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90
颗粒名称: 一、文化
分类号: K281.2
页数: 3
页码: 291-293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清代,福州萨姓族人登科者有50余人,且著述颇丰。仅藏于福建省图书馆的萨姓著述及宗族文献就有10余种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蒙古族 文化

内容

清代,福州萨姓族人登科者有50余人,且著述颇丰。仅藏于福建省图书馆的萨姓著述及宗族文献就有10余种。
  萨龙光《〈雁门集〉编注》。萨龙光(1752-1818年),字肇藻,号露萧,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钦定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户部主事、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乾隆五十三年丁忧回闽后,告病不出,继承祖业,专理盐务。嘉庆十二年(1807年)刻成先祖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雁门集〉编注》14卷,并附《倡和录》1卷、《别录》1卷于书末。
  编者加意访求遗帙,增加了旧刻所缺的31篇,并考订旧闻,仿任渊编《山谷内外集》之例,以诗系年。全书共有篇目777题,实收诗词807首。注本所辑萨诗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始,逐年顺序排列,下迄至正十五年(1355年)。所收作品的诗人年龄为18岁至84岁。
  萨玉衡《白华楼诗钞》。萨玉衡(1758-1822年),字葱如,号檀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举,历任陕西洵阳县等县知县。因川督失职被连累沦戍,后赎以归,终身以著述为事,尤长于诗。王凯泰称:“萨檀河先生淹贯经史,于书无所不读,于学无所不窥,故其诗渊懿卓铄,沈博绝丽。”林昌彝说:“闽中近代诗家足以雄视海内者,闽县则龚海峰景瀚、萨檀河玉渊、谢甸男震、陈恭甫先生寿祺。”并赞萨玉衡之诗,“学人之诗也,才足以副之,亦梅村、竹垞之流亚也”。(①(清)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11。)陈寿祺也赞其诗云:“秀逸沉雄,深合敦厚温柔之旨。”《白华楼诗钞》原为6卷,嘉庆十五年(1810年)失火,烬余4卷,初刻于嘉庆十八年,系萨玉衡手订付梓。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其子萨大年重刻。光绪二十五年(1903年)其从孙萨承钰又重刻此集,并增加《白华楼焚余稿》1卷。萨承钰之子萨嘉曦于宣统元年(1909年)再刊刻,除《诗钞》4卷、《焚余稿》1卷外,又增辑萨玉衡生平传文、时人对其诗作评论及友人致萨玉衡书信为《附录》1卷。萨玉衡著述颇丰,见于记载的有《经史汇考》8集、《小檀弓》12卷、《傅子补遗》、《汉书律历志补》、《金渊客话》、《曲江杂录》、《续全闽诗话》等,均毁于火。其传世者还有《汉赵氏孟子章指复编》1卷,及《附论》1卷。
  萨察伦《珠光集》。萨察伦(1770-1829年),原名虎拜,后改名察伦,字肇文,号珠士。少时就学于鳌峰书院,“时即以文笔惊人,又喜为侠士风,学禅家语,意气不可方物”。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以大挑一等分发云南知县,未赴任,终老于家。他诗才敏捷,“经济文章又为文忠(林则徐)、文恪二公所推许”。有《珠光集》4卷,录诗251首,宣统二年(1910年)萨嘉曦刻本。
  萨龙田《湘南吟草》。萨龙田,字肇珊,号燕南,道光十一年(1831年)中举,后被杨文琢聘为记事。《湘南吟草》集诗30首,由萨嘉时曦于宣统二年(1910年)刊刻行世。
  萨大文《荔影堂诗钞》。萨大文,字肇举,又字宗芮,号燕坡,萨玉瑞之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大文秉承家学,纵情诗酒,以其所居旧有荔影书屋,名其诗集为《荔影堂诗钞》,由其侄孙萨承钰于光绪二十五年(1903年)刊刻行世。
  萨大年《荔影堂诗钞》。萨大年(1815-?),字肇脩,号兰台,萨玉衡五子。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国史馆分校,升侍读,后改任建宁府学教授。
  萨大年公余之暇,与友朋时相唱和,因幼时兄弟数人常在荔影书屋吟诗作对,且以大文兄弟之情甚笃,故亦名其诗集为《荔影堂诗钞》。诗集2卷,萨承钰于光绪二十五年(1903年)刊刻。宣统二年(1910年),萨嘉曦将萨大文、萨大年兄弟诗集汇刻为《荔影堂合钞》4卷。
  萨大滋《望云精舍诗钞》。萨大滋(1818-1856年),原名聿宝,字聿敬,号佑之,又号树堂,萨察伦之子。《望云精舍诗钞》1卷,宣统二年(1910年)由萨嘉榘刊刻行世。
  出姓蒙古族人至清代出现了一批文士武将,如出科联、出梦锂、出调元等。
  民国时期,萨姓蒙古族著名学者萨本栋,物理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