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调查报告》节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965
颗粒名称: 附 《调查报告》节选
分类号: X324
页数: 4
页码: 142-145
摘要: 本文是福建省环保产业《调查报告》节选。
关键词: 福建省 环保产业 调查报告

内容

一环保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特点与优势
  通过调查,全省环保产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龙岩等市。其产业有许多特点与优势。
  1.环保产品种类较齐全。主要有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污染治理专用药剂和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6大类240多个环保产品;洁净产品主要有低毒低害产品、低排放产品、可生物降解产品、低噪声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及有机食品等7大类125个品种。
  2.科技型环保企业初步形成。众多环保企业引进消化国内外高新环保技术,走技术创新之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保产业的各个领域。全省先后有一批环保企业被省科技厅或市科技局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中小创新企业,一批环保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新发展的几家环保企业,先后引进或研发出一批适合中国环保市场需要的高科技的新技术新产品,一些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在全国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紫外C消毒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企业,有22项产品获得国际、国内专利,围绕这一核心技术,独立设计、制造八大系列的数十个品种,具有完整的水和空气消毒产品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在市政污水、自来水及空气紫外C消毒领域的空白,紫外C消毒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厦门、泉州一批环保公司先后引进国外的膜处理技术,用于中水回用、工业或生活污水处理、医疗废水净化回用。其中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厦门绿创环保有限公司等将膜处理技术运用于矿山废水、电镀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金属回收方面,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环保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福州朝日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运用于汽车的等离子催化净化器技术由工程院院士、教授魏可镁研究开发;福州桑莱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运用于建筑材料的光触媒技术,由福州大学副校长、博士傅贤智研究开发。省环保科研所、华侨大学环保设计研究所、福建师大环科所、厦门大学环科中心、国家海洋三所科技开发公司以及福建福大德赛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环保企事业单位,都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研力量强,实验室装备好,新技术研发速度快,在环保产业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全省环保技术与产品中,获得国家专利50多项,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和省级先进环保实用技术30多项,国家或省级环保产品20多个,获得国家环境标志或“绿色之星”标识产品30多个。
  4.环保设备、产品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后成功上市,其主导产品BE型电除尘器、GGAJ02系列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IPC智能电除尘控制系统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004年,公司产值达12.4亿元。已能开发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设备,供几十家火电厂使用,其中30万千瓦机组脱硫装置即将运行,还兼并了西安的一个除尘脱硫设备厂,在上海成立全国环保非公企业中第一家科技研发中心。福建卫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用脉冲多极型电除尘器等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能承接60万千瓦机组以上燃煤火力发电厂的除尘脱硫工程。
  5.吸纳社会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市场,融资渠道得到拓展。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环保上市公司,通过上市融资,促进公司事业的拓展。福建丰泉环保集团公司,系环保民营企业,先后被国家计委列入1999年、2000年国家环保装备国产化国债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两个国债项目的环保企业。该公司提出通过10年努力,造就一个“百亿丰泉”的目标。已有一批环保服务公司以上市母公司或房地产业为依托,引进新技术,通过BOT形式,承接环保治理工程。
  6.拓展新领域,开发国内国际市场。厦门欧达科仪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销售光、机、电、软件一体化现代光学分析仪器,为福建省环境监测仪表仪器生产填补空白。厦门奥林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汇科仪有限公司、厦门隆力德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国外企业在国内的产商代理机构,在供应省内外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所需的仪表仪器与监控设备过程中,开拓市场。龙净、新大陆、丰泉、嘉园、卫东等10多家环保企业都在北京、上海、广东、西安等地建立基地,在全国各地拓展业务,抢占环保市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处理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引起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兴趣,希望与其联合开发生产;福建省一批环保产品也进入国际市场,每年的出口合同额都在1亿元左右。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电除尘设备、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紫外C消毒产品、九星恒隆集团有限公司的环保型系列垃圾桶、丰泉环保集团公司的垃圾焚烧炉、泉州远东环保有限公司的可降解包装袋等都已销往国外。
  7.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逐年增加。福建省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占环保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中较大比重。据2004年度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统计,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从业单位400家,约占所有从业单位的1/2;从业人数3.55万,收入105.6亿元,占环保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的2/3。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再生资源等的综合回收利用。厦门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含银固体废物综合开发技术,可用于废塑封纸、牛奶纸等特种纸及感光行业产生的废相纸、废肢片等不可降解的工业废纸的综合处理。自然生态保护,主要是指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恢复与治理等,每年都获得5亿~6亿元经济效益。
  8.环保服务与咨询业发展壮大。福建省环保服务业有390多家单位,从业人数7800多名,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较好地改善了环保队伍的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年产值在8亿元左右。
  二环保产业及相关行业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过调查,福建环保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是:进入门槛低,企业分布分散,中小型为主,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形不成规模,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技术水平偏低。全国普遍将环保产业视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而福建省在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等领域中,仍以常规技术占主导地位,自动化程度较低,运行可靠性较差。全省环保及环保相关产业892家单位中,有技术开发机构和人员的企业不到一半,多数企业仍然属于单纯的生产单位,技术开发能力较弱,主要设备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长。环保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弱,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转化率不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除尘设备企业的龙头龙净公司,其关键的技术也是从德国引进的,反映不出环保产业的实际技术水平。
  2.污染治理设备和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一些关键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比国外先进水平要低20%左右。大中型污染治理设施只能从国外或省外引进。工业废气净化装置等设备开发能力薄弱。
  3.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一个行政机构负责制定环保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方针政策,没有定期发布淘汰产品的目录,环保产品市场没有监督、调控机制,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市场资源分散,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4.政策体系不完备。缺乏环保产业政策的规划蓝图——重要的宏观管理政策,如环保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服务政策等。
  5.配套政策滞后,重点扶持缺乏力度。如支持重点环保企业、发展民营环保企业、鼓励投资环保企业等政策措施不具体;环保工程招投标实施细则、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等政策也未确定,客观上造成福建环保产业“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事实。
  6.经济政策仍较薄弱。如税收政策的范围不够宽、力度不够大,投资信贷政策没有得到落实;技术引进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7.信息缺乏。全省没有专门为环保产业服务的信息部门,除产业协会自己创办的网站和会刊为少数单位提供一些招商、招投标信息以外,没有任何途径让企业更多更快地了解环保产业动态。其结果是很多企业对进军环保产业踌躇不前,等待观望。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2001-2005年间福建省的环保工作,记述了陆地环境质量、海域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保科研和学术活动、法制建设、环境管理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