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沉积物与海洋生物监测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8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沉积物与海洋生物监测调查
分类号: X824
页数: 7
页码: 23-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1—2005年福建省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沉积物与海洋生物监测调查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生物监测 福建省

内容

一、监测调查点位
  2004年5月,福建省湄洲湾环境监测站与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开展福建省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调査。有6个设区市设有监测调查点位。
  二、沉积物质量状况监测调查
  2004年,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尚好,个别海区沉积物超功能区规划控制的标准限值。福州长乐东部海区(F23测点)和平潭岛东海区(F24测点)的锌均超过三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海域沉积物质量为劣三类;两个测点的铜也都超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三都澳口外海区的铜超一类沉积物标准限值。
  远岸点测点的沉积物超一类质量标准限值的比例较高,主要污染因子为锌、铜、铅和砷。
  闽江口海域的沉积物质量保持在一类标准限值内;九龙江口海域的沉积物质量达二类标准限值,符合功能区的控制和要求。
  三、各海区沉积物质量状况
  (一)宁德海区
  该区三都澳口外海区沉积物的铜超一类质量标准限值达二类质量,影响了辖区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的达标率,其他海区沉积物质量均达功能区的控制要求。
  (二)福州海区
  该海区长乐东部海区和平潭岛东海区沉积物的锌为劣三类质量,铜为三类,影响海区沉积物质量的达标率。闽江口附近海区的沉积物质量达一类标准,区域沉积环境具有不均匀性。
  (三)莆田海区
  该海区沉积物质量较好,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四)泉州海区
  该区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功能区沉积物环境达标率为100%。
  (五)厦门海区
  该区沉积物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厦门外港(九龙江口附近海域)的功能区沉积物环境质量也保持在二类限值内。
  (六)漳州海区
  该区沉积物环境质量为一类标准,沉积物环境质量功能区的达标率为100%,这与海区各测点与海岸线距离较远、海域水流和物理交换条件较好等因素有关。
  四、海洋生物质量调查
  2004年5月,浮游生物生态调查工作与近岸海域沉积物的调査同步进行,所调查的海域、站位也与近岸海域沉积物的调査相同。浮游生物生态调査在相应调查断面站位上采集表层和10米深层的浮游植物、动物的分析样本进行分析。
  (一)浮游植物
  近岸海区春季浮游植物中硅藻门的种类数最多,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83.3%;渐次分别为甲藻门,占总种类数的10.7%;金藻门和蓝藻门,各占总种类数的2.4%;隐藻门,占总种类数的1.2%。浮游植物的总平均密度为5.07×lO3个/升,各不同海区的平均种群密度同样差异很大,漳州近海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最高,达到8.77×lO3个/升。从藻类数量的水平分布来看,从南到北呈递减态势。
  柔弱菱形藻、北方娄氏藻等为福建沿海近岸海区春季浮游植物数量的优势种。各海区普遍存在一些可能引起赤潮的种类,如角毛藻、根管藻、骨条藻、夜光虫等。这些藻类尚未形成高密度的赤潮种群,夜光虫(又称夜光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在沿海各海区的分布十分广泛,种群数量也较多,其分布特点是自南向北明显增多,在福州连江东部海区的F16断面和福州长乐东部海区F23断面的表层水样中,其种群密度达到645个/升和630个/升,分别占该断面总种群密度的97.7%和65.6%。
  (二)浮游动物
  近岸海区春季浮游动物中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种类最多,约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41%;渐次分别为原生动物门,占总种类数的26.5%;毛颚动物门,占总种类数的7.2%;环节动物门,占总种类数的6%;尾索动物门,占总种类数的6%;软体动物门,占总种类数的4.8%;腔肠动物门,占总种类数的3.6%;棘皮动物门,幼体占总种类数的2.4%;轮虫门和苔藓动物门幼体,各占总种类数的1.2%。
  浮游动物的常见种类主要有急游虫、卡拉拟铃虫、大同长腹剑水蚤、尖额猛水蚤、中华哲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住囊虫、百陶箭虫、颤动疣毛轮虫等。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基本上都属于暖温性和暖水性种类,既有河口低盐类型,也有沿岸低盐类型,当然也有少数的广温高盐性种类。
  浮游动物的总平均密度为369.6个/升,各不同海区的种群密度差异甚大。自漳州至宁德近海,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总体呈递增态势。双壳类D型面盘幼虫、桡足类无节幼体等为沿海近岸海区春季浮游动物数量的优势种。
  五、沿海赤潮等生态灾难调查
  福建省沿海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每年夏秋季节常遭台风袭击和影响,如逢天文大潮,则形成台风暴潮,并酿成潮灾。产生影响的主要自然灾害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暴雨、大风、海岸侵蚀、赤潮等。
  赤潮发生的时间多集中在4一6月。这段时间是福建海区从东北季风转为西南季风的转风阶段,海洋环境发生一系列相应变化,如水温、盐度升高,近岸涌升流加大等,福建海域的多数赤潮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水文理化环境条件下产生的。2001—2005年,全省海域发生有记录的赤潮82起,累计面积4492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5958万元。2003年,发生赤潮29起,其中,闽东发生赤潮12起;厦门西海域发生赤潮7起;平潭海域发生赤潮7起(其中东部2起,海坛湾5起);连江包括罗源湾发生赤潮2起;泉州湾发生赤潮1起。较大的赤潮有:5月19一25日,平潭海坛湾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80平方公里,赤潮优势藻种为夜光藻,直接经济损失489万元;5月20日至6月23日,连江黄岐半岛附近海域赤潮持续35天,最大面积100平方公里,赤潮优势藻种包含夜光藻、裸甲藻和具齿原甲藻,直接经济损失2500万元;5月30日至6月18日,罗源湾附近海域赤潮持续20天,最大面积30平方公里,赤潮优势藻种为裸甲藻,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2003年,发生赤潮累计面积173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宁德市沿海、闽江口、泉州湾、厦门近岸海域,其中13起造成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4248万元。2004年全省发现赤潮12起,累计面积32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宁德市沿海、平潭沿岸、厦门近岸海域。由于防范及时,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5年全省发现赤潮14起,累计面积22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三沙海域、福宁湾、连江海域、平潭沿岸和厦门近岸海域,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2001-2005年间福建省的环保工作,记述了陆地环境质量、海域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保科研和学术活动、法制建设、环境管理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