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路入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21
颗粒名称: 一、海路入闽
分类号: K281.3
页数: 6
页码: 193-1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宋时期到福建省回族海路入闽的情况。其中包括泉州地区回族、漳州回族、晋江市陈埭镇回族、陈埭丁氏族谱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源流 海路入闽

内容

唐宋时期进入福建的回回先民,以泉州地区为多。
  唐时前来传教、经商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当中少有人定居于泉。这种情况经唐末、五代至北宋,发生了变化。
  20世纪90年代在泉州能见到的、时代确定且保存完好的最早的伊斯兰文物就坐落于泉州市通淮街的艾苏哈卜清真寺。据寺内门楼北墙的阿拉伯文石刻记载,该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这一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①福建省博物馆等:《泉州清净寺奉天坛基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3年第3期。到南宋初年,一些规模巨大的穆斯林公墓也开辟出来。见于记录最早的是创建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的泉州东坂蕃商墓地,由蒲霞辛倡发,施那围(施拉夫人)完成。(②林之奇:《泉州东坂葬蕃商记》,《拙斋文集》卷15。1965年,泉州发现了一方阿拉伯文石刻墓碑,译文为:“……这是侯赛因·本·穆罕默德·哈拉提的坟墓。真主怜悯他。他卒于(伊斯兰历)567年4月。”(③陈达生:《泉州回历29年墓碑辨》,《阿拉伯世界》.1980年第1期。卒日换算即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12月,这是泉州所发现的最早的伊斯兰教徒墓碑石刻。清真寺的创建,大型公共墓地的辟建以及墓碑石的发现,证明了在晚唐至北宋初期穆斯林开始大量定居于泉州。
  至元代,泉州已聚居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为适应穆斯林生活需要,建造了更多的清真寺。元至正十年(1350年)吴鉴的《清净寺记》曰:“今泉造礼拜寺,增为六、七。”(①陈达生:《泉州回历29年墓碑辨》,《阿拉伯世界》,1980年第1期。著名的艾苏哈卜寺在公元1310-1311年得到全面的重修。从墓葬和有关碑刻可见穆斯林在外来人中所占的优势。泉州陆续出土的大量宗教石刻,“其中以伊斯兰的数量最多,说明中世纪中西方贸易中最活跃的商人是穆斯林。由于他们独特的宗教生活和风俗习惯,所到之处无不留下伊斯兰教的建筑和墓葬等史迹”。(②陈达生:《泉州回历29年墓碑辨》,《阿拉伯世界》,1980年第1期。在已收集整理的两百余方碑刻中,有年代可考者元代居多,所有的墓碑表明,抵达泉州的穆斯林已经热爱并眷恋这块华夏国土,在此落地生根,终老是乡。
  由唐经宋至元不断有西亚、中亚穆斯林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大批穆斯林的纷至沓来,为回回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些穆斯林,或举家迁居,或单身而来,就地与汉人联姻,产生了“土生蕃客”。有宋一代,已有薪传了五代、六代的土生蕃客。土生蕃客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说汉语,穿汉服,只是从父辈、祖辈、曾祖、高祖辈那里继承了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到元代,他们很快地汇人“回回人”的行列,成为回回民族的一部分。
  泉州现已发掘整理的伊斯兰教石刻显示,穆斯林来自于也门(Yemen)、哈姆丹(Hamdan),土耳其斯坦的玛利卡(malaq)、亚美尼亚的哈拉提(Khalat),波斯的施拉夫(Siraf)、设拉子(Shiraz)、贾杰鲁姆(Jajarm)、布哈拉(Bukhara)、花刺子模(Khorazm)、霍拉桑(Khurasan)、伊斯法罕(Isfahan)、大不里士(Tabriz)、吉兰尼(Jilan)等地,其中经波斯而来的为数最多。(③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其后代人称“海回”,以区别从陆上来的回民。此外,南洋一些伊斯兰教传人较早的国家,如占城、苏禄、渤泥等,当地土著人有的改奉伊斯兰教,成为南洋穆斯林。后来这些人也随着商船到中国,留居不归,成为回族族源之一。
  从“回回先民”的身份看,他们大部分是来华经商贸易的穆斯林商人;另外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派来朝贡的使臣及随行者,如《重修清净寺碑记》载:“夏不鲁罕丁者,西洋喳嗜例绵国人。皇庆中随贡使来泉,住排铺街,修回回教,泉人延之,住持礼拜寺。”(④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或是商人及使臣两种身份兼之者。
  回族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来泉州的穆斯林与当地居民婚娶相通。这种现象在宋代比较普遍,元代这种通婚现象更为广泛。泉州出土的镌刻着阿拉伯文和汉文的墓碑(①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可资证明:一是奈纳·穆罕默德墓碑石。此方碑刻一面刻阿拉伯文,一面刻汉文。阿拉伯文刻有亡者的姓名及去世时间,汉文则包括生卒的详细时间,并刻“孤子吴应斗泣血谨志”,这位吴应斗便是蕃汉结亲的结晶——土生蕃客。二是黄公墓百氏坟墓碑石。黄公应是泉州人,百氏是阿拉伯人,这是夫妻合葬的墓碑石。三是阿含抹为其父艾哈玛德所立墓碑,一面阴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一面刻汉文。译文为:“人人都要尝死的滋味。艾哈玛德·本·和加·哈吉姆·艾勒德死于艾哈玛德宗族母亲的城市——刺桐城……”碑文明确称“艾哈玛德宗族的母亲”,而不是艾哈玛德的母亲,是艾哈玛德的先辈娶了刺桐人为妻。
  泉州地区回族的先人,包含了来泉州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与他们通婚或避难而从回的当地汉人等。因此回回民族的来源,除了西亚人与汉人通婚的这一部分,还有“因避难而从回”的人。“清净之教,于时最为炽,色目人据闽,以吾泉为盛。当元之时,免其差役,世人常因避难而从回”。(②惠安白崎《郭氏族谱》。)《林李宗谱》谓:“其间有色人者,有伪色目人者,有从母为色目者。”(③惠安白崎《林李宗谱》。)也说明当地色目人已扩充了民族范围。
  漳州回族的来源与泉州回族来源大致相同,早在唐、宋即有蕃客来此。经南唐、宋时期进入漳州的穆斯林,大多与当地人通婚,其后裔成为“土生蕃客”,主要姓氏有康、洪、丁、郭四姓。
  元代是泉州回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至元代,在泉州的阿拉伯人通过与汉族通婚而定居下来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共同体已经出现,并通过伊斯兰教信仰而不断巩固着这一个共同体的发展。
  晋江市陈埭镇是福建省最大的单姓回族社区之一。因陈埭的回族都姓丁,民间称之“陈埭丁”。据丁氏族谱记载,一世祖丁节斋,讳谨,字慎思,生于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卒于元大德二年(1293年),配陈氏。“始祖节斋公,宋咸淳间,自姑苏籍居城南之文山里”,(④《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封主事先大人后吾府君行实》。)是一位于南宋末年由苏州来泉州做生意的穆斯林商人。族谱记载陈埭丁氏族的先祖还保存有阿拉伯的体质特征,如四世祖丁仁庵(讳善,字彦仁,1343—1420年)“眼瞳闪烁,其光晶晶,眉颅瘠峭,其骨棱棱”。(⑤《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仁庵府君像赞》。)进入元代,统治者实行民族等级制度,采取优遇色目人的政策,泉州穆斯林商人处于优越的地位,长期扮演着海外贸易的主要角色。但是,丁氏一至三世单传,生意并不景气,生活亦非宽裕。二世丁述庵(讳嗣,字衍宗)生于宋咸淳九年(1273年),卒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享年三十有三,配陈氏。三世丁硕德(讳夔,字大皋,1298-1379年)虽然“商贩于外,往来苏泉之间”,奔波经营,却“零零一身,当三十一岁,未有室家”,(①《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2,《纪、说、表·扳谱说》。)直到晚年,才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借着小康家境,其儿子丁仁庵与同处城南之邻居“系出泉南右族,宋永春开国男少师公夏之六世孙”庄淑懿联姻。然而,正当家道中兴之际,泉州爆发了“亦思巴奚战乱”,前后持续了十年(1357-1366年),长期侨居这里活跃于商场的“蕃客”和穆斯林商人纷纷逃往海外或徙避他乡。为应对这一重大的时局变动,丁氏不得不放弃经商传统而于元代末年举家迁出泉城,徙居陈埭。据族谱中《仁庵府君传》记载:“公讳善字彦仁,仁庵其别号也。先自苏州籍居晋江文山里。元至正末,随父大皋公徙居城南门外廿里许,是为陈江。”陈江即陈埭。丁硕德经商所积累的财富成为转务农业投入的基础,凭借这一经济实力,丁氏不仅广置田产,而且拥有广阔的“宜生海错诸鲜,居民受产以为业”的海荡。经过丁仁庵短时间的经营,“家用益饶”。(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3,《传记、行状·二庄孺人传》。)丁氏回族就这样在陈埭立足生存,并“业日以拓,族日以大”(③《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1,《序、跋、谱例·丁氏谱牒》。)而薪传繁盛起来。
  陈埭丁氏族谱也记载了回族先民阿拉伯人和汉人通婚的情况。据统计,陈埭丁氏回族一至十世有丁口495人,婚配者434人。其娶入除元配外,含继室、侧室等计婚姻458例。其中与汉族五十姓联姻434例,占94.8%,与郭、金、蒲、夏回族四姓联姻24例,仅占5.2%。丁氏回族婚配对象主要是汉族,汉人也是陈埭回族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丁氏回族在陈埭开基拓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旺族。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陈埭回族在历代都有部分人陆续向外迁徙到省内外各地,甚至东南亚各国。
  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是福建省唯一的回族乡,聚居有回族近万人,素称“百崎郭”或“九乡郭”。百崎回族的开基祖郭仲远和其妻陈氏不仅族谱有记载,而且还有保存至今已500多年的伊斯兰式古墓葬。元末明初,郭姓回民为了摆脱当时受歧视的困境,就选择了历史上汉族中郭姓勋高爵显、官居极品人物为护身符,从而依附在郭子仪世系之下。郭仲远的先祖郭德广、郭子洪是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或波斯人的后裔。而百崎郭姓回族的先民是阿拉伯人或波斯人,还可以从体质特征资料得到印记。百崎郭氏族谱描述百崎六世郭应夏云:“公之形容魁梧,面白展长,须半黑白,鼻贯顶,身穿白衣。”1983年9月,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体质人类学家在白奇村作了223例回民体质测量,经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白奇回族有中东血统的结论。(①郭志超:《伊斯兰教在百崎回族文化变迁中的地位》。)从其信仰看,也确认他们是穆斯林。族谱载:“吾家自开基法石,德广公即从清真教。”又载:“德广公肇基法石,葬在光堂宫后棋盘穴,此乃来泉一世祖,其故营用回教法。”“开基白奇以来,曾贮天经三十部,创礼拜寺,尊重经教,认主为本。”(②《郭氏族谱·复遵回回教序》。)
  据郭氏族谱记载:一世祖“德广公”,“自杭来泉,依例占籍法石,为法石开基始祖”。(③《温陵惠邑白奇华山顶前架房梦课公派下郭氏宗谱牒》。)1956年,泉州通淮门外的法石村农民在该村“光堂宫”和“天堂井”的东侧,俗称“柳公砌”又称“棋盘穴”的地方发现一座规模广大的元代“蕃客墓”。该墓为石砌四方大平台,台分上下层,各有两座伊斯兰教塔式石墓盖,一方墓碑竖立于上层的首端。该墓碑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两种文字记载了死者姓名、生卒年代和地名。碑用白花岗岩石制成,高1.32米,宽0.94米。阿文刻在碑额,碑中正文竖刻“晋惠元郭氏世祖坟茔”,两边上角各刻小篆,右“坡庭”,左“百奇”。碑上的阿拉伯文是汉语“元郭氏德广墓”之意。又《郭氏族谱·序》载:“(德广公)因授薄职,以公来泉,干戈抢剧。弗克还朝,纳室于泉。”《奇山义房郭氏家谱》载:“(德广公)卜居行春门外,依例占籍,改迁法石坡庭居住。”从谱牒资料与考古发现可知,郭德广从杭州来到泉州,后迁法石坡庭居住。郭德广育一男子洪。作为百崎回族开基祖的郭仲远,是子洪的次子。据族谱记载:“仲远公,别号毅轩,子洪公之次子也,生于元至正戊子年(1348年)二月二十三日卯时,卒于永乐壬寅年(1422年)七月十三日申时,享年七十五岁。祖妣孺人陈氏生于元至正辛卯年(1351年)十月初一日己时,卒于明宣德癸丑年(1433年)二月二十二日申时,享年八十三岁。合葬本都龙头山前。生传五男,分为仁、义、礼、智、仪五房,即长仕初、次仕源、三仕璧、四仕敏、五仕昭。”(④陈达生:《泉州回历29年墓碑辨》,《阿拉伯世界》,1980年第1期。)郭仲远所传五子,长房郭仕初居白奇,二房郭仕源及后代在里春、后海、田吟以及后来的斗门头;三房郭仕璧居在山兜,后出祖漳州、同安、南靖;四房郭仕敏及后代在埭上、下埭、大山、贺厝和克圃;五房郭仕昭居在里春。明清以来,郭氏回族有不少入迁往省外发展。
  与陈埭丁氏回族一样,汉族也是百崎郭氏回族的重要来源。据谱牒资料显示,除了与泉州其他姓氏回族,如金、丁、葛、马、黄、迭等联姻外,百崎郭氏回族与汉族有着更为密切的婚姻关系。如郭德广之妻吴氏、二世郭子洪之妻翁氏、三世郭仲远之妻陈氏,均为汉族妇女。开基百崎后,郭氏与当地汉人通婚普遍。
  惠安的郭姓回民的祖先,除上述由海上丝绸之路来泉州的百崎郭氏回族外,还有一支郭姓回民,是经由陆路而入惠安的。他们在宋代由河南省固始县入闽之仙游、莆田,后辗转入惠安,定居于山腰镇龙山村。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