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客家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70
颗粒名称: 五、客家人
分类号: K281.1
页数: 4
页码: 43-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建客家人居住的区域是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龙岩市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⑨上述八县在清代均为汀州府所属县份。)
关键词: 福建省 畲族 客家人

内容

福建客家人居住的区域是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龙岩市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⑨上述八县在清代均为汀州府所属县份。)漳州市的南靖、平和、诏安。客家先民原本分布在中原各地,他们迁入闽西的时间,比起福建的其他民系相对要迟一些。汉晋南北朝时期,已有少量中原汉民人迁闽西。从唐末以降,特别是宋代,客家先民迁入闽西的数量越来越多,闽西山区也得到了迅速的开发。根据客家族谱及相关资料记载,汉晋南北朝以至中唐,迁入闽西的客家姓氏仅有詹、邱、何、巫等姓,而从唐末至宋代迁入闽西客家区的姓氏多达100余种。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中记载,上杭的百余种姓氏,除了始迁时间不详的姓氏外,仅有郭氏一姓是从五代时迁入上杭的,其余都是在宋代及其后才迁入上杭县的。民国《武平县志·氏族志》载,该县姓氏近百种,除了始迁时间不详的姓氏外,其中五代以前迁入的姓氏亦仅一种,宋代迁入的姓氏11种,元代14种,明清时期迁入者31种。
  历代官方户口也记载了中原汉民入迁闽西的趋势,据《元和郡县志》等书的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福州为3067户,建州为20800户,泉州为50754户,漳州为1690户,而此时汀州的户口因数量太少没有统计。至唐元和年间(806—860年),汀州的户数才为2618户。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至端拱二年间(980—989年),汀州的人口增至24007户,这是汀州户口的第一次大幅度增长。从北宋太宗时期到神宗元丰时期(1078-1085年),户口从24007户增到81454户,这是汀州户口的第二次大幅度增长。从北宋末至南宋中叶的宁宗庆元时期(1195-1200年),户数增至218570户。
  闽西山区人口发展最快的是有汀江和沙溪之便的长汀和宁化二县,唐朝政府根据这一带外地移民不断增加和土地开发的需要,分别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设置了黄连县(后改宁化县)和长汀县。北宋时期,客家移民逐渐从汀江和沙溪两岸向山区扩展,于是政府又设置了上杭、武平、清流三县,南宋时增设了连城县,明代成化年间增设了永定、归化(今明溪)二县。
  中原汉民入迁、开发闽西山区的历程特别艰难。据杨澜的《临汀汇考》记载,山区土地零散,大多只能就山势起伏建成梯田。自唐宋以来,闽西汀州府一直是福建省田地、田赋数量最少的一个地区。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福建布政司田赋总额为82万余石,福州、泉州、漳州、建宁四府均在10万石以上,仅有两个属县的兴化府,也有田赋6万余石,而汀州府仅3万余石。据清代后期的统计,全省在官府册籍上的土地共有1418万余亩,汀州府有土地131.5万余亩,还不到全省田地总额的十分之一。而清代闽西客家八县的地理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
  闽西客家的现有居民有一部分是从中原原居地直接迁移到闽西的,但更多的客家先民是先迁移到江西南部、福建北部、福建沿海各地,后转迁而来的。根据客家谱牒记载:林氏,元末至正间(1341-1368年)有林积福,世居莆田,其子孙于明初迁入汀、梅一带;卓氏,宋绍兴间(1131—1162年)卓在周从莆田迁连城;翁氏,世居莆田,其子孙因避倭寇之乱,迁居永定;邹氏,从中原入迁后先居闽北邵武、泰宁一带,宋时转迁长汀;丘氏,原先亦世居莆田,南宋后期其后裔转迁于潮州、上杭一带;梁氏,先在闽南南安定居,宋时,转迁宁化石壁村;连氏,其先代从中原迁居福州,明清时期又转迁于连城落籍;郑氏,先迁入漳泉沿海一带,宋代时转迁于永定。闽西地方志也有类似记载,如《武平县志·氏族志》中记载,该县石、游等姓由龙岩迁入,吴、蔡等姓由漳州迁入,廖姓由闽北顺昌迁入,赵姓由泉州迁入,谢姓由邵武迁入。民国《上杭县志·氏族志》记载:林氏始祖宋季自莆田入汀,居濯田,后来杭,分居各乡;商氏先代自漳州迁于县城,约百年上下。另外施氏、方氏、潘氏、尤氏等,也是从福建沿海各地迁入闽西山区的。
  闽西山区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迫使许多入迁的汉民再次向外地迁移。沿着广东北部山区向西发展是闽西客家人的主要迁移流向。闽浙赣三省交界山区,也是许多闽西人谋生的场所。
  客家先民来到闽西山区后,由于汉族移民在政治和文化上具有优势,许多土著居民亦逐渐向汉民转化。到了宋代之后,客家移民的人数迅速增加,土著居民的数量逐渐减少。
  客家人在社会风尚、经济生活、宗教信仰、语言习俗等方面与福建其他民系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在经济生活方面,农业生产以带有山区特色的稻作农业为主,山林经济为辅,商业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色彩极浓,百姓生活普遍比较艰苦、贫困。这种状况一直到近代均无多大改变。客家人的妇女与其他民系妇女的最大差别是较少缠足,以便参加多种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
  在民风方面,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山区,物质生活艰苦穷困,使客家人形成了艰苦朴素的性格。汀州的读书人有淳朴本分、重视气节的优点,又有兀傲、刚愎的缺点。中原文化向赣南、闽西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中原汉人南迁实现的。中原汉人不仅传播了中原文化,而且把迁徙途中克服磨难所锻炼出来的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传统文化中,从而形成了义励廉隅、抗志励节、朴实无华,而又悍劲伉健、坚韧不拔、勇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社会风尚。清代及近现代连城等县居民因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也有从事工商业者,从而掺合了某些机心好争的习气。但从整体的民风而言,闽西客家人的习尚还是要比沿海各地纯朴敦古一些。客家人与土著居民长期共同生活在闽赣粤边界山区,彼此错居杂处,潜移默化,互相融合,使得有些民风习俗明显带有土著先民的文化色彩。如客家人的民间宗教信仰就糅合了古代土著“尚鬼信巫”的习俗。客家妇女辫发装饰、衣着、不缠足等都保留了土著居民的遗风,婚俗接近畲民。客家方言与福建其他汉族的语言很不相同。除了分布在广东的少数人外,其他各地畲族基本上操与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语言。
  闽西开发较迟,因此在文化教育方面也相对落后。汀州自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建州以来,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才建立郡学,中间有近三百年没有州、郡一级学校。所以建州至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历一百多年才有一位伍愿(后改名伍正己)进士及第。至北宋太平兴国中(976—983年),又历一百多年,才有罗或成为汀州第二位进士。此后直至《临汀志》成书的南宋开庆年间,“每科得人亦稀”,与同时期福建其他地区相比最为落后。在著作方面,明代以前汀籍人士仅郑文宝、李元白、汤莘叟3人有专集传世。明清时期,各级学校的规制已经完备,民间读书风气也逐渐兴盛,但中科出仕者仍不能与沿海各地相比。清代《临汀汇考》记闽西人文最盛的长汀县的情景云:“明初长汀人文胜于外邑,掇巍科登显仕者亦踵相接。自永乐至隆庆百余年,郁郁彬布矣。天(启)崇(祯)以后,科名星落,城社烟墟,抑且讼狱繁兴,士习衰而民风亦替……国初气运初回,人皆返朴,衣税食租之子不出户庭,力田治山之民常安本分,而黄门之彦老牖下者恒多端士,登仕版者具有政声,故家遗俗方骏骏有日上之机,何以近又复中衰也。”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