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49
颗粒名称: 一、分布
分类号: K871.13
页数: 5
页码: 5-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福建省新石器时代分布情况包括东部地区、闽江下游、南部地区、北部和西部山区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新石器时代 分布

内容

(一)东部地区
  福建沿海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主要有平潭壳丘头和金门富国墩遗址以及闽侯的白沙溪头遗址(下层)。壳丘头位于平潭县平原乡,东南距县城15千米,东北距海约5千米,遗址位于临岛湾海岸山麓地上,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1985年秋至1986年春,省博物馆考古队在此进行历时四个月的发掘,在总面积约772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贝壳堆积坑21个、残墓葬1座,出土了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文化遗物200多件以及大量陶片。与壳丘头遗址有密切关系的还有金门岛上的富国墩遗址和闽侯白沙镇的溪头遗址。富国墩又称蚵壳墩,位于金门县金湖镇溪湖村西北一个海滨小山。文化层是一个由二十种贝类构成的贝丘遗址(又称贝冢)。考古学家在这个贝丘中采集到一些黑色和红色的陶器破片,还采集到凹石一件,石把手一件。这些陶片的颜色、纹饰与壳丘头十分相似。富国墩遗址的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标本测定并依树轮较正,当在公元前5500年至前3940年之间,与壳丘头的年代相当。
  壳丘头文化的某些文化因素与较之时间略迟的昙石山文化有传承关系,是已知的福建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
  (二)闽江下游
  昙石山遗址位于闽江下游,南距闽江约200米,是闽江谷地上一个高出江面约20余米的长条形小土岗,遗址周围是闽江冲积平原。1954年1月间,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农民为修筑闽江防洪堤,在昙石山取土时发现了贝丘堆积及陶器、石器等古物。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获讯后派员进行调查,在昙石山及附近洽浦山、鲤鱼山等处都发现了原始社会文化遗物。3月,华东文物工作队和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挖掘。
  从1954年至1965年,对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1974年进行了第7次发掘,揭露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了史前居民的遗迹,如火塘、灰坑、灰沟、公共窑场、氏族墓地以及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昙石山遗址以贝丘堆积为特色,有3个文化层次,中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上层属青铜时代。除闽侯甘蔗昙石山外,考古队在沿闽江两岸的田野调查中还发现了福清东张、闽侯榕岸边庄山、白沙溪头巷、恒心白头山等与昙石山类似的史前文化遗址。
  福清东张白豸寺遗址。位于福清东张镇以南,一座俗名白豸寺的孤立的小山丘上,遗址高出地面3—5米,西南紧临龙江,遗址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发掘总面积1500平方米,发现房基、灰坑、灶址等遗迹和一批石器、陶器等遗物,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类型。
  闽侯溪头遗址。位于闽江下游北岸,闽侯县西南约12千米的白沙乡溪头村西南台地上,遗址高出地面1.5—2米,南距闽江约2千米,西距昙石山遗址约15千米,遗址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80米,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先后两次发掘,总面积1548平方米,在下层蛤蜊壳层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51座和灰坑(蛤蜊壳堆积坑)33个,以及石器、骨器、玉器、陶器、贝器各类遗物近400件。
  庄边山遗址。位于闽江下游南岸,闽侯县竹岐乡榕岸庄边山,北临闽江,遗址东西180米,南北80米,面积约14000余平方米。挖掘面积3000平方米。遗址包含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上层文化内涵属夏商时代,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63座,及一批石器、贝器和陶器。
  (三)南部地区
  九龙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有漳州市郊的覆船山、龙海的万宝山、漳浦的香山、东山的大帽山、诏安的腊洲山等。
  覆船山遗址。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芜山乡岭下村100米处一座形如覆船的小山。遗址发现于1958年的考古调查,1986年和1990年两次复查,遗物散布面积1800平方米,局部残留有文化层。覆船山遗址是典型的贝丘遗址,文化层堆积主要由单纯的淡水贝类河蚬构成,两次调查采集遗物主要有大量河蚬壳,少量残石器、打制石片、陶片、动物牙齿和骨骼等。陶器均手制,质地粗松,以夹砂陶为主,胎厚薄不一,火候极低,纹饰有曲线贝齿纹、篮纹等。
  腊洲山遗址。1985年9一10月间,考古工作者在诏安县东南梅岭玄钟村腊洲山北坡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一处。腊洲山系西北、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三面环海,海拔92.5米,遗址分布在山顶,残存面积2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约225厘米,主要文化层由海生贝壳堆成,厚约60-175厘米,种类有蚌、蛤蜊、海螺、蚶等22种之多,这些贝类多为潮间带底栖类,少数为潮下带或浅海底栖动物。在该遗址下文化层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两大类。陶器分夹砂、泥质两种,器形有釜、豆、罐和纺轮等。陶器制作粗糙,大部手制,少量口沿经过轮修,火候低,陶片纹饰有绳纹、刻划纹、曲尺纹、锯齿纹、叶脉纹及各种附加纹饰。出土石器包括石片石核和部分打制石器,器形有斧、石镑、石镞、砺石等,其中石锛为大宗,石器器形偏小,多不规整,打磨粗糙,且有大量石片石料。从文化层堆积、出土遗物的质地品类看,该遗址与平潭县平原乡壳丘头贝丘以及金门富国墩贝丘遗址同属一类型文化(即壳丘头类型文化)。
  大帽山遗址。位于东山县城西南陈城乡东北的大帽山,是闽南地区人类聚落的另一重要遗址。大帽山海拔约251米,遗址分布在山东南缓坡上,长约24米,宽约20米,文化层由贝壳堆积而成,厚度约30—50厘米,底部是侏罗纪变质砂岩及其风化土,遗址出土物除了大量的贝壳,还有陶片、石器和脊椎动物遗骨,石器有石镑6件、石球1件、石饼1件和砺石,均为生产工具。石器除石锛由粉砂岩制作外,其他均用花岗岩砾石制成。出土陶器以生活用具为主,未见完整器或可复原器。陶片分夹砂和泥质两大类,质软,其中以夹砂陶为大宗,约占88.1%,因火候不同分呈红褐、浅黄、灰黑等颜色,胎灰黑色居多。泥质陶发现数量较少,约占11.9%,均磨光,有红、灰、黑三种颜色。装饰手法以素面为主(占65.5%),其他纹饰依次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锥刺纹、圆点纹及由以上纹饰相间构图的组合纹,可辨别器形有釜、罐、豆或碗、盘、盒等。陶器制作工艺有手制、轮修或手轮兼用,多数陶器火候低(700°C—800°C),制作技艺原始,仅有一种薄胎泥质磨光黑灰陶豆或杯(残片),其工艺作风和纹饰与腊洲山有明显相似之处。遗址发现的动物遗骸中以哺乳动物骨骼和鱼类的脊椎骨为主,有哺乳动物鹿、羊、猪等的肢骨和牙齿,有海生贝类24种,海生蔓足类3种,此外还发现极少量贝类动物壳体。经测定,年代为距今4100±100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四)北部和西部山区
  20世纪80年代后,北部和西部山区经调查,试掘而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居民聚落遗址的主要有:浦城石排下、牛鼻山遗址,武夷山市梅溪岗遗址,邵武斗米山遗址,明溪南山塔下洞穴遗址,南平漳湖坂宝峰山遗址等。
  石排下遗址。1981年5月,在浦城县东郊约2.5千米的石排下村后门山考古调查中发现,遗址所在后门山是一座高出地面约20米的月牙形小山坡,东西长50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多为现代村落覆盖。试掘选择在文化层保存较好的东北山坡进行,共开探沟两条,总面积27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可分3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中层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出土生活器皿有陶器的釜、罐、盉、盘、豆、南瓦、簋、钵及鼎足等62件,石器有石锛、石凿、石磨盘、石球等8件。以上陶器中的某些器形(如釜、鼎足)和纹饰(绳纹、蓝纹、漩涡纹)分别与闽江下游昙石山文化、江西清江筑卫城文化、江苏马家滨文化和广东马坝石峡文化等均有相似之处,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牛鼻山遗址。牛鼻山遗址位于浦城县东北30千米处管厝乡党溪村的牛鼻山。198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分布在高40米的牛鼻山南坡二层地上。1989年、1990年省博物馆考古队两次进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425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0.8—2米不等,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南朝以后堆积,下层系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存,出土少量泥质、夹砂陶片。这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发现了19座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成员墓葬。墓为长方形竖六土坑墓,长2.4-1.3米,墓中随葬品多寡不一,多达30多件,少则四五件,主要是陶器和石器,不见骨器和贝器。常见的石器是经过精磨的小石锛、小石镞,还有钻孔石斧和石环、砺石等。陶器则是多经淘洗的泥质陶及部分砂陶,主要器形有鼎、豆、壶、罐等,其中罐最为常见,几乎每墓必出。陶器造型多圈足器,不见彩陶和硬陶。陶器纹饰简单,多数为素面,少数表面拍印绳纹、条纹、梯格纹,制作工艺为手轮并用。牛鼻山遗址及墓葬出土的陶制生活器皿的主要造型(鼎为主,出现袋足器)和以炊煮器圜底釜为特色的闽江下游昙石山文化遗存有明显的区别。其文化遗存中的三足器、袋足器在广东石峡文化、江西筑卫城樊城堆文化中都是常见之物,遗存中的灰胎黑皮陶是浙江良渚文化的典型陶系。以牛鼻山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与江西、广东、浙江上述原始文化有较密切的联系,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闽北地区的文化代表。
  斗米山遗址。位于邵武市沿山镇百樵村东一座俗称斗米山的小山丘上,面积约7000平方米。1995年夏、冬先后两次发掘,揭露面积1402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在下层发现3组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有柱洞、房基等。与之同时,还发现7座新石器时代墓葬(竖六土坑),出土大批玉器、石器和陶器,各墓葬品多寡不一,多者27件,少者仅2件,小型玉器为最常见随葬品,每墓必备。主要器形有玉块、玉锥、玉璜等,陶器则有罐、釜、杯、盘等,造型类同牛鼻山新石器时代墓葬器物,似属同一文化范畴。斗米山新石器时代墓葬为省内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玉器最多的地点,玉器多为饰品。在斗米山遗址上层发现15座墓葬,出土一批器形颇为罕见、器表通施黑衣的陶器群。
  梅溪岗遗址。1987年发现,位于武夷山市武夷镇角亭村,崇阳溪上游与梅溪交汇处,俗称梅溪岗的小山岗顶部,遗址面积20000平方米,1994年发掘,揭露面积531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上层系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下层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发现3组略呈圆形的单体建筑遗迹,为福建省新石器时代遗址首见。出土遗物有纺轮、小型石器等,陶器则以火候低、质粗松的夹砂陶为主,器物有鼎、豆、簋、碗、罐等。
  南山洞穴遗址。一座俗称南山的石灰岩小山丘,位于明溪县城关镇东1.4千米处。遗址分布在山丘南侧3号溶洞,洞口朝南,上为大岩棚,横穴进深8米,宽、高各2米,发掘面积65平方米。文化层堆积0.5-1.5米,分两层,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南山洞穴遗址考古发现原始居民居住遗迹一处,居住面长5.5米,宽1.3—2.5米,厚约0.1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另外,出土了一批陶器(有鼎、豆、壶、尊、釜等)和石器(有斧、锛、铲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