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清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64
颗粒名称: 五、明清时期
分类号: K281.1
页数: 4
页码: 36-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明清时期,福建的乡族社会已经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社会的管理与运作,明清时期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明清 时期

内容

明清时期,福建的乡族社会已经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社会的管理与运作,在这种具有某些割据特征的乡族社会里,外来移民大量迁入已经相当困难。同时,可耕土地有限,中原汉民入迁福建的数量明显减少。由于沿海各地人口膨胀,这一时期福建居民向海外及闽浙赣粤边区迁移的人数也有不少。
  入迁福建的省外汉民,散居于省内各个地区和不同的居民支系之中,但其整体流向以较偏僻的山区为主,主要是闽西、闽北、闽东山区。那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早先入闽的汉人较少涉足,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还有一些荒地可供开垦。《崇安县新志·氏族志》所记载的47个姓氏中,就有13个姓氏是始于明清时期迁入该县的。寿宁县人口数量较多的姓氏有吴、叶、张、陈等,大多是从明清时期起陆续迁入的。吴姓多是吴提、吴祎的后裔,迁徙寿宁时间多为明、清两朝,县内人数最多,达2万人以上。叶姓也有2万人以上,据清源乡杨柳树村《叶氏宗谱》载,叶姓始祖贤五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浙江景宁巨川上村半岭徙居政和北里杨梅村,居数载又迁杨柳树村。文山里《叶氏宗谱》载:十五世孙文庭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从浙江丽水迁杨梅村。张姓全县超过1万人,来源不同,迁居时间不一,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明清时期迁入的,《张氏宗谱》载其上祖于明宣德年间从浙江括苍徙居茗溪。清源《张氏宗谱》载其始祖原居安昌,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移居南阳,后裔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再迁岱阳青竹坑居住。其他如柳氏,原家住浙江省景宁县三都芙川村,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游学到福建省政和县割北里杨梅村,遂建房居住。许氏始祖许汝霖,忠于隆武(明末南明政权唐王朱聿键的年号,1645-1646年),阖门与明俱亡,其幸免于难者汝楫遁迹寿宁。胡氏,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移居寿宁杨梅村。高氏于明季迁寿邑。周氏,高祖彩云公(浙江)平阳人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从浙江徙居寿宁斜滩。在屏南县山区,甘棠乡甘氏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自山东省济南迁入。甘棠乡胡氏于明成化八年(1450年)自浙江省庆元县迁入。甘棠乡吴氏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自浙江省庆元县迁入。
  明清时期入迁到闽西山区的汉民也不少。如上杭县,民国年间可以知道族源的居民族姓共有41个,其中明清时期迁入者有10个。武平县民国年间可以知道族源的姓氏有57个,其中明清时期迁入的姓氏有31个。龙岩县民国时期可以知道族源的姓氏有99个,其中明清时期迁入的姓氏有51个。漳平县,民国时期可以知道族源的姓氏共有36个,其中明清时期迁入的姓氏有16个。在明清时期入迁以上各县的汉民中,有相当部分是从福建省内各县转迁而来的。
  明清时期也有少部分省外汉民迁入沿海地区。以漳州云霄县为例,后莆村林氏,明天启二年(1622年)由广东古楼村迁入;东墩保罗氏,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粤大埔迁入;云陵镇孔氏,明正德四年(1509年)由浙江衢州迁入。福州王氏,于明正(德)嘉(靖)间自江西之清江迁闽。洪武间(1368-1398年)陈广由新宁徙闽螺州。邱氏,明自河南迁居长乐。曾氏明永乐间(1403-1424年)从江西新淦迁回洪塘后,又迁省城。孟氏明初始由山东金乡迁闽,其他如沈氏从浙江,韩氏从广东,皆于清初迁居闽地。
  明清时期进入山区的外地移民,一部分是为了寻求农业生存空间,垦荒植粮,但也有一部分移民则在山区从事农业的多种经营,种植林、竹、蓝靛等山区经济作物,或从事其他工商业活动。如崇安武夷山的茶叶,“均操于下府(沿海各府州)、广州、潮州三帮之手”。建瓯的茶叶生产也是“广、潮帮来采办者不下数十号”,香菇则“向系浙江庆元、龙泉、景宁三县人营业”。在浦城县,“地当孔道……客民十居八九,而以江右人为最多,负贩食力之流又大半皆浙江人”。在光泽县,“有泉州民,有(江西)新城、泸溪、铅山、贵溪民,城居极多,视土著不啻十之二,而客主异势,久习一迹矣”。松溪、政和一带的矿冶业,亦为浙江流寓所掌握,“浙民工于采取,而松民不善锥凿,故其利归于浙”。再如在永安山区经商的工商业者,“铁匠汀州广东人,裁缝剃头江西人。……有牙行,布客江西人,染布亦江西人,靛青客汀州人,采蓝亦汀州人”。沙县,“布帛之利,江浙之民取之,鱼盐之利,福兴之民取之;药材之利,江西之民取之”。(①以上见民国《崇安县新志》,第6卷,《风俗》;民国《建瓯县志》,卷25,《实业》;光绪《浦城县志》,卷6,《风俗》;光绪《光泽县志》.卷8,《风俗》;康熙《松溪县志》.卷6,《食货》;雍正《永安续志》,卷9,《风俗》;光绪《沙县志》,卷9。)进入山区从事各种行业的流民,有相当一部分从此定居下来,成为山区的居民,其中甚至有因从事工商而致富不归者。如崇安县,清代民国时期最富有的家族号称“朱、潘、丘、万”,几乎都是清代从外省来崇安山区谋生的。朱氏于清顺治(1644-1661年)初由安徽歙县迁崇安,咸丰(1851-1861年)中以茶叶起家,号“百万”。潘氏清初迁崇安,其子孙居城中及黄柏,清季多读书腾达。万氏,清初由南城来迁,旋起家巨万。邹氏,由上饶迁崇安,以经营茶叶获资百余万,造房居七十余栋,所居成市。明清时期外地汉民入迁福建在生业上呈多样化,这与前代有所不同。
  明清时期外省汉民入迁福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戍福建的军队,以及少量留居福建的官吏。外省军队有三次较大规模的入闽。第一次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经略海防,置卫所以备防御,在福建沿海各险要地点,如漳州镇海,泉州永宁、崇武,莆田莆禧,长乐梅花等处设立卫所城堡,并调拨军队分戍各地。第二次外省军队较大规模入闽是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为了镇压沙县的邓茂七农民起义而调人的部队。第三次是明末清初之际,郑成功父子起兵抗清长达数十年之久,清政府为了清除郑氏集团,派重兵入闽。大批的省外军队入闽,其中一部分战事结束后留守下来,成为福建居民。尤其是明代初期那一次入闽,根据明代兵制,卫所兵士人军籍,不得随意脱籍或迁流,故那些外省兵士驻扎于沿海各卫所之后,便为军籍所困,逐渐成为当地居民。据《崇武所城志》记载,崇武所的世袭军户成了惠安崇武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族谱中也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省外军队入戍闽中从而成为当地居民的记载。如:寿宁陆氏原籍河南,于康熙八年(1669年)入闽,职居把总,防守寿邑,遂定居下来。东山县杨氏,祖先为山东济宁府人氏,明初洪武年间江夏侯德兴周公奉旨防倭,设铜山所,以百户职随军入戍,世袭军籍。康熙四十年(1701年)铜地军户被编入黄册。同安黄氏始祖于明初授正千户,调守高浦所,子孙后嗣,迁移散处,或徙安溪,一派徙潮州。诏安徐氏世居大江以北,顺治五年(1648年)始迁漳州府。福州吴氏始祖于顺治三年(1646)随大军取福州,授诏安丞。蒋氏祖蒋贵,明初封定西侯,领兵入闽,遂定居下来。
  明清时期外省兵士人戍福建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地的方言受到了某些影响。如南平市城关和西芹乡一带,约有人口4万余人,流行一种与当地方言有明显差别的“土官话”,这是明代中期为镇压沙县邓茂七农民暴动而留闽的北方官兵带来的。经过数百年来与当地居民的融合,这些北方官兵也都成了当地的居民,但因这些北方官兵居住比较集中,原先的“官话”被部分保留下来,成了既北又南的“土官话”。再如长乐沿海洋屿乡一部分居民讲满族官话,这是清代前期入闽清兵留居于这里所带来的方言,久而久之,便混合成现在的“京都话”。闽西客家区的武平县,有一些乡村也因明清时期外省兵士的驻扎和演变为当地居民,致使这些乡村的客家话与永定、上杭一带的客家话有些差别,参合了一些省外的方言。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