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耕地减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705
颗粒名称: 二、耕地减少
分类号: F301.21
页数: 6
页码: 127-1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志中,土地变更调查耕地减少包含了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建设占用耕地,改园挖塘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福建省 国土资源 耕地减少

内容

(一)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
  1998年,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减少耕地7113.33公顷,占耕地净减量的41.84%,其中以耕地改园地、退耕还林、挖塘养鱼3项为主,分别净减少4140公顷、1713.33公顷和1260公顷。
  2001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2120公顷,面积比较大的是漳州市1300公顷,厦门市432.71公顷,分别占结构调整占用耕地面积的61.32%、20.41%,主要是这两个地市地处亚热带气候带,雨水充足,适宜种果,且种果效益比种水稻等要好,促使农民改种果树量增大。
  2002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2653.33公顷,面积比较大的是漳州市(1100公顷和福州市966.67公顷),分别占结构调整占用耕地面积的41.43%、36.43%。
  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2066.7公顷,面积比较大的是漳州市、泉州市和福州市,分别有1016.39公顷、482.59公顷、273.09公顷。
  2004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3013.33公顷。
  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440.06公顷,面积比较大的有漳州市(123.49公顷)、南平市(91.48公顷)、泉州市(87.85公顷)。
  (二)建设占用耕地
  1998年,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库区用地等)增加13353.33公顷,占用耕地8300公顷,耕地占用率达62.16%,与1997年的62.69%相近。其中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净增加10300公顷,占用耕地7666.67公顷,耕地占用率达74.43%。
  1999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4993.33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48%,耕地占用率为50.3%。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3806.67公顷,占76.2%;交通用地占用耕地713.33公顷,占14.3%;库区用地占用446.67公顷,占8.9%;沟渠与水工建筑物占用20公顷,占0.4%。是年,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7093.33公顷,增加量较大的有泉州市(1913.33公顷)、漳州市(1573.33公顷)、福州市(1120公顷)、龙岩市(740公顷)、厦门市(473.33公顷)、莆田市(506.67公顷)。增加来源主要有:占用耕地3806.67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部分的53.7%(下同);园地986.67公顷,占13.9%;林地1013.33公顷,占14.3%;水域306.67公顷,占4.3%;利用未利用土地806.67公顷,占11.4%;交通用地变更166.67公顷,占2.3%。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减少720公顷,主要是复垦耕地260公顷,还林80公顷,交通用地占用173.33公顷,盐田挖鱼塘及库区淹没106.67公顷。增减相抵,净增加6373.33公顷,增幅为1.5%。是年,交通总用地增加1673.33公顷,主要有高速公路(福宁、漳诏、漳龙)、海沧大桥、海沧铁路、梅坎铁路等及其配套设施用地。新增交通用地占用耕地713.33公顷,园地173.33公顷,林地300公顷,居民点与工矿用地173.33公顷,利用水域166.67公顷,未利用土地140公顷。交通用地减少206.67公顷,基本属于按变更调查规程规定并入城市、建制镇或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部分。增减合计,净增1466.67公顷,增幅为1.5%。是年,库区及水利设施用地净增1486.67公顷,主要用于棉花滩、芹山、将乐孔头等电站建设。来源主要有:林地766.67公顷,耕地460公顷,未利用土地173.33公顷,居民点工矿用地46.67公顷,园地53.33公顷。
  2000年,变更调查建设占用耕地5300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53.21%,其中,城镇、农村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2413.33公顷,交通用地占用耕地1020公顷,库区用地占用耕地1853.33公顷,沟渠与水工建筑物占用耕地13.33公顷。是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比较大的为龙岩市(1820公顷)、漳州市(813.33公顷)、宁德地区(753.33公顷)、福州市(713.33公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主要为:水库建设、蓄水淹没占用耕地1853.33公顷,农村居民点1066.67公顷,公路建设986.67公顷,独立工矿780公顷。
  建设占用耕地项目主要是棉花滩水库、芹山电站、沿海高速公路闽东段、漳诏高速公路、罗长高速公路等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面积达2726.67公顷,超过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城镇村及工矿占用耕地面积比1999年少增加1393.33公顷,减幅达36.60%。
  2001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3093.33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2680公顷,交通用地占用耕地316.07公顷,水库水面占用66.71公顷,沟渠9.28公顷,水工建筑物20.12公顷。
  2001年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建设占用耕地量逐年减少,占用率也逐年下降。是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较大的是宁德市、泉州市、福州市,分别为873.33公顷、773.33公顷、486.67公顷,占全省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的28.23%、25.00%、15.73%。宁德市建设占用耕地较大主要是由于该市上年10月撤地建市,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较多;泉州市主要是工业园区建设、晋江下游整治工程、沿海大通道建设等项目用地量较大;福州市主要是闽侯大学城建设、福宁高速公路、金山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用地。2002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4286.67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3326.67公顷,交通用地占用耕地84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占用耕地120公顷。
  2002年度建设占用耕地比2001年度多866.67公顷,主要是重点工程上马较多,京福高速公路、福宁高速公路、福州大学城、赣龙铁路、厦门会计学院等项目占用耕地数量较多。
  2003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6266.67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5366.67公顷,其中城市占用耕地298.6公顷、建制镇占用耕地17.44公顷、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627.2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占用耕地4233.33公顷、特殊用地等占用耕地34.17公顷;交通用地占用耕地826.67公顷。是年,建设用地总量12413.33公顷,其中,本变更调查年度前批准变更的建设占用土地面积484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39.00%,其中独立工矿用地1993.33公顷、公路用地880公顷、城市用地786.67公顷;本变更调查年度批准实际变更的建设用地面积5386.6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43.39%,其中独立工矿用地4133.33公顷、公路用地596.44公顷。泉州市、福州市、厦门市等地市建设用地变更量较大,分别为4886.67公顷、2366.67公顷、1173.33公顷。主要是这几个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以及重点项目用地较多,用地量较大。是年,新增建设用地1140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9986.67公顷,建设用地占用未利用地1413.33公顷。建设占用农用地9986.67公顷中,建设占用耕地6266.67公顷,占用园地1606.67公顷,占用林地1426.67公顷,占用其他农用地686.66公顷。
  2004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5726.67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5115.34公顷,其中,城市占用耕地490.21公顷,建制镇占用耕地740公顷,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601.4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占用耕地3180公顷,盐田占用耕地10.67公顷,特殊用地等占用耕地93.03公顷;交通用地占用耕地582.93公顷。是年,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有所减少,特别是独立工矿用地和公路用地占用耕地减少量较大,分别减少1053.33公顷、246.67公顷,主要是上年起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冻结农用地转用审批。建设占用耕地中本变更调查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实际变更的面积为3626.67公顷,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63.40%;本变更调查年度批准实际变更的面积为2093.33公顷,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36.60%。
  2005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6140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耕地4837.6公顷,其中,城市占用耕地253.33公顷,建制镇占用耕地540公顷,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573.3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占用耕地3406.67公顷,盐田占用耕地3.51公顷,特殊用地等占用耕地60.76公顷;交通用地占用耕地933.33公顷。建设占用耕地中本变更调查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实际变更的面积为2720公顷,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44.30%;本变更调查年度批准实际变更的面积为2873.33公顷,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46.80%;未批先建占用耕地550.62公顷,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8.97%。主要集中在独立工矿用地、城镇居民用地和公路用地,以及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翔安火炬产业区、海湾大道、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京福高速公路等。
  (三)改园挖塘占用耕地
  1999年、2000年,耕地改园地面积分别为3300公顷、2700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31.7%、27.11%。主要集中在漳州市,两年改园地面积为5553.33公顷。该市地处亚热带,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地形相对和缓,适宜园果业发展,是国家和省定高优创汇农业试验区。当地的荔枝、龙眼、香蕉、蜜柚、花卉等名优特产品质优价高,生产效益远高于耕地作业,故耕地改园地面积较大。1999年,挖塘养鱼占用耕地面积786.66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7.6%。主要分布在漳州(473.33公顷)和厦门(146.67公顷)。2000年,挖塘养鱼占用耕地面积593.33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5.96%。主要分布在漳州(286.67公顷)和福州(206.67公顷)沿海地带,这些耕地受海水侵袭,耕地盐碱化严重,无法耕作,当地受经济利益驱动,将耕地开挖成鱼塘进行养殖。
  (四)灾毁耕地
  1999年,14号台风正面登陆福建省,中心风力超过12级,降雨强度强,受其影响,耕地灾毁面积较大,达1133.33公顷,占耕地减少部分的10.9%。尤其莆田市灾毁面积达520公顷。灾毁变更部分均为近期难以复垦的沙压、石埋或表土冲失殆尽的耕地。
  2000年,10号台风登陆福建省,中心风力超过12级。耕地灾毁面积达1173.33公顷,占耕地减少部分的11.78%。灾毁耕地变为未利用土地达740公顷,遭洪灾袭击较严重的有龙岩市(533公顷)。全省耕地变更为滩涂面积340公顷,除漳州市利用沿海耕地发展养殖业变更为滩涂外(186.67公顷),其他均被洪灾冲毁为河边滩涂。福州市闽江下游河滩菜地80公顷,洪水冲毁,无法复耕,由菜地变更为滩涂。全省耕地变更为河流水面面积100公顷,其中莆田市木兰溪改道水利工程,耕地变更为河流60公顷。
  2001年,灾毁面积311.5公顷,其中受灾面积比较大的有宁德市,达90.43公顷。2002年,灾毁面积3676.2公顷,其中受灾面积比较大的有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
  2003年,灾毁面积50.7公顷。全省基本没有遭受台风的正面袭击,灾毁耕地有所减少。
  2004年,灾毁面积230.95公顷。主要是遭受“艾利”台风的正面袭击以及“云娜”等台风影响,沿海的长乐市、蕉城区、霞浦县等受灾较重,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受灾耕地无法复耕。
  2005年,灾毁面积1546.67公顷。主要是连续遭受“海棠”、“麦莎”、“珊瑚”、“龙王”等台风的正面袭击以及“卡奴”、“达维”台风的影响,强度大,影响面广,灾害严重,超过2/3的县(市、区)受灾,邵武市、顺昌县、泰宁县、明溪县、建宁县等受灾较重,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受灾耕地无法复耕。
  (五)生态退耕
  1998年,15度以上的坡地退耕面积526.67公顷。
  1999一2000年,生态退耕953.33公顷,退耕部分基本为山区坡度大于25度,土质差、产量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旱地和“望天田”。2001—2002年,生态退耕1073.33公顷,主要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和山区偏远无人耕种而自然返林。
  2003—2005年,生态退耕220公顷。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12章,分别就福建1991-2005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法制建设、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