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73
颗粒名称: 二、宗族
分类号: K282.1;C913.11
页数: 2
页码: 274-2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满族宗族的情况。宗亲会宗旨:(1)修造祠堂、修订族谱;(2)联系宗亲,相互帮助,扶弱济贫;(3)组织兴办企业,协助台湾及海外聂氏宗亲在大陆开展各种经济活动。
关键词: 福建省 满族 宗族

内容

泉州等地粘氏共尊粘罕为始祖,粘博温察尔为来闽开基始祖。粘氏来闽已传二十余世,也有多个分支,但以永宁博温察尔墓、衙口宗祠、粘氏家谱维系宗族。
  据《粘氏族谱》记载,明中期,十三世粘灿始修族谱,“方成,未传布,遇洪灾,有一二遗失”。明隆庆二年(1568年),“凤台公承叔父见真公命,遂与宗山、衡南、钟娄、钟星、钟斗并洪楠、洪举、洪勋诸公取涤楼公散失世牒修成之,由是吾族始有谱”。十五世钟星、洪楠校订浔江粘氏族谱。十六世粘本盛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访北方武邑、邢台、临汾、洪洞五世以上诸同宗,合修成全册”。此后,粘氏修谱未断。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十二世粘粤、粘恩二位兄弟渡台开基。清以后,闽台粘氏少有往来。1923年,一份手抄的《浔江粘氏敦业公派下家谱》辗转寄到台湾。1985年,粘氏宗亲会编辑《粘氏源流渡台开基族谱》面世。
  修葺宗祠始于康熙年间(1662-1722年)。《粘氏族谱》记载:十九世缵文“时鼎新大宗祠,赖公集狐成裘,劝捐乐输,无不殚力勇往,始终玉成云”。一骅“建宗祠,修祭器,葺祖茔,日夜殚精劳神,老而弗倦,至易箦时犹以小宗及家秉叮咛后人”。嘉乐见“浔江大宗祠将颓,亦与兄、侄共修之,见春祭缺费,置业以充之,独力修葺祖坟,不惜资费,惟谋久远。甲第巷小宗已成,后寝未建,公独力构成,复以负郭良田充作素斋,逸轩二公蒸尝费。涤楼公祠荒废,阖族鸠资奠祭,公虑其将替,置店屋收息以供祭费而永之。族党失祀者,设牌于大宗祠旁,置祭地数顷,使族人输值,春祀清明,秋祀中元。戚属不能婚嫁者,倾囊助之,丧葬则赙焉”。
  相对于泉州粘氏,福州地区的满族宗族意识比较淡薄。福州满族对“旗人”、后裔的认同,要超过对祖先的感情。他们常会说自己是八旗中某某旗的后代。但少数例外,例如,旗人赵氏均认同是都尔图的后裔。居住在乡村新店升山的聂氏因长期聚居,宗族意识较强,他们以聚五公为入闽始祖。
  在宗族内部的管理上,泉州粘氏凡遇新婚、喜庆,要向“值东”(东家,各户轮流做)交大洋一二圆,到了“春祭”时,值东要备枣灯一对负责祭扫。
  福州升山聂氏宗亲会由闽台两地聂氏后裔组成。宗亲会组织机构由旗长、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组成。宗亲会宗旨:(1)修造祠堂、修订族谱;(2)联系宗亲,相互帮助,扶弱济贫;(3)组织兴办企业,协助台湾及海外聂氏宗亲在大陆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聂氏宗亲会还在章程中详细订立了财务管理规定、祠堂管理规定及会员会费缴纳规定等。聂氏宗亲会还成立了“聂氏宗亲会学童奖助基金”。凡是聚五公派下后裔,在国内各小学就读的男女学童均可提出申请,基金会择优颁奖。在每年元宵节祭祖前三天,获奖学金的聂氏学童名单公布在聂氏宗祠,在祭祖当日举行颁奖典礼。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