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9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文化教育
分类号: G751
页数: 40
页码: 105-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文化教育:文化、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畲族 文化教育

内容

一、文化
  (一)畲族村文化站
  1955年,福安县结合畲族村扫盲,在凤洋畲族村建立了民族文化站,这是福建省较早建立的文化站。1957年省内畲族村建立了7个文化站,分别是福安县的凤洋、仙岩,福鼎县的双华,霞浦县的南塘、青福,宁德县的猴盾,罗源县的福湖等文化站。民族文化站每年经费2000元,配备1名专职人员,站内设有阅览室、游艺室,购置有图书、报刊、杂志和文娱用具,经常开展棋类和文娱体育活动,并主办节日歌会、图片展览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站一度停办。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文化站陆续得以恢复。
  (二)文艺团体
  1.鼓吹班
  俗称“鼓手班”。畲民擅山歌,也擅器乐,每遇婚丧喜庆、家族礼仪,便凑成小乐队,为乡村平添热闹气氛。闽东、闽北、闽西畲族村都有人员相对稳定的鼓吹班,甚至有以此谋生者。鼓吹班最多人数为8人,俗称“大吹”;最少为4人,俗称“小吹”。乐器有唢呐、笛子、大钹、小钹、鼓、胡琴等,有时一人可兼两种乐器。
  2.戏班(剧团)
  (1)小腔戏班。小腔戏主要流传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为钟姓畲民的家传艺术。据畲族小腔戏艺人叙述,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该地畲族开基祖钟道庸从江西迁徙至青水时小腔戏就已形成,并兴盛于清咸丰(1851-1861年)以后。民国时期,畲族小腔戏班有“传乐园”等。戏班人数一般为12至13人,多时也有20人左右,其中后台4至5人,其余人在前台。角色分为“小旦、净旦、大花、二花、武生、小生、净生”。演员全是男性,旦角也由男性扮演。小腔戏背景简洁明快,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面深蓝色的桌围,用来变换5种场景,如“金銮殿景”、“府堂景”、“富家景”、“平地景”和“山水景”。表演以文戏为主,少有武戏。后台伴奏虽以锣鼓为主,但有别于大腔戏,还有京胡(类同于闽西汉剧的高胡)、二胡、扬琴、鼓板、竹板、木鱼、唢呐等。小腔戏的曲牌有104种,如《风入松》、《青江引》、《得胜回》、《缝绣鞋》、《太子宫》等,用“工尺谱”记谱。戏班的旺季是农家的闲时,每年农历的一月至三月,常在永安、大田、漳平等地演出。每逢民间节日或佛事也有受聘出演。一般一天演3场,从下午演至通宵。小腔戏的经典剧目有“三图”(《西川图》、《双贵图》、《天奇图》)、“四配”(《乾坤配》、《彩楼配》、《龙凤配》、《金殿配》),还有《舞凤阁》、《满堂福》、《子其知音》、《下南唐》、《天门阵》、《打汀州》、《青石岭》、《八仙南宝》、《宝莲灯》、《双凤山》等。
  (2)木偶戏班。木偶戏主要流传于闽浙交界的福鼎畲族乡村,以民国时期大路村畲族艺人钟大西为著。1981年,前岐公社安仁村畲民创办木偶戏班,取名“福鼎县民族文化站木偶剧团”。演出时,前台由1至2人提线操作,并连说带唱,后台伴奏5至6人。唱腔有京调、闽调和畲歌等,说白有国语、畲族话和闽南话。操作木偶者根据剧本中角色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声腔说白、演唱,一人可兼演多种角色。每年冬、春两季农闲时演出,流动于福鼎和浙江苍南乡村。上演的传统节目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陈靖姑》等。
  (3)布袋戏班。布袋戏主要流传于闽浙交界的福鼎市畲族乡村,以浮柳畲族村蓝俊平(又称雷大英)班为著。他13岁随伯父学艺,操业30余年。布袋戏使用的人物偶像、戏剧道具乃至乐器等仅装在两个箱内,前台操作至后台说唱、伴奏以及挑夫均由一人承担。唱腔和说白均用当地方言,通俗易懂,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每逢农闲,艺人挑着“戏担”遍走福鼎、霞浦、柘荣、泰顺、苍南等县(市)农村演出。演出剧目主要有《白蛇传》、《锦香亭》、《水浒传》、《七侠五义》、《陈三五娘》等。
  (4)业余闽剧团。20世纪50年代始,闽东一带畲族村民自发成立了一些农村业余闽剧团。团员由畲族男女青年组成,一般为30人左右。剧团先在本村演出,不计报酬。外出演出,实行评分分红。剧团以演出闽剧为主,兼演畲族小戏。演出的剧目有《拾玉镯》、《卖花记》、《雷文秀》、《三盅酒》、《梅花寨》、《血衣冤》等,畲族小戏《牧羊姑娘》、《阿母》等。1977年,福安牛山湾、半岭、凤洋、桂垄等畲族村俱乐部相继成立业余闽剧团,兼唱平讲戏。演出的传统剧目有《赠金钗》、《凤仪亭》、《包公》等。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在本村公演1至3天后,外出演出活动3至4个月,每年一般上演100—150场,多在偏僻的畲、汉村庄。
  3.歌舞团
  (1)福安县民族歌舞团。1958年4月1日该团成立,演员以畲族为主体,表演畲族歌舞,仅维持了一年时间。
  (2)宁德市畲族歌舞团。1988年1月18日成立,前身为宁德地区海岛文工团。团址在宁德市建新路1号,主管单位为宁德地区文化局。该团以表演畲族歌舞为主,兼闽东地方歌舞,多次参加福建省内外以及国家级重大演出,并赴新加坡、台湾、澳门、香港等地演出。1991年,畲族歌舞团参加“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展演,在广州演出26场。1992年7月,畲族歌舞团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等地的畲族聚居区巡回演出民族歌舞《太姥畲家情》,共演出28场。1992年,畲族歌舞团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婚俗演示会”。同年,畲族歌舞团在福州参加了“福建旅游艺术节”。
  (三)文化活动
  1.盘歌
  盘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的文化活动项目,也是畲民社交的一种手段。在劳作的田间,在放牧的山场,在走亲戚的路上,在婚礼中、节日里,即使外出路遇,异地相逢,只要是同一民族,不论本村人还是异乡客,均可即兴盘答或相互邀歌,以歌会友,以歌表意,以歌增进相互的了解。盘歌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也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一人独唱往往在行路途中或劳作时,以歌自娱。最常见的是男唱女答或女唱男和。盘唱时由一方起歌,先唱一连(畲族称畲歌一段为“一连”),再由另一方答歌,此起彼伏,反复循环。赛歌,多为两个村庄的男女青年,一人或多人,相互盘赛,对唱的双方都想难倒对方,往往都以自己熟悉,对方生疏的大段(畲族称“全连”)演唱,唱时不乱套,不丢句,不含糊,不中断。而且常常临时编句,以增强演唱实力,制服对方。盘歌往往通宵达旦,若遇能歌善唱的对手,赛歌可持续几个昼夜。畲族古俗认为,不可唱半夜歌,必须唱到天亮,待听歌的鬼神走散后方可停止,否则运气不佳。
  2.歌会(歌节)
  闽东畲族聚居地有传统歌会(歌节)。歌会由畲民自发举办,定时定点,届时闽东(包括罗源、连江)各县的畲民都会参加,有时浙南、浙西南的畲民也会前往。
  较为著名的传统歌会有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古龙岩的“五日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歌节。相传明末清初霞浦县潭里村蓝姓畲民在古龙岩寺当住持时,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与畲民对歌5日,而后相沿成俗。霞浦县水门畲族乡有半岭观音亭元宵歌会,届时霞浦、福鼎、福安、柘荣和浙南平阳、苍南诸县的畲民都会前来参加,盛年参加入数多达两三千人。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畲族村、福鼎市双华畲族村和冷城西门外均有“二月二”歌会,届时除本县各畲村,尚有霞浦、柘荣等县以及浙江省苍南、平阳、泰顺、瑞安等县畲民参加,人数高达三五千人。“三月三”是乌饭节,一般畲村里都有歌会,闽东蕉城区八都镇龟山、猴盾等地的“三月三”歌会都比较著名。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牛池坪、福鼎市硤门畲族乡瑞云寺有农历四月初八“牛歇节”与“浴佛节”歌会,届时福安、周宁县畲民约有一两千人参加。霞浦县城关雁头岭、周宁县方广寺有“封龙节”(夏至后第一个“辰”日)歌会。福安市白云山有六月初一缪仙生日歌会,届时有来自福安、寿宁、周宁、柘荣等地数千乃至上万的畲民参加。寿宁县白岩仙屿、福安市社口镇岩坑有七月初七马仙生日歌会。福安市松罗乡、樟家山、目连山、溪尾林洋、康厝凤洋、霞浦县红山有“九月九”歌会。
  1986年6月28日至30日,畲族“封龙节”期间,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县富春公园举行,来自全省各地以及浙、赣、粤、皖等省的畲族歌手531人参加歌会。2000年4月4日闽东畲歌联谊会成立。翌日(农历三月初一),“闽东首届畲族4三月三’歌会暨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畲族艺术节”在福安溪塔畲族村举行。上午,宁德地区各县(市)畲族歌手在该村蓝氏宗祠盘歌,下午,福安市举行畲族歌手大奖赛。
  3.文艺会演
  20世纪50年代后,畲族业余和专业文艺团体经常参加国家、省、地(市)、县等各级政府举办的文艺会演。1955年,福安县仙岩畲族业余闽剧团的畲族小演唱《牧羊姑娘》参加了福建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1956年12月,宁德县举办的“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上有畲族自编自演节目《四角厅》、《捕猎舞》。1959年,福安专区举办第二届文艺调演,其中畲族节目有福安县的《仙岩民歌》、《欢乐畲家》、《歌颂新农村》,宁德县的《畲族山歌》、《畲族大合唱》,福鼎县的《茶山盘诗》,连江县的《采茶姑娘》等。1964年6月28日,在福安县举行福安专区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福安、霞浦、宁德、福鼎等4县畲民69人参加演出。演出后由福安、霞浦等地畲族业余剧团组成的福安专区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大会,演出了《难为迎亲伯》、《草岗变茶岗》、《畲山茶歌》、《畲家和党心连心》、《彻底革命不变心》等节目,并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嗣后,《难为迎亲伯》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1978年,霞浦县的小演唱《畲家乐》参加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1980年,宁德地区的畲族表演唱《考女婿》、《丰收喜》、小歌剧《金鸡娘》等节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984年9月,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福州市举行,畲族舞蹈《欢乐的鸭姑》获得优秀节目奖和演出奖。
  4.文化节
  1990年10月,“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市举行,国家民委、文化部领导,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及浙、赣、粤、皖等省畲族歌手等共1200人参加艺术节。
  1995年11月1日,“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在宁德市举行。在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的麒麟山下的中华畲族宫前举行的开幕式,由畲族歌舞序歌、鼓阵、日月舞、龙头舞等组成,除此之外还有畲族祭祖仪式。参加旅游节的外宾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土耳其、日本、新加坡等国。
  5.对台对外文化交流
  由蓝雪霏提供脚本大纲及节目,中国音乐研究所与台湾群视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东南“山哈”——畲族》,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华乐舞》畲族部分,于1995年10月7日参加了法国坎城电视节目展。
  1996年4月19-23日,福建师范大学蓝雪霏带领宁德地区畲族歌手蓝霖德、钟石福、雷石凤、蓝梅钗等人作为“福建师大闽台音乐交流小组”,赴台北市参加“南岛语系民族音乐研讨会”。其中4月20日晚在台北音乐厅与菲律宾卡林加族合演一场,4月21日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舞台与台湾高山族阿美人、菲律宾卡林加族联演一场。
  (四)文物古迹
  1.蓝理牌坊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新华东路岳口街头,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赐蓝理立。牌坊坐东北向西南,高12.5米,宽10.63米,12根坊柱分为4组隔成3间,每组3柱纵向排列,中间大方柱边长0.58米,前后小方柱边长0.27米,各楼楼顶均有潇洒自然的起,坊上遍布雕刻装饰。正楼四坡顶,顶层檐下正中高置镂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祥云托底的竖匾,上书“御书”二字。竖匾之下,是两面分镌康熙所赐的御书“勇壮简易”和“所向无前”的横匾。横匾之下,以梁枋隔为三层:中层两边各雕一站立的人物,中间阴刻楷书诰布;上下层各有一排双面镂刻的人物图,其中人物、战马,形态各异。再下是横额,上浮雕双龙和云纹。正搂双侧各为两层边楼,各楼均设4根小柱支撑3面出檐的顶盖,构成楼间,柱间嵌有镂雕花版。楼间平面一层呈长方形,二层呈正方形。与蓝理牌坊遥遥相对的是许凤牌坊,许凤为漳州海澄人,与蓝理同为清初平台名将,牌身匾额两面分镌“闽越雄声”、“楚滇伟绩”。上述二牌坊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蓝理四弟蓝瑗,官至福建金门总兵,曾在漳州立“折冲之才”坊表。
  2.晒日山土地革命遗址
  位于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晒日山畲族村内。民国22年(1933年)3月至民国23年9月间,闽东工农红军在村内设立红军军服处,军服处内有30部缝纫机,现存军服处遗址。民国23年初,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村内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筹备处,现有会议遗址。民国23年6月至9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机关报《闽东红旗报》印刷地点在村内,现存《闽东红旗报》印刷地址。晒日山土地革命遗址与斗面村、狮峰寺同属于中共闽东特委机关和闽东苏维埃机关的革命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畲族五通庙
  位于云霄县城北漳江右岸的西林村,距县城4千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载,五通庙“在西林,旧志传,元将陈君用建城时,遂有此庙,中祀五方之神,国朝里吴镛募众重修。(和邑志:查此庙石柱镌有盘、蓝、雷氏系陈玉钤所征蛮僚。庙柱为蛮所舍,则建庙必在开屯之先,云霄宫庙惟此最古。)”该庙毁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后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分前后两段,抬梁式歇山顶,屋檐低垂,殿堂梁堂交错,“四石六木”质的点金柱承梁贯顶。四周墙面有十余根浮柱,联结雕楣画梁讹角及斗拱,承撑厚重宽长的屋顶,形制独特。相传“五通神”系射击九日的畲家五兄弟,其中五弟功劳最大,三只眼,头戴武冠,居中位。
  4.镇海卫城
  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卫城坐东面海,筑在鸿江上,城下倾陡,以海为壕。城周长2910米,用鵝卵石和条石垒砌。现存4个城门及城墙各一段,东门城墙高7.2米,西门残墙高4.4米,南门残墙高4.5米,北门残墙高4.2米。登镇海卫城之上,可观览东海与南海相交的壮阔海域。卫城东门外,有旗尾灯塔。镇海村东南方的镇海角又称“定台角”。镇海角的西南方的隆教湾,又称“定台湾”,是明末清初郑成功攻打台湾时的发兵据点之一。在卫城内有后山、鼓山、曜山、昭山、仓山,俗称“五星山”。卫城外又有酿酒桶山、土地公山,与前五山一起,状如七星散落卫所,遂合称“七星落地”。卫城南另有象鼻山、旗尾山。诸山环抱鸿江港,北连南太武山胜景。卫城东部、水门右侧柳树下有一天然地洞群直通海,人称“飞蛾洞”,相传为南蛮十八洞之一。卫城南门外原有天门宫,宫庙已毁,尚存有18尊断头的石雕罗汉。罗汉断头,相传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十二日夜海寇袭陷镇海卫城时所为。镇海村内有龙门桥,明正德年间毁于寇,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镇海村内又有七星井、柳树井。明洪武二十年(1287年)建镇海卫城时,凿井99口,密布于卫城边,水质较优者为七星井和柳树井。七星井在卫城内西北隅,井底有6孔泉眼,俗称“米筛泉”。柳树井在卫城边,形如菱花,汲绳之痕入石栏寸许,有20余坎。泉从东关口门外峭壁下注人,终年不竭,水质甘冽,俗称“象乳泉”。
  5.南太武山摩崖石刻
  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南太武山上海拔300—500米的花岗岩崖石处。现存自南宋以来较为完整的题刻共32处,为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6.湖西五里三城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是古民居——赵家堡、诒安堡、蓝廷珍府第之总称。
  赵家堡,又称“赵家城”,位于湖西畲族乡硕高山下,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赵宋皇族后裔聚居之地,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宋元之际,闽冲郡王赵若和从广东崖山之战中逃出,辗转抵达漳浦,隐居于此。至明代,其第十世孙赵范以进士历任磁州知州、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职,致仕归,适逢沿海一带倭患猖獗,即按北宋古都布局立意,修建城堡防御,并以此寄托对先祖帝业的思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范子赵义又扩建了外城。全城占地173亩,城墙以条石砌筑三合土垛,外城周长1200米,平面呈方形,城墙高6米,厚2.5米,筑4个城门、城楼,正门、北门筑瓮城,城墙筑6座马脸以及墩台、藏兵洞等。内城周长222米,高6.2米,宽0.3米,占地6亩,保存完好。赵家堡内城中有“完璧楼”,取“完璧归赵”之意,系明万历二十八年赵范所建。城楼四边各长20米,高13.6米。第一层筑屋10间,第二层9间,第三层无隔墙,作回形大通间。楼顶台梁式木结构双向坡顶。楼中天井深1米,天井角有一排水洞,可兼作地洞通城外。1986年完璧楼辟为赵家堡博物馆。堡内主体建筑为赵范府等,坐南朝北,4座同式建筑并列,每座由门厅、前厅、两庑天井、中堂、后楼组成。府第两侧还有4座同式5开间堂屋及“辑卿小院”、“读书处”、武庙、荷花池、卞派桥、聚佛宝塔、牌坊等。堡内有筑堡碑记,碑高2.3米,宽1.05米,全文400字,为漳南道批准赵义续建赵家堡文,落款“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月给”。
  诒安堡,又称“诒安城”、“湖西城”等,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城内村,系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太常寺卿黄性震所建的聚族而居的城堡。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石构,平面作锁形,周长1200米,城墙宽2.2米,高6.7米,墙上外侧建三合土女墙,高2米,开365个垛口。墙内侧每隔50米设登墙石阶。墙转角处筑敌楼,宽、深各3米。全城设4个券顶城门,南门至西门前开凿护城河,宽10米,全城完好。正门南向,有“诒安”石匾,东门“迎曦”、西门“毓秀”、北门“春庆”,均建有砖木结构的城楼。城东南、西南角各建谯楼,城墙内侧每隔50米就有一登城石道。城内自南至北中轴线上建有黄氏大宗祠和主楼,祠堂以围墙、门厅、天井和正堂组成,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祀宋代福建黄姓始祖黄峭。主楼东面有黄氏小宗祠,祀黄性震。城内民居建筑布局规整,街巷条理分明,全城保存完好。
  蓝廷珍府第,又称“新城”,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顶坛畲族村委会新城畲族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通面宽50米,深86米,占地4295平方米,以对称的纵向五进建筑和左右后三组厢房组成。主建筑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正堂、主楼,后厢与左厢、右厢为护厝,与正堂、后堂、过水廊相连,构成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格局。后堂与后厢之间为主楼,门楣石匾阴刻“日接楼”,清雍正五年(1727年)蓝廷珍撰书。楼底层以条石构筑,第二层以三合土夯筑,面宽23米,进深10米,分为3开间,府第前尚有石埕及园林布局。蓝廷珍的后代以府第为宗祠,并以石埕排列为图案,作为子孙认祖的标志。现保存完好。
  7.湖西古战场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宋祥兴二年(1279年)元军在湖西围攻保宋抗元的义军,义军覆没,叶、柳、英三首领阵亡。当地村民予以埋葬,并立庙祀之。
  8.永安楼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楼下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楼形为方形双重结构。
  9.蓝理墓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橄仔埔村,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建。占地面积50平方米,平面呈“凤”字形。三合土结构,3层墓埕。墓碑正文为:“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提督福建全省陆路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显考义山蓝先生墓。”
  10.蓝鼎元墓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政府驻地前100米处,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占地面积150亩,平面呈“凤”字形。三合土嵌青石质墓碑,碑髙0.74米,宽1.19米。碑文阴刻楷书“皇清恩进士授中宪大夫知广州府事鹿洲蓝先生佳域,乾隆癸卯岁仲秋吉旦立”。墓前15米处分立圆形石望柱一对。1985年,海外蓝姓族人集资维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1.石椅蓝氏家庙
  位于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畲族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重修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筑坐北向南,夯土墙,抬梁式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由门厅、正堂、厩廊、厢房组成,门厅深2间,正堂深3间,面阔5间,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娘仔寨
  亦称“飞鹅峒寨”,位于漳浦县大南坂下阮村后。唐将陈政入闽平蛮,飞鹅峒主娘仔妈据山寨之地势抵御唐军。现娘仔寨寨门仍存,寨内有娘仔妈庙,奉祀娘仔妈。
  13.永宁桥古戏台
  位于青水畲族乡青水畲族村。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为澄江永宁桥上的附属建筑。永宁桥长22米,前有灵元宫,后有戏台。戏台呈矩形,宽3米,深3米,高1.8米,歇山式屋顶。10平方米的化妆室白壁上记载着许多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来到该戏台演出的戏班的题字、剧目和时间等文字。1985年重修,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4.瑞云寺
  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族村,为太姥山麓十八古刹之一,是太姥山六大游览景点之一。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曾历经重修扩建。民国8年(1919年),高僧智水法师重建,寺内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呈园林式布局结构。有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葫芦阁、赏花楼、观鱼台、半月湖等。照墙和围墙上有画家李霞的人物浮雕。1986年,重建大雄宝殿,为穿斗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16.5米),进深3间(12米)。寺内尚存宋宣和年间石斛1只,清代寺碑1通,寺后有千年铁树和银杏各1株。寺周围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景点。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5.大林钟氏宗祠祖牌
  存放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大林畲族村钟氏宗祠。该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土木结构。占地710平方米,面阔20.3米,进深35米,大门内有戏台。宗祠大厅内中间和两侧设有祖龛,用于陈列祖牌,俗称“龙牌”。现有祖牌470余面,自元代开基始祖至清光绪八年历34世,于光绪十二年进龛,均保存完整。祖牌造型相似,一律镶金箔,或雕龙,或刻凤,或镂花卉,或镌人物,文字清晰可识。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6.观音亭寨
  位于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畲族村,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于清代。寨堡北面依山垒筑,面积640平方米,长148米,高5.4米,寨门有石刻“观音亭”三字。寨内祀奉观音,观音亭对面竖有明、清碑刻15通。每逢元宵、重阳,半岭、大路下等地畲民,除了邀亲朋同宗进香祀观音之外,便在此以歌会友,相沿成俗。歌会之日,霞浦东路水门、牙城、三沙,西路崇儒、柏洋、盐田,中部州洋、松城,南路沙江、溪南,以及邻县福安、福鼎、柘荣,邻省浙江的平阳、苍南等地畲族歌手,每每相邀赴会,汉民也多前来观赏。山村公路未通之前,有的歌手要自带干粮,走一两天路赶来。公路通后,来者更多。是日盘歌通宵达旦,往往次日才清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7.东山雪洞
  位于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族村地界,距福安市区55千米。东山雪洞有正偏二洞,正洞高4米,面积9平方米,洞极平整,可容纳二三十人,洞壁镌有隶书“刘子读易处”5个大字。偏洞在正洞之前,上刻洞名为“虎跑”二字,下有流泉,水声淙淙。偏洞右侧为狭峡,曲通洞外,上方4米外镌刻“峨嵋三峡”四字,后有天窗,可越洞顶,洞顶叠石凌空,危崖劈立,高数十米。侧向有一悬空石径,直通正面,岩高径窄,游人过此径须面壁挪步,壁上刻有“天桥”二字。天桥上方岩石上有一天然裂隙,形如刀切,深2丈许,旁刻“试剑”二字。裂隙之北为深幽的峡谷,崖上刻“猿悉峡”三字。雪洞之东,有巨岩,岩壁上刻“石壑岩”三字。东山雪洞的摩崖石刻均为福安苏阳村人、南明鲁王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中藻所书,笔锋遒劲洒脱。光绪版《福安县志》称此景为“东山雪霁”,并列为“韩阳十景”之一。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8.探花府
  位于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七里畲族村,为畲民雷士焕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造。纯木结构,悬山顶,面宽29米,12扇7排间两直同,两梯间,进深32米,套房设置3直间1横间,四周有回廊环绕,通道灵活。主座左右有两列厢房,与主屋沟通,成内庭式布局,规模宽旷,富有畲族村特色。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摩陀寨
  位于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下坊村龙湖东岸、汀江之滨。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17年)当地居民在此结庐避难,修筑了城墙、石门、石梯、古堡等,世人称为“武婆寨”。明朝初年在此建观音庵堂,改称“摩柯寨”,又名“毛桃寨”。清顺治年间重修山寨,易名为“摩陀寨”。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将此寨列为该州九处古迹之一。《上杭县志》云:此寨“为县中最古之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雷海青墓
  位于南安市罗东镇(旧称十七都)坑口村。雷海青(716—755年)相传为泉州清源郡田庄村(今莆田东峤镇田庄村)人,唐玄宗时为宫廷乐师,天宝末年遭安禄山杀害。畲族尊雷海青为“田都元帅”,不仅将他尊为戏神,更尊为乡村保护神。雷海青墓边还有雷海青祖庙。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文学
  1.文人
  从元末明初开始,处于汉族社区的畲民受汉文化的影响,“多同化于汉人,与华族无异矣”。(①郑翘松:《永春县志》,卷15,《礼俗志》,民国16年。)其中偶有读书习文而卓有成效者。崇安县将村里(今武夷山市星村镇)畲族兄弟蓝仁、蓝智便是明代福建著名的诗人。蓝仁与其弟蓝智拜隐居武夷山的杜本为师,学其诗法。二蓝效法盛唐诗风,历来评诗,都将二蓝并论。蓝仁《蓝山集》、蓝智《蓝润集》行世,均收入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二者合称“二蓝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仁诗规摹唐调,而时时流入中晚。蒋易作是集序,称其和平雅澹,词意融怡,语不彫锼,气无脂粉,出乎性情之正,而有太平之风。惜其不列承明著作,浮湛里闾,傲睨林泉。有达士之襟怀,无骚人之哀怨。即屡更患难,而心恒裕如。要其所作,皆治世之音也。虽推之稍过,实亦近之。”“智诗清新婉约,足以肩随其兄。五言结体高雅,翛然尘外,虽雄快不足,而隽逸有余。七言顿挫浏亮,亦无失唐人矩镬。与《蓝山》一集卓然可称‘二难’。”“闽中诗派,明一代皆祖十子,而不知仁兄弟为之开先。遂没其创始之功,非公论也。”“杭世骏《榕城诗话》曰:‘二蓝集闽人无知者。何氏《闽书》,蓝仁有《蓝山集》,蓝智有《蓝润集》。竹垞(引者注:即朱彝尊)尝辑人《诗综》(引者注:即朱彝尊《明诗综》)中,以为十子之先,诗派实其昆友倡之。”(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9,集部,别集类二十二。)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又作强调:“(二蓝)体格专法唐人,间人中晚。盖十子之先,闽中诗派,实其昆友倡之。”蒋易云:“二蓝相敌。”(②《〈蓝山集〉序》。)
  畲族文人蓝鼎元,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漳州府漳浦县人,清代学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随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平台。雍正年间(1723—1735年)曾受命上京分修《大清一统志》。有“南包公”之誉,后人依据蓝著《鹿洲公案》编成公案小说《蓝公案》。(③参见《林公(林则徐)案·蓝公案》.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据《清史稿·列传七十七》载:(蓝鼎元)“力学负才。廷珍统师入台湾,鼎元参军事,著《平台纪略》。雍正元年(1723年),诏举文行兼优之士,贡人太学,有司以鼎元荐,大学士硃轼器之,用荐得召见。上书陈时政,上嘉纳。授广东普宁知县。居官有惠政,长于断狱。性伉直,坐事劾罢。总督鄂弥达白其诬,召诣京师。旋署广州知府。甫一月,卒。鼎元尝论台湾善后策,谓诸罗宜画地更设一县,总兵不可移驻澎湖。后诸罗析县曰彰化,更设北路三营,总兵官仍驻台湾,皆如鼎元言。”今有《鹿洲全集》行世,集中《平台纪略》、《东征集》、《鹿洲初集》编人《四库全书》,《鹿洲公案》、《修史试笔》、《女学》、《棉阳学准》列《四库全书》存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平台纪略》云:“是编纪康熙辛丑(1721年)平定台湾逆寇朱一贵始末。始于是年四月,迄于雍正元年四月,凡二年之事。前有《自序》,称有市《靖台实录》者,惜其未经身历目睹,得之传闻。其地其人,其时其事,多谬误舛错。乃详述其实为此编。盖鼎元之兄廷珍,时为南澳总兵官,与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合兵进讨。七日而恢复台湾,旋擒一贵。俄世骠卒于军。其后余孽数起,廷珍悉剿抚平之。事后经画,亦多出廷珍之议。鼎元在廷珍军中,一一亲见,故记载最悉。其叙述功罪,亦无所避忌,颇称直笔。所论半线一路,地险兵寡,难于镇压。后分立彰化一县,竟从其说。至今资控制之力,亦可谓有用之书,非纸上谈兵者矣。”(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9,史部,纪事类末编。)评价《鹿洲初集》云:“鼎元喜讲学,尤喜讲经济,于时事最为留心。集中如论闽、粤、黔诸省形势及征剿台湾事宜,皆言之凿凿,得诸阅历,非纸上空谈。至于所叙忠孝节烈诸事,亦点染生动,足裨风教……文笔条畅,多切事理,在近人文集之中犹可谓有实际者也。”(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7,3卷,集部,别集类二十六。)
  畲族文人雷鉉,字贯一,号翠庭,汀州府宁化县人。据《清史稿·列传七十七》载:“(雷鋐)为诸生,究心性理。庶吉士蔡世远主鳌峰书院,从问学。雍正元年,举于乡。世远时为侍郎,荐授国子监学正。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乞假归。十三年,高宗即位,召来京,命直上书房。乾隆元年,散馆,以病未入试,特授编修。二年,大考二等一名,赐笔、墨、砚、葛纱……鉉和易诚笃,论学宗程、朱……与方苞友,为文简约冲夷得体要。”建宁古文家朱仕诱为雷铉的《经笥堂文集》作序云:“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崇。”雷铉著有《经笥堂文集》35卷、《自耻录》1卷、《闻见偶录》1卷、《读书偶记》3卷、《校士偶存》1卷、《翠庭诗集》若干卷等。《读书偶记》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编乃其读书札记。大旨惟以朱子为宗,然能不争竞门户。如卷一中一条云:古人心最平,如孟子谓夷惠隘与不恭,君子不由,而又谓其为百世之师是也。后世如陆子静、王阳明、陈白沙,论学术者必辨之,谓其非孔、孟、程、朱之正派也。然其砥节砺行,以之针砭卑鄙俗夫,不亦百世之师耶?其持论特平。较诸讲学之家,颇为笃实无客气。书中论《易》者几及其半,大致多本李光地,其论礼则多本方苞。一则其乡前辈,一则其受业师也。”(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94,子部,儒家类四。)
  2.民间文学
  畲族文学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谚语等,其中以畲族民间歌谣最具民族特色。畲民称畲族民间歌谣为“歌言”。古畲歌云:“歌言山哈当文章,劝你细齐学点唱。歌是原底(原来)祖公礼,流传做墨写书文。”畲民俗不离歌,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以歌明志。畲歌以畲语借汉字记音表意,一般以七言为一句,以四句为一条,多条连成的一首为一“连”。还有以七言为主体,并辅以三言、六言起序的,俗称“三字头歌”或“六字头歌”,以及在婚丧仪式中的即兴长短句,并加之衬字与语气词。一、二、四句尾字押韵,但一定得押畲语中的平声韵,第三句末字一定用仄声。畲歌是以相对固定的曲调演唱的,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曲调。
  霞浦县溪南的白露坑(古名“白鹭坑”,又名“白虎坑”,“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红坑”)畲族村曾经出现一批能编善唱的歌手。畲族谚语云:“要问歌先生,就去白露坑。”“求教歌秀才,白露坑峒来。”白露坑歌手们尤以编叙事类的歌谣见长,他们在山歌的结尾采用畲歌特殊的“拆字歌探”的形式,将自己的名字隐在歌中,以烙上白露坑人的印记。畲歌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抒情歌、习俗歌、巫歌、杂歌等。(1)叙事歌
  也称为“全连”。一般篇幅较长,由数十至数百条组成。每连歌都比较完整地叙述事件发生的始末和发展过程,类似于汉族的评话唱本。叙事歌可分为:民族史诗、族内人物传说歌、历史歌、小说歌。
  ①民族史诗。民族史诗一般由有名望的歌手在祭祀时演唱,或由巫师亲自以一种特殊的话语,用巫歌曲调宣唱。有时,在较为隆重的场合由族内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般是族长、房长等,边唱边讲述,以使后辈能刻骨铭心。最著名的民族史诗是《高皇歌》,又称《盘瓠王歌》、《祖宗歌》、《盘古歌》、《高辛氏》等。《高皇歌》流传于闽东、闽北、闽中、闽南的畲族地区,各地的唱本有详有略,详者多达400余行,略者也有百余行。此间的内容基本相同,一般全歌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序歌,全歌的引子,气势磅礴地简述历史沧桑,世态炎凉。第二部分,展示畲族家族的盘瓠传说,详叙盘瓠王(又称“龙麒”)戎马生涯和退隐山林的故事。包括揭榜、出征、成亲、隐居、巡猎、殉难。赞颂盘瓠王帮助高辛帝抵抗番王入侵、亲临敌阵击杀番王、被招为驸马又功成退隐、离开都城迁徙凤凰山、在凤凰山垦山行猎、在行猎中被山羊角刺中不幸身亡的故事。第三部分,漫说畲族家族的迁徙传说,大致描述了畲族迁徙的路线,即从广东潮州凤凰山为起点,向闽中、闽东、浙南迁徙的悲壮场景,言语平实凝重,情感含蓄苍凉。第四部分为尾声,是畲族家族的启示录,要求畲族人将史诗“万古流传子孙唱”,“蓝雷三姓好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髙皇歌》凝聚和召唤畲族人顽强地存活和发展。和《高皇歌》同一主题的是《麟豹王歌》,这是盘瓠王故事的反题,即将盘瓠王与高辛帝的关系作相反的叙述,说盘瓠王征番凯旋被招为驸马,后又为高辛所害,三公主愤然出走,在山村中将孩子们养大成人,从此世代生活在山乡。此歌长达四百余行,仅流传于罗源县。
  畲族乡村还流传着畲族创世诗《古老歌》,又称《火烧天火烧地歌》,唱诉远古时代兄妹俩上山劳作,所带干粮被石猪偷吃光,他们逮住石猪,石猪泄露天机:“有个日子火烧山,大火烧地又烧天,天落棉花你就走,赶紧走来我身边。”后来果然天降大火,世间万物化为灰烬,而兄妹躲在石猪腹内,幸免于难。灾后,石猪授予生产、生活技能,并撮合兄妹结为夫妻,生男育女,使得人类得以繁衍。
  ②族内人物传说歌。人物传说歌是以反映畲族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歌谣。著名者有《钟良弼》(又名《钟良弼告阻考》)、《插花娘》、《钟景琪与雷万春》(又名《双帕锦香亭》)、《蓝佃玉》(又名《九节金龙鞭》)等。《钟良弼》是描写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鼎县畲民钟良弼到福宁府考秀才受阻的事,此事载于清道光《福建通志》中。《插花娘》是流传于浙南、闽东的传说。插花娘指浙江省松阳县茅弄畲族村畲族姑娘蓝春花,她到宣平县马村给财主当佣人,财主婆百般刁难,但她却心灵手巧,样样事情都办得很好。财主看她才貌出众,要娶她当第五房小妾,春花不从,逃回家乡。财主带一班奴才赶到茅弄村,把全村父老乡亲捆绑起来,威逼交出春花。为救乡亲,春花佯装愿嫁,当花轿抬到横岚山顶上时,春花跳崖身亡。送嫁的姐妹们唱着哀歌,摘来了一朵朵洁白的山茶花插在春花的头上,铺在她的身旁,以緬怀这位美丽而刚烈的畲族姑娘。浙南、闽东建有插花娘庙祭祀她。
  ③历史歌。历史歌主要叙述中国历史的兴衰。一般为民间歌手创作,篇幅较长,多为数百行。著名的有《末朝歌》、《十八帝》(又名《明清纪事歌》)。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歌手钟廷吉编成的《末朝歌》长达三百多行,在历数了各王朝兴衰后,痛斥清末政府的腐败和民初军阀的割据,期望有一个“真命天子”拯救世界。
  ④小说歌。小说歌是畲族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的叙事歌。如《白蛇传》、《山伯英台》、《孟姜女》、《陈三五娘》、《奶娘传》、《林则徐》、《铁弓缘》等,共有一百多首。这些畲族小说歌虽取材于汉族文学题材,但一般都进行了符合畲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再创造,有的小说歌增加了畲民喜爱的情节内容。小说歌有人物、有故事情节,很受畲民的欢迎。
  (2)抒情歌
  抒情歌主要是畲族男女即兴抒发情感的歌谣。以情歌为主,兼有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直抒胸臆的作品。情歌多为男女对唱,一般同村、同姓、同宗不邀歌。畲族男女出门做客时,到主人家盘唱的歌谣,俗称《行路经》,或称为《出门歌》,这是一种习见的情歌。《行路经》大都以一路上所见所闻起兴,即景生情,融情于词,抒情于言。除情歌外,较为常见的是一种警世、劝世式的歌谣。如《秽字歌》,以畲族巫师通常念的咒语“贪巨禄藏廉武破,斗灼权衡毕步飘”之中的每一句为每条“歌言”的首句,编成长连。畲民认为借用巫师咒语的歌谣能“破风去秽”,以此宣扬善良、勤劳、节俭、谦虚、谨慎、坚韧、勇敢和聪慧的精神。相类似的还有劝人戒赌、勤俭持家、立身处世的《十劝歌》、《十贤歌》等。封建时代,畲民多为佃户,有专门描绘长工们生活的《长年歌》,时常在畲族男青年中传唱。在土地革命时期,畲族村传唱《革命歌》。这些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的作品。畲族抒情歌往往情感浓烈、直白、率真。如《革命谣》云:“敢做木头不怕钉,敢做笊篱不怕淋,火烧王茅心不死,杀头也要干革命。”又如《雷公不打风流事》云:“‘情’‘义’两字值千金,叫娘(姑娘)大胆过来寻,雷公不打风流事,老虎不掏(抓)多情人。”
  (3)习俗歌
  畲族乡村的各种生产活动、生活习俗都能用歌谣来表达。在人生礼俗中,婚事唱喜歌:新娘出嫁在娘家时,唱《哭嫁歌》、《梳头歌》、《分爨歌》、《撒谷歌》等;迎亲时,唱《求蛙歌》、《借镬歌》等;新人拜堂时唱《米筛歌》等;喜宴上,唱《佳期歌》等;洞房里唱《猜种歌》等。丧事唱哀歌,有《哭灵歌》、《讨位歌》、《买水歌》、《洗身歌》、《落棺歌》、《师爷歌》、《路祭歌》、《进葬歌》、《喝龙歌》、《回龙歌》等。在农事活动中,有《农事歌》、《十二节气歌》、《种田歌》、《布田(插秧)歌》、《种苎歌》、《掘蕨歌》、《摘茶歌》等。表现生活习俗的有《建房歌》、《挑水歌》、《砻米歌》、《起书堂歌》、《砍柴歌》等。其中《迎客歌》中有互唱《黄蜂歌》的习俗,一人起唱“黄蜂头”,其余众人和唱,其乐融融。
  (4)巫歌
  巫歌是巫师在作法事时专门演唱的歌谣,凭依巫歌唱本吐字,一般不作删改。巫歌在特定场合作唱,唱巫歌时都有法乐伴奏。巫歌庄严、缠绵、神秘,震撼人心,富有象征意味。平时不得随意唱巫歌。
  (5)杂歌
  杂歌为形式最自由、题材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最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谣。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无拘无束的作唱。杂歌又称“乱杂”,一般没有人物,没有情节,篇幅较短小,因其内容无所不包而得名。从主要内容看,杂歌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嬲歌头,即“嬲歌”(“嬲歌”,畲语念作[lau][ko],又写作“唠歌”、“聊歌”等,“嬲”,即玩的意思。“嬲歌”是畲族农闲或节日期间与外地氏族异性对歌的原称)中程式性的起头,“嬲歌”之毕曲及“嬲歌”过程中催逼对方“分歌”、“发歌”及答方的态度反映等部分。如《姐妹修路等郎来》、《歌言安顿老大人》、《试探歌》、《拦路盘对》、《郎歌分转娘身来》、《唱就唱》、《对歌透天光收台歌》、《送神》、《双双交手信》、《单爿夹》等等。
  ②歌探,即谜歌,如《歌言问你歌秀才(唱歌师、歌先生)》、《唱分歌探给郎回》、《十二月盘答》等。
  ③大讲歌,又名套口歌。即大实话,如《大讲郎》等。
  ④盘驳歌,即斗智歌。节奏紧凑,舌枪唇剑,是嬲歌中最扣人心弦的歌种。
  ⑤做穑歌,即与劳作有关的歌。主要是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对大自然的认识,如《做田歌》、《节气歌》、《牧牛歌》、《砍柴歌》等。
  ⑥缘歌,即情歌。如探问类的《借问红花开没开》、《想要聊娘做姐妹》,思慕类的《眼看你娘生清秀》、《跪落佛前念郎名》、《念娘心肝狂》,顾虑类的《坝头没朋也难求》、《你讲守贞我不信》,婚誓类的《生死与娘要做堆》、《灵魂也要跟郎去》等等。
  ⑦苦情歌,主要有《寡妇怨》、《单身郎子是有愁》、《得着歹郎无奈何》等。
  ⑧劝世歌,如《劝你阿哥要娶亲》、《劝郎要正经》、《家教歌》、《尊母歌》等。⑨唱名,有古人名,如《十字唱古人》、《十讲古人风流入》,有物名,如《鸟名歌》、《颂花名》、《中药名谣》。
  ⑩新民歌,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畲族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和搞建设所编唱的歌,如《五更苦,天会明》、《送郎当红军》、《解放二字值千金》、《毛主席恩情似海深》、《翻身谣》、《畲山新貌》等等。
  (六)音乐
  畲族音乐依其原生背景分为嬲歌、婚嫁音乐、丧葬音乐、蘸仪音乐等品类。
  1.嬲歌
  畲族有“八月十五开歌门,三月初三封歌门”之嬲歌时限,这段农闲时间出寮走亲戚或上集镇,所谓“出行”者最多。每年的正月上旬是畲家最为慎重的“出行日”。其时,熟人引生人,一人引多人,青年人纷纷上路,以歌交友寻亲,竞比“肚才”。同时,畲族一年之间有许多节日使畲民趋之若鹜,聚会而歌。无论是“出行”作客或参加歌会,嬲歌有两种不同的发生情形,一为拦路截唱,一为落寮会唱。
  根据嬲歌的演唱内容,可分为正歌和杂歌两大类。正歌又称“歌故”,即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长歌。其中又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祖公歌、古人歌、小说歌、时政歌等。
  嬲歌以对唱为主,也有多声部重唱之“双音”。
  畲族嬲歌时虽然也有出现齐唱的情况,即一个人开口唱后,其他人知道他唱的是哪一条,便接进去唱,但并不为大家所欢迎。因为畲民认为一起唱听不清,容易引起混乱。
  对唱的节奏是以歌的“条”(四句“一条”)数为计。双方可各唱一条,或各唱两条、三条,也可以各唱一句两句。各方所唱的“条”数也可由双方的歌手轮流分担,不一定由一个人一唱到底。长篇“故老”歌可以由双方共唱一篇,也可以各选一篇,互相穿插着唱,各行其是。
  畲族称双音为“跟唱”(①李晨:《福建宁德畲族民间二声部山歌及其歌手采访实录报告》,载于《中国音乐年鉴1992》第286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又称“双重皮”(②《霞浦县畲族志》,第38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般是在路遇拦唱中,或落寮会唱开始之诘问以后产生的,是大家都想唱的一种热烈的表现。如一人唱,另外一两个人也想唱,就跟上去,造成不同声部的重叠,这样,个人歌唱的机会就会多了起来。闽东蕉城区有所谓“一夜都有歌唱”(下半夜吃完点心唱小说歌就无此现象)。双音可以由同一方的同性歌手(如二男)与另一方的歌手(如二女)轮流对唱,形成两种同声双音的交替,也可以由双方同声双音合唱一首歌词,形成混声双音。
  双音的演唱原则是结束时一定要同音,即双音的起唱自由,但结束时一定要同时收音。
  同起同收者,即两个声部同时起唱又同时收音。其多声音乐类型主要表现为节奏、落音相同,但旋律进行不尽一致,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音程关系之和音式和时分时合之支声式。不同起同收者,即两个声部不同时起唱,但同时收音。其多声音乐类型表现为以时值节拍之先后进入及双调重叠为特征的自由模仿式。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畲族一般只用一种民歌的基本音调歌唱。这种基本音调或是本地域所有之“专利”,或是跨过空间,插花似地流行于互不接壤的其他地带,故也有少数畲族聚居地流行两种以上的基本曲调。嬲歌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民歌基本音调的地域性约定,双音及其“高声”唱法。
  畲歌的“高声”唱法类同于汉文化概念中的假声,其发声状态是“气息将声带的一段吹开,并使其边缘部分振动”。(①参见:《中国音乐词典》,第432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低声”的发声方法类同于汉文化概念中的真声,其发声状态是“气息通过声门,根据不同的一定音高,使声带全部振动或使全段声带的边缘振动”。福建省绝大部分畲族都崇尚“高声”唱法。他们认为这样的声音高低结实,能“符合、掌握祖传下来的音调的高低”,是“有声”的表现;而“低声”又叫“平讲”,是老人或者嗓子不好的人唱的,是“没声”的表现。用“高声”唱的调子有称作“放高音”,用“低声”唱的调子称“平讲调”。(②音域参见王耀华、刘春曙:《畲族音乐论》,载于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福建省群众艺术馆编《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文集》第153-154页,1988年铅印本。)畲族的“高声”唱法仅用于嬲歌,高尖透亮、自成一格。
  福建省畲歌基本音调以方位大致划分为:
  (1)闽东片畲歌。包括宁德地区、福州市辖区的畲族县份。闽东片畲歌的基本音调可以6个代表点命名,它们是福鼎调、霞浦调、福宁调、古田调、罗连调、永泰调。
  福鼎调。此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列以“do、re、↑mi、sol、la”为中心,可分别向高、低音区扩张小三度或再扩张大二度,至“sol、la、do、re、mi、sol、la、do、re”,但通常音域一般为大六度,至多不超过十度。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la、sol、↑mi、re”。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乐句一段体,以一字一音一拍为基础,且习惯在曲首,即第一句歌词的第二字或第四字处作调式主音的上五度音羽音之长时值停留,至第一句词末突然收煞,第二句词末才又作长时值拉宽节奏处理,整首歌张弛顿挫,对比鲜明。
  霞浦调。此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列为“do、re、mi、sol、la、do”,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la、sol、mi、re”。霞浦畲歌的最大特点在于特色衬词大量加入,拆四句歌词于五个变化的单乐句之中,以至于打破歌曲结构的均衡与同步。主要流行于霞浦县西路、南路。赛歌场上演唱此调,可以在同样的歌唱时间内少唱2/3的歌词内容,以“乐”取胜。如下例,第一乐句含第一句词与第二句词前面的两个字,第二乐句含第二句词的后五个字,第三乐句与第三句词同步,第四乐句含第四句词前面两个字,第五乐句含第四句词的后五个字。
  福宁调。此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列为“la、do、re、mi、sol、la、do”,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la、sol、mi、do、re”,曲式为起承转合四句一段体或变化重复的双句一段体。一字一音一拍,其长音停顿多于一句中的第四字和第七字处,第三句常紧接第四句,并常于低音区徘徊。音域通常为十度,曲首冠音。流行于福安市、宁德市蕉城区、闽浙边界各县畲区及闽北邵武等地,别称“平讲调”。
  罗连调。此调常含有游移角音的五声音阶宫调式。音列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进行为“sol、↑mi、re、so”,多级进,小迥绕以及四度、五度跳进。节奏始于拉长、紧煞,再接以均衡的一字一音一拍进行。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乐句或由四个起承转合的短句构成的一段体。流行于罗源、连江、福州及蕉城区飞鸾等地。
  古田调。此调以三音列“la、do、re”为核心,或向低音区作四度移位,或分别向高、低音区各扩展二度音域。或为羽调式,或为徵调式。下例为古田畲族较为传统的基本音调:以“la、do、re”为核心,向高音区扩展二度音域,羽调式,切分节奏,变化的平行式双乐句一段体。
  永泰调。此调为五声音阶,或徵调式,或羽调式,音列为“sol、la、re、mi、sol”,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mi、re、do、低音la、sol”,一字一音一拍,单乐句变化体。
  (2)闽南片畲歌。主要分布在泉州市、漳州市所属和漳平市所属的尚保留有畲族遗音的畲族乡村,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高安镇坪水村,漳平市桂林乡山羊隔村以及德化县、诏安县的畲族乡村。其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闽东片畲歌用畲族话演唱,而闽南片畲歌用闽南话或畲族话演唱。
  德化调。此调用闽南话演唱。其《黄蜂飞来椅子边》歌词与闽东霞浦畲歌“黄蜂来嬲坐厅头,主人交我起歌头,起个歌头团圆转,无论大细都来凑”大同小异。德化调为五声音阶羽调式,音列为“sol、la、do、re、mi”,旋律的基本进行为高音“re、mi、do、中音la”,一字一拍,曲式为起承转四句一段体。
  华平调。此调用畲族话演唱,流行于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高安镇坪水村和漳平市桂林乡山羊隔村这一地域上相互接近的畲歌音调。此调为四声徵调式,音列为“sol、la、do、re”,旋律的基本进行为“re、do、低音la、sol”,切分节奏,由单乐句变化重复构成双句一段体。
  诏安调。诏安县“畲歌”,用闽南话唱,有潮汕之汉风熏染。(3)闽西片畲歌。流行于龙岩、三明等地区。主要是永安调。永安调有“sol、la、do、re”和“mi、la、do、re”两种四声羽调式;有“mi、sol、la、do、re”五声音阶徵调式。旋律的基本进行为“mi、la、do、re、do、低音la、sol”,出现一字二音,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乐句一段式。
  (4)闽北片畲歌。分散在南平地区10个市、县境内。其主要的基本音调有顺瓯调、光泽调、南平调。
  顺瓯调。流行于顺昌县、建瓯市。为五声音阶徵调式,音列为“mi、sol、la、do、re”,旋律的基本进行为“mi、高音re、do、中音la、sol”。其特点除了出现从宫音到角音的六度大跳外,主要以级进的方式上下滑行,一字一拍,字字均以均衡连续短音唱出,句末有长音停顿,第三句一般紧接第四句,有散拍,也有3/8拍,多为起承转合四个短句一段体。
  光泽调。光泽畲歌多三声、四声,其特点是以小三度加大二度的三声腔为基础,往低音方向作大三度或微降纯五度之进行。
  南平调。出自延平区水南街道岭炳洋村,有两种基本音调:一是以“re、sol、la、do、re”为基本音列的四声音阶徵调式,其特点是由一字一音一拍与一字二音二拍构成句式节奏之宽、紧度对比,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双乐句一段体。另一种基本调为低音“la、mi、do、la”三声羽调式。
  2.婚嫁音乐
  畲族婚嫁音乐包括畲族在婚期前后由不同身份约定的人所参与的与婚姻有关的音乐。畲族婚嫁音乐从体裁上再类分为歌、诗、乐三个部分。
  (1)歌
  指畲族婚嫁中出现的旋律性歌唱。如《嫁女歌》,指婚俗中由特定人物所进行的具有特定内容的盘唱,包括婚前少娘到母舅村里“做表姐”时与“表兄(弟)”之间的盘唱,婚仪中女方“大姨(妻姆)”与“赤郎”、“行郎”的盘唱以及有群众参加的仍以“大姨”与“行郎”为主角的盘唱等。嫁女歌皆以当地的嬲歌音调唱,故其音乐特点和嬲歌基本相同。《哭嫁歌》,即婚嫁前或婚仪中新娘对自家亲人关于出嫁之哭唱。哭嫁歌音乐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旋律的口语化,如以嬲歌基本音调中的调式骨干音行腔为歌。闽东哭嫁歌的音列尽管超出三声,但其行腔是以三声或二声为骨干的。不论它如何变化,皆脱不开闽、浙地区嬲歌之商调式基本音调的行腔框架。此外,哭嫁歌因以基本音调框架中的三声或二声行腔为歌,故旋律音程以四度、五度跳进为主,如“la、mi、re”,“re、sol、la、re”,“高音re、中音sol、高音do、re、中音sol”等;以固定衬腔贯串全歌首尾,曲式结构就由固定衬腔予以断分。一个部分中的句式多寡不定,但多见于一句式、二句式。(2)诗
  婚俗诗的音乐接近口语的念唱,无衬子,一字一音一拍,至句末自然停顿。曲式上多为不规则的一句式,或不规则的一段式。
  (3)乐
  畲族婚嫁中的鼓吹和戏曲坐唱,主要见于闽东畲族。鼓吹乐曲牌的演奏与婚仪中的具体程序有相对的约定。如霞浦县畲族在接新娘时奏的是《大小盘吹》;在新娘梳妆时奏的是《绣鞋换》;在扶新娘下轿时,奏的是《柳七娘》;在拜堂时,奏的是《生贵子》;在送新郎新娘人洞房时,奏的是《水底鱼》;在闹房“抢男子豆”时奏的是《梅花吟》;在新娘下厨、端茶时,奏的是《小贵子》等。
  闽东畲族的鼓吹来路北自浙江温州、泰顺,南自福州诸地。闽东畲族的“吹班”几乎遍及每个乡。据1958年调查,福安县洋坪畲族鼓吹班其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闽东畲族鼓吹最盛行的年代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畲族“吹班”的编制,大致有4-8人,乐器有唢呐、笛、六角胡、京胡、月琴和锣、鼓、钹、堂锣、板、铃等。鼓吹的曲目较复杂,畲族鼓吹与当地汉族鼓吹基本上融为一体。曲牌多为汉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如《得胜令》、《将军令》、《大开门》、《小开门》、《柳条青(柳摇金)》、《游街》、《八仙归》、《小贵子》等。而倘有畲族之创作,其曲牌名称亦与汉族之惯用有关,如霞浦县盐田洋边村人雷石维所作的《绣鞋换》、《红绣鞋》、《梅花吟》以及改编曲《柳七娘》等。畲族鼓吹早先乃由汉族那儿学来,后来则有畲族向汉族人传播的,如霞浦县汉族熊应平等人演奏的《绣鞋换》、《红绣鞋》,虽然注明传自陈长利,但后注则明确标明“用于畲族婚嫁”;《梅花吟》、《柳七娘》乃明确注明“由霞浦涌山村畲族艺人雷仕明传授”。
  3.丧葬音乐
  畲族丧葬活动皆有歌、乐舞相伴。丧葬音乐分为四类。
  (1)哭歌
  也叫“哭孃歌”、“白事歌”,是贯穿于整个丧葬过程始末的歌种。其哭唱除了仪式性的内容,如《买水歌》、《洗身歌》、《落棺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等等,还有奔丧时以及下葬前后即兴式情感发泄之自由哭唱,有时往往与做丧之师公的舞歌交织在一起。哭歌的音乐特点在于第一句或每一上下句前后均有呼叫哭诉对象的较长时值的拖腔,同音反复增多,歌唱性减弱,句式长短不均,伸缩性较大。此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还在于将当地嬲歌的基本音调进行节奏上的跛行处理,此乃“泣不成声”之顿断节奏使然。
  (2)做丧歌
  其内容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在神秘诡异的烟雾中保留有自己的某些特点。常见的是嬲歌之“三条变”结构,科仪本中称之为“三条唱”。做丧歌包括念和歌两种体裁。
  念,在畲族超度亡人科仪本之经、咒部分多有“念”出现,如“押秽念魂”、“飞云念”等。念即以接近口语诵唱,其特点在于多同音乐反复,旋律音程多二度、三度,间或四度,均衡短音节奏或切分节奏快速进行,无明显句分,亦无明显重音感。闽东畲族的超度法事是畲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在唱念经文或请各路神灵光临时,必用当地汉语方言演唱,而其他程序则多用畲话演唱,所以“念”一般有两种音调,一为汉话音调,这种音调往往与当地汉语音乐有密切关系,一为畲族音调,故它往往是嬲歌基本音调的变奏。如闽东做丧歌中的“念”是其嬲歌基本旋律进行“do、la、sol、mi、re”去掉高音la的四声音调念唱。
  歌,即唱歌,畲族科仪本上有“唱歌云”、“又唱歌”等标记。歌的音调主要来自畲族嬲歌的基本音调,但又有别于原来的嬲歌音调,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结构自由。做丧的“歌”的结构已经不是四个七字句为一段的基本音调这种一成不变的样式,而是视科仪本唱词结构之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句式组合。由于载歌载舞的程序,故有节拍律动性极强的部分。
  做丧的歌还有其他音调,这些音调来自汉族。
  (3)喝诗
  乃地理先生为亡者“做墓坟”时接近口语的歌唱。喝诗的音乐与婚俗的音乐在音调类型上有相同的部分,如当地嬲歌基本音调的口语化类型,如三声音阶或四声音阶之级进类型,但没有汉族小调旋律之引进。
  (4)乐
  作为单独的器乐演奏形式,畲族丧俗中的“乐”和闽东畲族婚嫁之“乐”一样,只有鼓吹。闽东畲族鼓吹主要是在行二次葬之“做墓坟”时为丧家所雇请,于远客来临、送葬路上、下葬仪式上演奏。演奏曲目与婚嫁“乐”有所区别,但也有相同曲目者。如《柳条青》,在闽东地区又称《柳摇金》、《长吹》,畲族用之于送葬路上之吹奏,节奏平稳,旋律沉吟。而由汉族师傅传授的《柳摇金》则有“断句”(丢句)、“脱句”、“盘吹”等各种变奏,这些变奏节奏活泼,如多休止符、符点音符、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后半拍起,旋律花俏,如加花、音区上翻下迭,变化重复进行炫技。
  4.醮仪音乐
  畲族醮仪音乐作为科仪规范中的巫道法术的实施手段之一,与不同醮仪的各种程序融汇一体。醮仪音乐演示集歌、乐、舞于一身。巫师如果坐以念、唱,两手必然或是击鼓、节交杯,或是敲木鱼、摇法铃;如果立而吹角,手中或执铃刀,足下或是行罡登洪楼;如果立而念、唱,那么手中或是做手势八卦或是舞剑,足下或是走九州、踩八卦等……以福安的《奶娘行罡》为例,天罡即北斗七星的柄,道教法师以为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而能遣神召灵。《奶娘行罡》表现了奶娘在天门、地府、人门、鬼路四个方位上催赶邪魔、锁妖镇鬼、超度亡灵的法事活动,表现了奶娘生儿育女后的疗养及太平年丰的凡人生活,在歌词所提供的神人一体的意境中,间以龙角嘶鸣,伴以铃刀铿锵,如以两脚趾相夹、脚跟脚掌先后移动、身段先后左右拧转、一手下臂上甩、一手握龙角后摆等特殊舞汇,显示其生命韵律。
  畲族醮仪各主题项目的完成是以浩繁的科仪卷本为基础,依醮仪各个不同主题项目的确立而重新加以选择、编排的。科仪本中须用人声诠释的是大量的咒、诀、经牒及某些具体法事。其人声诠释包含有声乐的念、歌两种体裁。
  念,即念唱,指畲族科仪本上之“念咒”、“念诀”、“念云”部分。“念”的文学结构自由,篇幅冗长,语义性颇强。科仪本在其上边时而标有某些乐谱性质的提示,如闽东福安蓝升铨于1987年手抄的《显应灵坛·清醮头持科》本中标有“随意唱”、“停音唱”的段落乃“上来道场初启,法事奉行。叩蒙坛尊教主高坐莲台,始终作证。凡心无由上达,所有文词,恭对教主座前宣读,恭惟圣眼以彰明,照格无私即可,乞垂朗鉴”。紧接着,标有“文词读毕已定,同音唱云”,又云:“上来文词宣读,照格通传,惟依教主能仁高座始终作证,我等现前奉诵,密文资布圣德,凡心一念文词,圣眼总知闻,恭迎教主能仁,主盟法筵,乞赐装楼变殿请圣贤,严洁坛仪法乐国,变少成多去秽清,迎接三界四府离宝殿,同降道场作证明。”
  醮仪中的“念”与丧葬音乐歌中的“念”特点相似,但醮仪中的“念”因为少了超度亡魂所必须履行的经忏诵唱,故在音列的组合上相对较多样化,旋律的流动性也相对增大。
  在念唱过程中,有时也出现多声部现象。产生的缘由在于一般醮仪均须连做几个昼夜,需要完成的科仪本子多,齐唱时,主持的“做抵”仍然起重要的主唱作用,副手们虽然紧跟密唱,亦不时有丢念几个字或抢念几个字的。畲族“做尪”认为所念的部分只要大体相同,以大声者算数,其他尾随就可以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则。而单声部变成多声部后由于支声、对位、模仿诸因素的出现使得音乐的厚度有了变化和丰富。
  歌,即唱歌。其文学部分无论字、词运用或内容表现一般都比“念”生动,富有华彩,其字、句结构亦比较规整,科仪本上有些标明“咒”的文词,亦有用“歌”来唱。歌,富有歌唱性,节奏活泼、旋律优美,按畲族“做尪”的话说,即“软一点”的曲调。醮仪的“歌”的曲调类型有两种,一为当地“嬲歌”基本音调的变体,另一种则为师传或家传的互不相同的特性音调。
  在醮仪上演示的与音乐有关的法器有:龙角:用弯曲的木柴做成。其做法是:先将取来的曲柴和皮晾干,然后取中线锯成两半,挖去中间木质,刮磨平,做成长柄弯角,再将两片弯角胶合,漆上红色。由于曲柴“物尽其用”,故龙角一般没有固定的规格,大致角长50多厘米,筒壁厚约5厘米,筒口呈(外孤)斜椭圆型,径长约7厘米,径宽约5厘米,吹口直径约2厘米多。龙角的筒音亦无定制,然一般多在bb-bd1之间,龙角的音高是靠嘴形和气息加以调节的,它可以吹出的音列为“do、sol、do、re、mi、sol、la、do”两个八度,然实际吹奏多出现“do、sol、la、do”四个音。
  茭杯:系在长绳上的两个铜片因相击而发音。文场中置于地上,“师尪”一边念唱,一边有节奏地甩动长绳,使之发音。
  三音锣:由三面大小不一的小锣组成,音高有c3、a3、g3、(c、a、g正是闽东畲族嬲歌典型音调的骨干音,故三音锣音高应为c3、a3、g3,a、g出现降半音可能因调音不准所致)。
  法铃:铜制,柄的上端有山字状的矛器,摇而发音。
  此外,还有法鼓,型号不同的锣、木鱼、钹等。
  在以上这些法器中,仅有龙角能吹奏旋律。龙角音乐一般出现于开场或念唱之间隙,或行使某一法术之时。由于它一般只吹三四个音,旋律上呈纯五度与纯四度的连续跳进,其音色躁硬,音调髙亢。当它与法鼓相合,更能表现紧张激越的杀伐之气。而铃刀、茭杯、三音锣、法铃,皆是小型或薄型铜片经敲击而发音,音区高,音色清越。铃刀、法铃用在武场的驱鬼中,铿锵作响,配合鼓角的杀伐之气,咄咄逼人。交杯、三音锣用在文场的请神祈福中,叮当作响。附录:
  福建省各地畲歌基本音节录
  1.闽东片畲歌
  2.闽南片畲歌
  3.闽西片畲歌
  4.闽北片畲歌
  (七)舞蹈
  畲族舞蹈在明代邝露《赤雅》中已作记载,畲客祭祖时,“奏乐则男左女右,铙鼓、胡卢笙、忽雷、响瓠、云阳。祭毕,合乐,男女跳跃,击云阳有节,以定婚媾”。(①《赤雅》,卷1,《瑶人祀典》,见《啸园丛书》,第十五册。)清代,畲族舞蹈不但见之于畲族生活中,还被畲族民间艺人绘制在祖图上,刺绣在民族服饰上。清代永定人巫宜耀《三瑶曲》描绘了汀州畲民巫舞的情景:“由来风俗好呼巫,祭赛刑牲也自娱,好是击铙歌且舞,挑灯直到跃阳乌。”(②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级文化部门经过调查、发掘、整理,陆续发现蕴藏在畲族巫师法事中的畲族传统舞蹈。这些舞蹈中有纪念宗族、祭祀先祖的,有迎神驱鬼、祈福求安的,有传法人录的,有丧葬安灵的,也有模拟生产习俗的,等等。
  1.祭祀性舞蹈
  在祭祀的时候举行,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舞蹈气氛隆重、庄严,以纪念祖先创业的伟绩。如“龙头舞”,主要流行于宁德市蕉城区的八都、七都、金涵等地。在逢年过节,或天旱祈雨,也以“龙头舞”娱神娱人。“龙头舞”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日月舞”,表现盘古开天辟地,造日月照人间的神话传说。由男女各4名演员,每人手执日、月模型一对;第二段“龙头舞”,表现龙麒帮助高辛帝征番的故事,每人手执一龙头;第三段“龙抢珠”,表现畲民欢庆胜利的情景。演员边舞边唱《盘古歌》,以锣声鼓点伴奏。又如“铃刀舞”,由陈靖姑的故事衍化而成。畲族巫师表演时,手执铃刀、奏板,以锣鼓伴奏,舞蹈动作柔美轻盈。这是一种迎神、驱鬼、祈福的舞蹈,动作神秘,或刚健有力,或阴柔缠绵。主要由巫师表演,流传于闽东、闽北。由男扮女装的巫师独舞,巫师扮演陈靖姑,作“行罡”表演,以草席、魔绳、令牌、龙角、铃刀等法器为道具,表现驱鬼、求神、消灾的法事。舞蹈分为三段:一为“打案出厅”,二为“招兵行罡”,三为“行九州出山”,表现陈靖姑舍魂夺命救良民。“祈福舞”属巫舞中之武科,表演者舞姿多彩,技艺高超,音乐仅以锣鼓伴奏,在畲民醮明祭中进行,是畲族巫师中比较繁复的舞蹈,有单人、双人、四人和多人舞蹈,最多时为12人。全舞为五段:一为“造五营寨”,二为“造老君殿”,三为“洗水洗坛”,四为“过九重山”,五为“求乞回乡”。
  畲民办丧事时,延请巫师作功德。闽东畲族巫师的《师爷歌》有别于汉人,为歌中行舞。卞宝第《闽娇酋轩录》载闽东霞浦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①卞宝第:《闽峤輶轩录》,卷1,霞浦县,见《福建文库》。)今失传。
  2.生产性舞蹈
  源于巫舞,经改编而成。如“猎捕舞”,源于蕉城区漳湾镇雷东畲族村。其情节源于畲族祖图中的一段,表现畲族先祖狩猎时被山羊角刺中的过程。“栽竹造纸舞”,流传于福鼎市畲族乡村,源于畲族巫师行“过关”法事时的舞蹈,以锣鼓伴奏,且歌且舞,表演了畲民从栽竹、砍竹、扛竹、劈竹、下池、熬浆、舀浆、造纸、献纸的全过程。
  3.婚礼舞
  畲族新人在拜堂时须行的特殊舞步,包括新娘和伴娘等人。舞步连成蝴蝶形。
  (八)工艺
  1.刺绣
  畲族刺绣工艺主要表现在畲族妇女传统服饰的设计上。畲族成衣匠往往兼精于刺绣,裁缝技术是否高强,都以刺绣技术论定。因此,畲族裁缝均能身兼二职。刺绣过程不打图稿,随手随意,变化多端,别出心裁。畲族传统服饰的刺绣花样繁多、色彩强烈明快、鲜明夺目。比如,一朵花的图案经畲族艺人的随手创造,可变化出不同的花样。而且,各地的艺人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深受当地畲民的认可和喜爱。按纹样所置的位置分类,有独体纹样、连体纹样和角隅纹样等。按纹样的内容分类,有自然纹和几何纹。常见的自然纹有梅花、牡丹花、莲花、桃花、李花、菊花、兰花、竹、松、石榴、佛手、金银花等,有喜鹊、凤凰、龙、鹿、羊、鳌鱼、蝙蝠、蝴蝶、鸳鸯、麒麟、狮子等祥瑞动物,有八仙、三星等戏剧、传说人物,有宝剑、葫芦等八仙所持器物,俗称“暗八仙”。几何纹有锁同、万字、喜字、寿字、云头、云勾、回纹、雷纹、S纹、钱纹、方胜、百结、几髡、蝇脚、太极、八卦、柳条纹等。绣线用色,多为原色和鲜明的混合色。
  2.编织
  畲族世代传承的最主要的编织工艺是合手巾工艺。畲家女子五六岁便跟随长辈学织合手巾。合手巾多为文字图案,又称为“字带”,颜色多为蓝、白、黑。合手巾的文字越多越好,编织的文字没有预先勾勒草图,仅凭感觉走线。合手巾经线有3双、5双、13根、16根、22根、52根、55根等,一般以5双、13根为多。
  3.蜡染
  畲族素有种菁传统,为蜡染提供了原料。畲族蜡染多用于合手巾,工艺基本同于当地汉人。
  4.竹编
  竹编是畲族传统工艺,竹笠是最主要的竹编工艺品。闽东畲族竹编的斗笠做工精细,色彩斑斓。竹笠有两条边和三条边的两种。竹笠花纹有:斗笠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狗牙、斗笠星等。制作斗笠的竹篾的细度小于0.1厘米,一个斗笠的上层蔑条有220-240条之多。斗笠制成后,再配予水红绸带及各色料珠,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5.剪纸
  畲族剪纸多用于风俗礼仪,形式简洁古朴,造型多为草木花卉和几何纹样,有喜花、冥花、供花、样花等。
  二、教育
  (一)家族教育
  1.歌教
  畲民将教唱畲歌称为“歌教”,是畲族乡村传统教育的特殊手段。畲歌唱本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教材,这些唱本在畲族乡村一律公开传阅、传抄、传唱。唱本内的文字以汉字为主,兼有异体字、造字和特殊的符号。唱本的内容包括历史、宗教、礼俗、文学、农事等。盘歌是畲族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融汇在生产和生活习俗中。畲民祖祖辈辈凭依畲歌唱本启蒙,一代代通过习歌、练歌、会歌、盘歌、识字习文,视唱本为珍贵而神圣的传家宝。由于日间劳作繁重和生存艰辛等诸多原因,一般一个村里能完全依照唱本而歌者只有少数,大多数人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博学强记、歌场历练练就盘歌的本领。
  2.书馆、私塾
  私塾在畲村较为普遍,书馆多在富裕的畲村人家,是畲族乡村耕读文化的主要体现。畲族乡村书馆、私塾出现始于明、清时期。据民国上杭县庐丰畲族乡的《闽杭庐丰蓝氏族谱》载:“乡里家塾林立,以故,科第外平民罕有不读书识字者。族之‘柏蕉书舍’即其一也。县志载,俗呼‘八角亭’(以外门楼起有八角形故名)。明蓝以珠建两冈平夹,前后多古松,中栽柏树一、凤尾蕉一,皆数百年物也。相传原为瑨益公裔讲学地,归以珠后,乃改称‘以珠书屋此处讲经则有‘澹远堂’、‘六艺堂’,训蒙则有‘芸香馆'‘斐山房’、‘□塘书屋’、‘挹庚堂’、‘余学轩’、‘义方别业’、‘万元别业’、4松竹山房’、‘养正书屋’、‘耕经书屋’、‘含英书舍’。余则社角裹水尾冈下,各地亦有,但未立名,故略。而皆延师教授,以便就学。自学制改革,以九堡文馆为中心学校,而旧塾遂皆停办。”“吾乡最重文化,向所建九堡文馆。县志称:规模宏敞,左建奎光阁,秀峰森列,有彩笔凌霄之势,额题‘联珠堂’。”(①《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8,《杂錄》,民国33年,种玉堂镌。)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福安县潭头前村《蓝氏宗谱·家范》载:“延师教子为父兄所当然也,茅地处乡曲欲延师甚难……(举村)同心协力,可有家勿与困有家相较,况世少不教而善之人,亦不教而不善之人。古云:千金难买子孙贤;又云: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畲族村一般由村庄富裕户为首延请私塾先生,其他户送子附读,先生多为汉族,也有个别畲民为先生者。明、清时期,闽东畲族乡村先后设有私塾。在蕉城区,据家谱记载,办过私塾的村庄有七都的北山、际头、高山,八都的猴墩、南岗、新楼,金涵的上金贝、上新厝、亭坪,城南的后岗,漳湾的雷东、又加塘,飞鸾的黄土垒、长园等畲族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上金贝钟姓畲民家道富裕,特聘请城里名儒教读,共培养了8名学生,均成为当地知名人士。猴盾畲族村雷姓畲民开办私塾,特聘请霍童镇汉族缪姓先生任教,塾馆设在雷氏大厅,学生有20余人。该私塾延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学生中有1人为例贡生修职郎,还有3人到霍童“双峰书院”深造。嘉庆十年(1805年),八都屿头村陈姓汉民家办私塾,附近的新楼畲族村有三四人附读,后均成才。其中,一人成了地理先生,一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在新楼被聘为私塾先生,又培养了12名畲族学生。咸丰年间,七都的北山畲族村畲民聘请汉族周先生任教,塾馆设在蓝姓畲民家,培养学生10人。其中,1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名列太学生,1人于同治十一年院试宁德县学第五名,为福宁府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下新楼畲族村延请南岗畲族村钟姓畲民教私塾,有学童15人。光绪三十年,漳湾又加塘畲族村的钟姓畲民矢志在畲族村办学,先后在上金贝、北山、下仑、下凡等村教读,40年来共培养学生近300人。福安县的凤洋、金斗洋、南坪、燕窝、谢岭下、南山、坑里、仙岭洋、和安、廉岭、井口、田螺园、坑门里、山头庄、满洋、龙潭面、葛藤坪、茶洋、马山、黄岐半岭、金腰带、蓝田、纸坪,霞浦县的岚青、一贝、后地、青皎、鲤鱼山、梨坪湾、水漕垅、霞坪里、白露坑、牛胶岭,福鼎县的瑞云、佳阳、双华、牛埕下、单桥,古田县的富达等畲村均间续办过私塾。民国7年(1918年),宁德金涵的上金贝畲族村由蓝姓畲民兴办私塾。民国11年(1922年),八都的新楼畲族村雷姓畲民兴办私塾,共培养学生50余人。民国12年,猴盾畲族村重办私塾,共培养学生60余人。据《罗源县畲族志》载,民国18年至民国38年,共有22个畲族村办过私塾,先后聘请私塾先生28人,畲族学生420人。其中常年办私塾的村庄有6个,60%的畲族村仅办3至6年。入学率最高的上土港畲族村,男童均读过私塾,多者6年少者3年。教室多设在村庄祖厝大厅或东家大厅。东家负责聘请私塾先生和筹集薪俸。每个学生每年学费100-150斤谷子。逢年过节给先生送糍粑、粽子或设酒宴请先生,先生照例回赠学生折扇1把。学习时间从农历正月十五至冬至为一学年,农忙休假半个月。学习教材分为:1-2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3-4年,《孝经》、《朱子格言》、《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5-6年,《幼学》、《左传》、《大学》、《中庸》等。兼学书法、珠算。
  3.助学督学
  助学督学是畲族乡村传统的教育一种方式。和汉族村一样,畲民家族也备有学田,作子弟攻读之资,间有依靠祠堂教育而登科及第者。清流县大基头畲族村《冯翊雷氏家谱·学田记》载:“思振家声,再培根底,爰将祖起进公名下产业,创立学田数十担奖掖。堂侄如霆赴试,仗祖宗之灵,一试见售,不负族人之望。自此之后,文武联登,均分此租,尚异人敦廉耻,家励诗书。耕者毋失其业,读者不虚其名。为先祖之贤裔,为后人之嚆矢,此志也。”
  畲民家族以定期的“会文”、“会课”之规矩来督促、奖掖族内学子。宁化县城南乡茜坑村《雷氏家谱》云:“后学之宜励也。……嗣后递年春夏秋冬,每季命族中凡行文子弟作文会一次,先与清明算数日,抽出尝银若干,以备酒饭,交先达者,严较其优劣。如子弟不赴会作文者,罚其父兄银叁钱。”(①《雷氏家谱》,民国甲寅年(1914年)芳饮堂藏版。)上杭《闽杭庐丰蓝氏族谱》云:“岁必课士,以资鼓励,先是吾族,更有蓝氏会课。其会课时,办席初,由先达命题,时艺外兼及诗赋,至晚缴卷。收完后,缄送名宿评列甲乙,优给奖赏。”(①《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8,《杂录》,民国33年,种玉堂镌。)
  4.应试登第
  明清时期,较早接受汉族文化的畲族社区,其畲民读书取试已与汉族无别。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载:“近数十年来渐与土人同化,雷、蓝二氏间或侨居省城,且有捷乡、会试登科第者。”(②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5,《人类和地形略》。)畲族上层家庭屡有登第者。宁化县畲民雷铉于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成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翰林院编修,传为佳话。但在闽东畲族相对集中的社区,畲民赴试仍有受阻。清嘉庆七年(1802年),福鼎县童生钟良弼赴福宁府考秀才,县书王望年串通生监,诬指畲民为“犬养”和“贱民”,将钟赶出考场。此事激起闽东、浙南畲民的公愤,在族众的资助下,钟良弼从县至省反复呈控,最终由福建巡抚李殿图审理,才获胜诉并考中第20名秀才。此事被编成长编畲族山歌《钟良弼》传唱于闽、浙畲族地区。
  (二)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
  民国时期,畲族聚居地极少兴办国民小学。清末民初,漳浦县畲民蓝澄清独资创办和坑养正小学,这是漳浦县第一个私立小学。创办之初,蓝澄清自任教职,教授四书五经,并聘请教员,教授各科知识,还设置了体育课,配备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至民国初年,学校设立寄宿生宿舍,为外地学生求学提供方便。海澄县的隆教、漳浦县的赤岭、湖西等畲族聚居地的畲族子弟纷纷前来就学。该校首届毕业生、蓝澄清的长子蓝长江继承父业,继续支持和坑小学,民国15年(1926年)出洋后,仍然不忘故乡学校,常汇款补充设备,扩充校舍。民国17(1928年)年,上杭县畲民雷史修等人在花厅下的文昌阁创办才溪小学,次年改为列宁高级小学,隶属于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民国17年(1928年),古田县畲族女青年雷静贞受美国教会委派,前往山东省烟台启喑学校培训。民国18年(1929年)8月,回原籍古田县,在毓青小学附设聋哑班,担任负责人,收盲聋儿童25人,培养聋哑儿童教师2人。该校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7所聋哑学校之一。(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救济总会派员接办古田县毓青小学附设的聋哑班,命名为古田聋哑学校。任命雷静贞为校长,拨给龙首校舍,增派教师,宣布该校向全省招生。从民国18年(1929年)至1989年,该校共培养具备初步生产技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约50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26届毕业生中,90%能看口形说话,80%就业。1980-1989年,该校为福州、厦门、泉州、晋江、仙游、邵武、建瓯等地培训的30名教师已成为特殊教育的教学骨干。)民国18年(1929年),毛泽东在上杭县苏家陂畲族村创办平民小学,并亲自授课。民国19年(1930年),英国3名基督教传教士在霞浦县草岗(现名茶岗)畲族村创办圣义小学,聘请教师1名,免费招收学生30人。4年后,教堂烧毁,学校告停。这年,古田县富达畲族村创办国民小学——富达小学。民国23年(1934年),霞浦县畲族聚居地盐田乡南塘保和松南乡步头保分别创办了国民学校,两校教师4人,畲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3左右。民国27年(1938年),福安县长潭、金斗洋创办简易小学。民国28年,富达小学改名为富端中心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政务院《关于建立畲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省文教厅于1952年5月23日通知,将全省少数民族小学收归省文教厅统一领导,直属于各有关地、县文教局(科)。省政府直拨给福安县仙岭洋畲族村(现名仙岩村)1.7亿元(旧人民币),兴建福建省第一座畲族小学校舍。福安县作出少数民族学校免收学费的决定。词年,仙岭洋畲族村创办了公立仙岩民族初级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39人。8月6日,省文教厅下达《1952年下半年少数民族小学设置计划》,规定全省设置少数民族小学40班,配备教师80人,其中福安专区20班,教师40人。
  1953-1957年,省教育厅拨给全省少数民族学校补助费85.17万元,新建校舍5座,修缮校舍14所。拨发设备费4370元、灯油费337元、学生寒衣95套。选派畲族乡村小学教师到教师文化进修轮训班学习。分配中师毕业生到畲族村民族小学任教。汉族教师努力学好畲族语言,配合家长组织路队,护送学生上学。采取半日巡回教学,农闲时多学,农忙时少学;畲族学生中上学有经济困难者都给予学费全免、半免和1/3的优惠,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书簿费补贴。开展课外活动,增强畲族学生的学习兴趣。1955年,全省专设民族小学77所,比1953年增加29所,少数民族学生5278人,为1953年的124.3%。
  1958-1961年,贯彻政府办学和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1958年,霞浦县畲族聚居区民办小学增至42所,公办小学增至11所,畲族学生由1957年的414人增至1952人。福安县增设民办初级小学21所,完全小学1所,不足10个学龄儿童的边远畲村也举办小学。1960年发生大量流生现象,福安县畲族聚居区民办小学多数停办。福安专员公署3次派工作组分赴福安、宁德等县调查研究,采取措施,扶植办学。到1963年冬,该专区畲族聚居较集中的乡村实行公办、民办小学并举;畲族学生学杂费减免40%,减免率高出汉族学生20个百分点;修建校舍,增加设备,宁德县8所民族小学中7所有完整校舍和基本的教学设备;调配一批热情肯干、教学水平高的汉族教师到畲族小学任教。福安县穆阳乡14所公办民族小学的15位教师中,普师毕业程度8人,宁德县9所民族小学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有7人。1964-1965年,增拨经费:霞浦县拨给畲乡教育专款14万元加上民政部门补助拨款,为畲乡建校舍10座,购置课桌椅200套,时钟10台;畲族小学民办教师补贴,比汉族小学民办教师每月多1.5—3元,学生学杂费减免率达26%-27%;担任巡回教学的教师每人发1把雨伞、1对电池、一双胶鞋。福安县拨给畲乡各种专款占全县教育专款总数的55.95%。1964年,共拨修缮、基建费3.89万元,新建畲族小学34所。霞浦县鲤鱼山小学设学校管理委员会,由公社书记、社长、妇联主任、贫下中农协会和公、民办教师代表组成,每学期召开2—3次会议研究事业计划、办学形式、经费筹措、校舍修建等问题,学期初协助教师组织动员畲族学龄儿童入学。举办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校(班)以适应畲乡生产、生活的需要。霞浦县办104班,学生1326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的38.15%;福安县办163班,学生2468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40.1%。同时调整校舍,合理布局,使畲族学龄儿童能就近入学。1965年,霞浦县有畲族小学115座,173班,在校学生3479人,学生数比1953年增长13倍;福安县有畲族小学175所,346班,在校学生6149人,学生数比1953年增长34倍,学龄儿童就学率77%。但畲族高小毕业生少,霞浦县3479名畲族学生中仅8名高小毕业生;福安县6149名畲族小学生中仅14名高小毕业生。1970年,福安县少数民族小学有252所,其中民办182所,占73%;全日制小学生3838人,业余小学生13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77%。但流生严重,在校高小学生只有303人,仅占学生总数的6%。1974年,福建省革委会要求普及小学五年教育,但办学经费和校舍、师资等条件跟不上,多数学校有名无实。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霞浦县畲族小学仅存42所,在校畲族学生2320人。
  1978年,宁德师范增设少数民族师资班,降低分数线录取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培养了99名畲族教师。1980年,该地区民族专任教师增至378人。福安县畲族中师毕业生全部分配回乡任教,并动员16名在汉族地区任教的畲族教师回乡任教,抽调40名汉族骨干教师支援畲乡小学。该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畲乡小学教师培训班,各学区举办短期专题培训班,帮助畲族教师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县政府对长期坚持在畲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晋升工资奖励。中共福建省委三届五次全会通过《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议》后,1983年6月,省教育厅会同宁德地区教育局,采取与汉族及平原地区不同的措施,加速普及民族地区初等教育。1983年底,福安县在校畲族小学生7920人,比1982年增长34%,畲族儿童入学率由66.84%提高到83%。1984年,该县初中招收畲族小学毕业生达94%。
  1984年9月29日,福建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福建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提出办好中等师范民族班,为民族小学培养师资,在民族小学就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办教师的报酬应与同类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其报酬除国家补贴部分外,集体负担部分应由县(市、区)或乡(镇)人民政府统筹解决,按月发给。少数民族聚居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应适当增加国家补贴部分。同年,省教育厅确定福安县仙岩民族小学为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并给全省15所民族重点小学各配备1台彩色电视机。1986年,福安县普及畲族乡村小学教育,形成4个办学层次:在畲族乡和畲族聚居村委会办10所重点小学;在散居的畲族自然村办初小班或教学班(点);在生源少、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村落实行巡回教学,为不能进全日制小学的畲族女童办夜小学。1989年,全省畲族地区形成民族重点小学、寄宿制民族完全小学、中心小学附设民族高小班、初小教学点(简易小学)和巡回教学等多层次办学格局。宁德地区少数民族学龄儿童16944人,已入学16156人,入学率95.34%,比1981年增长30.35%,接近全区平均入学率97.7%的水平。
  2.中等教育
  民国时期,畲族乡村没有兴办中学,能在中学就读的畲民较少。1953年,在畲族主要聚居地闽东只有畲族中学生10人,占当地中学生总数的0.32%。到1956年,共有33人,其中在普通中学就读者为31人,师范就读者2人。1958年6月1日,福建省第一所民族中学校舍在福安县城关北门破土动工。这年秋天,福安民族中学面向福安专区招生,共招收97人,其中各县的畲族学生78人,占80.41%。1960年,福安民族中学归省教育厅管理,招生的范围扩大到福安、闽侯、南平、三明、福州等5个地(市)。1969年,福安民族中学改名为福安专区民族中学。
  20世纪70年代,畲族聚居地的乡镇办起了小学附属的初中班。1976年,福安民族中学定名为宁德地区民族中学。1978年,该校列为宁德地区8所重点中学之一。80年代定为省重点中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畲族聚居地先后办起了多所民族中学。有福州市民族中学(设在罗源县城关,创办时间为1992年8月),漳浦县民族中学(设在赤岭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84年9月),霞浦县民族中学(创办时间为1986年9月),福鼎市民族中学(创办时间为1987年9月),蕉城区民族中学(设在金涵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87年9月),顺昌县民族中学(设在水南镇,创办时间为1988年10月),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设在康厝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89年9月),建阳市漳墩镇民族中学(创办时间为1993年10月),龙海市民族中学(设在隆教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94年8月),永安市民族中学(设在青水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99年3月),福安市民族中学(设在坂中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99年4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