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壤耕作机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217
颗粒名称: 三、土壤耕作机制
分类号: S344
页数: 1
页码: 69
摘要: 本文记述福建省旱地工程改造和水源设施的改善,旱地高效、立体、复合种植明显增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土壤耕作 耕作制度

内容

1990年后,农田土壤耕作少、免耕方式增多,土壤轮耕与作物轮作结合。
  水旱轮作的稻田,借助旱作进行深耕,种植水稻时只进行简单的耙田。如烟→稻、菜→稻轮作,种烟(菜)前进行深耕起垅(畦),烟(菜)收获后,只对田块进行浅耙后即抢插晚稻。在冬种油菜区,普遍实行板田直播,减少耕作。单季稻区冷烂田普遍实行少免耕,通过简单的耘耥把稻兜压下,即行插秧;土壤耕层较松软的双季稻区,早稻收获后,不经过任何耕翻,免耕插(抛)秧。
  随着旱地工程改造和水源设施的改善,旱地高效、立体、复合种植明显增多。粮食与经济作物以“轮、套、间、混、架、挂”等立体高效生产模式得到较快发展,常规耕作与深耕、浅耕和少耕、免耕组成的“轮耕”占重要地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