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4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
分类号: F276
页数: 6
页码: 502-507
摘要: 本节记述福建省其他机构,其中包括了地(市)农科所、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福建省 农业机构 企业

内容

一、地(市)农科所
  (一)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5年创建,是闽北唯一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拥有1000多亩设施完善的科研试验基地和设备齐全的检测化验中心,馆藏专业图书数10万册,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数万份。全所有高中级职称研究人员38人,每年承担多项国家、省、地(市)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70余项和多项表彰。
  该所育的特优009、Ⅱ优辐819、特优175等30多个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
  2004年在海南国家863基地全国158个新品种展示中,特优716等4个组合产量进入前20名,其中特优716以亩产740公斤居第二位。2005年“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的中试示范”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特优009连续两年国家区试产量居第一,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食用菌研究中心选育的香菇新品种
  241—4在南平市年推广达1亿袋,占香菇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花菇新品种南花103已成为闽北主栽品种,并研究开发出系列珍稀食用菌品种。选育的南杂一号、宝兰、丰辉、秀晶、黑甜等优质、高产、特色西瓜品种正在街内外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该所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交流并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多次选派科技人员到菲律宾的国际水稻所以及美国、日本等地培训、交流。同时,结合专业优势,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和下派村支书机制等平台及农学会、食用菌协会、葡萄协会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三农活动。
  (二)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成立,占地面积956亩,其中农田面积650亩,水塘面积130亩。全所设有水稻室、花菜室、植保室、果树室、水产畜牧室、办公室、行政科、科管科8个科室,生物中心、食用菌中心2个中心及农优科技开发公司。在职职工67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1人,博士生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8人参与漳州市“789”人才工程攻关组。该所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从事水稻、香蕉、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育种、示范和科技咨询服务指导工作,1978年后,获国家和部、省、地(市)级科技成果60多项。
  水稻育种是该所的强项,其中“特优63”从1989年育成推广至2004年,该组合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9000多万亩,增产稻谷40多亿公斤。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新选育的“特优6355”组合在2004年通过省品种区域审定,优质稻“漳佳占”在2005年通过省品种审定。
  研究所开展蔬菜新品种引进筛选、推广和常规育种、制种工作,建有珍稀特菜品种园、收集特色菜品种34个,选育推广21个,3个品种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世纪80年代初香蕉试管苗研究成功,香蕉组培苗年生产能力250万株以上。植保研究获农业部授予“农药试验员”资质1人。
  (三)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1年8月成立,科研所本部占地面积230亩,其中水田100亩、旱地20亩、池塘20亩;属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机构。以水稻育种为重点,同时开展大豆、蔬菜、果树、花卉、畜禽、牧草良种选育及配套丰产技术研究。该所设有水稻育种、蔬菜育种、园艺、生物技术4个研究中心,办公室、科管科、后勤服务中心3个行政科室。本部之外另有三明市国家水稻综合试验站,三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及拥有控股权的福建六三种业有限公司和沙县农科种苗公司共有试验、示范基地200余亩,其中水稻试验基地100余亩,蔬菜、花卉、果树、组培苗木试验基地100余亩。有1000多平方米的生物技术试验室,2个2000平方米的标准温室,1万多平方米的普通钢架大棚。
  建所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合作)、三等奖1项(协作)、省部级奖31项;共选育出68个良种,其中水稻良种54个、大豆良种3个、蔬菜良种4个、紫云英良种2个、果树良种
  3个、水禽良种2个。各项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达10亿亩。曾多次被评为省服务农业先进单位,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先后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中国农学会授予“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单位”。
  (四)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72年成立,科研所占地面积147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一个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有在职职工68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3人。设有果树研究室、花卉研究室、生物工程中心、作物研究室、畜牧研究室、食用菌研究室、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生产开发科9个科室,建成花卉、畜牧、果树、食用菌4个中试基地。
  先后承担省(部)、市科研项目48个,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4项次,发表论文150多篇。选育了20多个适合本市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的水稻、甘薯、果树、花卉、畜禽、食用菌等品种,研究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种植、养殖新技术。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多次评为“科技兴市先进单位”。
  (五)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成立。全所人员编制110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名,其中高级、中级职称21人。设有粮油作物、经济作物、杂交水稻、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引进、食用菌、花卉、科技情报、化验检测11个业务科室和3个职能科室以及农业试验场、果茶场、花卉试验场、农业引进场、育种猪场、配合饲料厂、农业科技服务站等试验基地和技术服务窗口。下属企业有闽东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宁德市农科所芳绿达花卉场。
  1978—2005年,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及地区奖励的科研成果46项(次)。“九五”以来,该所对开发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重点组织实施了粮食、畜牧饲料、农业引进和生物技术4个方面的开发研究。主要新品种、新产品有高产甘薯新品种宁丰408、中晚稻新组合特优420、早春生姜、室内观叶花卉绿巨人、雪柑少核二号、优质早籼新品种宁早720、名贵花卉蝴蝶兰组培苗、SJ421新型气雾消毒剂、脱毒马铃薯、优质红心甘薯新品种宁丰312、福安大红李、食用菌病害特效菌剂Ⅱ型克疣灵等。
  (六)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9年成立,全所有在职职工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0人)。已形成水稻、旱粮、果蔬、高新技术等优势学科,同时在龙台农业引进示范、科普教育、农业现代园区建设等方面逐渐形成新优势。获得科技成果
  7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34项。“九五”期间,取得省市科研成果13项,闽岩糯、岩薯五号选育与推广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反季节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薯脱毒技术研究与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50万亩。优质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示范、推广和加工新工艺研究,已成为该所的优势项目。开展名贵洋兰的组培、繁育生产及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栽培。
  (七)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9年建所,是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占地面积近240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全所编制76人,有专业技术干部41人,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生5人,拥有高级职称16人。设有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科技开发科、中心实验室、果树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蔬菜研究室、旱地作物研究室、粮食作物研究室、畜牧研究室10个科室。
  至2005年,共承担国家、省(部)、市科技项目200多项,已获国家、省
  (部)、市(厅)级科技成果奖97项(次),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7项,市(厅)级科技奖60项。先后选育成水稻、大麦、小麦、果树、甘薯、蔬菜、大豆等新品种29个,在全国、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在省内外农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2人。曾被省政府评为“服务农业先进单位”和莆田市“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八)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5年成立,占地面积540亩。隶属于厦门市农业局,下属一个试验农场,兼管“厦门农业技术引进开发中心”和“厦门闽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全所职工总数223人(含试验农场职工133人),其中科技人员45人,具有高中级职称28人。设有办公室、科管科、开发部、农场管理科4个行政科室和蔬菜、果树花卉、农业新技术3个专业研究室。拥有1280平方米的荷兰自控温室一座,总计2000多平方米玻璃温室5座2000多平方米,钢管塑料大棚6000多平方米,功能较齐全的植物组培设施550平方米,配备有专用灌溉水塔和备用发电机。新建一幢7层3300多平方米的生物技术大楼。馆藏图书期刊资料8万余册。
  从1990年起,开展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园艺作物的应用开发研究,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市科技进步奖12项。培育出
  10几个优良的果蔬新品种,主要有花椰菜新品种厦花番茄新品种厦茄2号、夏杂等,杂交青花菜新品种绿宝、绿岛,无子西瓜B01,抗热结球白菜等。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在芹菜、网纹甜瓜、哈密瓜、樱桃番茄等十几种蔬菜、瓜果作物上获得成功,初步建立起马铃薯脱毒快繁体系,蔬菜工厂化育苗初具规模,名贵花卉周年供应市场,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在蔬菜、花卉等多种作物上应用成功,并向规模化发展。先后同荷兰、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20几个国家、地区及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及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
  (九)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10月成立,原称晋江专区(1971年改为晋江地区)农科所,1986年2月改称泉州市农科所。全所有职工72人,其中高级科技人才13人(研究员3人),省优秀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设有4个行政管理科室、6个研究开发中心和1个绿洲农科经营部。建有1个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1个科技成果推广园区。
  科研所主要任务是:在农作物“两高一优”新品种选育与中试基地建设、优质加工型马铃薯脱毒繁育与产业化、龙眼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等4个领域,建设泉州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在水稻、花生、大豆、甘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以及早熟龙眼良种筛选等方面研究优势明显。在全市建立旱作生态农业、粮油作物良种繁育、脱毒马铃薯生产、龙眼管理新技术、盐碱地蔬菜等示范基地56个。基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后,新增粮食23亿多公斤;先后选育出78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有2个品种获国家品种后补助奖励;获奖科技成果75项次,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成果奖1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先后24次被评为全国和福建省科学大会先进集体、泉州市科教兴市活动先进单位;被列入省级首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点”、泉州市第二批专利工作试点单位之一。
  二、县(市、区)农科所、良种场、科技示范场
  (一)农科所
  20世纪90年代,各县加强农科所建设,建立科技示范场,推广农业新技术。从2001年开始,在乡镇一级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成为推广当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和培训农技干部及农民的“田间学校”。惠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郭金定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惠农早1号”,在省内推广面积160多万亩,199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郭海辉、黄永胜、张惠山、孙华英等入选育出花生新品种“惠花2号”,林福山等入选育出甘薯新品种“惠薯5号”通过省级审定。
  (二)良种场
  2005年,全省有66个国有良种场,土地总面积52852。61亩,其中水田
  11407。39亩、旱地3746。76亩;果园10375亩、茶园2534亩、林地16859。3亩、牧草地81亩、鱼塘1334。78亩、其他杂地6514。38亩。职工总数2285人,其中干部284人(包括管理人员149人),工人2001人(包括固定工人1413人,合同制工人
  424人,临时工人164人)。全省国有良种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3217。6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125。28万元,工业产值5156。35万元,副业产值2936。05万元。净盈利的良种场32个,净盈利额54。44万元;净亏损的良种场34个,净亏损额246。17万元。
  国有良种场担负种子、种苗生产和试验示范任务。2005年,建立水稻原良种繁殖面积4388亩,提供种子总产量188。6万公斤。其中杂交水稻原种生产面积72亩,种子产量3万公斤;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面积280亩,种子产量5。5万公斤;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012亩,种子产量19。64万公斤;水稻常规良种生产面积3024亩,种子产量160。4万公斤。繁殖甘薯种苗1134万株,果茶种苗1473。72万株,林木种苗138万株。
  (三)科技示范场
  2001—2005年,全省共有80个农业科技示范场,其中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场27个(不含水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场53个(内含配套扶持建设的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场19个)。5年间共投入农业科技示范场扶持资金804万元,其中农业部补助资金405万元,本省扶持资金399万元。补助资金用于配套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148万元,用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仪器设备购买、培训及资料印刷费用、土地租赁及整治等共656万元,所有的补助资金如期划拨到所在县(市、区)农业科技示范场。5年间共引进示范新品种940多个,引进示范新技术130多项,免费培训农民及干部5万人次以上,带动农户9。5万多户。
  (四)四级农科网
  20世纪90年代初期,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按行业设立。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五有”农技站、农机站建设,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有7个设区市、69个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了基本建设任务,有530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省级“五有”站验收,有126个乡镇农技站建成“五有”站。
  在2002年《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试行)》(简称《纲要》)实施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综合设置为主,主要按行业或专业性质设立农技、畜牧、农机、经管、水利、水产等站、所。《纲要》实施后,各地对乡镇站所进行了整合,有的两三个站所合并成立“农业服务中心”,有的多个站所综合设置,有的按技术类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将管理类(如经管站、企业办等)合并设立“农村经济管理中心”。全省设立综合性的“农业服务中心”的乡镇超过一半。全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373个,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有2654个,占总数的78。7%,由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以县管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的机构有719个,占总数的21。3%。绝大多数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财政全额拨款,其人员的工资大多数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基本能够保证。按照2002年出台的《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要求,乡镇一级设置综合性的“农业服务中心”,合并原有的畜牧兽医、农技、经管、水产、水利等农业各站,由乡镇政府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专业部门的指导),精简农业技术推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0%。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逐步推进,乡镇农业各站整合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全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
  人员配备逐年精简,到2005年年底,成立综合性“农业服务中心”的乡镇占总数过半。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