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56
颗粒名称: 三、民国时期
分类号: K282.1;D675.7
页数: 2
页码: 253-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福建省满族政治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满族政治 民国时期

内容

辛亥革命后,旗人一度成为“追剿”、“清算”的对象,有的被诛杀,余下的四散逃离。这种状况至20世纪30年代后才有所改善。
  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福建满族的进步人士参加了民主革命的抵御外敌斗争。
  满族青年工人粘文华,在参加过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的二哥粘芳硕的影响下,先后参加厦门海员工会和厦门店员工会,并被推选为厦门店员工会理事长。民国16年(1927年),粘文华加入共青团,同年1月24日,被推选为厦门总工会组织部长,领导组建工会、发展会员,参与领导了以加薪、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的大规模罢工斗争。民国19年(1930年)5月,粘文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同年5月4日厦门工代会在中华中学召开的赤色工会代表大会中,被推选为厦门赤色总工会委员长。5月25日,参加了陶铸领导的厦门劫狱斗争。11月,担任中共厦门市委委员,后任市委书记。次年2月,参加省委扩大会议,并被选为省委委员。民国21年(1932年)夏,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调粘文华等人到晋江、南安工作,筹建晋南特委,粘文华担任中共晋南特委书记。民国23年(1934年)初,被调到中共安溪中心特委担任执委、组织部长。同时,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民国25年(1936年),粘文华辗转来到新加坡。先在新加坡总工会工作,并担任党团书记,后以“华侨救国会”名义,在海员、橡胶工、店员等工人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领导了新加坡、马来西亚50万工人大罢工。随后成立“新马华侨抗敌后援会”,在华侨中发动募捐,并组织大批华工回国参加抗战。回国后,在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工作,组织“晋南抗日自卫队”,在紫帽山一带驻扎。民国28年(1939年),担任中共闽北特委委员。民国38年(1949年)5月开始,担任省委职工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瓯军管会工交处处长,配合解放大军解放福建。
  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满族青年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闽籍满族青年清华大学第十级女生许如琛,私立北平汇文中学学生王念祖、王念烈在北京参加了“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王念祖是汇文中学高三学生,任校学生会主席,是该校游行队伍的组织者之一。
  民国27年(1938年)春,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的琴江村满族青年曹维廉辞去欧亚航空公司高薪职位,率弟曹维新、大妹曹维礼、二妹曹维真一起参加新四军。同年,曹维廉由张爱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新四军电讯大队教育主任、机务主任等职。发挥其熟悉无线电专业技术特长,负责创建新四军最早的电台,培训了一批批电讯、机务人员。当时正在皖南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闻知,特地采访了他们,并为在场的维廉、维礼、维新拍了合影。皖南新四军军部训练班结束后,维廉留在军部,负责新四军的通讯工作;维礼随第三师北上,为前线将士救死扶伤;维真随军赴皖北;维新留在军部担任军邮员。民国30年(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曹维新所在部队突围未成,他被俘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后参加了在赤石的暴动。民国31年(1942年)6月19日,被杀害在虎山庙旁,牺牲时年仅19岁。
  曾留学英、德的满族青年黄廷枢是民国海军中首批掌握潜艇技术的高级人才。抗日战争爆发后,申请归国抗战,被分配到(水上)布雷游击队。其所在的布雷总队第三大队布雷区域正好在新四军的防区内。民国29年(1940年)春,第三布雷大队拨归新四军指挥,直接受司令员陈毅领导。当时黄廷枢是第六中队的中队长,他主动向海军部请缨,被委派为全权代表,只身前往江苏漂水县水西村新四军驻地,向陈毅司令员报到。在新四军的配合下,布雷大队成功进行了侦察、运送水雷、部署兵力、寻觅船只的任务。此外,毕业于南京海军雷电营校第一届无线电班的琴江人张端弧(黄廷枢同门),曾在军舰“长治号”当过无线电官,抗战期间也参加了长江布雷战斗,任第五中队无线电官;张嵩龄,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南京海军学校,是被日军炸沉的中山舰的幸存者。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