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入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入闽
分类号: K282.1
页数: 3
页码: 241-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满族入闽的情况。其中包括元末避居泉州的女真人、清初入闽的八旗官兵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满族 入闽

内容

福建满族由两大主体构成:一部分是金国皇族后裔粘博温察儿于元朝末期避居泉州的后代,他们是满族先人——女真人的后裔;另一部分是清军入关统一中国后,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福州设置八旗驻防,驻扎的满洲八旗官兵的后裔,他们在福州置产立业、娶妻生子、营造坟茔,长期定居下来。
  一、元末避居泉州的女真人
  博温察儿祖先宗翰(本名粘没喝,汉语讹为粘罕)为金国开国元勋,与金国开国皇帝阿骨打是侄叔。宗翰死后,谥号“桓忠”,故粘氏宗祠亦称作“桓忠祠”。泉州粘氏尊宗翰为一世祖,博温察儿为八世祖。宗翰之父撒改因被金廷封为“金源郡王”,故今泉州晋江粘氏宗祠中有“派衍金源归一本”之联。
  元末至正初年,金国皇室后裔粘博温察儿“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泉州晋江的永宁(今属石獅市)。迁徙至泉州时,粘博温察儿年事已高,不久弃世。他死后葬于住地永宁杨丹。(①粘博温察儿墓尚存。该墓原占地500多平方米,呈“凤”字形,三合土圆形封土堆,三层墓埕逐级外扩。墓碑“凸”字形,长2.06米、高0.75米,上楷书阴刻“八世祖粘公”五字。1989年由台湾粘氏宗亲会捐资修葺,同年4月晋江县(现晋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墓左侧立碑保护。)博温察儿长子子寿、次子子禄由永宁迁移到浔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居住。
  从元代至明末,女真皇族后裔粘氏人口数甚少,主要原因:一是一脉传承,繁衍较慢;二是明中后期的倭寇之乱,粘氏一族也惨遭荼毒。
  据《浔江粘氏世系纪略》记载,粘氏宗族所处的浔美、陈坑、山柄等村,在明中后期均遭倭寇焚劫,死亡人数不计其数:“十四世尔明,生子四人,四子诸孙,殁于兵荒无嗣世。”“十五世昱,兵荒掳去下邦而死,妣张氏掳去兴化而死。”还有的粘氏子孙则在平定倭乱中战死沙场,如十四世席珍,“值倭乱,以征阵亡”,“追赠骠骑将军,以旌忠勇”。(②《晋江县志》,《忠义传》。)有明一代,晋江粘氏共传11代,至明末,见诸族谱者,仅寥寥数人。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泉州曾是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基地,民众屡经战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行“迁界”政策,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晋江粘氏聚居的陈坑、古婆庄、山柄等村,经过战乱,举族逃亡。在泉州居住的部分粘氏为避乱世,徙居南安梧坑。
  清中期,社会环境好转,粘氏各支逐渐繁盛。由于同宗同源的渊源关系,泉州粘氏得到清皇室的认同,政治地位大为提高。清代粘氏中科举、为官宦者众多,经济生活也随之改善。泉州名门望族眼见粘氏得势,争相与之结亲。如晋江衙口施琅便嫁女与粘氏子弟。据《粘氏族谱》记载:“粘拱恩,本盛孙,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举人,娶靖海侯施琅女施氏。”
  二、清初入闽的八旗官兵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五月,“固山”郎名赛率满洲营官兵三千屯兵福州城中,并令福州东门、汤门、水部门三关居民全部搬出住处,征为兵营,谓之“匡屋”。顺治十六年十一月,清兵复至。十一日,头站300人、马500匹先至,屯东门外。大队人马于十二月二十六日至,屯扎七门外。
  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诛灭跟随吴三桂叛清的“三藩”之一耿仲明,并将其部属撤回京师之后,清朝政府派遣杭州副都统胡启元率领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兵马1026名进驻福州。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政府又把耿仲明属下兵马1000名也编人上三旗,在驻防福州的四旗内行走,并设福州将军一名。从此,福州和广州成为清代各直省中仅有的两个汉军八旗单独驻扎的驻防点。
  最初的福州将军由汉军旗人担任,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阿尔赛被任命为福州将军之后,该职位才大多选派满洲人担任。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命福州四旗汉军官兵出旗为民,再从京城挑选满洲兵丁,分批到福州驻防。这些原驻京师的满八旗官兵从此就在福州长期定居,他们的后人就成为福州城内满族的主体部分。在清代,福州是全国13个设置将军一级官员的驻防单位之一。
  雍正六年(1728年),兵部侍郎牛钮奏请于江宁、杭州、荆州、京口、广州、福州等处驻防水面,勤加操练,被朝廷采纳。镇闽将军阿尔赛觐见雍正,雍正面谕:“尔等旗人宜习水务。”同年,福州将军奏请设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经朝廷议政大臣会议“复奏照准”,令创建官署、兵房1321间,并以炮山高地火药库、钟楼为中心在洋屿半岛周围荒地围建城墙。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征南将军赖塔奉旨挑选531名行营旗兵进驻琴江,组成三江口水师旗营。琴江,也称作福州旗人水师城,位于长乐太平港口,云门山洋屿以东,距长乐市区5千米,距闽江入海处15千米;面对圆山水寨,与大屿(琴屿)、小屿(剑屿)、乌屿成掎角之势,与福州马尾隔江相望。这里是白龙江、乌龙江、马江交汇处,故称三江口,又因闽江流经此处形似一把古琴,故称琴江。作为清代福州海江防卫的要冲,三江口水师旗营担负“控马江带乌龙,拱卫省城,抵御外侮”的重任。驻扎在琴江的兵丁是福州驻防中四旗汉军的余丁,俗称“老四旗”,设领催、鸟枪兵、弓箭兵、交甲、大刀、挑刀和藤牌兵等,这支水师归福州将军统辖。福州将军的行辕至今仍保存完好。
  乾隆时期(1736-1795年),福州驻防办理汉军出旗为民事宜。按清廷计划,三江口水师旗营的汉军应裁去一半,再由京城派遣满八旗填补。然而,因京师旗人畏惧路途遥远和海上风大浪急,生活艰苦,终未能换防成功。于是,这部分汉军旗人便留下为清廷御疆。在长期的八旗组织生活中,他们与满八旗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语言、习俗等方面趋于一致,完全融入满族之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