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资市场监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378
颗粒名称: 七、农资市场监管
分类号: F326.5
页数: 2
页码: 423-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省农资市场监管的情况,包含了生产过程监督,综合治理。
关键词: 市场监管 农业 福建省

内容

(一)生产过程监督
  2001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以蔬菜中高毒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从2004年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每半年在《农民日报》上发布一次。
  “十五”期间,各地加强了行业监督管理,一大批果、茶、菜、菌和粮食产品获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建立了省级无公害畜禽饲养基地105个,其中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量在全国位居第四位。
  (二)综合治理
  从2001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全省整顿规划工作的重点,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设立“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并制订出五年计划。治理的重点是与群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其食品污染产生危害最为直接和明显的“五类食品、一个行业”,即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相继制定或修订了《福建省牲畜屠宰管理条例》、《福建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福建省农药管理办法》等9个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发布了《蔬菜安全质量要求》等十多个地方标准。提出了“优先完善和新建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检测项目”方针,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检验检测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各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城区建起了“瘦肉精”快速检测点;在规模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生鲜超市,设立了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甲醛快速检测点。
  2001—2003年,省级专项治理资金9541万元,为治理餐桌污染提供了物质保障。2003年与治理前的2000年相比,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从70%降到0.50%,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从30%降到2.89%。
  2004年,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是年农业部组织对全国37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16个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等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进行例行检测工作。2005年全国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等污染治理扩大到20个城市,福州、厦门两城市被列入。2004—2005年,福州市畜产品质量合格率均列37个城市的第一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