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统计、档案和信息化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947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统计、档案和信息化建设
分类号: X11
页数: 3
页码: 127-1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1—2005年福建省环境保护部门统计、档案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环境统计 福建省

内容

一、统计
  2001—2005年,统计基本内容大致不变,个别报表及指标有所修改。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环境、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报表制度沿用2001年的制度。综合报表制度有6方面作了调整,如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报表中增加了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标。
  环境统计的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采集的技术路线包括:①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重点调查单位和非重点调查单位比率估算所得;重点调查,即在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基础上,结合当年各地竣工验收企业名录,作补充调整。②筛选原则。排污量占各县区辖区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85%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③筛选办法。采取省、市、县(区)三级层层筛选,先由省筛选出省级重点调查企业;各设区市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筛选出市级重点调查企业;最后由县(区)继续补充筛选,确定最终重点调查企业名单。对重点调查企业逐一发放统计调查表。④非重点调查。即采取以县区级为基本测算单位,根据各县区重点调查数据及各县区实际排污情况测算出各项指标量,然后逐级汇总。
  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其中S02依据每个县(市)区生活煤炭消费量所含硫份、灰份及相关系数估算,COD依据城镇常住人口数(或非农人口数)和人均排放系数测算。
  2004年起,省环保局在原来编制的《环境统计资料汇编》的基础上,编印成《环境统计年报》和《环境统计简明资料》。
  二、档案
  2001年,全省环保档案机构39个,达到一级档案馆的有18个,专兼职档案员138人;档案案卷3.27万卷,其中,省级1625卷,地市级3.11万卷,录音、录像档案336盘,照片档案1.23万张,电子档案52盘(张),档案资料3860册。库房使用面积1041平方米。
  2002年始,对档案目录实行电脑管理和局域网内共享。对档案人员进行档案培训;档案库房配备计算机、复印机、空调机。达到一级档案馆17个,其中,设区市级7个,县级10个。
  2005年,制定归档文件整理办法,对档案分类、收集整理、归档办法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档案借阅、管理、档案人员工作规则。全省案卷4.36万卷,其中,省级1883卷、设区市级3.69万卷、县级4863卷;永久卷1.09万卷,长期卷2.24万卷。录音、录像档案692盘,其中设区市级625盘、县级67盘。照片档案14.45万张,其中省级1.18万张、县级2725张。电子档案550盘(张),其中设区市级6盘(张)、县级534盘(张)。档案资料3256册,其中省级200册、设区市级2226册、县级830册。档案利用5573人次,其中省级20人次、设区市级3959人次、县级1594人次。档案机构57个,其中设区市级50个、县级7个。专兼职档案人员131人,其中省馆1人、设区市馆92人、县馆38人。达到一级档案馆的有19个,其中设区市17个,县级2个。
  三、信息化建设
  (一)网络建设
  1.福建省环保系统网络结构
  2001年,福建省环保系统网络建设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完成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环保局的卫星网建设(带宽32K),主要用于电子公文系统传输;2003年,完成“数字福建”政务信息网100M带宽接人,保证省环保局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各设区市政府、各厅局的连接,共享政务网信息。2004年,建立中国移动省市MPLS监控网络,满足福建省大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及污染源在线监控的需要。2005年,福建省环保系统网络建设基本完成。
  2.设区市网络结构
  2001年起,福州市、厦门市、三明市、泉州市环境信息中心通过卫星专网接入国家环保总局。除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龙岩市外,三明市、宁德市和漳州市均于2005年先后成立环境信息中心。除龙岩市环境信息中心(自收自支)外,均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全省各级环境信息中心编制36人,实有人数33人。其余城市也在建设中:9个设区市都已建成局域网;除南平、宁德、莆田外,各局均有独立的网站主页,内容丰富、信息更新及时且运行良好;厦门市完成厦门环保系统虚拟专网的建设。(二)信息资源开发
  2001年,福建省环境信息中心完成省级互联网站的建设,完成“数字福建”环保专题数据整合及上网;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环保局公文传输系统开始应用;全省大气监测站、水质监测站、主要污染源实现GPS定位;福建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电子图开始制作和应用;近岸海域环境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污染模型库、突发事故污染应急系统等软件得到开发并试运行;福州市环境信息中心开发福州市“创模”电子汇报书以及查询系统;厦门市环境信息中心正在进行环境现场实时稽查系统的建设,应用遥感数据和GPS技术为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服务,完成国家“863”项目(城市环境管理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系统示范项目)研究;三明市环境信息中心完成以局机关、监测站为主的环境管理综合系统;泉州市环境信息中心完成“泉州市域、城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电子地图制作。
  2002年开始,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全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多功能、覆盖全省的环境自动监测信息采集网络,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测监控。截至2005年底,接入166个监测点位,其中,水质自动站5个;空气自动站22个;污染源自动站139个。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2001-2005年间福建省的环保工作,记述了陆地环境质量、海域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保科研和学术活动、法制建设、环境管理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