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39
颗粒名称: 编后记
页数: 2

内容

编后记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由省农业厅牵头,省委农办、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共同承编。从2006年2月开始,省农业厅着手筹备工作,成立修志班子,负责起草本志书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拟订编纂提纲,经省方志委审定。2007年8月召开各参编单位领导入会议,正式成立编纂委员会,下设编纂办公室和编辑室,挂靠省农业厅办公室。
  各承编单位先后确定主要领导分管修志工作,确定人员。据统计,参加本志编纂的专家共有170多人,绝大多数都拥有高级职称。集中了全省农业科技教育界的智慧,体现了“三农”紧密协作的精神,这为今后志书编纂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并提供了有效的合作平台。
  为规范志书编纂体例与行文要求,提高编纂人员业务水平,厅志办举办了修志培训班。在编纂工作中,多次召开编纂工作会议,印发编纂工作简报
  21期。对志稿质量严把三道关:一是志稿初审,不合要求的,先后发函56次(件),提出具体意见,退回修改补充;二是初稿基本通过的,有计划地组织60多位相关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二次初审;三是邀请省方志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评审;对评审基本通过的,根据所提意见,再进行修改补充,做到精益求精,力争出精品佳志。参加评审的主要有吕秋心、刘祖陛、陈维高、张功宙、蔡元呈、陈凤翔、郑履端、汤鸣绍、李健、刘星辉、陈锦权、李盛霖、王景辉、黄跃东、郑晓梅、张文棋、郑福树、曾玉荣、吴增嵩、张俊等。2009年,完成全书初稿,约为112万字。年底,志办集中精力,对初稿进行总纂统稿,认真修改,总字数调为65万字左右。提供照片单位有:省委农办、扶贫办、省农科院及所属水稻研究所、耕作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及所属作物学院遗传研究所、甘蔗研究所,省农业厅办公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农垦处、农业机械管理局、农机鉴定推广总站、经营管理处、种植业管理处、农业区划研究所、科教处、农产品加工总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种子总站、植保站、市场信息办、土肥总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建农业》编辑室、省科技厅《星火燎原》图集编辑室等。摄影者:方俊钦、杨辉、王景辉、罗毅、祁建民、高新榕、张毅、吴增嵩、黄国成、何孝延、陈凌霄、蔡元呈、陈洁、邹路、罗良标、陈福宝、张文清、张仁雨、陈锋、张宜绪、朱明贞、黄志龙、徐琳、陈光仔、吴卫东、黄瑞平、陈俊钦、简维政、谢文龙、林济生、李义珍、林威晟、杨亚平、吴菁、詹爱华、何友良、羿红等。
  修志是一项系统工程,部门多,门类广。又是众手成书,若无全局观念,至诚协作精神,实难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值逢本志付梓之际,对于各承编单位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对于省方志委领导和专家的全程具体指导和帮助,对于参加撰稿的领导和专家付出的心血,对于参加志稿评审的专家的奉献,一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编辑室
  2011年12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