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灾情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7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质灾情调查
分类号: X21
页数: 13
页码: 160-172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1991年-2005年,对九龙江、晋江流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控制地下热水开采总量,地面沉降没有加剧、在永安市开展地质调查与区划试点等地质灾情调查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福建省 地质管理 灾情调查

内容

1991年,对九龙江、晋江流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九龙江流域多处发生滑坡、地裂缝地质灾害,90%以上是人为活动引发的。龙岩地区多处出现地面塌陷,主要是由该地区石灰岩溶塌陷而造成。泉州、漳州等地区因城市建设降水工程而造成局部小范围的地面沉降,并出现部分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现象。
  在1991一1992年地质灾害调查中,发现较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分布在福州市区,主要因地下热水的过量开采而引起。沉降面积约9.0平方公里,地面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678.9毫米。由于地面沉降发生于市中心繁华商住区,对地面建筑物危害较大,同时对城市地下管网亦有一定影响。
  1993年开始,福州市控制地下热水开采总量,地面沉降没有加剧。
  1994年地质灾情调查中,古田县黄田镇数栋水口库区移民房屋被泥石流冲毁,30人死亡。
  1996年8月6—10日,受9610号台风减弱的低气压影响,降雨云系长时间停留在龙岩地区上空。全省5县市均下暴雨,其中长汀县8小时降水量370毫米,日降雨量达384.1毫米;永定县连续3天大暴雨,过程降雨量达407毫米;长汀县过程降雨量402毫米。龙岩市发生数百处地质灾害,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28.91亿元,242人被压死或淹死,28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73.3万人,房屋倒塌14.88万间,13万人无家可归。永定县下洋镇月流村8月8日发生泥石流,流失土方量3万立方米,致使30人死亡,30多间房屋和300多亩稻田被摧毁。8月,华安县高安一马坑一带发生5处泥石流,死亡13人,伤4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1998年6月12—24日,政和县境内连降暴雨,过程降雨量637毫米,局部超过750毫米,其中6月21日20时至22日8时,12小时内降雨量达136毫米,局部超过160毫米。引起山洪暴发,山体多处发生滑坡,主要分布于外屯乡洋屯、下坪村,星溪乡念山、东峰,铁山镇凤村、大岭村,城关镇熊山、胜利村等地,断断续续长达42公里。6月21日深夜,外屯乡车潭村老碓厂自然村山体发生滑坡后形成泥石流,毁坏房屋8座,压埋居民42人,其中伤9人、死亡28人、失踪5人。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
  1999年,在永安市开展地质调查与区划试点。而后,在各县(市)相继开展此项工作。在闽北地质灾害调查中,发现武夷山北段、鹫峰山东北部、戴云山东南部和北部存在4个气候性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1960—2000年的41年中,武夷山北段的浦城、武夷山、光泽分别发生10次、5次和5次气候性地质灾害;鹫峰山东北部的福安、宁德、周宁、寿宁各发生8次、5次、5次和4次;戴云山东南部的安溪、华安、漳平、永春各发生14次、12次、6次和4次;戴云山北部的闽清发生9次。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区为1~3次。
  内陆山区的气候性地质灾害主要由梅雨造成,多发生在春季。而南部及沿海地区的气候性地质灾害主要由台风暴雨造成,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浦城和武夷山发生的15次灾害中,均由春季梅雨造成,而安溪发生的11次灾害中80%是由台风暴雨造成的。
  经调查,1960—2000年的41年中,共出现较大规模的气候性地质灾情157次,年均3.8次。超过10次的年份有1983年、1990年、1992年、1996年和1998年,1998年达27次,为最多年份。一年之中,气候性地质灾情主要集中出现在5—9月份,6月份为最多,5个月的次数占总次数的86%,与强降水的时间分布基本吻合。秋、冬季则基本不出现气候性地质灾害。
  2001年,发生较大地质灾情61处,因灾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1999一2001年,已调查滑坡2615处、崩塌1232处、泥石流43处,分别占调查地质灾害点的66.7%、31.4%、1.1%。调查地面塌陷30处,其中岩溶区塌陷13处、矿山采空区塌陷16处、其他类型地面塌陷1处。
  2002年,16个县(市)完成地质灾情调查。是年6月30日,安溪县剑斗镇内园胡丘小煤矿发生地面塌陷,10人死亡。
  2003年,27个县(市、区)完成地质灾情调查,调查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查出地质灾害点7642处,其中滑坡3816处、崩塌1966处、泥石流66处、潜在不稳定斜坡1475处,其他319处;直接经济损失2.781亿元,威胁人员168672人,威胁财产6.575亿元。当年,全省发生71处较大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54处、崩塌13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2处,因灾死亡5人,失踪5人,伤4人,毁田8000余亩,毁房840多间,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2004年,开展地质灾情应急调查38批135人次。全年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1处,其中滑坡64处、崩塌42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1处、地裂缝2处,因灾死亡8人,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
  至2005年,完成85个县(市)区第一轮的地质灾害调查。投入2550万元,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9516处,威胁人员27万人,威胁财产126.51亿元,基本查明地质灾害现状,积累大量基础资料。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12章,分别就福建1991-2005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法制建设、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