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47
颗粒名称: 六、节日
分类号: K282.1;K892.1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回族节日风俗的情况。其中包括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回族风俗 节日

内容

福建回民纪念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上述节日都是按伊斯兰教历确定的。开斋节,是回族一年中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回历9月为斋月,10月1日为开斋节。整个活动是由人斋(亦称封斋、把斋、斋戒)开始。斋月开始,泉州清真寺拱门下挂上三盏巨大灯笼,寺门尖拱正中悬挂红色大官灯。过去由于没有电灯,故每晚点灯是由清真寺设一圆牌,列出各家户主名姓,交由回民以户轮流负责。整个斋月寺门灯火辉煌,不但常有不少回民围坐于灯下聊谈,而且许多孩童借着灯光尽情玩乐,增添了斋月热闹气氛。既人斋,家家户户应于每日傍晚到清真寺礼拜殿前焚点成双香枝,并在自己的厅堂正中焚点二或四枝“安息香”并焚烧檀香木和香末,直至开斋之日为止。封斋的时间一般为30天。斋戒期满,举行开斋节以示庆贺。当日,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相互祝贺。每家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节日食品,以备当夜全家团聚并招待亲朋好友。泉州的回民还前往灵山三贤四贤墓行香朝拜,听阿訇诵读《古兰经》,然后各自到其先辈或亲属的坟墓游坟。开斋节日,富裕回民还履行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的“散天课”,施舍贫民。开斋后便恢复正常生活。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时间是每年伊斯兰历12月10日。这一天,穆斯林要宰牲献祭,经济条件好的可以一家宰1头牛或羊,也可以数家合宰1头牛或羊,除自家食用和待客外,要将其中一部分济贫施舍或送清真寺集体会餐。除宰牲外,回民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活动。宰牲节期间,亲友相互访问,馈赠油香,互致节日问候。
  圣纪节,为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穆罕默德逝世于632年教历3月13日,中国穆斯林也称这天为“圣忌”,习惯将“圣纪节”、“圣忌节”合并纪念。这一节日的庆祝纪念仪式主要在清真寺里举行。各地清真寺都要举行礼拜、诵经等活动,介绍穆罕默德的生平、业绩和高尚的品质,鼓励穆斯林向穆罕默德学习。泉州回民过圣纪节亦在清真寺活动,一般不单独在家进行。是日分散在市区各角落的穆斯林,齐集到泉州清真寺举行礼拜。阿訇已预先备好许多油香,并宰牛或羊煮汤,以招待到清真寺参加纪念活动的回民,然后还按户各分一份。节日的一切开支由回民根据各自的经济能力自愿交献,若有结余,则归阿訇作为“乜贴”(布施),若收支不平衡,再由几户富裕回民分摊负担,或者由寺公款弥补。邵武回民在圣纪节这日与其他两大节日一样,皆由阿訇带领穆民走坟诵经。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