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
唯一号: | 130020020220003456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山越 |
分类号: | K2891 |
页数: | 2 |
页码: | 17-18 |
摘要: | 本文记述的是闽越灭国后,有部分闽越人被徙迁于江淮,但仍有一些闽越人逃人深山密林中。至三国时,在闽北反抗孙吴的闽越后裔也被称为“山越”。山越生产力低下,居住在边远的山区,甚至还保留浓厚的原始社会残余。其社会组织有称“宗伍”、“宗部”、“千户”、“万户”,又有“六千户”、“五千户”之名。其首领有称“宗帅”、“渠帅”。闽北地区山越被杀六千人,被掳达万人之多。孙权派出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郑胄、将军钟离牧率军前往镇压。在孙吴军队中,山越人数比例相当大。山区的越人大都是自种自给,农业手工业产品不多,很少用于交换。吴国统治者在平定山越的反抗后,采取措施把山越从山区迁徙到平地,强迫他们“从化”。 |
关键词: | 福建省 民族志 山越 |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