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46
颗粒名称: 五、生育
分类号: K282.1;K892.21
页数: 2
页码: 238-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回族生育风俗的情况。一般都必须再举行一次隆重的祝福仪式,所进行的仪式与出幼大体相同,但略有不同的是增加分送红蛋和糯米饭。
关键词: 福建省 回族风俗 生育

内容

回民出生的子女,皆须请阿訇为婴儿取“经名”。泉州回民凡生育男孩,在出生后的斋日,父母应取“红枣灯”一对,悬挂于清真寺礼拜殿前,并从封斋之日开始直至开斋为止,每日傍晚点灯,连续一个月,意即知感“真主”恩赐贵子,俗称“添丁”。孩儿出生满月、四个月、周岁,父母除炸油香、油酥花生、油酥脆花分送亲友外,还应设宴招待亲友,诸亲友亦会送上贺礼。
  为祈祷“安拉”庇佑,在童年时代,孩子们头上所戴的帽前,父母特意为之嵌镶一黄金或白银制造的形如八卦的金属“祈安”牌,中间琢刻着阿文“都哇”,夏天则用项链钩着“祈安”牌,让孩童随身挂在胸前,意即在“真主”的庇护下,能驱除邪恶,逢凶化吉,确保康安。
  男孩12岁、女孩9岁为之出幼,此乃伊斯兰教规定,但男女有别。男孩在出幼时,须举行隆重的出幼“割礼”。割礼是切除儿童阴茎包皮过长或过紧的一种手术。割礼由阿訇主持,有固定的程序,但具体进行程度各地不同。并备办丰盛菜肴,邀请同族乡老和亲友邻居来共庆出幼。20世纪末,这种仪式在一些地方已不再进行。女孩出幼各项从简,仅在当日午餐全家共食面条、红蛋为之庆贺。
  男孩年至16岁生日,为之成年,父母对儿子的平安成长,应虔诚叩谢“真主”造就成人。一般都必须再举行一次隆重的祝福仪式,所进行的仪式与出幼大体相同,但略有不同的是增加分送红蛋和糯米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