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513
颗粒名称: 一、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7
页码: 167-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生活习俗:饮食、起居、服饰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畲族 生活习俗

内容

(一)饮食
  山地农耕的畲族,其食物来源多为旱地农作物或来自山林的果品菜蔬、飞禽走兽。番薯是山区畲民传统的主粮,自明代开始,漳潮地区、闽东、闽北畲民广为种植。清道光《建阳县志》载,畲民“终岁多猥搰拙食地瓜,惟取给于种山已”。(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李拔《福宁府志》载,番薯“俗称地瓜者是”。)清光绪《福安县志》载,福安“邑土坟衍,绮脉交错,禾黍菽麦之属,盈于原隰。其田山硗确,畲者悉种薯蓣,以佐粮食,贫民尤利赖焉”。(②张景祁:《福安县志》,卷7,《物产》。)清乾隆《福宁府志》载,番薯“或磨为粉,或切为米,或酿为酒,或煮为糖,无不俱宜。则蔬也而进于谷类。虽以登乎谷之属,其亦可也”。(③李拔:《福宁府志》.卷12,《食货志.物产》。)闽东畲谣云:“番薯米吃到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之前,畲民还食用自家耕种的旱稻。旱稻又称“畲禾”、“园稻”等,旱稻“种于山,不水而熟”。(④李拔:《福宁府志》,卷12,《食货志.物产》。)这种稻谷产量低,无法成为主食,多仅用于年节与接待客人。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后,畲民分得水田。20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发展,水稻单产提高,大米成为主粮,番薯逐渐作为饲料。
  畲家副食品多取之于山。福建长汀杨濬诗云:“姜薯蓣豆种山椒,叉木诛茅各打寮。夜半风腥呼‘野菜’,强弓毒矢竟相邀。”(⑤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畲民长年以自种菜蔬、瓜豆和竹笋佐餐,还上山狩猎寻觅野味,闽东沿海畲民爱吃螃蜞酱。畲谚云:“食最好是咸腌货,穿最好是蓝青色。”盐腌食品是畲家当家菜。20世纪50年代以前,畲家一日三餐都是咸菜、咸鱼。遇到歉收年成,畲家还种瓜菜替代谷薯,俗称“瓜菜代”。
  糯米、粳米多加工复制成特殊食品,用于年节和招待贵客,馈赠亲友。徐友梧《霞浦县志》载:“山乡畲民制粽,横式谓之横巴米,亦糯而咸独佳,故质柔韧较寻常。三角式者更可口,俗称‘畲婆粽’,亦互相馈送如常仪。”(⑥《霞浦县志》.卷22,《礼俗》,民囯14年。)颇具特色的特殊食品还有乌米饭、菅叶粽、糍粑等。(二)服饰
  对畲族传统服饰的描述始于明清时期。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傅恒的《皇清职贡图》是皇家钦定的画本,画本中对畲族男女服饰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封建朝廷首次对福建畲族男女服饰的披露。
  1.闽东畲族聚居区传统服饰
  闽东(包括福建省宁德地区和福州市)是至今保留畲族传统服饰最为丰富的地区。在《皇清职贡图》中有两幅畲民图,分别描绘的是罗源县和古田县的畲民。据图中满、汉二种文字载,罗源畲民“男椎髻短衣,荷笠携锄。妇挽髻蒙以花布,间有戴小冠者,贯绿石如数珠垂两鬓,间围裙著履,其服色多以青蓝布”。古田畲民“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短衣布带,裙不避膝”。关于畲族传统服饰的记载也见于清代以后的地方志书中,张景祁的《福安县志》记载,福安畲族男女“短衣跣足,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①张景祁:《福安县志》,卷38,《杂记》。)吕渭英的《侯官县乡土志》记载,侯官畲族妇女“高髻垂缨”。(②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5,《人类和地形略》。)余钟英的《古田县志》记载,古田畲族“男戴竹笠,女跣足,围裤,头戴冠子,以巾覆之,或以白石、蓝石串络缚冠上,或夹垂两鬓,与居民较异”。(③余钟英:《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畲民附》,民国29年。)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考察,闽东畲族的传统服饰主要表现在畲族妇女的发式和服装上。闽东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线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刘海”。成年妇女发式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蕉城南路飞鸾一带的发式称为“凤头髻”,即将头发拢于脑后卷成两股,套上一支竹木或铁丝制成的细长发饰,将两股头发高叉缠绕着发饰,固定于头顶,再缠以红毛线,使头额呈高突状。随年龄增大,突状头发变小变扁,中老年妇女用蓝色或黑色毛线缠绕。流行于福安和蕉城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即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面头发扎成坠壶状,前面头发平盘绕于额前,再用红毛线缠绕于额上,又称“碗匣式”或“绒帽式”。为了使前面发髻宽大,已婚妇人添加上假发。发式正面如黑色锻帽,侧面如凤身。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即不添假发,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前部分头发收拢,扎上红毛线用发夹固定,别于一耳侧。后部头发统成三束编为辫子,用红毛线扎紧,盘于头顶。霞浦和福安东部与霞浦接壤的松罗、溪尾一带发式称为“福宁头”,呈海螺状。使用假发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后者将裹着黑布的竹笋壳扎在头发中间使头发膨松下坠。前者以三股发束旋绕用发夹固定盘于头顶。
  闽东畲族妇女服装称为“凤凰装”。上衣为黑色大襟交领式,两旁开深衩,后裾长于前裾,衣衩后裾内上白边、红边或蓝边,盛装时外露。通身无扣,在右衽襟角有两条白色、红色或蓝色系带。领口、两襟及袖端饰以花边,领襟花色繁复,以红、黄、绿、蓝、黑等五色绣成各式花纹。福安畲族妇女的上衣沿服斗的边上缝一条3至4厘米的红布边,边下端靠袖头之处绣半个方形的角隅花纹。畲家称,这是上古高辛王赐封时所盖的金印。福鼎畲族妇女上衣的右边襟袖间有两条比衣襟还长的红色绣花飘带,畲家认为是高辛皇敕封的。有的服饰花边延至肩部和胸部。畲女装更为华丽,这种华丽的畲族妇女服装又称为“山哈娜装”。山哈娜装一定佩带围兜,围兜又称“合手巾”,俗称“围身裙”或“拦腰”,多为黑色,也有水绿色,兜身有褶,兜面绣花。简装围兜,在兜面上端两角刺绣简单花样。盛装围兜绣工讲究,兜身绣上大朵云纹样,再配以柳条纹,最豪华者绣上八仙过海神话人物,有的此类人物多达48人。畲女下身穿黑色短裙、短裤或长裤。穿短裙或短裤时,脚上打绑腿,畲家称为“脚绑”,绑腿为黑色或白色,有的黑、白、红三色相配。有的绑腿布末端有红色缨珞,可垂于小腿上。畲民的鞋子为黑色布底平头鞋,鞋面绣花,上有一道中脊,绣上红点,称“丹鼻鞋”,也有两道中脊,称“双鼻鞋”。畲民平时还着木屐,呈长方形,厚1.5厘米,底部有鞋齿,不分前后,穿木屐走路,野兽不辨方向。畲民称这种木屐为“爬山虎”。
  闽东畲族妇女新婚时大都佩戴“凤冠”。福安、蕉城的“凤冠”造型精致,冠正中上侧有制作精巧的银框玻璃镜,内有微型剪、尺、书等,以避邪。顶部饰有八组银象,再缀上红线穿起一串串五色料珠,垂挂于凤冠的四周。凤冠配有银帘,银帘畲家称为“庆须”或“圣疏”,上有横式长方形银花,悬挂7至9串银饰片,顶部耸立双龙抢珠银饰,大银片吊小银片,银片錾有凤凰、蝴蝶及梅花、鱼纹等。福鼎头冠造型独特,似截顶牛角,冠身用笋壳编成,外蒙黑布,正面镶2块长方形银片,上錾各种花卉纹饰。冠身上罩一小块红布和滚褐、白、红相间的方格纹粗布,两侧做成立耳状,后部成一脊,尾垂两条细飘带。尾端还吊着一枚约11厘米长的木簪,并挂满各色料珠及三角银片。罗源、连江、闽侯的头冠由身、尾两部分组成,冠身为一竹筒,长约17厘米,下端开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外镶银片。银片上铸各种花纹和神像,正面为变形龙头纹。冠身覆一红色苎布罩饰。尾部伸出,两旁各饰两条琉璃蓝色串珠与尾部连接。尾饰是竹木制四齿发簪,外蒙红绸或细苎布,还附上各种银链、银簪及牛骨簪等饰物。冠身戴在发髻顶部,尾饰插于发髻后柄上,琉璃珠饰分垂于两肩。凤冠一般在结婚和去世时佩戴。
  闽东畲族妇女一般都佩戴“山哈带”,又称“花带”或“字带”,为畲族吉祥物。用丝线编织而成,宽者6厘米,窄者1厘米;长者达1米多,短者30厘米左右。纹样不定,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字等。系于腰间的,称为“护身带”;藏于身边的,称为“子孙带”;用于定聘的,称为“定亲带”;用于馈赠的,称为“如意带”。畲族妇女平时饰物有首饰,包括发饰、耳环、耳坠、耳牌等。首饰包括戒指、手镯等,大多为银制品,也有小部分为铜、铁制品。畲家姑娘7岁穿耳,始挂耳环,少女时代多戴耳坠。坠有小奶头型、大奶头型两种。大奶头者,如手镯大,为已婚妇女所戴;小奶头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为未婚少女所戴。有的老年妇女的银耳饰长约6厘米,顶部有蝴蝶形银片镶于弧状圈饰上,下面吊着10多串小银链,其尾端挂一细小的柳叶形银片,中间的银链上吊着花瓣形圆环,环上挂3串小银链。戒指,又称“手指”,上有花朵或八卦、吉祥字眼等纹样,精致者上端缀上小铃铛。手镯,有鸳鸯镯和提花九环银镯,可张缩。
  2.闽北畲族聚居区传统服饰
  清道光《建阳县志》记载,建阳兴贤里畲民“男子服饰、职业与汉人略同。女子不缠足,不施膏泽,无金银佩饰,服色惟蓝、青与白”。(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清道光十二年。)光泽县畲女发式是将头顶中间头发束起,又将四周余发梳拢束好,再与中束头发绾成螺髻,并插上10厘米长的银簪,然后蒙上黑头巾,最后以黑金花纹的带子缠绕。光泽县司前乡畲族妇女以一米长的蓝色布巾裹头,这是“裹髻以布”的遗风。顺昌畲女头戴扁形铜质发饰,俗称“头旁”。头旁用丝瓜瓤或厚纸皮做成的环形帽圈,外蒙黑布,后边有黑带相连。发饰由多个椭圆和细长柄的银簪依次紧叠成扇形。一付扇形铜饰需八九十根铜簪,多者达120根,每根柄长17厘米左右,末端用红头绳相连。已婚妇女还在铜饰上披上头巾,用银耳扒固定。此外,还饰以各种琉璃串珠和红缨珞。发饰还有银簪、耳扒、银笄、银花,银花大多3朵一组,上錾八仙及祥瑞动物,中有10只俯首狮子,下有12只昂首凤鸟。另一种银花造型细长,上连5朵小银花,俗称“金针花”,内有铃铛,稍事摇动,发出细响。顺昌县畲族妇女“穿蓝色或青色之布衫,长及足肘,以红布为边。……裙作青布”。(②管长墉:《福建之畲民》,载《福建文化季刊》.第1卷第4期,1941年。)延平区岭柄洋村畲族妇女一般将头发束起,再将红绒线缠和发束,盘在头上。部分头发缠成葫芦状坠在脑后。并在头发的右侧插上银制的头簪。头簪一般用银币外镶银针而成。光泽县畲族妇女衣衫是浅蓝色的长衫镶深蓝色的宽边。延平区畲族妇女的衣服是浅蓝色的大襟衣衫镶花布边,配黑色长裙。
  3.闽南、闽西畲族聚居区传统服饰
  明《永春县志》记载,畲民“男子椎髻,女子无裤,通无鞋履”。(③明万历《永春县志》·卷3.《风俗》。)李拔的《汀州府志》记载,畲民“女不笄饰,裹髻以布,男结髻,不巾、不帽”。(④李拔:《汀州府志》.卷45.《丛谈附》,清同治六年。)杨澜的《临汀汇考》援引《三瑶曲》云,畲族妇女“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样情。不惯世人施粉黛,明眸皓齿任天生”。(①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管长墉的《福建之畲民》记载,华安县坪水畲族“男苗衣服,和汉人短衫,大同小异,不过袖子往往很长。腰间常喜欢缠一条汗巾,有时用以揩汗,有时用以包物,携物”。畲族妇女“盘发在头顶上,插上银质的簪子。簪子的多少是直接表示她们贫富的”,“头颈围花巾,是以为时髦的”。“穿一种伪装式的假衣,即在衣服的下缘缀着许多围织着花朵的花布,很容易误认是穿着无数件之衣服的”。“不穿裤子,但长裙子却很时行,裙子大而多折,有‘百折裙’之称”。“脚上打绑腿,着草鞋”。(②管长墉:《福建之畲民》,载于《福建文化季刊》,第1卷第4期,1941年。)漳平、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漳平畲歌云:“十二(岁)女人心花花,头发再短要留长,头上盘上龙船髻,结个髻子顶楼梁。”畲女发式是将头梳成壶状,罩上发网,插上银簪,有时包上四角缀着红绒球的方头巾。畲民的服饰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经渐渐和当地汉人无异。
  (三)起居
  20世纪末,畲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现存年代久远者多是清代建筑物。畲族民居有人畜之别、长幼之别与喜丧之别。
  每个畲村都建有牛舍,建造形式同于住房,并与住房为邻。闽东畲族牛舍兼堆放厩肥,俗称“灰楼”。猪圈、羊栏多设在住房的后部,或者因地制宜,建于住房邻地。厕所与住房隔离,粪坑多设在村边,以便于挑肥下地。有的厕所建于屋内,并以大木楦盛粪。木植高一米,上以厚木板排成茅坑,人上厕所要借小木梯登上木植,此植俗称“粪徨”。
  闽东畲家房屋内卧室都位于中堂两侧的前后间,前间为“厅堂间”,后间为“后厅间”。家庭户主多住前间,一旦户主年老,后辈继任户主,老人便退居后间。新婚的洞房多设在前间,而病人临危多移在后间,如果一旦死亡,遗体便安放于后厅。楼上一般不住人,仅修建若干间仓库贮存粮食,其余散楼堆放农具或柴火。
  畲族传统日常生活用具,以闽东畲族用具为例,卧室用具包括:床凳1副,床片(床板)5块或7块,床片忌双数;草垫(俗称“草荐”)2领,草席1领,床上的棉被被面为印花苎麻布,少数富裕人家有苎布蚊帐;二屉桌1张,或者桌橱1张,桌橱除有两个抽屉外,下有双门对开的小橱;衣橱1个,富裕家庭衣橱也雕刻凤凰牡丹、八仙过海等图案;妇女多备有镜台柜、苎笼和长柄加盖马桶。上述家具多漆上桐油,家具为朱红色或原木色。厨房用具包括:饭桌,三个抽屉,一大两小,另备长凳或短凳,俗称“凳头”;灶多土灶,灶上多两个口径相同的铁锅,部分人家另加口小锅,配木制锅盖、木瓢、竹制水勺、洗碗木盆,陶制油瓮、盐瓮和茶壶;1副水桶,1个小水桶,俗称“灶头桶”。厅堂用具多为:八仙桌1张,用于年节祭祖祭神和合家聚餐;大厅中堂少数人家有长祭桌(俗称“几桌”)1张,上摆香炉、烛台等;没有几桌的人家,多将香炉烛台置于照壁两侧门上方的神龛上,神龛俗称“神堂”。畲家建房与定制家具多请当地汉族匠人。族内也有泥木匠师傅,称建房木匠为“大木师傅”,称制家具木匠为“细(小)木师傅”。畲家泥匠、“大木师傅”多于“细木师傅”。畲家大木师傅建房凭经验绘草图,在家备料,择日进行。
  建房是畲家大喜事,一户建房全村相帮,邻村亲朋好友也责无旁贷,农闲多干,农忙少干。帮工的人帮东家打工时,东家只管酒饭,不付工钱,此俗至今不衰。闽东古老畲歌《建房歌》描述了畲家建房情况。畲家建房最忌“无风水”地和“无日子”动土建房,房屋坐向忌朝水源。先是择一黄道吉日定基,在厅堂位置埋下“七宝”,“七宝”包括谷、麦、豆、茶叶、铜钱、灯芯、竹钉。然后平整房基,大木师傅“驾马”,即开始斧劈扇料,接着“扶扇”,搭成一座房屋的木空架,上披一层薄薄的瓦片。日后完成筑围墙、加板壁、铺楼板等工序。这些工序中存有诸多禁忌:八月忌筑墙;筑墙时忌小孩哭;楼梯忌朝大门安放;一根木头忌一截造房一截制棺;木板纹理忌倒用;床板忌用砍后不发芽的树;不开正对照壁的后门等。畲家建一座房屋一般得3至5年时间。
  畲家砌灶,称为“起灶”。先选择好日子,即按年份择出吉月吉日吉时,并确定灶门朝向,多数灶位是坐东向西,一般灶门忌朝东。砌灶时,和上述房屋定基仪式一样,要安入“七宝”,“七宝”置于后锅与烟囱接头处,灶未起火时,忌生人入内。起灶时须先给泥匠师傅“红包”,砌完灶再付师傅工钱。
  新屋落成,要择吉日良辰人宅。畲家乔迁新居,为预祝六畜兴旺,必须携带公鸡和狗,如果家有耕牛,牛角上应扎红布。乔迁新居时,户内不论男女老少每人都得执火把或灯笼,象征生活红火。行走途中,最忌灯火熄灭。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陶钵。“斗灯”结构是红漆圆斗内盛大米,圆斗内沿围以半圈红纸,沿着红纸插上10双分开的筷子,筷子以红线系连,再放人剪刀1把、尺子1把、镜子1面、戥坪1把、小油灯1盏。陶钵的边沿抹上泥土,内装燃烧的木炭及油茶渣饼,迁居人一路上不断往陶钵内撒食盐,食盐在火内爆出“辟辟啦啦”的声响,象征发丁发财。沿路还燃放鞭炮。乔迁之户依长幼之序列队,均手携1件家具物品,依次进入新居。凡跨进厅堂、卧室、厨房,户主便念诵吉词,如“发长其祥啊!”“福寿双全啊!”等等吉利话,众人随即齐声应答:“好啊!”“好啊!”进新居后,把祖公香炉、“斗灯”等移到厅堂几桌上,燃上香炉,举家跪拜。朝拜后把祖公香炉放置于神堂。礼毕,举办酒宴,称为“入厝酒”。亲友携礼品贺仪前来赴宴。宴前宴后燃放爆竹。(四)“出行”
  出寮走亲戚或者上集镇,畲家称为“出行”。每年正月上旬某日是畲家最为慎重的“出行日”,这天早晨畲家当家人须备上糖茶,全家主要劳力都暖暖和和喝上一杯,走出家门。
  会客是畲家重要社交活动,畲村遇见客人来访,不论族内人或族外人,往往举村迎接。正月里畲村迎客更为隆重。《建阳县志》载:“正月初旬,诸戚友家未至百步许,则声爆竹为号,为之主者必倍其数必应,多者恒至累千百,外人每闻其声震山谷,喧脑不绝,知佘(畲)民肃客也。”(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
  客人进屋,主人便烧起火塘,为客人烹茶点烟,冬季还为客取暖,并抢过客人包袱、雨伞,执意留宿。主人献茶时,还烧锅炒花生、黄豆等做茶点,俗称“茶配”。客人临走,还把没吃完的“茶配”装人其口袋。
  畲民出门做客,多是熟人引生人,一人引一人,三人一帮,五人一伙,其中必有一两个好歌手,应付对歌。畲民会客以歌代言。畲民出门做客要“七出八不归”,即初七出门,当天或初九以后回归,初八不可返家。族内人见面还有特殊隐语,如:“你是钉角或是盖耳”即是姓蓝还是姓雷,“毛竹上剖还是下剖”指排行轮次,“毛竹剖几片”指排行第几,“在茅蔸上还是在茅蔸下”指成亲没有,“门前几个坎”指家有几代人,“一个橘子分几片”指家中几兄弟等。盘歌是畲家交友的一种特殊形式,行旅之中若遇上吟唱畲歌的山里人特别亲热,若能相互以歌盘答就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