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62
颗粒名称: 三、唐代
分类号: K281.1
页数: 3
页码: 2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唐代:陈元光进漳、王审知入闽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唐代

内容

(一)陈元光进漳
  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朝廷派军驻扎九龙江东岸。总章二年(669年),复派归德将军陈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出镇泉、潮二州之间的故绥安县地(今漳浦、云霄一带)。当时陈政率府兵3600多名,陈元光以鹰扬卫将军的身份,随同父亲陈政领军赴闽。
  陈政率部入闽遭到了土著居民武装反抗,唐廷又命陈政的两位哥哥陈敏、陈敷,再率府兵3000人南下驰援。咸亨元年(670年),陈敏兄弟奉母魏氏同行,进军至江山(今浙江江山县南),陈敏兄弟病故,诸侄也同时丧亡。魏氏代领军队,继续南下,与陈政军队会合。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故军中。其子元光以玉钤卫翊府左郎将衔代领兵众。至永隆二年(681年),陈元光率部基本消灭了地方武装。
  陈政、陈元光率兵入闽是具有移民性质的进军,先后两批府兵共约7000余人,姓氏可考者,计60余种。随军家眷可考者40余种姓氏,其中除与府兵将士姓氏重复者外,尚有18种姓氏。上述府兵将士与军眷姓氏合计,可考者近达90种。这数十姓府兵将士及其家眷繁衍生息,形成了唐代开发九龙江流域的骨干力量。据地方志及族谱的记载,漳州各属及台湾、东南亚各地的陈、方、吴、汤、柳、张等姓居民,许多都是当年陈元光部属的后裔。
  将士所到之处,且守且耕,招徕流亡,就地垦殖,建立村落。据明清以来有关的族谱资料记载,陈元光首将、泉潮团练副使许天正的后裔主要居住于诏安、南靖、海澄,卢如金的后裔主要居住于云霄、平山格、长泰和天宝墨溪,陈元光女婿林孔著的后裔主要居住于天宝路边、过塘等地。
  陈政、陈元光注重招抚和同化当地土著,在这些归化的地方逐步推行中原先进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将土著居民编入户籍,将归附地的地方命名为“唐化里”,意即受唐王朝感化的人住的地方。归化的土著居民也很快接受了中原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受中原汉人移民的影响,改汉姓,起汉名,与汉人相互通婚。数传之后,九龙江流域及闽南各地的土著居民,除少量仍滞居山林间之外,大部分也都转化为汉民,无复以“蛮僚”相称。
  唐代其他时期也不断有汉民迁移入闽,只是数量比较少,迁居的地点比较分散。例如,陈迈于武德间(618—626年)、孙仲良于宝历间(825—826年)任莆田令,宋仕唐于元和间(806—820年)为建阳县丞,他们在任病故,而家属都在当地落籍。贞元年间(785—805年)在浯州(今金门县)任牧马监的陈渊与其同僚及属下十二姓都在浯州岛上安家生息。
  唐代中后期中原多乱,一批中原汉民避乱留闽。据载,为莆田筑木兰陂的李宏,先代系唐宗室,天宝(742—755年)末入闽。大历时(766—779年),薛兼训为福建观察使,洛阳鲍防佐之,是时中原多动乱,故留之。杨齐宣以谏议大夫贬为建安令,江淮间因乱交通阻碍,留居浦城。
  (二)王审知入闽
  唐末中原战乱加剧,中原士民再次南迁,形成汉族入闽的又一次高潮。其中以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部入闽的数量为巨。
  王潮、王审知原为河南光州固始县的农民,黄巢农民起义后,王氏兄弟组织乡兵依附光州刺史王绪,嗣后渡江南下。光启元年(885年)进入闽西、闽南,次年八月占领泉州。景福二年(893年)攻进福州,尽有闽中之地,唐昭宗李晔只得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任。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审知被后梁太祖朱晃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子王延钧于933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闽。
  闽国是中原移民在闽地建立的地方性割据政权。王潮、王审知的军队部属入闽后绝大部分都定居下来。一些闽北的宗族,如建州郑氏,浦城章氏,光泽邓氏,崇安丘氏、胡氏、张氏等均是随闽王入闽军士的后裔。福州一带尤多原属王审知部下的后裔,如陈氏、詹氏、张氏、吴氏、郭氏、林氏等。
  王潮、王审知兄弟在福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体制,也注重搜集其他各方面的人才。当时随王氏兄弟入闽的中原人士,就有众多落难的政客、士子、文人等,如李洵、王涤、崔道融、王溧、夏侯激、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傅懿等。唐相王溥之子王淡、唐相杨涉从弟杨沂、唐时知名进士徐寅、唐末诗人韩惺,皆依王审知仕宦,留居福建。王审知在闽中采纳翁承赞的建议,设立四门学,以教闽中秀士,同时还广为搜集典籍书册,福建诗教渐昌。
  王氏特别崇信和倚重佛教,在闽地给佛教弟子予以种种优待,礼遇各地的高僧,从空门延揽人才。拨给大量经费,建造佛教寺院,并且广发度牒,赐舍良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原许多漂泊不定的僧人,纷纷南下入闽,中国佛教禅宗大盛于福建。
  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其他地方的士民也有不少迁移南下入闽,其中包括仕宦、流卒、商贾及一般的贫民。如闽北地区,据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风俗”记载:“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故建州备五方之俗。”闽地的汉族居民在唐末五代时入迁也有许多非河南籍者,如崇安翁氏、泰宁邹氏、福州陆氏、邵武李氏、浦城周氏、沙县张氏等。当时李唐宗室也有避乱入闽者,如李撰,迁福州之连江。
  唐末五代时南迁入闽的中原汉民虽然来自北方各个地区,但因王潮、王审知以武力据闽立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固始同乡大多成为闽中的统治者,门阀宗族的夸耀难免。于是,其他一些不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姓氏亦相继附会。故自宋代以来,福建民间的许多族谱往往记述自家的渊源为河南固始县,其中不少是漫为标榜,并非真正来自河南固始。即使是后代入闽者,甚至早于五代入闽的姓氏,也往往受这一风气的影响。如唐初随陈政、陈元光入闽的部属后裔,有不少姓氏族谱亦称其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连早先福建的闽越土著也随着汉人的习气,改称自己的祖先来自光州固始。
  这一时期中原汉民的入闽,在地域分布上更为广泛,基本上遍布于闽地的各处。自汉晋以来入闽的移民大多占据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闽江下游地域、九龙江流域、晋江流域等沿海地带,而这一时期入闽的汉民,则有了逐渐向偏僻山区拓展的趋向。如闽江上游的闽北地区,汉民入闽后人口和经济开发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福建共添设了6县3镇2州,升梅溪场为闽清县,升永贞镇为罗源县,升桃林场为永春县,升感德场为宁德县,升永顺场为顺昌县,升大同场为同安县,析感德场而置关隶镇(今政和县),析建阳县而置温岭镇(今崇安县),升东平乡为松源镇(后改松溪县),改将乐县为镛州,升延平镇为镡州。这些新设或升级的州、县、镇,大部分地属山区,仅闽北山区就占了6个。
  临汀是福建开发较晚的区域,唐末五代时中原汉民开始大批进入闽西山区,所以据官方典籍记载,汀州人口在这一时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汀州的官册户数仅2618户,而到了北宋前期的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汀州的户数已增加至24007户,增加将近10倍之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