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4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分类号: K871.11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1987—2000年,福建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漳州、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发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8件约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人类化石,经考古研究证明,他们属于中国旧石器时代南方晚期智人。
关键词: 福建省 民族志 旧石器

内容

1987—2000年,福建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漳州、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发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8件约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人类化石,经考古研究证明,他们属于中国旧石器时代南方晚期智人。
  1987年,省考古队和东山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东山岛联合进行文物普查时,从当地群众手中征集到一批动物遗骨化石标本。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这批动物化石有属更新世时期哺乳动物的水牛、斑鹿、水鹿、中国犀、山羊、熊等化石,还有一件轻度石化的人骨化石为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人类肱骨残段(称“东山人”化石)。东山人类肱骨化石是福建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向现代人过渡的首枚人类化石标本,把福建人类的历史推前到距今1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
  东山人化石表面呈浅灰色,其体位在人体右侧肱骨下端与肱骨髁衔接部分,残长57.9毫米。这件右肱骨残段石化程度较浅,下端有明显的断裂面,从中可观察到因海底地层锰质入侵骨壁形成的黑色浸染物。这是在热带、亚热带海底的生物骨骼上常见的现象,而保留在肱骨体表面的海生软体动物附着的痕迹证明了东山人类肱骨化石确系出自海底。
  东山人化石捞获于离城关约13海里的兄弟岛附近海底,处于连接大陆与澎湖列岛之间的“台湾浅滩”,自更新世以来曾多次露出海面,与大陆相通,学术界称为“东山陆桥”。东山人化石及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东山陆桥”海域的发现,反映海退时期存在海峡人类迁移的足迹。
  1988年5月,福建省考古队与三明市文物普查队在清流县沙芜乡洞口村狐狸洞的洞穴遗址中(东经117°03',北纬20°02')采集到一枚人类左下第一臼齿化石,并在同一胶结地层中发现巨貘、熊、豪猪等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狐狸洞高出相邻河床约80米,深约20米,高5米,宽4米,洞内保存的全新世与更新世晚期堆积物分布面积约12平方米。洞内堆积物自下而上可分为六层,分别属于全新世的灰色土层、石灰华层,晚更新世的黄色角砾层、灰黄色含细砾砂质土层、灰黄色粉土层、钙质角砾层。人类牙齿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同出于第三层,即灰黄色含细砾砂质土层。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现场鉴定,此牙齿化石系属距今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牙齿化石。死者系一位年轻人,因严重营养不良导致早夭。
  1989年,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同中国科学院古椎脊与古人类研究所及三明市博物馆在同一地点发掘,又发现5枚人类牙齿化石和17种动物化石。这些人类牙齿化石可能代表一个少年个体和至少两个以上的成年人,发掘者称其为“清流入”。清流狐狸洞人类牙齿化石是福建首次发现的有层位记录的古人类化石。狐狸洞出土人类牙齿化石统属晚期智人类型,其形态具现代人的特征,其牙齿明显减小的趋势也反映了马来人种的特征。当年这里大片的山地丘陵为亚热带森林和草原疏林所覆盖,水源充足,大量草食性动物繁衍其间。“清流入”依赖大自然提供的富饶资源,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原始群居生活,他们摘取树上的野果,也用石器挖取植物的根茎,为躲避兽害,先民们栖身在山洞之内。
  198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漳州市文化局等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在漳州北郊莲花池山和竹林山挖掘出27件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年代推测为4-8万年以前。在以莲花池山遗址上层为代表的113处地点,以及平和(3处)、东山(1处)、诏安(1处)等地,还采集到了细小石器1457件。这批由凹缺刮具、镞形器、钻和小石杵构成的石器组合,反映了石器主人过着以渔猎活动为主的经济生活。
  1990年3月,漳州市文物工作者于市北郊的甘棠东山的台地上采集到一段人类胫骨化石。此段胫骨系人类个体右侧胫骨中部略为偏上的一段,长131毫米,骨体呈浅棕褐色,内外侧面有地层铁锰质浸染的斑痕,骨表质完好,表面仍有光泽。此胫骨骨壁薄、骨体前缘有显著锐脊、骨间缘明确等近似现代人的特征,反映在个体形态上,应属现代智人性质。1999-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明市岩前镇万寿岩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其中灵峰洞遗址距今约18万年,考古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洞中清理出土70余件石制品和共存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船帆洞堆积分10层,其中5、6、7层为史前文化堆积,出土石制品约480件,还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代表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遗存,距今约1一3万年,还清理出人工石砲地面和排水沟等重要遗迹。2000年,省博物馆等单位的考古人员还在武夷山、宁德霍童等地挖掘出一批旧石器时代石制品。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