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29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
分类号: S59
页数: 13
页码: 226-238
摘要: 本章主要记述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和南亚热带作物的发展情况。包括分布、种类、栽培技术、产值、生产管理。
关键词: 热带作物 南亚热带 福建省

内容

第一节 热带作物
  一、橡胶
  (一)分布
  福建省种植胶区位于北纬23°37′—25°之间是中国橡胶树商业性栽培最北的地区,包括漳州市的诏安、云霄、漳浦、平和、东山、龙海、长泰、南靖、芗城9个县(市、区),泉州市的南安、安溪、永春、晋江4个县(市)和厦门市的同安。1990年,在南亚热区范围内,共有3个县(区)的37个农林场,47个乡(镇)种胶。全省橡胶面积12.46万亩,其中农垦5.7万亩,民营6万多亩,橡胶保持株数298万株,其中农垦120万株,产干胶1150吨。漳州市是橡胶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省的90%和80%左右,厦门和泉州两市合计分别约占10%和20%。
  据1991年统计,全省共有橡胶加工厂(点)42个,其中烟胶厂41个(农垦有6个大厂、民营有5个大厂),胶乳厂2个(农垦、民营各一个),年加工量1500吨以上。从1964年试割至2000年,累计产干胶15922吨,其中农垦11420吨,民营2428吨。年最高产胶片达1500吨,累计销售产值共11708亿元。其中种植橡胶较早的建设农场,1964—2002年,累计生产干胶5112.4吨,共创产值3477.82万元,投产以来共赢利709.88万元,上缴税金190.64万元,收回折旧315.43万元。20世纪90年代,由于橡胶价格下降,福建省种植橡胶进入历年来最低潮时期。许多胶园逐步被其他作物替代。1993年,全省胶园面积仅存6.61万亩,产干胶796吨,比1990年分别下降了46.95%和30.7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部分胶园被挖掉改种水果,不少加工设备也被毁掉,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产橡胶县由原来分布于漳州、厦门、泉州三市的13个县(市)减少到仅有漳州南部的一些县(市),2005年橡胶面积仅有H80亩,产量40吨,分别为1990年的1.43%和3.48%。
  (二)品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福建橡胶品种(系)中,RR1M600、PB86、PR107共24.3万株,占8.2%;GT,品种87.4万株,占29.3%;1AN873品种2.2万株,占0.74%;国内无性系1428万株,占48%;未经选择的实生树41.1万株,占13.3%。80年代在漳州地区示范推广由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培育出来的闽林71—22无性系100多亩,是一个抗寒、速生、高产的新无性系。表现良好。RRIM600在经过选择的优良小环境种植,亩产106~128.5公斤,PB86亩产82.19~99.55公斤,PR107亩产74.4~91.1公斤,GT1开割第4年亩产85.4公斤。80年代中期又引进抗寒性比GT,强的IAN873高产品系。2005年,诏安又从海南引进抗寒抗风高产品种热研7—33—97(亲本:1111撕600×?11107)2.5万株,在建设农场牛场尾作业区种植,生长良好。
  (三)栽培
  1.间作
  1990年平和县安厚农场,种植橡胶8800亩,开割8.44万株,约2800亩,共产干胶76.9吨,平均亩产干胶约27公斤,亩产值200元。为提高胶园经济效益,漳州市农垦局等单位在推广胶园立体农业中,总结了胶→茶、胶→菠萝、胶→咖啡、胶→胡椒、胶→玫瑰茄、胶→绿肥等模式的立体种植经验和效果。漳浦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和石鼓、大南坂农场开展立体种植,亩产值增加96~500元,最高达1226元,经济效益提高了1~3倍。漳州全市累计推广立体种植面积1.45万亩,占胶园总面积12.7%,亩效益提高1~3倍,提高土地利用率45.0%,增加劳动就业率2~3倍。
  2.栽培技术
  贯彻农业部颁发的《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抓关键技术。一是严格选地,选择北面靠大山,南面较开阔,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向阳坡地,种前山顶山脊营造防护林带,修好三保梯田,挖大穴下足基肥,选用环境对口的抗寒高产品种;二是采用宽行密株,每亩种植40株;在大行之间种植茶叶、菠萝、咖啡、胡椒、玫瑰茄、绿肥等,做到以短养长,提高胶园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是加强前3年抚育管理,每年护穴压青,并结合营养诊断做到合理施肥。
  3.割胶
  1997—1999年,福建省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实施国家“948”项目——橡胶割制改革项目,主持福建省割胶技术示范推广,经过三年实施,项目区胶园在减少38.4%~51.6%割次的情况下,净增产率为8.6%~28.6%,投入产出比达1:5.72,平均每亩增产节支80元以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植胶单位效益。在此期间,诏安建设农场开展的“橡胶树高产高效采胶新技术”引进项目,具有增产、省皮、省工等优点。
  二、紫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量逐年减少,1995年为832吨,2005年仅有2吨。
  三、黑荆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发展巨尾桉,面积逐年减少。据2005年统计,全省种植面积共5万亩,其中漳州地区4.8万亩。四、剑麻(H·11648麻)
  1995年全省种植剑麻4.9万亩,产量3716吨;2000年1.78万亩、产量2143吨;2005年0.3万亩,产量921吨。
  为推行剑麻一体化经营,漳州市成立农垦剑麻公司,从事剑麻产品收购,问时在麻区兴办大型绳缆加工厂11个,其中农垦8个。以加工白棕绳、纱条为主。从1950—2000年,累计共生产纤维10.03万吨(包括H·11648麻以外的番麻、马盖麻、剑麻所产的纤维),年最大加工量在2000吨左右;加工白棕绳、纱条共4.1万吨,其中农垦系统共产图7-2漳浦县万安农场H·11648麻丰产园纤维2.78万吨,加工成白棕绳和纱条1.89万吨。国家给农垦系统种麻共投资656.50万元,农垦系统累积生产纤维共创产值6807.48万元,共获利润1475万元,向国、家上缴税收168.36万元,收回折旧和上缴管理费共578.34万元,投资回收率338.4%,国家万元投资额产纤维42.20吨;农垦系统在剑麻加工业方面,国家共投资410万元,累计共加工的白棕绳、纱条共创产值6745.90万元,共获利润699.20万元,向国家上缴税收321.20万元,收回折旧和上缴管理费共485.30万元,投资回收率367.20%,国家万元投资额产白棕绳、纱条46吨,为国家创汇29.40万美元。
  五、香料作物
  1990年,全省种植香料作物面积3165亩,产量19.5吨(折香料油,下同)。
  1995年,种植香料作物面积900亩,产量3.8吨。2000年,种植香料作物面积
  1972亩,产量8吨。2005年,种植香料作物405亩,产量2吨。
  (一)香 茅
  1997年,种植香茅面积只有1500亩,产量4吨,面积产量均比以前有所减少。2000年种植香茅面积110亩,产量2吨。2004年种植香茅面积有所增加,香茅产量648.56吨。2005年香茅产量668_26吨,其中龙岩145.74吨,宁德120.70吨,三明120.59吨,南平93.97吨,漳州48.81吨。(二)板兰香
  板兰香属于露蔸科露蔸属植物,是一种亚洲热带地区的食用调味植物20世纪60年代,由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引进,适合在南部酸性赤红壤种植。板兰香的香味成分主要为水潜性物质,用75%的食用酒精浸提效果好,浸提溃可作为新型的香原料。
  板兰香主要以分株繁殖栽培技术为主,种子繁殖的方式较少。采用以靠近基部的茎段约15~20厘米的插条进行扦插。扦插段在荫蔽条件下存放1~2天,待切口风干后扦插。扦插时纯净的沙培生根效果要大于沙壤、红壤和混合基质,且切口不易感染,以适当的遮阴和喷雾保湿。在厦门试验栽培板兰香定植成活后,地上部均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尤以每年4一8月生长较快,11月至翌年3月生长相对减缓。板兰香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新叶的生长较为有利。
  (三)刨花楠
  刨花楠是中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一个优良阔叶树种,是优良的天然香料,具有药用价值,全省只在局部地区零星种植。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育苗。前一年年底之前完成林地清理、整地和挖穴工作。刨花楠前期生长较慢,应加强抚育管理。4月底至5月上旬,果皮由青转为蓝黑色采收。
  (四)细梗香草
  细梗香草属报春花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植株干后,具有浓郁香气且持久,定香力很强。在全省零星种植。可选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日照不强的林地,先翻耕整地,然后撒施厩肥或堆肥500公斤/亩,与土拌匀。细根香草的繁殖常采用无性繁殖,在春秋两季进行。细梗香草种下后,保持土壤湿润。危害细梗香草的病虫害主要有斑秸病,细菌性软腐病和卷叶虫、蚜虫。细梗香草在株高40~60厘米分夏、秋两季采收。
  (五)香根草
  香根草又名岩兰草,是禾本科岩兰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及抗逆能力,在气温为-10℃~50℃,年降雨量300~6000毫米,贫瘠、紧实、强酸(pH=4)、强碱(PH=11)、甚至具有重金属毒害的土壤上都能生长。极少感染或传播病虫害,一旦定植成功,就能长期存活。其根和叶含芳香油,被用于提取芳香油。全省零星种植。其栽培可从苗圃中挖出,移至事先挖好的条形沟田块中,按丛距10~15厘米栽种一丛,每丛5株,使根系自然向下伸展,然后压实,再淋足定根水。对于个别缺株,应及时补栽或将邻近已成活的植株茎秆弯曲压下埋入缺口,再填上表土。不久后,该茎节会自然生根成为新的植株。
  (六)石香薷
  石香薷别名细叶香薷、土荆芥,是唇形科石荠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挥发油含量为0.6%~1.8%。初花期采收含油量最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金合欢烯、萜丙烯醇、芳樟醇等。动物实验已证实香荆芥酚、百里香酚,是抑制细菌流感病毒的主要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石香薷作为药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名医别录》、《植物名实图考》、《本草品汇精要》中均有记载。主治中暑发热、感冒恶寒、急性肠胃炎、跌打肿痛、牙龈肿痛、下肢水肿、颜面浮肿、皮肤湿瘆、搔痒、多发性疥肿、毒蛇咬伤等症。石香薷植物资源丰富,人工用种子繁殖很容易。在全省零星种植。
  六、南药
  (一)长泰砂仁
  2005年,长泰砂仁种植面积2025亩,产量160吨。
  (二)巴戟天
  1990年年底,永定县湖山乡巴戟天人工种植面积约4000亩,其中纯林种植3165亩,金柑和芦蜜柑林下套种150亩,油萘林下套种种375亩,柿树下套种300亩。
  (三)猫须草
  20世纪90年代,漳州垦区一些国营农场仍有种植,但规模不大,未能形成商品生产。
  (四)肉 桂
  福建省肉桂生产主要集中在闽东南。至2005年先后向国家提供良种1万公斤,成为中国名贵药材林——肉桂良种培育生产基地。产区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紧密结合,以科技为先导,对肉桂加工利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引种技术进行研究,取得成果。
  (五)罗汉果
  福建省于20世纪70年代从广西引进罗汉果果种试种,90年代在闽南地区零星种植。罗汉果主要栽培品种根据果形、果毛分为长果形与圆果形两大类。主栽品种有青皮果、长滩果、冬瓜果、拉江果、茶山果、红毛果等。宜选海拔700米以下,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旱地或旱田种植。
  (六)金线莲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金线莲组培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组织培养技术已获成功。人工栽培技术,尤其是移栽成活率偏低。宜选择有林有水的山沟,以保证阴凉,有水灌溉,冬季避风保暖,减少散热,保持湿度。金线莲的人工栽培主要采用大棚栽培。
  七、其他热带作物
  (一)咖啡
  2000年全省咖啡面积仅有80亩,收获面积40亩,产量4吨,主要产区为漳州市的云霄县。
  (二)玫瑰茄
  1990年,全省种植面积共8.3万亩,年产干花萼3300吨,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此后,玫瑰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从1991年的7.5万亩,降至1995年的3万多亩。产区集中在漳州市,漳浦大南坂农场、长桥农场建立玫瑰茄生产基地。漳州市农垦剑麻公司负责收购,外销至德国、美国等国家。2000年后,漳州垦区只有个别农场零星种植。
  (三)胡椒
  1991年,栽培面积只有211亩,在云霄常山华侨农场种植。
  (四)西番莲
  20世纪80年代末,福建从台湾引进紫果西番莲、黄果西番莲、杂交种西番莲“台农一号”,从国外引进西番莲品种近30个,并向华南各省(区)推广。1990年,福建省种植西番莲面积达12000亩,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为杂交种“台农一号”,种植面积达4500亩,由于生产上叶疫病、茎基腐病严重以及加工方面的保鲜技术不过关,到1996年,保存7600亩,随后基本停种,只有零星种植。
  1988年,漳州市农垦局在国务院和省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扶持下,创办漳州市西番莲饮料厂,有职工39人,其中干部9人,厂区占地面积30亩,投资总额945万元。厂房、仓库、锅炉房等土建面积3720平方米。原设计能力年加工西番莲果4000吨,生产西番莲系列果汁饮料。1989年试产,至1992年,累计手工生产西番莲果汁糖浆102.8吨;三片罐西番莲果汁饮料45吨,销售收入53.15万元。1992年该厂生产的“园亚”牌天然百香果汁饮料,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产品优良奖。1993年停产。1989年,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引种西番莲试种成功后,承担“西番莲果汁加工技术”及“西番莲果汁加工保鲜与包装技术”研究。为了应用这项技术,省热作所成立热带果品加工试验厂,于1990年投产,开发出西番莲、番石榴等果汁,投放市场,颇受欢迎。1996年以后停产。
  第二节 南亚热带作物
  福建南亚热带地区地处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地带,东南部是热带作物生长条件的下限边缘地带,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区域范围有51个县(市、区),占全省85个县(市、区)的60%,所辖乡镇511个,占全省974个乡镇(不包括街道办事处)的52.46%。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区划如下。
  一、南亚热带地区
  (一)闽南沿海的胶、麻、咖啡、果、茶、蔗、药区
  该区位于福建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南部,东面临海,南接广东潮汕地区,包括诏安、云霄、东山(部分地区)3个县30个乡镇。全区土地面积387.8万亩。
  该区位于福建南亚热带最南端,热量资源居全区首位,冬暖夏凉,具有海洋性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20.8℃~21.3℃,日平均气温≥10℃的年积温7632℃~7860℃,最冷月平均气温1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霜日0~3日,年降雨量1605~1714毫米,年雨日110~138天,年日照时数2188~2452小时。农作物一年三熟,适于种植热带作物。
  区内适宜种植的热带作物有橡胶树、剑麻、咖啡、胡椒等。本区还盛产菠萝、香蕉、荔枝、龙眼、八仙茶、芦笋、枇杷、青梅和柚子等。还有从台湾地区等地引进的莲雾、杨桃、番石榴、番荔枝、青枣以及芒果等热带水果。
  (二)闽东南沿海的麻、果、菜、菌、花、药、蔗区
  该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包括芗城、龙文、龙海、漳浦和厦门市郊的4个区、同安、鲤城、洛江、丰泽、晋江、泉港、南安、石狮、惠安、安溪(南部)、莆田、荔城、城厢、涵江、秀屿、仙游(南部)、福清、长乐、平潭26个县(市、区),263个乡镇,土地面积2514.04万亩。按地域又划分闽东南沿海平原麻、果、花、菜、蔗区和闽东南沿海低丘台地果、茶、花、蔗区。该区属南亚热带气候,热量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温度19.5℃~21.1℃;,≥10℃;年积温6533℃~7594.4℃,最冷月平均气温10.5℃~12.8℃。极端最低气温-3.5℃~0.1℃,年日照时数1958.7~2276.2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11.46~126.35千卡/厘米,年降雨量1037~1553毫米,年雨日127~144天,每年4—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7%~83%。年平均风速1.6~3.3米/秒。
  该区位于沿海的漳州、泉州等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为赤红壤,有机含量在1.0%以下,含氮量0.02%~0.07%,呈强酸性反应,是剑麻、水果的集中产区。闽南的芦柑、乌叶荔枝、兴化桂圆、天宝香蕉、长泰文旦柚、华安坪山柚、龙海和平潭水仙花、莆田“解放钟”枇杷、安溪铁观音等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三)闽东南内陆丘陵的果、茶、菌、药、花、蔗区
  该区包括平和、南靖、华安3个县的全部和永春、安溪、仙游的部分乡镇共6个县(市),69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364.8万亩。
  该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较少。土壤属于赤红壤,肥力较高。年平均温度20.2℃~21.2℃,日平均气温≥101年积温6750℃~7600℃,最冷月平均气温12.0℃~12.7℃。极端最低气温-3.81~0.9℃,年平均降雨量1500~1700毫米,每年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7%~79%,年雨日140~157天,年日照时数1970~2210小时,年平均风速1.1~2.4米/秒。
  该区土壤较肥沃,热量虽比以上两个区稍差,但雨量充沛,是全省茶叶、柑橘、柚子的主要产地。安溪铁观音,永春芦柑,平和琯溪蜜柚是国内外市场畅销品。
  二、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
  (一)闽东、闽中滨海低丘平原的果、茶、花、菜、菌、药区
  1.闽东滨海低丘平原区
  该区有连江、罗源、永泰、闽清、宁德、蕉城、福安、霞浦、福鼎等10个县(市)76个乡镇,土地总面积达324.6万亩。
  闽东滨海低丘平原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的内海湾,鹫峰山脉东南麓,地处低纬度中亚热带,平均气温在13.6℃~19.31,月平均气温251~291,极端最高气温约38.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6℃~101,极端最低温为-3.4℃(1962年1月)。无霜期230~290天,年降雨量1300-2200毫米之间,区际和季节分配不均。热量分布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7℃。沿海低海拔地区利于三熟制生产和南亚热带作物越冬。可利用小气候环境发展晚熟龙眼、荔枝和枇杷等亚热带水果等作物。
  2.闽中丘陵平原区
  该区地处闽江下游,东部临海,南与连江、罗源接壤,包括仓山、马尾、晋安和闽侯等4个县(区)的24个镇(乡),土地总面积达250.6万亩。位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交汇处,热量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9.6℃,≥10℃年平均积温6505℃,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0.5℃。无霜期324天。年均降雨量在1150~1750毫米之间,每年7—9月份为台风雷阵雨季,适于龙眼、荔枝等作物的生长。
  (二)闽西南低山盆地的果、茶、菌、药、花区
  该区地处福建西南部,九龙江上游,东与南靖、永春、安溪、华安等县毗邻,南与广东大埔、梅县接壤。包括永定、新罗、漳平和上杭、武平5个县(区)的49个乡镇。区域内土地面积约237万亩。
  该区年平均气温15.8℃~20℃,最热为7月,月均气温为22.91~22.7℃,极端最高气温38.1℃。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7.3℃~11.21,极端最低温度—4.81。无霜期291天。年均降雨量在1500~1950毫米,7—9月为台风雷阵雨季,年际之间降雨量也很不平衡,多雨年份达2000-2500毫米,少雨年份仅1100~1200毫米。该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低纬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主要种植部分亚热带水果、花卉和南药,“十五”期间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第三节 生产管理
  1985—2005年,全省各种热带、亚热带作物面积从224.5万亩发展到1230万亩,产量从536万吨发展到1260万吨,产值从41.5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南亚热带地区农民收入也从1990年的881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764元的15.3%),提高到2005年的5345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4450元的20.1%)。其中香蕉、柚子、芦柑主产区人均水果单项收入超过1500元。平和琯溪蜜柚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1/3以上,产值超100万元近20户,50万元上百户,10万元以上更多。莆田常太镇开发以“解放钟”枇杷为主的果园8万多亩,年创产值1.2亿元,人均水果收入在千元以上。该镇创立“常太枇杷”品牌,1996年、2001年两次被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被誉为“中国枇杷第一乡”。长泰、南靖、平和、龙海、华安、南安、安溪、闽侯、永春等县(市)出产芦柑、柚子、香蕉、水仙花、龙眼、铁观音、橄榄等产品,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誉为“中国特产之乡”。一些产品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南亚热带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机构
  1986年,福建省成立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挂靠在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2000年并入省农业厅农垦局,当年8月省委重新审批“福建省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管理办公室”机构设置,明确其“负责制定全省南亚热带作物发展规划,指导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工作职能,以及承担全省南亚热带作物发展规划、品种引进、基地建设、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的工作任务。2005年1月,“福建农垦与南亚热带作物经济技术中心”成立,在南亚热带作物地区内设区市的农业局设立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管理站,形成上下对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南亚热带作物生产管理及品种、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组织协调农业(农垦)推广、教学、科研单位,以及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积极参与热带作物资源开发,推动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
  二、交流
  1990年12月底,国务院发展南亚热带作物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厦门召开南方7个省、自治区“1991年全国南亚热带作物项目论证会”,对福建南亚热带地区开发龙眼、荔枝、芦柑、乌龙茶以及果品保鲜加工等项目进行论证。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厦门、漳州两地南亚热带作物生产现场。1995年5月,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在南靖县召开全省南亚热带作物生产现场会议,全省南亚热带地区的35个县
  (市、区)农业部门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1996年10月,农业部在北京举办由南方7个省、自治区参加的“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开发10年回顾与展望”纪念活动。
  2001年11月,参加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举办的“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开发15年”庆祝活动,编辑出版纪念刊物。
  2002年3月,农业部南亚办再次在厦门召开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工作会议,南方8个省、自治区代表参加。在会上汇报南亚热区资源开发情况与成就。会议期间,各省、自治区代表参观漳州漳浦、芗城、南靖、平和以及省热作所南亚热带作物名优产品生产基地和开发现场。
  三、作物布局
  1989年,福建开始实施“果茶工程”和“菜篮子工程”,推动了南亚热带地区优势产业带建设,形成了“三带二区”水果布局。加大亚热带水果柑橘类中晚熟芦柑、柚类和特早熟温州蜜柑中的种植面积。加大龙眼、荔枝晚熟品种推广力度。重视香蕉良种推广、普及组培苗、增施有机肥、禁止用激素、实施果实套袋和无创伤采收、分级包装、实行冷藏保鲜等技术。积极选育推广优质早熟和晚熟白肉大果型品种枇杷。扩大橄榄、余甘、油柰、毛叶枣、杨桃、番木瓜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
  橡胶、咖啡等热带作物,以“盘陀岭”以南的诏安、云霄县为主开发种植。形成以安溪铁观音、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为主的闽南乌龙茶区。基本形成城镇周边常年蔬菜生产区、利用冬闲田种植冬种蔬菜生产区及出口蔬菜生产区。以福州、漳州两大传统花乡为依托,逐步形成热带特色花卉生产区,在漳州龙文区到漳浦长桥镇建设50公里现代花卉走廊等特色产业带。出现一批种果超20万亩、30万亩、50万亩,产量超10万吨、30万吨、50万吨,产值超1亿元、10亿元的水果大县,涌现出许多种果超百亩、千亩的专业大户,改变了以往自由开发、分散小规模经营状态,适应了南亚热带地区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需要。
  2001年,通过加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工作,热带作物地区先后分3批,有16个基地通过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认定,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和“全国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称号。
  2003—2004年省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承担了福建省政府目标责任状——“南亚热带水果名优基地”建设工作。围绕基地建设工作方案,4个热带水果生产基地重点推广芦柑、枇杷、琯溪蜜柚和香蕉标准化技术6_0万亩。2个水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重点开展晚熟龙眼(立冬本、松风本)、荔枝(蜜丁香)、台湾甜洋桃、香蕉、美国红桃等引进选育,推广良种苗木180万株。
  2005年,农业部南亚办把福建省龙眼、荔枝、香蕉、木薯产业列入全国热带作物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省各有30多个南亚热带作物品种的50多个产品,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其中获金奖产品有十多个。平和琯溪蜜柚、度尾蜜柚、永春芦柑、云霄枇杷、漳州天宝香蕉等主产区还申请原产地认证和产品商标。许多名优果茶产品,相继打入欧洲、东南亚及港澳市场,乌龙茶和食用菌年创汇4亿美元。进入21世纪,热区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取得成效。2001年在热区建立了80多万亩茶、果、菜等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年产值达20亿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已有211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初步形成融产地环境、检测监控、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科研推广、服务保障和市场开发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四、发展外向型农业
  1991—2005年,漳州市在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过程中,以商引商,先后引进农业项目175个,总投资3.66亿元,合同利用台资3.59亿元,引进农业良种1180多种,种、养、加工、保鲜技术20余项,生产和加工设备400多台套。漳浦长桥农场引进外资企业25家,利用外资2730万元,其中投资农业23家,引进台湾高优水果36种,名贵花卉114种,建立示范基地6000亩,设施农业2000亩,科技园区1000亩,产品批量上市。南亚热带地区先后从台湾引进水果、茶叶、蔬菜、花卉等优良品种2000多个,占全省良种引进品种的40%以上;引进台资相关企业630家,利用台资4.5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利用外资的25%;引进先进实用技术100多项和设备3000多台套,提升了全省南亚热带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