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畲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7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畲族
分类号: K281.1
页数: 137
页码: 56-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畲族,自称“山哈”,畲语意为“山客”。畲族的族,与“畲”字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畲族先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畲族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畲族

内容

畲族,自称“山哈”,畲语意为“山客”。畲族的族称,与“畲”字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畲族先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即以山寮为居,以刀耕火种为业。1956年12月,畲族作为单一民族被正式确认。畲族是福建最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福建的畲族人口数量占中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畲族在福建的分布十分广泛,畲民的家族文化、歌谣文化、服饰文化、巫术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方面均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福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源流
  关于畲族的来源,学界有“土著论”、“外来论”和“多元论”等三种观点。所谓“外来论”,是与主张畲族为闽、粤、赣土著民族相对而言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畲瑶同源论”,认为畲族与瑶族一样,同属于“武陵蛮”。也有人认为畲族“源于东夷中之徐夷”。所谓“土著论”,主张畲族是古代闽、粤、赣交界地的土著居民发展形成的。对于“土著”居民的认定,又有源于古越人、古闽人和南蛮中的一支等不同说法。“多元论”者认为,畲族是历史上在赣闽粤交界区域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来源包括自五溪地区迁移至此的武陵蛮、长沙蛮后裔,当地土生土长的百越种族和山都木客等原始民族,也包括自中原、江淮迁来的汉族移民,即客家先民和福佬先民。学术界一致认为,从隋唐时代起,畲族先民主要活动区域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
  隋唐时期,戴云山脉、九龙江以西的闽西南区域的主要居民之一是畲族先民,一般史书上所称的该区域的“蛮僚”、“山越”等,即包括他们。据《临汀汇考》记载,“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人呼曰畲客”。(①《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唐代发生在该地区的几次军事事件与畲族先民有关,即唐仪凤三年(678年)以陈谦、雷万兴、苗自成为首的“蛮僚之乱”和景龙二年(708年)雷万兴、苗自成之子以及蓝奉高诸人的复起,这些人与陈元光父子三代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军事对垒。唐光启元年(885年)正月,光州刺史王绪率河南光州、固始二州数千人渡江,南下由赣入闽。这次行动在闽东、闽北畲族的众多家谱中均有记载。如福安市甘棠镇田螺园畲族村《冯翊雷氏宗谱》载:“唐光启二年,盘、蓝、雷、钟、李共三百六十一口,从王审知为乡导官入闽,至连江马鼻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①福安甘棠田螺园《冯翊雷氏宗谱》,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于闽王王审知与畲族先民的关系,在地方志书与畲民谱牒中还有其他记载。
  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畲人不堪统治者的盘剥,“遂怙众据险,剽略省地”。景定四年(1263年),宋王朝统兵“会合剿捕,仅得二捷”,无法根本解决“畲乱”。遂命官吏“人畲招谕”,他们“且招且捕”,“于是,西九畲相继受招”,“南畲三十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二畲既定,漳民始知有土之乐”。(②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漳州谕畲》。)刘克庄《漳州谕畲》是宋人谈到畲族先民居住在漳州的最为详尽的篇章,其文曰:“……漳尤闽之近里,民淳而事简,乐土也……省民、山越,往往错居……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黎、曰疍,在漳者曰畲。西畲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畲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奸人亡命之所窟穴……二畲皆刀耕火耘,崖栖谷汲,如揉升鼠伏,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漳州谕畲》。)
  宋景炎元年(1276年),陈吊眼、许夫人等组织“畲军”配合陆秀夫等人抗元转战漳泉等地。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建宁黄华举事,畲妇许夫人又率畲军转战闽北与黄华军汇合,畲军的行军路线涉及南平、建宁、崇安、浦城、政和等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钟明亮在广东的徇州举事,转战于闽西南、赣东南等地。钟明亮的军队得到闽南、闽北等地的畲族人的响应。此起彼伏的抗元斗争促成了畲族的迁徙,迁徙的范围几遍闽南、闽北。抗元斗争失败后,元朝对抗元队伍采取了善后政策,如:“放福建黄华军,收其军器,其部长于近处州郡民官迁转”。(④《元史》,卷13,《世祖本纪》,一〇。)“诏福建黄华畲军有恒产者放为民,无恒产与妻子者,编为守城军”。(⑤《元史》,卷98,《兵志》,一。)
  明清时期,畲族的迁徙活动更加频繁,范围更加广泛,几乎遍及全省。其迁徙基本不带军事性质,无大规模的举族行动,主要以单个家庭或若干个家庭为单位,徐徐而行,散点而动,迁徙的速度比较缓慢,迁徙的路线比较复杂。所到之处,皆“居山寂处,自安化外”。(①吕天锦:《平和县志》,卷12,《杂览志》。)《明史》载,漳平“南有百家畲洞,踞龙岩、安溪、龙溪、南靖、漳平五县之交”。(②《明史》,卷45,《地理》,六。)位于戴云山脉的百家畲洞是当时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明代,福建的种菁业发达,菁民足迹遍布福建,闽中莆仙畲民“彼汀漳流徙,插菁为活”。(③周华:《兴化县志》,卷8,《大洋巡检碑记》。明崇祯间修。)福建其他地方都有畲族菁客,闽东畲族的大量迁入始于明季,这与汀州菁客涉足该地有一定的关系,畲族在闽东又被称为“菁寮”。
  明清两代是畲族“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畲族迁徙方向的总趋势是由南向北,从闽西南向闽东北,缓缓而行,闽东是畲族在福建的最后落脚地。清光绪十年《福安县志》是目前已知的记载畲族村庄最多、最完整的清代地方志书,该书记载了“各都畲民村居”,(④张景祁:《福安县志》,卷3,《疆域》。清光绪十年。)包括从二都至三十六都208个畲族村庄的村名。
  第二节 分布
  隋唐时期,畲族先民主要分布在汀州、漳州、泉州一带。宋元时期,畲族分布范围延至闽北。明清时期,畲族大量迁往福宁(闽东),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20世纪90年代,畲族聚居的社区遍布福建。按自然地理和人文特点,畲族聚居地大致可分为:(1)闽东北鹫峰山脉前缘、太姥山脉和交溪、霍童溪、鳌江三大流域,以及闽东北诸小河流域等地区,包括宁德地区的全部县(市),福州市的罗源、连江县和晋安区的北部等。这是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民族特点最突出的地域,内有10个畲族乡、286个畲族村委会。(2)闽中戴云山脉东侧和闽江流域中下游,以及木兰溪、萩芦溪、龙江三大流域等地区。这是明清时期畲族迁徙的中转站,包括福州市的永泰、福清、闽侯等县(市),莆田市的全部县(区),三明市的尤溪县等,内有个17个畲族村委会。(3)闽南戴云山脉、博平岭的东南侧,九龙江流域和鹿溪、漳江、东溪三大流域等地区。这是宋元时期畲族和汉族支系福佬人杂居地,包括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的全部县(市)和龙岩市的新罗、漳平等县(区)以及三明市的大田、永安等县(市),内有4个畲族乡、63个畲族村委会。(4)闽西北武夷山脉东南侧和闽江上游等地区,包括南平市的全部县(市、区),三明市的沙县、建宁、泰宁等县。这是宋元时期畲族转战、迁徙的主要区域,内有个31畲族村委会。(5)闽西南武夷山脉以南、汀江流域等地,这是宋代以后畲族和汉族支系客家人杂居地,包括龙岩市的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等县,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等县,内有3个畲族乡、46个畲族村委会。
  一、人口分布
  1937年《福建省统计年鉴》载,福建“各县区苗夷民族概况”中畲族人口,其分布如下:连江874户3841人,宁德1600户4300人,三都30户343人,福鼎1250户5000人,福安2000户8400人,顺昌319户1499人,寿宁206户925人,长泰9户56人,宁化30户100人,南平90户248人,闽侯199户(缺人数),罗源1413户5552人。这是福建首次统计的畲族人口数量。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96375人,占福建人口总数12845252人的0.75%,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116490人的82.73%。
  [=此处为表格(表4_1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福建畲族人口分布表单位:人)=]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128706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234167的54.96%,占福建省人口总数16757223人的0.77%,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150435人的85.56%。
  [=此处为表格(表4-2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福建畲族人口分布表单位:人)=]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210893人,其中男112311人,女98582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371965人的56.70%,占福建人口总数25872917人的0.82%,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251505人的83.85%。这个时期,漳州、龙岩等地区确认了许多畲族成分的人口,属于机械增长。畲族人口按地区(市)分,包括福州市3804人,厦门市37人,建阳地区20706人,宁德地区169271人,莆田地区7072人,晋江地区2652人,龙溪地区960人,龙岩地区1424人,三明地区4967人。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福建畲族人口349052人,其中男187805人,女161247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4.99%,占福建省人口总数30048275的1.16%,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466800人的74.78%。漳州、龙岩等地区在落实民族政策中许多畲族人口得到确认,属于机械增长。
  [=此处为表格(表4-3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福建畲族人口分布表单位:人)=]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375193人,其中男201710人,女173483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709592人的52.87%,占福建省人口总数34097945的1.10%,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583800人的64.27%。从1990年至2000年,畲族人口增长了7.49%。
  [=此处为表格(表4-4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分布表单位:人)=]二、畲族乡分布
  2000年,福建省共有17个畲族乡,其中福州市2个、三明市2个、漳州市3个、宁德市8个、龙岩市2个。畲族乡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05741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583800人的18.11%。
  (一)坂中畲族乡
  坂中畲族乡位于福安市中部,南北相距21千米,东西相距5千米,总面积67.7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坂中村。
  明清时期,属福安县福安乡界东里五、六都。民国19年(1930年),属福安县韩阳区。民国29年(1940年),属福安县察坂湖乡和长东枢乡。民国35年(1946年),属福安城厢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福安第一区。1962年属城郊区坂中、坑下、仙岩3个小公社。1966年增设坂中人民公社(大公社),下辖16个大队99个生产队。1984年9月改建为坂中畲族乡。
  2000年,坂中畲族乡下辖满春、新湖、松潭等3个居委会,南岸、仙源里、长汀、后门坪、汤洋、许洋、坑下、井口、冠岭、大林、仙岩、湖口、彭家洋、铜岩、亭兜、日宅、江家渡、和安、林岭等19个村民委员会。
  (二)康厝畲族乡
  康厝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南部,南北相距9千米,东西相距20千米,总面积110.2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康厝村。
  明清时期属福安县钦德里,民国时期属福安县穆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亦属穆阳区。1962年,建立穆阳康厝小公社,下辖12个大队。1966年改设康厝人民公社(大公社,和区同级),下辖22个大队,189个生产队。1984年撤社建乡,同年9月建立康厝畲族乡。
  2000年,康厝畲族乡下辖康厝、邮亭、石尖、渡头、填秦、南洋、苏坂、长潭、艮头、金斗洋、牛岭尾、西铭、大坑、半山、高台、红坪、凤洋、洋溪、梧溪、象地、福源、社洋、宋家、秋岭、竹岙、东山、彭洋、赤路、界竹、翁洋、施洋、杜家洋等32个村民委员会。
  (三)穆云畲族乡
  穆云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部,东西相距27千米,南北相距13千米,总面积116.8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穆阳镇东旭街。
  明清时期属福安县钦德里,民国时期属福安县穆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属穆阳区。1959年为穆阳乡。1967年为穆阳公社。1971年,穆阳公社下辖16个大队217个生产队。1984年10月,改建为穆云畲族乡。
  2000年,穆云畲族乡下辖温岩、里楼、燕坑、蟾溪、竹州山、龟凤、双溪、黄洋、梨田、翁洋、桥溪、咸福、南山、黄儒、王楼、溪塔、下逢、外厝、隆坪、科后、洋坪、虎头、中岙、桂林、下村、外洋、外垄、玉林、上洋、上村、燕科、高岭、岭坑等33个村民委员会。
  (四)金涵畲族乡
  金涵畲族乡,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部市中心西北侧2.3千米处,总面积67.42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金溪村。
  明清时期,金涵乡属宁德县安东乡陵山里四都一图。民国27年(1938年),属宁德县第一区。民国32年(1943年),为宁德县濂坑乡及蕉城镇金涵保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宁德县一区。1952年改属二区(区公所驻漳湾),1963年属宁德县城郊区。1966年7月,撤区设金涵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金涵乡。1985年,改金涵乡为金涵畲族乡。
  2000年,金涵畲族乡下辖金涵、琼堂、上兰、濂坑、井上、上金贝、亭坪、院后、里占、金峰、高墘、中前、上茶洋、浮坪、后溪、菰洋等16个村委会。
  (五)盐田畲族乡
  盐田畲族乡,位于霞浦县中部西侧20千米,总面积150.3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盐田村。
  明清时期,盐田属霞浦县灵霍乡温麻里三十八、三十九都,民国时期属霞浦县三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盐田划为霞浦县第三区。1955年成立盐田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4年改社为区,1966年仍称人民公社。1984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改建盐田畲族乡。
  2000年,盐田畲族乡下辖盐田1个居委会,盐田、西胜、官岭尾、北斗、姚澳、南塘、南塘澳、瓦窑头、北洋、杨梅岭、水升、浒屿、浒屿澳、钓岐、里马、龙凤店、上村、王高店、村里、中贝、二铺、洋边等22个村民委员会。
  (六)崇儒畲族乡
  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西北部,乡驻地离县城9.5千米,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崇儒村。
  明清时期,属霞浦县灵霍乡柘洋下里二十五、二十六都。民国时期属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霞浦县第五区。1953年,划其柏洋乡另设第八区。1958年,撤区建立人民公社,设立崇儒、溪西人民公社,并把承天、百笕两个村划归水门公社管辖。1959年下半年,崇儒、溪西两公社合并为崇儒区。1966年,改建人民公社。1973年,“批孔反儒”中把崇儒改名“从农”。1981年,复名崇儒。1984年8月,撤社建立崇儒畲族乡。
  2000年,崇儒畲族乡下辖崇儒、笕下、郑洋、东杞洋、岚下、丘山、樟桥、汴洋、亭头、霞坪、路口、溪西、左岭、坪园、洋尾兰、溪边、半路张、东坡、岙里、长坑、洋沙溪、濂溪、石亭、上水、保安、新村、溪坪等27个村委会。
  (七)水门畲族乡
  水门畲族乡,位于霞浦县东北部,乡驻地离县城20千米,总面积149.6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水门村。
  明清时期,属霞浦县崇儒乡擢秀里四都。民国时期,属霞浦县第四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霞浦县第四区。1952年,并人牙城区。1958年,从牙城区分出,成立水门乡。1966年下半年,改设人民公社。1984年12月,撤销水门人民公社,建立水门乡。1985年,改建畲族乡。
  2000年,水门畲族乡下辖水门、小竹湾、水井头、长湖、八斗丘、上洋、大平、茶岗、大贝、玉山、七斗岔、高盘、墩后、青岙、里洋、半岭、大洋、承天、百笕、桥头、湖里、武坪、芦阳等23个村委会。
  (八)硖门畲族乡
  硖门畲族乡,位于福鼎县南部太姥山下,总面积57.5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硖门村。
  明代为福宁州崇儒乡望海里八都地,清代为福鼎县十、十一都。民国31年(1942年),为秦屿区硖门乡。民国33年(1944年),改乡为镇。民国35年(1946年),改称硖门乡,辖13保136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7月成立硤门乡人民政府筹备会,属第二区。11月,属第三区。1952年,属第五区。1958年,改乡为人民公社。1982年,改公社为区。1987年,改区为乡建制,辖8个村委会,176个自然村。1990年,改设硖门畲族乡。
  2000年,硖门畲族乡下辖硖门、瑞云、秦石、柏洋、青屿头、斗门、渔井、东稼、青湾等9个村委会。
  (九)小沧畲族乡
  小沧畲族乡,位于连江县西北部,总面积52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小沧村。
  唐宋属太平乡安仁里。明代后改安仁里上中里(樟后等村属后闻乡安定里)。民国初属第四区。民国24年(1935年),编查保甲设小沧联保,属第一区署。民国29年(1940年),并人溪港乡。民国32年(1943年),属潘溪乡。民国33年(1944年)6月从潘溪乡析出,设小沧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四区,后改属潘渡区。1958年7月,撤区重设小沧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60年1月,并人潘渡公社。1961年6月,重设小沧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乡。1984年6月,改设小沧畲族乡。
  2000年,小沧畲族乡下辖小沧、樟后、东风、七里、利洋等5个村委会。
  (十)霍口畲族乡
  霍口畲族乡,位于罗源县西部,总面积194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霍口村。
  宋代属同乐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属霍口里。清代属重下里。民国24年(1935年),属第三区福霍联保。民国35年(1946年),属福丰乡。1950年9月,属第四区。1952年5月,属霍口区。1958年,属霍口人民公社。1984年7月,为霍口畲族乡。
  2000年,霍口畲族乡下辖霍口、溪前、福湖、山垄堉、冈尾、东园亭、岐峰、王廷洋、大王里、后宦、船头、黄鹤、香岭、琅坑、长柄丘、西峰、仙洋、川边、佳湖、东宅、南墘、塘下、徐坪、石坪洋等24个村委会。(十一)青水畲族乡
  青水畲族乡,位于永安市东部,总面积260.7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青水村。
  古属尤溪县的万足里四十一都、四十二都。民国27年(1938年),属第二区龙青乡。民国36年,属龙青乡。1950年4月,属第二区龙青乡。1952年10月,属第七区龙青乡。1956年9月,属青水区青水乡。1958年12月,改为青水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为青水乡。1987年10月,改设青水畲族乡。
  2000年,青水畲族乡下辖青水、黄景山、百芑丘、漈头、汀海、沧海、三房、槐甫、罗溪、过坑、东井、龙吴、大丘、早安、三溪、炉丘、新村、谷坪、柯山、龙头、丰田等21个村委会。
  (十二)隆教畲族乡
  隆教畲族乡,位于龙海市东南角,总面积75.9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红星村。
  隆教一带原为东南沿海的古老渔村,隋代以前,属绥安县境。唐代开漳后,为漳浦县境。宋淳祐以前,为安仁乡沙澳里。宋淳祐以后,为漳浦县二十三都八图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割归海澄县辖。乾隆时为沙澳(隆教村在沙澳下半保)、镇坑、姑垄、岐坞、仙恬等保。民国29年(1940年),设隆教乡。1950年,属海澄县第三区(港尾区)。1952年,属海澄县第六区(黄坑区)。1955年,还并港尾区。1988年1月,再从港尾乡析出,设隆教畲族乡。
  2000年,隆教畲族乡下辖白塘、新厝、红星、关头、镇海、白坑、流会、黄坑、新村、径内等10个村委会。
  (十三)赤岭畲族乡
  赤岭畲族乡,位于漳浦县东北部,总面积99.2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赤岭村。
  宋时,属嘉宾乡钦贤里。明、清时,属二十八都。清康熙年间,设张坑上、张坑下等堡。民国12年(1923年),属外东区。民国17年(1928年),属第五自治区。民国24年(1935年),属第三区署。民国29年(1940年),属赤岭乡。民国32年(1943年),属湖西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椅、土塔、山平、东坑、赤岭、前园等西部地方属第六区,杨美、景坑等东部地方属第五区。1954年,原属第六区的石椅、赤岭等西部地方改属第三区。1956年10月并区后,赤岭乡(赤岭、土塔)属官浔区,杨美乡(杨美、南宅)属佛昙区。1958年3月撤区后,分属赤岭乡、石椅乡和杨美乡。1958年10月,设立赤岭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为赤岭畲族乡。
  2000年,赤岭畲族乡下辖赤岭、前园、杨美、山坪、土塔、石椅、油坑、大行、石坑等9个村民委员会。(十四)湖西畲族乡
  湖西畲族乡,位于漳浦县东北部,总面积80.8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城内村。
  宋时,属嘉宾乡常乐里。明、清时属十七都。清康熙年间,设官塘、后溪、赵家城等堡。民国12年(1923年),属外东区。民国17年(1928年),属第五自治区。民国26年(1937年),属第三区署。民国29年(1940年),大部分属湖西乡,后溪等堡属赤水乡。民国32年(1943年),撤销赤水乡后,属湖西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六区。1952年10月,属第十区。1955年12月,改称湖西区。1956年10月撤销湖西区,改属赤湖区。1958年3月撤区后,属湖西乡。1958年10月,属赤湖人民公社。1961年,设立湖西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为湖西畲族乡。
  2000年,湖西畲族乡下辖城内、苏溪、枫林、岭脚、丰卿、山后、后溪、后洞、顶坛、赵家程等10个村民委员会。
  (十五)官庄畲族乡
  官庄畲族乡,位于上杭县西北部,总面积118.7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地官庄村。
  宋初为乡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里。成化十四年(1478年),为里图。清初为平安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路区。民国25年(1936年),为第四区官庄乡。1949年,为平安区。1965年,为官庄公社。1984年,为官庄乡。1988年5月,设立官庄畲族乡。
  2000年,官庄畲族乡下辖上濯、下濯、龙牌、龙角、红石、回龙、朱堡、官庄、福泉、贵和、新风、七里、璜头、德康、树人、新民、曾泗、蕉坑等18个村民委员会。
  (十六),丰畲族乡
  庐丰畲族乡,位于上杭县东南部县城郊区,汀江左岸。总面积129.51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丰康村。
  宋初为乡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里,成化十四年(1478年)为里图。清初为胜运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路区。民国25年(1936年),为第二区庐丰乡。1949年为庐丰区,1965年为庐丰公社,1984年为庐丰乡。1988年5月,设立庐丰畲族乡。
  2000年,庐丰畲族乡下辖章金、上坊、中坊、下坊、立英、丰康、丰乐、丰济、扶洋、铁锋、太古、黄坊、横岗、三坪等14个村民委员会。
  (十七)治平畲族乡
  治平畲族乡,位于宁化县西南部,是闽赣两省,石城、长汀、宁化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133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治平村。
  宋时属新村团。清初辟为圩场,属会同里。民国初年属大同乡,后设为乡治。1949年10月,属第三区(曹坊)。1951年,设第七区。1957年,为治平乡。1958年,为治平人民公社。1984年,为治平乡。2000年7月,为治平畲族乡。
  2000年,治平畲族乡下辖邓屋、彭坊、治平、湖背角、社福、坪埔、泥坑、高地、下坪、高峰、田畲、光亮等12个村委会。
  附录:
  [=此处为插图:图一(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福建省畲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福建省畲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示意图)=]第三节 政治
  畲族家庭迁徙不定的游耕生活使大量的畲民被封建王朝作为“化外之民”而列入“流烟民册”,统治者对其管理松散。对畲族聚居区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始于清代中叶,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闽东、闽北畲族聚居区实行了“编图隶籍”。从此,畲族乡村的行政管理才等同于当地的汉族区域。畲族聚居区建立政权组织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区。50年代中期以后,畲族聚居区开始设立了畲族乡人民政府。
  一、社会组织与管理
  隋唐时期,处于闽、粤、赣交界地的畲族先民在与地方政权的军事对峙中,显示出内部组织管理的严密和持久。从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兵泉、潮,至天宝元年(742年)陈元光之子陈王向病卒任上,该地畲族先民多次起事,都与雷万兴、苗自成等人及其后裔有关。
  陈元光采取了抚纳和屯田的政策,“且战且招”,“恩威并济,土黎归附,豁其地为唐化里。而龙溪以东之民陆续渡江田之……”(①沈定均:《漳州府志》,卷40,《古迹》,清光绪三年。)“开屯漳水之北,且耕且守”。(②薛凝度:《云霄厅志》,卷1,《建置》,清嘉庆二十一年。)并于垂拱二年(686年)和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增设漳、汀二州,以民僚杂处,促进闽、粤、赣交界地的民族交融和社会安宁。《资治通鉴》载,天宝元年(742年),“岭南五府经略绥靖夷僚”。(③《资治通鉴》,卷215,《唐纪》,三一。)“唐化里”的社会管理是唐朝廷对闽、粤、赣交界地畲族先民的有效控制。由此至宋、元、明以降,封建王朝的控制和畲民的反控制均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
  宋元之交,陈吊眼、许夫人、黄华等统领的畲军,“据漳(州)已久。地通诸山洞,山寨八十余所,据险相维,内可出,外不可人,以一当百,剿鞑难算,意欲攻击,不能”。(④郑所南:《铁函心史》,《中兴集.元鞑靼攻日本败北歌并序》。)他们还建立政权,年号“昌泰”,畲军曰“头陀军”。(⑤参见郑所南:《铁函心史·中兴集》。)针对畲民的反抗,朝廷除了以军事行动镇压畲军外,还以招抚的手段收编畲军。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诏谕潭、泉、汀、邵武等处暨八十四畲官吏军民,若能举众来降,官吏例如迁赏,军民按堵如故”。(①《元史》,卷10,《世祖本纪》八。)“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五月,降旨招闽地八十四畲来降者”。(②《元经世大典序录》,《政典》,《国朝文类》,卷41,四部丛刊本。)元廷在“汀、漳屯田”,“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以福建调军粮储费用,依腹里例,置立屯田,命管军总管郑楚等,发镇守士卒年老不堪备征战者,得百有十四人,又募南安等县居民一千八百二十五户,立屯耕作。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命于南诏、黎、畲各立屯田,调拨见戍军人,每屯置一千五百名,及将所招陈吊眼等余党人屯,与军人相参耕种。为户汀州屯一千五百二十五名,漳州屯一千五百一十三名。为田汀州屯二百二十五顷,漳州屯二百五十顷”。(③《元史》,卷100,《兵志》,三。)明代,蓝一清等人在闽西“据险结寨,连地八百余里,党数万人”。(④《明史》,卷212,《张元勋传》。)明廷一方面“大征”,一方面又“抚定降者”(⑤《明史》,卷212,《张元勋传》。)。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畲族社区的管理均采取军事和政治的双重手段。在畲族聚居的漳、泉、延、汀间,“历代备兵于此”,“唐有镇军,宋有寨军,元有千户,明设屯所,清立防营”。(⑥郑丰稔:《龙岩县志》.卷末,《武备志》,民国34年。)与此同时,又在这些地区建州设郡,通过招抚、移民、屯田等办法对畲民分而治之,并设“土官”、“畲长”、“酋长”等,以加强对畲民的统治。宋代刘克庄的《漳州谕畲》载,漳州地区“西九畲酋长相继受招”,“南畲三十余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
  清代朝廷对畲民的控制主要通过户籍制度的建立。《清史稿》载:“及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十五条……各省山居棚民,按户编册,地主并保甲结报。”“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菁,开炉煽铁,造纸制菇为业。”(⑦《清史稿》,卷120,《食货一·户口·田制》。)在福建,“搭棚居住”并以“艺麻种菁”为业者,包括许多畲民,他们也属“棚民”之列。清同治福州府《连江辋川蓝氏族谱》记载了连江县辋川畲村蓝姓畲民编图隶籍的情况:“兹逢大清我皇上新制版图,时康熙廿五年(1686年)岁次丙寅,奉文审编造册。蒙本县仁爷示文批准,招集百姓,顶立门牌,应办差事者,许其隶图……鸠集曾、郑、蔡、汪、吴、庄、邱、黄、陈、郭、周、洪、蓝等,以共十三姓各楚图价,特与下宫吴姓议定分值二图五甲,排年于是乎成。”(⑧清同治十年(1871年)《连江辋川蓝氏族谱·第四世功主朝参公等封公堂兄弟合传》。)至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建畲民的编图隶籍陆续完成。民国《南平县志》记载了乾隆年间延平府南平县畲民“编图隶笈”情况,(⑨民国8年《南平县志》,卷11,《礼俗志·杂俗》)南平县在清顺治十四年时,总共九十二图。“乾隆五年编钟、蓝、雷三姓(即畲民),立普顺图,合为九十三图”。(①民国8年《南平县志》,卷1,《沿革》。)“普顺图共征:银一十九两四钱八分一毫,米四石二斗四升三合四勺,观米七斗一升一合”。(②民国8年《南平县志》,卷5,《田赋志》。)这里所交纳钱粮的数据主要来自畲族。至此,畲族山区才全面“遂编保甲,从力役,视平民无别”。(③方清芸:《德化县志》,卷三,《风俗志》,民国29年。)
  清代还绘制了畲民画像人《皇清职贡图》。《皇清职贡图》中福建畲民的素材来自福州府古田县、罗源县两地。乾隆《古田县志》刊载了福建省画工奉谕描绘古田县畲民草图的过程,文曰:“今则附近民居在邑之四都上洋等村,与民往来交易,亦有承佃民业为生业者。但畲民由来虽久,尚未载入邑志,因乾隆十七年七月内奉督抚两院宪绘画畲民图册具奏恭敬,九月二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行知在案,附载风俗之后,以备查考。”(④辛竟可:《古田县志》,卷2,《风俗·畲民附》。)闽浙总督提供画稿并经宫廷画师绘制而成的福建畲民两种,载于《皇清职贡图》彩绘本卷二、刊刻本卷三之内。彩绘本每幅各画畲民男妇二人,上附满、汉两种说明文字。民国时期,畲族没有明确的区分,畲族村基本纳人当地的保甲制度中。
  畲民社区还通过宗族的祠堂、族规进行族内严格管理。在宗族关系中,由公众推举的族长、房长成了畲族社区的上层人物,他们既是宗族首领,协调族内外的各种关系,又是当地的政治首领,协调封建政权与畲族社区的各种关系。还有一些畲族村为数不多的本族地主因其经济地位与政治影响,也自然成为当地的宗族首领。宗族首领因其特殊的身份和潜在的宗族势力,使他们在畲族社区具有一定范围的支配权力。
  畲族祠堂订立了镇守山寨的防范措施和规范寨民行为举止的条款。闽南畲寨族规载,寨内人等名单均编册书,“后遇每月朔望,齐赴寨内公所,听寨长逐名点查,详询近日所为为何事,如点不到者,要亲父兄与结之人,实认此人出在何方,作何生理”。寨内人等,“凡寨长与父老谕以功忠之大语,慷慨赴义之事,俱宜静领,毋得听藐。至修理寨营,演习武艺,出使公务,遣发侦探,把守关隘等,须甚宜听从。或当有警,发挥捐益,不得阻挠,如抗顽不遵服者,定以重典施行”。若遇族内有人行为不轨,则“不以官惩以私创”,“妇则尽其身之首饰,男则按其家之有无,而祸夫豕散众示罚以辱之”。(⑤漳州浦南《纯嘏堂钟氏宗谱》。)
  清末民国初,畲族成立了按宗族关系为基础的畲民民间组织。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闽省畲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区福宁府驻地霞浦县西门外教场头,由畲民自发集资建成了福宁山民会馆。民国元年(1912年),“霞浦县西附城区乡农会”成立,会址设在山民会馆。会馆专门接待畲族宗人,并在会馆厅堂设立神龛,以备畲族宗亲作祭祀之用。民国《霞浦县志·实业志》的附表载,“西附城区乡农会,在城三明会馆(即山民会馆)内”,山民会馆经所在地霞浦县县长刘仇签署,呈报福建省政府核准在案,成为官方注册法定的“苗夷民族”的“公益团体组织”,载入《福建年鉴》。闽西上杭县庐丰乡畲民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省城福州市内三坊七巷之一的郎官巷内建成汀州蓝氏宗祠——种玉堂,以供族人进省城经商、科考、会亲等之便。
  清代,畲族村有以一村、数村联合为单位或者家族房支内部支系为单位设立的农社组织。如闽南龙海隆教《燕山蓝家源派族谱》载:“隆教海澄辖镇海三粤保霞美社等二十八乡:长房——上赞。一社。次房——旗杆脚、巷口、山尾庙、油车前、下社、山边。共陆社。三房——下尾、地厝、陈洋、新墟、祖厝角、后沙、新厝、墩里、洋坪、东门、寮仔山、郭坑、苏厝、内虎、新坂、深泉、御史桥、前山、田南、塘头、大岭。共二十一社。以上共贰拾捌社。”畲村另设“巡洋社”,是以防盗、防火、防劫为目的的民间治安组织。公推有武术技能、会秉公执断、具一定威望者担任社长。理事由3至5人组成,他们协同处理日常事务。按惯例,农社需每年秋季举行一次宴会,总结一年办社的经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福宁府宁德县还发给猴墩村巡洋社执照,授命巡洋护村。
  畲族社区还有一种特殊的阶层,即是由巫术操作而产生的“传法人录者”(亦称“作序头”或称“传师学师”)。按畲族规定,“祭祖(即传法入录)一次者,准穿红色衣,其子又祭祖一次,准穿青色衣。级分之大小,以祭祖多寡为断”。(①王韧:《建德县志》,卷3,《风俗志》,民国8年。)在畲族社区,凡是在醮明祭中的传法人录者,年轻时深受尊敬,年老后备受拥戴,逝世时受特别隆重的功德仪式。巫术文化有时支配着社区内外的关系和人们的行动。在非常时期,宗教组织会控制畲民的思想,在畲民中产生较大的号召力。如明代,王守仁给朝廷的奏疏中说:“谢志珊、蓝天凤各又自称盘皇子孙,收有流传宝印画像,蛊惑群贼,悉归约束。”(②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10,《别录二·奏疏·横水桶冈捷音疏》。)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正月十五日,兴化畲客雷五等人“妄言海上游天王,饰以鬼面长髯大耳,倡惑乱民,谬窥神器。竖黄旗,上书:‘游天王,定江山,定万民。’于是一里皆震”。(③周华:《兴化县志》,卷1,《大洋巡检司志》。)民国23年(1934年),活跃于闽东畲族乡村的农民武装红带会,仍残存畲民巫术文化的遗风。
  清代,在畲民聚居地或畲汉杂居村,均有公益性、联谊性的村民组织——“会”,如“路会”、“桥会”、“谷会”、“禁山会”、“狮灯会”等。这些组织行动目标单一,即针对某个项目,负责组织、捐资、互助、管理等事宜。据《闽杭庐丰蓝氏族谱》载:“吾乡(指庐丰畲族乡)于有清中叶,老成练达者率多外出营商,归而自建广厦外更或热心义举,对于‘渡季桥’、‘季茶会’、‘路树会’,以及‘钟会’、‘锦帐会’、‘纱灯会’、‘油烛会’、‘油灯会’、‘香案会’、‘迎神会’,‘庆寿尝’、‘义冢会’、‘厉坛会’等,无不次第成立。”(①《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8,《杂錄》.民国33年(1944年),种玉堂镌。)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畲族社区活动,发展畲族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开展土地革命。畲族是较早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少数民族之一。
  在中共福建地方党组织创建时期,闽西上杭县畲族青年雷三明、蓝维仁、蓝为龙、蓝鸿翔、蓝树荣、蓝超等人就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1926年)12月,畲民雷三明从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回上杭,联络了3人,成立了中共上杭县支部。此时,在上杭县立中学校舍成立了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政治监察署,畲民蓝维仁、蓝为龙从庐丰畲族聚居地来到上杭县城农会工作。当时,中共上杭支部共有党员8人,其中畲族3人。民国16年5月至12月,蓝维仁任中共上杭县支部书记,同年七八月间,蓝维仁、蓝为龙等人在庐丰畲族聚居地创办平民学校,宣传革命思想。9月上旬,“八一”南昌起义的军队从长汀来到上杭,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在琴岗书院、南塔寺分别接见了蓝维仁等人。民国17年(1928年)1月,中共上杭临时县委在庐丰畲族聚居地成立。3月,中共上杭县委正式成立,机关设在庐丰。民国18年(1929年)5月至民国19年(1930年)12月,畲民蓝鸿翔担任中共上杭县委书记。民国18年(1929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首次入闽,上杭县各乡村的党小组和农会由秘密转为公开,先后建立了北三、北四、东五3个区委和30余个支部,共有畲、汉党员300余人。同年10月22日,红四军领导人毛泽东随同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抵达上杭县苏家陂畲族村,毛泽东在苏家陂圳背岩石洞里养病。同年11月18日,红四军在官庄畲族聚居地召开会议,陈毅传达了党中央“九月来信”,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民国18年(1929年)红四军入闽至民国24年(1935年)12月,上杭县畲族聚居地的庐丰、官庄、才溪、太拔等乡村共建立了35个党支部,其中畲族党员350多人。
  在闽东,民国19年(1930年)中共福安县委委员马立峰到凤洋畲族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发展畲族党员,并建立了闽东第一个畲族村党支部。钟阿氽是闽东最早的畲族党员之一。
  民国20年(1931年),连(江)罗(源)早期的革命领导人杨而菖深入连江县长龙畲族山区开展工作,发展了总洋畲族村畲民蓝元进入党。次年,蓝元进又发展了畲民蓝礼送、蓝礼在、蓝礼义、蓝依弟等人党。8个党员在北溪炭窑成立了党支部,杨而菖任书记。民国21年(1932年)9月,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在福安县溪北洋上马山畲族村成立。民国22年(1933年)3月,马立峰、施霖等人在霞浦县杯溪一带发动武装斗争,发展党员,在畲族村建立了中共里马支部,3月又建立了中共霞浦县青皎畲族村支部。11月,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三支队在霞浦县西胜畲族村整编为闽东游击支队,次年1月,在西胜畲族村改编为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团。民国23年(1934年)2月,建立了福鼎县双华畲族支部。9月,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成立时,福安、霞浦、柘荣、寿宁、罗源、连江等县有300多名畲族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参加。
  从民国19年至民国26年(1930-1937年),福安、福鼎、霞浦、柘荣、寿宁、周墩、古田、罗源、连江等县(特种区)畲族聚居地先后建立了135个党支部或直属党小组,共有畲族党员490多人。自民国22年至民国25年(1933-1936年),闽东许多边区县委先后在畲族聚居地成立:民国22年(1933年)1月,中共连江中心县委在长龙乡洪塘畲族村成立;10月,中共霞鼎县委在柘荣县草耔坪畲族村成立;民国25年(1936年)6月,中共桐霞县委在福鼎县白石畲族村成立。民国35年(1946年)12月,闽浙赣区党委在古田县石桥头畲族村建立党小组和畲族武工队,次年4月,这支武工队编入闽浙赣游击纵队。民国36年(1947年)6月至民国38年(1949年)8月,中共罗源工委、连罗宁边区工委、连罗林边区工委、连罗边区工委等地方党组织先后在畲族村建立了数十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福安县畲民雷美孚于民国36年(1947年)9月任中共福安县委委员,宁德县畲民蓝成友于民国36年(1947年)11月任中共闽清中心县委副书记。
  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民政府在畲族人口较多的畲族村落建立了畲族行政机构,包括畲族乡、畲族大队等。80年代建立了畲族乡村的村委会组织。2000年福建省共有畲族村委会(①畲族村委会指畲族人口在30%以上的村委会。)443个,分布在47个县(市、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8027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583800人的49.34%。
  [=此处为表格(表4-62000年福建畲族村民委员会情况简表)=][=此处为表格(续表)=]
  20世纪50年代,全省各畲族聚居的乡村着力发展中共党员和建立党组织。如在闽东,1956年,共有畲族中共党员989人,占农村人口的0.88%。1962年,有畲族中共党员1077人。1966年,有畲族中共党员1121人。1976年,有畲族中共党员1722人。1987年,有畲族中共党员4238人。50年代,畲族村普遍建立了党支部。1957年6月至9月,先后成立的畲族乡都建立了党支部。1963年恢复的畲族乡也都建立了党支部。1984年6月至1993年10月,先后成立的16个畲族乡都建立了党委会。从1951年12月至1995年10月,中共福建省代表大会中均有畲族代表。其中1971年第二次党代会有7人,1979年第三次党代会有20人,1985年第四次党代会有9人,1990年第五次党代会有7人,1995年第六次党代会有12人。
  二、政权组织
  民国23年(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下辖9个县级苏维埃政府,42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其中有3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设在畲族聚居地。同年,畲族聚居地先后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21个,90%的畲族村建立了村苏维埃政府,担任村苏维埃主要干部的畲民有500余人。
  下西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于民国23年(1934年)2月5日,隶属于(福)安(宁)德县苏维埃政府,区苏机关驻福安康厝凤洋畲族村。在区苏维埃政府任职的畲民有雷富弟(苏维埃主席)、钟申弟(肃反委员)、钟廷春(秘书)、雷为坤(游击队长)等。
  下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于民国23年(1934年)12月,隶属于(福)安(宁)德县苏维埃政府,区苏机关驻福安甘棠过洋畲族村。在区苏维埃政府任职的畲民有钟廷森(财政委员)、钟桂兰(肃反委员)、钟廷全(秘书)、雷成灼(互济会主席)等。
  桐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于民国35年(1946年)6月,隶属于桐霞县革命委员会,区苏机关驻福鼎浮柳白石畲族村。在区苏维埃政府任职的畲民有蓝光养(苏维埃主席)、李信郡(财政委员兼交通总站负责人)等。
  在闽北,民国21年(1932年),红军闽北独立团在建阳县麻沙镇建立区苏维埃政府。畲民蓝德凤任主席,并由畲民蓝德凤、雷春生、蓝荣士、蓝忠秋、蓝茂瑞,以及饶建成等人组成苏维埃常委会。
  1953年2月8日,福安县人民政府遵照1952年政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成立了畲族仙岩乡自治区人民政府。这是福建省第一个畲族乡自治区政府。
  1957年,遵照《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精神,从4月至10月,先后建立了45个畲族乡。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后,畲族乡撤销分别改为人民公社。1963年初,省人民委员会发出恢复民族乡的通知,罗源、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等5个县恢复了23个畲族乡。1966年起,发生“文化大革命”,区属的畲族乡再次被撤销。
  1982年10月,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在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试点县福鼎县先后建立了7个畲族乡。1984年6月至9月,在人民公社改为乡建制后,先后建立了11个畲族乡。随着畲族民族成分的恢复和民族政策的落实,1987年7月至1988年5月又先后建立了4个畲族乡。1993年10月,建立1个畲族乡。2000年6月,建立1个畲族乡。
  三、主要兵事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僚啸乱”。(①薛凝度:《云霄厅志》,卷11,《宦绩》,清嘉庆二十一年。)这是史书上关于畲族先民兵事的最早记载。唐将陈元光与苗自成、雷万兴等畲族军队较量,并一再增兵,终于,“讨山寨诸贼,遂擒蓝、雷二贼酋,杀之,平三十六寨”。(②杨澜:《临汀汇考》,卷11,《兵寇考》。)唐景龙二年(708年),畲族先民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其首领为苗自成、雷万兴之子和蓝奉高。漳州刺史陈元光率兵应战,几经交战,唐军兵败,陈元光被蓝奉高手刃而亡。唐开元三年(715年)朝廷命陈元光之子陈王向“代州事”,“率武勇,夜袭巢洞,斩前刃父贼蓝奉高,并俘其余党,迁州治于李澳州(现漳浦县治)”。(③薛凝度:《云霄厅志》,卷11,《宦绩》,清嘉庆二十一年。)
  唐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潮、王审知等遣兵攻福州,闽东畲族宗谱均有类似记载。20世纪90年代,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内,发现了相传王审知用兵的战场和王母之墓的遗址,当地还有畲民兵助王审知的传说。
  唐乾宁元年(849年),“黄连洞蛮二万人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派将领李承勋“将万人击之,至浆水口,破之,略定闽地”。(①《资治通鉴》卷259,《唐记》七五,胡三省注。)“黄连洞蛮”中有畲族先民。
  宋嘉定元年(1208年),“值江西峒寇李元砺窃发”,(②杨澜:《临汀汇考》,卷3,《兵寇考》。)威胁汀州。嘉定三年十二月,李元砺被执,闽、赣、粤交界地“峒寇悉平”。(③《宋史》,卷39,《宁宗本纪》,三。)这些峒蛮中有很多畲民。
  宋景定三年(1263年),漳、汀畲民居住地区官民矛盾渐烈,“群寇益深,距城仅二十里,郡笈笈甚矣”。于是,宋廷先“帅调诸寨卒及左翼军统领陈褴、泉州左翼军正将谢和,各以所部兵会合剿捕”。(④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漳州谕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又采取怀柔政策,张榜告谕,抚招畲民。在宋廷的软硬兼施下,西畲、南畲“二畲既定”。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漳州人陈大举(即陈吊眼)和畲民妇许夫人等率领汀、漳等地的畲民组织了“畲军”,配合宋廷将领张世杰围攻泉州,讨伐蒲寿庚。宋军南撤后,陈大举带领5万军队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攻占漳州城。当年,元都元帅张弘范率领元军南征。元军抵漳州时,陈大举为保存实力,主动退守山区。至元十七年(1280年),陈大举向元军投降,元福建行省让他及部分畲军进入漳州,与民杂居。当年八月十五日,陈大举叔父陈桂龙等率领“畲军”乘中秋节又袭击元军,攻陷漳州,杀死元朝驻漳州招讨傅全和万户府知事阙文兴。“畲军”发展迅速,“聚众十万,连五十余寨,扼险自固”。(⑤《元史》卷162,《高兴传》。)元廷即令福建招讨使塔里赤为征南都元帅,率领南方四省抽调的兵力进剿,并命完者都镇国上将军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高兴为副都元帅,带兵五千入闽协同作战。元军“十攻九败”。(⑥郑所南:《铁函心史》,《杂文·大义略序》。)至元十八年(1281年),完者都兵至漳州,令高兴攻取陈桂龙据的高安寨。陈桂龙“据此,乘高为险,人莫敢进”。(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五,《漳州府》,《龙溪县·高安寨》。)高兴军火攻高安寨,连续6天,攻陷高安寨。陈桂龙属部2万人遇难,陈桂龙避于畲洞。至十月,陈大举仍“聚众十万,连五十余寨,扼险自固”。(⑧《元史》,卷162,《高兴传》。)高兴继续率军进击,先后攻陷15寨,陈大举退守千壁岭。千壁岭地势险要,元军数攻不下。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高兴诱陈大举下山,将其擒杀。陈大举死后,陈桂龙等投降元军,但其余部仍坚持斗争多年。元贞三年(1297年),元廷下令将陈大举余部安插在漳州屯田,“与军人向参耕种”。(⑨《新元史》,卷11,《本纪》。)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月,政和人黄华“集盐夫,联络建宁(闽北)、括苍(浙南)及畲民妇自称许夫人为乱”。(①《元史》,卷10,《本纪》。)活动于闽北、浙南地区。至元十七年(1280年),黄华向元征蛮都元帅完者都投降,参与了进攻陈大举的活动。此后,被任命为建宁路总管。至元二十年(1283年)十月,黄华再度举兵,参加者达十余万人,号称二十万军。他们“剪发文身”,称“头陀军”,(②《元文类》,卷41,苏天爵《经世大典序录·招捕》。)沿用宋祥兴年号,使用两浙安抚司印。黄华军占领政和,又攻陷崇安、浦城、松溪、瓯宁(今属建瓯)、古田等县,继而围攻建宁路冶(今建瓯城)。浙东提刑按察使也起兵响应。元廷急招淮西宣慰使高兴率军驰闽,会同两浙和福建驻军围剿。同时,又命扬州征东行省左丞刘国杰带部队南下支援。随后,还派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八忽带率领万名蒙古骑兵接应。黄华在元军大兵压境时,分兵扼守闽、浙、赣边境要道,同时急攻建宁路城。由于南北受敌,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元军很快越过分水关,兵临建宁城下。黄华在诸路官军的夹击下,败退进入江山,据守赤岩寨。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刘国杰攻破赤岩寨,黄华自焚。在抗击元军的进剿中,“头陀军”大部分战亡。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王恽于事后向忽必烈进言:“福建一路收附之后,户几百万,黄华之变,十去四五。”(③《元史》,卷167,《王恽传》。)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汀州畲民钟明亮起兵,“拥众十万,声摇数郡”,(④刘埙:《水云村泯稿》,卷13,《参政陇西公平寇碑》。)波及闽、粤、赣三省,在钟明亮的影响下,福建省先后有畲民邱老大集众千人攻长泰,漳州陈机察八千人马攻龙岩等。与此同时,江西、广东雷艾、钟大僚等多人举兵,与钟明亮军相呼应。当年四月,朝廷命江西行省左丞忙兀带、行枢密副使月的迷失统率福建、江西、广东、江淮四省官兵会剿。次年五月,又命左丞管如德合力进攻。钟明亮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与元军周旋。由于活动区域大,山地地形复杂,元军“攻围则兵力不敷”,“东击则西走,西击则东轶”。(⑤王恽:《秋涧集》,卷92,《论钟明亮事状》。)于是,月的迷失和管如德均采取剿抚兼施的手段,在派兵进击的同时,向钟明亮诱降。钟明亮于至元二十五年五月和二十七年二月,两次向元军投降,复相机起兵,进击元军。第一次投降后5个月,复率万余众进攻梅州,并命江罗等率八千众出击漳州。第二次投降不到一个月,便率众攻赣州。至元二十七年三月后,钟明亮病故。但是其影响犹存,各路农民军的斗争持续了4年之久。
  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畲民黄二使逆命,郡兵追破之,余党李志甫结聚南胜不能拔”。(⑥沈定均:《漳州府志》,卷46,《艺文》,清光绪三年。)至元四年六月,“南胜县民李志甫反,围漳州。守将搠思监与战,失利。诏江浙行省平章别不花,总浙、闽、江西、广东军讨之”。(①《元史》,卷39,《顺帝本纪》,二。)朝廷征发四省兵以讨之,历四载,“经百余战,兵老民疲”。(②沈定均:《漳州府志》·卷46,《艺文》,清光绪三年。)畲民黄二使、李志甫起事后,漳州地区的地主、豪绅,或“倾资募义兵”或纠集“乡丁”组织地主武装,抵御黄、李军队,豪绅萧景茂占据观音山桥,企图阻止黄、李军队。至元六年(1340年)正月,李志甫被杀,黄二使被擒。但漳州黄、李畲民的斗争仍持续多时。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南胜畲寇李国祥合潮贼王猛虎陷南诏,新翼万户罗良率兵讨败之,复南诏”。(③沈定均:《漳州府志》,卷47,《兴祥》,清光绪三年。)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畲民钟子仁在上杭举事,抗击明廷。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畲民钟三在上杭起兵,明廷“诏起右佥都御史高明抚捕”,并以“三省官兵会剿平之”,后又“立永定县以控制之”。(④杨澜:《临汀汇考》,卷3,《兵寇考》。李拔《汀州府志》,卷45,《兵戎》,清同治六年。)明正德七年(1512年)正月,“南赣巡抚都御史周南率兵攻破大帽山等寨,尽平之。大帽山交界赣、闽、广三省”。畲民钟聪等“聚徒数千流劫,攻陷建宁、宁化、石城、万安诸县。(周)南分遣江西兵从安远人,攻破巢穴七;广东兵从程乡人,攻破巢穴九;福建兵从武平入,攻破巢穴八”。(⑤《明史记事本末》,卷48,《平南赣盗》。)明正德十二年二月“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檄四省备官选募民兵操练。……冬十月,王守仁讨汀州左溪贼蓝天凤等,平之。天凤等与赣南下新、杭下等洞贼雷文聪、高文辉等盘据千里”。(⑥《明史记事本末》,卷48,《平南赣盗》。)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初,“广东大埔民蓝松三、余大春倡乱,流劫漳、延、兴、泉间。官军击败之,奔永春。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宗元所败,伪请抚”。(⑦《明史》,卷220.《吴百朋传》。)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正月十五日,兴化畲夷雷五率菁民举事,“一里皆震”。(⑧周华:《兴化县志》卷1.《大洋巡检司志》,明崇祯。))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进入福建,南明隆武帝任命右佥都御史刘中藻“选练精兵,可取苎寮、菁察、畲寮(即畲族‘三察’)”。((⑨《思文大纪》,卷6,第12页,《痛史》.第六种。)取用三种人后,当即宣布,免其差徭,衣甲银两,准于该州动支二千两正项。于是,抗清队伍迅速扩大,并先后收复浙江庆元、泰顺及福建宁德、福安、古田、罗源等县。后由于清军的围攻,寡不敌众,刘中藻退守闽东,兵驻福安,“掘壕树栅,环之城中”,((10)王先谦:《东华录·康熙》。)继续与清兵对抗。福安城被占后,刘中藻吞金自尽。但抗清斗争仍持续数月。福安坂中畲族乡和安畲族村民国9年(1920年)修的《钟氏宗谱》载,“宏公世居大林,相传明季从戎苏江(今福安苏阳)进士刘公讳中藻,后不遂隐居上广”。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命靖海将军施琅进攻台湾,漳浦张坑石椅(今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畲族村)畲民蓝理随军征台,代理提标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蓝理接任后,带兵到厦门练习水战。六月,施琅出军征台,蓝理率领先锋队,先攻澎湖,郑克塽军队守将刘国轩命曾遂迎战。两军接战,自辰时至午时,蓝理愈战愈勇。忽有飞弹击中蓝理腹部,肠子流出,部将急将肠子纳人腹内,用白布包扎好,蓝理站起继续指挥战斗。经过激战,蓝理军击沉敌船2艘,杀敌无数,郑军大败。施琅闻捷大喜,疏奏蓝理头功,并陈述蓝理拖肠战斗的事迹。3天后,蓝理又带伤战斗,并救援施琅,伤愈后屡建军功。八月,清军平台,朝廷下旨,褒奖蓝理。
  康熙六十年(1722年)夏,台湾朱一贵举兵攻取全台。五月,清廷命闽浙总督满保、福建提督施世骠征讨。满保兵驻厦门,委命漳浦张坑石椅畲民、蓝理族孙蓝廷珍总领水陆大军,以战船400余艘、官兵1.2万人,前往参战。六月十一日,蓝廷珍到澎湖,十六日攻鹿耳门,乘胜追击,攻取安平镇。二十二日,收复府治。闰六月,清军败朱一贵。七月,蓝廷珍奉檄暂理台湾总兵官事务,并仍总统征兵事务。九月,提督施世骠亡故,蓝廷珍奉檄暂理提督印务,驻台处理善后事务。蓝廷珍驻台期间,整编保甲,实行团练,加强地方管理和防务,并发动百姓复垦“官庄”,开垦荒地,恢复秩序,发展生产。雍正元年(1723年),蓝廷珍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即轻车都督)。任上,整顿军队,制定巡防法规,闽地海域安宁。其孙蓝元枚世袭轻车都督,历官广东海门参将、龙门协副将、海澄副将,升台湾总兵,调金门总兵、江南苏松镇总兵。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擢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举事。蓝元枚调任福建陆路提督,不久,改任水师提督,又任命为参赞大臣,领兵前往台湾镇压林爽文。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兵至台湾鹿仔港。蓝元枚连连得胜,乾隆谕:“着赏双眼花翎,以示优眷。”(①《漳浦县志》,卷22,《人物志》,民国25年(1936)重刊。)
  民国18年(1929年)5月22日,红四军抵达上杭县古田镇,畲、汉群众夹道欢迎。畲民参与了当地的农民暴动,成立了古田革命委员会。同年6月3日,上杭县畲民蓝洪慈、蓝维仁、蓝树荣等人在庐丰畲族聚居地领导农民暴动。6月7日,蓝树荣等人又在白砂乡领导农民暴动。
  民国22年(1933年)10月22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发动甘棠及附近的“红带会”举行暴动,消灭海军陆战队1个排,缴获1支盒子枪和20多支德国造步枪。池头和山头庄等地的畲族红带会队员参与了暴动。11月上旬,中共福安中心县委领导人曾志等又带领畲、汉红带会队员600多人包围甘棠刘氏宗祠,与海军陆战队激战3个多小时,在青寨山歼灭海军陆战队2个班,缴获步枪37支,子弹千余发。11月4日,闽东霞浦县青皎地区47个畲族村红带会队员4000多人,在海边畲族村成立了红带会总指挥部,进行公开活动。他们杀死了当地的国民党保安连连长和地主分子。畲民邱延太等3人带领群众没收地主粮食。11月9日夜,青皎各路红带会队员300余人攻打盐田,捣毁了盐田海关、税馆、碉堡,打开严、黄两家地主的粮仓,出谷10余吨分给穷人。同时,宣布废除租、税、捐,并杀死土豪劣绅30余人。之后,又配合霞浦工农游击队攻打松城(霞浦城关)。参加青皎暴动的13支红带会队伍的26名正副队长中,畲族占11名。民国23年(1934年)3月20日,霞浦县国民党教导团300余人,由营长带队,勾结地主武装和20余处的大刀会组织千余人,兵分四路围攻青皎地区。畲族干部雷大全、蓝成寿、蓝成安等人牺牲,红带会驻地洋中厝畲族村被焚烧。次年4月,青皎红带会改编为青皎游击队。6月,青皎游击队收编国民党部队100余人,并改编为红军第十师第十团,畲民李党华(即蓝奶田)为副团长,邱延太为财粮委员,蓝建明为军需委员。第十团在3个月里攻打了龟岐、坪岗、大沙、马洋、白葫山等地的大刀会组织。
  民国23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上杭县参加长征的畲、汉将士数千名,抵达陕北的还有342名,其中畲族将士9名,他们是钟有煌、钟泮猷、蓝岳、蓝映林、蓝庭辉、蓝祥林、雷钦、雷浩北、雷浩茂等人。
  民国27年(1938年),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在这支队伍中有畲民113人。
  民国37年(1948年)11月,中共上杭县委随闽西支队进驻白砂乡禾仓角。畲民蓝汉华任闽西支队队长。他们活动在上(杭)、永(定)、梅(县)边境,与杭武挺进大队、闽西西路挺进支队,以及杭、武、焦、梅游击队等协同作战。这年冬天,闽西支队在蓝汉华的率领下攻打白砂乡。民国38年(1949年)1月,闽西支队整编为闽粤赣边纵队第七支队,蓝汉华为支队长。同年,第七支队攻打永定县坎市镇,抓获了镇长等20余人,缴枪40余支、子弹千余发,并将数十万斤粮食分给群众。3月,第七支队转战上杭县来苏乡,与当地驻军省保安团千余人展开激战。4月,第七支队进入稔田乡杨梅洞开展群众工作和开仓济贫,接着又在下都豪坑与省保安团及县自卫队激战,缴获枪支弹药千余件。5月,第七支队奉命挺进长汀县并转入江西省瑞金县,迎接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入闽,沿途消灭了多股民团和收编了乡保安武装。
  四、参政议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人民代表大会中专设少数民族代表,省政协中专设少数民族界委员。1951年福建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有畲族代表9人。自1955年省人民代表大会至1993年第八届省人民代表大会共有畲族代表87人(缺第四届畲族代表人数),其中1955年第一届有7人,1959年第二届有5人,1964年第三届有7人,1977年第五届有22人,1983年第六届有11人,1988年第七届有13人,1993年第八届有16人。自1955年第一届福建省政治协商会议至第八届福建省政治协商会议共有畲族政协委员40人,其中1955年第一届有2人,1959年第二届有3人,1964年第三届有6人,1977年第四届有5人,1983年第五届有4人,1988年第六届有5人,1993年第七届有8人,1998年第八届有7人。
  第四节 经济
  一、经济制度
  隋唐时期,闽西南闽、粤、赣三省交界地的畲族先民尚处于“刀耕火种”、“采实猎毛”的原始农业经济阶段。汀、漳设郡之后,“徙内地民居之”,(①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畲民附》。)“民僚杂处”,(②薛凝度:《云霄厅志》,卷四,《户口》。)畲族先民开始逐步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但仍然不被封建赋役所羁,“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漳州谕畲》。)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宋元时代,至南宋末年以后,仅有漳州地区少数畲民“承赋”。
  明代,大部分畲民仍然基本上维持不役不税的状况。迨至清代,畲族才陆续承担赋役。在闽西南,明弘治间(1488-1505年)汀州仅有少数畲民“承赋”,至清代才发生变化,“有田产者,亦必输粮而给官差”。(④《长汀县志》,卷三十五,《杂录畲客》,清光绪五年。)清乾隆《龙岩州志》载:“今畲客固安分,而汉纲亦宽,许其编甲完粮,视土著之民一例。”(⑤《龙岩州志》,卷十二,《杂记志·畲客》。《龙岩县志》,卷二十九,《杂录》,民国34年刊本。)漳州畲族的大多数,在明代仍是不役不税,至清代早期才出现转折。据康熙《平和县志》载:“今则太平既久,声教日讫,(平)和邑诸山木拔道通……瑶僮(指畲族)化为齐民。”(⑥《平和县志K卷十二,《杂览志》,康熙五十三年。)泉州地区畲族承担赋役始于清初。明万历《永春县志》载,邑内“又有畲民……无徭役”。(⑦《永春县志》,卷三,《风土志》,万历四年。)清乾隆《永春县志》载,“邑有畲民……今具遵制编保甲,从力役,视平民无异”。(①《永春县志》,卷七,《风土志》,乾隆五十二年。)民国《德化县志》载,畲民“入清遵制编保甲,从力役,视平民无别”。(②《德化县志》,卷三,《疆域志·附风俗》,民国29年。)闽中的莆仙地区,也是人清以后才承担赋役。清乾隆《仙游县志》载,畲民“赁舂佃山,率为服役”。(③《仙游县志》,卷五十三,《摭抚志下·丛谈》,清同治十二年。)至清代他们才陆续编图隶籍,编甲完粮,承担赋役。藏在仙游县博物馆的石碑群中有一方清代石碑,据碑文记载,至清朝初年,闽中、闽东仍有不承担徭役赋税的畲民。
  明清时期,畲族社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畲民不得不依附于封建地主。明代,种菁业发展迅速,大量畲民沦为菁民。据明末熊人霖《南荣集》载,当时畲族社区有山主、寮主、菁民等三种人。“山主者土著有山之人,以其山俾寮主艺之,而征其租者也。察主者,汀之以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艺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者也。菁民者,一曰畲民,汀上杭之贫民也。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或春来冬去,或留过冬为长雇也。”(④熊人霖:《南荣集》,《平菁寇凯歌叙》,《文选》,崇祯十六年刻本。)畲民所受的剥削有两种:实物地租和雇佣剥削。明代畲族大量迁入闽东后,落脚山林,搭寮而居,过着“种树还山,种菁为活”的生活。他们大多向官府或大姓望族租山垦殖,并按契约交纳租银。如明崇祯二年(1630年),福安知县给畲民钟盛九等一份官山执照申明,“五都大林官山一号断归钟盛九等久住管守,山场艺植竹木,栽种生理,岁纳官租银二两,加给栖云寺渡夫工食”,使“官民两便”。(⑤钟大焜:《颍川钟氏宗谱》·清光绪二十七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换发山场执照时,仍申明前项内容。畲民除租种“公山”外,还租种地主的土地。据《福安地区土地买卖典押租佃契约》载,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畲民雷士开向汉族地主林彦公承租牙兜山坪荒山,约定开垦成田5年后,所获粮食主佃均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一月,畲民蓝日为穷所逼,将王必山7斗、麻石头田5斗、干田4斗的青苗卖给汉族地主林玉方。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畲民蓝有盛向汉族地主林玉方租种3斗的水田,面约收成时主佃均分。道光十四年(1834年),畲民蓝奶头向汉族地主刘孔秀承租山园,面约年租谷66斤,冬季交收。道光十六年(1836年),畲民钟云生向汉族地主林世泰承租溪坪带山一片,栽种杉木及农作物,其所获主佃均分。(⑥《福安地区土地买卖典押租佃契约》.原件藏福建师大历史系福建地方史研究室。)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根据畲民生产特点征收赋税。射猎为业的畲民以山兽皮张抵值,垦山为业、耕山为食者,则“其赋论刀若干,出赋若干”,(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16册,福建.《防闽山寇议》。)畲民有迁徙异地者,必须交清山主的税赁,或者以种速生的竹子偿之,方可迁徙。民国时期,畲族社区主业为农业。这时,畲民内部仅占有少量的土地,而且土地分布不平衡,极少数的畲族地主、富农、富裕中农占有较多的土地,中农占有一部分土地,大量的贫农、雇农没有自耕地,一般仅有1分左右的菜园地。除水田农地外,部分畲民还占有少量的荒地,这种荒地只宜植树,无法耕作。有的畲族社区占有数量较少的公地,所有权归村庄家族,公地上种树木以护风水,不得砍伐。畲民大都租种汉族地主的土地。畲族内部也同样存在剥削现象,本民族的地主、富农通过地租,主要是放小租、雇短工剥削本民族的农民。民国时期,畲族社区的地租以实物为主。地租有两种:一种为定额租,即每年按固定的租额收取,租谷约占产量的40%—60%,不论年成丰歉,一律按定额交租;另一种为分租,即按当年的产量“四六”、“三七”或对半分,即地主得六成、七成或五成,而畲民得四成、三成或五成。畲族社区租用山场一般以货币地租形式,预先定好山价,再付予租金。除此之外,许多畲民还受高利贷和雇工剥削。畲民近一半人承受高利贷的剥削,一般每年5—6月间,青黄不接时,畲民向高利贷者借债,至9-10月秋收后还,利息高达60%—80%,有的甚至高达140%。畲族社区也有少量的劳役地租,通常租1亩地,须付出60天工。
  畲族乡村土地改革运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民国18年(1929年)7月中旬,毛泽东在上杭县蚊洋乡召开闽西第一次党代会,会后,经古田镇苏家陂(坡)畲族村到永定等地指导土地革命。同月下旬,中共上杭县委传达贯彻中共闽西“一大”《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的精神,开展分田运动。上杭县各乡党支部、苏维埃政府组织包括畲民在内的农民分田。庐丰、才溪、临城、南阳、湖洋、太拔、茶地、旧县、蚊洋等地的畲族村,在红四军的帮助下完成分田工作。是年夏天,上杭18万农民分得土地,其中包括畲民。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上杭县才溪乡的畲汉农民以过去的“换工”为基础,组织起“耕田队”,有组织地调剂劳动力,帮助红军家属种田。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收期间,才溪乡畲汉农民把“耕田队”发展为“劳动合作社”。同时,以没收豪绅、地主、富农等多余的耕牛、农具为基础,又组织起“耕牛合作社”。“劳动合作社”和“耕牛合作社”完成了生产和支援前线的任务。
  民国23年(1934年)3月,闽东苏维埃政府委托中共闽东特委委员曾志参照中央苏区分田的方法、经验,主持制定分田政策,颁布分田大纲,并在福安县柏柱洋东山畲族村进行分田试点工作。东山畲族村是闽东最早的土地改革试点村之一。闽东苏区分田大纲中关于畲族村分田的具体规定如下:“畲族妇女则与男劳力同等看待——每一个劳动力产量400斤的水田。”全苏区37%以上的畲族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同年冬,国民党军队围攻苏区后,畲民又丧失了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建的土地改革运动自1950年秋收后全面展开,至1951年秋收前基本完成,同年秋收后转入了复查阶段。畲族人口最多的福安县1951年土地改革时的调查资料显示:全县畲族8122户,27792人,其中地主7户,占0.1%;富农25户,占0.3%;富裕中农、中农774户,占9.5%;贫雇农7316户,占90.1%。1952年4月,福安县10区106乡610村的畲族农民8711户28258人,共分得可耕地47796.34亩,每户平均3.24亩,每人平均1.69亩,低于全县农民每户5亩的占有量。非耕地8706.37亩,每户平均1.00亩,每人平均0.31亩。
  1950年,分得土地的畲民之间也开始采取各种自愿互助的换工形式,或以人工换牛工,弱劳力换强劳力,解决生产中的困难。1951年,罗源县霍口乡后洋村畲民蓝朝全建立了该县的第一个畲民互助组,全组12户,耕地57亩。蓝朝全互助组连续两年增产。1952年,蓝朝全被评为霍口乡劳动模范、罗源县特等劳动模范、闽侯专区和福建省劳动模范,并出席北京国庆大典。1952年,福安专区90%的畲族村都成立了临时互助组或常年互助组。组内按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和民主管理原则进行生产。临时互助组规模小,只在农忙季节时对主要农事活动互助合作,常年互助组规模较大,除主要农事活动中互助合作外,还实行农副业分工合作。福安县荷泽乡蓝廷宝互助组粮食增产4成,1953年2月被评为福建省一等增产模范单位,成为全省互助组的榜样。4月,宁德县廉坑村蓝香妹互助组被县委树立为榜样,与全区159个互助组一起,作为核心组参加全省增产竞赛,并向所在的县、区、乡发起增产“挑战”。11月,福安县畲族农村共有99个互助组,组内共有3186人。当时,霞浦县雷大钗互助组、蓝成财互助组也成为全省闻名的互助组。
  1953年起,各地的互助组相继转为初级社。霞浦县海边村兴办畲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将土地入股分红,耕牛、农具折股入社,集体所有收益分配中劳力占七成,股份占三成。3月,上杭县才溪乡雷佛春互助组开始兴办初级社,雷佛春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6年,福安专区的畲族乡村也办起高级社,高级社实行土地无价入社,社员的重要生产资料,如耕牛、大件农具,采取折价入社的办法转为集体所有。同年底,福安专区有畲族农业社313个,入社农户19331户,占畲族总户数的69.1%。其中,高级社134个,入社户11467户;初级社179个,入社户7864;联合社125个。10月,全省实现人民公社化,畲族乡被归并后改建为生产大队。
  1959年3月,福安县委下达《关于人民公社体制下放在畲族地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指出,原大队一级的畲族地区(如原畲族乡)或相当于大队一级的畲族聚居地区,应以大队一级核算作为公社、大队、小队三级核算的基础。比较集中的畲族地区,应以一个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相当于原高级社)设立生产小队。为了方便畲族生产、生活,在公社、大队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建立独立经营的生产小队作为核算基础。散居、杂居的畲族不能单独建立生产小队的,应与汉族联合。已建立的畲、汉联合小队,如果畲族社员迫切要求分队而又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建立小队。凡调拨物资、劳力应实行等价交换,对已调拨的粮食、毛猪、柴炭等,应按照“一般要算,能算就算,现在算现在还,现在算分明、分批还,现在算不还”等不同原则分别进行处理。汉、畲联合大队或小队,必须贯彻按劳分配、同工同酬、一视同仁的互利政策,特别应注意妇女劳动的报酬问题。畲族妇女从事较强劳动,应保证她们经期、产期和产后休息时间的口粮,应从队里增产部分适当予以补贴。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不能歧视,更不能强迫畲族妇女改装。禁止砍伐畲族屋前墓后的“风水树”。在不影响生产前提下,允许畲族男女唱山歌欢度节日,尽可能把公休日安排在畲族传统节日。以节约粮食、不浪费为原则,为畲族人民过年过节留足一定的精谷,以供制作粽、糕之需。
  成立人民公社后,零散的畲族村被归并后土地抛荒,加之“大炼钢铁”、“大办食堂”过程中大刮浮夸风、“共产风”,致使畲族乡村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1960年后,允许社员适当经营个人的自留地和保留必要的小私有,实行包产、定产等措施。1965年,福安专区共有畲汉杂居的区54个,公社257个,大队549个,小队1953个。畲族公社3个,大队185个。因闽东畲族聚居地分散,畲族农户中有30%到一半仍然坚持单干。具体表现是:有的畲村水田集体,旱地单干;公粮水田集体,口粮田单干;粮食耕地集体,副业单干;夏秋稻谷集体,小麦、番薯单干。并且扩大自留地,缩小集体耕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畲族社区开展农业学大寨,实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开垦茶园,植树造林。“政社合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农业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集体生产方式延续到1982年。
  1981年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全面推行。1984年,福安县78个畲族大队的532个畲族生产队中,按人口分地承包的生产队517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7.2%;按劳力为主结合人口分地承包的生产队15个,占2.8%。532个畲族村生产队中,耕地承包年限在4年以下的生产队233个,占43.8%;耕地承包年限在5—9年的生产队36个,占24.81%;耕地承包年限在15年以上的131个,占24.67%。在耕地承包中多为纯耕地生产户,兼营耕地生产户191户,占1.8%,脱离耕地生产户85户,占0.8%。1990年福安市78个畲族人口占60%的村委会中,联产承包的总户数为12890户。年总收入3792.13万元中,家庭经营收入3716.51万元,占总收入的98%;联户企业收入30.93万元,占总收入的0.83%;乡村企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0.57%;村及村以下集体经营收入23.86万元,占总收入的0.64%。总费用1125.64万元,其中家庭经营的费用1076.51万元,占总费用的95.64%;联户企业经营的费用15.77万元,占总费用的1.40%;乡村企业经营的费用17.32万元,占总费用的1.53%;村及村以下集体经营的费用16.04万元,占总费用的1.42%。收入提留部分,其中乡村统筹26.42万元,占总收入的2.64%;村集体提留18.32万元,占集体提留的21.34%;村集体提留中公积金3.91万元,占集体提留的21.34%;公益金4.51万元,占集体提留的24.62%。
  2000年,全省畲族乡年末耕地面积284765亩,人均0.80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5296亩,人均2.01亩;粮食作物面积476548亩,人均1.34亩;有林地1620840亩,人均4.55亩;茶园面积114841亩,人均0.32亩;果园面积138863亩,人均0.39亩。
  二、生产条件
  (一)自然条件
  1.畲族乡地理地质特征
  (1)地貌类型与分区
  ①地貌类型
  福建省的17个畲族乡普遍为丘陵地貌,包括侵蚀剥蚀高丘陵和侵蚀剥蚀低丘陵两类,而且在大多数畲族乡的分布面积较大。盆谷平原地貌在畲族乡主要分布于河流流域两侧。山地地貌主要分布在连江、罗源、蕉城、福安、宁化、上杭等县(市、区)的畲族乡。侵蚀剥蚀台地和熔岩台地主要分布在闽南沿海的漳浦、龙海一带的畲族乡。
  ②地貌分区
  永安、罗源、连江、福安、蕉城等县(市、区)的畲族乡属于闽中、闽西北山地区。宁化县治平畲族乡属于闽西北内陆盆地(或山地)丘陵区。上杭县的畲族乡属于闽西南内陆山地丘陵区。霞浦、福鼎的畲族乡属于闽东北沿海丘陵区。龙海、漳浦的畲族乡属于闽南沿海丘陵区。
  (2)土壤类型与分区
  ①土壤类型
  赤红壤,包括赤土、赤红壤性土,主要分布于闽南沿海的漳浦、龙海的畲族乡。红壤,包括黄红壤、红泥土、红壤性土,除漳浦、龙海的畲族乡零星分布外,其他各县(市、区)的畲族乡普遍分布,且分布的面积较大。黄红壤主要分布于宁化、蕉城、永安、福安等县(市、区)的畲族乡;红泥土主要分布于蕉城、霞浦等县(市、区)的畲族乡;红壤性土仅在蕉城金涵区畲族乡和宁化治平畲族乡局部分布。黄壤主要分布在永安市青水畲族乡,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也有小面积分布。粗骨土零星分布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和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宁化、上杭县的畲族乡,呈小面积分布。水稻土普遍分布于全省的畲族乡,其中渗育水稻土主要分布于福鼎、连江、罗源、霞浦、上杭等县市的畲族乡,潴育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宁化、福鼎等县市的畲族乡。
  ②土壤分区
  在闽东南沿海台地平原为赤红壤、潴育水稻土、滨海盐土壤的经济作物、水乡养殖地区。漳浦、龙海等县市的畲族乡属于其中的同安、漳浦台地平原侵蚀赤红壤、赤砂土、乌泥田、海泥田的水土保持、培肥、贝类养殖副区。
  在闽东沿海丘陵盆地为红壤、潴育水稻土、滨海盐土的粮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地区。福鼎、霞浦等县市的畲族乡和福安、蕉城等县(市、区)畲族乡的部分地区属于其中的福鼎、蕉城沿海丘陵硅铝质红壤、黄泥田的水土保持、防旱、改造低产田、贝类养殖副区。
  在闽西北、闽中为中低山黄红壤、黄壤、潜育水稻土的农、林、茶地区。罗源、连江等县市的畲族乡和福安、蕉城畲族乡的部分地区隶属于其中鹫峰山中低山硅铝质黄红壤、黄泥田的防旱、水源涵养、经济林副区。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属于其中戴云山、博平岭中低山硅铝铁质红壤、黄红壤、黄泥田的防旱、水土保持,薪炭林、用材林副区。
  在闽西山丘盆地为红壤、潴育水稻土的粮食、林业、经济作物地区。宁化县治平畲族乡属于清流、宁化低山河谷硅铝铁质红壤、灰泥田、黄泥田的水土保持、改造低产田副区。上杭县的畲族乡属于长汀、龙岩丘陵河谷硅铝质红壤、黄泥田、灰泥田的水土保持、防旱、改造低产田副区。
  (3)地质与矿产
  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全省划分为3个单元。福建省的畲族乡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涉及其中的闽东南、闽西南的两个构造单元。全省畲族乡已经发现的矿产包括3大类25种,分布于各畲族乡村。
  福建省17个畲族乡已发现固体矿产有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12种。
  2.畲族乡气候
  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毫米)分布与年降雨分布基本一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500—2000毫米之间。一年四季平均温度及温度变化范围,均以闽南地区的畲族乡为最高,闽南地区畲族乡的极端最高气温高达43.3°C。闽西地区的畲族乡极端最低气温最低,达一8.3°C。畲族乡年平均湿度在78%—80%,其中闽东地区的畲族乡年平均湿度最大。畲族乡在一年四季中,春季平均湿度最高。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闽南地区畲族乡最长,达2102.1小时,其余畲族乡为1751.1-1899.7小时。闽南地区畲族乡的年蒸发量达1691.0毫米。
  (二)劳动力条件
  1.行业构成
  1982年,福建省畲族在业人口共86095人,占畲族总人口的40.84%。其中从事第一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91.62%,从事第二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4.16%,从事第三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4.20%。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畲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高出21.86个百分点,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的比重则分别低13.94个百分点和7.94个百分点。
  1990年,福建省畲族在业人口共161654人,占畲族总人口的46.3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85.67%,较之1982年降低了5.95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6.98%;从事第三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7.35%,较之1982年分别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畲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高出17.82个百分点,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的比重则分别低9.80个百分点、8.02个百分点。
  2000年,畲族在业人口(按总人口10%计算)共19062人,占畲族总人口的50.8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71.17%,较之1990年降低了4.50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15.06%,从事第三产业者占在业人口的13.78%,较之1990年分别提高了8.08个百分点和6.43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畲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高出23.34个百分点,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的比重则分别低12.34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
  2.职业构成
  1982年,畲族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9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而专业技术人员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2.0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1个百分点。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0.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5个百分点,特别是女性负责人,仅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0.02%。
  1990年,畲族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84.18%,比1982年低了7.04个百分点,但是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2.99%,比1982年高0.9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99个百分点。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0.66%,比1982年高0.2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9个百分点,特别是女性负责人,仅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0.04%。
  2000年,畲族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71.82%,比1990年低了12.36个百分点,但是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49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3.59%,比1990年高0.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4个百分点。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0.8%,比1990年高0.2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4个百分点,特别是女性负责人,仅占畲族在业总人口的0.09%。
  三、传统产业
  (一)种植业
  1.稻谷。畲稻,又名畲禾、园稻、山稻、旱稻。光绪《福安县志》载:“种于山,不水而熟。又有分迟、早,一年两获。”(①张景祁:《福安县志》,卷7,《物产》,光绪十年。)杨澜的《临汀汇考》载:“(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不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②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20世纪50年代之前,畲稻比较适合畲族山村的土质特点,畲族聚居地多有种植,是畲民最主要的细粮。50年代后,因产量低和政府农业科技的推广,已不再种植。
  2.甘薯。清光绪《福安县志》载:“其山田硗确,畲者悉种薯蓣,以佐粮食,贫民尤利赖焉。”(③张景祁:《福安县志》.卷7,《物产》,光绪十年。)清道光《建阳县志》载,畲民“终岁多猥,食地瓜,惟取给于种山已”。(④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清道光十二年。)20世纪70年代之前,畲族聚居地多以甘薯为主食。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畲族乡村水稻大面积丰收,甘薯园地多已改种其他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甘薯成了农家的饲料,或者加工成薯干,作为果品销往海内外。
  3.靛菁。畲民“并有栽靛者”。(⑤余钟英:《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畲民附》,民国29年。)畲民“彼汀漳流徙,插菁为活……”(⑥周华:《兴化县志》,卷8,《大洋巡检司碑记》,明崇祯间。)清乾隆《宁德县志》载:“大菁,制为菁靛,可以染,高二尺,性好阴,栽于背阳之处。”(⑦卢建其、张君宾:《宁德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清乾隆四十六年。)明代,福建畲民多为菁客,畲寮被称为“菁察”。种菁的传统一直延至20世纪50年代。
  4.苎麻。畲民擅长种植苎麻,闽东畲民有“家家种苎,户户织布”的传统。畲寮又被称为“苎寮”。苎麻的生产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
  5.茶叶。畲山“无园不整茶”,闽东、闽北、闽南的畲民素有种茶的传统。清代卞宝第《闽娇輶轩录》载,霞浦县畲民,“物产茶,田土瘠薄,稻谷不敷民食,多储山芋为种”。(⑧卞宝第:《闽峤輶轩录》,卷1,《霞浦县》。)清代,闽东各县茶业发展,波及畲族社区。“旷地遍植茶树,……计茶所收,有春夏二季,年获利不让桑麻”。(⑨卢建其、张君宾:《宁德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清乾隆四十六年。)清咸丰、同治间(1851-1874年),位于闽东北官道的宁德县猴墩畲族村是闽东茶业贸易的重要市场。民国24年(1935年),省政府在茶叶主产区福安社口畲族聚居地创办茶叶试验改良场。20世纪50年代后,畲族山区开始推广茶叶良种。50年代中期,推广新式茶园,采用条栽、密植等,实行专业管理,规范加工,茶叶逐渐成为畲族山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畲族村也培育出茶叶良种。80年代,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国家级良种“华茶3号——福安大白茶”的原产地是福安穆云畲族乡上高山畲族自然村,该品种被列入农业出版社1988年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和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的《茶树品种志》。该品种又名“高岭大白茶”,原种在上高山畲族村钟姓畲家。因树高、叶大、芽壮,被村民称为“皇帝茶”。1973年,被正式定名为“福安大白茶”。
  6.水果。福建畲族地区普遍适合种植水果,出现不少名果:
  (1)十二月龙眼。母树长在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杨美畲族村,系自然成长果树,现仅存1株,果实成熟期均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属迟熟稀有珍贵品种。树姿矮化,枝梢硬韧,节间短,生长缓慢,树皮光滑,叶片小矮下垂,叶缘波浪大,旋扭明显,叶簇密集。果实圆球形,果粒重7—8克,最大17—25克,果皮粗糙。果肉乳白色、质脆、稍粗、汁少、味淡,香甜口味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
  (2)狮头柿。主产于漳浦县赤岭畲族乡一带。柿树生长健壮,高产稳产,树龄可达百年以上。果大,扁圆形,橙黄色,横径约7.1厘米,纵径5.4厘米左右,一般粒重150克,最大粒重300-400克。果肉柔软细腻,纤维少,浆汁多,味甜,核少,成熟期在霜降至立冬。是鲜食和加工的兼优产品,晒制柿饼,柿霜粉多,历来远销东南亚各地。
  (3)四季橄揽。母树长在福安市溪潭镇岐山畲族村,系自然成长果树,现仅存1株,树龄三百余年。干高5.8米,干周2.6米,树高19一20米,树冠17米X22米,每年开花4次,结果3次,周年都挂果,果实大小均匀。20世纪60年代后,每年产量在500千克左右。
  7.烟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闽西的上杭、闽东的福鼎都是著名的晒烟种植区,那里的畲族社区也有种植晒烟的。20世纪50年代后,烤烟主产区在闽西,包括上杭县的庐丰畲族乡等畲族社区。
  (二)手工业
  畲族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是山地农耕经济的产物,即农产品加工。加工的成品主要是自我消费,较少进入市场。生产单位以家庭为主,少有小型作坊。封建时代,畲族村最普遍的手工业生产项目是加工苎麻、靛菁、茶叶、竹子等。
  1.加工苎麻。苎麻加工,苎布织成,主要由畲族妇女完成。苎布经过漂洗,并用染料染成青、蓝、红诸色,便形成色彩强烈的畲家苎麻布。该布可裁制成夏衫、帐子、围裙、腰带、口袋等。
  2.加工靛菁。畲民加工靛菁是“绞其汁以灰扰之而成靛”。(①徐友梧:《霞浦县志》,卷11,《物产志》,民国14年。)“蓝有三种:寥蓝、染蓝、大蓝,皆可作靛。掘地成坑,用石灰水浸,取其下凝者以染青蓝。”(②林善庆:《清流县志》,《物产志·货属》,民国5年。)加工成的染料用于染制土布。随着化学染料的进入和布匹花色品种的增多以及价格的下降,靛菁的加工随之式微。
  3.加工茶叶。茶叶的加工主要在家庭里进行,少则数斤,多则数担,均由个体加工而成。清末民初,茶业发达的闽东畲族山区有了做茶叶贸易的茶行,也相应有了加工茶叶的作坊,畲族山区生产绿茶。
  4.加工竹子。畲民“所制竹器有筐篚”,(③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民国29年。)竹器加工应日常生产和生活之需,包括竹篮、竹筐、土箕、竹笠、竹椅、竹床、竹席、竹扫把等。他们用竹刀将竹子劈成蔑片,继而削成蔑条,再而抽出蔑丝,随之编成各种竹器。闽东霞浦县上水畲族村、罗源县西山畲族村所制的斗笠,以其做工精细、色彩鲜艳而闻名于世。1954年,福安畲族竹编者在县城里成立了城关竹器小组,1956年改为竹器社,1957年改为竹编厂,并在柘荣建立分厂,成为颇具特色的闽东畲族传统竹器加工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畲族乡村办起竹编厂,生产精美的竹制工艺品,投放国际市场。
  5.竹片造纸。闽西南畲民能制作土纸。民国《清流县志》载:“嫩竹久浸,取出捣烂,下槽中,以竹织帘抄之成纸。”(①林善庆:《清流县志》,《物产志·货属》,民国5年。)此纸称为玉扣纸。这种造纸工艺延续至今。清代,罗源县塔里畲族村盛产土纸,俗名“甲纸”,当时全村设纸槽60余口,年壳灰用料达千余担,造纸百余吨,占全县产量的10%。
  畲族乡村手工业者还有缝衣匠、铁匠、打银匠等,主要加工本民族的服装、农具、首饰等。
  (三)商业
  畲民自古“安稼穑,少营商贾,富民守禾亩,贫夫力山畲”。(②恩煜:《长汀县志》,卷30,《风俗》,清康熙五十七年。)明代,偏远的畲族村庄“其贸易商贾,刻木大小长短为验”。(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16册,《福建防闽山寇议》。)民国《古田县志》载,畲族村“近则附近民居各村与民往来交易……惟疏远者则相沿旧习如故”。(④余钟英:《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畲民附》,民国29年。)民国《长汀县志》载,畲民“所树艺曰米,实大且长,味甘香。所产姜薯蓣豆菇笋不一,所制竹器有筐篚,所收酿有蜂蜜,所畜有鱼豕鸡鹜,皆鬻于市”。(⑤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民国29年。)
  清代,生产某种土特产的畲族社区开始专门营销这种产品,并在畲族社区形成专业市场。闽东宁德八都猴盾《雷氏宗谱》载:“清咸丰、同治间,闽省大开茶局,狮盾(即猴盾)遂为商旅辏之场,而五都之市以集焉。”猴盾畲族村是闽东茶叶出口的门户之一,该村的茶庄有雷氏“振昌”号、雷氏“泰盛”号等。这些茶庄每年收头春茶多达300至700多担,茶叶销往闽北、闽中,每担茶叶换回20余担杂货。猴盾村还开设了屠宰店、杂货店、豆腐店、酒店、糕饼店等,还推销闽东特产菁靛、乌桕、板栗、蔗糖,形成一定规模的集市。随后,“振昌”号茶庄扩展为“灿记”、“庆记”茶庄,“泰盛”号茶庄扩展为“满记”、“祥记”茶庄。附近的际头畲村办起了“雷伏保”茶庄,中前畲村办起了“雷德庚”茶庄。以宁德猴盾畲村为龙头,形成了宁德七都、八都、九都、十都、十一都等五都畲族茶叶集散地。民国29年(1940年),福鼎县翠郊、浮柳畲族村成立茶叶产销合作社,自行精制“白毫茶”,运往香港销售。民国36年(1947年),在硖门、康厝等畲族聚居地增建了两个茶叶产销合作社,服务当地茶农。
  闽西、闽北、闽南畲族乡村设有墟场。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官庄畲族乡,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湖西畲族乡,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都有墟市。上杭县清初便有庐丰墟、官庄墟。20世纪80年代,畲族乡农贸集市有了发展。官庄墟市位于长汀、武平、上杭三县交界处,不仅吸引县内的南阳、通贤、珊瑚、才溪等乡镇村民来赶墟,而且还吸引了毗邻的长汀县宣城、涂坊,武平县湘店、桃溪、中堡一带的村民。庐丰墟也吸引了茶地、太拔、蓝溪、稔田等乡镇的村民来赶墟。每逢墟期,上市的人都逾万,如遇节日前夕则达数万人。民国时期,上杭县便有仔猪专贸市场,20世纪70年代后,官庄墟、庐丰墟的仔猪传统专贸市场进一步发展。民国时期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官庄墟还是耕牛专贸市场,也是上杭县较早的耕牛专贸市场,这种市场俗称“牛岗墟”,贩卖耕牛者多为江西省九江商贩。青水墟建于1978年,至1989年青水墟日人流量为4000人,个体固定摊位数为216个,市场总面积1200平方米,年成交额为446万元。民国时期,便有湖西墟。1985年,湖西畲族乡投资32万元扩建湖西市场,使市场面积达12000平方米,可容纳万人赶集。同年,赤岭畲族乡投资8万元建成赤岭墟场。隆教乡墟市有两处:一墟位于新厝村,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一墟位于红星村,形成于1994年。畲族乡墟期与当地乡村的墟期一样,闽西、闽北为一旬二墟,即每隔5天为一墟日;闽南为一旬三墟,即每隔3天为一墟日。官庄墟墟期为农历逢二、七。庐丰墟墟期为农历逢四、九。青水墟墟期为农历逢五、十。湖西墟墟期为农历逢一、四、七。隆教墟墟期有二:一为农历逢一、四、七,一为农历逢二、五、八、十。
  民国时期,畲族殷实之户进城开办商店、商行。上杭县畲民在县城开设了“三美庄”、“同德兴”、“祥泰”、“中兴”、“顺兴”、“亿隆”、“公成”等10余家独资或与汉人合资的商号,经营布匹、粮食、京果、烟叶、篓纸(玉扣纸类)、百货等商品。而且,少数畲族商人的生意还发展到广东的潮汕地区。许多畲村还出现贩卖米酒、耕牛、山羊等的专业户,他们除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外出行销。
  20世纪50年代,畲族乡村的商业由供销社主办。70年代末,畲族村有了私营的商店,均系小本买卖,不具规模。同时,畲民也在城镇经商开店。据1992年6月统计,在福安城关的畲族个体经营者即有41户,其中,五金交电1户,小百货4户,服装业2户,沙发2户,糖烟酒9户,水果2户,水产品5户,家禽1户,粮油2户,蔬菜1户,屠宰2户,饮食业5户,打字油印1户,理发烫发2户,编织1户,修补1户。经营者中,女店主11人,农村户口25户;资金最多者为40万元,最少者200元。
  (四)其他
  1.狩猎。畲民“虽幼小,能关弓药矢,不惧猛兽,盖其性也”。(①林春溥:《罗源县志》,卷30,《杂识》,清道光九年。)清同治《汀州府志》载,汀瑶人(畲民)“善射猎,以毒药敷弩矢,中兽立毙”。(②李拔:《汀州府志》,卷45,《丛谈附》,清同治六年。)清道光《罗源县志》载,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群虎伤人,知县陈良谏祷于神,督畲民用毒矢杀四虎,患方息”。(③林春溥:《罗源县志》,卷29,《祥异》,清道光九年。)明代,官府时向畲民“索取山兽皮张”。(④郑丰稔:《龙岩县志》,卷29.《杂录》.民国34年。)长汀人范绍质的《瑶民纪略》载,畲客“豺豹虎兕,间经其境,群相喜谓野菜,操弩矢往,不逾时,手拽以归”。(⑤转引自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畲族狩猎经济逐渐处于从属地位。畲民的狩猎时间多在农历正月、二月、七月、八月农闲时节。畲民有制作猎具的专业户,行猎的工具有土铳、毒弩、竹枪、竹吊、木笼、陷阱、累刀等。畲民行猎的方式多为集体行动,猎队有分工,即有的赶山(亦称“踏把”),带着猎犬搜山,有的“把口”,守候在野兽出没之处,伺机射杀。猎物的分配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射中头铳者,可分得兽头、兽皮和部分兽肉。如果头铳虽然击中,但野兽没有立毙,而由他人补射才死者,则兽头、兽皮归头铳者,兽肉部分与补铳者均分。如果猎得体积较大的野兽(如麂、獐),除兽头兽皮归头铳者外,余者平均分配。如果行猎的人多,而猎物小,则把猎物煮好,全村人一起聚餐,俗称“散野神”。猎物分配的原则,在各地畲族村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2.柴薪。民国《古田县志》载,畲民“男女赴山耕作,每腰系鱼篓,捕鱼螺以为馔羹,执柴刀采薪以供炊爨”。(①余钟英:《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畲民附》,民国29年。)畲民在农闲时间,常上山砍柴采薪,除自己烧用外,大多挑往集镇出卖,以济日常生活之需,有的人还以“樵苏为生”,挑柴鬻市。
  3.建筑。畲族村内多有木匠、泥匠、石匠等从事建筑行业。有的畲族村形成“建筑村”。他们农闲外出打工,农忙在家务农。20世纪70年代后,畲族村出现专业建筑队,并组建建筑公司。
  4.植竹、种菇。畲山多竹,畲民在抛荒的土地上常“种竹偿之”。(②黄惠:《龙溪县志》,卷10,《风俗·杂志》,清乾隆二十七年。)闽山“高冈之上多培修竹……即所产竹,大小皆利用,其最小者犹可造纸。初出土为笋,鲜者干者并售贾贩,亦与茶之利埒”。(③卢建其、张君宾:《宁德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清乾隆四十六年。)畲民就地取材,编制竹器,“其人入城贸易多竹器、蜂蜜及野兽山禽之类……”(④李拔:《汀州府志》,卷45,《丛谈附》,清同治六年。)闽东霞浦县上水畲族村所制的斗笠闻名于世。清乾隆《永春州志》载:“香蕈(菇类),《本草》:‘木生为蕈,地生为菌。’香蕈是畲人砍倒楠树在地而生。”(⑤郑一崧:《永春州志》,卷7,《风土志》,清乾隆五十二年。)20世纪80年代后,古田县成为“银耳之乡”,罗源县成为“香菇之乡”,这里的畲族村也相继出现了生产银耳、香菇的专业户。
  四、乡镇企业
  畲族乡的乡镇企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基本上受当地主导产业的影响,如闽东主要做茶业、电机电器,闽南是农产品加工业,闽西多为矿产开发、水泥生产等。
  第五节 文化教育
  一、文化
  (一)畲族村文化站
  1955年,福安县结合畲族村扫盲,在凤洋畲族村建立了民族文化站,这是福建省较早建立的文化站。1957年省内畲族村建立了7个文化站,分别是福安县的凤洋、仙岩,福鼎县的双华,霞浦县的南塘、青福,宁德县的猴盾,罗源县的福湖等文化站。民族文化站每年经费2000元,配备1名专职人员,站内设有阅览室、游艺室,购置有图书、报刊、杂志和文娱用具,经常开展棋类和文娱体育活动,并主办节日歌会、图片展览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站一度停办。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文化站陆续得以恢复。[=此处为表格(表4-252000年福建省畲族乡文化事业统计表)=]
  (二)文艺团体
  1.鼓吹班
  俗称“鼓手班”。畲民擅山歌,也擅器乐,每遇婚丧喜庆、家族礼仪,便凑成小乐队,为乡村平添热闹气氛。闽东、闽北、闽西畲族村都有人员相对稳定的鼓吹班,甚至有以此谋生者。鼓吹班最多人数为8人,俗称“大吹”;最少为4人,俗称“小吹”。乐器有唢呐、笛子、大钹、小钹、鼓、胡琴等,有时一人可兼两种乐器。
  2.戏班(剧团)
  (1)小腔戏班。小腔戏主要流传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为钟姓畲民的家传艺术。据畲族小腔戏艺人叙述,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该地畲族开基祖钟道庸从江西迁徙至青水时小腔戏就已形成,并兴盛于清咸丰(1851-1861年)以后。民国时期,畲族小腔戏班有“传乐园”等。戏班人数一般为12至13人,多时也有20人左右,其中后台4至5人,其余人在前台。角色分为“小旦、净旦、大花、二花、武生、小生、净生”。演员全是男性,旦角也由男性扮演。小腔戏背景简洁明快,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面深蓝色的桌围,用来变换5种场景,如“金銮殿景”、“府堂景”、“富家景”、“平地景”和“山水景”。表演以文戏为主,少有武戏。后台伴奏虽以锣鼓为主,但有别于大腔戏,还有京胡(类同于闽西汉剧的高胡)、二胡、扬琴、鼓板、竹板、木鱼、唢呐等。小腔戏的曲牌有104种,如《风入松》、《青江引》、《得胜回》、《缝绣鞋》、《太子宫》等,用“工尺谱”记谱。戏班的旺季是农家的闲时,每年农历的一月至三月,常在永安、大田、漳平等地演出。每逢民间节日或佛事也有受聘出演。一般一天演3场,从下午演至通宵。小腔戏的经典剧目有“三图”(《西川图》、《双贵图》、《天奇图》)、“四配”(《乾坤配》、《彩楼配》、《龙凤配》、《金殿配》),还有《舞凤阁》、《满堂福》、《子其知音》、《下南唐》、《天门阵》、《打汀州》、《青石岭》、《八仙南宝》、《宝莲灯》、《双凤山》等。
  (2)木偶戏班。木偶戏主要流传于闽浙交界的福鼎畲族乡村,以民国时期大路村畲族艺人钟大西为著。1981年,前岐公社安仁村畲民创办木偶戏班,取名“福鼎县民族文化站木偶剧团”。演出时,前台由1至2人提线操作,并连说带唱,后台伴奏5至6人。唱腔有京调、闽调和畲歌等,说白有国语、畲族话和闽南话。操作木偶者根据剧本中角色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声腔说白、演唱,一人可兼演多种角色。每年冬、春两季农闲时演出,流动于福鼎和浙江苍南乡村。上演的传统节目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陈靖姑》等。
  (3)布袋戏班。布袋戏主要流传于闽浙交界的福鼎市畲族乡村,以浮柳畲族村蓝俊平(又称雷大英)班为著。他13岁随伯父学艺,操业30余年。布袋戏使用的人物偶像、戏剧道具乃至乐器等仅装在两个箱内,前台操作至后台说唱、伴奏以及挑夫均由一人承担。唱腔和说白均用当地方言,通俗易懂,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每逢农闲,艺人挑着“戏担”遍走福鼎、霞浦、柘荣、泰顺、苍南等县(市)农村演出。演出剧目主要有《白蛇传》、《锦香亭》、《水浒传》、《七侠五义》、《陈三五娘》等。
  (4)业余闽剧团。20世纪50年代始,闽东一带畲族村民自发成立了一些农村业余闽剧团。团员由畲族男女青年组成,一般为30人左右。剧团先在本村演出,不计报酬。外出演出,实行评分分红。剧团以演出闽剧为主,兼演畲族小戏。演出的剧目有《拾玉镯》、《卖花记》、《雷文秀》、《三盅酒》、《梅花寨》、《血衣冤》等,畲族小戏《牧羊姑娘》、《阿母》等。1977年,福安牛山湾、半岭、凤洋、桂垄等畲族村俱乐部相继成立业余闽剧团,兼唱平讲戏。演出的传统剧目有《赠金钗》、《凤仪亭》、《包公》等。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在本村公演1至3天后,外出演出活动3至4个月,每年一般上演100—150场,多在偏僻的畲、汉村庄。
  3.歌舞团
  (1)福安县民族歌舞团。1958年4月1日该团成立,演员以畲族为主体,表演畲族歌舞,仅维持了一年时间。
  (2)宁德市畲族歌舞团。1988年1月18日成立,前身为宁德地区海岛文工团。团址在宁德市建新路1号,主管单位为宁德地区文化局。该团以表演畲族歌舞为主,兼闽东地方歌舞,多次参加福建省内外以及国家级重大演出,并赴新加坡、台湾、澳门、香港等地演出。1991年,畲族歌舞团参加“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展演,在广州演出26场。1992年7月,畲族歌舞团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等地的畲族聚居区巡回演出民族歌舞《太姥畲家情》,共演出28场。1992年,畲族歌舞团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婚俗演示会”。同年,畲族歌舞团在福州参加了“福建旅游艺术节”。
  (三)文化活动
  1.盘歌
  盘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的文化活动项目,也是畲民社交的一种手段。在劳作的田间,在放牧的山场,在走亲戚的路上,在婚礼中、节日里,即使外出路遇,异地相逢,只要是同一民族,不论本村人还是异乡客,均可即兴盘答或相互邀歌,以歌会友,以歌表意,以歌增进相互的了解。盘歌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也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一人独唱往往在行路途中或劳作时,以歌自娱。最常见的是男唱女答或女唱男和。盘唱时由一方起歌,先唱一连(畲族称畲歌一段为“一连”),再由另一方答歌,此起彼伏,反复循环。赛歌,多为两个村庄的男女青年,一人或多人,相互盘赛,对唱的双方都想难倒对方,往往都以自己熟悉,对方生疏的大段(畲族称“全连”)演唱,唱时不乱套,不丢句,不含糊,不中断。而且常常临时编句,以增强演唱实力,制服对方。盘歌往往通宵达旦,若遇能歌善唱的对手,赛歌可持续几个昼夜。畲族古俗认为,不可唱半夜歌,必须唱到天亮,待听歌的鬼神走散后方可停止,否则运气不佳。
  2.歌会(歌节)
  闽东畲族聚居地有传统歌会(歌节)。歌会由畲民自发举办,定时定点,届时闽东(包括罗源、连江)各县的畲民都会参加,有时浙南、浙西南的畲民也会前往。
  较为著名的传统歌会有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古龙岩的“五日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歌节。相传明末清初霞浦县潭里村蓝姓畲民在古龙岩寺当住持时,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与畲民对歌5日,而后相沿成俗。霞浦县水门畲族乡有半岭观音亭元宵歌会,届时霞浦、福鼎、福安、柘荣和浙南平阳、苍南诸县的畲民都会前来参加,盛年参加入数多达两三千人。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畲族村、福鼎市双华畲族村和冷城西门外均有“二月二”歌会,届时除本县各畲村,尚有霞浦、柘荣等县以及浙江省苍南、平阳、泰顺、瑞安等县畲民参加,人数高达三五千人。“三月三”是乌饭节,一般畲村里都有歌会,闽东蕉城区八都镇龟山、猴盾等地的“三月三”歌会都比较著名。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牛池坪、福鼎市硤门畲族乡瑞云寺有农历四月初八“牛歇节”与“浴佛节”歌会,届时福安、周宁县畲民约有一两千人参加。霞浦县城关雁头岭、周宁县方广寺有“封龙节”(夏至后第一个“辰”日)歌会。福安市白云山有六月初一缪仙生日歌会,届时有来自福安、寿宁、周宁、柘荣等地数千乃至上万的畲民参加。寿宁县白岩仙屿、福安市社口镇岩坑有七月初七马仙生日歌会。福安市松罗乡、樟家山、目连山、溪尾林洋、康厝凤洋、霞浦县红山有“九月九”歌会。
  1986年6月28日至30日,畲族“封龙节”期间,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县富春公园举行,来自全省各地以及浙、赣、粤、皖等省的畲族歌手531人参加歌会。2000年4月4日闽东畲歌联谊会成立。翌日(农历三月初一),“闽东首届畲族4三月三’歌会暨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畲族艺术节”在福安溪塔畲族村举行。上午,宁德地区各县(市)畲族歌手在该村蓝氏宗祠盘歌,下午,福安市举行畲族歌手大奖赛。
  3.文艺会演
  20世纪50年代后,畲族业余和专业文艺团体经常参加国家、省、地(市)、县等各级政府举办的文艺会演。1955年,福安县仙岩畲族业余闽剧团的畲族小演唱《牧羊姑娘》参加了福建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1956年12月,宁德县举办的“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上有畲族自编自演节目《四角厅》、《捕猎舞》。1959年,福安专区举办第二届文艺调演,其中畲族节目有福安县的《仙岩民歌》、《欢乐畲家》、《歌颂新农村》,宁德县的《畲族山歌》、《畲族大合唱》,福鼎县的《茶山盘诗》,连江县的《采茶姑娘》等。1964年6月28日,在福安县举行福安专区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福安、霞浦、宁德、福鼎等4县畲民69人参加演出。演出后由福安、霞浦等地畲族业余剧团组成的福安专区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大会,演出了《难为迎亲伯》、《草岗变茶岗》、《畲山茶歌》、《畲家和党心连心》、《彻底革命不变心》等节目,并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嗣后,《难为迎亲伯》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1978年,霞浦县的小演唱《畲家乐》参加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1980年,宁德地区的畲族表演唱《考女婿》、《丰收喜》、小歌剧《金鸡娘》等节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984年9月,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福州市举行,畲族舞蹈《欢乐的鸭姑》获得优秀节目奖和演出奖。
  4.文化节
  1990年10月,“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市举行,国家民委、文化部领导,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及浙、赣、粤、皖等省畲族歌手等共1200人参加艺术节。
  1995年11月1日,“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在宁德市举行。在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的麒麟山下的中华畲族宫前举行的开幕式,由畲族歌舞序歌、鼓阵、日月舞、龙头舞等组成,除此之外还有畲族祭祖仪式。参加旅游节的外宾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土耳其、日本、新加坡等国。
  5.对台对外文化交流
  由蓝雪霏提供脚本大纲及节目,中国音乐研究所与台湾群视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东南“山哈”——畲族》,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华乐舞》畲族部分,于1995年10月7日参加了法国坎城电视节目展。
  1996年4月19-23日,福建师范大学蓝雪霏带领宁德地区畲族歌手蓝霖德、钟石福、雷石凤、蓝梅钗等人作为“福建师大闽台音乐交流小组”,赴台北市参加“南岛语系民族音乐研讨会”。其中4月20日晚在台北音乐厅与菲律宾卡林加族合演一场,4月21日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舞台与台湾高山族阿美人、菲律宾卡林加族联演一场。
  (四)文物古迹
  1.蓝理牌坊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新华东路岳口街头,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赐蓝理立。牌坊坐东北向西南,高12.5米,宽10.63米,12根坊柱分为4组隔成3间,每组3柱纵向排列,中间大方柱边长0.58米,前后小方柱边长0.27米,各楼楼顶均有潇洒自然的起,坊上遍布雕刻装饰。正楼四坡顶,顶层檐下正中高置镂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祥云托底的竖匾,上书“御书”二字。竖匾之下,是两面分镌康熙所赐的御书“勇壮简易”和“所向无前”的横匾。横匾之下,以梁枋隔为三层:中层两边各雕一站立的人物,中间阴刻楷书诰布;上下层各有一排双面镂刻的人物图,其中人物、战马,形态各异。再下是横额,上浮雕双龙和云纹。正搂双侧各为两层边楼,各楼均设4根小柱支撑3面出檐的顶盖,构成楼间,柱间嵌有镂雕花版。楼间平面一层呈长方形,二层呈正方形。与蓝理牌坊遥遥相对的是许凤牌坊,许凤为漳州海澄人,与蓝理同为清初平台名将,牌身匾额两面分镌“闽越雄声”、“楚滇伟绩”。上述二牌坊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蓝理四弟蓝瑗,官至福建金门总兵,曾在漳州立“折冲之才”坊表。
  2.晒日山土地革命遗址
  位于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晒日山畲族村内。民国22年(1933年)3月至民国23年9月间,闽东工农红军在村内设立红军军服处,军服处内有30部缝纫机,现存军服处遗址。民国23年初,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村内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筹备处,现有会议遗址。民国23年6月至9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机关报《闽东红旗报》印刷地点在村内,现存《闽东红旗报》印刷地址。晒日山土地革命遗址与斗面村、狮峰寺同属于中共闽东特委机关和闽东苏维埃机关的革命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畲族五通庙
  位于云霄县城北漳江右岸的西林村,距县城4千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载,五通庙“在西林,旧志传,元将陈君用建城时,遂有此庙,中祀五方之神,国朝里吴镛募众重修。(和邑志:查此庙石柱镌有盘、蓝、雷氏系陈玉钤所征蛮僚。庙柱为蛮所舍,则建庙必在开屯之先,云霄宫庙惟此最古。)”该庙毁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后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分前后两段,抬梁式歇山顶,屋檐低垂,殿堂梁堂交错,“四石六木”质的点金柱承梁贯顶。四周墙面有十余根浮柱,联结雕楣画梁讹角及斗拱,承撑厚重宽长的屋顶,形制独特。相传“五通神”系射击九日的畲家五兄弟,其中五弟功劳最大,三只眼,头戴武冠,居中位。
  4.镇海卫城
  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卫城坐东面海,筑在鸿江上,城下倾陡,以海为壕。城周长2910米,用鵝卵石和条石垒砌。现存4个城门及城墙各一段,东门城墙高7.2米,西门残墙高4.4米,南门残墙高4.5米,北门残墙高4.2米。登镇海卫城之上,可观览东海与南海相交的壮阔海域。卫城东门外,有旗尾灯塔。镇海村东南方的镇海角又称“定台角”。镇海角的西南方的隆教湾,又称“定台湾”,是明末清初郑成功攻打台湾时的发兵据点之一。在卫城内有后山、鼓山、曜山、昭山、仓山,俗称“五星山”。卫城外又有酿酒桶山、土地公山,与前五山一起,状如七星散落卫所,遂合称“七星落地”。卫城南另有象鼻山、旗尾山。诸山环抱鸿江港,北连南太武山胜景。卫城东部、水门右侧柳树下有一天然地洞群直通海,人称“飞蛾洞”,相传为南蛮十八洞之一。卫城南门外原有天门宫,宫庙已毁,尚存有18尊断头的石雕罗汉。罗汉断头,相传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十二日夜海寇袭陷镇海卫城时所为。镇海村内有龙门桥,明正德年间毁于寇,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镇海村内又有七星井、柳树井。明洪武二十年(1287年)建镇海卫城时,凿井99口,密布于卫城边,水质较优者为七星井和柳树井。七星井在卫城内西北隅,井底有6孔泉眼,俗称“米筛泉”。柳树井在卫城边,形如菱花,汲绳之痕入石栏寸许,有20余坎。泉从东关口门外峭壁下注人,终年不竭,水质甘冽,俗称“象乳泉”。
  5.南太武山摩崖石刻
  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南太武山上海拔300—500米的花岗岩崖石处。现存自南宋以来较为完整的题刻共32处,为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6.湖西五里三城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是古民居——赵家堡、诒安堡、蓝廷珍府第之总称。
  赵家堡,又称“赵家城”,位于湖西畲族乡硕高山下,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赵宋皇族后裔聚居之地,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宋元之际,闽冲郡王赵若和从广东崖山之战中逃出,辗转抵达漳浦,隐居于此。至明代,其第十世孙赵范以进士历任磁州知州、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职,致仕归,适逢沿海一带倭患猖獗,即按北宋古都布局立意,修建城堡防御,并以此寄托对先祖帝业的思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范子赵义又扩建了外城。全城占地173亩,城墙以条石砌筑三合土垛,外城周长1200米,平面呈方形,城墙高6米,厚2.5米,筑4个城门、城楼,正门、北门筑瓮城,城墙筑6座马脸以及墩台、藏兵洞等。内城周长222米,高6.2米,宽0.3米,占地6亩,保存完好。赵家堡内城中有“完璧楼”,取“完璧归赵”之意,系明万历二十八年赵范所建。城楼四边各长20米,高13.6米。第一层筑屋10间,第二层9间,第三层无隔墙,作回形大通间。楼顶台梁式木结构双向坡顶。楼中天井深1米,天井角有一排水洞,可兼作地洞通城外。1986年完璧楼辟为赵家堡博物馆。堡内主体建筑为赵范府等,坐南朝北,4座同式建筑并列,每座由门厅、前厅、两庑天井、中堂、后楼组成。府第两侧还有4座同式5开间堂屋及“辑卿小院”、“读书处”、武庙、荷花池、卞派桥、聚佛宝塔、牌坊等。堡内有筑堡碑记,碑高2.3米,宽1.05米,全文400字,为漳南道批准赵义续建赵家堡文,落款“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月给”。
  诒安堡,又称“诒安城”、“湖西城”等,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城内村,系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太常寺卿黄性震所建的聚族而居的城堡。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石构,平面作锁形,周长1200米,城墙宽2.2米,高6.7米,墙上外侧建三合土女墙,高2米,开365个垛口。墙内侧每隔50米设登墙石阶。墙转角处筑敌楼,宽、深各3米。全城设4个券顶城门,南门至西门前开凿护城河,宽10米,全城完好。正门南向,有“诒安”石匾,东门“迎曦”、西门“毓秀”、北门“春庆”,均建有砖木结构的城楼。城东南、西南角各建谯楼,城墙内侧每隔50米就有一登城石道。城内自南至北中轴线上建有黄氏大宗祠和主楼,祠堂以围墙、门厅、天井和正堂组成,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祀宋代福建黄姓始祖黄峭。主楼东面有黄氏小宗祠,祀黄性震。城内民居建筑布局规整,街巷条理分明,全城保存完好。
  蓝廷珍府第,又称“新城”,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顶坛畲族村委会新城畲族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通面宽50米,深86米,占地4295平方米,以对称的纵向五进建筑和左右后三组厢房组成。主建筑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正堂、主楼,后厢与左厢、右厢为护厝,与正堂、后堂、过水廊相连,构成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格局。后堂与后厢之间为主楼,门楣石匾阴刻“日接楼”,清雍正五年(1727年)蓝廷珍撰书。楼底层以条石构筑,第二层以三合土夯筑,面宽23米,进深10米,分为3开间,府第前尚有石埕及园林布局。蓝廷珍的后代以府第为宗祠,并以石埕排列为图案,作为子孙认祖的标志。现保存完好。
  7.湖西古战场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宋祥兴二年(1279年)元军在湖西围攻保宋抗元的义军,义军覆没,叶、柳、英三首领阵亡。当地村民予以埋葬,并立庙祀之。
  8.永安楼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楼下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楼形为方形双重结构。
  9.蓝理墓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橄仔埔村,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建。占地面积50平方米,平面呈“凤”字形。三合土结构,3层墓埕。墓碑正文为:“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提督福建全省陆路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显考义山蓝先生墓。”
  10.蓝鼎元墓
  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政府驻地前100米处,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占地面积150亩,平面呈“凤”字形。三合土嵌青石质墓碑,碑髙0.74米,宽1.19米。碑文阴刻楷书“皇清恩进士授中宪大夫知广州府事鹿洲蓝先生佳域,乾隆癸卯岁仲秋吉旦立”。墓前15米处分立圆形石望柱一对。1985年,海外蓝姓族人集资维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1.石椅蓝氏家庙
  位于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畲族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重修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筑坐北向南,夯土墙,抬梁式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由门厅、正堂、厩廊、厢房组成,门厅深2间,正堂深3间,面阔5间,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娘仔寨
  亦称“飞鹅峒寨”,位于漳浦县大南坂下阮村后。唐将陈政入闽平蛮,飞鹅峒主娘仔妈据山寨之地势抵御唐军。现娘仔寨寨门仍存,寨内有娘仔妈庙,奉祀娘仔妈。
  13.永宁桥古戏台
  位于青水畲族乡青水畲族村。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为澄江永宁桥上的附属建筑。永宁桥长22米,前有灵元宫,后有戏台。戏台呈矩形,宽3米,深3米,高1.8米,歇山式屋顶。10平方米的化妆室白壁上记载着许多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来到该戏台演出的戏班的题字、剧目和时间等文字。1985年重修,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4.瑞云寺
  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族村,为太姥山麓十八古刹之一,是太姥山六大游览景点之一。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曾历经重修扩建。民国8年(1919年),高僧智水法师重建,寺内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呈园林式布局结构。有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梅亭、葫芦阁、赏花楼、观鱼台、半月湖等。照墙和围墙上有画家李霞的人物浮雕。1986年,重建大雄宝殿,为穿斗式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16.5米),进深3间(12米)。寺内尚存宋宣和年间石斛1只,清代寺碑1通,寺后有千年铁树和银杏各1株。寺周围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景点。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5.大林钟氏宗祠祖牌
  存放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大林畲族村钟氏宗祠。该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土木结构。占地710平方米,面阔20.3米,进深35米,大门内有戏台。宗祠大厅内中间和两侧设有祖龛,用于陈列祖牌,俗称“龙牌”。现有祖牌470余面,自元代开基始祖至清光绪八年历34世,于光绪十二年进龛,均保存完整。祖牌造型相似,一律镶金箔,或雕龙,或刻凤,或镂花卉,或镌人物,文字清晰可识。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6.观音亭寨
  位于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畲族村,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于清代。寨堡北面依山垒筑,面积640平方米,长148米,高5.4米,寨门有石刻“观音亭”三字。寨内祀奉观音,观音亭对面竖有明、清碑刻15通。每逢元宵、重阳,半岭、大路下等地畲民,除了邀亲朋同宗进香祀观音之外,便在此以歌会友,相沿成俗。歌会之日,霞浦东路水门、牙城、三沙,西路崇儒、柏洋、盐田,中部州洋、松城,南路沙江、溪南,以及邻县福安、福鼎、柘荣,邻省浙江的平阳、苍南等地畲族歌手,每每相邀赴会,汉民也多前来观赏。山村公路未通之前,有的歌手要自带干粮,走一两天路赶来。公路通后,来者更多。是日盘歌通宵达旦,往往次日才清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7.东山雪洞
  位于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族村地界,距福安市区55千米。东山雪洞有正偏二洞,正洞高4米,面积9平方米,洞极平整,可容纳二三十人,洞壁镌有隶书“刘子读易处”5个大字。偏洞在正洞之前,上刻洞名为“虎跑”二字,下有流泉,水声淙淙。偏洞右侧为狭峡,曲通洞外,上方4米外镌刻“峨嵋三峡”四字,后有天窗,可越洞顶,洞顶叠石凌空,危崖劈立,高数十米。侧向有一悬空石径,直通正面,岩高径窄,游人过此径须面壁挪步,壁上刻有“天桥”二字。天桥上方岩石上有一天然裂隙,形如刀切,深2丈许,旁刻“试剑”二字。裂隙之北为深幽的峡谷,崖上刻“猿悉峡”三字。雪洞之东,有巨岩,岩壁上刻“石壑岩”三字。东山雪洞的摩崖石刻均为福安苏阳村人、南明鲁王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中藻所书,笔锋遒劲洒脱。光绪版《福安县志》称此景为“东山雪霁”,并列为“韩阳十景”之一。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8.探花府
  位于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七里畲族村,为畲民雷士焕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造。纯木结构,悬山顶,面宽29米,12扇7排间两直同,两梯间,进深32米,套房设置3直间1横间,四周有回廊环绕,通道灵活。主座左右有两列厢房,与主屋沟通,成内庭式布局,规模宽旷,富有畲族村特色。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摩陀寨
  位于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下坊村龙湖东岸、汀江之滨。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17年)当地居民在此结庐避难,修筑了城墙、石门、石梯、古堡等,世人称为“武婆寨”。明朝初年在此建观音庵堂,改称“摩柯寨”,又名“毛桃寨”。清顺治年间重修山寨,易名为“摩陀寨”。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将此寨列为该州九处古迹之一。《上杭县志》云:此寨“为县中最古之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雷海青墓
  位于南安市罗东镇(旧称十七都)坑口村。雷海青(716—755年)相传为泉州清源郡田庄村(今莆田东峤镇田庄村)人,唐玄宗时为宫廷乐师,天宝末年遭安禄山杀害。畲族尊雷海青为“田都元帅”,不仅将他尊为戏神,更尊为乡村保护神。雷海青墓边还有雷海青祖庙。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文学
  1.文人
  从元末明初开始,处于汉族社区的畲民受汉文化的影响,“多同化于汉人,与华族无异矣”。(①郑翘松:《永春县志》,卷15,《礼俗志》,民国16年。)其中偶有读书习文而卓有成效者。崇安县将村里(今武夷山市星村镇)畲族兄弟蓝仁、蓝智便是明代福建著名的诗人。蓝仁与其弟蓝智拜隐居武夷山的杜本为师,学其诗法。二蓝效法盛唐诗风,历来评诗,都将二蓝并论。蓝仁《蓝山集》、蓝智《蓝润集》行世,均收入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二者合称“二蓝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仁诗规摹唐调,而时时流入中晚。蒋易作是集序,称其和平雅澹,词意融怡,语不彫锼,气无脂粉,出乎性情之正,而有太平之风。惜其不列承明著作,浮湛里闾,傲睨林泉。有达士之襟怀,无骚人之哀怨。即屡更患难,而心恒裕如。要其所作,皆治世之音也。虽推之稍过,实亦近之。”“智诗清新婉约,足以肩随其兄。五言结体高雅,翛然尘外,虽雄快不足,而隽逸有余。七言顿挫浏亮,亦无失唐人矩镬。与《蓝山》一集卓然可称‘二难’。”“闽中诗派,明一代皆祖十子,而不知仁兄弟为之开先。遂没其创始之功,非公论也。”“杭世骏《榕城诗话》曰:‘二蓝集闽人无知者。何氏《闽书》,蓝仁有《蓝山集》,蓝智有《蓝润集》。竹垞(引者注:即朱彝尊)尝辑人《诗综》(引者注:即朱彝尊《明诗综》)中,以为十子之先,诗派实其昆友倡之。”(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9,集部,别集类二十二。)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又作强调:“(二蓝)体格专法唐人,间人中晚。盖十子之先,闽中诗派,实其昆友倡之。”蒋易云:“二蓝相敌。”(②《〈蓝山集〉序》。)
  畲族文人蓝鼎元,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漳州府漳浦县人,清代学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随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平台。雍正年间(1723—1735年)曾受命上京分修《大清一统志》。有“南包公”之誉,后人依据蓝著《鹿洲公案》编成公案小说《蓝公案》。(③参见《林公(林则徐)案·蓝公案》.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据《清史稿·列传七十七》载:(蓝鼎元)“力学负才。廷珍统师入台湾,鼎元参军事,著《平台纪略》。雍正元年(1723年),诏举文行兼优之士,贡人太学,有司以鼎元荐,大学士硃轼器之,用荐得召见。上书陈时政,上嘉纳。授广东普宁知县。居官有惠政,长于断狱。性伉直,坐事劾罢。总督鄂弥达白其诬,召诣京师。旋署广州知府。甫一月,卒。鼎元尝论台湾善后策,谓诸罗宜画地更设一县,总兵不可移驻澎湖。后诸罗析县曰彰化,更设北路三营,总兵官仍驻台湾,皆如鼎元言。”今有《鹿洲全集》行世,集中《平台纪略》、《东征集》、《鹿洲初集》编人《四库全书》,《鹿洲公案》、《修史试笔》、《女学》、《棉阳学准》列《四库全书》存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平台纪略》云:“是编纪康熙辛丑(1721年)平定台湾逆寇朱一贵始末。始于是年四月,迄于雍正元年四月,凡二年之事。前有《自序》,称有市《靖台实录》者,惜其未经身历目睹,得之传闻。其地其人,其时其事,多谬误舛错。乃详述其实为此编。盖鼎元之兄廷珍,时为南澳总兵官,与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合兵进讨。七日而恢复台湾,旋擒一贵。俄世骠卒于军。其后余孽数起,廷珍悉剿抚平之。事后经画,亦多出廷珍之议。鼎元在廷珍军中,一一亲见,故记载最悉。其叙述功罪,亦无所避忌,颇称直笔。所论半线一路,地险兵寡,难于镇压。后分立彰化一县,竟从其说。至今资控制之力,亦可谓有用之书,非纸上谈兵者矣。”(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9,史部,纪事类末编。)评价《鹿洲初集》云:“鼎元喜讲学,尤喜讲经济,于时事最为留心。集中如论闽、粤、黔诸省形势及征剿台湾事宜,皆言之凿凿,得诸阅历,非纸上空谈。至于所叙忠孝节烈诸事,亦点染生动,足裨风教……文笔条畅,多切事理,在近人文集之中犹可谓有实际者也。”(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7,3卷,集部,别集类二十六。)
  畲族文人雷鉉,字贯一,号翠庭,汀州府宁化县人。据《清史稿·列传七十七》载:“(雷鋐)为诸生,究心性理。庶吉士蔡世远主鳌峰书院,从问学。雍正元年,举于乡。世远时为侍郎,荐授国子监学正。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乞假归。十三年,高宗即位,召来京,命直上书房。乾隆元年,散馆,以病未入试,特授编修。二年,大考二等一名,赐笔、墨、砚、葛纱……鉉和易诚笃,论学宗程、朱……与方苞友,为文简约冲夷得体要。”建宁古文家朱仕诱为雷铉的《经笥堂文集》作序云:“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崇。”雷铉著有《经笥堂文集》35卷、《自耻录》1卷、《闻见偶录》1卷、《读书偶记》3卷、《校士偶存》1卷、《翠庭诗集》若干卷等。《读书偶记》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编乃其读书札记。大旨惟以朱子为宗,然能不争竞门户。如卷一中一条云:古人心最平,如孟子谓夷惠隘与不恭,君子不由,而又谓其为百世之师是也。后世如陆子静、王阳明、陈白沙,论学术者必辨之,谓其非孔、孟、程、朱之正派也。然其砥节砺行,以之针砭卑鄙俗夫,不亦百世之师耶?其持论特平。较诸讲学之家,颇为笃实无客气。书中论《易》者几及其半,大致多本李光地,其论礼则多本方苞。一则其乡前辈,一则其受业师也。”(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94,子部,儒家类四。)
  2.民间文学
  畲族文学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谚语等,其中以畲族民间歌谣最具民族特色。畲民称畲族民间歌谣为“歌言”。古畲歌云:“歌言山哈当文章,劝你细齐学点唱。歌是原底(原来)祖公礼,流传做墨写书文。”畲民俗不离歌,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以歌明志。畲歌以畲语借汉字记音表意,一般以七言为一句,以四句为一条,多条连成的一首为一“连”。还有以七言为主体,并辅以三言、六言起序的,俗称“三字头歌”或“六字头歌”,以及在婚丧仪式中的即兴长短句,并加之衬字与语气词。一、二、四句尾字押韵,但一定得押畲语中的平声韵,第三句末字一定用仄声。畲歌是以相对固定的曲调演唱的,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曲调。
  霞浦县溪南的白露坑(古名“白鹭坑”,又名“白虎坑”,“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红坑”)畲族村曾经出现一批能编善唱的歌手。畲族谚语云:“要问歌先生,就去白露坑。”“求教歌秀才,白露坑峒来。”白露坑歌手们尤以编叙事类的歌谣见长,他们在山歌的结尾采用畲歌特殊的“拆字歌探”的形式,将自己的名字隐在歌中,以烙上白露坑人的印记。畲歌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抒情歌、习俗歌、巫歌、杂歌等。(1)叙事歌
  也称为“全连”。一般篇幅较长,由数十至数百条组成。每连歌都比较完整地叙述事件发生的始末和发展过程,类似于汉族的评话唱本。叙事歌可分为:民族史诗、族内人物传说歌、历史歌、小说歌。
  ①民族史诗。民族史诗一般由有名望的歌手在祭祀时演唱,或由巫师亲自以一种特殊的话语,用巫歌曲调宣唱。有时,在较为隆重的场合由族内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般是族长、房长等,边唱边讲述,以使后辈能刻骨铭心。最著名的民族史诗是《高皇歌》,又称《盘瓠王歌》、《祖宗歌》、《盘古歌》、《高辛氏》等。《高皇歌》流传于闽东、闽北、闽中、闽南的畲族地区,各地的唱本有详有略,详者多达400余行,略者也有百余行。此间的内容基本相同,一般全歌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序歌,全歌的引子,气势磅礴地简述历史沧桑,世态炎凉。第二部分,展示畲族家族的盘瓠传说,详叙盘瓠王(又称“龙麒”)戎马生涯和退隐山林的故事。包括揭榜、出征、成亲、隐居、巡猎、殉难。赞颂盘瓠王帮助高辛帝抵抗番王入侵、亲临敌阵击杀番王、被招为驸马又功成退隐、离开都城迁徙凤凰山、在凤凰山垦山行猎、在行猎中被山羊角刺中不幸身亡的故事。第三部分,漫说畲族家族的迁徙传说,大致描述了畲族迁徙的路线,即从广东潮州凤凰山为起点,向闽中、闽东、浙南迁徙的悲壮场景,言语平实凝重,情感含蓄苍凉。第四部分为尾声,是畲族家族的启示录,要求畲族人将史诗“万古流传子孙唱”,“蓝雷三姓好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髙皇歌》凝聚和召唤畲族人顽强地存活和发展。和《高皇歌》同一主题的是《麟豹王歌》,这是盘瓠王故事的反题,即将盘瓠王与高辛帝的关系作相反的叙述,说盘瓠王征番凯旋被招为驸马,后又为高辛所害,三公主愤然出走,在山村中将孩子们养大成人,从此世代生活在山乡。此歌长达四百余行,仅流传于罗源县。
  畲族乡村还流传着畲族创世诗《古老歌》,又称《火烧天火烧地歌》,唱诉远古时代兄妹俩上山劳作,所带干粮被石猪偷吃光,他们逮住石猪,石猪泄露天机:“有个日子火烧山,大火烧地又烧天,天落棉花你就走,赶紧走来我身边。”后来果然天降大火,世间万物化为灰烬,而兄妹躲在石猪腹内,幸免于难。灾后,石猪授予生产、生活技能,并撮合兄妹结为夫妻,生男育女,使得人类得以繁衍。
  ②族内人物传说歌。人物传说歌是以反映畲族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歌谣。著名者有《钟良弼》(又名《钟良弼告阻考》)、《插花娘》、《钟景琪与雷万春》(又名《双帕锦香亭》)、《蓝佃玉》(又名《九节金龙鞭》)等。《钟良弼》是描写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鼎县畲民钟良弼到福宁府考秀才受阻的事,此事载于清道光《福建通志》中。《插花娘》是流传于浙南、闽东的传说。插花娘指浙江省松阳县茅弄畲族村畲族姑娘蓝春花,她到宣平县马村给财主当佣人,财主婆百般刁难,但她却心灵手巧,样样事情都办得很好。财主看她才貌出众,要娶她当第五房小妾,春花不从,逃回家乡。财主带一班奴才赶到茅弄村,把全村父老乡亲捆绑起来,威逼交出春花。为救乡亲,春花佯装愿嫁,当花轿抬到横岚山顶上时,春花跳崖身亡。送嫁的姐妹们唱着哀歌,摘来了一朵朵洁白的山茶花插在春花的头上,铺在她的身旁,以緬怀这位美丽而刚烈的畲族姑娘。浙南、闽东建有插花娘庙祭祀她。
  ③历史歌。历史歌主要叙述中国历史的兴衰。一般为民间歌手创作,篇幅较长,多为数百行。著名的有《末朝歌》、《十八帝》(又名《明清纪事歌》)。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歌手钟廷吉编成的《末朝歌》长达三百多行,在历数了各王朝兴衰后,痛斥清末政府的腐败和民初军阀的割据,期望有一个“真命天子”拯救世界。
  ④小说歌。小说歌是畲族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的叙事歌。如《白蛇传》、《山伯英台》、《孟姜女》、《陈三五娘》、《奶娘传》、《林则徐》、《铁弓缘》等,共有一百多首。这些畲族小说歌虽取材于汉族文学题材,但一般都进行了符合畲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再创造,有的小说歌增加了畲民喜爱的情节内容。小说歌有人物、有故事情节,很受畲民的欢迎。
  (2)抒情歌
  抒情歌主要是畲族男女即兴抒发情感的歌谣。以情歌为主,兼有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直抒胸臆的作品。情歌多为男女对唱,一般同村、同姓、同宗不邀歌。畲族男女出门做客时,到主人家盘唱的歌谣,俗称《行路经》,或称为《出门歌》,这是一种习见的情歌。《行路经》大都以一路上所见所闻起兴,即景生情,融情于词,抒情于言。除情歌外,较为常见的是一种警世、劝世式的歌谣。如《秽字歌》,以畲族巫师通常念的咒语“贪巨禄藏廉武破,斗灼权衡毕步飘”之中的每一句为每条“歌言”的首句,编成长连。畲民认为借用巫师咒语的歌谣能“破风去秽”,以此宣扬善良、勤劳、节俭、谦虚、谨慎、坚韧、勇敢和聪慧的精神。相类似的还有劝人戒赌、勤俭持家、立身处世的《十劝歌》、《十贤歌》等。封建时代,畲民多为佃户,有专门描绘长工们生活的《长年歌》,时常在畲族男青年中传唱。在土地革命时期,畲族村传唱《革命歌》。这些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的作品。畲族抒情歌往往情感浓烈、直白、率真。如《革命谣》云:“敢做木头不怕钉,敢做笊篱不怕淋,火烧王茅心不死,杀头也要干革命。”又如《雷公不打风流事》云:“‘情’‘义’两字值千金,叫娘(姑娘)大胆过来寻,雷公不打风流事,老虎不掏(抓)多情人。”
  (3)习俗歌
  畲族乡村的各种生产活动、生活习俗都能用歌谣来表达。在人生礼俗中,婚事唱喜歌:新娘出嫁在娘家时,唱《哭嫁歌》、《梳头歌》、《分爨歌》、《撒谷歌》等;迎亲时,唱《求蛙歌》、《借镬歌》等;新人拜堂时唱《米筛歌》等;喜宴上,唱《佳期歌》等;洞房里唱《猜种歌》等。丧事唱哀歌,有《哭灵歌》、《讨位歌》、《买水歌》、《洗身歌》、《落棺歌》、《师爷歌》、《路祭歌》、《进葬歌》、《喝龙歌》、《回龙歌》等。在农事活动中,有《农事歌》、《十二节气歌》、《种田歌》、《布田(插秧)歌》、《种苎歌》、《掘蕨歌》、《摘茶歌》等。表现生活习俗的有《建房歌》、《挑水歌》、《砻米歌》、《起书堂歌》、《砍柴歌》等。其中《迎客歌》中有互唱《黄蜂歌》的习俗,一人起唱“黄蜂头”,其余众人和唱,其乐融融。
  (4)巫歌
  巫歌是巫师在作法事时专门演唱的歌谣,凭依巫歌唱本吐字,一般不作删改。巫歌在特定场合作唱,唱巫歌时都有法乐伴奏。巫歌庄严、缠绵、神秘,震撼人心,富有象征意味。平时不得随意唱巫歌。
  (5)杂歌
  杂歌为形式最自由、题材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最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谣。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无拘无束的作唱。杂歌又称“乱杂”,一般没有人物,没有情节,篇幅较短小,因其内容无所不包而得名。从主要内容看,杂歌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嬲歌头,即“嬲歌”(“嬲歌”,畲语念作[lau][ko],又写作“唠歌”、“聊歌”等,“嬲”,即玩的意思。“嬲歌”是畲族农闲或节日期间与外地氏族异性对歌的原称)中程式性的起头,“嬲歌”之毕曲及“嬲歌”过程中催逼对方“分歌”、“发歌”及答方的态度反映等部分。如《姐妹修路等郎来》、《歌言安顿老大人》、《试探歌》、《拦路盘对》、《郎歌分转娘身来》、《唱就唱》、《对歌透天光收台歌》、《送神》、《双双交手信》、《单爿夹》等等。
  ②歌探,即谜歌,如《歌言问你歌秀才(唱歌师、歌先生)》、《唱分歌探给郎回》、《十二月盘答》等。
  ③大讲歌,又名套口歌。即大实话,如《大讲郎》等。
  ④盘驳歌,即斗智歌。节奏紧凑,舌枪唇剑,是嬲歌中最扣人心弦的歌种。
  ⑤做穑歌,即与劳作有关的歌。主要是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对大自然的认识,如《做田歌》、《节气歌》、《牧牛歌》、《砍柴歌》等。
  ⑥缘歌,即情歌。如探问类的《借问红花开没开》、《想要聊娘做姐妹》,思慕类的《眼看你娘生清秀》、《跪落佛前念郎名》、《念娘心肝狂》,顾虑类的《坝头没朋也难求》、《你讲守贞我不信》,婚誓类的《生死与娘要做堆》、《灵魂也要跟郎去》等等。
  ⑦苦情歌,主要有《寡妇怨》、《单身郎子是有愁》、《得着歹郎无奈何》等。
  ⑧劝世歌,如《劝你阿哥要娶亲》、《劝郎要正经》、《家教歌》、《尊母歌》等。⑨唱名,有古人名,如《十字唱古人》、《十讲古人风流入》,有物名,如《鸟名歌》、《颂花名》、《中药名谣》。
  ⑩新民歌,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畲族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和搞建设所编唱的歌,如《五更苦,天会明》、《送郎当红军》、《解放二字值千金》、《毛主席恩情似海深》、《翻身谣》、《畲山新貌》等等。
  (六)音乐
  畲族音乐依其原生背景分为嬲歌、婚嫁音乐、丧葬音乐、蘸仪音乐等品类。
  1.嬲歌
  畲族有“八月十五开歌门,三月初三封歌门”之嬲歌时限,这段农闲时间出寮走亲戚或上集镇,所谓“出行”者最多。每年的正月上旬是畲家最为慎重的“出行日”。其时,熟人引生人,一人引多人,青年人纷纷上路,以歌交友寻亲,竞比“肚才”。同时,畲族一年之间有许多节日使畲民趋之若鹜,聚会而歌。无论是“出行”作客或参加歌会,嬲歌有两种不同的发生情形,一为拦路截唱,一为落寮会唱。
  根据嬲歌的演唱内容,可分为正歌和杂歌两大类。正歌又称“歌故”,即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长歌。其中又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祖公歌、古人歌、小说歌、时政歌等。
  嬲歌以对唱为主,也有多声部重唱之“双音”。
  畲族嬲歌时虽然也有出现齐唱的情况,即一个人开口唱后,其他人知道他唱的是哪一条,便接进去唱,但并不为大家所欢迎。因为畲民认为一起唱听不清,容易引起混乱。
  对唱的节奏是以歌的“条”(四句“一条”)数为计。双方可各唱一条,或各唱两条、三条,也可以各唱一句两句。各方所唱的“条”数也可由双方的歌手轮流分担,不一定由一个人一唱到底。长篇“故老”歌可以由双方共唱一篇,也可以各选一篇,互相穿插着唱,各行其是。
  畲族称双音为“跟唱”(①李晨:《福建宁德畲族民间二声部山歌及其歌手采访实录报告》,载于《中国音乐年鉴1992》第286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又称“双重皮”(②《霞浦县畲族志》,第38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般是在路遇拦唱中,或落寮会唱开始之诘问以后产生的,是大家都想唱的一种热烈的表现。如一人唱,另外一两个人也想唱,就跟上去,造成不同声部的重叠,这样,个人歌唱的机会就会多了起来。闽东蕉城区有所谓“一夜都有歌唱”(下半夜吃完点心唱小说歌就无此现象)。双音可以由同一方的同性歌手(如二男)与另一方的歌手(如二女)轮流对唱,形成两种同声双音的交替,也可以由双方同声双音合唱一首歌词,形成混声双音。
  双音的演唱原则是结束时一定要同音,即双音的起唱自由,但结束时一定要同时收音。
  同起同收者,即两个声部同时起唱又同时收音。其多声音乐类型主要表现为节奏、落音相同,但旋律进行不尽一致,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音程关系之和音式和时分时合之支声式。不同起同收者,即两个声部不同时起唱,但同时收音。其多声音乐类型表现为以时值节拍之先后进入及双调重叠为特征的自由模仿式。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畲族一般只用一种民歌的基本音调歌唱。这种基本音调或是本地域所有之“专利”,或是跨过空间,插花似地流行于互不接壤的其他地带,故也有少数畲族聚居地流行两种以上的基本曲调。嬲歌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民歌基本音调的地域性约定,双音及其“高声”唱法。
  畲歌的“高声”唱法类同于汉文化概念中的假声,其发声状态是“气息将声带的一段吹开,并使其边缘部分振动”。(①参见:《中国音乐词典》,第432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低声”的发声方法类同于汉文化概念中的真声,其发声状态是“气息通过声门,根据不同的一定音高,使声带全部振动或使全段声带的边缘振动”。福建省绝大部分畲族都崇尚“高声”唱法。他们认为这样的声音高低结实,能“符合、掌握祖传下来的音调的高低”,是“有声”的表现;而“低声”又叫“平讲”,是老人或者嗓子不好的人唱的,是“没声”的表现。用“高声”唱的调子有称作“放高音”,用“低声”唱的调子称“平讲调”。(②音域参见王耀华、刘春曙:《畲族音乐论》,载于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福建省群众艺术馆编《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文集》第153-154页,1988年铅印本。)畲族的“高声”唱法仅用于嬲歌,高尖透亮、自成一格。
  福建省畲歌基本音调以方位大致划分为:
  (1)闽东片畲歌。包括宁德地区、福州市辖区的畲族县份。闽东片畲歌的基本音调可以6个代表点命名,它们是福鼎调、霞浦调、福宁调、古田调、罗连调、永泰调。
  福鼎调。此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列以“do、re、↑mi、sol、la”为中心,可分别向高、低音区扩张小三度或再扩张大二度,至“sol、la、do、re、mi、sol、la、do、re”,但通常音域一般为大六度,至多不超过十度。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la、sol、↑mi、re”。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乐句一段体,以一字一音一拍为基础,且习惯在曲首,即第一句歌词的第二字或第四字处作调式主音的上五度音羽音之长时值停留,至第一句词末突然收煞,第二句词末才又作长时值拉宽节奏处理,整首歌张弛顿挫,对比鲜明。
  霞浦调。此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列为“do、re、mi、sol、la、do”,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la、sol、mi、re”。霞浦畲歌的最大特点在于特色衬词大量加入,拆四句歌词于五个变化的单乐句之中,以至于打破歌曲结构的均衡与同步。主要流行于霞浦县西路、南路。赛歌场上演唱此调,可以在同样的歌唱时间内少唱2/3的歌词内容,以“乐”取胜。如下例,第一乐句含第一句词与第二句词前面的两个字,第二乐句含第二句词的后五个字,第三乐句与第三句词同步,第四乐句含第四句词前面两个字,第五乐句含第四句词的后五个字。
  福宁调。此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列为“la、do、re、mi、sol、la、do”,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la、sol、mi、do、re”,曲式为起承转合四句一段体或变化重复的双句一段体。一字一音一拍,其长音停顿多于一句中的第四字和第七字处,第三句常紧接第四句,并常于低音区徘徊。音域通常为十度,曲首冠音。流行于福安市、宁德市蕉城区、闽浙边界各县畲区及闽北邵武等地,别称“平讲调”。
  罗连调。此调常含有游移角音的五声音阶宫调式。音列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进行为“sol、↑mi、re、so”,多级进,小迥绕以及四度、五度跳进。节奏始于拉长、紧煞,再接以均衡的一字一音一拍进行。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乐句或由四个起承转合的短句构成的一段体。流行于罗源、连江、福州及蕉城区飞鸾等地。
  古田调。此调以三音列“la、do、re”为核心,或向低音区作四度移位,或分别向高、低音区各扩展二度音域。或为羽调式,或为徵调式。下例为古田畲族较为传统的基本音调:以“la、do、re”为核心,向高音区扩展二度音域,羽调式,切分节奏,变化的平行式双乐句一段体。
  永泰调。此调为五声音阶,或徵调式,或羽调式,音列为“sol、la、re、mi、sol”,旋律的基本进行为“do、mi、re、do、低音la、sol”,一字一音一拍,单乐句变化体。
  (2)闽南片畲歌。主要分布在泉州市、漳州市所属和漳平市所属的尚保留有畲族遗音的畲族乡村,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高安镇坪水村,漳平市桂林乡山羊隔村以及德化县、诏安县的畲族乡村。其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闽东片畲歌用畲族话演唱,而闽南片畲歌用闽南话或畲族话演唱。
  德化调。此调用闽南话演唱。其《黄蜂飞来椅子边》歌词与闽东霞浦畲歌“黄蜂来嬲坐厅头,主人交我起歌头,起个歌头团圆转,无论大细都来凑”大同小异。德化调为五声音阶羽调式,音列为“sol、la、do、re、mi”,旋律的基本进行为高音“re、mi、do、中音la”,一字一拍,曲式为起承转四句一段体。
  华平调。此调用畲族话演唱,流行于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高安镇坪水村和漳平市桂林乡山羊隔村这一地域上相互接近的畲歌音调。此调为四声徵调式,音列为“sol、la、do、re”,旋律的基本进行为“re、do、低音la、sol”,切分节奏,由单乐句变化重复构成双句一段体。
  诏安调。诏安县“畲歌”,用闽南话唱,有潮汕之汉风熏染。(3)闽西片畲歌。流行于龙岩、三明等地区。主要是永安调。永安调有“sol、la、do、re”和“mi、la、do、re”两种四声羽调式;有“mi、sol、la、do、re”五声音阶徵调式。旋律的基本进行为“mi、la、do、re、do、低音la、sol”,出现一字二音,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乐句一段式。
  (4)闽北片畲歌。分散在南平地区10个市、县境内。其主要的基本音调有顺瓯调、光泽调、南平调。
  顺瓯调。流行于顺昌县、建瓯市。为五声音阶徵调式,音列为“mi、sol、la、do、re”,旋律的基本进行为“mi、高音re、do、中音la、sol”。其特点除了出现从宫音到角音的六度大跳外,主要以级进的方式上下滑行,一字一拍,字字均以均衡连续短音唱出,句末有长音停顿,第三句一般紧接第四句,有散拍,也有3/8拍,多为起承转合四个短句一段体。
  光泽调。光泽畲歌多三声、四声,其特点是以小三度加大二度的三声腔为基础,往低音方向作大三度或微降纯五度之进行。
  南平调。出自延平区水南街道岭炳洋村,有两种基本音调:一是以“re、sol、la、do、re”为基本音列的四声音阶徵调式,其特点是由一字一音一拍与一字二音二拍构成句式节奏之宽、紧度对比,曲式为变化重复的双乐句一段体。另一种基本调为低音“la、mi、do、la”三声羽调式。
  2.婚嫁音乐
  畲族婚嫁音乐包括畲族在婚期前后由不同身份约定的人所参与的与婚姻有关的音乐。畲族婚嫁音乐从体裁上再类分为歌、诗、乐三个部分。
  (1)歌
  指畲族婚嫁中出现的旋律性歌唱。如《嫁女歌》,指婚俗中由特定人物所进行的具有特定内容的盘唱,包括婚前少娘到母舅村里“做表姐”时与“表兄(弟)”之间的盘唱,婚仪中女方“大姨(妻姆)”与“赤郎”、“行郎”的盘唱以及有群众参加的仍以“大姨”与“行郎”为主角的盘唱等。嫁女歌皆以当地的嬲歌音调唱,故其音乐特点和嬲歌基本相同。《哭嫁歌》,即婚嫁前或婚仪中新娘对自家亲人关于出嫁之哭唱。哭嫁歌音乐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旋律的口语化,如以嬲歌基本音调中的调式骨干音行腔为歌。闽东哭嫁歌的音列尽管超出三声,但其行腔是以三声或二声为骨干的。不论它如何变化,皆脱不开闽、浙地区嬲歌之商调式基本音调的行腔框架。此外,哭嫁歌因以基本音调框架中的三声或二声行腔为歌,故旋律音程以四度、五度跳进为主,如“la、mi、re”,“re、sol、la、re”,“高音re、中音sol、高音do、re、中音sol”等;以固定衬腔贯串全歌首尾,曲式结构就由固定衬腔予以断分。一个部分中的句式多寡不定,但多见于一句式、二句式。(2)诗
  婚俗诗的音乐接近口语的念唱,无衬子,一字一音一拍,至句末自然停顿。曲式上多为不规则的一句式,或不规则的一段式。
  (3)乐
  畲族婚嫁中的鼓吹和戏曲坐唱,主要见于闽东畲族。鼓吹乐曲牌的演奏与婚仪中的具体程序有相对的约定。如霞浦县畲族在接新娘时奏的是《大小盘吹》;在新娘梳妆时奏的是《绣鞋换》;在扶新娘下轿时,奏的是《柳七娘》;在拜堂时,奏的是《生贵子》;在送新郎新娘人洞房时,奏的是《水底鱼》;在闹房“抢男子豆”时奏的是《梅花吟》;在新娘下厨、端茶时,奏的是《小贵子》等。
  闽东畲族的鼓吹来路北自浙江温州、泰顺,南自福州诸地。闽东畲族的“吹班”几乎遍及每个乡。据1958年调查,福安县洋坪畲族鼓吹班其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闽东畲族鼓吹最盛行的年代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畲族“吹班”的编制,大致有4-8人,乐器有唢呐、笛、六角胡、京胡、月琴和锣、鼓、钹、堂锣、板、铃等。鼓吹的曲目较复杂,畲族鼓吹与当地汉族鼓吹基本上融为一体。曲牌多为汉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如《得胜令》、《将军令》、《大开门》、《小开门》、《柳条青(柳摇金)》、《游街》、《八仙归》、《小贵子》等。而倘有畲族之创作,其曲牌名称亦与汉族之惯用有关,如霞浦县盐田洋边村人雷石维所作的《绣鞋换》、《红绣鞋》、《梅花吟》以及改编曲《柳七娘》等。畲族鼓吹早先乃由汉族那儿学来,后来则有畲族向汉族人传播的,如霞浦县汉族熊应平等人演奏的《绣鞋换》、《红绣鞋》,虽然注明传自陈长利,但后注则明确标明“用于畲族婚嫁”;《梅花吟》、《柳七娘》乃明确注明“由霞浦涌山村畲族艺人雷仕明传授”。
  3.丧葬音乐
  畲族丧葬活动皆有歌、乐舞相伴。丧葬音乐分为四类。
  (1)哭歌
  也叫“哭孃歌”、“白事歌”,是贯穿于整个丧葬过程始末的歌种。其哭唱除了仪式性的内容,如《买水歌》、《洗身歌》、《落棺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等等,还有奔丧时以及下葬前后即兴式情感发泄之自由哭唱,有时往往与做丧之师公的舞歌交织在一起。哭歌的音乐特点在于第一句或每一上下句前后均有呼叫哭诉对象的较长时值的拖腔,同音反复增多,歌唱性减弱,句式长短不均,伸缩性较大。此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还在于将当地嬲歌的基本音调进行节奏上的跛行处理,此乃“泣不成声”之顿断节奏使然。
  (2)做丧歌
  其内容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在神秘诡异的烟雾中保留有自己的某些特点。常见的是嬲歌之“三条变”结构,科仪本中称之为“三条唱”。做丧歌包括念和歌两种体裁。
  念,在畲族超度亡人科仪本之经、咒部分多有“念”出现,如“押秽念魂”、“飞云念”等。念即以接近口语诵唱,其特点在于多同音乐反复,旋律音程多二度、三度,间或四度,均衡短音节奏或切分节奏快速进行,无明显句分,亦无明显重音感。闽东畲族的超度法事是畲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在唱念经文或请各路神灵光临时,必用当地汉语方言演唱,而其他程序则多用畲话演唱,所以“念”一般有两种音调,一为汉话音调,这种音调往往与当地汉语音乐有密切关系,一为畲族音调,故它往往是嬲歌基本音调的变奏。如闽东做丧歌中的“念”是其嬲歌基本旋律进行“do、la、sol、mi、re”去掉高音la的四声音调念唱。
  歌,即唱歌,畲族科仪本上有“唱歌云”、“又唱歌”等标记。歌的音调主要来自畲族嬲歌的基本音调,但又有别于原来的嬲歌音调,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结构自由。做丧的“歌”的结构已经不是四个七字句为一段的基本音调这种一成不变的样式,而是视科仪本唱词结构之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句式组合。由于载歌载舞的程序,故有节拍律动性极强的部分。
  做丧的歌还有其他音调,这些音调来自汉族。
  (3)喝诗
  乃地理先生为亡者“做墓坟”时接近口语的歌唱。喝诗的音乐与婚俗的音乐在音调类型上有相同的部分,如当地嬲歌基本音调的口语化类型,如三声音阶或四声音阶之级进类型,但没有汉族小调旋律之引进。
  (4)乐
  作为单独的器乐演奏形式,畲族丧俗中的“乐”和闽东畲族婚嫁之“乐”一样,只有鼓吹。闽东畲族鼓吹主要是在行二次葬之“做墓坟”时为丧家所雇请,于远客来临、送葬路上、下葬仪式上演奏。演奏曲目与婚嫁“乐”有所区别,但也有相同曲目者。如《柳条青》,在闽东地区又称《柳摇金》、《长吹》,畲族用之于送葬路上之吹奏,节奏平稳,旋律沉吟。而由汉族师傅传授的《柳摇金》则有“断句”(丢句)、“脱句”、“盘吹”等各种变奏,这些变奏节奏活泼,如多休止符、符点音符、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后半拍起,旋律花俏,如加花、音区上翻下迭,变化重复进行炫技。
  4.醮仪音乐
  畲族醮仪音乐作为科仪规范中的巫道法术的实施手段之一,与不同醮仪的各种程序融汇一体。醮仪音乐演示集歌、乐、舞于一身。巫师如果坐以念、唱,两手必然或是击鼓、节交杯,或是敲木鱼、摇法铃;如果立而吹角,手中或执铃刀,足下或是行罡登洪楼;如果立而念、唱,那么手中或是做手势八卦或是舞剑,足下或是走九州、踩八卦等……以福安的《奶娘行罡》为例,天罡即北斗七星的柄,道教法师以为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而能遣神召灵。《奶娘行罡》表现了奶娘在天门、地府、人门、鬼路四个方位上催赶邪魔、锁妖镇鬼、超度亡灵的法事活动,表现了奶娘生儿育女后的疗养及太平年丰的凡人生活,在歌词所提供的神人一体的意境中,间以龙角嘶鸣,伴以铃刀铿锵,如以两脚趾相夹、脚跟脚掌先后移动、身段先后左右拧转、一手下臂上甩、一手握龙角后摆等特殊舞汇,显示其生命韵律。
  畲族醮仪各主题项目的完成是以浩繁的科仪卷本为基础,依醮仪各个不同主题项目的确立而重新加以选择、编排的。科仪本中须用人声诠释的是大量的咒、诀、经牒及某些具体法事。其人声诠释包含有声乐的念、歌两种体裁。
  念,即念唱,指畲族科仪本上之“念咒”、“念诀”、“念云”部分。“念”的文学结构自由,篇幅冗长,语义性颇强。科仪本在其上边时而标有某些乐谱性质的提示,如闽东福安蓝升铨于1987年手抄的《显应灵坛·清醮头持科》本中标有“随意唱”、“停音唱”的段落乃“上来道场初启,法事奉行。叩蒙坛尊教主高坐莲台,始终作证。凡心无由上达,所有文词,恭对教主座前宣读,恭惟圣眼以彰明,照格无私即可,乞垂朗鉴”。紧接着,标有“文词读毕已定,同音唱云”,又云:“上来文词宣读,照格通传,惟依教主能仁高座始终作证,我等现前奉诵,密文资布圣德,凡心一念文词,圣眼总知闻,恭迎教主能仁,主盟法筵,乞赐装楼变殿请圣贤,严洁坛仪法乐国,变少成多去秽清,迎接三界四府离宝殿,同降道场作证明。”
  醮仪中的“念”与丧葬音乐歌中的“念”特点相似,但醮仪中的“念”因为少了超度亡魂所必须履行的经忏诵唱,故在音列的组合上相对较多样化,旋律的流动性也相对增大。
  在念唱过程中,有时也出现多声部现象。产生的缘由在于一般醮仪均须连做几个昼夜,需要完成的科仪本子多,齐唱时,主持的“做抵”仍然起重要的主唱作用,副手们虽然紧跟密唱,亦不时有丢念几个字或抢念几个字的。畲族“做尪”认为所念的部分只要大体相同,以大声者算数,其他尾随就可以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则。而单声部变成多声部后由于支声、对位、模仿诸因素的出现使得音乐的厚度有了变化和丰富。
  歌,即唱歌。其文学部分无论字、词运用或内容表现一般都比“念”生动,富有华彩,其字、句结构亦比较规整,科仪本上有些标明“咒”的文词,亦有用“歌”来唱。歌,富有歌唱性,节奏活泼、旋律优美,按畲族“做尪”的话说,即“软一点”的曲调。醮仪的“歌”的曲调类型有两种,一为当地“嬲歌”基本音调的变体,另一种则为师传或家传的互不相同的特性音调。
  在醮仪上演示的与音乐有关的法器有:龙角:用弯曲的木柴做成。其做法是:先将取来的曲柴和皮晾干,然后取中线锯成两半,挖去中间木质,刮磨平,做成长柄弯角,再将两片弯角胶合,漆上红色。由于曲柴“物尽其用”,故龙角一般没有固定的规格,大致角长50多厘米,筒壁厚约5厘米,筒口呈(外孤)斜椭圆型,径长约7厘米,径宽约5厘米,吹口直径约2厘米多。龙角的筒音亦无定制,然一般多在bb-bd1之间,龙角的音高是靠嘴形和气息加以调节的,它可以吹出的音列为“do、sol、do、re、mi、sol、la、do”两个八度,然实际吹奏多出现“do、sol、la、do”四个音。
  茭杯:系在长绳上的两个铜片因相击而发音。文场中置于地上,“师尪”一边念唱,一边有节奏地甩动长绳,使之发音。
  三音锣:由三面大小不一的小锣组成,音高有c3、a3、g3、(c、a、g正是闽东畲族嬲歌典型音调的骨干音,故三音锣音高应为c3、a3、g3,a、g出现降半音可能因调音不准所致)。
  法铃:铜制,柄的上端有山字状的矛器,摇而发音。
  此外,还有法鼓,型号不同的锣、木鱼、钹等。
  在以上这些法器中,仅有龙角能吹奏旋律。龙角音乐一般出现于开场或念唱之间隙,或行使某一法术之时。由于它一般只吹三四个音,旋律上呈纯五度与纯四度的连续跳进,其音色躁硬,音调髙亢。当它与法鼓相合,更能表现紧张激越的杀伐之气。而铃刀、茭杯、三音锣、法铃,皆是小型或薄型铜片经敲击而发音,音区高,音色清越。铃刀、法铃用在武场的驱鬼中,铿锵作响,配合鼓角的杀伐之气,咄咄逼人。交杯、三音锣用在文场的请神祈福中,叮当作响。附录:
  福建省各地畲歌基本音节录
  1.闽东片畲歌
  2.闽南片畲歌
  3.闽西片畲歌
  4.闽北片畲歌
  (七)舞蹈
  畲族舞蹈在明代邝露《赤雅》中已作记载,畲客祭祖时,“奏乐则男左女右,铙鼓、胡卢笙、忽雷、响瓠、云阳。祭毕,合乐,男女跳跃,击云阳有节,以定婚媾”。(①《赤雅》,卷1,《瑶人祀典》,见《啸园丛书》,第十五册。)清代,畲族舞蹈不但见之于畲族生活中,还被畲族民间艺人绘制在祖图上,刺绣在民族服饰上。清代永定人巫宜耀《三瑶曲》描绘了汀州畲民巫舞的情景:“由来风俗好呼巫,祭赛刑牲也自娱,好是击铙歌且舞,挑灯直到跃阳乌。”(②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级文化部门经过调查、发掘、整理,陆续发现蕴藏在畲族巫师法事中的畲族传统舞蹈。这些舞蹈中有纪念宗族、祭祀先祖的,有迎神驱鬼、祈福求安的,有传法人录的,有丧葬安灵的,也有模拟生产习俗的,等等。
  1.祭祀性舞蹈
  在祭祀的时候举行,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舞蹈气氛隆重、庄严,以纪念祖先创业的伟绩。如“龙头舞”,主要流行于宁德市蕉城区的八都、七都、金涵等地。在逢年过节,或天旱祈雨,也以“龙头舞”娱神娱人。“龙头舞”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日月舞”,表现盘古开天辟地,造日月照人间的神话传说。由男女各4名演员,每人手执日、月模型一对;第二段“龙头舞”,表现龙麒帮助高辛帝征番的故事,每人手执一龙头;第三段“龙抢珠”,表现畲民欢庆胜利的情景。演员边舞边唱《盘古歌》,以锣声鼓点伴奏。又如“铃刀舞”,由陈靖姑的故事衍化而成。畲族巫师表演时,手执铃刀、奏板,以锣鼓伴奏,舞蹈动作柔美轻盈。这是一种迎神、驱鬼、祈福的舞蹈,动作神秘,或刚健有力,或阴柔缠绵。主要由巫师表演,流传于闽东、闽北。由男扮女装的巫师独舞,巫师扮演陈靖姑,作“行罡”表演,以草席、魔绳、令牌、龙角、铃刀等法器为道具,表现驱鬼、求神、消灾的法事。舞蹈分为三段:一为“打案出厅”,二为“招兵行罡”,三为“行九州出山”,表现陈靖姑舍魂夺命救良民。“祈福舞”属巫舞中之武科,表演者舞姿多彩,技艺高超,音乐仅以锣鼓伴奏,在畲民醮明祭中进行,是畲族巫师中比较繁复的舞蹈,有单人、双人、四人和多人舞蹈,最多时为12人。全舞为五段:一为“造五营寨”,二为“造老君殿”,三为“洗水洗坛”,四为“过九重山”,五为“求乞回乡”。
  畲民办丧事时,延请巫师作功德。闽东畲族巫师的《师爷歌》有别于汉人,为歌中行舞。卞宝第《闽娇酋轩录》载闽东霞浦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①卞宝第:《闽峤輶轩录》,卷1,霞浦县,见《福建文库》。)今失传。
  2.生产性舞蹈
  源于巫舞,经改编而成。如“猎捕舞”,源于蕉城区漳湾镇雷东畲族村。其情节源于畲族祖图中的一段,表现畲族先祖狩猎时被山羊角刺中的过程。“栽竹造纸舞”,流传于福鼎市畲族乡村,源于畲族巫师行“过关”法事时的舞蹈,以锣鼓伴奏,且歌且舞,表演了畲民从栽竹、砍竹、扛竹、劈竹、下池、熬浆、舀浆、造纸、献纸的全过程。
  3.婚礼舞
  畲族新人在拜堂时须行的特殊舞步,包括新娘和伴娘等人。舞步连成蝴蝶形。
  (八)工艺
  1.刺绣
  畲族刺绣工艺主要表现在畲族妇女传统服饰的设计上。畲族成衣匠往往兼精于刺绣,裁缝技术是否高强,都以刺绣技术论定。因此,畲族裁缝均能身兼二职。刺绣过程不打图稿,随手随意,变化多端,别出心裁。畲族传统服饰的刺绣花样繁多、色彩强烈明快、鲜明夺目。比如,一朵花的图案经畲族艺人的随手创造,可变化出不同的花样。而且,各地的艺人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深受当地畲民的认可和喜爱。按纹样所置的位置分类,有独体纹样、连体纹样和角隅纹样等。按纹样的内容分类,有自然纹和几何纹。常见的自然纹有梅花、牡丹花、莲花、桃花、李花、菊花、兰花、竹、松、石榴、佛手、金银花等,有喜鹊、凤凰、龙、鹿、羊、鳌鱼、蝙蝠、蝴蝶、鸳鸯、麒麟、狮子等祥瑞动物,有八仙、三星等戏剧、传说人物,有宝剑、葫芦等八仙所持器物,俗称“暗八仙”。几何纹有锁同、万字、喜字、寿字、云头、云勾、回纹、雷纹、S纹、钱纹、方胜、百结、几髡、蝇脚、太极、八卦、柳条纹等。绣线用色,多为原色和鲜明的混合色。
  2.编织
  畲族世代传承的最主要的编织工艺是合手巾工艺。畲家女子五六岁便跟随长辈学织合手巾。合手巾多为文字图案,又称为“字带”,颜色多为蓝、白、黑。合手巾的文字越多越好,编织的文字没有预先勾勒草图,仅凭感觉走线。合手巾经线有3双、5双、13根、16根、22根、52根、55根等,一般以5双、13根为多。
  3.蜡染
  畲族素有种菁传统,为蜡染提供了原料。畲族蜡染多用于合手巾,工艺基本同于当地汉人。
  4.竹编
  竹编是畲族传统工艺,竹笠是最主要的竹编工艺品。闽东畲族竹编的斗笠做工精细,色彩斑斓。竹笠有两条边和三条边的两种。竹笠花纹有:斗笠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狗牙、斗笠星等。制作斗笠的竹篾的细度小于0.1厘米,一个斗笠的上层蔑条有220-240条之多。斗笠制成后,再配予水红绸带及各色料珠,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5.剪纸
  畲族剪纸多用于风俗礼仪,形式简洁古朴,造型多为草木花卉和几何纹样,有喜花、冥花、供花、样花等。
  二、教育
  (一)家族教育
  1.歌教
  畲民将教唱畲歌称为“歌教”,是畲族乡村传统教育的特殊手段。畲歌唱本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教材,这些唱本在畲族乡村一律公开传阅、传抄、传唱。唱本内的文字以汉字为主,兼有异体字、造字和特殊的符号。唱本的内容包括历史、宗教、礼俗、文学、农事等。盘歌是畲族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融汇在生产和生活习俗中。畲民祖祖辈辈凭依畲歌唱本启蒙,一代代通过习歌、练歌、会歌、盘歌、识字习文,视唱本为珍贵而神圣的传家宝。由于日间劳作繁重和生存艰辛等诸多原因,一般一个村里能完全依照唱本而歌者只有少数,大多数人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博学强记、歌场历练练就盘歌的本领。
  2.书馆、私塾
  私塾在畲村较为普遍,书馆多在富裕的畲村人家,是畲族乡村耕读文化的主要体现。畲族乡村书馆、私塾出现始于明、清时期。据民国上杭县庐丰畲族乡的《闽杭庐丰蓝氏族谱》载:“乡里家塾林立,以故,科第外平民罕有不读书识字者。族之‘柏蕉书舍’即其一也。县志载,俗呼‘八角亭’(以外门楼起有八角形故名)。明蓝以珠建两冈平夹,前后多古松,中栽柏树一、凤尾蕉一,皆数百年物也。相传原为瑨益公裔讲学地,归以珠后,乃改称‘以珠书屋此处讲经则有‘澹远堂’、‘六艺堂’,训蒙则有‘芸香馆'‘斐山房’、‘□塘书屋’、‘挹庚堂’、‘余学轩’、‘义方别业’、‘万元别业’、4松竹山房’、‘养正书屋’、‘耕经书屋’、‘含英书舍’。余则社角裹水尾冈下,各地亦有,但未立名,故略。而皆延师教授,以便就学。自学制改革,以九堡文馆为中心学校,而旧塾遂皆停办。”“吾乡最重文化,向所建九堡文馆。县志称:规模宏敞,左建奎光阁,秀峰森列,有彩笔凌霄之势,额题‘联珠堂’。”(①《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8,《杂錄》,民国33年,种玉堂镌。)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福安县潭头前村《蓝氏宗谱·家范》载:“延师教子为父兄所当然也,茅地处乡曲欲延师甚难……(举村)同心协力,可有家勿与困有家相较,况世少不教而善之人,亦不教而不善之人。古云:千金难买子孙贤;又云: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畲族村一般由村庄富裕户为首延请私塾先生,其他户送子附读,先生多为汉族,也有个别畲民为先生者。明、清时期,闽东畲族乡村先后设有私塾。在蕉城区,据家谱记载,办过私塾的村庄有七都的北山、际头、高山,八都的猴墩、南岗、新楼,金涵的上金贝、上新厝、亭坪,城南的后岗,漳湾的雷东、又加塘,飞鸾的黄土垒、长园等畲族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上金贝钟姓畲民家道富裕,特聘请城里名儒教读,共培养了8名学生,均成为当地知名人士。猴盾畲族村雷姓畲民开办私塾,特聘请霍童镇汉族缪姓先生任教,塾馆设在雷氏大厅,学生有20余人。该私塾延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学生中有1人为例贡生修职郎,还有3人到霍童“双峰书院”深造。嘉庆十年(1805年),八都屿头村陈姓汉民家办私塾,附近的新楼畲族村有三四人附读,后均成才。其中,一人成了地理先生,一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在新楼被聘为私塾先生,又培养了12名畲族学生。咸丰年间,七都的北山畲族村畲民聘请汉族周先生任教,塾馆设在蓝姓畲民家,培养学生10人。其中,1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名列太学生,1人于同治十一年院试宁德县学第五名,为福宁府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下新楼畲族村延请南岗畲族村钟姓畲民教私塾,有学童15人。光绪三十年,漳湾又加塘畲族村的钟姓畲民矢志在畲族村办学,先后在上金贝、北山、下仑、下凡等村教读,40年来共培养学生近300人。福安县的凤洋、金斗洋、南坪、燕窝、谢岭下、南山、坑里、仙岭洋、和安、廉岭、井口、田螺园、坑门里、山头庄、满洋、龙潭面、葛藤坪、茶洋、马山、黄岐半岭、金腰带、蓝田、纸坪,霞浦县的岚青、一贝、后地、青皎、鲤鱼山、梨坪湾、水漕垅、霞坪里、白露坑、牛胶岭,福鼎县的瑞云、佳阳、双华、牛埕下、单桥,古田县的富达等畲村均间续办过私塾。民国7年(1918年),宁德金涵的上金贝畲族村由蓝姓畲民兴办私塾。民国11年(1922年),八都的新楼畲族村雷姓畲民兴办私塾,共培养学生50余人。民国12年,猴盾畲族村重办私塾,共培养学生60余人。据《罗源县畲族志》载,民国18年至民国38年,共有22个畲族村办过私塾,先后聘请私塾先生28人,畲族学生420人。其中常年办私塾的村庄有6个,60%的畲族村仅办3至6年。入学率最高的上土港畲族村,男童均读过私塾,多者6年少者3年。教室多设在村庄祖厝大厅或东家大厅。东家负责聘请私塾先生和筹集薪俸。每个学生每年学费100-150斤谷子。逢年过节给先生送糍粑、粽子或设酒宴请先生,先生照例回赠学生折扇1把。学习时间从农历正月十五至冬至为一学年,农忙休假半个月。学习教材分为:1-2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3-4年,《孝经》、《朱子格言》、《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5-6年,《幼学》、《左传》、《大学》、《中庸》等。兼学书法、珠算。
  3.助学督学
  助学督学是畲族乡村传统的教育一种方式。和汉族村一样,畲民家族也备有学田,作子弟攻读之资,间有依靠祠堂教育而登科及第者。清流县大基头畲族村《冯翊雷氏家谱·学田记》载:“思振家声,再培根底,爰将祖起进公名下产业,创立学田数十担奖掖。堂侄如霆赴试,仗祖宗之灵,一试见售,不负族人之望。自此之后,文武联登,均分此租,尚异人敦廉耻,家励诗书。耕者毋失其业,读者不虚其名。为先祖之贤裔,为后人之嚆矢,此志也。”
  畲民家族以定期的“会文”、“会课”之规矩来督促、奖掖族内学子。宁化县城南乡茜坑村《雷氏家谱》云:“后学之宜励也。……嗣后递年春夏秋冬,每季命族中凡行文子弟作文会一次,先与清明算数日,抽出尝银若干,以备酒饭,交先达者,严较其优劣。如子弟不赴会作文者,罚其父兄银叁钱。”(①《雷氏家谱》,民国甲寅年(1914年)芳饮堂藏版。)上杭《闽杭庐丰蓝氏族谱》云:“岁必课士,以资鼓励,先是吾族,更有蓝氏会课。其会课时,办席初,由先达命题,时艺外兼及诗赋,至晚缴卷。收完后,缄送名宿评列甲乙,优给奖赏。”(①《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8,《杂录》,民国33年,种玉堂镌。)
  4.应试登第
  明清时期,较早接受汉族文化的畲族社区,其畲民读书取试已与汉族无别。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载:“近数十年来渐与土人同化,雷、蓝二氏间或侨居省城,且有捷乡、会试登科第者。”(②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5,《人类和地形略》。)畲族上层家庭屡有登第者。宁化县畲民雷铉于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成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翰林院编修,传为佳话。但在闽东畲族相对集中的社区,畲民赴试仍有受阻。清嘉庆七年(1802年),福鼎县童生钟良弼赴福宁府考秀才,县书王望年串通生监,诬指畲民为“犬养”和“贱民”,将钟赶出考场。此事激起闽东、浙南畲民的公愤,在族众的资助下,钟良弼从县至省反复呈控,最终由福建巡抚李殿图审理,才获胜诉并考中第20名秀才。此事被编成长编畲族山歌《钟良弼》传唱于闽、浙畲族地区。
  (二)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
  民国时期,畲族聚居地极少兴办国民小学。清末民初,漳浦县畲民蓝澄清独资创办和坑养正小学,这是漳浦县第一个私立小学。创办之初,蓝澄清自任教职,教授四书五经,并聘请教员,教授各科知识,还设置了体育课,配备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至民国初年,学校设立寄宿生宿舍,为外地学生求学提供方便。海澄县的隆教、漳浦县的赤岭、湖西等畲族聚居地的畲族子弟纷纷前来就学。该校首届毕业生、蓝澄清的长子蓝长江继承父业,继续支持和坑小学,民国15年(1926年)出洋后,仍然不忘故乡学校,常汇款补充设备,扩充校舍。民国17(1928年)年,上杭县畲民雷史修等人在花厅下的文昌阁创办才溪小学,次年改为列宁高级小学,隶属于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民国17年(1928年),古田县畲族女青年雷静贞受美国教会委派,前往山东省烟台启喑学校培训。民国18年(1929年)8月,回原籍古田县,在毓青小学附设聋哑班,担任负责人,收盲聋儿童25人,培养聋哑儿童教师2人。该校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7所聋哑学校之一。(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救济总会派员接办古田县毓青小学附设的聋哑班,命名为古田聋哑学校。任命雷静贞为校长,拨给龙首校舍,增派教师,宣布该校向全省招生。从民国18年(1929年)至1989年,该校共培养具备初步生产技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约50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26届毕业生中,90%能看口形说话,80%就业。1980-1989年,该校为福州、厦门、泉州、晋江、仙游、邵武、建瓯等地培训的30名教师已成为特殊教育的教学骨干。)民国18年(1929年),毛泽东在上杭县苏家陂畲族村创办平民小学,并亲自授课。民国19年(1930年),英国3名基督教传教士在霞浦县草岗(现名茶岗)畲族村创办圣义小学,聘请教师1名,免费招收学生30人。4年后,教堂烧毁,学校告停。这年,古田县富达畲族村创办国民小学——富达小学。民国23年(1934年),霞浦县畲族聚居地盐田乡南塘保和松南乡步头保分别创办了国民学校,两校教师4人,畲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3左右。民国27年(1938年),福安县长潭、金斗洋创办简易小学。民国28年,富达小学改名为富端中心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政务院《关于建立畲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省文教厅于1952年5月23日通知,将全省少数民族小学收归省文教厅统一领导,直属于各有关地、县文教局(科)。省政府直拨给福安县仙岭洋畲族村(现名仙岩村)1.7亿元(旧人民币),兴建福建省第一座畲族小学校舍。福安县作出少数民族学校免收学费的决定。词年,仙岭洋畲族村创办了公立仙岩民族初级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39人。8月6日,省文教厅下达《1952年下半年少数民族小学设置计划》,规定全省设置少数民族小学40班,配备教师80人,其中福安专区20班,教师40人。
  1953-1957年,省教育厅拨给全省少数民族学校补助费85.17万元,新建校舍5座,修缮校舍14所。拨发设备费4370元、灯油费337元、学生寒衣95套。选派畲族乡村小学教师到教师文化进修轮训班学习。分配中师毕业生到畲族村民族小学任教。汉族教师努力学好畲族语言,配合家长组织路队,护送学生上学。采取半日巡回教学,农闲时多学,农忙时少学;畲族学生中上学有经济困难者都给予学费全免、半免和1/3的优惠,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书簿费补贴。开展课外活动,增强畲族学生的学习兴趣。1955年,全省专设民族小学77所,比1953年增加29所,少数民族学生5278人,为1953年的124.3%。
  1958-1961年,贯彻政府办学和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1958年,霞浦县畲族聚居区民办小学增至42所,公办小学增至11所,畲族学生由1957年的414人增至1952人。福安县增设民办初级小学21所,完全小学1所,不足10个学龄儿童的边远畲村也举办小学。1960年发生大量流生现象,福安县畲族聚居区民办小学多数停办。福安专员公署3次派工作组分赴福安、宁德等县调查研究,采取措施,扶植办学。到1963年冬,该专区畲族聚居较集中的乡村实行公办、民办小学并举;畲族学生学杂费减免40%,减免率高出汉族学生20个百分点;修建校舍,增加设备,宁德县8所民族小学中7所有完整校舍和基本的教学设备;调配一批热情肯干、教学水平高的汉族教师到畲族小学任教。福安县穆阳乡14所公办民族小学的15位教师中,普师毕业程度8人,宁德县9所民族小学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有7人。1964-1965年,增拨经费:霞浦县拨给畲乡教育专款14万元加上民政部门补助拨款,为畲乡建校舍10座,购置课桌椅200套,时钟10台;畲族小学民办教师补贴,比汉族小学民办教师每月多1.5—3元,学生学杂费减免率达26%-27%;担任巡回教学的教师每人发1把雨伞、1对电池、一双胶鞋。福安县拨给畲乡各种专款占全县教育专款总数的55.95%。1964年,共拨修缮、基建费3.89万元,新建畲族小学34所。霞浦县鲤鱼山小学设学校管理委员会,由公社书记、社长、妇联主任、贫下中农协会和公、民办教师代表组成,每学期召开2—3次会议研究事业计划、办学形式、经费筹措、校舍修建等问题,学期初协助教师组织动员畲族学龄儿童入学。举办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校(班)以适应畲乡生产、生活的需要。霞浦县办104班,学生1326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的38.15%;福安县办163班,学生2468人,占畲族小学生总数40.1%。同时调整校舍,合理布局,使畲族学龄儿童能就近入学。1965年,霞浦县有畲族小学115座,173班,在校学生3479人,学生数比1953年增长13倍;福安县有畲族小学175所,346班,在校学生6149人,学生数比1953年增长34倍,学龄儿童就学率77%。但畲族高小毕业生少,霞浦县3479名畲族学生中仅8名高小毕业生;福安县6149名畲族小学生中仅14名高小毕业生。1970年,福安县少数民族小学有252所,其中民办182所,占73%;全日制小学生3838人,业余小学生13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77%。但流生严重,在校高小学生只有303人,仅占学生总数的6%。1974年,福建省革委会要求普及小学五年教育,但办学经费和校舍、师资等条件跟不上,多数学校有名无实。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霞浦县畲族小学仅存42所,在校畲族学生2320人。
  1978年,宁德师范增设少数民族师资班,降低分数线录取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培养了99名畲族教师。1980年,该地区民族专任教师增至378人。福安县畲族中师毕业生全部分配回乡任教,并动员16名在汉族地区任教的畲族教师回乡任教,抽调40名汉族骨干教师支援畲乡小学。该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畲乡小学教师培训班,各学区举办短期专题培训班,帮助畲族教师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县政府对长期坚持在畲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晋升工资奖励。中共福建省委三届五次全会通过《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议》后,1983年6月,省教育厅会同宁德地区教育局,采取与汉族及平原地区不同的措施,加速普及民族地区初等教育。1983年底,福安县在校畲族小学生7920人,比1982年增长34%,畲族儿童入学率由66.84%提高到83%。1984年,该县初中招收畲族小学毕业生达94%。
  1984年9月29日,福建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福建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提出办好中等师范民族班,为民族小学培养师资,在民族小学就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办教师的报酬应与同类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其报酬除国家补贴部分外,集体负担部分应由县(市、区)或乡(镇)人民政府统筹解决,按月发给。少数民族聚居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应适当增加国家补贴部分。同年,省教育厅确定福安县仙岩民族小学为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并给全省15所民族重点小学各配备1台彩色电视机。1986年,福安县普及畲族乡村小学教育,形成4个办学层次:在畲族乡和畲族聚居村委会办10所重点小学;在散居的畲族自然村办初小班或教学班(点);在生源少、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村落实行巡回教学,为不能进全日制小学的畲族女童办夜小学。1989年,全省畲族地区形成民族重点小学、寄宿制民族完全小学、中心小学附设民族高小班、初小教学点(简易小学)和巡回教学等多层次办学格局。宁德地区少数民族学龄儿童16944人,已入学16156人,入学率95.34%,比1981年增长30.35%,接近全区平均入学率97.7%的水平。
  2.中等教育
  民国时期,畲族乡村没有兴办中学,能在中学就读的畲民较少。1953年,在畲族主要聚居地闽东只有畲族中学生10人,占当地中学生总数的0.32%。到1956年,共有33人,其中在普通中学就读者为31人,师范就读者2人。1958年6月1日,福建省第一所民族中学校舍在福安县城关北门破土动工。这年秋天,福安民族中学面向福安专区招生,共招收97人,其中各县的畲族学生78人,占80.41%。1960年,福安民族中学归省教育厅管理,招生的范围扩大到福安、闽侯、南平、三明、福州等5个地(市)。1969年,福安民族中学改名为福安专区民族中学。
  20世纪70年代,畲族聚居地的乡镇办起了小学附属的初中班。1976年,福安民族中学定名为宁德地区民族中学。1978年,该校列为宁德地区8所重点中学之一。80年代定为省重点中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畲族聚居地先后办起了多所民族中学。有福州市民族中学(设在罗源县城关,创办时间为1992年8月),漳浦县民族中学(设在赤岭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84年9月),霞浦县民族中学(创办时间为1986年9月),福鼎市民族中学(创办时间为1987年9月),蕉城区民族中学(设在金涵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87年9月),顺昌县民族中学(设在水南镇,创办时间为1988年10月),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设在康厝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89年9月),建阳市漳墩镇民族中学(创办时间为1993年10月),龙海市民族中学(设在隆教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94年8月),永安市民族中学(设在青水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99年3月),福安市民族中学(设在坂中畲族乡,创办时间为1999年4月)。
  第六节 卫生体育
  表现畲族传统卫生、体育精髓的是畲医畲药和畲族武术。20世纪50年代以后,畲族乡村的卫生条件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同时,通过举办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组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畲族的传统体育的面貌和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世人所了解和认识。
  一、卫生
  畲族医药是畲民长期医疗的实践总结,并形成了一定的医药理论。他们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青草药资源,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性味功能及主要作用,形成了自己居住地域常见疾病防治的用药方法,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畲族医术一般源于汉医和自身的医疗实践。居住在山区的畲医世家都有祖辈相传的单方、验方和医疗技艺。同时也吸收其他民族的医学精华,汉医对畲族的影响尤大。畲民学习汉族医学,或直接师承汉医,经过医学实践,形成丰富的医疗经验,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畲族医药绝大多数是祖传技艺,代代相传,且传男不传女,不收外姓人。绝大多数畲医亦农亦医,以农为主。也有少数畲医悬壶售药,设堂诊脉,个别畲医游走四方,以卖药为生。多数畲医自守家法,自立门户。
  畲医有独特的疾病观和疾病分类法。他们认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肾、胆六脏主宰,俗称“六神”;认为人体有36骨节、72筋脉、12血路、28脉(24脉加任督脉、左右脉),全身有12处气血调和往来之处,按照12时辰(或6时)与24节气(四季)的变化,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12时辰(6时)与四季气血调和往来处都不一样,如果某一气血调和往来处受伤,就会造成血脉不畅,甚至不通,不仅在局部出现疼痛,还可以引起全身变化,重者不治而亡。因此,畲医对12时辰(6时)与季节十分重视,把许多病都称为“六时病”。畲医把疾病分为寒、风、气、血症和杂症等5大类,每大类又根据症状分72种。如寒症有:冲日寒、三日寒、七日寒、百日寒、里寒、风寒、漏底寒、铁板寒、假热真寒等。风症分为内风和外风。内风有蛇惊风、老鸦风、乌沙风、鲫鱼风、痛惊风、夜啼风、摄口风、盘肠风、脐带风、挛弓风、天吊风、慢惊风、镇心风、鹰爪风(鸡爪风)、扫帚风、扁担风等;外风也叫出云,如红云、米云、钱云、雷云、猪母云等。气症也有若干种,如拗气、脚气等。血症主要指妇女出血性疾病,如崩血、漏血、闭经、月经不调等经带胎产之类,也有吐血、呕血、便血等其他出血性疾病。杂症是指除上述疾病外的眼疾、耳疾、骨折、外伤疮疡、蛇蝎咬伤等。畲医内科主要是指寒症、风症、气症、血症等。外科与现代医学的外科的涵义不同,仅指疔、疖、痈、疮、疱疹,蛇、蝎、蜈蚣等咬伤及刀枪利器等损伤在人体表皮上的疾病。
  畲医在治疗疾病中有许多特殊的方法。把中暑、感冒以及周身不适等都称为“发痧”,又将“痧”分为寒痧、迷痧、黑痧、绞肠痧等若干种,他们采取了抓痧、刮痧、捏痧、挑痧、针刺等疗法,借此将“邪气”放出,以达治疗效果。畲医针刺疗法注重部位而不讲究穴位,多用三棱针。畲医有特殊的正骨疗法,对人体筋骨命名特殊,如脊柱称“梁骨”,锁骨称“花眉垅骨”,肋骨称“六条骨”,肩胛骨称“饭匙骨”,尺挠骨称“手担骨”,胫腓骨称“脚担骨”,内外踝骨称“脚目骨”,斜方肌称“大扳肌”,腓肠肌称“后担筋”,骶脊肌称“腰板筋”等。施行正骨时有时采用针刺解痛,而多数仅在局部喷洒清水或醋酸、酒,继而拔伸牵引,捏搓推拿,提接端挤,旋转屈伸,因势利导,以资整复。畲医强调早期一次性整复,认为早期局部肿胀疼痛较轻,容易整复,时间延误而肿胀、疼痛加剧,会增加操作的困难。筋骨复位后用小竹片或杉树皮固定,所用竹片的多寡视疾病而定。外敷药采用新鲜草药,有的是单方,有的是复方。有的配内服药。治疗骨折开始不能用酒调药敷,要经过一段时间(一般4-6周)后才能用药调药。
  畲民对“伤”特别重视,无论身体那个部位碰撞或疼痛,都是“伤”,甚至连关节炎也认为是“风伤”。畲医认为凡机体某部位受到外界突然的强力打击(跌打、扭、压等)而致局部筋骨或软组织受到损伤,统称为伤。受伤后就得及时治疗,若医治延误或失当,加上受到风湿寒邪的袭击,还会转化为风伤。由于医道传承久远,在治疗上也存在差异,甚至同宗治法也不尽相同。畲医对伤的检查诊断除患者自诉外,采用望诊、切脉、触诊、观指甲、看眼睛、药物试探等方法。对伤的诊断均持慎重态度,不轻易敷伤药。诊断时应有明确的受伤史,明显的临床症状,配合其他诊断方法加以确诊,确诊后对症下药。历史上畲医治伤大多采用鲜草药,因鲜草药季节性强,不仅采集困难,有些药源紧缺,给治疗带来不便,故逐渐被中药所代替。祝由治病是畲族山区传统的治疗方法,这是医术和巫术综合的疗法,祝由治病在近代被认为是邪说,而部分畲族村仍沿用此法,即以咒语和符篆等来治疗皮肤病、疖肿疖疮、鱼骨梗喉、蛇蝎蜈蚣咬伤、小儿惊风、精神病等疾病。
  畲医用药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法则。药品是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且鲜品为多,常以鸡、鸭、猪脚、猪肚、猪心肺、猪肉、糯米、红酒、红枣、红糖、白糖、蜂蜜等佐之。用药讲究新鲜,不论单方、复方,一般不用超过百日的干药。畲医出门看病,常随身带一个布袋,边出诊边采集,随用随取。也有少数畲医种植一些常用或稀缺的药材,按季节采集,经加工后备用,也有少数烧灰存性。畲医用药少用石类或海洋类药物,也有用木本、藤本、蕨类、菌类等。一般用药分四季,即春季用春药,冬季用冬药。个别畲医用药也行炮炙。草药中常用畲药有300多种,其中有10多种收入《全国民族药志》一、二卷中。畲族服药讲究时间与忌口,用药剂量都比较大。重视药引作用,认为药引可促进药物作用,多用酒类、糖类,少用童尿。畲医认为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增疗效;糖能补虚调和,行血化瘀,不作为调味使用;童尿能走血去火(要用10岁以下健康男孩斩头去尾中间的尿,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小便),对于跌打损伤或出血性疾患强调要加童尿。
  畲族食物疗法历史悠久,畲民的食疗既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又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病。食疗使用涉及内、外、儿、妇、眼、五官、骨伤等诸科疾病,且普及率极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应用。平时食用家禽、家畜配用中草药,逢年过节炖鸡煮鸭也加入中草药,在畲族村有“九药不如一补”的说法。畲民食疗首先强调以脏补脏,认为家禽的内脏或肌肉组织与人体的内脏或肌肉组织有特殊的补益关系;其次,注重冷(寒或凉)热(温)属性,认为体质冷者要配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配用冷性食物。畲民还认为,冷热掌握不好,有害无益,重者会招来祸害,因此,选用食物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冷热性,同时还要注意季节性,即冬天常用热性食物,夏天多用冷性食物。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畲民总结了普遍性的季节疾病防治措施。畲族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蔓延,并提倡未病先防。清道光《建阳县志》载,畲民“中元是日,捣药草为饼,曝而藏之,病则服焉,绝不用外间医者”。在立春日提倡“撢春节”,即各家都备好晒干的樟树枝或艾叶、石菖蒲等,堆置庭院厅堂焚烧,并召集孩童围绕火堆跳跃,意取芳香之气荡涤污秽,剪除藏匿在檐边、瓦沟、墙缝的毒虫臭豸,祈求全家无灾无病,老少平安。在端午节,各家各户门窗庭院嵌插艾叶、菖蒲以驱邪避瘟。还于当日采集鱼腥草、积雪草、石菖蒲、艾叶、枫树叶嫩心加少许食盐热炒片刻,然后置诸陶罐中作长年保健的备用药物,主要用于防治中暑、感冒、小儿消化不良等症。畲民一般用明矾沉淀饮用水,也用雄黄消毒,夏暑常备野艾熏蚊,春天挖取积雪草炖猪肚,食后可预防夏天暑气等。
  20世纪50年代,闽东卫生部门开始研究畲族医药,主要是汇编畲族民间单验方。70年代,宁德地区医药研究所开始了畲族医药的调查研究。80年代,福鼎县编辑了《福鼎县畲族医药卫生情况调查》。宁德地区医药研究所的《闽东畲族医药卫生情况的初步调查》刊登在《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20卷第1期,《闽东畲族诊治痧症的情况调查》刊登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第12、13期。1996年10月,陈泽远、关祥祖主编的《畲族医药学》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医药丛书”出版。
  畲民居住于山区,中草药资源丰富。畲医常见的中草药有数百种之多,据陈泽远、关祥祖《畲族医药学》载,畲族常见中草药有308种,其中主要的有77种,常用药有30多种。
  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卫生部门开始重视畲族民间单验方的挖掘、整理工作。1958年,福安卫生工作者协会编写了《民间验方、单方编集》一至五辑,穆阳分院编写了《献方1092方》,其中都有畲族单验方。1978年,省药检所在霞浦县召开畲族医药座谈会,会后发动收集畲族验方136方,整理编成《霞浦县畲族验方选》。《福安县畲族单验方汇编》,收集单方、验方57方,涉及48种疾病。陈泽远、关祥祖主编的《畲族医药学》比较系统地汇集了畲族民间单验方313方,包括:内科疾病中的传染性疾病(36方),其中有呼吸系统疾病(11方)、消化系统疾病(25方)、心血管系统疾病(2方)、泌尿系统疾病(9方)、糖尿病(1方)、风湿性关节炎(6方)、神经精神系统疾病(11方)、杂病(22方);外科疾病中的疮疡(22方),其中有外伤(5方)、腹部疾病(8方)、肛肠外阴疾病(11方)、皮肤病(12方)、骨伤科疾病(22方);妇产科疾病中的月经病(15方)、带下病(3方)、乳腺炎(6方)、妊娠病(8方)、产后病(12方)、杂病(8方);小儿科疾病中的小儿传染病(32方)、小儿内科病(15方)、小儿外科病(9方)、杂病(3方);五官科疾病中的眼科(7方)、耳鼻咽喉科(14方)、口腔科(6方)等。
  20世纪80年代后,畲族聚居地的卫生医疗机构逐步完善,各畲族乡均建立了卫生院。
  二、传统体育
  (一)畲族武术
  武术是畲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也是最普遍的健身活动。自唐代以来,发生在中国东南部的畲民反抗斗争,都显示了畲民高超的武艺。畲族村寨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十分注重“修理寨营,演习武艺”。(①漳州浦南《纯嘏堂钟氏族谱》。)畲族男女老少练武成风,他们还开设武馆传习武艺。自古畲民不乏习武之人,他们多因隐居山林,化剑为犁,武艺渐渐失传。福安市穆云畲族乡高山畲族村钟姓族谱载:“先世肇迁祖为忠震公,武略冠一时,前明崇祯时,寇盗蜂起,或有谋哨聚众数名,公弗从,贵以大义,遂归隐于考河,旋迁斯土而家焉。其所持械重皆倍于常,后世子孙弗能用,因铸为农器。”(②《钟氏族谱》,修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现流传于世者,主要有拳术和棍术。
  1.拳术
  蓝枝拳。相传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广东大埔畲汉义军首领蓝松山所创,流行于闽南。蓝枝拳的套路有“四步”、“削竹”、“云眉”、“中拳”等20多种。特点是马低腰活,手住力聚,脚来手到,能攻善守,硬如钢铁,软似糯糕。攻击时拳、掌、肘、臂、脚协作。脚手并举为蓝枝拳之精华和妙法。用手攻击上盘,用脚攻击下盘,使用相反方向的力,有“无影脚”之称。在实战中来则相迎,去则相送,有如四两拨千斤。蓝枝拳用地面积小,在1平方米的地面可以自由打转,能固守阵地。
  洪拳。相传为闽南畲族兄弟钟元道、钟元顺所创。他们在诏安、云霄、平和等地靠打拳卖药为生,后随家族迁徙至南靖山城镇三卞村定居,并开设颍川堂武馆,传授洪拳。洪拳的特点是以站马、打木桩、冲拳、推掌根、切掌刀、甩手臂为主,无论手或脚,始终体现刚强之力。手型有拳、掌根、掌刀、单食指、肘节长技拳、钓拳等。掌根多用于上盘推冲,单指多用于插。指的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掌口多用于切腰,臂肩、肘节多用于靠压。手法灵活,防中带攻。上盘不易受击,手法隐蔽,不易露出破绽,进退自如,能攻善守。
  金斗洋拳。相传为福安市金斗洋雷姓第三十二世雷国楚(当地称三十二公)在原有祖传畲族拳的基础上,师承南少林铁珠和尚,吸收少林拳精华融汇而成的一个流派。具有南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防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独特风格特点。金斗洋拳的精髓是“形威”,在演练中,讲究形象威武、雄伟彪悍,配合使用稳健的步法和气势雄壮的震脚,以威慑敌手,达到从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目的。力猛,重视气与劲的配合,其发力动作要求气息吞吐浮沉的配合,发动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以气催力发拳时常伴有“咳!”“嗨!”的吼声,以助发力和拳威。畲族拳的步法有:八字马、不丁不八马、虚实马等。演练时步法稳健,很少有高踢和跳跃动作,要求实路中出步“落地生根”。“马实”是畲族拳最基础和至关重要环节。畲族拳的手法极其丰富,其中以指法掌法最为多见,且招招实用,攻敌要害;演练中有一指点穴、二指摸珠、二指锁喉、三指挑裆、四指插肋、五指抓拿手法。金斗洋拳练功要求:一疾、二硬、三力,被誉为“三绝”。它讲究实战,套路简短精练,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其动作招招立足于实用,强调体现疾、硬、力的特点,并且很重视功法的练习。畲族拳师有这样一句口头禅:“练拳加练功,胜似孙悟空。”他们结合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摸索出一套方法独特、行之有效的练疾、练硬、练力的练功法。主要练功方法有:“桩功”、“一竹功”、“竹把功”、“三年功”、“铁砂掌”、“铁臂功”、“避露功”、“眼功”、“搬石磨”、“推石球”、“耍石狮”、“玩石锁”等。林荫生、王建民将金斗洋拳术编写成书,名曰《畲族拳》,1987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八井拳。又称“打工头”,相传为罗源县八井畲族村雷安居、雷安和兄弟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广东潮州引入。攻防套路有:半龙虎、虎桩、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其中半龙虎为最基本、最普及的套路,共有12个动作:三箭、挖鞭、三碰、牵基、圆化、赴掌、牵马、掩耳、断桥、三垮、按手、十字。虎桩有10个动作:一步、十字、开弓、转打、无虎围柱、七心移步、猛虎卧地、三角拳、赴拳、赴拳刺竹。五虎有30余步,七星有8步,十八罗汉有18步,都是在半龙虎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动作多模仿动物,伸如老鹰展翅,扑如猛虎下山,动如龙蛇飞舞,静如老龟坐石。每个动作都攻防兼备,步伐稳健,节奏分明。
  四斗拳。在罗源八井拳术的基础上,经过数百年传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攻防套路,具有南拳短促有力、迅速凶猛的特点。拳术的攻防有半龙虎、虎粧、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其中以半龙虎为最基本的一套,一共有12个动作,即三箭、挖鞭、三碰、牵基、圆化、赴掌、牵马、掩耳、断桥、三垮、按手、十字等。三箭,即预备开始发拳,向前三个箭步;挖鞭,畲民把脾称为“鞭”,挖鞭即一手顶住对方的攻击,一手进攻对方的脾位;三碰,即一防二变三攻,攻击对方的喉部;牵基,即顺势破坏对方的平衡,继则两次进攻对方的眼睛和脾位;圆化,“圆”畲语“转”的意思,即避开对方的进攻,转而侧身进攻;赴掌,继圆化之后,果断地以双掌攻击对方的腋下和脾位;牵马,即一脚靠近对方,双手压住对方的手和喉咙,然后手向前,脚向后着力,做类似以牵马的动作,使对方仰倒;掩耳,先抓住对方的双手,解开其进攻,以掩护自己,然后双手先后向对方头部(眼、耳)和胸部袭击;断桥,以一手解开对方进攻来的拳(称为“桥”),另一手向对方腹部或生殖器作致命性的进攻;三垮,第一次进攻为一手解开对方的正面进攻,另一手则攻击对方的太阳穴,第二次进攻为一手解开对方上面的进攻,另一手打击对方的腹部,两次进攻失效,则用第三拳袭击对方的腹部;按手,一手解开对方的进攻,另一手指向对方的喉部作致命的袭击;十字,解除对方的攻击,进攻对方的胸部,再进三步,退三步,然后跨上一箭步,再蹲下,用手拉住对方的脚,猛力提起来,打倒对方。这个动作,步子共十步,站立时似“十”字,故名。半龙虎的每一个动作基本上是三步一反复,作完一个动作后便大喝一声,称之“开声”,它进攻多用手,脚立成马步或箭步,显得威武健壮。虎桩分一步、十字、开弓、转打、五虎围柱、七心移步、猛虎卧地、三角拳、赴拳、趁拳刺竹等10个动作。五虎有30多步,七星有8步,十八罗汉有18步。这些套路都是在半龙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提炼的。动作有时似老鹰展翅,有时如猛虎下山,有时又像观音坐莲。每一个动作都有攻有防,攻防结合,连贯自如,节奏分明,步法稳健,简练有力,短促实用。
  双华拳。双华拳是南拳的一种,有龙粧、虎桩、牛家桩等,各有套路。如拳母、拳花、小五路、大五路、六路、七星拳、八号头(八仙过海)、九路、五马拳(五马分尸)、登峰拳(鲤鱼跳龙门)等十余套。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撕、跳等,多以弓箭步为主,步型稳固,紧凑朴实。进攻多用拳肘,防守常用前臂及掌,讲究用肘护肋,进退辗转。其特点是“下如铁打,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似铜铃”。它要求下肢稳重,上体内转圆活,两手像辗盘转动,每转一手法,必先脚步踏稳,而又弹跳自如。
  2.棍术
  棍术有两种:一种叫齐眉棍,也叫七尺棍,源于浮柳蓝家第一代传人蓝意清。可单耍,也可对打。单耍叫“中栏”(有攻有守),对打叫“盘槌”。它有三步进三步退(蛇吐舌)、金鸡琢米、猴子翻身、采脚、牛牯转拦、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天观地铡、双头追等十多种套路,每套4-20节。其基本动作有:点、拨、戳、劈、盖、翻、转、挂、撑、跳、架等,要求眼灵手快,连贯有力、虚实难辨,变化多,幅度大,强度大而要求细。另一种叫丈二棍,又叫长槌,也分单打和对打,有攻有防,攻防兼备,它也有十多个套路,每套五至十节,其基本动作有挑、戳、劈、拨、撑、跳、架、扫、击、盖、抢、推、背、撩等,要求幅度大而快速,准确而有力,强度大而手身步法稳健细腻。
  (二)其他传统项目
  1.打尺寸。“尺”为长木棍,“寸”为短竹条。对打时是以“尺”打“寸”为基本动作。相传唐代畲族英雄蓝凤高在汀江与敌军作战中,把弓拉断了,敌军欲射杀他,蓝凤高用手中断弓将射来的箭一一拨落。后人为纪念蓝凤清,将打尺寸活动发展成了一个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比赛形式有4种,即追逐对打、四面招架、手接“尺寸”、攻守阵地等。
  2.登山。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封龙节、六月初一、九月初九都举行登山活动,地点多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区。届时不限地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参加。以先到达目的地者为胜,而后进行对歌、打猎、酌酒等活动。1980年,霞浦县体委、民政局、文化局共同举办传统登山活动,组织800多人登雁头山,此外,还组织登半岭山。福安组织登白云山。蕉城区登龟山的场面最大,邻近的族亲都赶来参加。在霞浦等地,人们登到山顶时,各村寨另精选五男五女组成“十全队”,再攀新高峰,称“赴蟠桃会”。首先到达峰顶的“十全队”,可得到“仙桃”、“仙酒”奖赏。夜间篝火通明,直到拂晓观日出后始归。
  3.骑海马。在滩涂上驾驶“滑板”,是一项结合生产劳动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霞浦、福安沿海地区。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戚继光由浙江来福建抗御倭寇,仿照北方雪橇的形式制作“海马”(一块长约1米,宽约40厘米的木板,前面加两个扶手),在福宁沿海滩涂上训练士卒,以便追击出没在沿海、岛屿的倭寇。从此,“海马”便在福宁沿海普遍使用,成为滩涂“讨小海”作业的一种生产工具。霞浦县下岐山、瓮里村的畲族村民,会选择讨小海路途的全程或一段,从约定地点出发,以一只脚跪在“溜板”上,两手像握自行车车把一样握住“溜板”前头的横杆,另一只脚用力蹬滩土,使“溜板”前进,以此比速度、比负重、比花样决胜负。
  4.猴抢蛋,又称猴孵蛋。在地上画一直径30厘米的圆圈,圈内放3枚鸡蛋大小的鹅卵石。1人乔装母猴,两手撑地,双脚轮换支地,配合双手护“蛋”,要眼观四方,尽力保护着身下的3枚“蛋”,并用悬空的那只脚,横扫抢“蛋”的猴仔。其他若干人乔装猴子,在圈外极力抢“蛋”。抢者被踢中或扫中即输,3“蛋”被抢,则输一局,罚唱山歌或学动物叫。连输3局者,被罚退出游戏。故猴孵蛋口诀为:猴子看“猴只”,防止来偷你;猴脚踢了着,换你去“孵只”;“猴只”三盘光,猴本就输光;三盘连连输,猴母逐出厝。5.虎抓羊。10人以上拉手围成圆圈,象征“羊栏”。另选一人在圈内为“羊”,一人在圈外为“虎”。羊可在“栏”内外自由跑动。拉圈为栏的人按节拍移动跳跃,双手上下摆动,像挡门保羊阻虎。双手上举时,表示“栏”门开,“虎”方可窜人“栏”内抓“羊”,“羊”破“栏”而逃。这时,近“羊”的两个赶紧松手,让“羊”外逃,而后立即复原。场上“虎”追“羊”逃,“栏”门时关时闭,至“羊”被“虎”抓住为止。被抓的“羊”可罚唱山歌,也可改抢“虎”。
  6.打枪担。表演者腰佩刀鞘(俗称割吊),一手握柴刀,一手持枪担(竹制挑柴扁担),且敲且舞。在“嗒嗒、嗒嗒”的节奏中,透出一股纯朴的山野劳动气息,虽无音乐,却有节奏。它吸收了畲拳畲棍中的拔、挑、架、臂等“对打”动作,融体育、舞蹈为一体。
  7.舞龙。畲族每到节日必有舞龙活动,祝福村寨平安欢乐。
  8.顶棍。也叫双推竿。用一根1一2米长的木棍,两人对立推项,有手顶、胸顶、肚顶、肩顶等。
  9.顶牛。二人在地上碰撞、斗力。其一用脚冲撞,即二人皆1只脚跳动支撑身体,另只脚后弯,用手拉着。互用膝部碰、顶、撞另一方,至对方双脚着地为胜。其二用头顶撞,二人俯地、头顶头,互拉双手,靠腿部和腰部力气,把对方顶出活动界限为胜。
  10.猴占柱。以柱子多的祠堂、众厅为活动场所,活动者要比柱子多出2个数。每柱只限站1人,甲乙两者没位置,形成甲追乙,乙即奔跑躲避,如逃进丙位,丙即让位奔逃以避被捉。这样一来,如丙遇险亦可找丁柱安身,丁也立刻奔跑他避。场上始终保持一追一避,直到甲追拍到人为胜。而后,被拍的人当甲,活动重新开始。
  11.跳沟越野。选择沟渠横亘的山野进行比赛,跳沟前进,也像跨越障碍物赛跑一样。赛时择定地点,统一方向,同时起跑,跳沟前进,以跑得快、跳得稳、首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12.爬树。比爬树既是体育活动,也是生产需要。比赛时选择在林间高树进行,以攀得快、攀得巧、攀得高取胜。还有爬竹竿,可用手用脚,也可以只用手,不用脚,或倒立着攀爬而上,以爬得快、爬得高者胜。
  13.射箭。比赛时,确定地点,统一箭弓,选好射靶,按编组或个人依次发射,一般以三箭为准,命中靶中最高环数者为胜。
  14.放纸鸢。畲族村山高风大,秋高气爽时,畲族青年做长方形瓦式纸鸢进行比赛,以花样新、飞得高、飞得稳取胜。
  15.掰手腕。双方各以右肘关节部位置于桌上,小臂抬直握住对方手腕上部。一方被压,腕角触桌者为输。比赛一局后交换一次位置。采用五局三胜制。第七节 宗教信仰
  一、槃瓠传说与祖先崇拜
  槃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传说内容在福建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畲族称“槃瓠”作“忠勇王”、“龙麒”、“盘护”、“高皇”等,“槃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的表现。
  关于槃瓠传说,族内最有权威的文字资料是列于畲家诸姓谱牒之首的《敕书》,或密藏于族内的《重建槃瓠祠铁书》、《广东盘皇铭志》、《开山公据》、《抚瑶券牒》等。刊于宗谱的《历朝封赠》、《会稽山七贤洞记》、《重修潮州凤凰山总祠记》、《龙首师杖记》等也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畲族史诗《高皇歌》也世代传诵着这个传说。
  关于槃瓠传说的实物材料是珍藏于畲家祠堂的祖图和祖杖。“祖图”又称“太公图”、“永远图记”、“长联”、“环山轴”等。今藏的祖图多为清代物品,以麻布、土布为底,平图勾勒,浓墨重彩,以条状横幅长卷居多,也有直幅多屏组合而成。画面配有文字说明,图文并举,以槃瓠传说为依托,展示畲族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文化习俗等。祖杖又称“龙首杖”、“法杖”、“族杖”等,是畲家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今藏的祖杖雕成龙头,有长短两种。长者四尺多,藏于祠堂;短者二尺余,置于祖箱。《龙首师杖记》载:槃瓠“……游山畋猎。不料皇天降临,廿二年正月十四日被山羊角伤其左胁,登树岔而卒。十七日得尸而归。彼时,文武官员奏上帝……命将士将树砍回,召青洲范氏雕匠刻槃瓠王颜像,名曰:‘师杖’。每朔望焚香致祭”。(①载于福安坂中林岭《雷氏宗谱》,修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谱内附言:“依旧抄录。”)祖图、祖杖是畲家传世之宝,平时秘而不露,唯有祭祀仪式才得以展示。
  槃瓠传说中,槃瓠与三公主有三个儿子及一女婿,高辛皇除了给他们赐姓外,还封了爵号领地,盘自能封武骑侯处南阳郡,蓝光辉封护国侯处汝南郡,雷巨祐封立国侯处冯翊郡,女婿钟志深封敌国侯处颍川郡。上述四者是槃瓠崇拜的历史化产物,也是畲族远祖崇拜观念的起点。蓝光辉、雷巨祐、钟志深等传说人物成为当今畲家三大姓,即蓝、雷、钟的支脉始祖。蓝、雷、钟三姓祖宗牌位上眉落款分别标明“汝南郡”、“冯翊郡”和“颍川郡”。
  槃瓠传说和祖先崇拜形成了畲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氏族宗教的神灵。加之诸姓直系的列祖列宗,构成畲家祠堂中祖先崇拜的偶像体系。
  二、世俗神灵
  氏族神灵之外,畲族民间信仰的世俗神灵由六个方面构成:
  (一)神圣化的族内英雄与历史传说人物
  指历史上确有其人,曾有过非凡业绩的人物,生前受村民拥戴,死后被奉为神灵,不仅为本村本姓所膜拜,而且成了灵威弥漫一隅的地域性神灵,并为当地族内人共同祭祀。如闽东福安金斗量(今名金斗洋)村“雷氏三十二公”雷朝宝,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武林高手,时人称为“豹子师傅”。相传他师承南少林武僧铁珠,武艺震慑一方,曾率领村民抵御外族侵犯。他逝世后,金斗量村民建庙宇塑金身于村口水尾,以作神灵供奉。随后,“豹子师傅”成为闽东畲族的保护神。与之相类似的保护神还有闽东钟氏的开基祖,福安坂中大林村“钟熙侯王”等。著名的畲家传说人物如雷海、雷万春等也被奉为神灵。雷万春相传为唐代将领,打虎擒豹的大力士,平叛安禄山时中箭身亡,畲村作为保护神塑像供奉。雷海,又称“田公元帅”或“田都元帅”,相传为福建汀州人,又传为雷万春哥哥,唐代宫廷乐师,以琵琶击打安禄山而遭害,其骨殖由福安畲族老乡置于南安十七都坑口。又传唐军收复长安时,雷海灵魂也来助战,因战场上烟火蔽天,“雷”字战旗仅隐约现出个“田”字,因此有“田都元帅”之称。于是,雷海也成了雷家祈福禳灾的保护神。
  (二)职业性神灵
  悠久的狩猎生活形成了畲家的猎神崇拜。闽东畲族猎神有雷万春、“吴三么”等。受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经济的影响,畲村还产生了农神。
  (三)神格化的自然物体
  畲家自然村中与农耕生活最为密切的神灵,如谷神、谷娘、谷仙子、种子仙、稻秧仙、青稻仙、黄稻仙等。另者多是位于畲村附近的巨形或奇形的岩石或树木,由于这些物体形象迥异,便敷演出精灵化的传说,作为神灵供奉。畲家生儿育女常请这些“石母”、“树神”庇佑,将自己的子女托付于这些自然神衹,将子女的名字冠以“石”字或“树”字,如“石贵”、“石禄”、“树生”、“树发”等。畲村有人畜患病和遭遇自然灾害时也在“石母”或“树神”前焚香跪拜以求禳灾避邪。
  (四)汉族社区渗入的民间俗神
  畲、汉杂居,受汉族宗教文化的影响,畲家也普遍供奉灶神、土地神。闽东畲族山区有林公大王,相传他俗名林子芹,原籍蕉城,后迁福安溪潭吉坑村。他为民除害,杀死白马大王的恶虎,后遭白马大王暗算身亡,遂成闽东农村的俗神。林公大王麾下有周、程、杨、柳四位锤锣将军、喝喊大神。畲家也将林公大王作为当境土主,即村庄守护神。
  (五)世俗化的道释诸教尊神
  佛教神灵观世音菩萨是畲家普遍膜拜的偶像,畲家没有独立营建的佛寺,他们将观世音菩萨供奉于住宅前厅左边神堂佛龛上。畲家膜拜的道教神灵有“三清”、“三官大帝”、“真武帝”等,畲家将上述诸神一并供奉。畲村没有道观,仅于神堂神龛上或住宅大厅的中堂壁上设立“感应灵台”,并且不以图像显示,仅作文字标识。畲家巫师备有上述诸神画像,以应法事活动时张挂。
  (六)鬼魂幽灵
  畲民“俗信巫事鬼,祷祠祭赛,则刑牲庀具,戴树皮冠,歌觋者言,击铙吹角,跳舞达旦”。(①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畲村流传厉鬼有五通鬼、天吊鬼、伤亡鬼等。相传五通鬼是天上佛子兄弟五人,因违犯天条被赶下凡转而为鬼。畲家认为此鬼最凶,许多畲村建造五通庙祭祀。天吊鬼在空中游荡不止,脚不着地,专伤儿童。伤亡鬼系因伤而死或死后无人祭祀的游离鬼魂。
  三、畲族巫师
  畲族巫师又称“师父”、“师公”。他们自认为不仅有闾山之术,还兼得茅山之术,即集闾茅之大成。畲巫藏两颗仙印,一为茅山印,一为闾山印。在清酿仪式中所吟唱的经文表明这一特征:“承请闾茅众师公,头带花冠身着红。行符咒水游天下,杜灾降福纳凡民,请上师公为教主,证明清醮保安康。”畲族巫师法器有法衣、神裙、龙旗、龙伞、龙角、法帽、头冠、手香炉、五雷牌、灵尺、香炉、击罄、净盂、三音、喾杯、铃刀、天尊、丝鞭等。畲族巫师做法事有“文堂”、“武堂”之别,又称“文科”、“武科”。“文科”法帽有地域性差异,闽东畲巫法帽类似道士发髻,闽北畲巫法帽类似于仕人帽,称“水古帽”。身着法衣也有差异,闽东巫师着龙袍,闽北巫师着红、蓝两色长袍。“武科”头饰基本相同,额前套上皮制头冠,头冠描绘面目狰狞的兽头,再裹以红色方帽。巫师腰间均系红色神裙。一般的法事都是文武兼作,交替进行。文场以唱为主,钟鼓相伴,轻柔缠绵,有时边唱边以碎步绕圈,动作幅度较小;武场则边唱边舞,龙角噺鸣,锣鼓交作,动作幅度大,粗犷豪放,是畲族巫师的强项。畲巫法事的表演形式充满地方道教文化色彩。畲巫法事的程序和吟诵的经文虽以道教文化为主,但还时时突出畲家氏族神灵信仰的内容。如在法事进行中供奉氏族神灵,法事过程重现畲族先祖“坐龙坛、学法于闾茅二山、练就与鬼邪周旋的本领、为抵御欺侮越九重山(或穿九州)穿五岳、身经百战一路行丐回家”等情节。法事程序中插入齐诵畲族史诗《高皇歌》的项目等。畲族巫师施行法术时配以不同手势,各种手势统称“手诀”,俗称“雷诀”。常见的有38种“藏身诀”、4种“打鬼诀”、2种“吊楼诀”和2种“罗房诀”等。各种手诀有不同的行法功能。罡步是畲族巫师的基本步法,在行罡布法中以奶娘踩罡最具法术灵威。畲巫行法时,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巫术乐器有龙角(羚号)、三音锣、铃刀、法铃、法鼓、木鱼、大钹、小钹等。畲巫行法有时也请汉族巫师协助。
  四、祭祀仪式
  (一)时令祭
  畲族的一般节日里都有祭祖仪式。最为隆重的是新年祭祖,称为“做头祭”,头祭日期多在“五日年”内,或在“上八日”,即正月初八,或正月十五上元节,地点设在祠堂、众厅、祖厝等。祭礼由族长主持,陈列祖图、祖杖、宗谱、供品,必献全羊。仪式中唱《高皇歌》、诵祭文,按辈分先男后女依序拜祭。畲族巫师斋醮设坛行法事,拜祭者游村游乡。礼毕聚餐,俗称“食太公饭”。
  (二)醮明祭
  畲家子女年届十六,必将通过一种特殊的祭祖仪式,由家庭成员“入录”、“度身”转为宗教成员。该仪式称为“奏名传法”,俗称“做序头”、“传师学师”。学过师的男子和仪式中任“西王母”的女子生前受人尊重,死后亦加倍荣耀,生者要为死者做功德,时间长者三天三夜,短者一个昼夜。没有“学师”的人,死后功德可做可不做。若做,则称为“白身功德”,只能做一天一夜。学师未传代者死后着红色寿服,已传代者死后着青色寿服。传师学师仪式依祖传经文《卷头本》规定的程序进行。传师学师有60个主要程序,需三天三夜完成。闽东有的畲家的“奏名传法”略有不同。奏名对象不分男女,但必须是从事巫师、地师、医师、木匠、接生婆等自由职业者,住户中上一辈有奏名者,下一辈起码也要有一人奏名,代代相传。需奏名者要凑足100名,一次性完成,这样做一是有规模有气势,二是节省开支。仪式在每年正值农闲的冬至前夕举行,奏名时以13张八仙桌相捆作“洪楼”,本师、祖师2人,口唱“移风即速起洪楼”,众人将桌子扶起,本师、祖师随势攀登而上,至13张桌相叠的最高层,随后又边唱边从每张桌上翻下,动作熟练敏捷。也可仅以3张八仙桌相叠,称为“三司案”,象征三界。奏名传法者有主奏、护奏、保奏等,各司其职。奏名传法所依经书10余卷,其中《证龙坛》具有代表性,经文内容是“传法”者(即“本师”)和代“奏名”者(即“引师”)的相互对唱。奏名传法时,每个奏名者须填写诘牒,一式两份,一份阳牒,一份阴牒,诰牒签署奏名者的“奏名”(即“法名”)、职业及从师对象(即所奏神灵)。一般从事巫师职业者奏请临水奶娘,从事地师职业者奏请伏羲、文王,从事医师职业者奏请神农氏,从事木匠职业者奏请鲁班神。仪式结束,两份诰牒相连,盖上骑缝章,其中阴牒焚化,阳牒保存。待奏名者去世时,再由巫师将阳牒焚化,据说是便于奏名者进地府时,将阴阳两牒核对无误。亡故的奏名者的超度时间一般比常人多一倍。闽东“奏名传法”汉族道教文化的色彩浓厚。
  (三)迎祖祭
  又称“请祖祭”。闽东迎祖即接迎祖亭,祖亭内设置祖牌和祖杖。畲家蓝、雷、钟三姓除供奉氏族神灵外,同姓同支畲家还共设祖亭一座,由县境内外的同姓同坛的畲族轮值陈列祭祀。经商议按顺序由乙村向陈放祖亭的甲村请回祖亭,置于本村祠堂或祖厝大厅,敬奉三年或两年后,再由丙村至乙村请祖,依次类推,周而复始。如闽东蕉城畲族“迎祖”,雷姓“迎祖”在县域内由猴墩、新楼、高山村互轮祭祀。县域外,猴墩与福安牛石坂、下白石下赤、金腰带、广门、半岭轮流祭礼。际头村、麒麟寨分别与罗源县竹里林、护国林洋村等对轮祭礼。谒祖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之间,逾期不请,须待来年。若村里有特殊的天灾人祸,可不受此限,“迎祖”禳灾。请祖由族长主持,畲族巫师执行。请祖仪式队列庞大,始则数十人,后至数百人,前簇后拥,井然有序,气氛热闹隆重。队列前举忠勇王及其子婿封侯旗幡,又设銮驾仪仗队伍,包括“肃静”、“回避”牌开道,乐队奏乐鸣铳,龙伞护卫祖亭等。请祖队列路遇畲村,必将停步路祭。队列进村,18名畲家少女擎展祖图迎接,随旗幡祖亭进村。
  (四)祠堂祭
  祠堂祭在祠堂中举行,包括与祠堂有关的祭祖仪式。除了建祠、修谱的日子外,闽东畲族还把祠堂祭谱仪式定于农历七月十一至十五日。这种祭谱仪式是明显的汉人习俗。祭谱方式规定,无祠无谱村不举行。祭祖由各户轮值主办,有祭田收入的由祭租户开支,无祭田收入的由各户平分开支,有的宗祠由捐助收入开支。七月初一筹划祭祖,拟定祭祖祝文、整理祠堂、洗净祭器、备足祭品。祭祖日由午夜子时鸣炮一响,族人准备,丑时鸣炮二响,主祭与陪祭者入祠,寅时鸣炮三响,迎族谱进祠、宣读祭文、集体祭祀。主祭人由族长或村中德高望重的“伏老”(即“族老”,宗族中之年长而有威望者)担任,陪祭者为各户家长,限于成丁男子,无男女代。另设通赞2人、引赞2人、诵读祝文2人、司众钱1人、司箔钱1人。祭毕,参祭者食“饮祭”(称为“馔席”)一餐,宗谱交下次值祭者保管,祭器饮具也轮流管理。仪式沿袭至20世纪末。
  上述部分仪式已经绝迹,部分仪式或程序简化或逐渐消亡。
  五、巫术活动
  畲谚云:“山哈做生,华老(汉族)做死。”意为畲家法事注重现世,巫术活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畲家狩猎,“云闻有咒术,能拘山神,取大木箍其中云为吾致兽,仍设阱其傍,自是每夜必有一物入阱,餍其欲而后已”。(①谢肇淛:《五杂俎》,卷6,《人部》。)
  平时,畲族遇事便求卜问卦。常见卜卦形式有两种:(1)“问凳”,又称“凳卦”,这是一种畲乡独有的古老的占卜术。此凳长条,约1.5米,凳中一个三脚支撑架,此凳可高、可低、可旋转,十分灵活。卜卦时,在祖宗香案前设立祖师香案,焚香膜拜后两人分坐“问凳”两头,上下左右,旋而动之,其中一个述说所断卜内容。(2)“问神”,又称“降神”。畲家中堂设“感应灵台”,由畲家认为受神灵传授的男子主卜,其人横坐于香案前“圆梦”,以念咒请神,让神灵附体,代表神灵回答所占问的问题。此术与汉巫大概相类。
  畲族若遇人丁病灾、六畜瘟疫时,即请畲巫驱鬼镇邪。这时,畲巫手持法器,口念咒语,笔涂符箓。家人将符图张贴于病家卧室门楣或猪栏牛舍等,以此祛除病灾。
  除上述念咒语、涂符箓等简捷、便利、及时的巫术活动外,还有较大型的法事。此类法事往往目的性明确,急功近利。法事一般分为祈福型与禳灾型两类。
  清酿道场为最隆重的祈福型法事。农历正月,畲巫主持,为保佑村部人物咸安,田园大熟,六畜兴旺。举办清醮道场,长者历时三昼夜。
  在禳灾型法事中,畲巫多以“奶娘踩罡”施行法术,此法术以罡步驱鬼镇妖。遇村民久病不愈,畲巫行“十保疏”,行法目的是在病家的亲戚好友中找出10位壮丁为病患者担保,以驱除病魔,是一种精神疗法的适时法事,法事历时一夜,通宵达旦。
  畲家死了人,要超度死者亡灵,由畲巫主持法事,仪式简便。超度死者为了生者,这是祈福与禳灾混合型的适时法事,称为“做阴功德”,闽东畲族又称为“会暝”。非正常死亡者畲家要举行“拔伤”法事。
  上述巫术活动已日渐减少。
  第八节 家庭与宗族
  畲族在千年的民族迁徙过程中,主要以家庭为主三五成群进行。明清以后,畲族由游耕逐步转为定耕,畲族的乡村聚落逐步形成,其宗族形态确立。
  一、家庭(一)家庭构成
  根据1990年人口统计资料,畲族家庭户的类型和汉族相似,都是以核心家庭(以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两代户)为主,比重最大,三代及以上户次之。但畲族单身户比重偏大,三代户比重高于汉族。
  [=此处为表格(表4-331990年按户主民族成分分类的家庭户类型比例构成表 单位:%)=]
  (二)家庭成员
  畲族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同于汉族,由于畲族妇女与男子一样参加田间劳动,是家庭经济来源的创造者,凡家庭重大事务,妇女都有权过问,还可以直接参与决断。当家的妇女,特别是大家庭中的老年妇女,更有发言权和决断权。有的畲族村女子有继承家产的权利。有的畲族家庭虽然自有男孩但却把女儿留在家里招婿,兄弟姐妹可平等分享家产。过房到叔伯家和其他人家的女子,享有继承权,任何人无权干涉。妇女失偶,有权支配先夫的财产,并且还有招夫入赘的自主权,先夫家人无权干涉。
  畲族村很少发生虐待妇女现象。但有的畲族村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女子不论出嫁与否都没有继承权。祠堂家法族规对妇女行为作了明确的规定。福安大林畲族村《钟氏宗谱》的《家范》篇记载:“闺门之内,肃若朝廷,家道青白,实始于此,二南之化,本于正家,正家之道,先于妇人。”福安溪柄东山《雷氏宗谱》内《家训》篇要求妇女“出作入息以安本业,并要勤慎治家,及敬奉舅姑”。“然或翁姑不敬,妯娌为仇,牝鸡司晨”者要“重罚其夫”。福安甘棠田螺园《雷氏宗谱》中辟有专章记载烈女节妇。清代古田县富达畲族村还立有守节妇女的石牌坊。
  畲族舅父有较大的权力,在畲族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婚丧喜庆,都得延请舅父参加,并充当重要的角色,听从舅父的安排。家庭纠纷,兄弟分家,都由舅父主持。
  (三)婚姻规制
  自古畲族实行族内婚,“中以雷、蓝、盘、钟四姓为众,相为匹配,不得与齐民齿”。(①余文仪:《仙游县志》,卷53,《摭抚志·丛谈》,清乾隆三十六年。)虽全是族内婚,但不同畲族村有不同的规定,有的畲族村规定同姓不同祠堂便可通婚,有的畲族村却严禁同姓通婚,如果发生此类事情,异姓畲族可以抢婚。封建社会后期,畲族婚姻的壁垒有所松动。清道光《建阳县志》载,嘉禾一带佘(畲)民“半染华风。欲与汉人为婚,则先为其幼女缠足,稍长,令学针黹坐闺中,不与习农事,奁资亦略如华人”。(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清道光十二年。)在畲、汉相杂居的社区“出人为友,婚嫁相通,与汉种无分彼此焉”。(②周邃然:《永泰乡土志》,第七课,《土著种族》,清光绪年间。)
  畲族婚姻规制,除女嫁男家、寡妇再嫁、上门婚外,还有:
  1.男“嫁”女家,即把儿子“嫁”到女家,男方称为“去当儿”或“做女婿”,女方称为“喊儿”或“招亲”。畲族可把几个女儿留在家里“喊儿”,“去当儿”的并非家境困难或兄弟多的,富有人家或独生儿子也可“去当儿”。有少数人家把女儿留在家里“喊儿”,而让儿子“去当儿”。这类婚事村里无人干涉,也不歧视。男“嫁”女家的婚礼与一般婚嫁相同。“去当儿”的男子要从女姓,所生儿女均从女姓,与妻子家的兄弟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有的畲族村中“去当儿”的男子所生的儿子,两家对分,即长子从母姓,次子从夫姓。
  2.“做两头家”,亦称“种两头田”。夫妻俩要种两家田地,赡养双方的父母。这种婚事无需行郎、赤郎,也不办嫁妆。仅双方各办若干桌喜酒,婚仪比较简单。“做两头家”所生子女分别从父母姓,一般长子随母姓,次子从父姓,长大后分住两家,分别继承两头财产。
  3.“服务婚”,有的畲族家庭因男子年少,家庭缺乏劳动力,以长女招女婿担负田山劳作,被招者在岳父家服务三年,以劳动成果抵作聘金。三年后,携妻回家。
  4.“回头亲”,这是畲族古制,即母舅之子享有娶表妹为妻子的优先权。一般外甥女未经母舅许可不得嫁人。
  5.“对婚制”,即双方的子女互换,结为婚姻。
  除此之外,还有“姑换嫂”、“童养媳”等。上述的婚姻规制多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自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许多婚姻状况已经绝迹或者仅出现在个别的畲族村。
  二、宗族
  (一)宗姓
  1944年,傅衣凌《福建畲姓考》首次专题考释了畲族的姓氏,认为福建畲族除了盘、蓝、雷、钟四大姓外,还有17个姓氏:陈、黄、李、吴、谢、刘、邱、罗、晏、许、张、余、袁、聂、辜、章、何。(①《福建文化》.第2卷第1期,1944年。)流传于闽东的畲族歌谣《同源娘姓歌》叙述,畲族的姓氏有盘、蓝、雷、钟、周、林、吴、千、刘、张、羊、王、宗、世、章、朱、爱、曹、方、康等20个姓。根据畲族的宗谱记载,畲族的主要姓氏盘、蓝、雷、钟四姓的来源与畲族的槃瓠传说有关,在畲族的史诗《高皇歌》和刊于畲族宗谱的《敕书》或《开山公据》中都有这方面的描述。《高皇歌》云:三公主“亲生三子相端正,皇帝殿里去讨姓,长子盘装姓盘字,二子篮装便姓蓝。第三小子正一岁,皇帝殿里讨名来,雷公云头响得好,笔头落纸便姓雷。当初出朝在广东,亲生三子女一宫,招得军丁为夫妇,女婿名字身姓钟”。(②引自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载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20世纪50年代,畲族民族成分确认后,福建的畲族没有发现“盘”姓。据闽东的畲族宗谱记载:“唐光启贰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导官,由海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于今无传。”(①清同治九年(1870)修《蓝氏宗谱》,王聘三、捷三编定。)另有一说:“忠勇王世孙盘、蓝、雷、钟同迁广西栖避秦乱……共数千户散行广西。”(②蕉城漈头村雷氏墨书《源序》。)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畲族姓氏除蓝、雷、钟三姓外,人口较多的还有李、吴、杨、巫等姓。
  蓝、雷、钟三姓共居于同一地域的现象在宁德地区、福州市、南平市、莆田市等地区较为普遍。而在龙岩市、漳州市、三明市、厦门市、泉州市等地区的畲族都以三大姓中的某一姓在某一地区居主导地位。如蓝姓,在龙岩市上杭县的庐丰畲族乡、官庄畲族乡,在漳州市漳浦县的赤岭畲族乡、湖西畲族乡,在龙海市的隆教畲族乡等地域都是最主要的畲族姓氏;如钟姓,在永安市的青水畲族乡,在厦门市湖里区禾山镇的钟宅村,在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的善坛村、肖厝区埭港镇的钟厝村等地域都是最主要的畲族姓氏;如雷姓,在南安市码头镇的坑内等4个村委会都是主要的畲族姓氏。
  1991年,宁德地区畲族蓝姓46266人,占畲族人口总数的28.6%;雷姓58488人,占畲族人口总数的36.2%;钟姓48794人,占畲族人口总数的30.2%。
  其他畲族姓氏情况:
  李姓畲族。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安溪县湖头村人李廷玉,因避倭寇的侵扰,逃难于福州汤岭,被该村畲族蓝色艳招为女婿,操畲语,从畲俗。数年后,李廷玉从汤岭迁居霞浦县雁落洋(今水门半岭),历六世,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迁居福鼎,后又有一支回迁霞浦。
  吴姓畲族。吴姓始祖名知几,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从浙江省泰顺县兰溪东门外九堡大路边村迁入福安县九都社口桐湾村,先娶林氏,早逝,继娶彭氏,生7子,又娶蓝氏,生2子。其七子法东于明隆庆(1567-1572年)娶畲族雷氏,其后裔都与畲族联姻,语言、习俗都从畲族,形成了闽东一支吴姓畲族,其居住地分布于福安、寿宁、霞浦、福鼎等地。其八子法传,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人赘福安县留阳畲族蓝姓,生九子,都从畲俗,成为吴姓畲族的又一支派,分居于福鼎、霞浦等地。
  杨姓畲族。原籍浙江省龙游县,唐代迁居于福建省福安县韩阳财洪村,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迁居于宁德县蟾溪,历三世,又分迁于福安杨家坪。杨姓支派杨文,又名国养,于明末避兵乱,迁居于十五都五斗里洋,又移居于六都大林,其长子李生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迁居于潘洋村(今位于社口镇)。藏于潘洋村的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纂的《关西杨氏宗谱》内有撰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的《自志序》载:“自杨文公迁居五斗生子李生公娶妣雷氏,滥叼钟姓,深隐衡门,沁水自乐,无怀葛天。”又载:“每逢岁时,伏腊之祀,且以钟姓为始祖,竟置杨氏而弗顾,异之浮宗,反从奉祖,血脉之谪祖,弃之他山,获罪于天,所所祝祷也。是以合族商议,寻绎旧咸归杨氏,续绍源流。”由此可见,17世纪中叶改为钟姓的杨姓畲族至19世纪初叶才改为杨姓,期间已历时180多年。180多年里,多与畲族联姻,已从畲俗,即使复归杨姓仍保持畲族的语言和习俗。
  巫姓畲族。分布于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委会东安村。其开基祖巫开桂相继娶两个钟氏畲族妇女为妻。之后,其后代多与青水乡钟姓畲族联姻,从青水乡钟姓畲族习俗。20世纪90年代,共有400余人。
  (二)家族构成
  畲族和当地的汉族一样,称同一宗族为同一祠堂。不同于汉族的是,在畲族观念中,本民族的四大姓,即“盘、蓝、雷、钟”都是同宗的,畲族宗谱中都记载四姓同宗的内容。福安范坑乡洋坑畲族村《汝南蓝氏宗谱》记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祠内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①《汝南蓝氏宗谱》,修于清光绪七年。)虽然,广东潮州凤凰山已经寻不到“总祠”,在畲民的心目中,凤凰山总祠是永远存在的。畲族谚语云:“山哈、山哈,不是共房就是叔伯。”现在,闽南华安县官畲畲族村还有蓝雷共用的祠堂。
  在畲族乡村,一般某一区域内血缘相近的同姓畲族都有自己的祠堂,祠堂内“祠一房一家庭”的网状结构基本同于汉族。“房”内人口增多到一定程度,建成“支祠”,有的畲族村便出现“总祠一支祠一房一家庭”的宗族结构。
  闽南畲族村落有畲族与汉族联宗现象。在闽南泉州一带,“萧、钟、叶、林称同宗。在菲律宾,沈姓、尤姓加入联宗行列,组成‘六兰堂’,世称‘宗联四姓,谊结六兰’”。(②武荣殷比干文化研究会:《比干文研》,第4集,1997年。)另在漳州地区诏安县农村也有关于萧、钟、叶三兄弟的说法。据漳州《兰陵堂萧氏宗谱·世系源流》载,萧姓四世祖萧昭元在外地与叶姓女子同居,繁衍后代,“洵公(萧姓三世祖)休官后居潮阳久,遣昭元公(萧姓四世祖)回漳省旧,道经分水关,宿于客舍,慕主人叶公之女贤淑,为赘婿,不敢归告堂上。生三子:规、真、植。旋病卒,葬于舍后,即乌鸦落阳名地也。洵公久待无音讯,亲回漳一探究竟,亦经分水关宿客舍,为雨所困,见舍中三儿嬉戏,貌肖昭元公,一儿出扇玩弄,视之,扇面有洵公题诗,乃昭元公旧物,因持询主人叶公,始知真象。叶公谓舍原钟公业,钟公无男,彼亦赘于钟氏。询公因携长孙规归潮,留仲孙嗣叶,季孙嗣钟。后诏安之叶氏、钟氏亦繁衍,而潮闽两地三姓不通婚姻,盖同血胤也。”(①转引自陈支平:《福建族谱》,第16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在闽南漳州地区还有何、韩、蓝联宗现象。闽南漳浦县旧镇一带有陈、张、钟、吴四姓联宗的现象,“相亲相爱,有逾骨肉”。至乾隆五年(1740年),“翰林检讨张公光跻等共奉圣母,以庙为祖,鸠集父老,分为四房,序以昭穆,诚旷典也”。民国4年(1915年),当地士绅在《重修天后庙序》中称:“比邻之同姓既可为兄弟,则异姓亦可同祖庙!”(②参见郑振满:《明清福建宗族组织与社会变迁》,第197-198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陈、张、钟、吴四姓联宗中包括了畲族钟姓。
  (三)宗族管理
  畲族村的宗族领袖是族长,又称为“父老”、“埠老”,一般由辈分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员担任。古田县杉洋西园村《雷氏宗谱》内《族规》载:“族长关风化,宜尊齿德长。正人先正己,型俗更型方。理以宣衷谕,言须精细详。单身兼恶疾,此任不堪当。”(③《雷氏宗谱》,修于清光绪十六年。)族长由推举产生,不兴世袭制。族长调理宗族内外、村庄内外的各种关系,处理祠内的日常事务,协办各家红白喜事,统领族人从事各种宗族和社交活动。宗祠内的三大盛事,即建祠、修谱、祭祖,都由族长亲自主持。一般人数较多的畲族村,除了族长外还有房长,房长推举法同于族长,即由房内公推产生。
  (四)建祠和修谱
  修建祠堂的事宜由族长亲自主持,配以若干名首事协办,祠堂的地基和建造时间的选择都由专人负责。福安甘棠坑源里(坑门里)村《钟氏宗谱》记载了钟氏祠堂的建立和功能:“祖祠坐落本村坑源里,坐未向丑加艮坤,光绪三十一年乙已六月二十四日丙寅日寅时鼎建立正座,宣统元年乙酉十月初三日子时鼎建前座。”又《祠堂印》载:“祠堂之设,原以奉祖牌而妥先灵者也。凡祖龛几案务求其洁,祠前祠后必取乎净,至栋宇墙垣更随时修整,勿使崩坏。除祭祀、公议、演戏之外,如有寄顿杂物及细犀人祠喧哗者,共宜斥之。祠内公项,后人宜蓄积些微,以为宗人登科发甲谒祖需用。”(④《钟氏宗谱》,修于民国9年。)据宁德地区1993年统计,全区畲族村共有祠堂100余座。
  畲族祠堂里除珍藏祖图、祖杖和宗谱外,还陈设祖牌。祖牌,俗称为“龙牌”,一个祖牌即代表一位先祖的牌位。祖牌放置在祠堂正座的祖龛里,祖牌的建造和进龛都要选择吉日吉时,除宗祠始祖灵位由祠堂内众房共同出资制造外,其余各房祖牌的制造都由各房自行出资制造。祠堂内的楹联每年更换一次。有的畲族村没有祠堂,仅以祖箱替代。有的祠堂设有公田,祠堂办公事,由公田收入开支;无公产的,则按人丁分摊。修谱是畲族村重要的宗族行动。畲族认为:“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也。”(①福安牛埕村《钟氏宗谱·序》,清乾隆十六年。)修谱时,由族内若干当事人分赴各地寻访血缘相近的同姓同宗叔伯,由各位叔伯提供本宗族人员的生卒年月、子嗣婚嫁状况以及屋宅、墓葬的建筑时间、方位等内容,这些内容称为“家状”。修谱先生以各人提供的“家状”,按血缘亲疏分为各“房”,形成宗族繁衍世系图。修谱过程在宗祠内进行。重修宗谱时,将这初修宗谱按各“房”世系拆开,再由当事人根据原谱提供的线索寻访各“房”族人,补充发族后新出现的“家状”,修订原错衍的“家状”等。修谱先生按现有“家状”重新编定,同时将初修谱重新装订,并与重修谱一并封藏。宗谱修订,族人请来戏班在宗祠戏台演大戏,称为“祭谱戏”。谱内世讳的确立按祠堂规定的“排字世项”的基本原则进行。载于畲家宗谱中的宗祠内人丁所用之名曰“谱名”。早期,畲族人丁人谱有特殊的记载谱名的方式,即按行第排列时,主要以“念、大、小、百、千、万”等字,周而复始地使用,其中蓝姓用6字,雷、钟两姓仅用5字,雷姓缺“念”字,钟姓无“千”字。一般日常生活社交场合仅用俗名,不用谱名,而逝世后灵堂牌位、坟墓碑文则用谱名,但今人墓碑也镌刻俗名。通过传师学师仪式者,还记载他们的法名,男性的法名均冠有“法”字,女性则缀有“婆神”字样,这与道教闾山派影响有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钟姓畲族倡议修纂连环总谱,发起人为侯官四品衔刑部主事钟大焜,他于当年农历十二月在福清棋山畲村与“族人卓向处议”,(②钟大焜:《颍川钟氏修辑总谱后序》.清光绪二十三年。)“先以闽省为始,聘请同宗某某负笈遍历抄录,再加修辑,期以一岁蒇事,再以余力,兼及他省”。(③钟大焜:《颍川钟氏修辑总谱序》.清光绪二十二年。)他联络了福建、广西、湖南、江西等钟姓官吏同立《章程》,并设想,“俟三省纂辑略有头绪,再行刊刻沪报,通知各直省族人,请由沪报复示续行议修”。这种连环总谱的修纂,以姓氏为唯一的凭依,融合包括汉族在内的钟姓的各族人。这项工程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仅修定以福宁府钟姓畲族为主体的有五卷石刻本的《颍川钟氏支谱》。
  畲族宗谱的谱端,又称“谱头”,一般都有《敕书》、《历朝封赠》、《广东潮州凤凰山总祠记》、《龙首师杖记》等内容,并加配凤凰山总祠图,盘、蓝、雷、钟四姓始祖坟茔地望图等。第九节 风俗
  一、生活习俗
  (一)饮食
  山地农耕的畲族,其食物来源多为旱地农作物或来自山林的果品菜蔬、飞禽走兽。番薯是山区畲民传统的主粮,自明代开始,漳潮地区、闽东、闽北畲民广为种植。清道光《建阳县志》载,畲民“终岁多猥搰拙食地瓜,惟取给于种山已”。(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李拔《福宁府志》载,番薯“俗称地瓜者是”。)清光绪《福安县志》载,福安“邑土坟衍,绮脉交错,禾黍菽麦之属,盈于原隰。其田山硗确,畲者悉种薯蓣,以佐粮食,贫民尤利赖焉”。(②张景祁:《福安县志》,卷7,《物产》。)清乾隆《福宁府志》载,番薯“或磨为粉,或切为米,或酿为酒,或煮为糖,无不俱宜。则蔬也而进于谷类。虽以登乎谷之属,其亦可也”。(③李拔:《福宁府志》.卷12,《食货志.物产》。)闽东畲谣云:“番薯米吃到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之前,畲民还食用自家耕种的旱稻。旱稻又称“畲禾”、“园稻”等,旱稻“种于山,不水而熟”。(④李拔:《福宁府志》,卷12,《食货志.物产》。)这种稻谷产量低,无法成为主食,多仅用于年节与接待客人。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后,畲民分得水田。20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发展,水稻单产提高,大米成为主粮,番薯逐渐作为饲料。
  畲家副食品多取之于山。福建长汀杨濬诗云:“姜薯蓣豆种山椒,叉木诛茅各打寮。夜半风腥呼‘野菜’,强弓毒矢竟相邀。”(⑤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畲民长年以自种菜蔬、瓜豆和竹笋佐餐,还上山狩猎寻觅野味,闽东沿海畲民爱吃螃蜞酱。畲谚云:“食最好是咸腌货,穿最好是蓝青色。”盐腌食品是畲家当家菜。20世纪50年代以前,畲家一日三餐都是咸菜、咸鱼。遇到歉收年成,畲家还种瓜菜替代谷薯,俗称“瓜菜代”。
  糯米、粳米多加工复制成特殊食品,用于年节和招待贵客,馈赠亲友。徐友梧《霞浦县志》载:“山乡畲民制粽,横式谓之横巴米,亦糯而咸独佳,故质柔韧较寻常。三角式者更可口,俗称‘畲婆粽’,亦互相馈送如常仪。”(⑥《霞浦县志》.卷22,《礼俗》,民囯14年。)颇具特色的特殊食品还有乌米饭、菅叶粽、糍粑等。(二)服饰
  对畲族传统服饰的描述始于明清时期。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傅恒的《皇清职贡图》是皇家钦定的画本,画本中对畲族男女服饰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封建朝廷首次对福建畲族男女服饰的披露。
  1.闽东畲族聚居区传统服饰
  闽东(包括福建省宁德地区和福州市)是至今保留畲族传统服饰最为丰富的地区。在《皇清职贡图》中有两幅畲民图,分别描绘的是罗源县和古田县的畲民。据图中满、汉二种文字载,罗源畲民“男椎髻短衣,荷笠携锄。妇挽髻蒙以花布,间有戴小冠者,贯绿石如数珠垂两鬓,间围裙著履,其服色多以青蓝布”。古田畲民“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短衣布带,裙不避膝”。关于畲族传统服饰的记载也见于清代以后的地方志书中,张景祁的《福安县志》记载,福安畲族男女“短衣跣足,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①张景祁:《福安县志》,卷38,《杂记》。)吕渭英的《侯官县乡土志》记载,侯官畲族妇女“高髻垂缨”。(②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5,《人类和地形略》。)余钟英的《古田县志》记载,古田畲族“男戴竹笠,女跣足,围裤,头戴冠子,以巾覆之,或以白石、蓝石串络缚冠上,或夹垂两鬓,与居民较异”。(③余钟英:《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畲民附》,民国29年。)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考察,闽东畲族的传统服饰主要表现在畲族妇女的发式和服装上。闽东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线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刘海”。成年妇女发式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蕉城南路飞鸾一带的发式称为“凤头髻”,即将头发拢于脑后卷成两股,套上一支竹木或铁丝制成的细长发饰,将两股头发高叉缠绕着发饰,固定于头顶,再缠以红毛线,使头额呈高突状。随年龄增大,突状头发变小变扁,中老年妇女用蓝色或黑色毛线缠绕。流行于福安和蕉城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即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面头发扎成坠壶状,前面头发平盘绕于额前,再用红毛线缠绕于额上,又称“碗匣式”或“绒帽式”。为了使前面发髻宽大,已婚妇人添加上假发。发式正面如黑色锻帽,侧面如凤身。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即不添假发,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前部分头发收拢,扎上红毛线用发夹固定,别于一耳侧。后部头发统成三束编为辫子,用红毛线扎紧,盘于头顶。霞浦和福安东部与霞浦接壤的松罗、溪尾一带发式称为“福宁头”,呈海螺状。使用假发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后者将裹着黑布的竹笋壳扎在头发中间使头发膨松下坠。前者以三股发束旋绕用发夹固定盘于头顶。
  闽东畲族妇女服装称为“凤凰装”。上衣为黑色大襟交领式,两旁开深衩,后裾长于前裾,衣衩后裾内上白边、红边或蓝边,盛装时外露。通身无扣,在右衽襟角有两条白色、红色或蓝色系带。领口、两襟及袖端饰以花边,领襟花色繁复,以红、黄、绿、蓝、黑等五色绣成各式花纹。福安畲族妇女的上衣沿服斗的边上缝一条3至4厘米的红布边,边下端靠袖头之处绣半个方形的角隅花纹。畲家称,这是上古高辛王赐封时所盖的金印。福鼎畲族妇女上衣的右边襟袖间有两条比衣襟还长的红色绣花飘带,畲家认为是高辛皇敕封的。有的服饰花边延至肩部和胸部。畲女装更为华丽,这种华丽的畲族妇女服装又称为“山哈娜装”。山哈娜装一定佩带围兜,围兜又称“合手巾”,俗称“围身裙”或“拦腰”,多为黑色,也有水绿色,兜身有褶,兜面绣花。简装围兜,在兜面上端两角刺绣简单花样。盛装围兜绣工讲究,兜身绣上大朵云纹样,再配以柳条纹,最豪华者绣上八仙过海神话人物,有的此类人物多达48人。畲女下身穿黑色短裙、短裤或长裤。穿短裙或短裤时,脚上打绑腿,畲家称为“脚绑”,绑腿为黑色或白色,有的黑、白、红三色相配。有的绑腿布末端有红色缨珞,可垂于小腿上。畲民的鞋子为黑色布底平头鞋,鞋面绣花,上有一道中脊,绣上红点,称“丹鼻鞋”,也有两道中脊,称“双鼻鞋”。畲民平时还着木屐,呈长方形,厚1.5厘米,底部有鞋齿,不分前后,穿木屐走路,野兽不辨方向。畲民称这种木屐为“爬山虎”。
  闽东畲族妇女新婚时大都佩戴“凤冠”。福安、蕉城的“凤冠”造型精致,冠正中上侧有制作精巧的银框玻璃镜,内有微型剪、尺、书等,以避邪。顶部饰有八组银象,再缀上红线穿起一串串五色料珠,垂挂于凤冠的四周。凤冠配有银帘,银帘畲家称为“庆须”或“圣疏”,上有横式长方形银花,悬挂7至9串银饰片,顶部耸立双龙抢珠银饰,大银片吊小银片,银片錾有凤凰、蝴蝶及梅花、鱼纹等。福鼎头冠造型独特,似截顶牛角,冠身用笋壳编成,外蒙黑布,正面镶2块长方形银片,上錾各种花卉纹饰。冠身上罩一小块红布和滚褐、白、红相间的方格纹粗布,两侧做成立耳状,后部成一脊,尾垂两条细飘带。尾端还吊着一枚约11厘米长的木簪,并挂满各色料珠及三角银片。罗源、连江、闽侯的头冠由身、尾两部分组成,冠身为一竹筒,长约17厘米,下端开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外镶银片。银片上铸各种花纹和神像,正面为变形龙头纹。冠身覆一红色苎布罩饰。尾部伸出,两旁各饰两条琉璃蓝色串珠与尾部连接。尾饰是竹木制四齿发簪,外蒙红绸或细苎布,还附上各种银链、银簪及牛骨簪等饰物。冠身戴在发髻顶部,尾饰插于发髻后柄上,琉璃珠饰分垂于两肩。凤冠一般在结婚和去世时佩戴。
  闽东畲族妇女一般都佩戴“山哈带”,又称“花带”或“字带”,为畲族吉祥物。用丝线编织而成,宽者6厘米,窄者1厘米;长者达1米多,短者30厘米左右。纹样不定,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字等。系于腰间的,称为“护身带”;藏于身边的,称为“子孙带”;用于定聘的,称为“定亲带”;用于馈赠的,称为“如意带”。畲族妇女平时饰物有首饰,包括发饰、耳环、耳坠、耳牌等。首饰包括戒指、手镯等,大多为银制品,也有小部分为铜、铁制品。畲家姑娘7岁穿耳,始挂耳环,少女时代多戴耳坠。坠有小奶头型、大奶头型两种。大奶头者,如手镯大,为已婚妇女所戴;小奶头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为未婚少女所戴。有的老年妇女的银耳饰长约6厘米,顶部有蝴蝶形银片镶于弧状圈饰上,下面吊着10多串小银链,其尾端挂一细小的柳叶形银片,中间的银链上吊着花瓣形圆环,环上挂3串小银链。戒指,又称“手指”,上有花朵或八卦、吉祥字眼等纹样,精致者上端缀上小铃铛。手镯,有鸳鸯镯和提花九环银镯,可张缩。
  2.闽北畲族聚居区传统服饰
  清道光《建阳县志》记载,建阳兴贤里畲民“男子服饰、职业与汉人略同。女子不缠足,不施膏泽,无金银佩饰,服色惟蓝、青与白”。(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清道光十二年。)光泽县畲女发式是将头顶中间头发束起,又将四周余发梳拢束好,再与中束头发绾成螺髻,并插上10厘米长的银簪,然后蒙上黑头巾,最后以黑金花纹的带子缠绕。光泽县司前乡畲族妇女以一米长的蓝色布巾裹头,这是“裹髻以布”的遗风。顺昌畲女头戴扁形铜质发饰,俗称“头旁”。头旁用丝瓜瓤或厚纸皮做成的环形帽圈,外蒙黑布,后边有黑带相连。发饰由多个椭圆和细长柄的银簪依次紧叠成扇形。一付扇形铜饰需八九十根铜簪,多者达120根,每根柄长17厘米左右,末端用红头绳相连。已婚妇女还在铜饰上披上头巾,用银耳扒固定。此外,还饰以各种琉璃串珠和红缨珞。发饰还有银簪、耳扒、银笄、银花,银花大多3朵一组,上錾八仙及祥瑞动物,中有10只俯首狮子,下有12只昂首凤鸟。另一种银花造型细长,上连5朵小银花,俗称“金针花”,内有铃铛,稍事摇动,发出细响。顺昌县畲族妇女“穿蓝色或青色之布衫,长及足肘,以红布为边。……裙作青布”。(②管长墉:《福建之畲民》,载《福建文化季刊》.第1卷第4期,1941年。)延平区岭柄洋村畲族妇女一般将头发束起,再将红绒线缠和发束,盘在头上。部分头发缠成葫芦状坠在脑后。并在头发的右侧插上银制的头簪。头簪一般用银币外镶银针而成。光泽县畲族妇女衣衫是浅蓝色的长衫镶深蓝色的宽边。延平区畲族妇女的衣服是浅蓝色的大襟衣衫镶花布边,配黑色长裙。
  3.闽南、闽西畲族聚居区传统服饰
  明《永春县志》记载,畲民“男子椎髻,女子无裤,通无鞋履”。(③明万历《永春县志》·卷3.《风俗》。)李拔的《汀州府志》记载,畲民“女不笄饰,裹髻以布,男结髻,不巾、不帽”。(④李拔:《汀州府志》.卷45.《丛谈附》,清同治六年。)杨澜的《临汀汇考》援引《三瑶曲》云,畲族妇女“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样情。不惯世人施粉黛,明眸皓齿任天生”。(①杨澜:《临汀汇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管长墉的《福建之畲民》记载,华安县坪水畲族“男苗衣服,和汉人短衫,大同小异,不过袖子往往很长。腰间常喜欢缠一条汗巾,有时用以揩汗,有时用以包物,携物”。畲族妇女“盘发在头顶上,插上银质的簪子。簪子的多少是直接表示她们贫富的”,“头颈围花巾,是以为时髦的”。“穿一种伪装式的假衣,即在衣服的下缘缀着许多围织着花朵的花布,很容易误认是穿着无数件之衣服的”。“不穿裤子,但长裙子却很时行,裙子大而多折,有‘百折裙’之称”。“脚上打绑腿,着草鞋”。(②管长墉:《福建之畲民》,载于《福建文化季刊》,第1卷第4期,1941年。)漳平、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漳平畲歌云:“十二(岁)女人心花花,头发再短要留长,头上盘上龙船髻,结个髻子顶楼梁。”畲女发式是将头梳成壶状,罩上发网,插上银簪,有时包上四角缀着红绒球的方头巾。畲民的服饰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经渐渐和当地汉人无异。
  (三)起居
  20世纪末,畲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现存年代久远者多是清代建筑物。畲族民居有人畜之别、长幼之别与喜丧之别。
  每个畲村都建有牛舍,建造形式同于住房,并与住房为邻。闽东畲族牛舍兼堆放厩肥,俗称“灰楼”。猪圈、羊栏多设在住房的后部,或者因地制宜,建于住房邻地。厕所与住房隔离,粪坑多设在村边,以便于挑肥下地。有的厕所建于屋内,并以大木楦盛粪。木植高一米,上以厚木板排成茅坑,人上厕所要借小木梯登上木植,此植俗称“粪徨”。
  闽东畲家房屋内卧室都位于中堂两侧的前后间,前间为“厅堂间”,后间为“后厅间”。家庭户主多住前间,一旦户主年老,后辈继任户主,老人便退居后间。新婚的洞房多设在前间,而病人临危多移在后间,如果一旦死亡,遗体便安放于后厅。楼上一般不住人,仅修建若干间仓库贮存粮食,其余散楼堆放农具或柴火。
  畲族传统日常生活用具,以闽东畲族用具为例,卧室用具包括:床凳1副,床片(床板)5块或7块,床片忌双数;草垫(俗称“草荐”)2领,草席1领,床上的棉被被面为印花苎麻布,少数富裕人家有苎布蚊帐;二屉桌1张,或者桌橱1张,桌橱除有两个抽屉外,下有双门对开的小橱;衣橱1个,富裕家庭衣橱也雕刻凤凰牡丹、八仙过海等图案;妇女多备有镜台柜、苎笼和长柄加盖马桶。上述家具多漆上桐油,家具为朱红色或原木色。厨房用具包括:饭桌,三个抽屉,一大两小,另备长凳或短凳,俗称“凳头”;灶多土灶,灶上多两个口径相同的铁锅,部分人家另加口小锅,配木制锅盖、木瓢、竹制水勺、洗碗木盆,陶制油瓮、盐瓮和茶壶;1副水桶,1个小水桶,俗称“灶头桶”。厅堂用具多为:八仙桌1张,用于年节祭祖祭神和合家聚餐;大厅中堂少数人家有长祭桌(俗称“几桌”)1张,上摆香炉、烛台等;没有几桌的人家,多将香炉烛台置于照壁两侧门上方的神龛上,神龛俗称“神堂”。畲家建房与定制家具多请当地汉族匠人。族内也有泥木匠师傅,称建房木匠为“大木师傅”,称制家具木匠为“细(小)木师傅”。畲家泥匠、“大木师傅”多于“细木师傅”。畲家大木师傅建房凭经验绘草图,在家备料,择日进行。
  建房是畲家大喜事,一户建房全村相帮,邻村亲朋好友也责无旁贷,农闲多干,农忙少干。帮工的人帮东家打工时,东家只管酒饭,不付工钱,此俗至今不衰。闽东古老畲歌《建房歌》描述了畲家建房情况。畲家建房最忌“无风水”地和“无日子”动土建房,房屋坐向忌朝水源。先是择一黄道吉日定基,在厅堂位置埋下“七宝”,“七宝”包括谷、麦、豆、茶叶、铜钱、灯芯、竹钉。然后平整房基,大木师傅“驾马”,即开始斧劈扇料,接着“扶扇”,搭成一座房屋的木空架,上披一层薄薄的瓦片。日后完成筑围墙、加板壁、铺楼板等工序。这些工序中存有诸多禁忌:八月忌筑墙;筑墙时忌小孩哭;楼梯忌朝大门安放;一根木头忌一截造房一截制棺;木板纹理忌倒用;床板忌用砍后不发芽的树;不开正对照壁的后门等。畲家建一座房屋一般得3至5年时间。
  畲家砌灶,称为“起灶”。先选择好日子,即按年份择出吉月吉日吉时,并确定灶门朝向,多数灶位是坐东向西,一般灶门忌朝东。砌灶时,和上述房屋定基仪式一样,要安入“七宝”,“七宝”置于后锅与烟囱接头处,灶未起火时,忌生人入内。起灶时须先给泥匠师傅“红包”,砌完灶再付师傅工钱。
  新屋落成,要择吉日良辰人宅。畲家乔迁新居,为预祝六畜兴旺,必须携带公鸡和狗,如果家有耕牛,牛角上应扎红布。乔迁新居时,户内不论男女老少每人都得执火把或灯笼,象征生活红火。行走途中,最忌灯火熄灭。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陶钵。“斗灯”结构是红漆圆斗内盛大米,圆斗内沿围以半圈红纸,沿着红纸插上10双分开的筷子,筷子以红线系连,再放人剪刀1把、尺子1把、镜子1面、戥坪1把、小油灯1盏。陶钵的边沿抹上泥土,内装燃烧的木炭及油茶渣饼,迁居人一路上不断往陶钵内撒食盐,食盐在火内爆出“辟辟啦啦”的声响,象征发丁发财。沿路还燃放鞭炮。乔迁之户依长幼之序列队,均手携1件家具物品,依次进入新居。凡跨进厅堂、卧室、厨房,户主便念诵吉词,如“发长其祥啊!”“福寿双全啊!”等等吉利话,众人随即齐声应答:“好啊!”“好啊!”进新居后,把祖公香炉、“斗灯”等移到厅堂几桌上,燃上香炉,举家跪拜。朝拜后把祖公香炉放置于神堂。礼毕,举办酒宴,称为“入厝酒”。亲友携礼品贺仪前来赴宴。宴前宴后燃放爆竹。(四)“出行”
  出寮走亲戚或者上集镇,畲家称为“出行”。每年正月上旬某日是畲家最为慎重的“出行日”,这天早晨畲家当家人须备上糖茶,全家主要劳力都暖暖和和喝上一杯,走出家门。
  会客是畲家重要社交活动,畲村遇见客人来访,不论族内人或族外人,往往举村迎接。正月里畲村迎客更为隆重。《建阳县志》载:“正月初旬,诸戚友家未至百步许,则声爆竹为号,为之主者必倍其数必应,多者恒至累千百,外人每闻其声震山谷,喧脑不绝,知佘(畲)民肃客也。”(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
  客人进屋,主人便烧起火塘,为客人烹茶点烟,冬季还为客取暖,并抢过客人包袱、雨伞,执意留宿。主人献茶时,还烧锅炒花生、黄豆等做茶点,俗称“茶配”。客人临走,还把没吃完的“茶配”装人其口袋。
  畲民出门做客,多是熟人引生人,一人引一人,三人一帮,五人一伙,其中必有一两个好歌手,应付对歌。畲民会客以歌代言。畲民出门做客要“七出八不归”,即初七出门,当天或初九以后回归,初八不可返家。族内人见面还有特殊隐语,如:“你是钉角或是盖耳”即是姓蓝还是姓雷,“毛竹上剖还是下剖”指排行轮次,“毛竹剖几片”指排行第几,“在茅蔸上还是在茅蔸下”指成亲没有,“门前几个坎”指家有几代人,“一个橘子分几片”指家中几兄弟等。盘歌是畲家交友的一种特殊形式,行旅之中若遇上吟唱畲歌的山里人特别亲热,若能相互以歌盘答就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二、生产习俗
  自唐宋以来,迁徙不定的畲民的耕作方式基本为山地游耕。明清时期,畲民随着安家山野,自成村落,山地游耕逐步改为山地定耕。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仍有抛荒和轮作的生产习惯。余中英的《古田县志》记载,畲民“其田弃瘠就腴,每耕三年后,则又徙而之他处耕种,又三年亦如之。”(②余钟英:《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畲民附》,民国29年。)黄惠的《龙溪县志》记载,畲民“随山迁徙,而种谷三年,土瘠则弃之,去则种竹偿之”。(③黄惠:《龙溪县志》,卷10,《风俗·杂志》,清乾隆二十七年。)李调元的《南越笔记》记载:“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曰火耨。是为畲蛮之类。”(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37。)清康熙《长汀县志》记载,瑶民(畲民)“粪田以火土,草木黄落,烈山泽雨瀑灰浏田,遂肥饶播种,布谷不耘籽而获”。(⑤恩煜:《长汀县志》,卷30,《风俗》,清康熙五十七年。)谢肇淛的《太姥山志》记载:“过湖坪(在闽东),值畲人纵火焚山,西风急甚,竹木迸爆霹雳。舆者犯烈炎而驰下山,回望十里为灰矣。”并留下“畲人烧草过春分”的诗句。随着畲民渐染华风,“虽峒瑶亦无异于乡里中编氓也”。(①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民国29年。)瑶民(畲民)“春种角谷,夏种芒谷,秋种稜谷,冬种豆,分八节以纪农功,大率与全闽无异”。(②恩煜:《长汀县志》·卷30.《风俗》清康熙五十七年。)耕作方式已经和当地汉人基本相同。
  在农耕经济时代,畲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男女一同下地劳动。畲族认为,“吾族本畲民,男女耕作,自古如斯”。(③清光绪三年修福安溪柄东山《雷氏宗谱》,《家训》。)清光绪《福安县志》记载:畲族“男女杂作,以远近为伍”。(④张景祁:《福安县志》,卷38,《杂记》,清光绪十年。)民国《长汀县志》记载,畲客“种山为业,夫妇皆作”。(⑤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民国29年。)民国《南平县志》记载,畲民“男女力作,垦山为业”。(⑥蔡建贤:《南平县志》,卷11,《礼俗志·杂俗》。)畲族男女同劳的传统习俗沿袭至今。
  三、婚姻习俗
  畲族婚姻比较自由,他们在劳作、出行、节日、婚礼等公开场合相认识,并往往以歌传情,以歌做媒,表达各自的心迹。随着多次约会,相互了解,发展感情,互赠信物,私订终身,然后才告知父母,托媒说亲。有的畲区还由两个媒人,即男女双方各一人,前往说合。即使预先由父母提亲,媒人介绍,也得经男女青年双方同意方可成亲。畲家有“女有十八难,男有二十难”之说,即女性18岁忌出嫁,男性20岁忌娶亲,一般畲家男女结婚都避开这个年龄。
  (一)定亲
  1.问亲
  一般由媒人牵线,先由男青年到女家,畲语为“〓(看)娘(姑娘)”。女方若有意,即在男方离开前煮点心奉上桌,如果不煮点心则暗示不同意。而男方中意即吃下点心,不中意则不吃。若双方同意,则男青年送给女方礼物,如银手镯等,女青年回赠“定亲带”一条,俗称“拿定头”或称“小定”。经过数日,女青年由母亲陪同来到男家,畲语称“〓人家”。男方热情接待,女方临行时,男方送以礼物。女方若中意,则收下,不中意非但拒收,还将原先“定金”退还。有的畲村“拿定头”礼节,仅“〓布娘”、“〓人家”后男方托媒人捎去“问咀饼”,女方三天内不退回,即表中意。
  受汉区文化影响,有的畲村相亲也有“合八字”习俗,即男方媒人到女家开“生辰八字”。一般须历两三遭。媒人初上女家,以鲜鱼等物做“手信”,女家以热茶、点心接待。媒人夸说男家并征求女家意见。
  2.“搭定”
  即将订婚信息公之于外,他人便不再求婚。这时,姑娘平常两鬓夹着的银笄,取掉一边,以示婚嫁有主。从此,男女双方便以亲戚往来,互以“亲家”相称。
  3.报日
  报日,俗称“送日子”。即男家选择结婚的日期,并将此吉日良辰通知女家。报日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这时,请五行先生占卜择定,结婚日期一般在冬季。日期一定,男家即请人挑着以红苎布袋套住的礼盒,内放写着迎亲日期的红纸帖一封,俗称“日子单”。另猪肉、鲜鱼、线面、桂圆、红枣、冰糖等,还有中秋月饼,俗称“日子饼”,上述食物的数量都是双数,忌单数,以兆喜事成双。女方同意,即收下“日子单”红帖和半数食物。
  有的畲村分两次送聘礼,即“搭定”时为“小聘”,“报日”时为“大聘”。“大聘”时男家向女家“讨年庚”,这时聘礼与女家嫁妆的数量都得协定。否则,女家不给姑娘的“生辰八字”,以供男家择日。女方家长提出聘礼数目时有专门隐语,他们通过媒人提出,少娘(姑娘)出嫁需多少条“岭”,多少个“火笼”,多少顶“帽”,多少个“桌面”。“岭”是指少娘出嫁,其舅父、姑父要送她衣服,每套为一“岭”,男方要按“岭”数回送猪肉。“一岭”,即一肉。“火笼”指猪腿,男方一般备2个猪腿,其一送岳父,其二送女方长舅,如少娘有谊父,得加送1猪腿。每个猪腿上要加1双鞋,鞋里放“红包”。“帽”指男方要给妻弟送帽,每人1顶。“桌面”指酒席,一般不超过10桌,每桌备肉若干斤,酿酒米若干斗。
  古婚俗畲家“嫁女以刀斧资送”,(①明万历《永春县志》·卷3,《风俗》。)“嫁赀,稍充裕者予以田器,此外无他物”。(②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除农具陪嫁外,还带已孕的壮母羊或带仔母羊以及农作物的良种等。古田县杉洋西园《雷氏家谱》内“族规”之一“嫁女”云:“但选贤豪配,休为聘礼牵。所期香玉对,莫结臭铜缘。”(③《雷氏宗谱》,修于清光绪十六年。)
  闽东畲家古婚俗中男女方还有互赠布匹之俗。男家聘礼中定有1卷苎布,俗称“1筒布”,一般为12匹,1匹门幅1市尺,长1.2丈。女家嫁妆中有细苎布若干匹,还有苎布缝制的“三袋”1套,包括红苎布袋1副,“昼袋”(用于装出工劳作时盛饭的陶罐)2个,“肚袋”(即肚兜,肚兜颜色有别,新娘红色,新郎蓝色)2个。嫁妆都以红布铺盖,唯有一块黑布是留给公婆做裤。4.做“表姐”
  当年要出嫁的姑娘,母舅姑姨都要请她做“表姐”陪客唱歌。村里男性好歌手“表弟”与“表姐”盘对,如果村中无好手也可请其他村人替代。
  5.送酒
  婚前1个月,未婚女婿由媒人陪同挑着结婚时酒席所需的酿酒糯米到女家。一般每席酒以10斤糯米计,另加3斗作为酿酒者点心。同时,还以鱼肉等分送女家各房亲戚。女方回1条围裙,并给未婚女婿端点心,端点心者一定是他的未婚妻。这是婚前的一次特殊的会面,会面时并不言语,仅相互瞧一眼。女家所办的酒席在迎亲时候,俗称“嫁女酒”。
  6.降“祖公”
  新娘出嫁的前夜,要在中堂摆起香案,备三牲福礼,恭请祖公神。由女家长辈搀扶行将出嫁的姑娘在香案前行祖公礼,祷告姑娘出嫁地址,并祈求神明保佑新娘上路平安。有的畲村降祖公礼待迎亲人马到后进行。
  7.哭嫁
  新娘出嫁前两三天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爹娘等亲人的惜别,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为娘家讨吉利。这样,才不会被别人取笑。《哭嫁歌》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恋》、《哭母舅》等。
  8.走嫁
  迎亲,畲家古婚俗,迎亲时“先期二、三日,婿来迎迓,略如古亲迎礼。及期,婿前导,新妇裹红帕于首,衣蓝色衣,张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①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新娘走嫁时,都穿自己编织的草鞋,鞋帮用红头绳系着,鞋面串着石珠之类。新娘走嫁,一行8人,名曰“双喜”。其中女方兄弟或姐妹1人,男方接亲者6人,包括新郎。这天凌晨子时起程,在天亮前到夫家。新娘手撑雨伞,“伴人”手提灯笼,履声踏踏,灯火煌煌。走嫁新娘为了防止路上碰上陌生人“冲喜”,身上都要带化解物,即桂圆,以保吉祥如意。如果这天同村有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先后要协商,一般让夫家远者先行。为了避免行先者带走“风水”,后行者都用1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其后,一般以为“牛踏路”为新路。因此,富裕人家的嫁妆中还有1头踏路牛。
  (二)迎亲
  1.做“迎亲伯”
  闽东畲家在男女完婚的前两天,男方必须选择一位能歌善唱的机智的男子,全权代表男方挑着礼物来女家接亲,俗称做“迎亲伯”或做“亲家伯”。迎亲伯须懂礼节,能言善歌。一般对歌历时两夜,忌唱淫秽歌或“落难”、“问罪”等小说歌。一般第一夜唱《上东来望》、《路径歌》和《十条起》等,第二夜唱《嫁女歌》、《字歌》和《柴名花名歌》等。还有许多冷门歌也为“迎亲伯”所掌握。每段歌都由“迎亲伯”起头互对,条条歌言的词语采用“顶真”修辞的链式结构,即前条歌言末句末词与后条首句首词相同。俗称这种对歌为“九重十八合”。又唱“一念”、“一度”、“一口”、“一结”、“一纽”共5段50条杂歌。互相争对,不肯辞让,对方要是不能应和就换一条,又不会,再换一条,连换几条,都对不上,就算对方输了。这样,对方即不敢为难,一切以礼相待,让他顺利完成迎亲之礼。
  2.“拦路”、“关门”迎亲
  闽西山羊隔等畲村与“迎亲伯”相类似的角色称为“娶嫁公”,他带上5至7人,其中1人能对歌、炒菜的,步行到女方家。这天女方故意在村外路上堆放杉刺枝条或荆棘条。“娶嫁公”把刺条等搬开,说明已带来歌手,把刺条等在路中竖起,说明不仅有歌手,而且要求女家起歌台,连夜对歌。迎亲人马一进村,女方家人全部躲藏起来,屋内空无一人,这时歌手开腔对亲家唱。歌手唱完歌,不进大厅,直人厨房生火。这时,亲家母才走出,端上茶水,并站在一旁看歌手往灶内生火,歌手也称为“火郎”。点火的意思是,女儿被娶走,但家里火种不灭,仍然兴旺。
  3.行礼
  “高头嫁女,低头娶亲”。即男方地位低于女方。因此,迎亲人员至中堂,按规定男方中4人先位于中堂右边,因为畲家认为左边主位为大,而女方4人却故意将男方4人往左边拉。如果男方站错位,即被奚落。因此,男方先得力求站对位置,站定后,男女双方一一对揖。随后互换位置再揖,此礼称为“捡田螺”。随后又行“脱鞋礼”,即女方端上热水请迎亲者洗脚换布鞋,女方称为“脱草鞋”,男方称为“穿草鞋”。
  4.落脚酒
  落脚酒,即女家宴请迎亲客人。酒席设于中午时分,岳父请迎亲者入首席,俗称“主位”。他手捧酒杯,杯上放双筷子,逐一向客人作揖,对揖后指定位子,并斟上酒,请客人入席。媒人坐首位,即中堂照壁右边位子,左边为第二位,为“对门亲家”坐。作陪斟酒者为新娘母舅。
  5.难为行郎
  “落脚酒”后,行郎要把嫁妆先抬回男家。嫁妆由女家帮厨者捆扎好并送至村口。在村口狭窄处,帮厨者同村上的姑娘互相配合,戏耍行郎,把嫁妆抬到岔路上,用锅底烟灰涂抹行郎,有的把行郎拉到水田中。姑娘以夺得“送担包”为胜,行郎则极力留包,双方互比高低。畲家认为,没有戏耍行郎的村,村上姑娘没本事。女方的姑嫂姐妹还要为难抬花轿的行郎。她们与行郎对歌,比试才华,故意以种种借口来留出阁的“姐妹”,不让“姐妹”给抬走。而行郎则以种种理由说服女方,让花轿顺利出村。
  6.“请大酒”
  中午的“落脚酒”后,晚间酒席由男方准备,宴请女方亲戚。古俗“请大酒”时还有“当门赤郎”主演的“借镬”仪式。“当门赤郎”又称“大赤郎”,即男家带来的厨师,他又兼为歌手,要以歌借用女家炊具办酒席。而这时,女家必须先把炊具藏匿起来,再由大赤郎唱起《借镬歌》等谜语式歌谣,唱一件“借”一件,要是哪一样唱不出歌来,那一件就不“借”出。《借镬词》的序歌为赞美女家环境。接着,大赤郎随口唱起借用各种炊具的谜语歌谣。如“木龙上天起云雾(饭甑)”,“双龙抢球大城内(火钳)”,“玉女吹箫云头过(火管)”,“仙女点香来洗坛(锅刷)”等等。
  7.对盏、留箸、千金饭
  “对盏”即摆出双连桌,端上精制猪肉等佳肴,由“对门亲家”宴请女方主亲和帮厨代表,“对门亲家”斟酒作临行答谢。“留箸”是“对盏”后,新娘由其兄弟拥抱至中堂,站在凳上面向外,其兄弟从桌上执一把筷子从新娘右肩递给新娘,新娘左手接来,右腋下递过。兄弟再从左肩递给,新娘右手接来,左腋下递过。反复三次,放还桌上。意为新娘走了,留下父母交兄弟供养。
  衔“千金饭”。即“留箸”后,母亲端上一碗红糖米饭,新娘衔下三口吐于手绢内,包好放入衣袋,“千金饭”带到夫家好养大猪。有的畲村“留箸”由女家两位男子相对进行,“千金饭”由新娘自己到桌边去衔。
  8.梳妆
  闽东畲家习俗,男方迎亲花轿进入女家中堂时,新娘就边歌边哭边诉惜别情。到午后,轿夫及媒人再次催她上轿时,才开始梳妆。梳妆时,别人要解开她头上环状的姑娘发式,即红绒线发圈,梳成已婚妇女的凤凰头。这时由母舅主宰,让二人抱住新娘,一人专事梳头。梳头者通常是由内亲担当。如果无内亲,可请村内三代同堂的好命妇人完成。为讨吉利,避免日后夫妻不和,忌讳两种人梳头,一是三年戴孝未满者,二是怀有身孕者。
  9.踏米筛拜祖
  闽东畲村之俗,少娘上轿前要向祖宗礼别。传说高辛帝嫁女时,三公主为皇帝女儿,一不拜天,二不拜地,更不能跪拜祖宗,她双脚不能踩地,这个风俗延续至今。新娘踩在米筛上向祖公点头礼别。踏米筛另一含意是米筛为畲家洁净而又贵重的生活用具,新娘踏筛是表示对三公主的最大尊重和敬意。新娘踏筛时,口唱《踏米筛歌》。10.分酸
  有的畲村在新娘梳妆完成后,由母舅扶进中堂行“分酸”仪式。这时,同胞兄弟手捧红漆樟木八角茶盘,盘里放着两碗带骨猪肉煮成的线面。新娘踏在米筛上将每碗线面倒一半到另一碗中,连分三次,隐喻亲生骨肉分离,边分线面边哭唱《别爹娘》、《别歌嫂》等。分好线面,新娘又从放着钥匙、稻谷、大米的茶盘里抓起一把把米谷边撒边唱《撒谷歌》。唱罢,花轿准备停当,新娘准备上轿。有的畲村新娘于进轿后站在轿中边撒米谷边唱《撒谷歌》。有的畲村进行“分饭”仪式:新娘坐竹匾上,其兄弟捧上白米饭,先自己吞咽一口再递予新娘,让她含一口,新娘将饭喷到兄弟衣襟上,之后新娘登上凳子或桌子,将五谷、竹钉、钱币、扣子、筷子、鲜花等先内后外四外抛撒,一边抛撒一边唱《祝福歌》。
  11.上轿
  花轿进女家时,各地风俗略有不同。有的畲村轿夫4个全是男家人,有的畲村轿夫是男家2人,女家2人,起轿时,男家人走前,女家人居后;有的畲村将轿放在天井,有的畲村放在中堂或轿厅东头等;有的畲村嫁妆与花轿同行,嫁妆在前,花轿在后,而有的畲村是嫁妆提前一天扛回男家,花轿次日启程。花轿左边红纸上写着“高辛帝晚生良月吉日X封”,“X”为男家姓氏。右边写着“翰林院编修今月今日X封”,“X”为女家姓氏。花轿右上角还挂一猪蹄,有的畲村猪蹄挂在轿后。男方为防止迎亲花轿途中带“煞”,预先画好“避煞符”帖到轿门上。花轿进女家,新娘还要见轿哭唱《哭轿歌》。
  12.上路
  畲家花轿可设吹鼓班。花轿由未成年的弟弟等陪同上路,轿前有宫灯一对,由女家大一辈的亲属执掌。花轿凡经过溪水、桥梁、蹬步、宫庙等,新娘要拋撒五谷一把和红颜料染成的鸡蛋一只,俗称“过溪蛋”,以敬神明。有的畲村是撒纸钱,俗称“买路钱”,以避鬼祟。如果另有花轿相遇,新娘则以谷米撒出。路上忌遇孕妇,从女家提来的灯笼忌在半路熄灭。
  (三)娶亲
  娶亲,畲家古俗“走嫁”时新郎新娘同行,女父殿后,“至婿家,亲宾已先匿,庭无一人,新妇必先詈之曰:‘汝家绝人种耶!’众始出应之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①《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今俗迎亲新郎不往女家,故仪式略有不同,并有地域差异。
  1.下轿
  新娘进村,以鞭炮迎接。花轿至夫家,男方亲友要回避,村中怀孕、服丧者以及肖属与新娘相冲者均要回避。闽东部分畲村则由一人手执柴片敲击门槛呼喊:“绝人种啦,送人种来啰!”这时家人趋贺,唯有公婆回避,以免相冲相克。在连江、罗源、蕉城等地,轿到男家,新郎双手执一对红喜烛先颠三颠,再向轿门颠三颠,后插人烛台。新郎再绕轿一周,并往轿门踢三下,轿门启开,新娘伸出左手(新娘进轿时左右手各佩两只银戒指),新郎取下新娘无名指上的两只银戒指,戴在自己的左手,称为“两对”或“两合”。有的畲村新郎手秉一对髙燃红烛的烛台,请新娘下轿,不举行接戒指仪式。福安风俗,男家给轿夫“红包”后才得撕开“轿符”,并燃火把绕花轿一圈,以示去邪,才开轿门。这时,一位父母健在的“接姑”与“送嫁嫂”搀扶新娘下轿。新娘脚踏米筛步人厅堂。有的畲村为请“凤凰”仪式,即由村中两位“好命”接娘奉献祖祭品,请“凤凰”新娘下轿。有的畲村新娘抛撒五谷与“下轿蛋”后,由一老一少的“伴娘”掸扶出轿。
  2.拜堂
  仪式隆重。中堂照壁有大红双喜,横楣书“凤凰到此”,左右书“安邦定国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驸马金卿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有的书“功建前朝高辛皇帝金銮殿上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公子孙日月同休免差役”,有的书“燕尔当思高辛宠,鹏程应念祖公功”。闽东畲家左右神堂所祀的地方神和祖公神的红纸要重写刷新。长几桌上要放香案、祖牌、祖图、斗灯等。几桌上的一对喜烛长夜点燃,忌半途熄灭。行“拜堂”礼仪时,新娘先进厨房灶前小坐,再转回中堂行礼;有的畲村新娘先入洞房后再转厅堂;有的畲村是拜堂后新娘与新郎先进厨房,新娘向灶门添一次火,然后再回新房。拜堂时,闽东一般先由“主婚郎”用秤钩钩去新娘的红盖头巾,新郎由伴郎引至厅堂,立于左侧,先向天地,继向“香火堂”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手执花手絹遮掩脸部,不拜。有的畲村是夫妻俩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夫妻对拜,新郎跪拜而新娘只揖纳“万福”。新娘不跪以显示其女始祖三公主的尊贵。
  3.“传代”
  拜堂后,由男家两位老年妇女把两个红布袋放在地面,让新娘踏过,新娘踏过一个布袋就抽去这个布袋置于另一个布袋前面,两个布袋互相传递,让新娘一直踏进洞房。“袋”与“代”谐音,“传袋”即“传代”。
  4.闹洞房
  洞房中新人床铺帐楣上挂一串粽子,床铺上放着婴儿车,车上放蓝色印花尿布。人新房时,由新郎手执一对红喜烛引路。新郎人洞房后,脱去衣冠出房招待宴席的宾客,青年男女则前去“闹洞房”。闹洞房时,进行盘歌猜种活动。在新娘嫁妆中还有农作物的良种,如蚕豆、花生、向日葵子之类,一包包藏到笼箱里,加上铜锁,帖上“皇封XX郡XX侯XX府”的红纸封条。5.婚宴
  婚宴,又称“讨亲酒”,或称“大酒”。古俗宾客贺婚,“至贺人嫁女,仅以布数尺,贺娶亲亦仅百文,得贺数次,其宴客次数,即以其致贺次数为准”。今俗,酒宴设于厅堂,一般夜间或中午举行。以厅左第一桌为首席,俗称“阿舅桌”,专请母舅及尊贵宾客。母舅未入席,任何人不得“开筷”。酒过三巡,新娘被搀扶出厅“认客”,自首位开始,敬红枣糖茶,送嫁嫂在后唱《敬茶歌》,每个被敬茶人须送红包压在茶盅里,俗称“百家银”,此钱为日后儿孙打制首饰。闽东霞浦畲村母舅压茶盅“红包”的金额还要逢九,如9元、19元、29元等,称为“九节茶”。接着新娘、新郎又给母舅敬双杯酒,敬酒时,送嫁嫂代唱《敬酒歌》,有的畲村《劝酒歌》由行郎唱。劝酒后举行“举盘说花”仪式,行郎手捧托盘,盘底垫着盖有用红纸剪成“双喜”字样的毛巾,盘内点一对红烛,边作揖边唱《采花蝴蝶》。酒席中各个客人将“红包”放在行郎托盘内,这盘称为“采蜜盘”。行郎由几位男青年相伴,举着托盘来到新房,对着新娘唱歌。有的畲村当宴席吃到香菇这道菜时,亲家要离座向众宾客敬烟。闽西南畲村婚宴开始时,大厅前左右各摆一桌,称“对歌台”,左边是陪嫁者,右边是娶亲人,两边都有歌手。在主婚郎和歌手的歌声中,各宾客按辈分入座。在酒筵中,一巡酒菜一巡歌。
  6.佳期酒
  佳期酒,又称“暖房酒”或“新郎酒”。闽东畲村在“讨亲酒”散席后,在厅堂中留下一席。入席者为同村父母健在,甚至三代同堂者,共8人,俗称“八仙”。一人为“八仙头”,又称“暖房头”,其余做“子弟官”又称“暖房脚”。他们身着长衫,头戴红缨帽。闽东霞浦畲村“会八仙”,除“八仙”外加“驸马”,即新郎、“阿乐哥”等10人。有的畲村还另加10男10女相伴。其仪式程序大致包括请位、行酒令、看新娘、讨凤凰蛋、喷床、传花、送房等。
  7.“新妇饭”
  婚礼过后,送嫁嫂陪伴新娘下厨房起火、洗碗、“捞饭”。“捞饭”乃闽东村民蒸饭的一道工序,即以竹漏勺捞起锅中煮到半熟的大米,倒入饭甑继续蒸煮。客人吃罢“新妇饭”,新娘即为客人端汤洗脸漱口。凡接受者都要给新娘“红包”,再次表示祝贺。有的畲村,新娘还切南瓜,称为“开金”。
  有的畲村,新郎应于婚后次日送亲家舅出门,至大路口相对三拜,新郎以雨伞相赠,并互赠“红包”。新郎的“红包”称“草鞋包”,亲家舅还的“红包”称“送伞包”。
  8.漏夜对歌
  有的畲村新人的寮小屋窄无法安排亲友的住宿,即以漏夜对歌消除熬夜的疲劳,俗称“打统铺”。这种“对歌”,长者可持续两三个昼夜,宾客轮番唱和,轮流休息,最后以主婚人唱《十二生肖歌》结束。畲家称这首歌为“歌盖”,即把歌“盖住”,如果再唱即为无礼。
  (四)做“女婿”
  做“女婿”,即完婚后新婚夫妇第一次回女方家和第一个年节回女方家。
  1.回门
  新郎首次正式会见岳父岳母,俗称“做头客”。“回门”时间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在完婚后的第2天,有的在第3天或第7天。住在岳父家的时间是双数,即两天、4天等,婚后第7天去的得住7天。新婚夫妇回女方家时,一般有村中机警善歌的男青年随行,这男青年称为“伴衬”。夫妇进岳父村,村里年青男女会拦在路口,要他们对歌。如果新郎不会唱歌,可请“伴衬”替代。岳父家请新郎、新娘食荷包蛋点心,并设酒宴款侍,请亲朋作陪,俗称“女婿酒”。在席间要行酒令、猜拳等。新郎携新娘离开岳家时,岳家及亲邻必定出门放鞭炮欢送。“伴衬”以歌代言。
  2.做新客
  婚后第一个春节,夫妻俩回岳家拜年。娘家亲房各户要请新客酒,并给一个“大红包”,俗称“割韭菜”。有的还回团大黄稞糍,俗称“捉猪仔”。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前夕,女婿务必给岳家送黄瓜鱼(大黄鱼)或精肉。岳父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要给女儿女婿各送一套衣衫,纸扇若干把、菅粽四斗米的量,又节饼百来块、五色花线若干束,供新娘为村里小孩“纪节”之用。女婿要以“红包”答谢岳家。婚后翌年的“三月三”,新娘须回娘家要回嫁妆中的棕衣、斗笠,以示娘家教导女儿“农忙来了,好好干活”。现时少用棕衣,代以棕塾。
  闽东习俗,结婚翌年正月请亲家,新郎家的亲属轮流宴请,席间饮酒猜枚,唱歌盘对,亲兄弟不善山歌、饮酒者,请堂、表兄弟替代。在饯行酒席上,陈放一碗碗装得满满的糯米饭,其中一碗饭底藏一串红枣和一枚戒指,亲家舅要善于识别,而且取出戒指、红枣时不能撒落饭粒。
  四、生育习俗
  (一)怀孕
  畲族妇女怀孕,称为“带身”、“有喜”。怀孕妇女虽然照常参加劳动,但是人们对她们会倍加尊重和照顾,不让她们干重活。为了防止动胎流产、难产、出怪胎,孕妇有诸多禁忌:忌登高和提过重的物件,以免“过力”流产;忌在孕妇卧室动土、钉钉子和移动板壁;忌在孕妇面前扬刀动拳和丢弃死动物,以免“胎神”受惊,动了胎气;忌看傀儡戏和不三不四的神鬼肖像,以免胎儿被印上像,形成五官不正或四脚“软骨”;忌参加“红白喜事”,有人家举行嫁娶或丧葬仪式都得回避,认为夫妻拜堂遇到孕妇会“冲喜”,孕妇见死人胎儿也会受惊,容易出现怪胎和难产;忌从秤上、扁担上、犁耙上或牛缰绳上跨过,这些用具都为“千斤坠”,孕妇被印上像,会延长产期;忌触摸“寿木”,即新制棺木,否则胎儿可能夭折;忌进入家产房,以免胎儿受不良影响;忌吃牛肉、兔肉、犬肉、鳖肉、蛙肉、田螺肉等,这些野味均有“秽气”,吃后胎儿发育不良,会出现兔唇、驼背等畸形现象;忌用海碗,因海碗口径大,装饭菜吃后胎儿要印上像,成为“阔嘴巴”;忌参加热闹场面,如打架斗殴、庙会、迎祖、祭祀、神戏等,怕“有辱神灵”,使胎儿发育不良;忌坐门槛和布袋,忌摘水果,忌看血地,忌酿酒,忌正对裁缝师傅裁衣等。总之,孕妇要受到许多约束。为了使胎儿发育良好,闽东畲家还要到临水宫奶娘神前祈祷许愿。这样,便能顺产,并能生下男孩。如果遂愿,分娩后家人会备上酒菜上临水宫“还愿”。
  (二)分娩
  畲族妇女分娩都在婆家。孕妇的产房即是孕妇完婚、妊娠期间的住所。古时,产妇临盆习惯“坐盘”生育,即坐在矮板凳上,待婴儿出生后,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帮忙。畲家认为“分娩不洁”,要避开神灵和祖宗的所在之地,以免污秽天地,冲撞神明,造成家庭破落和子女不吉等灾难。因此,在孕妇分娩时间,一切男人,包括亲夫,都不得近前。有的男人偶然进入产房,在一个月内,都不能去神宫庙观和做佛事。在孕妇分娩时,要点燃一束干茅草或破纸伞,忽闪忽闪地划过产房四周,意为把藏在房间各个角落的“污秽脏物”赶跑。而后,拿一产妇的旧裤子或用红纸剪成裤样贴在门楣上,以示避邪,使婴儿顺利降生。个别孕妇难产,要请巫师到家里,在厅堂搭起香案,请临水奶娘催生。有的“催生”不成,一旦难产而死,便认为这个人的命要“落血污地”,因而,就要请巫师来“拔伤”,超度“伤鬼”转世,否则不能超生,并要将其尸体埋葬到远方无人烟的僻地里去,以免该“伤鬼”再伤害他人。
  古时,婴儿降生而胎盘迟落,须得“圆盘”,即将婴儿的脐带缠在木屐或凳脚上,让其自然脱落。断脐时,是男婴,就把毛笔筒劈成竹片为之;是女婴,就把吹火管劈成竹片为之。前者以求兴文兴业,后者以期理事旺家。断脐后用烟灰止血,麻片缚脐。这种畲村生育旧俗已渐废除。
  婴儿落地后,以松树叶和香镜草(石菖蒲,天南星科)熬汤给产妇与婴儿洗浴。洗浴时,先给婴儿“开天门”,即洗双目,后“点龙鼻”,即洗鼻子,再“开龙嘴”,即洗嘴巴。再从头部洗到胸部、四肢、臂部。并把胎盘贮于陶罐,埋在四季常青的大树下。畲族古俗以泉水洗婴,《长汀县志》记载:“生子坠地,浴泉间不避风日。”9①邓光瀛:《长汀县志》,卷35,《杂录畲客》。永定巫宜耀《三瑶曲》曰:“生男生女自年年,绝少人间汤饼筵。听取皇皇初泣后,清溪使作洗儿泉。”(②转引自杨澜:《临汀汇考》。)婴儿断脐沐浴之后,男婴用生父旧衣包裹,女婴以生母的旧衣包裹,抱上眠床与生母一起睡觉。
  (三)“坐月里”
  产褥期,俗称“坐月里”,一般为时一个月。产妇和婴儿以香镜草汤漱洗,有的畲村也用温开水漱洗。产妇卧室前悬挂仙人掌、竹弓、锯子之类,或贴符于门楣等,用以避邪。这时,产妇和婴儿衣裤忌晾于高处。婴儿忌见生人。产妇一日三餐,下午另加点心一餐,都在卧室就膳,餐具用开水冲洗,并放在专用的樟木托盘上。产妇在一个月内,要吃干饭、红酒、生姜、鸡肉、鸡蛋、瘦猪肉、面条等,忌吃冷性、流质、盐腌的食物,如稀饭、油类、蔬菜、肥肉、咸菜等,特别忌吃鸭子、鸭蛋,因有“七月半鸭,不知死期”之说。忌去户外活动,忌到邻居串门,以免受风寒。同时,也忌陌生人进入卧室。
  畲家人对于头胎新生儿,不论男女都同样重视。女人生头胎的当天,其丈夫必须备1瓮酒、4斤猪肉、4斤面条和40只鸡蛋送到岳家报喜,俗称“报生”。岳家要回赠葱醋,谐音为“千孙”(醋味酸,“酸”与“孙”谐音),小石3粒,寓意结实平安,小石常被珍藏,可镇惊,以及鸡、蛋等,俗称“送诞”或“送腹”。有的畲村岳家送来1只鸡、30只鸡蛋、1壶酒和1套衣服。如是女婴,酒壶嘴上插1朵花,如是男婴,就不塞酒壶嘴。大凡畲族兄弟姐妹都有给分娩的姐妹送鸡的习俗,有的畲家连一般亲友也送,俗称“做门头”、“送生母”或“门头难”。因此,一般产妇“坐月里”期间都能吃上数十只鸡。他们送“门头难”到产妇家时,一定要将鸡放在大门外,人先进去通报,经过主人点火出来,将鸡浑身“烘”过之后,消除邪气,才能把鸡拿进家里。清代至民国时期,有的畲村对续生的女婴相当歧视,“生女留长,余悉溺之”。(③卞宝第:《闽峤輶轩录》,卷1,霞浦县。)由于许多畲村发生过溺婴,以致造成女少于男的现象。但有的畲村也禁止溺婴,福安《和安宗谱》内《风俗引》记载:“生女溺之,天性何存,此不仁之甚也……母子相残,逆天违道……钟姓宜以为戒。”(④蓝宗山:《和安钟氏宗谱》,民国9年。)1949年以后,溺婴现象基本不再发生,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后,畲家不论生男生女都一视同仁。
  “坐月里”后畲族妇女就和男人一起下地劳动,日间给婴儿哺乳2次,即上、下午各一次。《建阳县志》记载,畲妇“生子逾月,服农事如常日,止哺儿一次”。(⑤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四)“洗三旦”
  畲民婴儿出生3天,接生婆要为其洗澡,俗称“洗三旦”。由生父去山涧边采回香镜草熬汤,由接生婆为婴儿洗澡,以清除秽气污浊。洗后,要备一碗面上加两个荷包蛋,俗称“蛋面”,配以热酒请接生婆。同时,也要给邻居亲友每户一碗“蛋面”,以示报喜。各户吃到蛋面后,即给产妇馈赠鸡蛋,资助她“坐月里”。有的亲邻则以大米答谢,名为“送幼粮”。古时,有的接生婆在为婴儿洗完澡还要在婴儿嘴上抹一点黄连汤,说道:“细卵啊,‘三旦’那得黄连苦,以后日日食蜜糖。”有的畲村,产妇用红头绳将婴儿的手系在一起至“三旦”为止,意为缚过手的婴孩将来不好动,不惹事。
  (五)“满月”
  畲家婴儿出生后,男婴30天,女婴29天,遂称为“满月”。“满月”标志着婴儿已适应新环境,产妇的身体也基本得以恢复,许多禁忌与约束也得以解除。婴儿“满月”,必须“落胎发”。理发师傅剃光婴儿的胎发后,手拿染红的熟鸡蛋在婴儿头上滚三圈说:“红蛋圆你头,你长大后起大寮,做大官,捏住大拳头。”并祝愿头面光滑,不生疱不长疖。而后,东家请理发师傅“食蛋酒”,并把一勺“剃头蛋”分给围观的小孩。“满月”这天,邻里亲友都携带礼品前来贺喜。阿姑送帽,阿姨送鞋,母舅送衣裳、披肩、背裙、肚兜等一套衣服,还有乳铃、脚环,脚环用银脚镯系铃铛做叮当响,有的畲村这些礼物是婴儿的外婆馈赠。邻居亲友还送上一小筐的鸡蛋。凡馈赠的礼物,除大件的,都取双数,忌单数。这时,东家设午宴款待亲友,俗称“满月昼”。在酒宴上,客人务必把荷蛋吃光,以示婴儿长得光头洁面。有的畲村要抱起满月儿到路口,祈望男儿长大通四府,女儿长大认嫁路。还要进茅厕,“认秽破秽”,祈望有“肥水”。婴儿满月后,生母要是缺乳,可喂米糊。不久,开始“吞荤”,即喂食鱼肉菜蔬。
  五、丧葬习俗
  (一)丧制
  畲族现行土葬,历史上曾实行过火葬,并流传着悬棺葬的传说。《永春县志》记载,本域畲民“人死刳木纳尸,少年群集而歌,擘木相击为节,主者一人,盘旋四舞,乃焚木拾骨浮葬之,将徙,取以去远”。(①《永春县志》,卷3,《风俗》,明万历刻本。据清代卞宝第的《闽峤輶轩录》记载,霞浦县畲民葬制与之相类。明清时代畲民迁徙频繁,以火葬焚尸取其骨殖便于搬迁时携带,故闽东畲谚云:“下南骨瓮掼掼转。”即使初定居于某处仍沿旧俗。初从福建迁入浙江处州府的畲民在村中设“亡人台”,叠柴禾焚尸,将骨灰分装7个陶罐,称为“分三魂七魄”,并秘密分葬于7处,认为人死焚尸以求来世长得漂亮。
  随着与汉族杂居,受汉族的影响,逐渐改变了火葬的习俗。《永春州志》记载,当地畲民“近又与土民联婚,并改其焚尸浮葬之习,亦足见一道同风之化云”。(①郑一崧:《永春州志》,卷7,《风土志》,清乾隆五十二年。福安东山《雷氏宗谱》内《家训》篇记载:“父母临终衣衾棺椁在所必备者,孝子之情也。刻今多有火葬之说,竟敢斫棺而焚之,不孝之罪莫甚于此。以后族内人等葬具称家之有无,断不可以鞠育顾香之恩而为斫棺焚尸之惨,违者鸣官究治。”(②东山《雷氏宗谱》,修于清光绪三年。
  今畲家土葬一般形式有三:其一,采用“二次葬”,又称“拾骨葬”。即先将尸棺放人土洞中,洞口用石头和泥浆封紧,俗称“红旷”。经过3年以后,在“冬至”的一日,破洞开棺拾起遗骸。拾骨时,由下肢至上肢,最后是头骨,按此为序,逐块放入专用的陶罐中,此罐专称“骨瓮”,然后,择地砌墓人葬。“骨葬”又称“金瓮”,拾骨又称“拣金”。其二,一次完成坟墓的棺木土葬。即按地形的不同有的在山坡打洞人棺,水平挖穴入棺,俗称“仰天窑”,有的砌石垒坟人棺等。其三,停棺拾骨土葬。即把棺木置于山上,搭起“阴亭”,有的畲村有固定安放棺木之处,俗称“里厂”。过若干年后再起坟拾骨人葬。各地也有少数人砌“生址”,即生前就建好坟墓,俗称“寿房”。
  在闽东畲村流传着畲族悬棺葬的传说。传说畲族先祖在广东凤凰山行猎时,不料被山羊撞击而丧身于悬崖,因他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子孙就用车轮和绳索把先祖石棺吊在凤凰山悬崖峭壁中架好停棺架。后来代代沿袭,成为古畲族的悬棺葬。
  (二)丧事
  畲民对死者的看法不同,“学师”的人死后称“亡故仙师”,无“学师”者仅称“亡人”。畲民认为学师者死后是骑神马带阴兵上朝,故临终时子孙不得啼哭,要高高兴兴办后事。泡3杯茶,斟满3杯酒,一并端在临终者床前。再立1尊香炉,点3支茗香,燃1盏“长命灯”,请本族老人对临终者致词,意为“亡故仙师XX郎(或XX娘)吃完动身酒,好好上路”。祭毕,子女将死者净身,整修遗容,并解开“度身包”,戴上头冠穿上寿衣,胸挂红方印,印上刻“日月紫微星太上老君”九字。这时子孙才准哭。未学师者死去,床前点上茗香和长命灯,不祭动身酒,子孙拥前恸哭,送他“上路”。
  畲民认为享年50岁以上的病逝者,为寿终正寝。丧葬之礼应热闹隆重,俗称“老喜丧”。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提陶罐到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又向河里舀水,俗称“买水”。舀水时,死者是男,要舀顺流水,死者是女,要舀逆流水。清水舀回后,在火炉上暖几刻,用白布在水中浸湿,往死者胸前揩3下,再往其背后擦4下。死者一般着黑衣,学师者着红衣。女性梳头后须戴上婚时的凤冠。死者梳洗穿戴后,从卧室移到后厅。用两条板凳、4块木板、1张草席为死者支起“灵床”,再用炉灰裹成10个小粽子,绑在桃枝上,置于遗体旁边,入殓时扔到河里。存有祖图的畲族村,遇上50岁以上的逝世者,在其厅堂悬挂祖图3天。死者装殓时间要选择海水平潮时分,忌讳“重丧日”和“三丧日”。装殓时,孝女哭唱《落棺歌》。畲民报丧时,报丧者需反穿衣服。奔丧者哭唱《思亲歌》。
  古时,畲族每个人都有讳名行位。男人死后,孝男要向族长讨行位;女人死后,孝男向母舅讨行位。讨位时,孝男手端托盘,内点蜡烛1合,放米酒两杯和缠有红纸的鸡腿1对,走向母舅桌前,双膝跪地,高举托盘唱《讨位歌》。收殓后,在丧家厅堂布置起“师爷间”,由畲族巫师做阴功德,唱《师爷歌》,超度亡灵。在食“长命饭”作终结时,以蒸气上升之快慢卜凶吉。
  畲民下葬时以歌代哭,亲朋好友唱《起棺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回龙歌》等。
  六、岁时节俗
  (一)春季节日
  1.春节
  即“新年”,俗称“做年”。畲家认为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正年”,俗称“五日年”。有的畲村认为初一至初八为“正年”,俗称“上八日”。但春节活动往往延续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或正月二十日,甚至于月底,故有“正月未过都是年”之谓。
  除夕交子时,畲家认为新年伊始,户户选出一人,洗净手脸,争先“放头炮”(俗称“开正”),“开头门”,“点头香”,“汲新水”(俗称“龙头水”),每家以争第一来“接年”,以图处处领先,事事吉利。他们点上茗香,分别插在左右大门楣、左右神堂和炉灶上,并对门神、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分别顿首叩拜。而后又在神堂和炉灶上点起红烛和茶油灯。这种祈福的烟火不断,持续到正月初五。家庭主妇则早起拨开灶膛中的“隔年火种”,堆上干透柴草,不吹不煽,让其自燃,俗称“做热年”。家中大人小孩都着新装。清晨,家中人人要喝一杯糖茶,吃一碗“长寿面”,吃几块甜糍杷。村中寮里人互相贺年,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罢午饭,畲家小孩们则进入毛竹林里“摇竹娘”。他们双脚并立在粗壮的毛竹前,扶着绿竹摇动,边摇边唱:“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有的畲村用毛竹制成“响板”在村内敲击,意为“驱毒虫,逐鬼祟”。有的畲村青少年开始“赛炮”活动。他们抱着“单响”、“双响”和“连响”,各站一山头,从天亮放到天黑,一直要放到对方哑炮为止,意为看谁“发”的多。有的青年举行弈棋和各种游戏活动。他们玩“猴孵蛋”、“猴占柱”、捉迷藏、打秋千,同时还登山、狩猎等。
  畲族男女正月初出门,称为“出行”。出门先喝“出行茶”,返家再喝糖茶。出入均燃爆竹。下午,家家备办三牲福礼,在厅堂上摆起香案敬祖公,俗称“喝年”。正月初一这天忌挑粪,忌白天躺床睡觉,认为人躺床,田埂要塌。忌动刀斧杀生,凡食物都要在除夕前切好。正月初二,为“赶山发铳”日,村中青壮年男子扛土铳带猎狗上山开铳,报祝猎神。旧俗“五日年”内不捕杀猎物。正月初五为“开年驾”。早晨,家长领着子孙,各自操锄头、扫帚、畚箕,从大门口往里扫至内厅。连灶膛、鸡埘、鸭窝、猪舍、牛栏、羊圈都一一清理。大家一边清扫,一边喊道:“各物祖公,年驾已开,今日送你归天位。有桥莫涉水,有路莫搭船,伙伴相随。快去!快去!快去!”各人齐呼:“送年!”意为把瘟神病魔驱走,祈求一年四季平安。洒扫庭除后,全家团聚喝糖茶。小孩喝了糖茶喊道:“甜格来!甜格来!”因“甜格来”与“田割来”谐音,寓意为五谷丰登。有的畲村还有“贴喜票”活动,即9人扮“福首”,敲锣打鼓拿着题为“恭贺X府XX喜得XX之庆喜金万锭”的大红纸的“喜票”,分头到一年得喜的家里祝贺,得喜者指盖新房、修墓、娶媳妇、生育儿女、庆寿辰等。在“五日年”内,畲族村举办“讲酒会”,年长者唱《高皇歌》,讲述民族、宗族繁衍、发展的历史。
  2.元宵节
  俗称“做十五”。据传这是道教三官大帝之一“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的生日,畲家点香燃烛,祈求天官赐福。是日,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观音亭香火长盛不衰,除进香祀神外,还举办歌会,以歌会友。闽东畲族认为是日为临水娘娘生日。畲族家家备1斤以上的红烛,并以三牲福礼到奶娘宫祭供,以保村闾平安。每隔两三年还请巫师到古田县临水殿请奶娘“正身”。福安、蕉城两县(区)交界的畲村在这天过“凤凰节”。每届3年,按户募捐,值祭者购公鸡1只、猪肉1块、咸鱼1尾等酒菜及元宝、香烛,并用米糍塑凤凰1只,连同上述福礼送到神宫,祷告凤凰赐给吉祥。
  3.天串日
  农历正月二十。畲民不下田,要煮糯米糍粑食用,俗称“补天穿”。有的畲村还到地里拔些春菊草和糯米混蒸制糍粑。此糍粑黏而不腻,人们吃了能消食化积、祛病。有的畲村吃糍粑前要举行简单仪式,即由家庭主妇撕碎糍粑抛向寮顶,象征补天,扔向地面,象征补地。是日,畲家都为小女孩穿耳洞,上耳环。同时忌做田事,有“正月二十做田土,不够补天穿”之说。4.拗九节
  亦称“孝九”、“后九”。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中午,畲家备糯米、花生、红枣、桂圆、芝麻、糖、豆等九种食品,混煮成饭,供自食或馈赠亲友。生年逢九者还要加吃两只鸭蛋,意为除晦气、祛病灾。
  5.二月二
  二月初二是“会亲节”。关于“二月二”,在畲村有诸多传说。如福鼎市双华畲村传说,双华村民是在清代下令迁界时从浙江苍南迁来的。他们得到“华光大帝”麾下的大将红面将军“千里眼”和蓝面将军“顺风耳”的帮助而人丁兴旺,并传十余代,亲戚遍布闽东、浙南。族人决定“二月二”都回双华会亲。又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畲村传说,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罗源梧桐岔村雷氏兄弟三人各以一只铜铸香炉为记出走他乡,其中一人流落后门坪村境。此地人烟稀少,只住一对魏姓的汉族兄弟,哥名崇广,弟名福应,他俩心地善良,体力过人,还擅长闾山法术。他们帮助雷氏开荒造田,成家发族。之后,后门坪雷姓畲族在村头鼓楼山盖起“魏公侯庙”,立魏氏兄弟为当境土主,并决定每年二月初二为崇广诞生日,祭祀魏氏兄弟。每年这天,闽东数县雷姓畲族都回故里会亲,瞻仰铜香炉,纪念魏公。夜间魏宫前架起二丈多高的松明“火树”,火光十里,畲族巫师作“清醮”道场,历时两昼夜。霞浦县畲族则认为,二月二是“百花”生日,又为“种竹日”。是日,畲村栽种竹子以求兴旺发达。该县东安岛瓮里畲村二月二为“海神节”,认为这日是“巡海将军”、“七圣真君”的诞生日。是日,村民以渡船将亲友载往村里,并抬出“福德正神”、“巡海将军”等塑像、神牌,鸣锣放炮,巡游村境。各家在门前摆设供品,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并用新制的米酒、年糕、糍粑款侍亲友。该村不过元宵节,三月三不蒸乌饭,唯“二月二”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6.乌饭节
  农历三月初三为乌饭节,又称“称歌节”。畲族乌米饭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蚊大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地不怕虫蚊。其三,纪念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这天,畲家吃乌饭,办歌会,山歌盘答,通宵达旦。
  (二)夏季节日
  1.牛歇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凌晨,畲民牵牛上山吃露水草,俗称“玉露仙草”。这天让牛解缰卸犁一天,以泥鳅或鸡蛋泡酒,用竹筒给牛喂食;并以米粥或番薯丝粥等精细词料喂养,以酬牛犊耕作之劳。喂牛时,畲家牧童唱歌曰:“牛角生来扁扁势,身上负着千斤犁。水牛做饭给人食,四月初八歇一时。”是日,严禁棍打鞭抽,以定牛魂。并把牛栏清理干净,铺以干草,让牛好好休息。牛休息,人也休息。有的牛主人还特地备酒慰劳放牛娃。
  2.端午节
  俗称“五月节”,为畲家一重大节日。习俗略同于当地汉族,裹粽子,敬祖宗。《建阳县志》记载畲民“五月五日,率焚楮币奉其先,如华人之祀”。(①《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但畲村粽子的样式不同,三角粽极少,有的地区如闽东畲族乡村不裹三角粽,而裹“菅粽”,菅粽圆柱状,上扁下圆,以菅草叶包裹,用粽榈叶条扎成五节,意为“五月节”。有的畲村五月初四过节,或者五月十五过节,称为“小端午”。
  3.晒伏节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畲家主妇把衣服、棉被、鞋子、首饰、箱笼等摊在晾台上曝晒,1至2小时后翻晒。凡是收藏的书籍、歌本、契约文字也在这天翻晒,不使虫蛀损害。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和安钟氏宗谱》记载:“谱牒重典,一族攸关,当族公举,须择殷实之户,勤俭之人收藏。每岁六月初六日发曝。”相传是日为龙王晒鳞日,凡这日晒过的东西,不会发霉和虫蛀。此外,凡饲犬的畲家也要牵犬于溪流洗浴。俗言云:“六月六,犬洗身。”
  4.分龙节
  为“夏至”日过后,以地支逢“辰”的日子,亦称为“封龙节”。传说,是日各路龙王都上天领旨,由玉皇大帝颁旨划定各龙分管地界,各司其职,调配雨量,适时行雨,不准混乱。俗语云:“龙惊铁,虎惊叉。”所以是日畲家忌持铁器,忌挑粪水,以免惊吓和污秽龙公,祈望是年风调雨顺。
  (三)秋季节日
  1.中元节
  为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或“鬼节”,为畲民祭祖日。福安坂中畲族乡《和安钟氏宗谱》记载:“七月十五日祭祖鸣锣,请老成有识者将列祖家规宣读,讲明数遍,俾人人通晓恪守。”(②《和安钟氏宗谱》,修于民国9年。建阳畲族,“中元是日,捣药草为饼,曝而藏之,病则服焉,绝不用外间医者”。(③《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清道光十二年。是日,畲村开启祖牒、祖谱、祖图,备全猪、全羊各一只,去掉内脏,置于祠堂、众厅或祖厝。还备4把刀,刀口撒一撮盐巴,以供祖公割肉沾盐食用,并备菜肴供祭。祭时,鸣炮,在门前插一路茗香,俗称“烧香路”,接引祖公回来。祭祖后吃“太公饭”。在此节前后,畲民结伴上山行猎,称为“秋社”或“秋猎”。2.中秋节
  为畲家祖公秋祭日,蒸千层米糕。农历八月十五日,无子女者夜间外出,偷摘别家瓠瓜,主人发现一阵笑骂,不以为盗,反以为运气好。此节前后,每户畲家秋收开镰日,都要“尝新米”。按闽东畲家传统,水稻开镰先择吉日,并将初镰稻谷碾米,煮成白米饭,先捧3碗,点上茗香,放在竹制米筛里置于晾台祭天地。而后,再盛3碗,分别置于左右神堂和炉灶上,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毕,还得延请亲邻一起品尝新饭。尝新米时,客人越多越好。畲家认为“多一人尝,多一人粮”,各人饭罢,还得盛一碗米饭放在桌上,称为“剩仓”。
  3.元帅节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闽东畲族供奉田公元帅者,皆行“元帅节”。是日,杀一只大公鸡,连同其他供品祭祀田公元帅。祭罢,举家喝“元帅酒”,壮胆驱邪。
  4.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并定点举行歌会。家家户户蒸制“重阳糕”。是日为霞浦、福安交界地畲村的猎神九帅爷生日,村民抬九帅爷神像游村。
  (四)冬季节日
  1.圆冬节
  又称“加冬节”。“立冬”日,畲家杀鸡宰羊,并加滋补草药烹煮,合家饱食进补,俗称“补冬”。同时,舂米制糍,互相馈送。是日,时值小阳春,村人结伴登山、巡田,俗称“探宝”。
  2.谷神节
  畲民认为稻谷有“谷神”、“谷娘”。谷神中又有“种子仙”、“稻秧仙”、“青稻仙”、“黄稻仙”等,诸神仙分司稻谷的不同生长期。秋收后,闽东畲村谷物归仓,设供品敬谷神。并举家会餐,俗称“理园埕”,意为这年田间种植大计至此料理完毕。霞浦县水门畲族乡谷神节时,畲村中青年男女扮“谷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欢,喜庆丰年。
  3.为冬节
  冬至日为“天赦日”,畲村户户以糯米磨粉,拌和水,捏成半月形“黄稞”(又称“黄金糍”),以萝卜丝、咸肉等为焰,以此食品为礼品馈赠亲友。冬至的前一夜,合家团聚,人人动手搓糯米汤圆,俗称“搓圆”。冬节日,以汤圆祭祖,同时,将主要农具、粮仓、牛头、牛身、牛尾各粘两个汤圆,不结果的树木也须粘贴。拾骨重葬也多择于此日。4.除夕
  又称“做大年”。是日,家家户户里里外外清扫干净,中堂贴新对联,粮仓及坛坛罐罐,粘上红纸封条,以祝仓盈库满、人寿年丰。畲家还蒸制“黄粿”。当夜“吃隔岁”时吃去部分黄稞,余者藏入谷柜,至正月十五再取出食用,称为“隔岁月余”。黄棵可吃至三月清明。厨房炊煮结束,要挑一根碗口粗的楮木放人灶里烧着,并用炭火和灶灰掩住,留作正月初一的火种,俗称“隔年猪(楮)”,或称“隔年火神”。除夕夜,小孩环坐炉火旁“守岁”,长辈教他们唱祖公歌。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