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蚕桑席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26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蚕桑席草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6
页码: 164-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蚕桑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分布、品种、栽培技术、养蚕技术。
关键词: 工业经济 作物 蚕桑 福建省

内容

一、蚕桑
  福建省的蚕桑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蚕区从闽中、闽北的几个县扩大到闽西、闽东的20多个县(市),桑园面积从洲地(闽江下游形成的沙洲地,下同)向山地转移,栽桑苗木开始自繁自育自用,集中成片建立了一批蚕桑生产基地。1991年,全省桑园面积扩大到2.5万亩,比1976年增加了近8倍;蚕茧量也由1976年的25吨增加到230吨。1993年,全省发种量2.5万张,产茧830吨,为福建蚕业发展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1995年后,由于蚕茧价格下降,蚕丝业逐渐滑坡,到2000年,只有少数县仍保留一些零星桑园,发种量不到1000张,产茧3吨。2001年后,只有零星种植饲养。
  (一)分布
  全省各地均有种桑养蚕。20世纪90年代,全省掀起“蚕桑热”,蚕区从原先主要在闽东南向闽西北转移,先在龙岩开展示范,继而向南平和三明两市拓展,逐步形成闽中以闽侯,闽西以上杭,闽北以邵武、将乐,闽西北以建宁为中心的4个茧丝绸生产基地。全省按地域划分,形成闽东南沿海丘陵蚕区、闽北沿江山地蚕区和闽西丘陵山地3个蚕区。1.闽东南沿海低丘蚕区
  包括宁德、福州、厦门等三个地市。闽江、晋江、九龙江两岸有大片沙洲,各类山地与平原接壤的地方,又多有山前冲积平原或山谷冲积扇,种桑生长快,容易管理,病虫害少,可实现速生、优质、高产。福州郊区、闽侯、闽清、永泰、古田等县(市)是福建省老蚕区。20世纪90年代闽侯、闽清成为全省主产区。1991年闽侯县实现万亩桑园。1993年闽东南蚕区桑园面积2.1万亩,产茧量245吨,桑园面积和产茧量分别占全省30%和35%。随后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茧量不断下降。2000年后停止发展。
  2.闽北沿江山地蚕区
  包括南平和三明地区,共22个县(市),纬度偏西北,属综合农业内陆粮、林、牧、茶、果区。其中邵武、南平、顺昌、宁化等县(市),是老蚕区。建阳、浦城、武夷山、光泽、将乐、明溪、建宁、大田、尤溪等县是新蚕区。“八五”期间,新桑园面积发展到1.2万亩,年产生丝120吨。1993年,闽北蚕区桑园面积发展到2.8万亩,产茧量372吨,分别占全省40%和45%。
  3.闽西丘陵山地蚕区
  主要是龙岩地区的7个县(市、区)。长汀、永定、上杭、连城等县(市),是蚕桑生产老区。20世纪9扼0年代,闽西各县新种桑园达1.4万多亩,产茧180吨。在上杭等地建立蚕茧收烘站、缫丝厂和蚕种场,形成种养加工、农工贸一体化生产,成为福建省蚕桑生产又一主要产区,1993年,全区桑园面积2.09万亩,产茧量213吨,分别占全省30%和20%。
  (二)品种
  1.蚕品种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繁育春用蚕品种以菁松×皓月(正反交)和春蕾×镇珠(正反交)为主。从浙江、江苏引进菁松×皓月(正反交)和春蕾×镇珠(正反交)两对新品种,在全省各地多点饲养取得成效。夏用蚕品种以推广新九×7532(正反交)和芙蓉×湘辉(正反交)为主。从湖南省蚕桑研究所引进夏秋用蚕品种芙蓉×湘辉(正反交),此外还有东34×苏12、浙2×东34、苏3×苏4、杭7×杭8、福12×东34、榕3×浙2(正反交)、九芙×七湘等蚕品种,在全省各蚕区推广,促进茧丝质量提高。
  2.桑品种
  20世纪80年代,闽西北的邵武、浦城、建宁、建阳、将乐、明溪、宁化以及上杭、长汀等地,从广东引进沙2×伦109杂交桑,调整了部分农地和水田,集中成片建立新桑园。90年代以后,栽桑品种从实生苗和单一湖桑品种转向广东杂交桑为主,内陆山区县搭配20%~30%中、晚生湖桑,改春伐为夏伐或春、夏轮伐,大大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为扩大春蚕饲养,增养中、晚秋蚕,提高茧质打下了基础。全省各地发展蚕桑推广品种大致可分为两类:
  (1)早、中生桑良种
  20世纪90年代,在福建省推广的早、中生桑品种主要是沙2× 伦109杂交桑,该品种发芽早,生长快,产量高,叶质好,且耐剪伐,抗逆性强,易繁殖,成苗快。闽西北山区推广杂交桑,树型养成后,提倡夏伐,减轻早春晚霜危害,提早饲养春蚕,并注意搭配中晚桑品种,有利扩大秋蚕饲养量,实现全年增产。1991年,广东杂交桑种植面积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70%。
  (2)晚生湖桑良种。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推广中、晚生桑品种主要是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湖桑197、湖桑39和湖桑199等。1991年,荷叶白、湖桑197等中、晚生桑面积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30%。这些中、晚生桑在闽西北推广,全年产叶量高,叶质优,抗萎缩病强,抗细菌较强,抗旱耐瘠,适应性强。
  (三)栽桑技术
  1.洲地桑园
  “九五”期间,洲地桑园面积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85%左右。全省沿闽江及其支流两岸的一些县(市),利用沙洲地栽桑获得高产,大面积亩桑产茧超50公斤,小面积高产达200公斤。闽江下游的闽侯、闽清和福州郊区,闽江上游及其支流沿岸邵武、建阳、将乐和浦城、武夷山等县(市),利用沙洲冲积地建立了一批新桑园,当年栽桑当年试养,翌年快速成林投产,第3年获较高经济效益。
  低洼易受洪水威胁的洲地,采用石筑防护堤,或栽种挡洪林带,在洪水季节插竹篱等办法,促进洲地稳定和加速淤积泥土,保洲改洲。选用甲、乙级苗,适时早栽,争取在年内至迟翌年一月中旬前栽完,提高苗木成活率。低洼沙质较重的洲地,先栽草、荆桑,在两三年内用芽接改种。洲地栽桑苗木少剪根,深挖穴或开种植沟,沙质重的要客土,并施足基肥,把苗木青换黄交接处埋入土中0.3~0.6厘米进行浅栽。地势较高、土层深厚、集中连片的洲地采用宽行密株种植,便于耕作管理,丰产性好。低洼地栽晚生桑类型桑园,留中干偏高树型,干拳离地面1.33~1.66米。地势高栽早、中生桑类型桑园,以中干偏低养成,干拳离地面0.85~1米。早生桑占25%,中生桑占20%,晚生桑占55%。洲地桑园追肥料攻春秋两季。以速生性氮肥为主,适当搭配磷钾肥。春、夏梅雨洪水季节,桑园行间要及时开浅沟做畦排涝,防止积水。秋季遇干旱,有条件地方要打井引水示范喷灌,或采取松土、铺草覆盖以及套种绿肥等方法,增加抗旱能力。洲地桑园病虫害,做到治早、治少,推广高效低毒药剂,减少残留量,确保蚕作的安全。
  2.山地桑园
  选择在500米以下,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栽桑。根据坡度大小,修筑梯田栽桑,缓坡地采取等高撩壕栽植。新开山地栽桑,搞好“三保”(保水、保土、保肥),做到内有沟、外有埂,有利水土保持。栽植时做到“四大”(开大台、挖大穴、下大肥、种大苗)。土层薄的山地增加植穴的深度,进行客土栽桑,提高成活率,栽后还要增施土杂肥或搬运客土,增厚土层。酸性较重的山地,适当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黏性过重,渗入紫沙土,改善土质。
  3.盐碱地栽桑
  土壤含盐在0.2%以下的可栽桑,抓好排盐和防止返盐,重点抓好开沟排盐,每隔200米开挖4米宽、1米以上的干渠,每隔50~60米开挖沟1.2~1.5米的支渠,桑园行间设畦沟,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土壤盐分,防止返盐,翻土脱盐。经过平整土壤,深翻土壤,促进脱盐,种植绿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下层盐分上升。盐碱地栽桑冬晴春雨地区,春栽为宜,冬雨春晴地区以冬栽为主。
  4.十边地栽桑
  闽清县的北溪、梅雄两个村利用河边地栽桑120亩,每亩产茧量75公斤。沿江河近水位低地栽桑,选择抗逆力强、发芽早、根系发达的荆、草桑。地势稍高,采用广东桑伦教40号和沙2×伦109杂交桑品种。高地面缓坡土层厚,栽植湖桑品种。利用沟渠、堤坝、道路和房前屋后四边地栽桑,一般株行距1.6~62.66米,高干或中低干养成。
  (四)养蚕技术
  福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水资源丰富,一年至少可养6~7次蚕。养蚕前做好蚕室、蚕具和蚕用物资准备与清洁消毒工作,搞活蚕种催青与收蚁,合理采摘桑叶、贮桑和给桑,养好小蚕,防治蚕病,改善饲养环境条件,掌握适时上蔟、采茧等一系列技术,能更好保证蚕茧丰产丰收。
  1.蚕桑布局
  20世纪80—90年代,全省推广广东早生桑品种,饲养季节提早,春季可养2批蚕,全年可养5~6批。桑树推行夏伐,中、晚秋桑叶质量提高,增加养蚕批次。闽北的建阳等县利用山区气候昼夜温差大,秋叶质量好的有利条件,推广春种秋养,茧质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2个等级和三四成。1991年闽侯县甘蔗镇华龙村,在确定养蚕数量之前,对桑园进行产叶量的预测、调查,掌握好以叶定种,春蚕的斤茧用叶为7.0~7.5公斤,每张种用叶650~750公斤(芽叶),夏秋蚕斤茧用叶6.5~7.0公斤,每张种用叶400~500公斤。
  2.小蚕饲养
  20世纪90年代,小蚕共育在闽侯等地集中蚕区普遍推行。1991—1993年,闽侯县甘蔗镇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组织有经验蚕农专门饲养小蚕,大蚕再分户饲养。闽西蚕区上杭等地结合推行小蚕专业共育,大蚕分户养,解决农民分户养小蚕缺乏设备、缺技术的困难。
  3.大蚕饲养
  20世纪90年代,继续推广60年代末期开始的“蚕台育”、“地面育”和“条桑育”,每天给桑由7~8次减少到3~4次。全面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后,改“草笼蔟”和“稻草折蔟”为竹制花蔟、纸板制“方格族”以及塑料蔟,配合使用“登蔟剂”,促使熟蚕自动上蔟,工效提高2~3倍,茧质也大大提高,受到茧站、丝厂欢迎。1992年,闽侯县甘蔗镇华龙村蚕桑场,推广“地面条桑育”,竹制花蔟,省工、省叶,全年饲养5批蚕,批批稳产高产,茧质提高。
  4.夏秋蚕饲养
  1991—1995年,全省养蚕当家品种是新九×7532和芙蓉×湘辉。闽北、邵武、建阳等地山区中秋以后气温较低,叶质好,各地饲养春用品种,茧质提高,收入增加。福州市鸿尾农场和闽侯县蚕桑场,设立小蚕专用桑园,选择硬化迟的桑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多施有机肥。养一次蚕,施一次肥,提倡桑园套种绿肥,对山地桑园采用松土覆盖,溪滩地桑园则加强培土,适时采叶,防止老化,注意“用”“养”结合,每次采叶新梢要留7~8叶。
  二、席草
  全省席草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20860亩、2000年的19480亩,减至2005年的13279亩;产量从1995年的13028吨、2000年的13416吨,减少至2005年的10351吨。由于加强席草田间管理,推广席草种植技术,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由1995年的平均亩产625公斤,2000年的689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779公斤。漳州市长泰县2005年种植席草500亩,总产1250吨,平均单产达2500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高2.2倍。
  (一)分布
  20世纪90年代,席草产区由的漳州、泉州市的重点产区,逐步向福州郊县和三明、宁德转移。永泰席草种植业1971年从浙江的宁波引进草种,俗称本草,在同安岚口村张子串生产队利用冬闲田种植15亩,随后推广到白云、大洋、红星、盘谷等乡镇高山单季稻地区。1978年以前年均种植400~500亩,1980年种植达2973亩,1987年全县种植面积734亩,产量473.6吨。1989年开始试种日本蔺草,到2002年引种成功并有效地改良当地草种,种植技术从粗放耕作到两段轮育苗。面积也从高山单季稻区发展到半高山、沿溪的富泉、梧桐、赤锡等乡镇,面积产量持续上升。1995年,全省席草种植1700亩,产量1095吨,平均亩产644公斤;2000年,种植发展到3226亩、产量2556吨、平均亩产792公斤;200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280亩,产量5030吨,平均亩产达953公斤。
  (二)栽培加工技术
  1.留种
  在本田收割前选择生长健壮、分蘖整齐的株从留种。
  2.育苗
  将留种的种植株本收割后开沟排水、施肥,促进新生分蘖,到秧高0.35米时分小丛移栽到大田,移栽于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进行,主要技术与水稻相似。
  3.大田管理
  肥水管理、化学除草、割尖拉网防倒,加强病虫防治等环节。
  4.收割
  到地上茎伸长停滞、植株色泽褪淡、表面有光泽时抢晴天进行收割。
  5.加工、销售
  席草充分干燥后收藏。编织前,不太干燥的席草及时搬到室外堆放,上盖席类,只晒根部,通过热扩散达到全部干燥。编织席类时,先用精选机选出长、中、短后,再加工成面席和花席。织花席大部分用做地毯,有版制印花席和染草编织席两种。75公斤以下的短草用来编织席垫、角型席、帘子、草绳、篮筐、帽子、手提包以及其他日用品。1976年永泰洋中村村民伊开辉从闽侯青口引进手工压扣工艺,办起同安镇第一家手工草席作坊。此后席草加工业在永泰逐渐发展起来。1983年当地农民在家中手工编“麻线席”,1985年开始生产“宁波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同安席草编织技术革新,设备上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编织,工艺上从草漂染到蒸气热压定型,产品从单一花色到花色繁多。1990年村民鲍荣修、倪行晶等人从湖北引进了麻线机,席草加工实现机器化,1994年伊发钗引进“提花机”并组建永泰县安利席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大户”、“公司加企业”做法,由公司出面组织加工企业生产对路产品,实行定量定价,合格包销,产品占领全国各大中城市,还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草席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