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2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分布
分类号: C922.2
页数: 6
页码: 199-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代到福建省满族分布的情况。其中包括丁姓回族、陈埭丁氏回族、泉州郭姓回族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回族 分布

内容

五代迄宋,泉州地区蕃客人数渐多。赵汝适的《诸蕃志》记载,南宋时在泉州的外国籍商人、传教士、旅游家“数以万计”,有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阿拉伯和波斯人最多”。(①赵汝适:《诸蕃志》。)《泉州府志》记载:“胡贾航海踵至,富者赀累巨万,列居郡城南。”(②乾隆《泉州府志》,卷75,《拾遗》上,“夏不鲁罕丁”条。)宋元时期“泉南”大致指通淮街以南至今南门为界的三角地带。许多蕃商去世后就安葬在泉州,于是,南宋时泉州城外之东南隅有了“掩胡贾之遗骸”的公共墓地。位于今南门排铺街附近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新的伊斯兰教寺,即“清净寺”。在涂门外,津头埔兴建“也门教寺”。津头埔紧邻涂门,位于通向后渚港的古道旁,是宋元时外国人聚居之地。
  元代,居于泉州的“回回蕃客”估计有数万人之众,他们基本上集中在城南隅、东郊及东南郊。在元末至正十年(1305年)扩城之前,商品交易活动通常是在这一带进行的,故有“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之赞。此时,泉州城又增建礼拜寺。其中有位于南门的“穆罕默德寺”及东门外东头乡元至治纳希德重修的清真寺。东门外东头乡曾发现过二十几块伊斯兰教墓碑石和十几座石墓盖,加上纳希德重修的清真寺,表明此处是宋元外国人聚居地之一。
  20世纪中叶开始,在泉州发现大批的各种宗教石刻,其中以伊斯兰教的数量最多。石刻发现的地点在泉州仁风门(东门)区域有东头乡、色厝美、仁风街、驿路埔、金厝围、夏厝山、东禅寺、东湖畔、东岳山、灵山、瑞凤岭、乐(鹿)园等等;在通淮门(东南门)区域有津头埔、下围、法石、美山、后路、云麓、苏厝山等等;在南门区域有南校场、华洲、沟后村、亭店乡等等。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亦思巴奚战乱”,使原来高度集中于泉州港的阿拉伯人后裔纷纷远离城市,走避乡村,或改换姓氏,不敢承认自己的真正血缘。明初执行“海禁”政策,定居于沿海的穆斯林多被迫迁徙他方,改习易俗。永乐五年(1407年)颁布了保护清真寺及伊斯兰教的敕谕,穆斯林的境况稍有起色,少数泉州的穆斯林逐渐返回城里,定居于艾苏哈卜寺旁,但多数仍居于乡村或山间,或滨海地带寻求新的出路。因此形成了如今泉州地区各县市均有回民分布的局面。而留居城内的回民则人数大大少于城外居住者。至1937年,张玉光考察泉州回族情况时,“泉州城内之回民,只十一户,除蒲姓、夏姓两户另有房产,居于涂门街及东门里外,其余九户皆在礼拜寺地址,自建房室居住”。(①张玉光:《回教入华与泉州回教概况》,载《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确属穆斯林后裔的居民重新登记,恢复回籍,回族人数显著增加。根据福建省人口普查资料,1953年福建回族人口5094人,1964年为9323人,1982年为31188人,1990年达到92464人。从1953年以来增加的87370人,绝大多数是恢复民族成分的回族人。
  20世纪末,泉州回族有丁、郭、金、马、铁、蒲、黄、米、夏、白、闪、葛诸姓,其中丁、郭二姓人数最多。
  丁姓回族,于元末徙居晋江陈埭,至今已传27世,拥有回裔1.6万多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四境、江头、岸兜、溪边、西坂、坪头、花厅口等7个回族村。陈埭丁姓回族分支在大陆其他地方的人口也有1.5万人左右,主要是:明末迁往福鼎市秦屿镇发展至今的有3500人,分支福安市黄如村、赛岐镇有1000多人,徙居同安区新店乡200多人;清代外迁泉州河市后土楼看墓者有300多人,迁惠安县城100多人,崇武200余人;清初迁平潭县小头、潭城、上楼、中楼、流水石鼓头等20多个村的有6000多人;清末外迁到福清市宏路大埔村的有700多人,南安市官桥镇的有300多人,厦门市有200多人,福州市有300多人,莆田县城及涵江区有近200人,晋江市的东石150人、安海400人。此外,陈埭丁氏亦迁往省外,在浙江平阳县已发展到2000多人,温州、宁波也有分布。迁居台湾的丁氏,已有近2万人,主要聚居在云林、彰化、嘉义和台北等县市。
  陈埭丁氏回族出国谋生的侨胞及港、澳同胞有1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宿务、怡郎、描戈律、纳卯、三宝颜、古沓描岛市、加牙渊黎天洛市、务端市、树里肴市、东民罗洛省、描东牙示市、邦牙丝兰省、红奚礼示市、内湖省、荷浪牙波市、甲美地市、仙八洛市、株艺牙佬市等地。香港有4000多丁氏回族,另外,新加坡有数百人,印尼也有少量分布。
  泉州郭姓回族先人于元代卜居泉州,据《华山郭氏四房家谱》之《仲远公行实》记载:“德广公分流石头(法石)、白奇;德昭分派杏宅、东街等处。”德广公之孙郭仲远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肇基惠安百奇(白奇),至今已传22世,至2000年,白奇郭姓回族分布在白奇、莲埭、里春、下埭、后海等5个行政村,人口1.2万余人。明清时期,白奇分支到涂寨乡之新村下郭,至20世纪末有1000多人。清代迁往东园乡长新村的郭姓有人口400多人。黄塘乡有郭姓回族2000多人。
  在惠安县的山腰乡龙山村和后龙乡郭厝村分别有2400多人和9600多人的郭姓回民。他们的来源有别于白奇郭姓回民,是由陆路进入福建,辗转入惠安的,这一支郭氏回族还分布在黄塘、东园、中厝等地。
  白奇郭姓回族分布于惠安县以外的人也有相当数量。与惠安邻近的晋江市就有为数不少的郭姓回民。白奇郭姓回族二世仕壁,于明代前期迁居漳州海澄的扶疆下郭村,已发展为当地大姓,他们又分派到厦门同安及漳州龙海县,以后又分支南靖县上坪村,再迁往浙江。在浙江南部的洞头县、玉环县、温岭县、象山县、普陀县、苍南县、瑞安县和温州市,都有白奇郭氏回族的分支定居。广东省的潮阳和汕头也有白奇郭姓回族的分布。明末清初,开始有郭姓回民入台定居,至今分布在台北和高雄的郭氏回族已有1000多人。白奇郭氏族人有少数出国到马来西亚的槟城和吉隆坡、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地。“德昭分派杏宅、东街等处”,现泉州东街的新府口、公界巷、菜巷、忠义巷、西菜市附近等处,有400多回民散居。徙居泉州北郊杏宅村的已发展到2300多人,成为回民村。在大坪村,明末清初由东街郭氏迁来的回民,已有700人之众。南安县的蓬岛和山城二村有8000多人也是由东街郭氏回族迁居繁衍而来。在浙江省的平阳县、苍南县等地也有郭氏后裔2000多人。由蓬岛向外迁徙的郭姓回民,还分布在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
  泉州蒲姓回族的先祖是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由广东迁入泉州的阿拉伯商人。宋末至元代,蒲氏在泉州的势力达到鼎盛。蒲氏的先祖蒲寿庚宋末“提举泉州舶司,擅蕃舶之利三十年”,拥有大量海船,为沿海地方势力首领。元兵南下时投降,至元十五年(1278年)被任为福建行省尚书左丞,广招东南亚各国商人,极力恢复沿海贸易。蒲寿庚在城南及东南郊法石一带广置宅院、花园,大量蒲姓族人因而在此居住。蒲寿庚降元后曾屠杀南宋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激起民族仇恨,祸及后代子孙。明初,政府大赦天下,而“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①《清源金氏族谱·丽史》,手抄本。)并且制定蒲寿庚子孙不得读书人仕的政策。故入明之后,泉州蒲氏子孙无法在泉立足,大都改姓或外迁,如蒲寿庚八代孙蒲本初由泉州逃难于晋江东石榕树村,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百人的村落。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土匪骚扰和瘟疫蔓延,人口大减。至20世纪末,东石蒲氏仅存10多户30余人。从榕树村外迁的蒲姓回民还有部分散居在省内外。蒲本初的第三代孙蒲毓保于明代入迁永春县达埔后溪寨,现尚有9户60多人。明末由永春再迁德化县城关浔中,现有4户20多人和德化县双翰乡上春村十八格5户20多人。另由榕树村迁到云霄五号街,现有500多人。又明代从榕树村分支到漳浦县的沙岗,明季倭乱,再徙诏安县,现该县蒲厝街也有蒲姓族人600余人,该县四都圩也有蒲姓20多户。其后尚有部分蒲氏后嗣由诏安再移广东省海丰的平山及潮安的浮阳。明代榕树村也有部分族人回迁泉州涂门,清代永春也有蒲氏宗人回迁泉州的车桥头、义全、东岳等地,尚有少数到石獅的龟湖谋生。榕树村蒲氏也有入迁安溪者,安溪县城尚有蒲园、前蒲街、后蒲街的遗址。明末清初,蒲思兴由安溪迁于江苏扬州、诏安,永春的蒲姓者迁徙到台湾。20世纪40年代,台湾诸罗县尚有蒲姓族人近百户。元、明、清时期,泉州也有一些蒲姓回民因逃难、经商或当官而散居于福州、厦门、金门、惠安以及省外的江苏省镇江,浙江省嘉兴、黄岩,山东省临清和四川等地。亦有些蒲姓族人在明代被充军到青海、甘肃或辽东的铁岭卫,还有少数人漂洋过海到南洋的马来西亚、緬甸、越南、新加坡等国。
  散居在泉州市内大寺后的金姓,系元末泉州守将金吉的后裔,至今他们还保存有明代纂修的手抄《清源金氏族谱》。其族谱记载,金氏远祖系西域人,元时金吉徙居大都,授封武略将军。元末,他由云南彭城调守泉州。金吉开泉州西门协助陈友定剿平那兀纳叛乱有功,子孙定居于泉,丁号曰“彭成”。金氏在惠安东园古埭头也有3户族人,他们早年守墓迁居于此。泉州市郊法石美山也有10多户金姓,北郊清源山下太丰村金姓,原由美山两户迁入,20世纪末已繁衍200人,也有200人散居在市内第三巷、忠义巷等。此外,泉州市内艾苏哈卜寺的周围尚有黄、郭、杨、铁、马、夏、葛、闪、蒲、米等姓回族50多户在此居住。
  平潭县、福鼎县、邵武市也是省内回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平潭县有丁氏回族人口6000多人,主要分布在7个乡(镇)的29个村。福鼎县约有回族5000人左右,主要是丁姓回民。据1982年的统计资料,福鼎约有丁姓回民3515人,主要分布在秦屿、前岐、桐山、桐城等地。丁姓回民定居福鼎,以丁家坪、东章为最早。其子孙散居于前岐、丁家坪、东章、三斗、湖岭、前岐街、彩岙虎山脚、罗唇大岗脚等处,合计119户,男女计754人;秦屿区是福鼎回民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散居于秦屿镇街尾寒碧、康湖、玉池、金麟、积后、后岙及巨口、秋溪、樟岐、打山岙岐头官、瓜园、岭尾各点,计299户,1708人。桐山镇回民之祖先皆于嘉庆、咸丰年间(1796-1861年)由陈埭迁来定居,计49户,298人。桐山的水北溪、山满、浮柳、岭边、资国、岐腰、牌坊、路外,流美等处,计36户,238人。沙埕的大白路、白路坑,白琳车洋、中埕仔等处,计64户,316人。店下三门台岭边、硖门斗门头、贯岭分水关、嵛山岛、东角等处小村落,计36户,201人。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邵武回民人口有1294人,仅占全市人口的0.43%,但却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2.74%,回族是邵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邵武回族大部分散居在市区,部分在山区,全市19个街道、乡镇,除3个乡外,其余的16个街道、乡镇均有回民居住。昭阳和通泰两个办事处回民相对较集中,占邵武回民总数的45.29%,且有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