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3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技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77
页码: 254-33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到2005年至2005年,经过鉴定、整理,保存有各类稻种资源6010份。其中1990—2005年,新征集并包括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和台湾水稻品种等计593份。90年代初,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王金英等人在进行稻种资源的调查、整理、保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抗逆性鉴定筛选、品质指标测定分析、水稻酯酶同工酶的测定、精米和米糠中矿物质营养成分等研究工作。
关键词: 科技 科学研究 福建省

内容

一、科研项目
  (一)粮食作物研究
  1.水稻
  (1)稻种资源调查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福建已开展稻种资源的调查和鉴定,至2005年,经过鉴定、整理,保存有各类稻种资源6010份。其中1990—2005年,新征集并包括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和台湾水稻品种等计593份。90年代初,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王金英等人在进行稻种资源的调查、整理、保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抗逆性鉴定筛选、品质指标测定分析、水稻酯酶同工酶的测定、精米和米糠中矿物质营养成分等研究工作。“八五”期间,在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稻种资源繁种、编目和农艺性状鉴定”子专题,对农艺性状和各种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性状和抗性好的资源材料305份,提供省内外育种单位作亲本利用,为育种单位培育水稻良种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先后提供全国各地稻种资源累计达6500多份次,支持基础研究及教学工作。利用《作物品种资源管理分析系统》软件,建立福建稻种资源数据库。利用foxpro6.0应用软件建立福建现有保存的稻种资源数据库,输入64个项目5000多份。参加“8种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特性鉴定与评价”研究、“中国稻种资源繁种、鉴定评价与利用”、“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主持“福建省稻种资源保存、鉴定、研究与利用”;编写《中国优异稻种资源》(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的《引进台湾省品种资源》列入“农业部‘948’引进技术丛书”,参与编写《中国稻种资源》、《中国稻种资源目录》共计8册。
  (2)育种研究
  1982年由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以抗稻瘟病为中心的水稻育种攻关。“八五”、“九五”期间先后选育出48个品种(组合)投放生产。省内累计推广7992万亩,获得国家级、农业部级、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共32项。在这批品种(组合)中,三明市农科所谢华安、郑家团等育成的汕优63,于1990年通过全国审定,全国累计推广达到10.65亿亩;威优77组合连续6年推广面积均在百万亩左右。省稻麦研究所育成国内较为抗稻瘟的不育系一福伊A,利用福伊A配制的福优77等19个福优系列组合通过审定,累计推广面积1500多万亩;满仓515品种在省内外推广600万亩以上。泉州市农科所育成的泉农3号,年推广面积超百万亩的记录。福建农林大学也育成了汕优669、特优669、冈优669、威优89、T优7889、T优5537、T优5570、T优551、T优8086等组合通过审定;郑金贵教授培育出谷秆两用稻“东南201”新品种。
  “八五”“九五”期间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和开发名特优稻种被列入重要研究项目,育种科技人员提出“早攻优质、晚攻高产”的育种目标。实践中,厦门大学王侯聪利用花粉辐射等人工诱变手段,选育出“佳禾早占”、“佳禾7号”、“佳辐占”和“双佳1号”等优质早稻品种。
  ①二系法杂交育种
  全省大规模开展二系法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于1987年,在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和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助下,重点研究解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在复杂多变的光温生态条件下能否稳定表达不育特性和育性转换问题。从1987年7月起,省农科院稻麦所杨聚宝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二系法杂交水稻相关课题研究任务,并牵头组织省地市农科所、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协作攻关,1995—2005年全省共育成17个二系不育组合并通过鉴定,其中6个二系稻组合通过福建省审定。省农科院稻麦所育成光补型水稻核不育系SE21S,是当时在大面积推广较为稳定、安全的二系杂交品种。与之配组培育成的两优2186、两优2163于2000年通过审定,在福建、广西、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云南等省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
  ②超级稻育种
  1996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承担了中国超级稻项目华南稻区的研究任务,在超级稻育种和超高产生理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01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与南平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新组合特优175和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超级稻Ⅱ优明86,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进行产量潜力试验,验收产量分别达到1185.5公斤/亩、1196.5公斤/亩,先后打破了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2003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航天技术育成Ⅱ优航1号,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种植,经专家验收,产量干谷达到1162.01公斤/亩,创中国航天育种水稻产量的最高纪录。2004年在尤溪县西城镇连片示范100亩,头季稻平均产量928.3公斤/亩,再生季产量521.4公斤/亩,两季产量高达1449.7公斤/亩。
  2005年国家农业部首批推荐的28个超级稻品种中,福建省有3个,分别是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省内还育成了特优175、Ⅱ优28、Ⅱ优4886等超级稻组合。
  ③转基因水稻育种
  进入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建立了水稻转基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构筑了全省在转基因水稻育种方面的技术平台、材料平台、设施平台、信息平台以及产业孵化器。全省抗虫转基因水稻共获得2份生产性试验、3份环境释放、6份中间试验的生物安全审批。在水稻淀粉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方面也取得进展,将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基因以及淀粉分枝酶(Q酶,SBE)基因成功导入杂交水稻强恢复系明恢86中。
  全省建立了多种分离修饰基因的实验方法,分离修饰大量抗虫基因、淀粉品质改良基因、抗除草剂基因以及表达调控序列。可以进行大规模转化、转育,筛选出优良的抗虫转基因水稻纯合株系,创制抗虫转基因超级杂交水稻亲本,筛选出高抗虫的转基因杂交稻组合。
  ④水稻分子育种
  2005年,在农业部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资助下,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建立。在国家“863”、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粮食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推动下,开展水稻新种质的挖掘、优良基因的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和高光效转基因育种等研究。
  以光补型的二系优质不育系SE21S、三系保持系龙特甫B和强恢复系明恢86为主体亲本,利用来源于全球分子育种计划材料以及其他来源的旱稻,如台湾粳稻、热带粳稻、籼粳杂交中间型材料等进行大规模的回交导入有利基因片段,构建了具有不冈优良性质的SE21S、龙特甫B和明恢86近等基因系群体,培育出比轮回亲本抗性更强、米质更优,配合力更高,优势更强的SE21S、龙特普A和明恢86近等基因系(品系)并进入测配、试制试种阶段,同时开始优良多基因的分子辅助聚合育种,培育以SE21S、龙特普A和明恢86近等基因系为主体的优质、多抗超级杂交稻系列组合。
  利用粳稻、Basmati(巴斯马蒂香米)和福建的优质早籼等优质稻米资源,以大面积应用的龙特普A(B)、Ⅱ-32B和二系稻FJ-1S为轮回亲本,创造保持系和不育系优质新资源,培育优质的二系和三系不育系。
  利用国内外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稻飞虱、抗稻瘿蚊和抗螟虫的优良抗源,构建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瘿蚊和螟虫的不育系SE21S、龙特普A、Ⅱ—32A、闽1A和恢复系明恢86、9311、R777近等基因系,进行多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聚合,选育抗多种病虫害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培育基本不打药的绿色超级杂交稻。
  开展稻瘟病抗性基因、水稻光温敏感核不育基因、水稻优质基因、抗螟虫基因及其有关高产基因的定位。开展大规模高光效转基因研究,将来源于C4植物甘蔗的两个高光效基因PEPC和rbcS转导入恢复系优航1号和N175中,并获得光合效率有明显提高的转基因植株。
  ⑤再生稻研究
  1988—1995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完成再生稻气候生态适应性及宜种区划,不同节位再生分蘖萌发成穗规律,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运转动态研究。
  1999一2005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在尤溪县通过筛选再生稻良种,建立超高产库源结构模式,提出氮素积累运转规律和库叶源关系,提出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头季超过800公斤,再生季超过500公斤,年亩产超1300公斤,创世界高产新纪录。
  ⑥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技术研究
  2004年、2005年由福建省科技厅发起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任务,在水稻方面的研究分为优质、高产、多抗二系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优质、高产、多抗二系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转基因水稻育种技术和新品种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航天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5个方面。育成21个新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两年累计推广面积999多万亩,创建了大量优良亲本,配制出许多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3)耕作与栽培技术研究
  20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试用编织布育秧与机械化移栽配套技术。
  1988—1991年推广100万亩。
  1999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采用规格化裁制的编织布培育旱秧,与机插相配套,并改进机插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通过福建省科委成果鉴定。
  2000—2004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研究农机农艺结合,应用于规模经营的双季稻标准化技术体系;研发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及配套设备,其中纵切秧刀获得国家专利;改进国产独轮行走式插秧机,调整了主要操纵系统的位置,减少机手,便于操作。改整体式秧船为分道式秧船,解决了机插时拥土压苗问题,分道式船体已获得国家专利。改进水田耕地、平地装置,实现耕整地全部机械化。2005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4)施肥灌溉技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省农业厅、农科院、福建农学院开始主持中产低产田改良增产规范化技术研究,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主持垄畦栽培排渍调根研究。
  1993—2003年,在龙海市双季稻田推广土肥水综合调根技术。
  2000—2003年,在尤溪县再生稻田推广畦栽沟灌调根技术和应用伤流量诊断再生力,累计推广281万亩,增产稻谷1.3259亿公斤。
  2.甘薯
  (1)育种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省农科院作物所、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龙岩市农科所等单位继续承担国家育种攻关、“863”计划、省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等课题,先后选育出各种类型的甘薯品种24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其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和早熟以及推广面积较大的有金山57、岩薯5号,福薯2号、龙薯1号。1995年,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选育的金山57成为全省主栽品种、福建省和南方薯区甘薯区试对照品种。2003年,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福薯7~6成为国家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2005年又通过了国家鉴定叶菜专用型甘薯新品种,被确定为国家叶菜型甘薯区试对照品种。
  (2)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990年以来,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先后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分别对甘薯瘟病、蔓割病和小象虫进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展了“甘薯青枯菌致病型与品种抗性分类和布局的研究”。3.豆类与杂粮
  (1)豆类
  ①大豆
  1991年后,省农科院耕作所、福建农学院牵头,组织开展全省大豆尤其是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联合攻关,分别在惠安、莆田、仙游、大田、长汀和同安等地开展春大豆主栽品种莆豆8008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将单项栽培措施进行组装成配套技术,采取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3个因素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建立了莆豆“8008”亩产150公斤以上高产栽培数学模型。
  1995—1996年,三明市农科所罗英等,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选用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对浙春2号进行高产栽培试验,建立了浙春2号亩产150公斤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1995年以后,省农科院耕作所徐树传等选育出旱地豆科绿肥新品种科杂1号,可作为幼龄果园的覆盖作物栽培,对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减少土壤蒸腾等有效果,该品种1998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2001年以后,省农科院选育的福豆310、福豆234,泉州市农科所选育的泉豆6号、泉豆7号,莆田市农科所选育的甫豆10号,陆续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福豆310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审大豆品种。福豆234、福豆310籽粒粗蛋白含量在45%以上,均为高蛋白品种。2004年春季,省农科院耕作所、泉州市农科所对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进行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研究,建立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
  2004年以前,对福建栽培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主要局限于形态学研究及基于表型分析的数理遗传研究,而对当时福建大豆生产上各类型栽培品种之间基于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缺乏研究。2004年春季,林国强等应用RAPD技术,针对福建大豆生产上近年来种植的栽培大豆品种类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探讨,并建立了UPGMA系统树,为大豆特别是菜用大豆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1—1993年,省农科院耕作所对菜用大豆种质特性,就种子处理、适播期选择和合理灌溉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总结出秋季高温干旱条件下繁种保苗的技术措施。1995年,省农科院耕作所开展了菜用大豆栽培技术研究,从气象因子、施肥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及产量结构等方面着重对菜用大豆主栽品种毛豆292进行栽培生理和栽培措施研究。
  ②蚕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省农科院耕作所着手开展蚕豆种质资源征集、鉴定、利用和选育种研究。国家、省级相关部门下达给该所的蚕豆项目有“蚕豆种质资源征集及应用基础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年)“菜用蚕豆良种引进和开发利用”(国家农业部948项目,1999年)、“大粒蚕豆良种引进选育及种子产业化研究”(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豆类蔬菜(毛豆、蚕豆)新品种中试”(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饲草型蚕豆品种筛选与应用”(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以及省跨越计划、省农科教、省财政专项、省种子总站专项、省种植业管理局专项等10余项。同时提出了将百粒重量大于180克作为特大粒蚕豆的籽粒标准建议。1996年以来,该所以菜用、伺草专用等特色蚕豆品种选育为重点,以大粒、优质、秸秆营养为选择目标,同时侧重于与良种配套的品质栽培标准化技术及鲜秸秆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2003年从日本引进品种中经鉴定、筛选、提纯育成菜用型品种“早生615”,通过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2)玉米
  1991年以后,省农科院耕作轮作所和龙岩农科所率先开展饲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97年省科院耕作所选育出的饲用玉米新品种闽单88通过省级审定。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省农科院耕作轮作所、龙岩农科所及三明农科所开展特种玉米新品种选育、规范化繁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并由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2—2005年相继育成审定了闽玉糯1号、闽糯0018、闽甜107、闽甜208、闽紫糯1号等品种。
  省农科院作物所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建立福建省鲜食玉米原种扩繁基地,原种年生产量达9000公斤/亩,可以提供30万亩以上的种植需求。
  (二)油料作物研究
  1.花生
  1991—2005年,福建省花生科研单位由原来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晋江农科所和惠安农科所三家发展为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泉州农科所、龙岩农科所、莆田农科所5家。全省共得到审定和认定的有11个花生新品种,其中5个新育成品种(泉花10号、惠花2号、泉花646、泉花327、抗黄1号)成为福建省主栽品种。有2个花生新品种和2个花生技术性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
  (1)新品种区域试验
  1991—1999年,省农业厅组织全省春花生新品种的引进和区域试验工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花生新品种进行新品种审定工作。2000年国家新的种子法颁布后,省农业厅将花生列为非主要农作物管理,成立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同年暂停全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2000—2001年,花生新品种的区域性试验工作,由育种单位自主组织进行。2002年,重新启动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2003年正式恢复。2003—2005年,在全省花生产区布置了7个区域试验点,有4家育种单位从事花生育种工作。2004年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在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立农作物新品种抗病性鉴定中心,开展花生青枯病抗性鉴定研究工作。
  1995年,泉州农科所以广A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泉花10号,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1995—2005年在全省累计推广465.63万亩。2000年,泉州农科所以泉花114-8X、粤油92选育而成的泉花646,通过福建省级品种审定(2000—2005年,在全省累计推广112.75万亩,其中2005年推广42.96万亩,占当年全省花生面积的26.51%)。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与省种子总站合作,以粤油169为母本,国际半干旱研究所抗黄曲霉材料ICGV94449A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丰产、耐旱、适应性广、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福花1号),2003年通过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1998—1999年,福建农业大学用自育的白皮1号为母本、汕油7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出金花102,于2000年通过了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连续2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平均每亩产量222.5公斤,比粤油116增产12.1%。
  (2)栽培技术研究
  ①防止春播烂种缺苗
  2000年1月,福建农业大学与省种子站合作利用春花生种子开展“花生种子发育和发芽的细胞生理规律与活力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省农业厅引进地膜覆盖等技术,春花生采用覆膜栽培,提高出苗率,对克服早春花生烂种起到一定作用。
  ②栽培基础研究
  1992—1994年,省农业厅组织开展花生生育特性研究,对福清、莆田、南安、同安、漳浦5个县8个点的粤油551等品种的生育期与积温、茎叶生长特点、开结习性、种植密度与结荚圈、高产的产量结构等生育特性进行观察。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针对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抗黄1号经济系数高,不仅库大、源大。而且库源比率高,库源的协调性好,生育前期的营养代谢旺盛,饱果期时氮代谢旺盛,同化能力强。抗黄1号需要株形直立,紧凑,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可以适合密植;由于抗黄1号的单株结荚数少,可增加群体,发挥群体优势,关键是掌握好株(穴)距。
  “八五”期间,福建省花生土壤普遍缺钙,连年重叠施氮肥,加剧多种元素的拮抗。省农业区划研究所对此开展研究,提出钙营养障碍是花生产生空壳果,黑胚芽、水泡果的原因,并制定出福建省花生钙素营养丰缺指标和缺钙诊断标准。福建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主持完成了“南方沙质旱地花生败育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揭示了缺钙引起花生胚败育的分子机理。“九五”期间,省农业厅通过地膜覆盖试验发现,覆膜(专用膜)栽培花生表现出单株分枝多、鲜蔓重、饱果数多且荚果大的优势,与未覆膜之间的产量差异极为显著。除草膜与光解膜产量差异不明显,但与普通地膜和不盖膜的差异均极为显著。覆膜早播的与其他处理的产量差异也均极为显著,其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等均比迟播的具有明显优势。泉州市农科所针对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光合特性、库源关系及部分性状的研究发现:春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增产极其显著;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花期变短,开花结荚集中,花多集中于前期,有效花率、成果率、饱果率高,果大仁大;前期叶面积指数(LAI)大,积累干物质多,分配系数大,库源比大,是春花生覆膜栽培增产的主要成因。
  1998年,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花生的施肥效应和养分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平衡施肥能显著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有效分枝、饱果数和百果重。113个养分吸附试验表明,对赤红壤发育的耕作土壤,线性吸附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非线性吸附模型。氮磷钾比例以1:0.8:1.2时,产投比最高;花生平衡施肥比群众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4.9%,每亩净增收65元。
  福建农林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胚发育、重要次生代谢基因、品质、抗黄曲霉病、DNA多态性等多方面的研究,克隆了钙调控蛋白基因,获得了白黎芦醇、多元酚基因,在国际基因库(GeneBank)上登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8个。
  (3)主要病害防治
  1997—1998年,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对全省花生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8个主产县24个乡镇收获前花生黄曲霉子粒感染情况做了调查,24个乡镇平均子粒感染率为5.7%,其中惠安、晋江两个县感染率分别在8.5%、8.6%,为重病区。在主产区采集了11个花生品种经培养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子粒黄曲霉感染率为1.0%~12.2%。又调查了主产区3种主要耕作制度花生子粒黄曲霉感染率,分离鉴定出254个菌株均属黄曲霉。为此开展了黄曲霉菌株致病性研究。全省花生黄曲霉菌株产毒率为25%~100%,平均产毒菌株率为62.6%,各县(市)差异较大。
  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开展花生黄曲霉污染现状与预防对策研究,分析福建省花生黄曲霉菌分布与花生果、花生油受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的现状,2005年,提出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干旱胁迫和生物、机械因素造成损伤,增施钙肥,及时收获,迅速干燥,安全储藏等预防黄曲霉污染的方案。
  省农科院主持的《农作物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筛选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青枯病生防菌株ANTI-8098A,经德国菌种保存中心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在完成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完成了生防菌剂中试规模的网络监控生物反应系统,建立了菌剂生物测定的标准化方法,成功研制出生防菌的存活基质、菌剂生产工艺和保质技术,解决了菌剂田间定殖的难题。ANTI—8098A青枯病生防菌剂在全省不同地区推广面积达5.6万亩次,对花生等作物青枯病田间防效高达75%~S5%。该研究首次发现了ANTI-8098A对青枯菌的致弱现象,即将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转化为无致病力菌株,从而抑制病害。对致弱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建立了PCR电泳、紫外分光、液相色谱、异源吸附蛋白、TTC培养基测定、寄主植物回接等致弱作用的检测方法,为植物青枯病生物防治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002年,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系对花生青枯病菌致病型及生物型进行测定。从采自全省10个县(市)花生青枯病株标样中,分离出花生青枯病原菌菌株72个。.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5个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29个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测定。供试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表明,全省的花生青枯病菌属于致病型Ⅵ和Ⅶ,其中以致病型Ⅶ为主。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和甜醇的利用能力以及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表明,除晋江菌株的硝酸盐还原作用不产生气泡,定为生物型Ⅲ—4,同安菌株由于不利用三糖而利用三醇定为生物型Ⅳ外,供测的其他菌株都属于生物型Ⅲ。
  2.油菜
  1991—2005年,福建省油菜生产的品种由单低甘蓝型品种发展到双低甘蓝型品种。杂交油菜组合出现后,少量引进了杂交组合在生产上试种。
  1991年,选育出福油1号。1992年,省农业厅组织的低芥酸油菜福油1号种植密度试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成熟期的影响,浦城、长汀、福州、平和4个试点都以每亩植2.1万株的产量最高;浦城、长汀、福州3个试点的2.1万株比1.4万株、0.7万株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平和点2.1万株比0.7万株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与1.4万株比增产不显著,这是因为平和冬季温暖,有利于油菜个体性状的发育,掩盖了密植增产效应。试验还表明,每亩植2.1万株的生育期分别比0.7万株、1.4万株的提早4天、7天成熟,并且花期集中。1993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两个油菜新品种。
  1998年,霞浦县开展低芥酸油菜科学增施肥料研究。冬前油菜单株叶片数在8~12片范围内,每增加一片绿叶,可增加亩产15公斤。亩产50~60公斤油菜子,需要亩施优质土杂肥1000~1500公斤,优质人粪尿1000~1500公斤,复合肥15~18公斤,碳氨20~25公斤,尿素6~8公斤,过钙15~20公斤,氯化钾13公斤,硼砂0.5公斤;折纯氮8.3公斤,有机肥和化肥各占50%,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2;基肥、苗肥、薹肥比例为5:3:2;硼砂0.5公斤,其中一半作基肥,一半在初花期—盛花期分2~3次兑水喷施。光泽县亩施硼砂0.8公斤,大大提高了油菜开花数和结荚率,减少坐苗。福鼎市以硼砂基肥为主,喷施为辅,一般基肥混施1~1.5公斤,在油菜抽薹期至初花期结合叶面肥喷施1~2次,每次硼砂0.2公斤。在三叶期,薹蕾期分别亩用多效哇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可以促进植株矮壮,提早发棵,降低分支部位,增加分支和角果数,防止高脚,增强抗倒伏能力。
  (三)工业原料作物研究
  1.茶 叶
  (1)品种区域试验
  1991年以后,福安市选育福安大白茶、诏安县选育的八仙茶、省茶科所选育黄观音、悦茗香、茗科一号(亦名金观音)、黄奇6个乌龙茶新品种,2000年通过国家级良种审定。
  2005年丹桂、春兰、金牡丹、黄玫瑰、紫玫瑰、紫牡丹、九龙袍、瑞香、玉翠9个乌龙茶新品种(系)和早春毫、早玫瑰、茗科3号、茗科4号等绿茶新品种(系)参加第3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春桃香、紫观音、金玫瑰、早玫瑰、茗科3~7号、优3~4、优108等20多个新品种(系)参加省级区试。
  省农科院茶科所主持的“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至2000年,已在省内外茶区推广种植1万多亩,年亩均增创产值2000元以上。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国内外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自1987年以来在省内20多个县(市)及省外推广乌龙茶新品种黄观音、黄奇万亩以上,年亩均增效益2000元以上,创经济效益1亿多元。茶树新品种茗科一号、悦茗香的选育并应用,在省内外推广万亩以上,年亩均增效益3000元以上,创经济效益1亿多元。此外,引进的台湾金萱、软枝乌龙、翠玉、白文,广东凤凰黄枝香单纵、玉兰香单枞、八仙单楸、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雁9号、鸿雁12号,广西桂香18号、桂香22号、尧山秀绿,浙江乌牛早、六杯香、武义早、浙农117、浙农139、茂绿,湖南81-8-30等在全省各地茶区多有种植。
  (2)栽培技术
  20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建立良性生态茶园和幼龄茶园土壤荫蔽对茶树生长效果影响的研究,发现用不同的生物覆盖、地膜覆盖、间作遮阴树等荫蔽措施,对幼龄茶树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效果,能促进茶树高幅的增长。生物覆盖料的荫蔽效果以稻草作用最佳,地膜覆盖以全园覆盖度100%的方法为最佳。建立良性生态茶园——“立体式”茶园提倡头戴帽、脚穿鞋、腰束带。茶园梯壁发展匍匐性绿肥——爬地兰。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施,培养树冠,发挥茶树自身改善茶园生态条件的能动作用;同时合理使用农药,减少污染,保护土壤环境,以期发挥良性茶园的生态效应。
  乌龙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首先抓茶园基础建设,同时注意提高茶树成活率,加强茶园综合管理,采取合理剪、采、养,土壤覆盖,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促使茶园形成良性生态环境,达到优质、速生、高产目的。
  2001—2004年,进行夏暑乌龙茶遮阴生态生理效应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黄梭、本山、铁观音3个品种,遮阴后树冠层的白昼平均温度、日极端最高温度、温度日较差和相对湿度日较差下降;白昼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极端最低相对湿度增加,夏暑梢叶绿素总量及其a、b含量提高,叶绿素a、b比值下降,叶片及其表皮层、角质层、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变薄,叶面积增大,栅海比值变小,夏暑乌龙茶鲜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EGC的含量下降,氨基酸含量提高。其中茶氨酸、苏氨酸和天门冬氨基酸总量增加。夏茶的香气种类和香精油总量增加,香气组分明显得以优化。适度遮阴,可以提高夏暑茶的产量一成以上,品质一个等级以上。2003—2004年,华安县乌龙茶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华安县五季茶栽培及加工技术标准化研究”,提出茶园搭棚覆盖可延长茶树年生长期,提前开采、茶园喷灌、病虫防控、分段制作加工等系列配套的乌龙茶生产加工方法与措施。
  (3)土壤肥料
  20世纪80年代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始进行施肥与乌龙茶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项目。“十五”期间,全面探讨了肥料三要素氮、磷、钾和有机肥(菜子饼)单施及其配施对茶树植物学、生物学、茶叶产量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获取黄锬、铁观音乌龙茶生产最佳经济效益的氮磷钾肥比例及其施用量,得出了影响乌龙茶生长、产量与品质的肥料主效因子,明确了茶园施肥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度大于土壤基础肥力,阐明了钾肥的施用是乌龙茶施肥的一个重要特征。该项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居国内同领域的领先水平。利用茶废弃物栽培食用菌试验获得成功,为建立“茶—绿—菌”模式的茶园管理新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在茶园自生固氮菌利用、菌肥的施用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4)主要病虫害防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应用青虫菌、杀螟杆菌、白僵菌等在茶园防治茶蚕、茶毛虫、扁刺蛾、尺蠖等取得防治成效。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福建一号毒株研究与应用(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合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1991年省农科院开展茶毛虫NPV(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研制与应用,通过多种配方筛选,研制出NPV杀虫剂。在寿宁等5个县(市)1万多亩茶园应用,无论在晴天阳光直射还是在雨淋环境下,防治茶毛虫效果达81.9%~91.4%,比同浓度病毒悬液提高11.2%;研制出低温季节室内调温催孵增殖此病毒技术,比自然界提早30天以上制备该剂供用。
  1986—1993年,省农科院开展菌药协调治理茶丽纹象甲研究,首次从茶丽纹象甲成虫死虫中发现并分离纯化出球孢白僵菌871菌株,确立了该菌株生产工艺流程,使871菌粉进人工厂化批量生产,提供茶园防治茶丽纹象甲。研究筛选出复合杀虫剂二号,比单一农药防效高,成本低,杀虫面广,且可延缓害虫的抗药性。对不同虫态的茶丽纹象甲采用菌药协调治理,在茶区示范推广2.4万亩,防效可达80%以上。
  1997—2000年,福建农林大学主持开展的“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及其多媒体数据库研制”,首次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茶树病虫害多媒体数据库,为茶叶科技工作者、茶农和茶学专业师生提供一套查询简便、计算快捷的多媒体茶树病虫识别、预测预报和防治决策的专家系统。
  2000年以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幵展了“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综合技术研究”、“生物农药在福建茶叶基地的示范应用研究”、“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食品(茶叶、蔬菜)安全检测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福安市茶叶生物农药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研究,在生物农药研发与保证无公害茶叶生产上有相应的突破性进展。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编著的《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一书,200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5)制茶工艺与设备
  20世纪90年代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茉莉花茶窨制新工艺与设备的研究,特种茉莉花茶窨制技术研究,对茶坯不同含水量、不同窨次、连窨等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探讨,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增湿连窨新工艺,在用花量比传统工艺减少20%~30%的条件下,品质仍达到或超过传统水平,节能、节花、省时、省工;设计并制造了“6C2X-75”型自走式增湿窨花机,这种机器具有增湿、拌花和通花等多种功能,结构设计合理、新颖、紧凑,运行平稳可靠,噪声小,增湿性能良好,茶坯喷湿均勻;采用光电装置,自动控制加湿系统,满足了工艺的要求,每台时产量达3600~4200公斤。
  同期,开展了白茶、菌类保健茶、茶花利用等方面研究。以茶叶、茶花为主要基质,配合其他食药同源的材料,组合成培养基,接入功能性真菌,经过人工调控培养,加工培养基而形成的生物菌体茶——菌类茶(简称菌茶)。利用丰富的品种资源,研制开发出许多名优新产品,其中福云曲毫、剑芽于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松针、“坦洋金猴”获银奖;黄观音、丹桂、茉莉曲毫、茉莉扁针、茉莉针螺等十几个品种获福建省名茶产品称号;丹桂乌龙茶获国际名茶金奖,九龙袍获银奖;丹桂、金牡丹、瑞香、悦茗香等产品获历届“中茶杯”—等奖,紫玫瑰、紫牡丹乌龙茶获得“中茶杯”特等奖等30多个优特新产品奖。《福建乌龙茶》一书在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茶叶制造》于2004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与编著的《名优茶加工机械》于2005年3月由金盾出版社出版。
  2.甘 蔗
  (1)育种研究
  1996—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通过主持“九五”国家甘蔗育种攻关专题、“十五”国家863糖料新品种选育课题、国家948行业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广泛利用美国的CP系列、澳大利亚的Q系列、印度的Co系列和中国台湾新台糖系列为高产高糖轮回亲本,同中国野生蔗崖城割手密后代抗逆供体亲本在海南崖城集中杂交制种,创制庞大的高度变异的F1群体,育成了福农91—3623、福农91—4621、福农91—4710、福农94—0403、福农95—1702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种,通过国家或地方审(鉴)定。这些品种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表现高产、高糖、抗逆的特性,在局部蔗区缓解了新台糖品种单一化问题,其中福农94—0403、福农95—1702为特高糖良种,平均蔗茎单产6.33吨~6.67吨/亩,平均甘蔗蔗糖分15.2%~15.5%,最高甘蔗蔗糖分达16.4%~18.7%;福农91—4621、福农91—4710为特高产、蔗糖分中等的良种,平均单产7.67吨~18.09吨/亩,平均蔗糖分13.9%~14.7%,最高甘蔗蔗糖分15.5%~16.9%。引进筛选的福引83-13(新台糖10号)、福引24号(新台糖25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也通过国家鉴定,并在全国大面积应用。据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统计,2003—2004年,全国新台糖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占统计面积的85%,其中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种植面积占统计面积的68%。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闽糖76—2、闽糖86—05在省内蔗区得到大面积应用,选育的闽糖86-2121、闽糖88—103、闽糖92—649通过国家甘蔗审(鉴)定。省农业厅工业原料作物站充分发挥国家良种基地作用,引进新台糖16号,并以非常规的繁育技术对该品种及闽糖86—05进行大量种植繁育推广,其繁种的系数为常规的15-27倍,在3年的时间内使这2品种成为全省旱地与水田的主栽品种,面积占80%以上。
  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陈如凯教授等撰写出《现代甘蔗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张木清教授等撰写出《糖料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育种》,卢川北研究员编著出《甘蔗新品种与栽培技术》,汤浩研究员等撰写出《果蔗栽培技术》,张华副研究员等撰写出《双高甘蔗生产技术》等学术专著。研究成果还有福建农林大学主持的“甘蔗种质的引进、鉴定和新品种选育”、“甘蔗引进品种的评价和推广利用”、“甘蔗属五个种与栽培品种的组织细胞学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甘蔗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研究”,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参加的“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甘蔗早熟高糖丰产新品种选育”、“甘蔗亲本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究”等项目。
  同时,开展了果蔗、饲用牧草 蔗、能源蔗新品种(系)的选育以及甘蔗转基因技术的研究。“闽牧42饲用杂交甘蔗”于1999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会审定。
  (2)甘蔗成套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和应用
  设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从300多份引进或自主创新无性系中,筛选出新台糖、粤糖、桂糖、福农等系列良种,依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企业的原料基地,开展良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腋芽脱毒快繁健康种苗、旱地深松浅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控制和机收大行距种植等高效低耗成套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制定了《甘蔗生产技术规程》、《甘蔗种苗》2个农业行业标准和《“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技术操作规范》,作为优势农产品“双高甘蔗”区域布局规划的技术保障。“十五”期间,累计示范推广7162.5万亩,2005年应用面积达1650万亩,占全国的90%,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蔗第三次品种更新。据全国糖业信息中心资料,由于大面积推广高产高糖良种,中国甘蔗单产、蔗糖分、吨糖耗蔗量等6项指标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2003—2004年生产期全国平均甘蔗蔗糖分和等折白砂糖产率分别达14.30%和12.35%,为历史最好水平。
  (3)甘蔗转基因改造
  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是全国第一个开展转基因甘蔗安全性评价的单位,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准进行转基因甘蔗环境释放的单位。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948”、“863”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大项目的资助下,先后建立起甘蔗基因枪转导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对甘蔗、水稻、花生和甘薯等进行转基因研究。将已克隆的抗病、抗虫和抗旱相关基因转入甘蔗和水稻等作物中,获得了一批新种质。
  (4)甘蔗功能基因克隆
  从2001年开始,在国家和省级课题的资助下,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构建了国内第一个甘蔗近缘植物抗旱cDNA文库,开展了抗旱、抗花叶病和黑穗病cDNA芯片表达谱分析;在此基础上克隆了BADH、CaM、SAMDC、CMO、OAT、ACO、GST、FKBP12、EREB和DREB等抗旱关键基因,rbcS和PEPC等光合基因,NBS和MYB等抗病相关基因以及多个应答逆境胁迫的诱导型表达启动子如rd29A,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个。又构建了2个高质量的甘蔗全长cDNA文库,为中国首次。开展对甘蔗糖分代谢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分离,克隆了甘蔗SPS、IV、SS、UGPA等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甘蔗SS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蔗糖转运相关的ATP/ADP转化酶,并进行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针对甘蔗花叶病和黄叶病发生日益严重的趋势,系统分析了甘蔗花叶病和黄叶综合征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克隆了全部病毒蛋白基因,并广泛收集中国蔗区的病原分离物,对病毒株系的分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子鉴定,明确了优势株系,用于指导甘蔗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用分子指纹技术对甘蔗黑穗病菌进行了分子进化研究。
  3.麻类
  (1)育种研究
  1991—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原农学院)黄麻、红麻遗传育种研究室将黄麻、红麻新品种选育转向以红麻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率先创建了“红麻高效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红麻育种的效率与水平,育成了系列超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福建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育成的闽红82—34、闽红31、闽红298等,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
  2000年,江苏省紫荆花科技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在莆田、漳州、诏安等地建立专门的黄麻良种繁殖基地,繁育福建育成的梅峰4号、黄麻179、中黄麻1号等良种,供该公司原料基地种植。
  (2)繁种栽培技术
  1995年,福建农林大学和省农科院将福建红麻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高产留种栽培技术研究上,配合福红和闽红系列良种的推广,开展了利用山地、旱地、盐碱地发展红麻良种繁育研究,推广了夏播红麻留种、稻收后黄麻留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及花生、大豆、甘薯套种红麻留种等技术。诏安西谭乡农技站与麻农总结出“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用肥,适时收获”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创造出每亩红麻繁种可达100公斤、黄麻繁种每亩可达75公斤的高产经验,为福建黄麻红麻良种繁育增产增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生产模式。福建农林大学祁建民教授系统总结了福建育成的黄红麻优良品种的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编写出《黄麻、红麻品种与高效配套技术》一书,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科技三下乡培训教材,发行1万册。
  (3)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黄麻起源与多样性中心研究。自1991年起,福建农林大学祁建民教授根据先人的研究基础和现代生物学关于种的概念,应用大陆漂移学说、植物地理学理论及作物进化理论,结合历史学及现代黄麻地理分布的调查证据,提出了黄麻起源与演化的新学说新观点。第一,非洲东南部地区为黄麻属野生种的世界起源和分化中心;第二,印度—缅甸—中国毗连地区为野生长果种的第二分化中心,也是长果栽培种的演变中心;第三,中国南部地区是黄麻栽培种的多样性中心。1993年,该研究成果在中国高校新学说新观点学术讨论会大会上发表,1995年刊登在《作物学报》,并被编入多部教科书。
  黄麻、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自2000年起,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对200余份国内外黄麻、红麻野生种和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RAPD、ISSR、SRAP多种分子标记系统聚类分析,在《遗传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家一级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应邀参加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在黄麻、红麻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品种分子身份证)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红麻优异种质分子标记与油纤兼用品种选育”成果通过鉴定。
  黄麻、红麻数量性状遗传关系与数量分类研究。1991年,福建农林大学报道了黄麻、红麻12个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分析和比较了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和典范相关与相关遗传力,估算了多个农艺相关性状对单株干皮产量的遗传相关信息与遗传相关贡献及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并报道了100份黄麻种质资源主成分聚类分析和数量分类研究成果,评估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材料。
  黄麻、红麻杂种优势遗传效应与动态发育遗传研究。从2000年起,采用双列杂交和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研究了红麻骨干亲本杂种优势配合力与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以及株高与茎粗等关键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动态发育。2005年在《作物学报》上报道了系列研究成果,揭示了红麻产量与品质的性状的加性一显性效应,群体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以及株高与茎粗不同发育时期的杂种优势动态发育遗传规律;报道了强优势杂种优势组合优势达35.6%-69.2%,强优势组合F2杂种优势比F1仅降低50%;分析了红麻优势组合F2利用的可能性与增产潜力;发现了红麻株高与茎粗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存在2个生长高峰期的发育规律,为高产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4.烟草
  1984年以后,福建省烟草公司,坚持“科技兴烟”战略,建立了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和龙岩、三明、南平3个分所,在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栽培技术、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烘烤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均取得成效。烤烟包衣种子、漂浮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烟草专用肥应用、烟草化学抑芽、新型节能烤房及三段式烘烤工艺、密集式烤房、清香型烟叶开发生产等一大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的提高。(1)育种研究
  1991年起,采用常规方法和育种新技术,培育选育优质抗病新品种。1992—1993年,福建农林大学遗传育种所开展“烤烟育种”课题研究,并和三明、龙岩烟科所共同开展了“烤烟杂种一代优势利用”课题研究。此外,龙岩烟科所、三明烟科所采用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外源DNA导入、远缘杂交,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途径,先后选育了岩烟97、金烟6号等品系和岩杂2号、岩杂3号等杂交一代组合。先后对岩烟97,进行大面积的示范种植,1995年通过了福建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的评审。
  1996年,开始推广包衣种子育苗。包衣种子是用含杀菌剂,水溶性氮、磷、钾肥料,微量元素及生物激素等溶剂,包裹于种子外围,将种子重量放大几十倍,形成包衣丸粒烟草种子,具有省工、省种、方便等特点,有利于统一供种、机械化播种和工厂化集中育苗。经过1~2年推广,全省烟区全部使用包衣种子育苗。1998—1999年,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省烟科所)采用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途径,培育出了3个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较好,青枯病抗性较好的新品系(组合),并经大田试种。2000年以后,省烟科所及龙岩、三明、南平分所开展了多项烤烟育种研究。2001年,省烟科所选育的烤烟杂交一代组合9823被选送参加全国烤烟良种区域试验。龙岩分所选育的F1—35和F1—38杂种一代,三明烟草分公司选育的蓝玉1号新品系,分别已报送福建省烤烟品种审评委员会和全国烤烟品种审评委员会审定。
  (2)栽培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烟农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稻草回田的办法改良土壤,实践证明稻草回田能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各产区采用行政干预或资金补助等措施大力推广单行种植。三明和龙岩烟草区对地膜覆盖栽培进行了研究和示范,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防寒、增温、保墒、省工、省肥、增产增质等效果,解决了前期低温、肥料流失等问题,克服裸栽烟前期生长缓慢的难题,有利于烤烟早生快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烟区大量引进种植外引品种,各产区探讨了外引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方法。龙岩烟科所、永定烤烟试验站和各试点县均进行了施肥技术的研究。1996年后,实行平衡施肥技术,推广使用烟草专用肥。烟区普遍采用定叶打顶的方法,全面推广现蕾后打顶留叶,一般烟株留叶20片左右,形成“腰鼓形”烟株。
  1995年,全省推广化学药剂抑芽,并在化学抑芽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进行多种化学抑芽剂试验、示范。2000年,龙岩烟区开展上部叶带茎烘烤试验,2001年进一步研究并取得成功。2003年,全省烟区逐步推广上部叶带茎烘烤技术。
  (3)烤房改造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烘烤方面,围绕高效节能加强对旧烤房改造研究工作,主要进行供热和排湿系统改造,改炉房、炉尾、炉底热风洞为风槽式热风洞;改平走式、跨越式火管为下扎式火管,并提高烟窗高度;改天花板排湿为屋脊长天窗排湿;改四层档梁为五层档梁;改屋面板为天花板粉刷、墙体密封。龙岩烟草分公司进行了“一次性加煤节能烤房改造与烘烤技术研究”,三明烟草分公司将炉膛改为MY双炉烤房,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烘烤质量。进入21世纪,进行烤房智能化研究,随着烤烟集约化规模生产的发展,省烟草公司加快了密集式烤房与烘烤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4)病虫害防治
  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福建烟区的主要害虫小地老虎、野蛞蝓、烟蚜、烟青虫和稻绿蝽等,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研究。自21世纪起,产区各级烟草公司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均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施用净肥、控制病原和发病条件等一系列措施。
  5.蚕桑
  从1991年起,省蚕桑研究所开展了家蚕育种新途径、新品种选育、家蚕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及地区适应性试验、桑树病虫害普查及其防治方法、蚕病防治技术、越年种超期冷藏及饲养试验和蚕桑综合利用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1)家蚕育种
  1986年,省蚕桑所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合作,利用激光技术对多个蚕品种的蚕卵进行不同剂量的照射,选育出“福”字号与“榕”字号多个有特殊性状的新蚕品种。以“福10”为育种材料,选育出夏秋性状品种“孔10”,“孔10”和引进品种“元3B”杂交,其一代杂交种于1992年通过省科委专家评审。
  1998年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元霖教授等人合作研究,采用RAPD方法检测了家蚕、蓖麻蚕、柞蚕和天蚕的DNA扩增图谱,确定其分子标记;完善了以家蚕精子为载体的转移外源DNA的实验体系;并通过RAPD方法检测和性状观察,选育出变异个体2个。(2)病虫害防治研究
  1996—1998年,开展“福建省桑树害虫种类调查及桑螟等主要害种的发生与防治研究”,查明了害虫种类269种,明确危害桑树主要害虫有12种,其中以桑螟发生最为严重,提出一套全省桑园简便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开展“多效蚕药与蚕种配套技术的研究”,将国内常用蚕药消毒剂845、蚕用氯霉素和灭蚕蝇3种蚕药,以张种正常剂量为单位,组成能有效防治生产中常见蚕病的多效组合蚕药,并与蚕种及防病技术操作规程配套发放到农村。
  (3)综合利用研究
  从20世纪80年中期起,蚕桑所开展对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主要项目有山区桑粮菌综合开发经济生态良性循环,桑枝屑栽培平菇技术研究,利用桑枝屑代木、蚕沙代粮栽培香菇配方研究,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与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果桑的引进栽培及开发利用等。
  20世纪90年代,闽侯县农业局在廷坪、大湖、白沙三个示范点,用蚕粪或蚕粪液进行水稻根外追肥,每亩增产稻谷17.7%,穗茎稻瘟病下降3%。桑枝条可作药材、又可栽培香菇。种一亩桑,每年养蚕可得蚕沙1000公斤,用之栽培食用菌,每亩可得鲜菇100公斤,增收近千元。福州蚕种场、闽侯蚕桑场以及上杭、邵武等蚕种生产单位,购进丝棉加工机,将春、秋二季制种下脚茧、削口茧,制作“袋式”丝棉。
  1992年,闽侯县甘蔗镇在城关承包一口鱼塘,利用甘蔗镇缫丝厂的副产品蚕蛹养鲶鱼,当年就获得极佳经济效益。
  1994年,明溪县丝绸公司利用桑枝粉栽培金针菇获得成功。
  1995年,建宁县经济作物局利用桑枝条栽培毛木耳也获得成功。
  2003年省蚕桑研究所劳动服务公司开始经营销售丝棉,丝棉制作从小机(幅1米)加工改为大机(幅1.5米)并从浙江购进丝棉被行缝机,提高了制作工艺和产量,每年可销售丝棉300公斤左右。闽侯蚕桑示范场每年加工丝棉被200床。
  (四)园艺作物研究
  1.果树
  (1)育种研究
  柑橘进入21世纪,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陆续开展闽台特色柑橘新品种选育种研究,引进卡拉卡拉红肉脐橙、春见、玫瑰橙、华红脐橙、耐湿胳橙、早金、佛格罗、克里曼丁、台湾棰柑、台湾蕉柑、茂谷柑、星红宝石葡萄柚、白柚、乌柑刺、西施柚、晚仑夏、明尼橘柚、八房柑、梦脐橙、艳阳柑、红文旦、麻豆文旦、糖柑、大翼橙、香椽、飞龙枳等优质柑橘新品种,从中筛选出卡拉卡拉红肉脐橙(2006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等6个品质性状优异的单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荔枝2000年以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开展对福建地方荔枝品种的收集,已保存荔枝种质30份,选育出元宝、绿荷包、八月荔枝等,并进行了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荔枝胚胎发育过程、荔枝内源生产调节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荔枝雌雄器官发育的相互消长等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龙眼福建省在龙眼花芽分化若干生理过程与大小年的关系、龙眼器官的解剖、龙眼胚胎发育对结果的影响等研究,都取得一定的进展。
  1980—2002年,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开展龙眼选种研究,选出了立冬本、青壳宝圆、闽焦64-1、闽焦64-2、闽焦64-3、闽焦76-1、闽焦76-2、白核龙眼等优良品种或具有焦核性状株系。2003年从台湾引进十月龙眼。
  2000年,莆田县华亭镇后枫村选出晚熟龙眼立冬本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1993年开始,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率先开展龙眼杂交育种研究,选育出世界首个杂交龙眼优良优良品种和一批有希望的杂种优株。冬宝9号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完成龙眼良种筛选、示范基地建设与配套技术研究项目。
  枇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承担国家和省内的枇杷新品种选育的重大或重点项目(课题)研究任务,在枇杷常规育种研究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2001年,亚热带特色果树(龙眼、枇杷)育种学被列为省农科院A类重点学科,2004年由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厅联合发文成立了“福建省果树(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枇杷品种的持续创新提供了研究平台。
  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通过化学诱变,获得四倍体枇杷新品种闽3号;利用四倍体枇杷与普通二倍体枇杷进行杂交,获得一批混倍体的杂种单株;采用辐射诱变枇杷枝条,育出少核、高可溶性固形物、细肉质、丰产和短枝等类型枇杷枝变品种。
  早熟桃2003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承担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短低温早熟桃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期间,组织开展早熟油桃夏梢控制、地膜覆盖、人工授粉,台湾脆桃不同结果枝类型的结果性能、留果量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等试验研究,总结出在多雨高湿南方早熟桃产区,加强以摘心为主的夏剪,进行地膜覆盖及人工授粉、疏叶转枝、果实套袋,可缓解果实发育与枝梢生长养分竞争矛盾;持续稳定土壤水肥供应状态,增强树冠内部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减轻二次生理落果与采前落果,控制大量裂果现象发生,改善果实外观与品质的经验。台湾脆桃在长度果枝类型上,以长果枝结果性能好,负载能力强,产量分布上占有绝对优势;在粗度果枝类型选择上,修剪时长果枝以保留0.4~0.7厘米较细、中等粗度类型为主,中、短果枝以保留中等以上粗度类型为主;在伸向果枝类型应用上,对生长健壮、发育充实的水平及斜上枝应多加保留结果。台湾脆桃不同留果量与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关系密切,随着留果量的增加,单株、单枝产量显著提高,但果个变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随着留果量的减少,果个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但单株、单枝产量显著降低。兼顾产量、品质,成年树目标单株产量、单果重分别以15公斤左右、80~100克为宜;单株留果量控制在150~200个之间,单枝适宜留果量短果枝为1个、中果枝1~2个、长果枝2~3个。
  锥栗2003年,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与建瓯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瓯市八月香果场合作开展“优质早熟大果型锥栗新品种‘八月香’选育及其关键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制定了优质早熟大果型锥栗新品种“八月香”丰产优质栽培技措施,其主要内容是选择土层较厚,肥力中上,光照充足的平地或东南坡向的缓坡地开垦建园。定植规格的间距在4~5米,行距为5~6米。按4~8比1的比例配置“黄榛”等作为授粉树。深翻扩穴改良土壤,重施秋季基肥,早施芽前肥,增施壮果肥,注重微量元素施用。按照自然开心形要求,合理选配主枝、副主枝和培养结果枝组,培养结构牢固紧凑,级次明显,枝组分布合理的丰产稳产树冠。在花期挂插授粉品种花枝,采取点授、滚授等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创造充分授粉受精条件。推广环缢、摘心等成花保果修剪方法,应用化学调控植物生长保果措施,增加雌花数量,提高结果率。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果,刮除粗老翘皮,挖除病死株,集中深埋或烧毁;生长季以防治栗炭疽病、栗象鼻虫、桃蛀螟为重点,根据发生为害规律适时喷药控制。
  翠冠梨2004年,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承担了福建省科技果茶重大专项子课题“绿色果品翠冠梨生产标准化技术研究”,以全面总结生产管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为基础,组装集成绿色果品翠冠梨生产环境质量分析、化学肥料、农药污染控制措施、提质增效技术及产后分级包装处理等试验研究成果,编写制定出《绿色果品——翠冠梨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为绿色翠冠梨生产提供了标准化技术规范。
  (3)栽培技术
  龙眼1991—1995年,开展了“密植对幼龄龙眼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特晚熟龙眼立冬本栽植密度试验”、“不同砧木对龙眼生长的影响试验研究”,为龙眼密植亩植株数、生长结果、增产效果提出了较为客观系统依据,同时为龙眼矮化密植砧木筛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试验依据。
  1991—1998年,开展了不同化学药剂控冬梢的研究,为培育优良的结果母枝提供了技术基础,在龙眼丰产栽培中推广应用。1999一2003年,针对福建省选育出的青壳宝圆、立冬本、冬宝9号龙眼新品种,开展了结果母枝培养、科学肥水管理、疏花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1—2005年,开展了晚熟龙眼挂树保鲜技术相关研究,为利用不同品种挂树期调节市场鲜果供应提供了较为系统客观的试验依据,并指导龙眼适时采收。
  1989—2005年,开展了“龙眼采后储藏保鲜试验”、“龙眼果酒果醋生物酿造技术与应用”、“龙眼采后储藏防褐变技术”、“龙眼硫处理保鲜技术”等保鲜加工方面的研究,为龙眼采后储藏保鲜加工提供了较为系统对龙眼采后储藏、保鲜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部分技术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枇杷1994年,开始对“枇杷夏季定植新技术”的研究,使枇杷具有成活率可达80%~95%以上,易于长根、恢复生长快和长势旺等特点,该技术在莆田、永春等地大面积推广。
  1999年,采用“三三”制高标准建园技术,包括果园实行“三通”(路通、电通、水通),栽植做到“三大”(大苗、大肥、大穴),推行果园“三保”(保土、保肥、保水),苗木统一定干等。
  1990—1992年开展了果实不同套袋时期对果锈发生的影响试验,提出早钟6号枇杷适宜套袋时期。1995年提出早钟6号枇杷套袋技术,包括套袋材质选用、纸袋规格、纸袋加工等。1996年从生理角度分析了套袋改善果实外观品质的机理。
  自1994年始,开展枇杷龙眼矮化集约栽培研究,进行枇杷草地果园、矮化密植栽植密度、矮化砧、矮化中间砧筛选试验。自1996年始,枇杷矮化密植技术在闽清县梅台村早钟6号基地进行中试示范,总结出枇杷矮化速生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稀植栽培模式。
  1997年开展了枇杷拉枝、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成花试验,并根据地域气候差异、品种熟期特性等提出枇杷产期调节技术。
  1997—2001年,开展幼龄果园套种科杂1号的生态效应研究,在果园套种绿肥、生草栽培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2000—2003年,与院植保所合作承担了枇杷主要病虫害灾变因子及综合调控技术研究,调查枇杷主要病虫害种类,提出防治措施。
  2001年,根据对结果母枝性状与果实形质关系的研究,提出优良母枝的标准(枝梢长度、粗度、叶数)。
  2001年,开展了不同穗留果量与果实大小的关系研究,提出疏花穗时期、强度、疏果量。
  2003—2005年,开展枇杷绿色食品标准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制定枇杷绿色食品A级和AA级标准体系,在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同时,完成了“早熟枇杷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
  (4)病虫害防治
  柑橘黄龙病省农科院是国内最早建立柑橘无病苗木培育体系的单位,开展柑橘黄龙病的血清学研究,筛选出2个柑橘黄龙病单克隆抗体;开展了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柑橘黄龙病病原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映(PCR方法)提供柑橘黄龙病检测服务。
  柑橘碎叶病柑橘碎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对柑橘生产的发展是一个潜在威胁。为了培育无病菌供生产上应用,省农科院果树所于1989年开始着手采用茎尖嫁接,热处理和预热处理结合茎尖嫁接方法进行脱“毒”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处理与茎尖嫁接方法能够获得较理想的脱“毒”效果。1994一1997年吴如健等承担了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柑橘碎叶病毒提纯及单克隆抗体诊断技术研究,试验获得的柑橘碎叶病毒提纯物,为制备柑橘碎叶病毒的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建立田间快速诊断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龙眼鬼帚病龙眼鬼帚病是福建龙眼产区的主要病害,自1985年起,省农科院果树所开展了龙眼鬼帚病的病原传播规律及防治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探明了龙眼鬼帚病的病原为线状病毒粒体,以及传播媒介及综合防治措施。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1991—1997年,省农科院果树所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柑橘衰退病毒血清学研究、国家科委“八五”攻关项目子专题(葡萄、香蕉、柑橘、苹果、梨病毒鉴定技术和工艺创新)研究、农业部“八五”攻关项目子专题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菊花、香石竹病毒病及其脱除技术研究。
  柑橘红蜘蛛高与柽等于1973年起就一直进行红蜘蛛的生态、药剂筛选和综合防治等系列研究。
  (5)储藏保鲜加工
  20世纪90年代,率先采用小盒包装,延长了鲜果储运期,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常温下储藏期达到10天。1996年开展果盒装低温储藏试验,储藏期达到14~28天。2002年开展采用聚乙烯薄膜袋袋装果实结合低温简易气调(MAP)储藏技术研究,储藏期达到30~35天。开展枇杷保鲜加工技术研究。
  2.蔬菜
  (1)育种研究
  在新品种的选育方面,先后选育并通过认定的品种有玫茄1号、金山长茄、闽茄2号、飞桥莴苣1号、中熟4号大白菜、中熟5号大白菜、花椰菜福花1号、西园苦瓜、六月红芋头、南杂1号西瓜、莲香1号莲藕、福花1号花菜、建选17号莲子、叶菜用地瓜福著7-6、菜用玉米闽甜107、闽研1号苦瓜、翠玉苦瓜、如玉5号苦瓜、丰砧西瓜砧木。2004年省科技厅实施“反季节栽培蔬菜新品种引进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推广”课题,引进韩国及中国台湾的黑妹和江芳等茄子品种4个,圣农、圣宝等番茄品种6个(其中水果型品种2个),锦夏、兴华、力宝等夏甘蓝品种12个,台农308、绿夏、夏洁等夏白菜品种9个,在寿宁、柘荣、霞浦3县建立优质特异型蔬菜品种生产示范基地1000多亩,进一步开展适应性筛选鉴定。
  (2)栽培技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各地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大棚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编辑出版了《南方蔬菜大棚栽培》、《蔬菜名特优品种》、《南方茄果类蔬菜反季节栽培》、《叶菜类蔬菜病虫诊图谱》、《瓜类蔬菜病虫诊图谱》、《茄果类蔬菜病虫诊图谱》、《豆类蔬菜病虫诊图谱》等科技书籍。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完成了“福州亚热带地区草莓高产技术研究”,1998年完成“芽菜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省农科院植保所主持完成“福建省绿色食品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
  3.食用菌
  全省从事食用菌研发、推广的单位与机构有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省轻工业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等20多个。
  (1)育种
  食用菌育种技术与成果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育成的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As2796系列,香菇Cr系列,银耳Tr系列和驯化或引进选育的珍稀食药用菌品种赤芝、姬松茸、杏鲍菇、灰树花等菌株在全省、全国广泛应用。1992—2003年食用菌菌株选育共获成果奖9项,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开展了茶薪菇优良菌株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2)栽培技术
  1991—2005年,中国第一部省级食用菌法规“福建省磨菇菌种管理规定”由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施行。中国第一部省级食用菌标准综合体,福建省“蘑菇菌种及蘑菇罐头标准综合体”(FDBT/QB33.l~FDBT/QB33.9—90)由省标准局批准施行。双孢蘑菇规范化集约化栽培、寿宁花香菇、屏南夏香菇和长汀地栽香菇生产、古田银耳和漳州毛木耳规模生产、珍稀食药用菌与工厂化设施栽培等模式研究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推广。
  珍稀药用菌——绣球菌栽培研究取得进展,在国内率先获得人工栽培子实体。蘑菇疣孢霉病防治,香菇烂筒病、木霉病、线虫防治研究获得进展。吴经纶等主编的《中国香菇生产》、孔祥君和王泽生主编的《中国蘑菇生产》、郭美英主编的《中国金针菇生产》、黄年来主编的《中国银耳生产》、林树钱主编的《中国药用菌生产与产品开发》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福建食用菌》也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展“福建省大型真菌分类研究”。
  (3)加工技术
  省农科院土肥所开展“药用菌工程发酵茶研制及药理研究”,开发出姬松茸发酵茶、虎奶菇发酵茶、灵芝发酵茶、虫草发酵茶、猴头发酵茶和茯苓发酵茶等,作为一种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持其产品“纯天然”性质的新型饮品。
  省农科院植保所对灵芝、姬松茸等加工提取的初级产品的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比较,根据其功效开发出具有商品价值的保健品、制药的中间原料产品,质量达到日本、韩国的标准,在国内最先将产品推向日本、美国市场。以灵芝等药用菌中间原料产品为原料研制出“饮剂、口服液、片剂、胶囊、袋泡茶”等五大类药用菌深工产品。研制生产的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通过了安全毒理学试验和保健功效评价,完成生产工艺流程和企业标准制定工作,获得国家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等“卫食健字”或“卫食新字”批号。在产品研制中采用食品加工及制药工程领域成熟的“(热水)提取、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技术的同时,采用“超微粉碎、全自动炼丸制丸”等先进技术,并对“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超声波循环提取”等三超技术进行提取试验。
  4.花卉
  (1)穴盘苗培育技术
  引进栽培花木新优品种。采用组培快繁、穴盘育苗等先进手段,推动引进优良种源的开发,提高优质种苗自给率。20世纪90年代后,利用穴盘培育蔬菜、花卉等苗木日益受到重视,重点花卉企业穴盘花苗培育的技术越来越被花卉产区企业和广大花农所掌握。
  (2)花卉保鲜技术
  从品种选择、栽培措施、保鲜处理上采取相应措施,延长鲜花的保鲜期。在切花保鲜中,选择茎干粗的品种。茎干粗的品种,糖分储藏量少,维持呼吸作用的时间较长,保鲜期长。肥料氮肥过量会降低切花瓶插的寿命,在花蕾现色之前少施或停施氮肥,能防止因枝叶柔嫩而降低保鲜时间和瓶插寿命;花从生产基地运到花卉批发市场,把待销花储藏在2℃~81的冷库中,使切花生命活动受阻,呼吸缓慢,能量消耗少,乙烯产生受到抑制,延缓其衰老过程。还可避免切花变色、变形及微生物的滋生。根据花卉种类、品种不同,虽然同花但目的(短期储存鲜销及加工的长期储存)要求不同、冷储设备条件等状况,分别采取气调储藏保鲜、减压储藏保鲜、辐射保鲜、化学保鲜等,以延缓切花衰老进程,延长花期。
  (3)选育种与保护地栽培
  1999年以后,先后开展了花卉新品种选育、规范栽培技术、组培快繁、设施本土化以及花卉资源调查与区划等研究,并取得一批科研新成果。如水仙花选育“8189”、“全三角”新品种,组培快繁成功近百种,鲜切花、观叶植物的规范栽培技术取得新进展。1998—2003年,全省花卉科研立项59项,其中省(部)级44项,设区市级15项;基础科研的有8项,含建生物基因库、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和基因工程等;应用研究的有51项,多为引种筛选、良种繁育、配套技术、组织培养及示范推广等。在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有13项科研成果获科技奖。
  2000—2005年,各级政府共投入花卉科研经费743.70万元,年均投入123.95万元。
  20世纪80年代,花卉设施栽培基本还是空白。到2000年底,全省保护地栽培面积达3914235万平方米,其中加温温室93119万平方米,大小中棚3821119万平方米。主要用于鲜切花(456673万平方米)和盆栽植物(3362163万平方米)的栽培。
  (4)洋兰栽培新技术研究
  1995—2005年,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对蝴蝶兰花梗节间段进行培养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其诱导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外植体(茎尖、根尖、花梗节)。1998年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红色系列蝴蝶兰品种进行组培快繁及组培苗室外栽培技术研究,经多年试验,总结并推广了水帘温室培育蝴蝶兰组培苗、高山基地促成栽培的蝴蝶兰生产技术,推动了闽西蝴蝶兰生产向工厂化方向发展。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解决蝴蝶兰无性繁殖困难的问题,对蝴蝶兰杂交种子进行无菌播种研究,得出改良KC培养基是适合蝴蝶兰种子发芽、生育的最佳培养基;龙岩市农科所在文心兰组培快繁过程中,利用新芽的生长点为外植体对文心兰壮苗和生根有明显效果。福建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卡特兰试管苗茎段为外植体,以减轻外植体褐变。龙岩市农科所花卉研究室在石斛兰组培快繁过程中,利用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a—萘乙酸(NAA)合理组配的诱导,促进类原球茎的增殖和苗的分化。莆田学院资源环境系开展蝴蝶石斛兰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明显提高芽苗的质量。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探索不同栽培基质、温度区间、光照条件及施肥种类等栽培管理措施对蝴蝶兰生长的影响。根据蝴蝶兰对温度的敏感,提出最佳培养组合方式。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蓝西、蜜糖、百万金币、红猫、巴黎文心和蜘蛛文心共6个品种的文心兰通过采用光照、温度、施肥配比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处理,进行了3年的花期调控试验探索,发现最适于花芽萌发的光照强度为19000米烛光,温度条件为(日温一夜温)28℃~17℃,氮磷钾的配比为10:30:20。有利于蝴蝶兰高山催花时花芽分化与萌发的条件是,在海拔1000~1200米,上山时间于4月26日(调控至国庆节开花)和9月2日(调控至春节开花),光照强度25000米烛光,氮磷钾的配比为10:30:20,苗龄15个月以上。
  (五)高新技术研究
  1.原子能应用
  1960年成立的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室,以钴60辐射诱变技术为核心技术,1983年建成本省第一座万居里级农用钴源辐照室,1996年建成50万居里级的辐照装置,现装源强度为30万居里。2003年以研究室为依托组建的福建省康普顿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是福建省辐射育种、食品辐射保鲜和药品、医疗器械辐射灭菌等方面科技的重要依托单位。
  全省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的水稻花粉、果蝇的杀雄、水稻种子、甘薯块茎及幼苗、甘蔗芽、花生种子、槟榔芋、茶树菇、苗木、花卉、食用菌的辐射诱变处理主要在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农用钴源辐照室进行,1991—2005年,已诱变处理样品近千份。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完成优质早籼稻新品种“佳禾早占”的选育和推广、优质早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与应用,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完成“低铬姬松茸新品种辐射选育与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1991—2005年,福建省开展水稻辐照诱变育种研究工作的主要有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和南平市农科所等单位。
  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中9B成熟的花粉辐照后,与福伊B杂交育成的保持系,转育成捷丰A,2004年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自1986年就开展了7射线对水稻成熟花粉的辐照生物学效应的研究,通过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结合常规杂交,于1999年育成福建省第一个符合部颁优质食用稻米标准的迟熟早籼新品种佳禾早占。之后,利用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育成,并通过福建省审定的品种有南平市农科所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于2000年合作育成的优质早籼南厦060,2002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早籼佳辐占,2003年南平市农科所育的成杂交水稻Ⅱ优辐819。
  2001年8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核辐射直接诱变待改良品系,发现了水稻长穗颈隐性基因euil、eui2,并培育了系列长穗颈不育系,并在此基础上配置了杂交稻新组合。通过辐射诱变技术,福建农林大学育成杂交水稻e福丰优11、e优27、神农糯1号、农优90。
  利用辐照诱变育成通过鉴定的不育系有:籼型长穗颈不育系福eA6、IR68902eAl、龙特浦eA2、福eA7、Ⅱ—32eAl、协青早eAl、协青早eA2、冈46eAl、金23eAl、培矮64eSl;籼型巨胚不育系龙特甫geA,糯稻不育系D62wxA、冈46A糯、嘉农wxlA、嘉农wx5A、嘉农wx6A、嘉农wxSl等。
  2002年“水稻不包穗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通过鉴定并获国家专利,2004年9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2.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
  (1)植物组织培养
  福建省研究推广应用比较成功有香蕉组织苗、花卉新品种和一些果树新品种等组培苗。
  ①观叶植物组织培养
  20世纪90年代,观叶植物组织培养开始盛行,省农科院农牧业与红萍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和一些有条件的花卉盆景公司都进行观叶植物绿巨人、观音莲、球根海棠、万年青、红宝石、黄宝石、绿宝石培养基和繁殖培数的组培试验。
  1997年福州市农科所开始大量生产观赏凤梨组培苗,2002年开始大量生产红掌组培苗,并销往广东等地。
  2004年,福建阳光国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尖尾芋组培苗产品出口到美国等地。
  ②果树组织培养
  1987年,省农科院农牧业与红萍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开始运用生物技术进行龙眼选育研究。该研究后来并入省“八五”龙眼攻关课题专项内容之一,研究延续到1993年初。该研究运用以前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研究了4个福建比较有名的焦核龙眼株系的胚培养,以及4个国内有名龙眼品种的花药培养,取得几十个焦核胚及单倍体单株系,并将它们嫁接在15年生龙眼大树上。龙眼快繁与焦(小)核育种研究,建立并完善了龙眼试管微芽嫁接技术,解决了单倍体试管植株和不少焦核试管植株细弱,土培难以成活的难题,确立的同工酶分析手段可以早期快速鉴别单倍体植株的真伪和焦核株系的类别,确定的白核龙眼是研究焦核育种和东壁、红核子是研究单倍体育种的好材料,提高龙眼花药培养成功率的几项有效因子,大大提高了成苗率。
  1990年,进行“亚热带木本果树(枇杷)组培快繁育苗工厂化研究”,1991年1月7H通过专家鉴定和农业部验收,是木本果树组培快繁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一个突破,居国际先进水平。
  1992—1995年,开展经济作物组培快繁技术及工厂化育苗研究,先后组培成功“半磅”无花果,香蕉漳选1号、漳选2号,同时引进越南和巴西一些优良品种开始工厂化生产,成功生产100多万香蕉组培苗投放全省市场。
  2000年,开展贝贝南瓜和橘皮南瓜的组培快繁及其试管苗嫁接在中国南瓜上在生产中应用的研究,并在大田中推广应用。
  2001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对草莓的花药培养脱毒技术及其增产效果进行研究,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获得多个草莓品种的脱毒苗,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003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研制出香蕉病毒检测试制盒,用来检测组培苗是否带毒,用检测无病毒的种苗进行扩繁,可以有效防止香蕉病害的发生。同时建立了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标准。
  2004年,对广东白花芥蓝与浙江芥蓝通过单株选以及通过组培快繁形成无性系,进行品种提纯复壮的研究,并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③中草药组织培养
  1998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地热农业利用研究所、福建林学院及省药材公司研究所等单位都对金线莲的组培进行研究,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培养出植株。省药材公司研究所还诱导出原球茎,提高了增殖倍数。金线莲的组培工艺趋于成熟,并可进行工厂化生产。
  2003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对泽泻、鱼腥草、青黛等中草药的组培工艺进行研究。
  2003—2005年,宁德市农科所进行太子参,石斛等中药材料研究。
  ④鲜切花种苗组织培养
  1992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引进花卉新品种火合花、香石竹等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获得成功。省农科院农牧业与红萍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开始香石竹茎尖脱毒培养,并将脱毒苗应用于生产。
  1995年,福建省林学院对香石竹组培苗玻璃化控制的研究,提高了工厂化生产的效率。
  2002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利用非洲菊的花托做外植体,工厂化生产非洲菊组培苗,年产非洲菊组培苗100万~200万株,主要提供给省内农户种植。
  2003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用东方百合鳞片消毒后诱导小鳞茎,并使小鱗茎在试管内膨大,围径达到3~4厘米,此项目2006年与省发改委实现对接。
  ⑤洋兰组织培养
  1995年,省农科院、福州市农科所等单位开始蝴蝶兰的组培研究,最初是用蒴果进行瓶内无菌播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短期内可获得大量试管苗,但这些实生苗有性后代变异率高,难以形成品质统一的规模栽培。后来发展为用花梗、叶片等器官诱导原球体,顺利组培繁育出蝴蝶兰分生苗,并且批量上市。1996年开始为台商大量生产文心兰和大花惠兰组培苗。
  2005年,省农科院已组培成功香茅草、薄荷等香草植物。
  (2)胚体移植
  1990—1993年,省农科院农牧业与红萍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红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该研究利用无菌无藻萍成功地游离出了有再生力的红萍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生成具有完整细胞壁的胚性细胞,胚性细胞继续培养,观察记录到了第1次及第2次分裂,产生四分体细胞。
  1992年,省农科院果树所进行龙眼原生质体培养,成功地以东壁龙眼的未成熟胚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用之游离出具有活跃与活力的原生质体,经过培养形成胚状体然后发育成植株。这为木本果树的原生质体培养以及龙眼的转基因育种和体细胞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
  1996年,福建农林大学对柑橘、龙眼、荔枝、四季橘、橄榄、枇杷等果树的胚培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柑橘体细胞胚直接高频发生的实验系统,并分化出再生植株;建立了橄榄成熟胚离体无菌培养的有效方法,获得了橄榄无菌胚苗;建立了龙眼、荔枝胚性愈伤组织长期保持体系;筛选出可高频率诱导枇杷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并可保持长期的枇杷愈伤组织胚性、很强的体胚发生能力和很高的成苗率。
  (3)遗传工程和DNA操作
  1989—1993年,省农科院农牧业与红萍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红萍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该研究与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合作,分离、克隆、组装出BT抗虫基因及转座子。
  1996年,省农科院遗传重点试验室开始进行转抗虫基因水稻研究,1999年获得国家86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以及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1999年,研制出的转cpti抗虫基因水稻获得农业部在福建省的环境释放许可,此后转Bt、gna、Bt/cpti等抗虫基因水稻陆续获得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许可,有58份申请(包括续申请)获得安全性评价审批批准;转sck基因抗虫水稻和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完成了生产性试验,无标记转sck基因抗虫水稻及无选择标记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也进入生产性试验,转bt基因抗虫水稻开始环境释放,转gna基因抗虫水稻开始中间试验。2000年开始转基因水稻的育种研究,2005年培育出Ⅱ优科丰6号、两优科丰6号等抗虫杂交稻组合被农业部指定参加国家水稻区域试验。
  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建立了以水稻花后10~15天的幼胚为起始材料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多代连续转化,快速筛选的高效稳定的水稻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初步建立了适合于大规模转基因水稻育种的高效、快捷的转基因水稻分子检测、表达分析、目标性状鉴定及株系纯合技术体系,开创转基因水稻育种新技术,建立了基于双T-DNA载体策略的无选择标记基因的水稻培育体系。
  2001年,抗虫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研究获得国家863项目资助,正式启动。研究工作包括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流研究和抗虫转基因水稻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同时开展稻米淀粉品质改良研究。
  2001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利用电转化法,通过DNA操作构建了具有防治线虫作用和含几丁质酶基因的工程菌株。
  2002年,利用分子技术对稻田固氮菌资源进行了研究,包括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PCR-DGGE)研究了福建稻田固氮细菌的生物多样性。通过PCR-RFLP技术分析了水稻根系及根内固氮微生物多样性。从稻田蓝细菌中筛选到编码蓝藻抗病毒蛋白-N的蓝藻分离物。
  2003年,开展中国第一个籼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工作,已有3万个突变体,获得株、叶形态、生育期、花器官、雌雄配子不育等表型变异的突变体5000多个。2003年开展“启动子捕获”研究工作,克隆分离了2个特异性表达启动子。同年开始进行水稻库源流分子调控研究。
  2004年开展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水稻研究。
  2005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建立福建地道药材基因资源库。通过植物材料DNA提取,利用18S-26SrRNA基因及其ITS序列的PCR扩增,及其片段的克隆测序,分别建立了福建地道药材泽泻、橄榄、莲子、太子参和青梅的基因资源库。
  利用多元PCR技术检测了闽江流域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毒素基因。建立福建特色微生物基因资源数据库。
  (4)生物农药研制与应用
  从1996年起,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农药研究中心(原农业环保技术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研究重点集中在生物农药工程菌——芽孢杆菌研究和应用上,包括芽孢杆菌系统分类、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饲用益生素、降污微生物、农药残留的检测、生物毒素耦合技术、生物反应器、发酵工程、生物农药工艺学等。农药研究中心共承担研究项目76项,资助金额为1132万元。其中承担中德合作项目(德国科委DFG)项目3项,资助金额50万元;承担国家科技项目3项,资助金额125万元(国家863项目2项10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19万元);承担国家引智项目28项,资助金额123万元;承担省科技项目共19项,资助金额269万元;承担省推广项目共10项,资助金额320万元;承担省财政项目共5项,资助金额240万元;承担院管项目共8项,资助金额共5万元。这些研究项目都获得一定进展和成果,其中生物农药BtA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996年开始,围绕这些项目共发表科技论文178篇,其中国外期刊论文(SCI)9篇,国内期刊论文169篇,英文著作3本,中文著作3本。通过鉴定的成果2个,获准国内知识产权(专利)8个,获准专有产品证书(农药)1个。
  (5)植物生物技术
  ①生物技术研究
  1999年,福建农林大学利用生物技术克隆了甘薯P-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4个、黄芪异黄酮合成酶基因(专利申请号:2004100367356)、人参皂甙合成关键酶基因SQS基因和βAS基因、水稻角鲨烯合成酶(谷留醇合成的关键酶)基因SQS基因及水稻谷氨酸脱羧酶(γ—氨基丁酸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在品质基因遗传转化方面,高赖氨酸含量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批复,在福建省进行中试。无标记转玉米高光效基因的水稻植株,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批复,在福建省进行中试。抗衰老基因遗传转化水稻,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批复,在福建省进行中试。培育出的新型水稻——谷秆两用稻“东南201”,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并大面积推广,利用该稻草作为动物饲料和食用菌培养料效果很好,培育出水稻优异种质“红毛稻子”;培育出甘薯良种“DH22”;培育出茶叶新品种“1005”。研制出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绿茶产品,其EGCG含量达11.07%,比市场上随机取样的韩国绿茶(2.43%)、中国绿茶(5.67%)、日本绿茶(7.88%)分别高出364.6%、95.2%和40.4%。筛选出食用部位中镉含量仅为平均含量的36.8%,仅为含量最高品种的16.4%的小白菜良种“Dr-SHQ”。
  ②植物功能基因研究
  20世纪90年代,福建农业学院分离克隆了APX基因全长cDNA片断(其反义基因可抑制维生素C的分解)、向日葵花色控制关键酶基因的cDNA片断和太子参皂甙合成关键酶基因的cDNA片断,大豆和甘薯抗线虫基因、光敏核不育相关基因、冷诱导基因、抗甘蔗花叶病基因、rbcL基因qtPB基因等。
  ③基因调控和表达研究
  1996—2000年,福建农业学院首次报道了单子叶植物水稻和高粱的psbA基因 3’UTR在转移和翻译两个水平上的表达调控效应,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研究中的这项空白。首次鉴定出水稻、高粱psbAmRNA3’UTR特异性结合蛋白,并证明该蛋白也存在于E.coli中,由此推测可能为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假说提供一定依据。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采样法,构建了光敏不育水稻Hs-1育性转换期可育与不育幼穗代表群,利用cDNA-RAPD和DD-PCR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差异显示分析,获得有价值并具有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时构建了一对可育与不育的cDNA文库。分离了15个来自水稻不育系和常规稻的反转录酶区序列并进行全序列测定,进一步揭示出反转录座子的高度杂合性;对观赏向日葵花色控制基因的调控进行初步研究。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有4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或工程索引(EI)收录。
  ④育种研究植物转基因
  2000—2003年,省农科院开展的转基因水稻育种研究项目获得成功。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材料,形成了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应用已建立的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抗虫转基因水稻材料的育种利用,成功培育出多个纯合、稳定遗传的高抗虫转基因株系等。经国家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该项目整体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1—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将植保素关键酶基因PEAS转入龙眼和香蕉以提高其抗病性,将广谱抗病的CHI3基因转入龙眼中、早花基因LEAFY转入到荔枝、几丁质酶基因转入甘薯。在国内首次将抗线虫病基因Hslpro-1转移到大豆、油菜、甘蔗、甘薯等作物中,并成功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开展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线虫作物的研究,从甜菜上克隆抗线虫病基因,筛选抗线虫病基因的特异片段,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农作物抗线虫病检测体系。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线虫病基因转到高优甘蔗及大豆中,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甘蔗、大豆转基因程序。建作物抗线虫病基因的检测体系,开发出检测试剂盒。
  ⑤作物育种研究
  福建农业学院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细胞工程应用于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历经20年,建立和完善了细胞工程育种程序和技术体系,并应用于水稻育种研究。一是育成籼型光敏不育系HS-1、HS-2、Hs-3和三系不育系花A;二是育成优质稻亚花1号、花优63获福建省优质米金杯奖;三是育成二系稻“金两优36”,比对照增产11%;四是水稻体细胞突变体筛选,获得抗稻瘟病、抗枯萎病和高赖氨酸突变体新种质;五是构建水稻加倍单倍体群体和分子标记图,定位若干农艺性状座位(QTLs)。
  20世纪90年代末期,福建农学院建立了长穗颈不育系选育和高杆隐性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发现一个新水稻基因eui,提出并实践了直接诱变保持系(B)、光敏不育系(S)及恢复系(R),选育长穗颈不育系(eA、eS)和高杆隐性恢复系(eR),组配高杆隐性杂交稻的育种技术体系。该技术实质性地推动杂交优势利用新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并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诱变获得长穗颈基因euil突变体金23eB(1),突变体与原不育系金23A杂交并连续回交育成长穗颈不育系金23eA(1)。
  2003年,福建农业大学创建一套适合于中国能源甘蔗育种的技术和评价体系,运用该体系育成两个能(源)糖兼用的甘蔗新品种和6份特异能源育种材料,在国内首创转甘蔗花叶病毒外壳蛋白(ScMV-CP)基因和转雪花莲外源凝集素(CNA)基因的抗病、抗虫转基因甘蔗无性系。
  ⑥其他植物生物技术
  2004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展的转基因农产品检测的基因芯片研制项目获得成功,建立了终止子及多种基因的PCR和MPCR检测技术和试剂盒,利用MPCR技术实现了靶标序列快速荧光标记。制备了转基因检测基因芯片,成功从转基因大豆、甘蔗和水稻中检测出启动子、终止子和目的基因,初步实现了转基因产品的高通量检测。
  同年,福建省农业大学首次报道多胺对荔枝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消息,揭示出植物激素调对控荔枝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发现了在荔枝败育胚珠中有高含量及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抑止物资——对羟基苯甲酸(P-HBA),建立了荔枝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分离到荔枝胚胎的6个特异蛋白。
  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建立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提出QTL定位分析的新方法(联合定位法、QTL动态定位的策略和方法、基于最小二乘的多性状复合区间定位法),发展了基因型选择与表型选择相结合的数量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新方法。建立起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条病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获得一批抗性得到改良的优良亲本近等基因系,可直接应用于生产。(6)微生物生物技术
  1992年,福建农学院首次提纯水稻簇矮病毒(RBSV),明确RBSV的粒体形态和核酸型,核酸为双链RNA,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组的一个新成员。2005年明确了水稻草短病毒(RGSV)沙县分离株的病毒特性及核蛋白组成,率先完成中国RGSV的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序列进行了深入分析;对RGSV编码的特异蛋白NS6基因、核衣壳蛋白CP基因及功能未知的NS3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提出了基于NS6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GSV的方法。建立了水稻原生质体研究病毒侵染的技术体系,构建了RGSV的NS6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表达NS6的转基因水稻。
  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利用PCR-RFLP对目的Bt杀虫基因进行研究,首次发现天然Bt中存在杂合基因,率先研究了Bt几丁质酶合成条件,通过质粒消除等完成遗传改良菌TS16的构建,将超滤浓缩技术用于发酵液的后处理,产品性能明显改善。工程菌TS16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20%,在茶树、蔬菜上应用150万亩次。
  2004年,在国内外率先对Bt几丁质酶进行分离纯化、酶学性质以及效应物对酶活性的影响等研究,对Bt几丁质酶的蛋白质序列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率先利用生物包接技术,加上分散剂、乳化剂等把难溶于水的植物内源物质及生物农药混配制成生物药肥,既可杀虫有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及抗病抗逆能力。
  2003—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对睾酮丛毛单胞菌降解留类物质的关键酶基因进行了表达调控研究,构建了具有高降解酶活力的工程菌,并对改造后工程菌的稳定性,降解活性,最佳降解条件及环境适应能力进行广泛的研究。同时利用该工程菌降解畜禽类排泄物中留类物质,获得很好的降低效果。
  福建农林大学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了1995—2000年期间从福建省18个县(市)采集分离的204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25个生理小种。进行了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关键调控基因、附着胞形成调控基因的克隆、无毒性基因的定位以及稻瘟病菌群体分子遗传规律研究。
  (7)其他
  2004年,福建农林大学采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技术和先进膜分离技术,从鲜木瓜中提取木瓜蛋白酶并制成粉剂。
  3.电子技术应用
  1990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了荷兰温室全自动喷罐系统;2002年,引进美国Agilent公司的高效气相色谱仪GC6890和高校液相色谱仪HP1100,2005年,购进MIDI公司的SHERLOCK脂肪酸微生物菌种鉴定系统,并自行研发了“温室”全自动喷罐系统,全自动发酵系统、生测全自动监视系统等一系列农业科研辅助系统,加快了农业科研的研究进程。
  1991—1993年,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飞虱预警系统的研究”。1991—1996年,主持省科委“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水稻两虫两病新技术预警系统和防治对策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水稻病虫测报网络和类似气象预报的病虫电视播报系统,经专家鉴定整体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承担省科委项目(1993—1995年)“应用电脑对稻飞虱测报及综防技术的研究”。
  1998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利用现有研究设备,组建了生物农药行业菌种基因资源库,用于生物农药前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整理、安全保藏、共享和利用,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菌种的收集、保藏、筛选和产业化应用前期研究进行全程管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物农药微生物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中心,为全省生物农药产业提供菌种资源。
  2000年,通过“调查一实验一评价一规划”的研究方法,取得漳州市、闽东南地区以至全省的大量相关数据,借助计算机技术,利用冋归、模糊数学、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计算,得出农业资源优化区域的特色农业宏观布局成果。2003年将“福建农村科技信息化技术及示范研究”列为农业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科技项目。同年,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评价闽东南农业自然资源,分析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构建面向东南特色农业具体模式,建立规范特色农业空间布局、外来农业投资空间模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首次建立了与闽东南及漳州市相关的国民经济特色农业生产基础数据库,使全省应用组件式GIS技术介入农业信息化领域。电子计算机应用主要开展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试验统计、作物良种选育、作物生产、植物病虫测报、农药及除草剂的使用、生物工程和生物模拟、农业生态区域的划分、蔬菜及花卉温室生产、农业经营管理的优化设计与农业经济预测和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
  2002年,将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与生物基因资源的DNA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福建特色作用于微生物基因资源数据库。是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农业病虫害网络化远程诊断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出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平台,实现对农业病虫害的远程诊断。研究内容包括农作物病虫害基础数据库的构建、虫害远程辅助识别与诊断专家系统平台的构建、害虫远程自动识别与诊断平台、病虫害专家在线远程交互诊断系统平台的构建。建立起主要蔬菜、农作物的病虫害多媒体数据库及标准图像库,开发出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平台,并进行软件登记。
  2003年,植保植检站与省气象影视中心合作,在病虫害发生和防治关键时刻,通过福建电视台不定期发布病虫害发生预报及防治信息。2005年4月,省植保植检站再度和省气象影视中心合作,签订了《关于联合开办“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的合作协议》的意向书,通过福建电视台第1套,第5~7套天气预报栏目,每周发布一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一周共播出8次。福建气象科学研究所应用GIS进行闽东南果树避冻农业气候区划,为闽东南进一步发展果园产业提供依据。
  (六)对台农业研究
  1.研究机构
  1978年,省农科院情报研究所成立,组建了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情报调研工作的情报研究室。此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开始缓和。国家农牧渔业部和省政府要求该所发挥福建与中国台湾毗邻,有地缘近、人缘亲且气候相近的优势,率先在大陆开展台湾农业研究。1979年,情报所贺树凯、杨辉、陈孝英等到省台办、前线广播电台等单位搜集大量资料,研究整理写出“台湾农业生产发展状况”、“闽台两省农业基本情况比较”等3份材料,受到部、省有关领导的肯定。为此,农业情报研究室承担起台湾农业研究任务,成为全国最早、最系统开展对台农业研究的专业机构。
  1990年,省农科院情报所台湾农业研究室配合院与厦门市农科所合作筹建“厦门闽台农业科技园区”。同年协助农业厅筹建“闽台经济文化交往促进会农业分会”。
  2000年11月,“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设在省农科院,与原来的台湾农业研究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立,聘请来自台湾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和大陆的 10名专家、学者为客座研究员,进一步扩大对台农业研究力量。
  2.研究成果
  自1979年开始对台农业研究工作以来,省农科院先后主持或参与了部、省、厅、院等部门下达的课题37项,规划设计8项,并多次获省、部和其他奖项。
  (1)课题研究及成果
  省农科院情报所先后开展20余项农业战略性、预测性软课题研究,主持承担15项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台湾农业相关问题研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多项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领导采纳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并为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台湾农业、
  借鉴台湾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院重点课题《台湾农业研究》、《台湾农业情况》,参与的国家计委项目《国内外沿港口城市和开发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台湾基隆市城市农业发展的研究》,省科技厅《21世纪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研究》;参与国务院农研中心项目《世界农产品价格机制和对策的研究——日本、台湾、泰国等三项农产品价格与机制问题研究》、农业部农业推广总站项目《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改革经验的研究——台湾农业推广事业与组织体系研究》、省科技厅《台湾系列数据库项目——台湾农业文献数据库》等课题研究活动。
  2002年,《台湾农业探索》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荣誉称号。
  2003年,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获省政府“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5年,《台湾农业探索》被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授予“银牛奖”。
  《关于当前闽台合作的建议》获得2005—2006年度省“两会”政协优秀提案奖及九三学社福建省委2005—2006年度调研突出贡献奖。
  福建农林大学情报室参与国家计委项目《国内外沿海港口城市和开发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台湾高雄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与问题》于198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出版刊物与著作
  1979年,开始出版内部资料《台湾农业情况》,1985年经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委批准,改为全国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对台农业报道的专业性季刊,1995年更名为《台湾农业探索》。截至2005年年底,累计编辑出版83期、发行约10万份。
  省农科院情报所从事台湾农业研究的人员,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写出了大量的论文,先后在《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农业信息》、《台湾研究集刊》等27种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00余篇;正式出版《台湾农业》、《台湾农业发展概论》等专著3部,有10篇论文被收入其他论文集性质的专著,内部性专著出版2部。福建农林大学自1982年至2005年先后在《福建科技报》、《福州晚报》、《科技文摘报》、《天风海涛》等30种多报刊上共发表400多篇文章和信息。
  (3)决策咨询服务
  20世纪80年代,大陆有些省份拟从台湾引进福寿螺繁殖生产。根据已经掌握的福寿螺在台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省农科院发布了“不能盲目引进福寿螺”的信息,被农业部水产司采纳并在信息刊物上发表,引起各地的警偈,从而避免了盲目引进福寿螺可能带来的损失。当时省内有些科研单位引进台农4号剥粒凤梨几经试验均告失败,后来由于省农科院提供了准确的技术资料,才得以试种成功,并大量繁殖推广。1995年,省农科院有针对性地搜集筛选,整理出一份可供大陆引进台湾农业良种名录,并经过有关资深专家审定印发各地,以避免各地在引种工作上的盲目性。20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情报所撰写《闽台两省膳食结构的比较与农业决策》的文章,阐述发展大农业、大粮食的必然趋势,受到副省长童万亨的肯定,并转发有关部门参考。2005年,省农科院为闽台农业合作决策提供咨询的做法,分别受到副省长刘德章和叶双瑜的表扬和书面肯定。
  二、科研成果管理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鉴定执行1988年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试行)》。1996年,国家科委发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国家农业部制定出《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规定出成果范围: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包括推广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应用性理论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可以申请鉴定。对于可以直接指导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理论成果,可以视同应用技术成果申请鉴定。
  1991—2005年,全省围绕农业面临的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结构调整、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优质化、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物减灾、农民增收等重大任务,加速实施“引进计划”、“跨越计划”、“丰收计划”,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与推广,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和科技下乡活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农业科技成果鉴定
  1.成果鉴定管理程序
  农业科技与丰收计划项目的成果鉴定,由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农业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并提交全套附件材料。福建省农业厅是福建省农业主管业务部门,对申请鉴定单位提交的农业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及全套附件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鉴定后,再由任务下达单位对合同(或任务书)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完成以上程序后,将所有材料报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批准(省科技厅为省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组织鉴定单位),省科技厅批准后,再由省科技厅组织鉴定,或由省科技厅委托福建省农业厅组织鉴定。
  申请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成果鉴定的全套材料送省农业厅审查、批准。省农业厅科教处对合同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及全套附件材料进行审查,合格后由省农业厅组织该科技成果的鉴定。
  2.成果鉴定组织管理
  (1)组织形式
  农业科技和丰收计划项目成果鉴定,一般以会议鉴定为主。组织鉴定单位从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评审专家库中挑选7~15人组成鉴定委员会(一般为7人),并任命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1~2名。省农科院的成果,以省农业厅和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为主;福建农林大学的成果,以省农科院和省农业厅的专家为主;省农业厅的成果,以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为 主。
  (2)建立专家库
  参与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的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高级职称(特殊情况下可聘请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但不多于1/4);二是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三是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2002年,省农业厅经过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推荐建立了专业较为齐全的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并上报农业部备案。专家库的成员主要由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3个部门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
  3.科技成果奖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条例》和《关于省(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若干规定(试行)》以及农业部于1995年印发的《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制定出《福建省农业“丰收计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1996年印发了《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2001年印发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作为申报、推荐福建省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依据。
  1991—2005年,省农业厅先后组织农业科技成果鉴定会88场,参与农业科技成果鉴定与评审工作的同行专家达6800人。全省共有88项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42项。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奖4个类别。凡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均可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奖一样,每年评审一次,每年授奖项目不超过200项,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资金数额按获奖等级分别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
  1991—2005年经省农业厅推荐的获省科技进步奖共21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60项。获得国家、部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49项,其中
  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9项。
  (二)成果中试熟化
  2000年,省农业厅、财政厅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这是介于科研计划与推广计划两者之间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中试计划。福建省是全国最早设立省级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省份之一。2000—2002年,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每年投入300万元,2003年减为250万元,2004年减为200万元,2005年减为185万元。6年间共立项113项,实施102项。
  2000年1月24日,下发省农业厅、财政厅共同组织制定的《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实施管理办法(暂行)》。2001年9月11日,省农业、财政联合下发《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验收暂行规定》,由农业厅、财政厅有关人员联合组成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管理办公室,挂靠在省农业厅科教处,负责制定、发布《项目指南》,并负责跨越计划的组织协调和总体部署。办公室下设跨越计划专家委员会。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实施项目合同管理,实行首席专家和承担单位共同负责制。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省农业厅、财政厅每年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或抽查。
  2000年,省农科院果树所承担的“优质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中试示范”项目立项,在福州、宁德、惠安、云霄等地各建立60亩示范片,经2000年和2001年中试熟化,总结出一套“早钟6号”矮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蕉城中试示范片首次连片种植60亩,三年树龄平均单株结果9公斤以上,品质佳。2005年全省累计推广32.4万亩,平均亩产312公斤,年产值达8.09亿元。
  2001年,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南平市农科所、福建锴种子公司承担的“优质早稻新品种的中试示范”项自立项,2001—2002年在全省各地中试示范,推广地域不断拓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001年,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承担的“特晚熟龙眼新品种‘立冬本’产业化示范”项目立项,在福州、宁德建立示范片2个,计200亩。示范基地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新植示范片中3年树龄平均株产1.5~2.5公斤、4年树龄平均株产4.0~5.0公斤、5年树龄平均株产7.5~10.0公斤;高接后3年亩产量278.2公斤/亩。在中国最晚熟的龙眼经济栽培区,种植国内最晚熟的龙眼新品种“立冬本”,使该区域龙眼成熟期推迟至月下旬到12月中旬,较以往延迟40~70天。
  2001年,由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绿色食品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试”项目立项。2001—2003年,在项目实施地漳州龙海与漳浦建立3000亩中心示范区,主要种植菜用大豆、青刀豆和甜豌豆,以种植两季菜用大豆和一季甜豌豆计算,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6400元人民币;以加工后的成品率50%计算,产值约折合美元450万元;主要产品格林牌速冻毛豆、速冻荷兰豆和速冻青刀豆,通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14项检验项目的实测结果均合格。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颁发证书。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省农业厅、平和县农业局承担的“琯溪蜜柚汁胞粒化症矫正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2002年立项),在平和县锦溪集团琯溪蜜柚果园示范应用,效果显著,果园丰产,果实优质,粒化率低。实施4年内,在平和县累计示范推广100万多亩,农民增收2亿元。还开展琯溪蜜柚果实汁胞粒化过程中的活性氧代谢研究,基本查明汁胞粒化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研究和示范推广果实冷藏技术,在锦溪集团等企业示范推广应用琯溪蜜柚冷藏储运技术,产品累计出口欧盟超过10万吨。通过采后果实酸化机理研究发现冷藏能较好地克服琯溪蜜柚果实采后酸化的问题。
  2002年,三明市农科所主持,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73、Ⅱ优明86及其配套综合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立项,项目于2004年完成。
  2003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承担了“甘薯新品种福薯2号中试示范”项目立项,2003—2004年在全省甘薯主产区重点示范推广,共育出福薯2号薯苗1470万株,辐射育苗1000亩,种植高产示范片125亩,莆田、惠安、霞浦3个示范点经过跨越办组织验收,平均亩鲜薯产量2721.1公斤,比平均鲜薯亩产2031公斤,亩增690.1公斤,增产33.9%。2003—2005年全省推广福薯2号面积81万亩,每亩增收114.9元,共获社会经济效益9306.6万元。
  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担的“茶叶生物农药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立项,针对福安、周宁、武夷山等茶区的茶树主要害虫种群结构,提出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即在示范区推广自主研制的生物农药白僵菌871、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韦伯虫座孢菌的基础上,对植物源农药苦参素、除虫菌素的不同剂型茶园适用性及其科学使用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应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圆蚧、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以及苦参素(苦参碱)、除虫菌素、Bt等混用或轮用防治或兼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与茶树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平均防效在80%以上。
  2003—2005年共建立4个中心示范片1500亩,示范区茶叶农残检测均合格,亩创经济效益300元以上,辐射示范推广全省10余个县(市)茶区10余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该技术的中试熟化,为全省茶叶控残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4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承担的《黑玉米新品种闽紫糯1号中试及产业化》.项目立项,在该项目实施中,总结了闽紫糯1号示范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及产品加工技术,增强了辐射功能。示范推广与产后加工利用并重,示范与辐射并举。是年,开始连续在福州长乐、福清、永泰、琅岐、宁德福安、蕉城、南平将乐、建瓯、泉州惠安等地示范种植。截至2005年年底,累计建立各类丰产片1400亩,测产产量为亩产850~1085公斤,推广种植10500亩,生产“翠庭”牌糯玉米软罐头2万件,总产值60万元,创利润7.6万元。
  龙岩市农科所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的“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繁育与示范”项目立项。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成效,建立了龙薯1号脱毒种薯(苗)繁育体系。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龙薯1号商品薯销售33345吨,加工连城红心地瓜干、薯脯等系列产品产量13500吨,产品销往各大、中城市。
  2005年,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的“航天育种超级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示范推广”项目立项,分别在福建、湖北、广西等7个省(自治区)建立一批Ⅱ优航1号示范片。其中4个百亩示范片亩产超过700公斤,万亩片亩产达674.9公斤。2005年和2006两年累计生产Ⅱ优航1号种子510万公斤,种子质量达到目标二级以上,示范片面积465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4万元,社会效益超过2亿元。项目实施期间,核心技术Ⅱ优航1号在福建省审定的基础上,于2005年又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并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2005年,省农科院茶科所等单位承担的“春兰等茶树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立项。春兰是茶科所育成并通过省级审定的杂交品种,为铁观音后代,开采期早,品质优,制优率与产量较高;瑞香为黄旦后代,品质优,制优率高,开采期较早。在茶区区试与示范种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明显超过母本。该项目实施中,茶科所在福安甘棠和华安仙都等地建立了春兰和瑞香的乌龙茶新品种母本园30多亩,苗木繁育基地50多亩,累计繁育出圃苗木近1200万株,在寿宁龙虎山茶场建立春兰等茶树新品种示范基地100余亩,在省内外10多个产茶县(市)推广种植4000多亩,促进了当地茶树品种结构的调整优化,丰富了茶叶产品花色品种。在寿宁龙虎山茶场、福安坦洋茶场等茶区推广生物农药,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1万多亩次,推广5万亩次以上。累计增创社会经济效益达600万元以上。
  三、技术推广
  (一)建设科技园区、示范工程
  “九五”期间,福州市共组织了27个乡镇(街道)参加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其中有24个单位于2000年7月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街道)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先后建立了88个示范村、77个示范厂(场)、9727个示范户,形成了乡、村、户(企业)三级科技示范网络;有18个科技示范乡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51.8亿元,比1995年增长163.31%,其中5亿元以上的乡镇有12个;第三产业总产值达40.62亿元,比1995年增长276.46%。2000年,漳州市已有37个乡镇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被省政府授予科技示范乡镇,在全市已形成粮食、水果、水产、花卉、畜禽、食用菌和蔬菜等产业化基地。
  1997年7月,晋江市被省科委确定为福建省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单位。晋江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组织科技专家顾问团,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市场工作体系,完善社会化全程技术服务网络,每年举办成果交易会,促进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2000年4月,由省科技厅组织考核验收,被授予福建省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市。
  “十五”期间,三明市建设沙溪沿岸星火技术产业带,制定五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其中“优质稻产业化示范”和“茶树菇等珍稀食用菌产业化技术开发”2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厅重点星火计划。2000年,栽培珍稀食用菌671万袋,销售收入达498.5万元;建立优质稻三系制种1500亩、二系制种1300亩,建成6个优质稻示范基地1万亩和2个优质稻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丰产竹林培育基地10万亩,建成1万立方米人造竹板厂和150万床竹凉席加工区,全面启动优质水果和优良畜禽产业化示范工程。同年,永春县被授予福建省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县。
  1998—2000年,福清、福安、建阳、新罗4市(区)先后列入全国100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重点建设11个示范乡镇,建立服务队564个,以工厂化育秧和收获机械化为重点,开展水稻系列化作业及机具维修等综合服务。共建立6个工厂化育秧中心,引进5条工厂化育秧播种流水线和配套设备,育秧棚占地面积17790平方米,在示范乡镇完成示范面积4.45万亩,使全省工厂化育秧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栽植、机械深施肥、机械烘干等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完成推广面积117万亩,使4个实施市(区)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平均机耕水平73.9%,机械深施化肥水平72.4%,机播水平7.2%,机收水平5.2%,烘干稻谷1514吨,大大高于全省同期水平。
  (二)引种示范与推广
  1987-1993年,福建省先后从泰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引进龙眼、剥粒菠萝、枇杷、番木瓜、甜杨桃、西番莲和大果番石榴等34.5万株,种子5公斤。繁育推广龙眼、西番莲、晚熟芦柑、太城4号枇杷和剥粒菠萝、天宝香蕉等良种苗木1000多万株,建立引种消化基地350亩,选出优良单株80多个。并围绕龙眼、西番莲、晚熟芦柑及坪山柚、琯溪蜜柚、文旦柚、芒果、剑麻等项目的开发和改造,先后建立热带园艺作物优质龙眼基地2万亩,改造6000亩;引种示范推广“台农4号”剥粒菠萝、泰国龙眼和大果番石榴、西番莲(百香果)、玫瑰茄、药用作物金线莲、砂仁、巴戟天、西洋参等。2000年以后,各地又从中国台湾和泰国等地引进番木瓜、人心果、软枝甜洋桃、莲雾、芒果等优良品种。20世纪90年代,抗寒高产无性系橡胶、H·11648杂交剑麻,良种分别达到65%和85%。在果类布局方面,重点开发特早、特晚、特优良种,水果良种化提高到70%,果品优质率达70%以上;早熟、名优特茶叶,良种达到85%,各类优质茶占45%以上;细菜、特种菜和加工菜中的名优品种蔬菜,良种达到70%以上,菜类优质率60%;食用菌、花卉、南药等开发传统品种,各种作物良种达到80%,优质率60%以上。“十五”期间,生产和科研部门又选育和引进一大批优良水果、茶叶、花卉新品种,在各地试种和推广,表现良好。
  (三)农机技术示范推广
  1.耕作机械化技术
  手扶拖拉机主要牵引铧式犁和栅条犁以及旋耕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机部门推广的驱动圆盘犁由福建农林大学农机系研制成功。水田用手扶拖拉机旋耕作业,是主流耕作方法,到2000年之后,铧式犁和栅条基本不用了。
  同期,农机部门推广稻草还田机械化技术,由手扶拖拉机驱动旋耕压草机,作业时既旋耕碎土又把稻草压在泥下,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旋耕压草机由闽清农械厂引进省外技术组织生产。邵武、松溪、连城等地农机企业研制成功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起垅机,一台起垅机工效是人工的20倍,大大减轻了农民作垅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机械起垅技术在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到2005年年底起垅机达上万台。用于小田块耕作的微耕机也逐步推广,各种精巧可360度旋转操作手柄的微耕机特别适合用于大棚种植蔬菜,2005年微耕机达0.57万台。由漳州南冠机械有限公司引进台湾技术生产的田园中耕管理机于2005年落户南靖,该机特别适合旱地种植农作物的中耕、除草、起垅、培土。
  2.种植机械化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广机械抛秧,在沿海和山区种粮大县使用中国农大和江苏等省生产的自走式水稻抛秧机,适合大田作业,效率高,伤秧少,带土下田,返青快,劳动强度轻。
  推广机械直播技术采用机械点播,使用广西生产的手拉步行点播机。水稻种子经过浸种破胸露白后,放在直播机的种槽中,在人工拖动点播机的过程时,谷种有规律的通过排种口直接播种在水田里,劳动强度轻,排列整齐,效率高。
  90年代中期,福清引进台湾工厂化育秧技术和二条台湾139机械播种流水线。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龙岩新罗、福安、尤溪、建瓯4地建立了4条机械化播种流水线,分别是韩国SH—5M育秧播种流水线和华南农大精密播种流水线。工厂化育秧采用可控温塑料薄膜大棚育秧,配套采用机械化播种流水线等设备。机械播种流水线主要作业工序是装盘、上土、洒水、播种、覆土。完成后,集中送到催芽室,进行高温催芽,催芽后盘子放在塑料大棚内育秧,育好的秧苗使用插秧机插秧。其优点是育秧规格化,生产规模大、效率高。
  2005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分别在甫田、泉州、漳州、南平等地开展了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习惯下的早稻机插秧试验,当年推广水稻机插1500亩,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
  3.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全省开始推广使用由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制、福建拖拉机厂生产的农友-90型微型联合收割机。全省联合收割机的机收面积由1990年的2.71万亩增加到1999年的21.33万亩。2000年,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受到农民的青睐。至2005年全省联合收割机的机收面积达到96.37万亩。梳穗式联合收割机是继全喂人式和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之后又一种新型谷物联合收割机,21世纪初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在国内首创研究成功,并小批量生产。
  4.果蔬预冷保鲜技术
  果蔬机械式预冷保鲜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2003年,省农机鉴定推广站引进微型冷库预冷保鲜技术,在福安等地开展微型冷库预冷保鲜试验、示范和推广,然后在全省农村广泛推广和应用。
  推广微型冷库果蔬保鲜技术,可大大降低果蔬采后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果蔬预冷保鲜技术在茶叶、食用菌生产上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5.农产品加工(莲子烘干)技术
  2001年省农机鉴定推广站与福州三发发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莲子烘干机械化试验、示范和推广,主要采用禾丰牌FGH—1型柜式干燥机。经过两年多的试验探索,总结出莲子机械干燥工艺规范,并在莲子的主要产区建宁进行示范推广。机械干燥莲子效果好,效率高,一台干燥机一次可烘烤莲子340公斤,相当于一般人工烘烤22个人的工作量。同时减轻了工作强度,还可节省原木498立方米。
  6.热作实用技术示范推广
  1996—1998年,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解放钟”枇杷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实施,完成推广应用面积7.95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52.0~742.5公斤,高接换种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11.0公斤,3年平均每亩增加产值1440元,投入产出比为1:2.95。
  1997—1999年,实施国家948项目中“割胶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区胶园在减少38.4~51.6割次的情况下,净增产率为8.2%~28.6%,投入产出比达1:5.72。
  2001—2002年,参与实施农业部“热带水果行动计划”,组织做好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名优基地建设、水果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实用配套技术推广、科技培训和水果产业化经营工作。
  2002—2003年,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金线莲栽培技术研究,确定了金线莲化学成分的归属类别,建立一套显微、理化鉴别方法,制定出金线莲地方药材质量标准,填补中国药典的空白。同时,该所还开展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收集香蕉种质资120份。
  2003—2005年,参与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组织的全国香蕉产业升级“948”项目攻关,研制香蕉采收索道和香蕉采运手推车,实行采后全过程无落地操作,建立“公司+农户+基地+标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示范基地平均单产2.6吨/亩以上,优质品率80%以上,平均单价每公斤提高0.2元。组织实施“天宝香蕉标准化生产及采后处理技术示范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示范推广面积15万亩。
  2004—2005年,组织实施《永春芦柑产业化技术推广》的跨越计划项目,使芦柑一级果率提高25%~30%,生产成本降低25%。联合福建省气象研究所,运用气象研究成果,选择芦柑、枇杷、香蕉、晚熟龙眼、荔枝进行重点区域精细区划,完成《福建热区重点区域特色果树高新技术精细区划》报告,制作区划挂图,开发演示软件,把果树适宜区细化到具体乡镇、村,与传统作物布局比较,科学明确了种植适宜区域。
  2005年,组织“早钟6号枇杷丰产优质高效技术示范与推广”丰收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累计推广面积12.73万亩,平均单产提高28.4%,果品优质率80%以上,亩新增纯收益584元,投入产出比1:1.94。
  (四)科技咨询服务
  1.深入基层服务
  1990—1995年,省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先后开展科技咨询活动近20次,参加科技服务人员200多人次,举办科普讲座14次,听课人员800余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近千人次。1995年,举办“南亚热作发展战略、热作布局调整优化”科技讲座,参加入数165人。
  1997—2000年,先后举办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应用、橡胶土壤与植株营养诊断、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稳产丰产栽培技术、热带花卉栽培技术、果树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剑麻增产技术、龙眼丰产栽培技术等培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农民的素质。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产区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解决西番莲产销及茎基腐病防治难题。
  2003—2005年,举办香蕉实用技术培训,对果实套袋、平衡施肥、采后处理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进行系统培训,提高香蕉产品竞争力。
  2005年,组织6次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参加科技人员47人次,开展科技活动20次,参加科技人员100多人次,提供无偿科技咨询5项;举办南亚热作生产管理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80多人次。漳州市农业部门重视农业科技咨询和培训,
  2005年开展咨询服务21110次,举办科技讲座20期,发放科技资料3万多份。全省在开展科技进农家活动中,制作了1万多张农业实用光碟和2000多份茶叶栽培、养猪等技术资料28种,赠送给各县(市、区)农户。
  2.农业服务热线
  2001年,省农业厅统一组建“969155”农业服务热线。2002年被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当年,9个设区市、71个县(市、区)开通,部分县(市、区)还在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全省各级政府为“969155”热线建设累计投入超过450万元,解决了农业信息服务向农村农民延伸的问题,初步形成直接面对农村农民、内联外延、信息及时的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全省统一的“969155”农业信息服务热线,提供农村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的政策法规、技术和市场等信息咨询服务。
  2002年,全省各级“969155”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受理热线电话、上门求助、电子邮件、信函等各种咨询21万多人次,现场指导11000多人次,组织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服务3000多人次,直接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经济损失2.5亿多元,新增经济效益3.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9.47元。
  2003年,所有农业县(市、区)都开通了“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共建立689个热线服务站,有专兼职信息员1200多人已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农业服务网络。部分县、市还开发了智能语音应答系统、农业专家网上咨询系统等软件。是年,福建“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共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咨询、信息服务、涉农法律咨询、涉农投诉受理等各类服务16_01万人次,直接赴现场解答和处理3.55万次;组织高中级技术人员下乡11.1万人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677场,累计接受培训人数达21.81万人次,直接减轻负担和减少经济损失1.51亿元,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
  2004年,“969155”农业热线服务站从689个增加到710个,建“969155”信息网站(页)的县(市、区)有66个,建立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439个,各级农业部门专职负责“969155”热线服务的工作人员有400多人,网络技术人员110多人,兼职信息员2500多人,基本上做到每个县“969155”服务中心都有2名以上专职负责人员和1名以上网络技术人员。
  2005年,全省“969155”农业服务热线为农户提供各类服务25.32万人次,直接赴现场开展咨询、处理7.62万人次,举办培训班5521场,为农民直接减轻负担和减少经济损失1.55亿元,新增经济效益1.33亿元。
  3.援藏服务
  2001—2005年,省农业厅果树站结合福建农业援藏工作,先后4次组织专业人员进入西藏的林芝、昌都地区的米林、察隅、墨脱、察雅、左贡、芒康等十多个水果主产县,对当地农业生态、果业生产与果树种质资源,以及重点城镇拉萨、日喀则、八一镇、昌都的果品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对西藏自然资源优势,未来果业生产的市场定位与发展设想进行研究分析,撰写发表《西藏林芝地区果树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想》、《西藏果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论文,以及编著《西藏果树种质资源志》,参与中国工程院束怀瑞院士主持的《中国果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西藏部分)研究与撰写,先后向察隅、墨脱提供了枇杷、龙眼、荔枝、香蕉等果类品种。
  (五)科技下乡活动
  福建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采用多种途径组织实施,做到活动经常化。1991—2005年,省农业厅除了参加省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外,每年都组织一两次科技下乡活动,有时还实行农业部门的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农技推广、科研、教学等部门横向联合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此类活动规模大,服务范围广。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全省大专院校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福建农业学院组织师生参与此项活动。在南平、龙岩等地的农村,由该校教师组成数支专家服务团,长期挂职、驻扎在山乡,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乡亲教师”。朱朝枝教授自1984年到校任教起,就选择到闽西北偏远山区下乡驻点开展科教兴农活动,他一边带领农民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一边研究和推广高山反季节蔬菜技术,为当地农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初期,省农科院由院领导带领科技人员分赴南平、龙岩,莆田等地市)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承包活动。1991年,该院在南平地区投资1093万元建立起一个省、地、县试验基地,建立3个层次的科技承包服务体系,共实施粮食工程、综合开发项目、试验示范项目等49个工程项目。在承包实施过程中,该院采用系统工程的管理办法,开展科技兴农集团承包以粮为主的区域性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引进示范一批适用于当地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南平地区连遭水旱灾害的情况下,为该地区增产粮食6.73万吨,使之成为当年全省唯一受国家表彰的产粮区。该院新开发并派出科技人员下乡大力推广的甘蔗新品种闽糖611—70,到1993年已累计推广500多万亩,是覆盖福建和云南的主要品种。
  1997年,全国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全省实施“科教兴农年”,当年省农科院发挥自身技术成果和人才综合优势,在建阳、安溪、闽清、霞浦等县(市)实施科技下乡的“十百千万”计划(即:组织编写果树、茶叶、甘蔗、食用菌、花卉、蔬菜、水产等十本农业实用技术丛书、组织百名科技骨干下乡,建立百个示范推广基点、提供千条科技信息、发放万份科技资料)。省农科院通过“抓项目、建基点、搞示范”落实此项计划,以推广良种和实用技术为重点,安排示范推广项目28个,建立科技示范点514个,送385名科技骨干下乡指导,示范推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253.4万亩,还示范推广畜禽、果树、毛木耳等种养技术,共创社会经济效益2.455亿元。省农科院还将常年科技下乡与下派挂职干部、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组装配套先进实用技术成果,推进当地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村经济繁荣。该院帮助闽北建阳市开展以“十大品种、五项技术、三个模式、一个体系”为主要实施内容的示范推广项目,果树高接换种、小康生态村建设、白羽半番鸭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项目,仅1997年就为当地创社会经济效益3000万元。该院在安溪采用研究与引进、示范与推广、培训与扶持等科技下乡方式,帮助当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实施水稻、茶叶果树等9个项目,覆盖15个乡镇,一年中取得社会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全省科技下乡工作,还针对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建设,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进村入户,深入农家,开展专家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实用技术及成果展示、赠送图书、光盘等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时特别注重扶持革命老区和民族乡村,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2002年,福建农业大学与建阳市马坑村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师生们下到田间地头,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当地建起了杨梅、毛竹、葡萄、胳橙基地,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2005年该村农民户均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
  2003年年初,省农业厅根据《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福建省农业科技年活动,在全省各地统一组织声势浩大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调整、充实“福建农业信息网”,设立“福建省农业科技年”专栏,与福建电视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日报》等媒体联合开展多项科普宣传和农技咨询,组织现场报道及农业科技年活动专题报道,组织全省农民科技知识竞赛等。是年,省农业厅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单位”,20名科技人员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省农业厅表彰了三明市农业局等22个“2003福建省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单位”和57位“2003福建省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
  “十五”期间,农业部开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漳浦、安溪两县建立试点,做法是整合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员包户,促进先进适用农技成果下乡推广、直接进村人户,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形成“村看村,户看户,农民都看示范户”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新局面,形成“技术人员直接到田,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 人”的推广方式。2004年,省农业厅在漳浦县设立全国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福建分会场,由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和漳州市政府联合举办“2004年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启动仪式”,各设区市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
  2005年,省农业厅在漳浦县选择10个乡镇、100个自然村,共1002户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示范种植早稻面积2673亩,晚稻2150亩。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项目过程中,确保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领直接到人。具体做法是县专家组接受部、省专家组培训,技术指导员接受县专家组及各乡镇具体分工挂钩专家的培训,示范户接受技术指导员分村集中培训,将入户个别指导和县专家组不定期的巡回培训结合起来;实行科技入户指导网络与种子农资供应网络结合,农业系统内部各职能站有机结合,良种补贴入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示范户手册》及科技资料入户。通过这种培训加强了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在专家和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科技示范户选用了高产优质的水稻主导品种(入户率达95%),采用旱育秧、抛秧等先进技术(入户率达98%),抓好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烤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是年,经省、市、县专家测产验收,科技示范户早稻平均亩产510公斤,比普通农户每亩增加62公斤,增幅为13.8%;增收74.8元,增幅为11.4%。示范户晚稻单产537公斤,比普通农户每亩增收90.8公斤,增幅为20.3%;增收127.5元,增幅为18.1%。据统计,全县科技示范户当年水稻平均单产523.5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亩增89.8公斤,增幅为20.5%;通过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全县科技示范户粮食增产335吨,增收50.3万元。
  为加强对农民技术员的培训,省农业厅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省农业厅根据柑橘黄龙病在省内部分果区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普及柑橘黄龙病防控知识,提高果农科学防控意识。组织专家编印了“柑橘黄龙病危害与防治方法”挂图发放到全省柑橘主产区的行政村,并制作了“科学防治柑橘黄龙病”VCD片。柑橘产区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为宣传柑橘黄龙病的防治知识,增强了果农的防控意识,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为提高茶农的综合素质,针对茶树病虫害猖獗危害的实际,省农业厅制作并免费下发“茶树病虫害防治挂图”、“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VCD片和“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教材”,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茶农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种茶水平,从源头上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牧业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增强示范服务能力,依托乡村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05年上半年全省共组建了100多支科技下乡服务队,受训农民29.6万人次。
  福建林学院郑郁善教授长期在漳平农村,向农民传授和推广毛竹丰产技术,一年就使当地的竹产业产值翻了近两番。菌草技术的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焴教授,通过扶贫工程实施科技下乡,使菌草技术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21个县(市)“生根开花”,被农民视为“财神爷”。福建农林大学坚持将科技资源配置向农村实用技术倾斜,学校80%以上的科研计划与此相关。专家教授深入农村,从生产实践中“立题”,获取科技需求,而后运用科研成果“破题”,通过科技下乡,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全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至2005年,福建农林大学共有近百名专家教授在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和“驻村干部”。
  自1993年起,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精神,全省9个设区市、69个县(市、区),近700个乡镇成立了农科教结合组织机构,通过实验、探索,创造了“市抓工程、县抓项目、乡抓基地、村抓大户,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链”的三明市农、科、教结合模式,总结出“围绕龙头抓结合,抓好结合促发展”的沙县农科教结合经验。农、科、教结合促进了农村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全省陆续建立了县级农村成人教育中心49所,成人中专40所,农村职业中学102所,农机成人培训学校68所,有980个乡镇和1.2万人村建立了文化技术学校,每年培训各类专业农民技术员30万人次。在开展农、科、教结合示范网络过程中,全省先后建立151个农科教结合示范网络,形成国家、省抓示范区,省、市抓示范县,设区市、县抓示范乡镇的工作格局。同时,有10所农业大、中专院校和8个农业科研院所与示范区(县)开展对口联系共建活动,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学术交流与农业期刊
  (一)境外交往
  1.来访
  1991—2005年,共有12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和港、台地区1200多人次到福建考察访问、学习交流、培训。
  (1)考察交流
  1991年4月,古巴蔬菜考察组一行2人,到福建省了解蔬菜科研、生产和供给等情况。5月,伊朗农业部副部长阿赫旺·曼什博士率领伊朗农业代表团一行6人到福建访问,考察农业,学习农业发展经验,探讨双方在农业教育领域内的合作,参观了福建农学院。6月,美国俄勒冈州国际草种公司总裁安德武德和罗迪根据中美两国技术合作要求,到清流县灵地示范农场进行实地验收,考察高山草地,洽谈进一步合作问题。7月,根据世界银行贷款第二期农业科研项目“评估报告”的要求,美国农业部推广局国际项目专家迈克·迈克格尔对顺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机构设置、项目计划及管理方法进行咨询。布隆迪旅游整治部部长顾问卡布瓦一行 3人对福建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考察乡镇企业和农田水利等。美国夏威夷州食品加工公司农业经理詹姆斯、人事经理蒂莫西到福建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应福建省农业厅邀请,美国MCF远东有限公司亚太地区经理陈楚存、香港事利达洋行经理王斯登女士同期到访,参观福建亚热带水果生产情况,探讨美国农业技术项目与福建省的合作,讨论漳浦果汁厂建设和果汁销售问题。10月,荷兰农渔部工贸司常务副司长博尔率领的荷兰农渔部农业代表团一行11人,应农业部的邀请,来华参加中荷联合农业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后,到福州、厦门进行工作访问。
  1992年1月,日本东京都城北农业协同组访华团一行11人(包括练马、石神井、板桥、大泉四个基层农业协同组合),由日本农业交流协会副会长、东京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会长加藤源藏率领,到福州、厦门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考察南方冬季蔬菜和花卉生产,参观福州市农贸市场和蔬菜研究所。2月,以日本长崎县综合农林试验场场长田崎冈为团长的日本长崎农林科技考察团访问福建省农科院,签订1992—1996年第二轮科技交流备忘录。3月,美国中夏贸易公司执行董事兰伯特等一行4人,应农业部中国农牧渔业国际合作公司的邀请到福建考察访问。访问期间,考察福州菜篮子工程、超级市场等,并进行了座谈。6月,巴西籍华人、农业专家林明田博士,应农业部中国农牧渔业国际合作公司的邀请,到厦门附近的农村以及漳州、东山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访问。7月9—18日,世界银行粮农组织红壤二期开发项目最终准备团及世界银行一期项目竣工团一行11人,在团长韦德霍格带领下,到漳州、龙岩、南平地区进行红壤二期项目最终准备和一期的竣工考察。8月,应福建省农业厅的邀请,以冲绳县经济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会长理事、冲绳县宜野湾市农业协同组合组合长理事玉那霸清仁为团长、冲绳县农林水生产部部长山城正荣为顾问的日本冲绳县中国农业考察团一行6人,对福建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先后参观福州市台江农贸市场、福州蔬菜研究所、省农科院、福州郊区的农地、农户及福厦沿路的农田、农作物等。11月,应农业部的邀请,美国美华公司一行5人到福建进行为期8天的参观考察、农业技术交流和业务洽谈,考察食用菌生产状况、养鸡场以及农业生产设施,洽谈有关合作项目。11月,应农业部的邀请,美国麦克唐纳公司驻中国香港地区代表克雷格·麦罗兹在农业部胡延安同志陪同下,到福建洽谈合资生产生菜等事宜。12月,日本冲绳县农业部门的果树栽培专家一行6人到漳州进行实地考察,探讨共同兴办种植芒果、荔枝的合资农场。
  1993年3月,受澳大利亚初级产品与能源部指派,由联邦科工组织园艺处麦考琪博士和新南威尔士州热带水果研究站拜藤博士组成的“荔枝结果、成熟和育种考察组”到莆田、漳州、龙海、漳浦及省农科院进行为期7天的考察,主要任务是调查有子和无子荔枝品种种子发育、营养需求和生长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两类荔枝品种在耐储存方面的比较,成熟期预测,龙眼与荔枝杂交品种的鉴定和毛螨虫抗性选育。同月,荷兰王国驻华使馆农业参赞范斯达和屠大炤到福建洽谈农业商务,探讨在扩大花卉生产、引进花卉新品种、果品加工和储运、蘑菇加工机械设备以及土豆油炸生产线、水产品加工等开展合作的可能性。5月,日本冲绳县中国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到福建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并进行农业交流。考察团由厦门到福州途中参观了莆田糖厂,在福州参观台江农贸市场,与省农业厅进行洽谈、交流。6月,美国驻华使馆农业专家戴安娜·希尼访问福州,了解福建蘑菇生产和加工情况。7月,根据1988年中美两国农业部签署的生物防治合作协议,美国农业部所属夏威夷州农业部的昆虫学家托马斯博士到福建省农科院就茶色丽金龟、叶蝉、棕黄蓟马、果实蝇等园艺植物的害虫及天敌进行调研考察。8月,荷兰驻华使馆农业参赞龙门、荷兰驻中国香港地区农业专员范安恒到福建访问,并同省计委、省经贸委、省农业厅等部门座谈,探讨扩大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并访问了漳州、泉州。同月,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邀请,欧洲议会发展与合作委员会主席萨比夫妇及助手托马一行3人访问福州,了解福建省的改革开放及农村基层组织情况。12月,省农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在福州召开“国际土壤肥力和持久农业协作网计划会议”,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等19个国家的39位外国专家和国内学者参加会议。
  1994年1月,日本静冈县中国食用菌生产考察团一行7人到福建福州、古田等地考察食用菌(香菇)生产技术,进行技术交流。10月,应农业部邀请,以哥伦比亚农牧基金会主席弗朗西斯科·希厅内斯为团长的哥伦比亚农业代表团一行14人到福建访问,考察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政策,探讨进一步加强中哥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11月,瑞典驻华公使石白磊率领瑞典商务代表团一行14人,访问福州、厦门,期间,访问团的利乐包装公司代表与省农业厅领导进行座谈。12月,应省政府外事办的邀请,美国俄勒冈州参议员英梅益女士到福建访问,出席福建省为其举行的授予“福建省荣誉公民”仪式,与省特区办、林业、农业等部门座谈,省科委和特区办、省农业厅、林业厅分别介绍了福建草种示范、林业发展规划和合资企业的法律、法规。
  1995年3月,加拿大驻中国香港商务处贸易官员Zitayau到福州、厦门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探讨加拿大与福建省在基础设施、农业环保领域合作的可能性。访问期间,与省农业厅领导进行座谈。7月,以色列荔枝专家斯梅尔·加兹特和莫什·欧伦在福建进行为期6天的考察,与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厅、福州市农业局有关荔枝专家座谈,参观了农科院的龙眼种植园,并赴泉州、漳州考察,参观漳州千里“荔枝海”,与漳州农业局的专家进行座谈。9月,为增进日本冲绳和福建的双边农业技术合作、交流,日本冲绳县农林水产部农业技术调查团到福建考察,并对1994年召开的“福建一冲绳第一次经济研讨会”上达成的合作项目进行实质性交流。11月,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农业贸易处农业贸易领事葛瑞福访问福建,拜访了省农业厅、省外经贸委、省有关进出口公司和漳州市有关单位,了解福建省农业发展和相关的外经贸政策、柑橘生产、加工及贸易情况。访问期间,到漳州参观柑橘果园、橙园及加工厂,分别与省农业厅、省经贸厅及省有关柑橘进出口公司进行座谈。11月,由中国农科院柑橘所、华南农业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主办的国际柑橘病毒学会第十三届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来自美国、法国等19个国家60人以及国内9省、市的35位代表参加会议,开展学术交流。12月,美国驻华使馆农业处专员蕾莎·郝维思一行3人访问福州,了解福建省1995年农业生产、粮食购销、林业资源及加工和有关1996年规划的情况。访问期间,分别与省农业厅、林业厅、粮食厅、饲料工业办公室、省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和林业总公司进行座谈,并参观了台江农贸市场。同月,由福建省农业厅外经办和省农科院办公室联合筹办的第三届“福建一冲绳经济研究研讨会”在福州召开,就引进双方优良果树品种和栽培技术项目,引进冲绳资金、技术、品种、农业合作项目,农业技术人才交流项目和收集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遗传资源等的合作问题进行研讨。研讨会商定,双方开展蔬菜、果树、甘蔗等良种及栽培技术交流;每年互派农业调查组3次,时间一个月;福建省每年派赴日本研修生3名,时间6个月;隔年互派短期考察团1个,每团5人以内,双方对此签订了备忘录。
  1996年6月,西班牙伊莎集团总裁访问福州,洽谈农业合作事宜,并签订合作意向书。9月,美国驻华使馆农业处专员特蕾莎·豪斯一行3人访问福州,了解林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以及粮食和油菜子的生产情况。与省农业厅领导座谈。10月,以日本冲绳县农村水产部部长铭滕雄伟为团长的冲绳县农业技术调查团一行6人到福州、厦门、漳州、武夷山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向福建省赠送花卉、水果、甘蔗等优良品种,就农业技术交流项目以及作物遗传资源等方面,与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部门开展交流。12月,应省外办邀请,巴西五大财团之一的伊塔马拉蒂集团总裁奥拉塞尔·弗兰西斯·莫雷斯一行3人访问福州,商谈在巴西种植甘蔗、榨糖合作项目等。在闽期间,参观了福建农业大学、漳州糖厂等。
  1997年5月,以斯坦普为团长的世界银行检查团一行4人到福建检查小流域开发情况和农产品加工进度,进行中期评审和中调讨论。检查团中的一组由斯坦普等3位专家组成,检查南平市延平区、顺昌县、沙县和尤溪县等6个小流域的开展情况;另一组由克朗伯格负责,检查武夷山市和建瓯市的两个农业加工项目的基础设施筹建进度。8月,应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的邀请,越南农业及农村发展部推广局副局长郭玉恩博士一行3人到福建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考察了杂交水稻、再生水稻、抛秧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与省农业厅和有关县(市)的农业技术人员座谈交流,并到厦门、甫田、安溪、龙海、同安区等地考察。8月下旬,应农业部邀请,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学博士、日本著名的农经学家今村奈良臣率领的日本农业经济学家代表团一行3人到福建考察,了解农业条件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扶贫情况,对漳州市的诏安县、厦门市郊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并参观厦门市农贸市场。
  1998年12月,西班牙蔬菜和水果协会考察组一行6人,应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的邀请,对福建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考察漳州芦荟、橘子和蘑菇的进出口情况、投资环境和优秀加工企业,与有关部门座谈,探讨合资合作的问题。
  1999年9月,德国农业部负责绿色食品官员及绿色食品企业代表组成的访华团一行14人,应农业部邀请访问武夷山市,探讨福建与德国在有机农业领域技术交流与贸易问题。访问团参观绿色食品茶叶基地,与省绿色食品办、企业交流洽谈,观看茶道表演。
  2001年2月,根据第六届“冲绳一福建经济研讨会”上关于相互进行考察交流的决议,日本冲绳县农林水产部农政经济课课长知念政和一行6人到福建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参观日资企业,调查农产品出口日本的情况,实地考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技术交流。5月,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莫劳塔爵士率政府代表团到福建农林大学访问。12月,世界银行竣工验收检查团对南平市延平、三明将乐、尤溪等地红壤二期项目区小流域和龙岩市上杭县杭梅饮料厂进行竣工验收。
  2001年10月15—18日,由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六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台湾和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15个国家的38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大会共收到研究论文156篇,入选142篇,作为《中国食用菌》杂志增刊出版。
  2001年10月,以菲律宾商联总会理事兼农委会主任高武扬为团长的农业考察团一行20人,到福建省农科院进行农业项目考察活动。省农科院与菲华商总会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农场的谅解备忘录,菲律宾阿罗约总统作为签约见证人出席合作文本交换仪式。是年,福建农林大学派员到菲律宾进行农业考察活动,与菲华商联总会签订《在菲律宾建设菜篮子基地的合作协议书》,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出席签字仪式。
  2002年9月,以美籍华人、美国棋与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仁为团长,美国棋与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副团长彭大应率领的美国茶叶考察闭一行10人访问福州,出席“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叶、茶文化博览会”,参观茶叶加工企业,与有关茶叶部门进行商务商谈。
  2003年2月,应省长卢展工邀请,南非祖鲁王国古德维尔·孜维勒悌尼国王和王后一行9人到福州、福清、厦门、漳州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情况,探讨双方在经贸领域合作的问题。访问期间,到福建农林大学调研。4月,根据中韩稻飞虱测报合作项目2003年工作计划,应农业部邀请,韩国农村振兴厅金英秀一行3人访问福建,参加项目工作会议,考察稻飞虱发生情况和中韩测报项目执行情况,培训技术人员等问题进行交流。
  2004年3月25日,省农科院与日本长崎县综合农林试验场就人员互派、技术交流等方面签署了第五轮科技交流备忘录。11月,由美籍华人邓隆隆牵线,以美国普纳斯集团总裁米卡勒为团长的美国商务旅游团一行19人到福州、泉州、厦门观光访问,与省农业厅的有关处室负责人、部分设区市农业局领导、外经处工作负责人、相关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业主举行经贸洽谈。
  2004年,应台湾中华真菌学会等邀请,福建省食用菌学会一行10人赴台访问,讨论了召开海峡两岸食用菌学术研讨会事宜。2005年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福建省食用菌学会承办、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协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2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等11个国家的230名代表、专家和福建省有关部门领导、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研究论文136篇,入选110篇,作为《菌物学报》增刊出版。
  (2)培训
  1991年8月,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托,省农科院为4名越南、老挝专家培训“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10月,福建省农科院为3名印度尼西亚学者和越南学者培训“红萍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
  1995—2005年,设在福州的联合国亚太地区食用菌培训中心先后举办了10期中国TCDC(南南合作)食用菌技术国际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有食用菌基础知识、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技术、珍稀食用菌栽培和深加工技术、食用菌栽培和加工设备等,培训期间,还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累计有242个学员接受了食用菌技术培训。
  1995年10月,来自基里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及、巴西、阿联酋、朝鲜、韩国、孟加拉国、緬甸、斯里兰卡、泰国11个国家的15位学员参加培训。1997年
  10月,来自斐济、埃及、加纳、加蓬、津巴布韦、乌干达、巴基斯坦、蒙古、尼泊尔、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土耳其、伊朗13个国家21位学员参加培训。11月,来自古巴、墨西哥、加纳、津巴布韦、马拉维、坦桑尼亚、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印度、越南13个国家的16位学员参加培训。1998年10月,来自萨摩亚、埃及、布隆迪、苏丹、乌干达、塞尔维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土库曼斯坦、伊朗、越南13个国家的22位学员参加培训。2000年
  10月,来自萨摩亚、斐济、埃及、布隆迪、加纳、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巴西、匈牙利、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越南21个国家的33位学员参加培训。2001年
  10月,来自埃及、加纳、巴西、厄瓜多尔、泰国、塞尔维亚、蒙古、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10个国家的20位学员参加培训。2002年10月,来自汤加、埃及、塞尔维亚、阿曼、巴基斯坦、朝鲜、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越南15个国家的28位学员参加培训。2003年
  10月,来自汤加、喀麦隆、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緬甸、泰国、伊朗、印度、约旦、越南15个国家的23学员参加培训。2004年10月,来自斐济、埃及、加纳、喀麦隆、肯尼亚、苏丹、乌干达、爱沙尼亚、马其顿、阿曼、朝鲜、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蒙古、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伊朗、印度尼西亚、越南21个国家的47位学员参加培训。2005年10月,来自喀麦隆、肯尼亚、苏丹、卢旺达、塞拉利昂、菲律宾、蒙古、伊朗8个国家的17位学员参加培训。
  2001年2月,福建农林大学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旱稻生产技术项目获得成功,为当地培训了一批种植水稻技术人才。
  2.出访
  1992—2005年,菌草技术国际通过交流自行组团、参加农业部、省政府以及兄弟单位的出访团组、执行农业外援公务等方式,先后共派遣371批873人次赴国(境)外访问、考察,其中省农业厅自行组团71批381人次,省农科院自行组团238批365人次,8批13人次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塞拉利昂、加蓬、加纳、几内亚4个国家执行农业援助工作;其余是随团出访。出访了53个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荷兰、法国、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出访地。访问、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洽谈业务、学习培训、考察学习出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学习借鉴各国(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宏观政策、农业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当地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先进经验,学习各国(地区)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采取的鼓励政策和措施等,参观考察有关国际农业展览会,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促进绿色和有机食品出口,拜访考察国(地区)的农业有关部门,探讨双方进行农业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1)学术交流
  1991年,福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陈飞天赴日本东京参加国际第二十二届农业经济研讨会。1月25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中柱出访印尼参加“国际土壤肥力和稻田持续增产耕作体系协作网实地考察及计划会议”;3月8日,出访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耕作体系生物固氮研究协作网会议”和“国际土壤肥力和稻田持续增产耕作体研究协作网协调员会议”。4月12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林沧出访美国参加“第八届国际固氮学术讲论会”。8月1日,省农科院研究员柯冲出访泰国参加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项目第四届学术讲论会及项目评估会。9月,福建农业学院叶尚青率团赴马来西亚参加“1991年马来西亚农业贸易博览会”,并到马来西亚农业大学商谈建立校际关系事宜。
  1992年3月1日,省农科院刘中柱出访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学术研讨会。4月21—25日,省农科院稻麦所副研究员杨聚宝出访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学术讨论会。7月1日,省农科院研究员柯冲出访印度参加第十二届国际柑橘病毒学会。7月14一22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山虎出访美国参加首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10月 6—11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刘德盛出访朝鲜参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国际学术讨论会。10月11—17日,省农科院刘中柱出访越南参加国际水稻所主持的若干协作网顾问委员会联席会议。11月,福建农学院副院长潘廷国率团赴泰国甲色·沙特大学考察访问,并商谈建立校际关系。
  1993年2月,省农业厅组织市、县农业部门共13人赴哥伦比亚执行为期2年农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项目。3月,省农业厅、福建农学院、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6人代表闭赴菲律宾学习、交流水稻生产技术;省农业厅派出农业管理人员和农业专家六人随农业部团赴美国执行为期一年的农业技术合作。4月11—21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中柱出访澳大利亚访问新英格兰大学并参加ACIAR年会;6月1日,出访泰国参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研讨会。8月27日—9月4日,省农科院郑德英副研究员出访日本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植物学会。
  1994年3月23—25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中柱出访比利时参加热带地区农牧渔体系综合发展研讨会。6月,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黄世贞被国际水稻研究所聘为顾问,为期一年,开展《评价水稻固氮》合作研究。7月19一26日,省农科院研究员柯冲出访法国参加“第十次国际类菌原体学术会议”。8月25日,省农科院研究员翁伯琦出访斯里兰卡参加第四届生物有机肥亚洲协作网专家会议。
  1995年6月,省农业厅梁全顺应澳中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中心的邀请,赴澳大利亚参加“农牧业管理交流洽谈会”。8月21—23日,省农科院研究员李义珍等出访日本参加第二届亚洲作物学研讨会。
  1996年2月14一18日,省农科院刘中柱出访菲律宾参加土壤流失管理协作组会议。11月11—17日,省农科院研究室林沧出访泰国参加水稻高产稳产国际学术会议。11月14-16H,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出访印度参加“第三届国际杂交水稻研讨会”。
  1998年7月5—10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张艳璇出访澳大利亚参加第十届国际蜱螨学术讨论会。10月,省农业厅高级农经师严可仕赴阿根廷、美国参加IFOAM科技大会。
  1999年5月15—22日,省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张艳璇出访日本参加第四届国际植食性螨类种群动态学术研讨会。
  2000年12月26日,省农科院研究员郑九如出访澳大利亚进行科技交流。
  2001年10月5—10日,省农科院茶科所高级农艺师张方舟、研究员吴光远出访日本、韩国参加2001年国际茶文化与茶科学会议。
  2002年8月8—16日,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王豫生率团出访俄罗斯,代表学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林业大学、国立农业科技大学、圣彼堡国立林业技术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2003年3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纪委书记郑才木率领代表团应邀出席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鲁法区呼拉比举行的学校援巴菌草和旱稻技术培训班结业典礼。
  2005年初,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鱼病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建立了学术往来,由副院长、研究员林天龙担任项目组组长。10月,项目组赴俄罗斯国立医学院参加第二届分子医学与生物安全国际会议,就中一俄间科技合作与俄罗斯国立医学院人类形态学研究所进行了深入协商讨论,签订了进一步合作意向书及合作计划,是年11月,该计划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2005年10月1日,省农科院谢华安出访加拿大参加2005年加一中农业与农业食品高层科学管理论坛。
  2005年10月20—28日,省农科院宋铁英副研究员赴俄罗斯参加第二届分子医学与生物安全国际会议。
  (2)洽谈业务
  1991年9月8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中柱出访新西兰与新西兰科工部合作洽谈。10月,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高级农艺师杨思知等3人和省农科院刘浩官等2人应邀赴牙买加考察洽谈蔬菜、食用菌等农业项目。回程途中,在香港停留4天,同香港雅快旅运公司洽谈合作开发该项目的具体事宜。11月,漳浦果汁厂利用世界银行第二期农村信贷项目,引进一条以生产西番莲、菠萝、橙汁为主的多功能浓缩果汁生产线,经国际招标,美国FMC远东有限公司中标;12月19日,漳浦县康天厚等4人应该公司邀请,赴美国加州福罗里达州进行为期14天的考察果汁加工及销售市场。
  1992年5月,省农业厅副厅长姜安荣等5人,赴日本进行考察和洽谈合作项目。9月1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李开本出访阿根廷洽谈和创办食用菌基地。
  1993年5月10日,省农科院稻麦所研究员杨聚宝出访越南执行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工作。9月,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等4人赴日本洽谈业务。11月,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站长洪鼎铭赴美国进行第二期红壤开发项目谈判。10月1日,省农科院刘中柱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指导土壤肥力协作网卫星点工作。12月,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林家禄、陈树芬与省中福公司有关人员赴赞比亚考察合资建设糖厂和甘蔗园项目。1994年3月,福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3000万美元红壤第二期开发项目在美国华盛顿世行总部签字(生效日期是1994年6月21日)。4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美腾等5人赴柬埔寨考察洽谈租赁农业项目。7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则梅等5人赴日本参加经济研讨会和招商活动副厅长姜安荣等4人赴泰国考察洽谈农业合作项目。9月14一29日,省农科院副院长冯玉兰、杨亚包等4人赴美执行中美政府科技交流项目。
  1995年1月,受中国贸促会农业分会的委托,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等4人赴意大利、德国参加国际农业博览会,代表农业部首次承办1995年意大利维罗纳第97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馆任务。5月,省农办刘钦锐、省农业厅林敏和等5人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参加花卉展并考察高科技农业。8月11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中柱等5人赴马来西亚商洽在国外办企业。11月,省农村能源办公室高级农艺师黄金煌赴马来西亚参加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贸易洽谈和考察。
  1996年2月,省农业厅副厅长姜安荣和农垦局高咸周赴德国参加商务洽谈。8月,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钧泽出访巴西参观贝贝多罗柑橘研究所并进行科技合作洽谈。10月10日至12月10日,省农科院研究员杨聚宝出访越南执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援越技术合作项目。11月3—18日,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德胜出访德国参加科技交流与技贸洽谈。
  1997年1月15—19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副院长张伟光出访日本考察了解农业情况洽谈有关业务。9月1日,省农科院研究员刘波出访德国洽谈中德生防合作研究项目。11月20日至12月10日,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冯玉兰出访德国、西班牙进行科技考察并洽谈合作意向。
  1998年4月,省农业厅冯金水等5人赴美国参加1998年超级市场业博览会及洽谈贸易合作。6月,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林岳辉应韩国农友种苗株式会社的邀请,赴韩国洽谈引进蔬菜新品种。
  1999年10月17—26日,省农科院研究员刘中柱、唐飞龙出访泰国、中国香港参加亚太地区第二次持续农业汇集及商谈中药合作事宜。
  2000年9月18日至2001年1月18日,省农科院研究员刘波出访德国洽谈中德合作项目。
  2002年5月25日至6月3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等赴菲律宾落实农业科技合作项目。
  2005年6月1日至8月1日,省农科院研究员郑伟文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合作课题的研究工作。
  (3)考察访问
  1991年,副省长苏昌培率农业经济和农业经贸小组共9人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考察农业、水产业,洽谈合作项目。10月,世界银行红壤项目派出4个团组,分赴泰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4国考察。根据农业部的通知,福建省利用外资领导小组成员肖祖建、南平地区红壤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汪涵松随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14天的考察;南平地区红壤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张进杨和南平地区外资办副主任汪子松随团赴印度香根草及小流域考察组进行为期16天的考察;南平市农业外资办副主任罗志平和南平地区农业外资办技术干部黄建良随“赴美国果树营养诊断培训班”参加为期16天的培训。11月,应新西兰波马克药制品有限公司邀请,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等5人赴新考察农、牧业项目。
  1992年,省委书记袁启彤率团访问阿根廷、巴西,洽谈输出福建劳务,在阿根廷从事蔬菜生产、农产品加工、出口茶叶,以及输出福建劳务从事海虾养殖、海洋捕捞等合作项目。5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则梅等3人,应泰国辛氏种苗有限公司邀请,赴泰国进行农作物种苗生产及疫情动态考察。10月1日,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王新芳等4人赴巴林洽谈农业科技合作。10月,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等6人赴乌克兰进行考察、洽谈经济技术和农业科技合作开发事宜。
  1993年3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则梅等3人与省农科院等单位4人一起赴菲律宾学习、交流考察水稻生产技术。3月11日,省农科院研究员黄金松出访泰国参加农业综合开发考察。3月下旬,福建省副省长童万亨率农业代表团访问荷兰、比利时,考察了两国的15家农业企业,农产品市场和农业大学的农业设备制造、应用,花卉生产,农产品营销及农业科研、教学;举办农业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和农业投资环境研讨会;同荷兰农业部签订了在福建建立花卉换站好市繁殖中心;荷兰政府赠款建设福建漳州东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的协议书。省长陈明义率经贸代表团访问阿根廷、巴西,进行农业考察,同阿根廷黑河省签订经贸协定,包括在黑河省进行成片土地合作开发,同阿根廷东方贸易公司联合组建船队在领海捕鱼上岸加工,以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问题等。9月1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李开本等3人赴韩国考察原木灵芝栽培新技术等业务。9月1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钱午巧出访新加坡考察园林绿化技术。
  1994年,童万亨副省长率代表团赴菲律宾考察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50个水稻品种在福建试种。5月27日一6月8日,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冯玉兰出访日本长崎县综合农林试验场参观访问。6月1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钱午巧出访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花卉栽培技术。7月1日,省农科院党委书记蔡和睦出访菲律宾、香港开展经贸考察。7月10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中柱等3人赴美考察水稻。
  1995年4月10—26日,省农科院党委书记蔡和睦出访西欧考察农产品加工及购销体制。9月,省委副书记何少川率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考察。1996年2月,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等5人赴印尼、马来西亚考察农业合作开发项目。3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美腾等4人赴巴西、美国进行甘蔗加工项目考察。5月,省委书记贾庆林率领福建经济代表团赴以色列访问。在以色列期间,与以色列伊莎集团洽谈引进以色列暖房设备技术事宜。8月3—22日,省农科院党委书记蔡和睦出访美国考察经济。
  1997年7月1日,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德盛出访加拿大参加国际高科技博览会和考察活动。8月,省农业厅厅长尤珩等5人应法国尼科斯葡萄酒公司的邀请赴法国、南斯拉夫进行果园管理和水果加工技术考察。1997年11月28日至1998年1月28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李开本出访德国进行合作研究课题总结及考察。
  1998年4月14一27日,省农科院副院长冯玉兰研究员出访德国、瑞典进行科技考察及洽谈合作。8月1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等4人出访日本考察农业优良品种培育及经营管理。9月20日至10月5日,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德盛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2000年科学展览会并赴新西兰考察。12月10—20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等7人赴美考察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
  1999年8月31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农业科技。9月15日至10月15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等10人赴韩国济州岛考察农业综合开发。11月,福建省副省长丘广钟率代表团赴加蓬、喀麦隆进行农业、林业考察。12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美腾等5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考察、业务洽谈。
  2000年2月,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等4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考察主要任务是执行省农业厅与澳、中国际商务中心达成的协议;洽谈引进澳新良种繁育开发与鼓励模式,建立福建良种繁育执基地;洽谈派遣省农业厅赴澳大利亚农业研修生项目。6月,省农业厅副厅长肖诗达、厦门市种子公司总经理黄强等4人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农业,主要任务是与美国旧金山市洽谈农业合作问题,考察美、加两国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洽谈派遣赴美国农业进修生项目。7月,农业厅副厅长姜安荣等5人赴英国、丹麦考察、学习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农产品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检验体系、市场准入和相关政策措施。12月,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等4人赴韩国、泰国考察水稻种植技术,农业产业结构,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2001年8月,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光荣、省种子总站张轼、能源总站唐航鹰等4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牧场管理、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9月
  13—22日,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王豫生率福建省代表团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10月15—27日,省农科院副院长张伟光等4人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科技考察及智力引进。12月13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副院长刘波研究员等6人出访法国、德国考察农业科技。
  2002年4月,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等5人考察团赴南非、埃及农业考察及良种子繁育、保存等技术。6月,省农业厅副厅长胡度南等4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经贸考察。6月7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副院长刘波研究员等6人出访美国考察农业生物、技术洽谈农业合作事宜。7月,省农业厅肖诗达等5人赴英国、丹麦考察学习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宏观管理、相应的政策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9月,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光荣等5人赴日本、韩国考察学习水稻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经验与做法。
  2003年1月,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等5人赴丹麦、意大利考察农业,了解外向型农业发展及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情况,良种繁育与优质栽培、种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种子包装标准化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发展等。2月,省农业厅副厅长叶恩发等6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学习畜牧业的发展与牧场管理经验,饲料加工与储存技术。3月,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钧泽等5人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农业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运营机制;农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做法与成功经验,畜产品、果产品的加工及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7月,省农业厅副厅长肖诗达等5人赴埃及、南非考察,实地了解两国农业发展现状、学习管理经验,良种交流与合作,农作物植保检验等,并探讨双方进行经贸和农业项目合作的问题。9月,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光荣等4人赴巴西、阿根廷考察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良种繁育与农业种子加工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产品营销与储运经验。探讨引进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动植物良种的可能性。9月9-22日,应荷兰荷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南非祖鲁王国国王办公室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王豫生率团到荷兰、南非进行考察访问。10月,省农业厅副厅长姜安荣等3人赴德国、挪威,考察、学习两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具体措施;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流通体系建设、专业良种繁育及推广机构,农作物栽培制度的改进和高效益的创汇农业。
  2004年3月,省农业厅副厅长姜安荣等6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学习农业发展的现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法律法规及措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管理体制;进口农产品的安全要求和控制措施,农业机械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及扶持政策和措施。3月29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等4人赴菲律宾国际水稻所考察水稻科研情况。5月,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等5人赴法国、奥地利实地考察与交流,了解两国对华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和中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及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的经验。7月,省农业厅副厅长肖诗达等5人赴日本、韩国考察、学习,了解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经验,探讨引进名、优、稀、特蔬菜和韩国病虫害测报技术等问题。9月,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钧泽等5人赴德国、瑞典考察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管理、职业认证及市场信息化管理、XXI4饲料技术开发等方面成功经验。10月30日一11月7日,省农科院茶科所郭吉春副研究员出访日本考察茶叶科技。12月2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出访埃及、南非,考察农业科研情况。
  2005年1月,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等7人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专业化经营规模及产业发展趋势,良种繁育与种子加工技术、植物保护、检验与检测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营销储运、农产品是加工基地建设等。4月20—27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等赴菲律宾考察国际水稻所。5月,省农业厅副厅长叶恩发等6人赴巴西、阿根廷参观考察有关国际农业展览会,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促进本省绿色和有机食品出口。5月29日一6月9日,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谢华安一行5人赴南非、埃及考察访问。7月,省农业厅副厅长肖诗达等5人赴希腊、俄罗斯,考察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调整措施;生态农业专用肥和生物农药生产开发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生物原料和食物能源的研究和“能源作物”的种植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食用菌培育和蚕桑研究先进经验。10月,省农业厅副厅姜安荣长等8人赴德国、法国,考察农业专业化、规模经营及产业化发展趋势,政策扶持和调整措施,生态果园管理模式,家庭农场经营者教育培训体系,绿色奶类制品的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技术,人力资源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经验。11月,省农业厅副厅长檀云坤等3人赴泰国、文莱考察了解农业发展情况,探讨促进双方合作渠道,开展农业双向投资促进活动,了解农业投入政策,开发资金、项目资金管理及农业市场、农业科研、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等工作,参观相关企业。
  (4)学习培训
  1992年7月,省农业厅农垦局局长肖诗达和陈少庚赴新加坡第二期农垦外资项目管理和对外贸易培训班。10月,省农业厅副厅长郑美腾等4人赴新加坡参加农业部农业外经项目培训。11月,省农业厅唐航鹰赴埃及参加为期80天的农业培训。12月,省农业厅黄国成、省热带作物研究所陆銮眉2人赴哥伦比亚参加为期2个月的花卉生产技术培训。
  1993年4月,省农业厅孙山应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食品蛋白质研究发展中心的邀请,赴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
  1994年3月,福建省热带作物科研所所长何忠春、庄西卿赴美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容器化育苗生产系统及菌根方面技术研究。9月,省农业厅林静赴荷兰法国中国红壤二期项目培训。
  1995年3月,省农业厅范超峰、林友照赴美国进行为期1年的农业培训。4月,省农业厅翁定河赴日本参加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培训。8月,省农业厅经济技术开发中心陈传明赴美国进行为期1年的农业技术培训。1996年10月,省农业厅会计师林长木赴美国参加世界银行农业项目管理培训。
  1997年6月,省农业厅饶美华赴美国参加世行项目监测评价培训。1998年5月,饶美华赴美国参加农业项目监测评价培训。
  1999年5月,省农业厅唐航鹰赴美国进行为期1年的随团研修。7月,农业厅倪可羡赴日本进行为期221天的研修。
  2000年3月,省农业厅红壤二期项目办公室游鸿琳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世界银行红壤二期项目培训。
  2001年5月,福建山湖集团黄永恒、叶为端、姚俊伟三人赴日本山湖株式社工作730天。7月,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高峰应日本长崎县综合农林试验场邀请,赴日本研修270天。
  2004年10月,农业厅饲料办的陈贵英赴加拿大进行饲料安全与HACCP管理培训,学习其先进的饲料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2005年8月,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刘新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艺师熊文恺赴美国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培训。10月,省农业厅植保植检站的王茂明、潘初沂赴韩国参加水稻迁飞性害虫测报技术培训。
  (二)援外、国际经济合作
  1990—2005年,福建是承接中国农业援外任务较多的省份之一,先后在25个国家承担农业对外援助任务、对外合作项目为世界农民交流协会,非洲的塞拉利昂、几内亚、加蓬、加纳,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南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际组织和国家,派出研修生及农业专家承担农业技术合作及国家援外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花卉、蔬菜、甘蔗、畜禽、热带水果、沼气、建筑、制糖、酒精等较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项目,派出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900多人次。
  1.塞拉利昂农糖联合企业国家援外项目
  由省农业厅承建的国家援外项目塞拉利昂农糖联合企业始建于1972年,总投资4149.5万人民币,是农业部门承担的最大援外项目。该企业常年种植甘蔗1.5万亩,日榨甘蔗400吨,日产酒精6000升,到1996年累计种蔗22.05万亩,产蔗90万吨,产糖7.65万吨,产酒精6804吨。1996年项目因塞国内战而终止,1991—1996年,省农业厅分别从仙游糖厂、甫田糖厂、漳州糖厂、度峰糖厂及各地农业部门派出制糖专家和甘蔗种植专家共110余名。该项目实施期间,为该国每年减少白糖进口量75%,节约大量外汇,也为当地企业增加2000多个就业机会。
  2.哥伦比亚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农场项目
  1993年,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福建省农业厅与哥伦比亚阿劳卡省农业厅签订在农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着重开展水稻、玉米、大豆、蔬菜、香蕉、柑橘种植、畜牧养殖及淡水养殖等方面的技术示范。省农业厅派出以叶道月为组长的15名相关专业的农业专家赴阿劳卡省执行项目。通过试种示范,使该地区水稻产量从每亩2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香蕉产量从每亩667公斤提高到1667公斤,牛出栏率从48%提高到85%,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
  3.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栽培项目
  1997年,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应邀帮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发展菌草栽培食用菌项目。据统计,以林占熺为组长的福建省食用菌专家组,从1997年5月至2003年3月先后派出7批29人次赴巴布亚新几内亚,指导、传授当地人民栽培平菇、毛木耳、灵芝、蘑菇等7个食用和药用菌。
  4.加纳“南南合作”项目
  2002—2004年,福建农业部门派出由农作、水利、畜牧、水产和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7人专家组和技术员赴加纳,执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项目,他们在加纳4个省5个项目点11个自然村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开展水稻、蔬菜田间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筛选了一批高产、抗病强的优良品种,其中水稻穴播亩产525公斤,散播亩产达465公斤,是加纳全国平均亩产的3~4倍,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好评。
  5.几内亚中几农业合作公司项目
  2004年5月,应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邀请,省农业厅严挺文参加中国援助西非最大农业项目——几内亚科巴农场管理工作,担任中几农业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兼科巴农场场长。在严挺文任职期间,科巴农场的水稻单产翻一番,蛋鸡的存栏数、产蛋率、种鸡授精率和出雏率都创建场以来新高。几内亚总统亲自接见严挺文,农场所在地政府博发市还为其颁发了特别贡献奖。
  (三)引进
  1991一2005年,省农业厅通过“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5·18福州国际招商月”、“漳州漳台经贸恳谈会”以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等活动,加强对外经贸往来,推动对外招商力度,累计新开办农业外资企业(含台、港、澳地区经贸合作项目)3347家,其中,福州411家,厦门146家,泉州230家,莆田228家,漳州1434家,三明167家,南平390家,宁德194家,龙岩147家;合同总投资(外资)61.77亿美元,其中福州7.31亿美元,厦门1.70亿美元,泉州3.67亿美元,莆田7.32亿美元,漳州32.53亿美元,三明1.72亿美元,南平4.29亿美元,宁德1_54亿美元,龙岩1.69亿美元;实际到资23.49亿美元,其中福州4.78亿美元,厦门9.30亿美元,泉州2.81亿美元,莆田1.12亿美元,漳州8.73亿美元,三明0.70亿美元,南平2.51亿美元,宁德1.08亿美元,龙岩0.83亿美元。
  1.农业利用外资
  1990年8月,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广西5省(区)第一次项目准备工作会议。1991年3月13—16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由5省(区)项目办主任参加的红壤二期项目第二次准备工作会议。4月,世行项目官员德士潘德一行7人组成的检查团检查了福建、江西红壤一期项目实施情况后,在浙江杭州召开了5省(区)红壤二期项目准备工作座谈会。9月,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闽、赣、浙、湘4省进行考察论证,并完成了红壤二期项目立项的评估报告。1992年2月17日,国家计委批复红壤二期项目建议书,同意在5省(区)进行红壤二期项目开发。2月20—22日,农业部在漳州召开5省(区)第三次项目准备工作会议。3月10日一4月8日,世行派出了红壤二期项目最终准备团,对5省(区)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考察,初步确定了项目总体设计方案。1993年7月以斯坦普为团长的一行8人在福州对红壤二期项目获得通过。1993年12月13—17日,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就红壤二期开发项目与世行谈判。确定中国红壤二期项目贷款15000万美元,其中福建3000万美元。1994年6月21日红壤二期项目信贷协议开始生效。信贷资金由财政部转贷给福建省政府,年利率5.3%,承诺费0.5%,转贷期17年(其中包括6年宽限期),建设期6年。项目执行期从1994年6月开始实施,计划于2000年6月完成。
  1997年下半年,根据世界银行中期评价和调整的要求,在按技术标准完成项目工程的前提下,利用由于汇率变化剩余的信贷资金,扩大小流域开发规模,计划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价和调整。1999年6月世界银行批准了中期调整计划。调整后的项目总投资额为52115.8万元人民币,与评估计划比较,总投资额增加12573.3万元人民币,增长31.8%。将中期调整剩余的206.21万元人民币世界银行信贷资金调到其他省。2000年9月1日开始,本省调减3639.35万元人民币,实际利用世界银行信贷资金为20763.55万元人民币。主要调整内容是,新增开发小流域30条,将开发治理小流域的数量由80个增加到110个。扩大诏安尖山小流域开发治理规模,增加新开和改造梯田、改造低产田面积及相关的配套建设内容;调整部分小流域建设内容和规模,扩大林、竹开发规模,增加了柑橘种植、养猪养禽和培训等规模;取消了小流域部分物资的采购,取消了将乐缫丝厂建设及相应的投资。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54048.2万元人民币,与中期调整后的总投资额比较,超支1932.4万元人民币。项目实施时间从1994年6月至2001年6月,该项目分布在南平、三明、龙岩、漳州、宁德等5市25个县。到2001年项目竣工验收,全省25个项目县按照世界银行“评估报告”确定的技术标准和小流域的规划设计方案,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建设质量好,效益显著,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全省实际完成总投资54048.3万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20371.35万元人民币,各类国内配套资金32849万元人民币。全省共完成土地开发256861.35亩,各项可灌溉面积126524.85亩;新建、改建村级公路407.55公里,桥梁、涵洞45个(座);农舍、仓库、管理房等建筑物17089.38平方米;作物种植314444.2亩;在畜牧和水产业方面,饲养良种母猪1787头,育肥猪143770头,奶牛10头,养鸡、鸭、鹅27万只,新建鱼塘1732.2亩;沼气池1090座,节柴灶7316台;采购农业机械设备,投资1866万元人民币(303台),采购各种车辆,投资1471万元人民币(142辆);采购建筑材料8960万元人民币;采购种苗、肥料、农药等11980万元人民币;科研投入241.1万元人民币;国内培训、考察和技术援助124326万元人民币,国外培训考察投资134万元人民币;农产品加工项目共投资3145万元人民币。
  2.设备、优良种苗
  1991—2005年间,福建农业利用外资引进法国黑梨,日本芦荟和袖珍菇、荷兰豆、向阳白菜、胡萝卜、花生以及中国台湾的番石榴、贡蕉等品种共6013个,累计金额322.19万美元。利用台资总额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引进台湾地区农业良种已达2500多个,成为中国最大的台湾良种引进繁育基地,已有150多个良种得到规模化推广和应用。
  (四)农业期刊
  1.《福建农业》
  《福建农业》是省农业厅主管的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农村农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全省农业生产的科技(科普)月刊。2000年,《福建农业》编辑室由科教处移交到厅办公室。2003年6月,《福建农业》实行管办分离,改由省农业厅主管,省信息中心主办。到2005年年底,《福建农业》每期发行量为1.3万册。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农村工作、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及新信息等。
  2.《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农业学报》为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原刊名为《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6—1992年,《福建省农科院学报》是半年刊,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方式为自办发行。1993年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同时每期页码由96页改为48页,印刷由传统的铅印改为激光照排胶印,发行方式由自办发行改为邮局发行。1994年每期页码由48页增加至64页,并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2004年起改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从1997年起,该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其后陆续被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海峡信息网、英国《ZoologicalRecord》(动物学记录)、中国台湾华艺电子期刊网、书生之家等电子书刊全文收录。1998年,《福建省农科院学报》更名为《福建农业学报》。1999年入选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刊物开本由小16开改为大16开。2006年又更改为国际标准的21厘米×29.7厘米开本,每期页码由64页增至120页,并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06年版)。该刊自创刊以来主管、主办单位均为省农科院,承办单位为省农科院农经与信息研究所。
  3.福建农林专业报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外,学校还编辑出版了《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省内出版的农业期刊还有《台湾农业探索》、《福建果树》、《福建畜牧畜医》、《福建稻麦科技》、《福建茶叶科技》、《福建甘蔗》等刊物,均为专业性技术期刊,报道其特定专业、学科领域的技术、成果和进展。
  4.《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科技》为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期刊。从1993年起,该刊从传统的铅印改为激光照排胶印。从1997年起,该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之后陆续被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海峡信息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等电子书刊数据库全文收录。2003年成立首届理事会,共有常务理事单位4个、理事单位13个、会员单位17个。1999一2000年,增加超大集团为协办单位。从2002年起,增加省农学会为刊物第二主办单位。从2003年起,刊物开本改为国际标准的大16开,每期页码增至52页,同时增加省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闽丰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省农业厅种植业局、省植保植检站、省土肥站、省农村能源总站、省种子协会、省绿色食品协会等8家单位为刊物协办单位。2004年起,每期页码增至64页。2004年5月28日,在福州隆重召开了“《福建农业科技》公开发行25周年纪念暨2004年出版与发行工作会议。该刊自创办以来主管、主办单位均为省农科院,承办单位是省农科院农经与信息所(原情报所)。5.其他
  《福建热作科技》1975年创刊,由省农业厅主管,省热带作物科研所主办,每年发行量6000册,年发表论文85篇,1991—2005年累计发行刊物9万册,发表论文1275篇。为加强对南亚热区信息指导,1986年创办《福建南亚信息》,年发行量9000份,累计发刊80期,发行量达8万份。两种刊物多次受到农业部的表扬。
  五、学会活动
  (一)福建农学会
  1.组织机构
  福建农学会成立于1951年6月,受中国农学会和福建省科协指导,由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其前身为福建农学院)共建的学术团体,挂靠在福省农业厅。属下有全省9个设区市农学会,庭园经济、葡萄、农业期刊等3个分会和农业气象和西甜瓜2个专业委员会。省农学会会长由在职的省农业厅厅长兼任,副会长由省农业厅、农科院、农林大学领导担任。省农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任期自1987年9月一1993年3月,会长林桂镗,副会长吴中孚、贺树凯、杨思知,秘书长黄金芳。第六届理事会任期自1993年3月至1997年12月,会长尤珩,副会长杨思知、吕柳新、郑金贵,秘书长黄金芳。第七届理事会任期自1997年12月至2003年 11月,会长尤珩,副会长吕柳新、谢华安、郑金贵、尤民生、肖诗达、黄金芳,秘书长林应雄。2003年月底成立的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吴建华,副会长郑金贵、谢华安、肖诗达、尤民生、刘波、林应雄,秘书长蔡元呈。至2005年年底,理事会下设组织、学术、科普、对外科技交流和青年5个工作委员会。1991年以来,省农学会多次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先进学会”。1993年后多次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学会之星”和“先进学会”,被省科协、省人事厅授予“1996—2000年度福建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和“2001—2005年度福建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2.活动
  (1)学术交流
  1991年,省农学会牵头举办福建省科技兴农与合理开发资源学术研讨会,为合理开发全省山地资源及推广旱地轮作和中低产田改造提出建议。多次邀请国内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到福建讲学。是年,邀请中国农业气象研究会会长高亮之到福建作学术报告。1992年举办20世纪90年代福建农业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1993年联合省农经学会、农业信息学会举办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研讨会。1994年举办高优农业发展有关战略和思路学术年会。1995年1月,配合省科协、省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福建省创汇农业发展战略和对策研讨会。1995年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卢良恕到福建考察调研并作学术报告。1996年举办加快福建农业“两个转变”学术研讨会。1997年举办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化学术年会。1999年举办福建新世纪农业发展研讨会;是年邀请中国农学会会长洪绂曾一行4人来福州进行学术讲座。2000年邀请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法规室副主任姚明扬和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朱希刚到福建讲学。2001年举办福建省粮食问题与结构调整研讨会;是年邀请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孙翔、秘书长陈建华一行到高级研讨班讲演等。这些知名专家学者作的学术报告,使会员获益匪浅,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学术水平。2003年举办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学术年会。2004年举办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术年会。2005年召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学术年会。这些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资料,分别发表在刊物上;2004年和2005年编辑出版了年会论文专集。农业专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建议,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省农学会重视与台湾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两岸农业界专家学者互访不断。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负责人王友钊等官员多次到福建访问,省农学会领导尤珩、杨思知、谢华安等也多次率团出访台湾,开展学术交流和现场考察。同时发挥省农学会各分会(专委会)作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葡萄分会每年开展“葡萄节”学术报告会,庭园经济分会与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联合召开的海西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研讨会,立体农业分会与庭园经济分会承办的全国立体农业、庭园经济与乡村循环经济研讨会,农业气象专家委员会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作物与气象灾害分析、农业气候区划、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服务等专题学术交流。
  (2)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1995年,省农学会协助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一批专家,对闽北、闽中、闽南的13个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考察,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受到省领导的重视。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采纳了考察报告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建议,为福建农业综合开发增加了千万元的项H经费。学会积极向省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争取相应调研课题或项目,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科技工作者建议。2005年,省农学会副会长肖诗达、常务理事洪来水等5人撰写的《关于福建省甘薯、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建议》,获省政府颁发的“第五届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2005年学会将学术年会《专家论坛》上领导及专家提出的有关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被省科协评为“优秀建议奖”,福建省副省长刘德章阅后批示省农业厅研究落实。
  (3)开展农业科普服务
  1997年以来,省农学会分别在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洋洧村、建阳市莒口镇马伏村和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建立科教兴村试点,从智力和资金方面大力给予扶持。多次派出专家下村,从制定规划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均给予指导。洋洧村和马伏村2006年被全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教兴村示范村”。学会根据省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和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不同需求,多次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和研修班。1995年和1999年省农学会分别举办了出国人员日语培训班,每期学习3个月,共培训30人,从中挑选12人到苏州进修,通过中国农学会派出赴日研修生4批9人,已有8人学成回国。1999年和2000年连续办了两期农业高新技术与科学管理研修班,培训学员230余名。
  (4)参观考察
  ①省内参观考察活动
  1991—2005年,省农学会多次组织专家及会员在省内进行各类参观考察活动。1995年,省农学会协助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赴南平、福州、莆田、泉州和漳州的13个县(市),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情况的调查考察,并于考察结束后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受到省政府领导的重视。2000年,省农学会邀请离退休的省级“三农”专家教授组成省农学会科技服务团,应邀到大田、南平、安溪、将乐、沙县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帮助当地政府探讨、制订农业结构调整方案,规划设计农业科技园区,开发推广名、特、优农产品,解决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年8月,应南安市邀请,省农学会组织福建农业大学教授陈启锋、省农业厅研究员郑鸿钧、高级农艺师杨思知、沈亚军、林敏和、林应雄等到该市考察。考察期间,专家们提出以“全面建设侨乡特色农业”为方向,以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外向型农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重抓好农业集约化、精品化、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建议并写成《南安市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被南安市政府采纳并逐步付诸实施。
  ②省外、国(境)外参观考察活动
  自20世纪90年代起,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农学会经协商决定,每年由各省(市)轮流承办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同时开一次华东地区农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以加强兄弟省、市、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借此在会议承办地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考察重点是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及风土人情。1996年6月底,省农学会组织5个地(市)及县农学会干部30余人赴海南考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1997年9月,由省农学会承办的华东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化”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有24位厅级领导和数十名专家学者参会。21世纪初,此做法进一步形成制度。
  组织赴国外考察活动,1992年7月,省农学会选派省农业干校副校长卢树棋参加中国农学会农业考察团赴日考察农业资源开发情况。1995年省农学会秘书长黄金芳参加中国农学会组团赴日考察农村社会化服务经验。1999年11月,尤珩会长参加中国农学会组团赴韩国考察农业与新村运动。
  省农学会组织农学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赴中国台湾对口参观考察、交流。1998年4月,省农学会秘书长林应雄、常务理事洪来水应台湾“中国农村发展规划学会”的邀请赴台考察,并在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上进行论文交流,参访人员撰写的8篇论文,被台湾方面汇编入《邀请大陆农学院校教授及官员来台参访计划研讨会资料》。2001年11月,由省农学会组团,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许秀淡研究员带队率10人赴台参观考察。
  3.福建省农学会历届理事会成员
  福建省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1993年3月)
  名誉会长:林桂镗
  顾 问:洪 海 柯 冲 吴中孚
  会 长:尤 珩
  副会长:杨思知 吕柳新 郑金贵
  福建省农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1997年12月)
  名誉会长:童万亨 张明俊 吴建华
  顾 问:杨思知 谢联辉 刘中柱 陈世泽 郑则梅 翁礼炎
  俞传尧 冯廷铨 沈亚军
  会 长:尤 珩
  副会长:吕柳新 谢华安 郑金贵 尤民生 肖诗达 黄金芳
  福建省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
  (2003年11月)
  名誉会长:童万亨 陈家骅 尤 珩
  顾 问:谢联辉 杨思知 刘中柱 陈启锋 郑则梅 沈亚军
  林伯达 郑鸿钧 张功宙
  会 长:吴建华 谢华安 肖诗达 尤民生 刘 波 林应雄
  副会长:郑金贵
  (二)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
  2003年7月,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成立,会员以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挂靠在福建省农业市场与经济信息工作办公室,会员单位有79个,协会内部设秘书处及开发营销与信息产业两个部。协会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各项交流活动,承担培训任务,提供信息服务,进行项目评估论证,组织展销活动,推动品牌打造等。到2005年,省农产品市场协会设立枇杷分会,会员单位增加到248个。
  2003年,承担第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福建展团和第二届福建优质农产品推介会组委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2004年,承担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福建展团和第三届福建优质农产品推介会组委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2005年,承担在厦门举办的全国荔枝龙眼暨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福建展团的组织筹备工作,承担了300个展位的招商、招展工作和专家讲座、项目推介的组织工作。组织专家参加当年名牌农产品的评选工作,举办法律普及和名牌培育等两期培训活动。向广大会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知识,讲解名牌培育的重要性,介绍名牌培育、申报过程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邀请台湾农会苏俊豪到福建访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