦门大学陈国强为课题组负责人。“八五”期间,陈国强带领课题组成员多次到泉州回族分布的地区,进行全面调查,搜集资料。按照泉州回族的来源和形成、迁移和分布、宗教信仰、节日民俗、回汉融合等纲目,编成《泉州回族》一书,完成了“八五”重点课题的任务。
  (二)百崎回族
  1983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组织民族调查组到惠安百崎进行回族调查。1991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又与惠安县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对百崎回族进行调查。两次调查都从不同的角度,考察百崎回族的历史、族源、文艺、语言、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生产、交换等问题,整理发表了《百崎回族调查报告》(刊载于《惠安方志通讯》1985年第1、3期)和《百崎回族乡调查》(刊载于《惠安方志通讯》1991年第6、7期)。
  1983年9月,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体质人类学家在惠安县百崎村作回民体质测量,得出百崎回族有中东血统的结论。
  1993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百崎回族研究》一书。
  (三)陈埭回族
  厦门大学庄景辉长期从事陈埭丁氏回族的调查与研究。1979年,随庄为玑教授进行“泉州海外交通史迹”的调查,并以陈埭丁氏回族为对象,注重对其文化史迹的考察和谱牒资料的搜集。在此后十几年的社区调研中,先后发现了30余部陈埭丁氏族谱,随后将这批零散的资料整合勘校,编辑为《陈埭丁氏回族宗谱》一书,于1996年由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12月,省历史学会和晋江县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在陈埭联合召开“陈埭回族历史学术讨论会”。会上交流的学术论文40余篇,内容涉及陈埭回族的源流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华侨人物及祠堂建筑等方面。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研讨会的论文集《陈埭回族史研究》。
  四、高山族
  1929年7月至9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所民族学组福建籍助理员林惠祥赴台湾调查番族(高山族)历史文化和搜集文物标本。林惠祥化名林石仁,假托为商人,独自深入番族社区,足迹遍及泰雅、卑南、阿美、邵等高山族民系村社。同时,还在台北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采集高山族先民的遗物。回到南京后,根据所采集的资料写成了《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成为大陆研究台湾高山族的第一人。.
  20世纪80年代,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对省内的高山族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所属族群、家庭人口、经济状况等。
  1982年,福建省歌舞团骆季超在《音乐研究》第1期发表了《台湾高山族民歌的调式与旋律特点》,该文对大陆搜集的阿美、卑南、排湾为主的高山族音乐进行了形态学研究。1985年,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省群众艺术馆孙星群在《中国音乐》第2期上发表《高山同胞话俚歌——对福建高山族同胞的采访报告》,介绍了作者走访福州、厦门、建阳、龙溪等地15位高山族人士采录到的百首阿美、排湾、卑南、泰雅人民歌及所反映的高山族风情。
  1990年,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四届研讨会上,蓝雪霏发表了《高山族歌舞艺术的变迁》,后收入《中国音乐学》1991年3期。该文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了高山族歌舞所历经的变迁及其变迁原因。1996年,在台湾召开的“南岛语系民族音乐研究会”上,蓝雪霏提交了论文《畲族音乐与高山族音乐的比较研究》,此文后来发表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994年出版的《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对高山族多声部民歌进行了专题研究,8首曲例中一半为福建高山族所唱。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一书中将高山族歌舞音乐专列一章,其礼俗性歌舞和抒娱性分述时所举的9个谱例中便有6个来自福建高山族所唱。
  1996年4月至6月,陈国强应“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邀请,在台湾作50天合作研究,调查台湾原住民的姓名。先后调查台中县和平乡的泰雅族的姓名,台东县雾台乡的鲁凯族的姓名,台东县玛家乡排湾族的姓名,台东县卑南乡鲁凯族姓名,台东县卑南乡北阿美人的姓名,台东县兰屿乡雅美人的姓名,新竹县五峰乡赛夏族的姓名,新竹县尖石乡赛夏族的姓名,宜兰县噶玛人的姓名,花莲县秀林乡东泰雅人的姓名,南投县仁爱乡邵族的姓名,南投县仁爱乡平埔人的姓名,南投县信义乡布农族的姓名,嘉义县阿里山乡邵族的姓名,苗栗县南庄乡赛夏族的姓名,并在嘉义县阿里山乡雾社调查。还参观台湾民俗村、九族文化村、原住民文化园等。通过20多个点的调查,基本上弄清高山族各族群中姓名的由来、组成与改姓源由等。
  第二节 文物收集与展示
  一、厦门大学对民族文物的收集和展示
  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就收集多种文物,存于生物学院古物陈列室。国学研究院停办后,各种古物划归文科管理。林惠祥采集的高山族文物数十种亦被收存,以后又在南洋及国内陆续收集人类学及民间风俗品多种。1933年秋,陈列室改名为文化陈列所,英译名为民族学博物馆(EthnologicalMuseum)。藏品中的第二部分为人类学部,内分“台湾番族(高山族)”的文物标本、其他(南洋、西藏)和民俗三部分,除残品外共有276件。1934年,林惠祥和新加坡督学陈育崧发起筹办厦门人类学陈列所,供厦门大学历史社会系及其他院系参考、使用。当时有武器、服饰、艺术品、宗教品、器具、舟车模型、史前遗物和图表等9类,除图表外有标本214种300余件。1936年6月,该所与厦门大学文化陈列所合作为厦大历史学会举办展览会。抗战爆发后,林惠祥避难南洋,仍多方收集文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所收藏的人类学标本。1947年11月,林惠祥重回厦门大学主办人类学标本展览会,展品包括史前遗物、历史时代古物和民族学标本。1948年,林惠祥和庄为玑等厦门大学历史系师生在南安县发现诸多史前遗物和历史文物,如石锛、古砖、石刻、石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厦门大学又收集了畲族文物和泉州伊斯兰石刻等,充实馆藏,收藏量是此类博物馆中最多的。该馆陈列品共有10类,分别是:从猿到人模型、南洋旧石器、台湾的新石器、福建的新石器和印纹陶、福建出土的明器(即冥器)、泉州出土的碑刻、福建省出土的古外销瓷、高山族文物、畲族文物和南洋民族文物。
  二、伊斯兰文化石刻收集
  192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吴文良回泉州老家任中学教员,开始留意收集伊斯兰宗教石刻。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遍泉州罗城各城门的城基挖掘工程,以微薄的中学教员薪水,用于收购伊斯兰石碑。每收集到伊斯兰碑刻时,都作文字记录。1946年他在南城门发现一方伊斯兰教碑刻,因要价太高,无力购买,随即告知清净寺出资购买,由该寺保留。1949年11月,有人要想拆毁灵山圣墓的阿拉伯人石墓筑屋,吴文良当即向晋江行署专员许集美报告,及时制止了破坏,保护了灵山圣墓。1954年,吴文良把数十年搜集的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石刻154方捐献给国家,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亲自书写《褒奖令》致吴文良。1959年他又捐献给国家20多方宗教石刻。从1953年至1956年,吴文良还捐献数十方外国宗教石刻给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其中有一件为波斯文和汉字的元代墓碑,波斯文曰:“艾哈玛德·本·胡阿吉·哈吉姆·艾勒德死于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城。”该石碑对泉州回族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57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泉州宗教石刻》(吴文良编著)。该书所提到的宗教石刻,包括伊斯兰教、古基督教、摩尼教、婆罗门教等,其中以伊斯兰教石刻最多,是研究泉州回族历史、文化的物证材料。
  三、畲族文物收集
  1959年5月,根据国家民委指示,省民政厅负责征集文物资料作为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国庆展品。文物来自福州、宁德、霞浦、福安、福鼎、罗源、寿宁、泉州等地。包括:(1)赠送给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古籍图书64部共391册,其中明代古籍2册、清雍正年间古籍15册、乾隆年间6册、道光年间171册、同治年间24册、光绪年间33册,其余为民国时期地方志等资料。(2)民族文物145件,包括文化类91件,内除了回族文物石刻“重建清真寺记”拓片1件外,均为畲族文物,有宗教文物(巫师法器等)26件、勅书2件、龙旗2件、祖图1幅、族谱2部、祖杖1件,服饰56件;经济类54件,包括租赁契约、生产生活工具等。(3)图片156张,包括畲族宗教、民俗、政治、经济等方面摄影图片。
  20世纪90年代,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博物馆、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闽西畲族陈列室等一系列少数民族的专题馆室的建立,也征集了大量的民族文物,为福建民族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第三节 古籍挖掘与整 理
  一、畲族
  1947年,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凌纯声在其文《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中,披露了他挖掘整理的畲族《高皇歌》、《同源娘姓歌》全文以及畲民醮名祭中巫师《证龙坛》的部分内容。厦门大学蒋炳钊、福建师范大学陈元煦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合作汇编畲族史料,并载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福建省编辑组编辑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这些史料包括:(1)记载盘瓠传说的古籍,如《山海经》、鱼豢《魏略》、郭璞《玄中记》、干宝《搜神记》、黄闵《武陵记》、杜佑《通典》、罗泌《路史》、《古今图书集成》、何求《闽都别记》等。(2)记载畲族的正史,如《资治通鉴》、《宋史》、《宋季三朝政要》、《元史》、《新元史》、《元经世大典序录》、《元史记事本末》、《明实录》、《明史》、《明史记事本末》、《清史稿》等。(3)记载畲族的地方志,如陈寿祺《重纂福建通志》、《临汀汇考》、李拔《汀州府志》、清康熙《长汀县志》、民国《长汀县志》、清乾隆《上杭县志》、清道光《龙岩州志》、民国《龙岩县志》、清同治《宁化县志》、民国《连城县志》、清光绪《漳州府志》、清嘉庆《云霄厅志》、清康熙《平和县志》、清乾隆《龙溪县志》、清乾隆《永春州志》、明万历《永春县志》、民国《永春县志》、民国《德化县志》、民国《诏安县志》、民国《长泰县新志》、明崇祯《兴化县志》、清乾隆《仙游县志》、清光绪《永泰乡土志》、民国《侯官县乡土志》、清道光《罗源县志》、清光绪《福安县志》、民国《霞浦县志》、清光绪《古田县乡土志》、民国《古田县志》、清道光《建阳县志》、清光绪《重纂光泽县志》、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民国《南平县志》等。(4)记载畲族的文集,如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漳州谕畲》、《回刘汀州书》,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郑所南《铁函心史·杂文·大义略序》,熊人霖《南荣集·平菁寇凯歌叙》,俞大猷《正气堂集·论山寇多宜抚剿并用》,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中的卷9《别录一·奏疏·谢恩疏》、卷9《别录一·奏疏·申明赏罚以历人心疏》、卷9《别录一·奏疏·政治二盗贼一策疏》、卷10《别录二·奏疏·议夹巢方略疏》、卷10《别录二·奏疏·横水桶冈捷音疏》、卷10《别录二·奏疏·立崇义县治疏》、卷11《别录三·奏疏·移置驿传疏》、卷12《别录十·移公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卷16《别录八·公移·征剿横水桶冈分委统哨碑》、卷25《外集七·平猁头碑》、卷27《续编二·与王晋溪司马》、卷32《附录一·年谱一》、卷37《附录六·阳明先生行状》,顾严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第16册福建《防闽山寇议》,福建《汀州府志》上杭条,刘埙《水云山泯稿》中卷2《五言律诗·畲寇》、卷13《参政陇西公平寇碑》、《杂著·汀寇钟明亮事略》。(5)记载畲族的笔记、小说,如邝露《赤雅》,谢肇淛《太姥山志》、《五杂俎》,淡孺木《枣林杂俎》,李调元《南越笔记》、《卐斋琐录》,吴震方《岭南杂记》,檀萃《说蛮》,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梁章巨《归田琐记》,徐珂《清稗类钞》,傅恒《皇清职贡图》,卞宝第《闽娇鰌轩录》,严如煜《洋防辑要》,刘锡蕃《岭表纪蛮》、《思文大纪》。
  1994年,厦门大学蒋炳钊、王钿校点的《鹿洲文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清代畲族知识分子蓝鼎元的著作全集,分上下册,上册包括《鹿洲初集》、《鹿洲公案》,下册包括《棉阳学准》、《东征集》、《女学》、《修史试笔》、《鹿洲奏书》、《平台纪略》、《鹿洲藏稿》、《鹿洲诗选》等。
  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民族研究所按照国家民委民族古籍办公室的规划要求,开始挖掘、整理畲族谱牒资料,谱牒中除了大量的家族谱系资料外,还包括《勅书》、《凤凰山七贤洞记》、《龙首师杖记》、《历朝封赠》等。
  二、回族
  20世纪80年代,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根据已发掘的200余方泉州伊斯兰教墓碑、清真寺碑刻上的文字进行翻译、整理和研究,这些文字主要是古阿拉伯文,还有少量的古波斯文。从事翻译工作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的专家学者,他们先将古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翻译成现代阿拉伯语,再将现代阿拉伯语翻译成汉语。1984年,《泉州伊斯兰教石刻》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陈达生主撰,为中英文对照本,内配全部石刻图片,同时还对石刻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书由白寿彝作序,指出:“这些碑文的内容、书法和具体的安排,都提供了宗教史、文化史的珍贵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庄景辉开始了陈埭丁氏回族谱牒资料的蒐采和整理工作,至1996年共汇集了近30部。其中少数是清康熙、乾隆年间编撰的,大量为道光、光绪以及民国时期的重修、续修者。经庄景辉的整理、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于1996年由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分卷辑录的形式,将全部谱牒资料进行整理,即分为:序、跋谱例;纪、说、表;传记、行状;像赞、图赞、寿序;墓纪、圹志;祭祀规约;契约文书;讼稿、批语;碑铭牌匾、楹联诗文;绘图、画像;世系、谱图;拾遗等12卷。把散见在各谱中的资料,归纳于上述一定内容范围的分卷中。此外,还收录了谱牒以外的诸如出土的墓志铭、民间契约、实存的碑匾和宗祠的柱联等,兼收了府县志或鲜见的丁氏族人著作中的有关篇章和一些相关的官方文件。
  1994年8月,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南方相邻8省区回族古籍协作领导小组,并于同年11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第一次协作会议,决定编辑、出版“南方回族古籍丛书”。1995年11月,在海南三亚市召开协作会议,并成立南方回族古籍丛书编委会。1998年2月,丛书第一集《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主编马建钊,其中福建省回族谱牒资料由黄秋润编辑、整理,有《白奇郭氏族谱》、《燕支苏氏族谱》、《清源金氏族谱》、《陈江丁氏族谱》等。丛书第二集《中国南方回族碑刻匾联选编》于1999年11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答振益、安永汉主编,其中福建省回族碑刻、匾额、楹联选编由黄秋润编辑、整理,内有元至大二年(1309年)至民国13年(1924年)伊斯兰碑刻、匾额、楹联共20种。丛书第三集《中国南方回族历史人物资料选编》于2000年11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主编为白先经、翁乾麟,其中福建省回族谱牒资料由黄秋润编辑、整理,内有蒲寿庚、夏不鲁罕丁、金吉、李贽、郭谏平、郭拔萃、丁拱辰、张玉光、郭志雄等9人资料。
  第四节 机构与刊物
  福建是中国较早出现与民族研究相关的机构和出版物的省份之一,二者的问世均在20世纪30年代。
  一、机构
  (一)博物馆与纪念馆
  1.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
  1934年,林惠祥在厦大任教时,成立私立厦门人类博物馆筹备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林惠祥将自己多年搜集的文物和专用图书捐赠给厦门大学。1952年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成立,并于1953年3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该博物馆担负科研、教学和社会教育3项任务。
  科研方面,开展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中国东南区(着重福建和台湾)和东南亚新石器时代、泉州港中外交通史、古窑址和古外销陶瓷的研究,以及古越族、畲族、高山族和东南亚民族的调查研究。
  教学方面,20世纪50年代,即在历史系开设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课程;1956年林惠祥受高教部委托培养研究生。1959年成立考古民族教研室,为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开设专门化课程。1973年历史系成立考古学专业,也都是利用该馆文物进行教学。
  社会教育方面,接待校内外各界人士参观。参观者包括中央、省各级领导和干部、工人、农民、军人、中小学生、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国际友人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人类博物馆关闭,1978年6月恢复。
  2.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位于福安市甲杯山闽东烈士陵园北侧。1985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叶飞视察福建时提议筹建,并题写馆名。1988年4月落成,1989年7月1日正式开馆,隶属于宁德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纪念馆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分3个展厅。展品有各种统计的图表文字、畲族革命人物原始照片、革命斗争遗址照片和各种革命文物等。馆内展品按时间先后和斗争内容分为:“畲族人民接过马列火种,畲族山村创立红色政权”;“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岁月,畲族人民付出巨大代价”;“畲族人民置身于两种命运的决战”等三个部分。
  3.闽东畲族博物馆
  闽东畲族博物馆位于宁德市建新路1号大院内。成立于1989年10月15日,隶属于宁德地区文化局。
  该馆建筑面积共1180平方米,共分3个展厅。第一展厅为畲族风情摄影展,内容主要反映闽东各地畲族的生产劳动、文化娱乐、节日活动、婚礼仪式等民俗事象。第二展厅为畲族民俗实物展。生产类有龙骨车、犁、磨谷机、风谷机、楠机、纺车等6件;生活类有灯马、烛台、齐篮、畲家笠斗、铜烘炉、果盒、膝盒、屏风、木雕床和各种稞印模板(包括漆山木刻人物板、漆金木刻花鸟板、漆金木刻花卉板、漆金木刻鸳鸯荷花板等)等,共几十件。在该展厅另辟单项陈列两室:一为畲家婚礼厅堂排设,正厅中间放一张方形台桌,围以绣花桌裙,桌上摆烛台一对,台桌正面墙上贴有对联,右联为“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左联为“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横批为“凤凰到此”。一为畲族男女立体模像。女的装饰分已婚和未婚2种:前者着纯黑色上衣,大襟交领式(类似和尚领),两旁开深衩,后裾比前裾长,衣领绣有柳条图案纹样;下身着黑色短裤,打“脚绑”,缚以“围身裙”;发式梳成高髻垂缨,髻呈筒式,高盘头上,畲族称其为“盘龙髻”或“凤凰髻”。后者着装与已婚妇女无甚差别,但其发型是用红色绒线同头发夹杂一起编成辫子,盘缠头上,呈圆圈形状,额前还留有若干“刘海”,与汉族民间少女发型相仿。男的着青色直襟短衫、长裤,与闽东汉族男子着装无异。第三展厅为畲族文献资料展,主要内容为记载畲族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研究畲族的各种书刊,共400多册。
  4.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
  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位于陈埭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宗祠内,1984年筹备,1985年3月1日开馆。馆内包括“回族社区历史”、“丁氏回族文物”、“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回族社区”等三部分。
  5.惠东妇女服饰陈列馆
  惠东妇女服饰陈列馆位于惠安县城内科山,1998年10月开馆。展室共148.4平方米。该馆通过衣饰、发饰等实物,依据年代、季节、年龄、样式、质地、色彩、工艺、用途等方面所构成的民俗事象,展示惠东女风貌。
  (二)教学与研究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4-1937年)。1930年,厦门大学文科改为文学院,社会学系与历史系分开,1934年两系合并为历史社会学系,内分2组。在该系担任社会学、人类学课程讲授的有徐声金、史禄国(俄国人)、林惠祥、张镜予(睿)、李式金、林幽等人。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设考古学、人类学2个专业。1984年向全国招生,各专业每两年招收20名学生。从1984年至1995年间,聘请的兼职、客座教授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展岳,南京博物院宋伯胤,福建省博物馆陈存洗,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郑德坤、人类学系乔健,日本中部大学王崧兴,美国哈佛大学张光直,美国斯坦福大学武雅士。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1981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下设考古学和人类学两个研究室。
  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1993年1月成立。
  福建省民族研究所(福建省宗教研究所)。1997年成立,隶属于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福建协和大学文化研究会。1931年成立,内分风俗、语言、物产、史地、歌谣、民族等股。
  中国百越史研究会。1980年6月成立,会址在厦门大学。
  中国人类学学会。1981年5月成立,会址在厦门大学。
  福建省民族研究学会。1986年1月成立,会址在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福建省客家学会。1993年4月成立,挂靠福建社会科学院。
  二、刊物
  《福建文化》(不定期集刊)杂志,由福建协和大学福建文化研究会主办。1948年6月停刊,共出版38期。
  《福建民族》(双月刊)杂志,由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00年改为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主办,1992年7月试刊,1994年创刊。
  《客家》(季刊)杂志,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客家学会合办,1993年创刊。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