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宗教信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3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宗教信仰
分类号: K282.1;B92
页数: 5
页码: 228-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回族宗教信仰的情况。其中包括伊斯兰教、其他宗教与民间信仰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回族 宗教信仰

内容

宋元时代福建回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元末由于泉州“亦思巴奚战乱”和明初对穆斯林的迫害,大量的穆斯林为了生存隐姓埋名,放弃了宗教信仰。20世纪末,达10余万人的福建回族中穆斯林仅仅2000余人。福建省回族乡村村民中有许多人信仰佛教、基督教和地方民间俗神。
  一、伊斯兰教
  坐落于泉州东郊灵山的伊斯兰教圣墓,据《闽书》记载是唐武德年间(618—626年)穆罕默德的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的墓葬。宋代,伊斯兰教在泉州已相当活跃。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至三年(1009-1010年),在泉州城东南隅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古阿拉伯式伊斯兰教清真寺,南宋至元代又建造了多座清真寺,为泉州的穆斯林进行大规模的宗教活动提供场所。福州曾发现多座元代伊斯兰教徒的墓葬,位于福州市安泰桥的万寿院。这里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始归伊斯兰教,改造为清真寺,供在福州的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闽北邵武的清真寺亦为元代“色目人建,以奉其教”。(①嘉靖《邵武府志》,卷15,《外志·寺观》。)
  元末明初伊斯兰教受摧残。明永乐五年(1407年)皇帝颁布保护伊斯兰教敕谕,使得伊斯兰教重新得到保护和复兴。
  生活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的陈埭丁衍夏在《祖教说》中详细记载了自己在嘉靖初、嘉靖中及万历初所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宗教信仰及习俗的变化情形:“由其教而观之,孰乎若上古风气之未开?然也,如殓不重衣,殡不以木,葬不过三日,封若马鬣而浅。衰以木绵,祀不设主,祭不列品,为会期日西相率西向以拜天。岁月一斋,晨昏见星而食,竟日则枵腹。荐神惟香花,不设酒果,不焚楮帛。诵清经,倣所传夷音,不解文义,亦不求其晓,吉凶皆用之。牲杀必自其屠而后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是不敢以交神明,衣崇木绵不以帛,大率明洁为尚也。夏稚年习见如此。厥后殓加衣矣,殡用木矣,葬逾时矣,衰麻绵半矣,祀设主矣,封用圹矣,祭列品矣,牲务肥腯矣,天多不拜矣,斋则无矣,牲杀不必出其屠而自杀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设矣,楮帛焚他神矣,祀先则未用也,香花之荐犹故也。今则祀先有焚楮帛者,牲杀不必自杀与其屠者,衰皆以麻无用绵者,葬有逾十余年者,吉凶有用黄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自此之后到20世纪50年代的约四百来年间,“回教已矣”。(②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祭仪纪言》,(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丁氏回族在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汉化,宗祠祭祖“只知不用猪肉,而要用牛肉祭祀”,(③张玉光:《回教入华与泉州回教概况》,《月华》,第9卷第1期,1937年。)成为唯一保存下来的“祖教”遗迹。
  惠安百崎郭氏一世祖郭德广是穆斯林,族谱载:“吾家自开基法石,德广公即从清真教”,“开基白奇(百崎)以来,曾贮天经三十部,创礼拜寺,尊重经教,认主为主”,“德广公……其坟茔用回教法”。据郭氏族谱《复遵回回教序》记载:“孰意传至五世,遭兵燹之间,掌教必传。遂染外教之风,竟朦昧正教之则。”《适回辨》亦载:“乃出教,谅在明万历年间。”大约在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年),郭氏回族即出现了伊斯兰教信仰的危机,甚至放弃了伊斯兰教。清初,伊斯兰教在白奇有所复苏,但穆斯林人数仅百余人,清真寺也由白奇村而迁至较偏僻的大山村。到20世纪40年代,大山村清真寺仅拥有男女信徒20多人,每逢星期五在清真寺礼拜。1946年大山村清真寺最后一位阿訇“归真”后,白奇的伊斯兰教活动也随之消失了。20世纪末,白奇郭每逢治丧,供桌必陈《古兰经》一部,这是伊斯兰教存在的象征。
  民国时期,一些伊斯兰教人士在穆斯林聚居的各大城市继续创办了新的伊斯兰教学校。泉州的陈埭丁姓和白奇郭姓穆斯林于1939年选派出自己的子弟就读广西成达师范。陈埭丁姓又把前社的“尚公宫”改为礼拜堂,恢复伊斯兰教活动。1936年,成达师范学校派张玉光阿訇来泉州主持教务,在清净寺创办学校,复教者渐众。1939年,中国回教协会成立,在泉州成立福建省分会,以下又成立惠安县白奇支会和晋江县陈江、檀江两区会。福建回教分会在张玉光阿訇的领导下出版了回教刊物《正源月刊》,传播伊斯兰教教义。
  20世纪70年代末,福建伊斯兰教有了新的发展。1987年9月,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在福州市成立。在此前后,厦门市、泉州市、福州市、邵武市和晋江市先后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随着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停止多年的陈埭回族宗教活动恢复了。他们先后邀请广西、浙江等省的阿訇到陈埭主持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活动,同时创办《陈埭穆斯林》不定期刊物,介绍伊斯兰教和报道陈埭穆斯林活动等。1990年初建成了陈埭清真寺,并成立了清真寺管理委员会,聘请外省阿訇到陈埭主持教务,并选派优秀青年上内蒙古清真小寺阿訇班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和教规教义。
  福建地区清真寺唐时称“礼营”,宋元时称为“清真寺”、“净真寺”、“真教寺”、“回回寺”等,明代统称清真寺,以后沿袭此称。福建现有4座清真寺,其址分别在福州、泉州、邵武、厦门。
  泉州清净寺,又称“麒麟寺”,位于泉州东城通淮街。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由侨居在泉州的穆斯林集资创建,当时名为“艾苏哈卜寺”。而称为“清净寺”的原是地处南城的另一所建于南宋的伊斯兰教寺,元末寺毁,寺中的碑刻被移到艾苏哈卜寺内,所以后人误认艾苏哈卜寺即为清净寺。20世纪末,清净寺的主要建筑有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寺门朝南,高20米,宽4.5米,用青、白花岗岩砌成,分外中内三层,为圆形穹顶尖拱门。屋顶有平台,是伊斯兰教徒斋月在此望月并决定起斋日期的地方。奉天坛西壁为正向墙(米哈拉布),是阿訇领教徒礼拜的地方。寺门和奉天坛都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清真寺的形式而建,为中国现有清真寺所仅见。1961年该寺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清真寺,位于福州鼓楼区安泰桥边。初为佛教寺,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改为伊斯兰教寺。原名真教寺,俗称礼拜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该寺曾毁于火,是年冬重建,越八年落成。重建的清真寺仍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据嘉靖重建碑记云,拜堂居中,左庑为茶厅,右庑为房廊、厨舍,西侧有专职穆民住宅。拜堂面对华表。至1950年,该寺占地面积仅存2300平方米。拜堂为单檐五脊顶,深广均为七柱七间排,成正方形。临街的寺门于民国时改建为店屋,店后有两道围墙,第一道墙门额题“浔源”二字,第二道墙门额书阿拉伯文字,译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些题字虽然是民国年间更改的,但内部建筑物仍保存明代的建筑风格。1955年该寺拜堂因倒塌改建成“土”字形。1987年,遵照穆斯林的建议改建为伊斯兰建筑形式的砖石结构的三层圆顶“邦克楼”。
  邵武清真寺,位于市区和平巷,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原在回民聚居地迎春坊乌龙井巷。嘉靖初年被火焚毁,五年后,杨姓教民献出自己的住宅,改建为今寺。当地马、苏、沙、范等姓伊斯兰教民常来此礼拜诵经。寺由望月楼、礼拜堂、茶厅、水房、寺门等组成。望月楼在寺门外为双层攒尖顶的中国式楼阁。礼拜堂为中国式木构平房,呈正方形,堂内北面设“讲经坛”,坛壁正面门,进为壁龛,龛内书写有古阿拉伯经文。寺内有花园,广植葡萄和其他花木。其园林布局具有阿拉伯风格,堂宇又具有中国明代建筑特征,中西结合,别具特色。
  厦门清真寺,位于市区公园南路玉屏巷,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只有一堂一院,同治年间拓为3座,即门厅、中厅和拜堂,旁有净浴堂和茶厅,占地面积仅500平方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树立碑记,民国13年(1924年)重修。厦门清真寺在全省4所清真寺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1985年,将该寺立体木构建筑物拆除,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礼拜堂,旁有会议室、冲洗房等,继而将寺门改建为三层圆屋顶的邦克楼。所有改建工程于1988年全部完成。
  二、其他宗教与民间信仰
  福建回族除了信仰伊斯兰教外,还有一部分人信奉其他宗教和民间俗神。陈捸丁氏回族有人崇信佛教、基督教以及妈祖、保生大帝等地方民间神祇。位于岸兜村的“海光堂”,始建于元代末年,敬奉观世音菩萨。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善信到庙里烧香敬拜,红白喜事,无不前往抽签问卜,祈求保佑,香火甚盛。陈埭回族社区还建有基督教堂一座,有回民教徒二三百人。
  聚居惠安崇武的丁姓回民,亦普遍信奉佛教,而且有以佛教为宗教职业者,主持崇武唯一的子孙主堂——普莲堂。这是由崇武丁氏长房一世诗荣公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从福州庐口的子孙斋堂前来崇武建造起来的。成为惠安县境内几个主要子孙斋堂之一,设有堂主、护教、护法等信徒。
  百崎各村都有民间信仰的庙宇,如白奇村有田都元帅府,奉祀田都元帅;有2座尼姑庵,崇祀观音。下埭村有关帝庙,克圃村有姑娘宫等。20世纪初,基督教也传人白崎。1915年里春村、田吟村有不少人皈依该教。1939年里春还建起一座基督教堂,到20世纪末有回族教徒200多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