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2001—2005)》 图书 |
唯一号: | 130020020220002827 |
颗粒名称: | 二、主要海区水质 |
分类号: | X824 |
页数: | 2 |
页码: | 21-22 |
摘要: | 2005年,近岸海域监测的项目包括水温、pH值、盐度、DO、COD、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汞、铜、铅、镉、石油类和叶绿素。大部分海域海水质量基本良好,符合一类、二类海水质量标准,远岸海水质量优于近岸,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全省海区一类、二类水质比例小于60%,且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比例在20%~30%之间,全省海区污染级别属轻度污染。2005年,水质有明显好转,与2003年相比,一类、二类水质比例增加15.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水质比例下降2.1个百分点;与2004年相比,一类、二类水质比例增加23.1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水质比例下降16.9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各海区石油类浓度下降最为明显。 |
关键词: | 环境质量 近海海域 福建省 |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反映了2001-2005年间福建省的环保工作,记述了陆地环境质量、海域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保科研和学术活动、法制建设、环境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