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教卫生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2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文教卫生体育
分类号: K282.1;G127.57
页数: 7
页码: 222-2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回族文教卫生体育的情。其中包括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回族 卫生 体育

内容

福建省回回人从唐宋开始,在语言、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汉族的影响,并逐步融入汉人社会。明清以后回回人参加了科举,产生了进士、举人等。元明清时代,回回人在思想界、文学界、科技界出现了诸如蒲寿宬、李贽、丁拱辰、郭水法等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一、文化
  唐宋时期,留居中国沿海地区的蕃客为了使自己的子女掌握知识,有意识地送他们进入学校读书。据《铁围山丛谈》云:“大观、政和之间天下大治、回夷向风。广州、泉州请建蕃学。”(①蔡條:《铁围山丛谈》,卷2。)蕃学以教授外文为主,兼授中文,是培养外贸翻译人员或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和外国人子弟的学校。阿拉伯、波斯穆斯林来到泉州居住、定居,他们在当地娶妻生子,逐渐地吸收当地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逐渐融为一体。特别是元代,由于各种原因进入福建的回回人数更多,生存的需要使他们不得不完全脱离母文化而接受居住区的文化。
  元代泉州回回人从母语到汉语的语言转变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各操母语的多重语言制,经过学习汉语,到兼用母语的双重语言,再到最终意识到母语已失去生存环境而被迫放弃,完全采用汉语。这个转变经历了一代,抑或数代人,甚至到明朝还有踪迹可寻。如泉州《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曰:“其书如蚯如蝴,其言如枭如鸟犬。”《陈埭丁氏族谱·感纪旧闻》也记录有“蕃地蕃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回回人均操汉语,但阿拉伯语在宗教生活用语方面则有所保留。如星期五礼拜日,延用阿拉伯语称为“主麻”日。“阿含抹”即世称长老。又如“安拉”(真主)、“阿訇”、“以玛目”(清真寺的神职主持人)、“都哇”(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乜贴”(布施)、“这那则”(殡礼)、“塔布”(棺匣)、“苏卜”(言谢之意)、“色兰”(问安祝贺)、“戒卑路土”(我愿意)、“夏赫”(长者、老人),等等。在文字使用方面,保留有一些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古兰经》手抄本,以及清真寺建筑中设有建寺时间和《古兰经》句的阿拉伯文百则。泉州灵山圣墓回廊仍保存着阿拉伯文元代碑记。此外泉州、福州等地还有数百方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阿文、汉文波斯文的墓碑。用汉姓、汉名是元代的回人汉语化的继续。
  学习汉文化的先驱是中上层贵族和官员。蒲寿宬即是一例。蒲寿宬是一个深受汉族文化熏陶的异族诗人,著有《心泉学诗稿》共6卷,近300首,大多数写于南宋末,一些写于元初。蒲氏极崇儒家以礼教化、以德治政的统治思想,赞颂卓茂“礼拜乃并用,代嚣以为良”,赞颂刘矩“礼逊以化疆,谆谆耳提训”。他推崇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赞颂汉族地主阶级所树立的烈女,如安贫自洁的陶侃母,乐贫行道的黔娄妻,才德兼备的谢道韫、蔡文姬。其诗作的艺术风格,《四库全书》提要云:“颇有冲澹间远之致。”
  明代,泉州已是中国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与汉族通婚的回回,其后代更有条件接受汉文化的熏染、陶冶。随着回族汉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初始的伊斯兰文化痕迹已日趋淡薄,儒家思想为它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出现了像李贽这样认清儒学本质、否定封建传统的一代进步思想家。据《泉州府志》的统计,明清时期(至乾隆二十六年止)陈埭丁氏族人中中举者计14人,其中进士8人。特别是丁自申、丁日近、丁启濬“三世进士”,成为泉州文化史上的美谈。
  李贽(1527-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泉州晋江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官至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十三年移居麻城,完成代表其一生主要思想的大部分著作。万历三十年(1602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时年76岁。李贽的作品主要有《焚书》6卷、《续焚书》5卷、《藏书》68卷、《续藏书》27卷。前两部是李贽的理论著作,是他的代表作。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
  丁自申,字朋岳,号槐江,陈埭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授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进虞衡郎中,后出守顺庆府,三年调任梧州府,在顺庆府时编成《三陵稿》,后又编《三陵续稿》。在《三陵稿》中,丁自申大力宣扬了儒家关于“仁”的伦理思想,他把“仁”作为处理人际伦理关系的最高准则。在议论伊斯兰教与儒家关系时,以丁自申为代表的一批回而兼儒的学者主张适应时代,必须以儒为尚,教门需要变通,但也不要忘本。丁自申提出既不要背离教门,又不要迷陷于教门的主张,在泉州回民中颇有影响。明嘉靖(1522-1566年)以降,泉州回族穆斯林普遍出现对伊斯兰教的宗教观念的淡化,而采用“周公、仲尼之道”的汉化过程,认为是“渐变以合于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外地来泉任官的回族穆斯林建立“经堂教育”制度,开始学习“小儿锦”,传播伊斯兰文化。“小儿锦”是西北回民创造的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一种文字,也称“经堂文字”。泉州的“小儿锦”是清朝前期伊斯兰文化在泉州的典型表现。但泉州的“经堂教育”制度随着官员的离去而消逝。此后,被聘住持泉州清净寺的阿訇相继开办学员班,学习阿拉伯文字和伊斯兰教,传承伊斯兰文化。
  1939年,中国回教协会成立,泉州相应成立了福建省分会。福建省回教分会在张玉光阿訇的领导下,出版回教刊物《正源月刊》,宣传伊斯兰教教义和抗日救国的道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回族聚居区的社区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
  陈埭民族文化宫以丁氏宗祠、清真寺为依托,内设陈埭回族史馆、陈埭民族南音社、陈埭民族诗词社等。1992年被列为泉州市文化事业“芳草计划”的示范点,以展示回族社区文化。
  百崎回族的社区文化也逐渐趋于多样化,百崎回民群众自发组织了多个文艺社团,如南音社、谜社、诗社、书画社、南音研究会等。
  二、艺术
  元朝末年,泉州伊斯兰教寺增加到六七座。这些寺宇大都是仿中世纪阿拉伯、叙利亚、波斯的清真寺的建筑形式而建造起来的。20世纪末,存于泉州通淮街的艾苏哈卜清真寺,门楼高11.40米、宽6.60米,下部系用雕琢的白色花岗岩,上部用辉绿岩石雕砌筑而成。通向寺内的大门和甬道,系由三层拱顶组成,第一道尖拱顶为莲瓣穹形顶结构,第二道尖顶为蜂巢状的穹形结构,第三道为“拱拜”式圆形盖顶。这座具有独特建筑艺术的古老伊斯兰教寺,是中阿建筑雕刻艺术交流的历史见证。
  泉州伊斯兰教徒的石墓,其雕刻艺术风格略有不同。这些宋、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徒的须弥座式石墓,有三层、四层和五层三种,顶层浮雕象征阿拉伯的“云月”标志,下层往往刻《古兰经》经文。近代的穆斯林墓座已改石雕为沙灰堆抹,作三级状。
  泉州南音,以及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中有一种叫“唢呐”的乐器,当地人称为“嗳仔”。它原是回族乐器,名苏尔奈,由波斯传进来。这种乐器声音高昂,音色优美,吹奏起来气氛浓烈,激人兴奋。泉州的地方戏剧中,凡是演到欢乐或庄严威武的场面,都要用“嗳仔”这种乐器主奏,以增加热烈的气氛。泉州的几种地方戏剧中的司鼓者,虽然采用传统击鼓法,但也吸收了外来演奏技艺。如梨园戏,司鼓人根据剧中的情节,有时跷一肢足板或两足板压在鼓面的边缘,以控制鼓声音响的强弱,产生一种与轻击不同的音响,增加剧中场面的效果。这种击鼓法就是古代波斯的一种演奏法。
  三、教育
  唐宋时期,回回先民在泉州设置蕃学,让自己的子弟接受教育。元代,清真寺成了穆斯林学习阿拉伯文字和培养神职人员的经院。这种办法长期沿袭下来,直到民国。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福建长汀邵武南平等处总兵官陈有功、陆路提标左协中军游府陈美等二人来管泉州,聘请阿訇在清净寺设立学校,教导回教徒“学经解篆”,学习“小儿锦”,建立经堂教育制度。1959年在泉州发现一方刻有阿拉伯文字和汉字的墓碑,其阿拉伯文字便是“小儿锦”,即拼写泉州方言“郭氏德广公墓”。这方修墓时重刻的石碑,便是郭氏后裔接受过经堂教育的反映。此后,清嘉庆(1796-1820年)、同治(1862-1874年)以及民国期间,泉州清真寺几度复兴,延聘阿訇传授阿拉伯文字。20世纪末,人民政府专门拨款,到西北宁夏聘请阿訇来泉住持教务。泉州清真寺设有阿拉伯文班,由阿訇向学员讲授阿拉伯文。
  民国12年(1923年),邵武清真寺开办务本初级小学校,所授课程与其他国民小学相同,学亦同,回族、汉族子女均收,唯对回民增授阿拉伯文一科。校址设于清真寺内,迨至民国21年(1932年),因经费支绌而停办。
  20世纪70年代末,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政府的扶植下迅速发展。各地回民聚居区办起了回民小学和中学,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回族大学生逐年增多,教授、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文学家、艺术家不断涌现。以回族聚居地陈埭、百崎两地教育事业的为例,到了90年代,陈埭回族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教育网络。陈埭民族中学占地40亩,建筑面积6130.76平方米,在校生1285人,教师125人。7所民族小学共占地47941平方米,建筑面积14623平方米,在校生2248人,教师103人。民族幼儿园占地7967平方米,建筑面积4357平方米,在校生1272人,教师44人。陈埭民族中学从1965年创办镇农业中学起步,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入高一等学校。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有厅级、处级、科级干部,以及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和企业家等。百崎回族于1989年创办百崎民族中学。回族乡政府建立后,还增设百崎学区,创办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2000年百崎回族乡民族中学有教师50人,其中少数民族25人。在校生793人,其中少数民族691人。有4所民族小学,教师73人,其中少数民族42人。在校生1282人,其中少数民族1010人。该乡儿童入学率100%,儿童入学巩固率100%,儿童小学毕业率100%,升学率100%。在校大中专学生数119人,其中少数民族103人。
  四、体育
  各地回民多有练武习武的风尚,代代相传,形成民族传统。《泉州府志》就记载了郭氏回民先祖以武御倭的故事:“郭干平,惠安百奇人,有武勇,兼能墨菊。成化初,海寇登岸,卒至其家,干平操挺御之于门。贼退,追及隘巷中,擒其渠魁并党从,无遗者。自是贼不犯境,有司上功给冠带。”官府授予“钦赐冠带捕盗官职”,并勒“钦赐捕盗官”碑在下埭村青岩坑路口。
  百崎民间一直流传着郑和与郭氏先祖郭仲远弈棋的传说。20世纪末,在百崎回族乡,每年春节都举办象棋比赛,有村赛、片赛等。各村的老年人协会里都备有象棋,供象棋爱好者使用。陈埭、百崎回族乡村在国庆节、元旦、妇女节、劳动节等节日,都开展体育比赛,如拔河、乒乓球赛、篮球赛等。
  木球是回族古老的民族体育项目。百崎民族中学在抢救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中多方搜集整理,训练几乎失传的木球。1989年,代表泉州市参加第四届福建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在表演赛中获一等奖。
  五、医药卫生
  宋元时期从泉州港口输人大批乳香、降真香、龙涎香、檀香、胡椒、槟榔、玳瑁、沉香等药物,不仅在临床中应用,而且编进中国的本草书、医方书,增添了中国药物的品种和医方的内容,丰富了中国的医药学。同时,西亚大批穆斯林的东迁亦带来了伊斯兰医学知识,回回医官及民间医生足迹遍及全国,“东极三韩,南尽交趾,药贡不虚岁……医术号精,药产实繁”。(①许有壬:《至正集》,卷31,《大元本草序》。)王沂的《老胡卖药歌》中唱到:“西域贾胡年八十,一生技能人不及。神农百草旧知名,久客江南是乡色。朝来街北暮街东,闻掷铜铃竟来集。”宋元时,福建沿海蕃商聚集地区,这类手掷铜铃“朝来街北暮街东”的回回民间医生当为数不少。
  20世纪50年代之前,回族聚居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很差,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关心回族人民的健康,拨出资金帮助改善回族聚居区的卫生条件,建立卫生院、保健所,方便群众就医,并注意培养回族自己的医务人员。
  陈埭镇卫生院位于西坂回族村,1997年新建成的院舍面积达4250平方米,是一所综合性的镇级医院。2000年在编医务人员36人,内设有内科、小儿科、外科、妇产科、牙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以及理疗科、放射科、检验科、生化室、B超室和综合小手术室等医技科室。住院部编制床位45张,并开设了12间高级病房。医院医疗仪器设备先进,同时配置了一辆日产本田救护车。陈埭镇卫生院1998年度被授予“爱婴医院”、晋江市“精神文明窗口示范单位”、泉州市卫生系统“双十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崎回族乡有卫生保健所1个,各行政村又配设卫生所,并已建成百崎民族医院,回民的卫生医疗保健有了保障。2000年百崎回族乡卫生院有技术人员10人,其中少数民族3人,有床位20张,有村办医疗站5个,技术人员10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