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资源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654
颗粒名称:
二、资源储量
分类号:
F301.22
页数:
23
页码:
9-31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志中
关键词:
福建省
国土资源
土地登记
土地发证
内容
(一)金属矿产
铁矿1990年,探明资源储量6.86亿吨,保有资源储量6.67亿吨,位居全国第15位。矿区64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龙岩马坑铁矿),中型矿床4处(漳平洛阳铁矿、德化阳山铁矿、安溪潘田铁矿、大田银顶格铁矿)。其中2/3的资源储量集中在龙岩马坑铁矿区。1998年,铁矿石保有储量6.569亿吨,矿区71处。2002年,矿区72处,其中大型矿区2处、中型矿区6处、小型矿区64处;铁矿总资源储量6.542亿吨,储量2.604亿吨,基础储量3.922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59.9%。2005年,矿区84处,保有基础储量3.724亿吨,资源储量6.36亿吨。其中,泉州市储量0.935亿吨,龙岩市储量4.907亿吨,三明市储量0.44亿吨,南平市储量0.078亿吨。
锰矿1990年,探明锰矿产地15处,均为小型矿床,探明储量524.5万吨,保有储量392.7万吨,居全国第12位。主要分布于连城、永安、龙岩、清流、大田等地。多为分化型锰矿,且多数为氧化锰矿石。1998年,矿区20处,保有储量111.9万吨。2002年,矿区21处,基础储量81.2万吨,资源量531.6万吨,查明资源储量612.8万吨。2005年,矿区27处,基础储量112.4万吨,资源量373.72万吨,资源储量486.12万吨。
铜矿1990年,探明铜矿产地18处,均属小型矿床,储量12.39万吨,保有储量10.73万吨,居全国第25位。主要分布于政和一大埔深断裂带以西地区,东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矿产组合绝大多数均为硫铜铅锌多组分共体生矿,单一矿产极少。是年,新增加浦城银场铅锌矿共伴生铜矿1处,铜矿储量915吨。1992年,矿区26处,保有储量11.43万吨。1997年,矿区27处,保有储量119.82万吨。2003年,矿区32处,其中特大型矿区1处,小型矿区31处,总资源储量135.02万吨,储量81.86万吨,基础储量97.59万吨,占铜矿总资源储量的72.3%;资源量37.43万吨。2005年,矿区32处,其中特大型矿区1处,小型矿区31处,探明(金属量)资源储量137万吨,其中基础储量99万吨,资源量38万吨。
铅辞矿1990年,累计探明铅126.7万吨,保有储量123.6万吨;锌储量209万吨,保有储量203.1万吨,分别居全国第11、12位。在已探明的43处矿床中有6处为中型矿床。资源分布较广泛,主要集中于大田、建阳、莆田、浦城、政和、连城、宁德、福鼎等市县。多为硫铅锌金属共伴生矿床,含多种有益元素。1992年,铅矿区46处,保有储量123.46万吨;锌矿区55处,保有储量202.41万吨。1997年,铅矿区49处,保有储量124.47万吨;锌矿区59处,保有储量221.99万吨。2003年,铅矿区52处,其中中型矿区3处、小型矿区49处;总资源储量(金属量)133.37万吨。储量10.81万吨,基础储量17.64万吨,资源量115.73万吨。锌矿区62处,其中中型矿区8处、小型矿区54处。总资源储量233.69万吨。储量23.99万吨,基础储量38.31万吨,资源量195.38万吨。2005年,铅矿区69处,保有基础储量矿石19941.23万吨,金属量1.41万千克。保有资源量矿石14.406亿吨,金属量10.12万千克,资源储量矿石16.40亿吨,金属量11.53万千克。锌矿区79处,保有基础储量矿石4.478亿吨,金属量1.528万千克,保有资源量矿石2183亿吨,金属量13.13万千克,保有资源储量矿石24.831亿吨,金属量14.66万千克。2005年,累计探明铅(金属量)资源储量177万吨,其中基础储量27万吨、资源量150吨。保有铅资源储量160.7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9.9万吨,资源量140.8万吨。矿区28处,主要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占全省资源储量的70%。累计探明锌(金属量)资源储量325.1万吨,其中,基础储量60.9万吨,资源量264.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92.7万吨,其中,基础储量44.9万吨,资源量247.8万吨。
钨矿1990年,累计探明储量32.3万吨,保有储量31万吨,居全国第5位。11处矿床中,有大型矿床1处——清流行洛坑,其余均为小型矿床。矿床点主要分布在清流、宁化、龙岩、连城、将乐、华安、松溪等县,仅清流行洛坑就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矿石类型为黑钨矿和白钨矿,两者各占一半。1992年,矿区9处,保有储量30.85万吨。1997年,矿区9处,保有储量30.66万吨。2003年,矿区11处,其中,特大型矿区1处,小型矿区10处。(金属量)总资源储量30.42万吨。其中,储量14.63万吨,基础储量24.54万吨,资源量5.88万吨。2005年,累计探明资源储量32.2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5万吨,资源量17.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0.3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3.8万吨,资源量16.5万吨。
金矿1990年,累计探明储量3处,其中,岩金1处,伴生金2处,储量3.28吨,居全国第27位。砂金、岩金和伴生金矿点多分布在建溪、富屯溪、尤溪上游及汀江中上游一带。岩金矿区1处,保有储量470千克,伴共金生矿探明政和王母山硫铁矿区和水吉凤山林铅锌矿区2处,伴生金保有储量2.81吨。1992年,矿区3处,保有储量3125千克。1997年,矿区11处,保有储量31701千克。2003年,矿区18处,其中特大型矿区1处,小型矿区17处。(金属量)资源储量14.18万千克。其中,储量8.04万千克,基础储量12.06万千克,资源量2.12万千克。2005年,累计探明金(金属量)资源储量196吨,其中基础储量154吨、资源量42吨。保有资源储量130吨,其中基础储量99吨、资源量31吨。矿区20处,其中特大型矿区1处、小型矿区19处。主要分布在上杭紫金山,保有资源储量98吨,占全省总量的82%。
银矿1990年,累计探明银矿储量657吨,保有储量655吨,居全国第22位。5处矿产地中,中型矿床2处,多为赋存于有色金属矿床中的伴生矿产,仅平和大望山银矿区1处是以银为主矿的矿床。1992年,矿区8处,保有储量654吨。1997年,矿区13处,保有储量1507吨。2003年,矿区14处,储量253吨,基础储量409吨,资源量1505吨,查明资源储量1914吨。2005年,矿区19处,保有基础储量428.10吨,保有资源量2415.87吨,保有资源储量2843.97吨。
铌钽矿1990年,累计探明储量铌3703吨、钽4253吨,分别居全国第9位和第7位。矿产地2处,其中大型钽矿1处、小型矿床1处。主要分布于南平地区,多为花岗伟晶岩型。1992年,铌矿区8处,保有储量3703吨;钽矿区8处,储量4253吨。1997年,铌矿区8处,保有储量3703吨;钽矿区8处,保有储量4253吨。2003年,铌矿区8处,储量1073吨,基础储量1532吨,资源量2042吨,查明资源储量3574吨。钽矿区8处,储量1247吨,基础储量1781吨,资源量2204吨,查明资源储量3985吨。2005年,铌矿区8处,保有基础储量1532吨,保有资源储量3574吨;钽矿区8处,保有基础储量1779.05吨,保有资源量2204吨,保有资源储量3983.05吨。
稀土矿1990年,累计探明风化壳离子型矿床16处,其中,重稀土矿3处,储量1353吨,保有储量1353吨;轻稀土13处,储量1.53万吨,保有储量1.52万吨,居全国第13位。中型矿床1处,其余均为小型矿床。风化壳残积型和沉积砂矿型独居石、磷钇矿床中,磷钇矿区4处,储量336吨,保有储量333吨;独居石矿区4处,储量3096吨,保有储量3075吨。1992年,重稀土矿区3处,保有储量1353吨;轻稀土矿区5处,保有储量15675吨。2005年,重稀土矿区10处,保有储量19182吨;轻稀土矿区10处,保有储量19868吨。
(二)非金属矿产
煤矿1990年,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4处,120个井田,总储量1L65亿吨,保有储量10.42亿吨,居全国第23位,属南方缺煤省份之一。探明储量中,无烟煤占98.4%,瘦贫煤占1.5%,褐煤占0.06%。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三明市、龙岩市、泉州市。建成国有煤矿务局5个,即龙岩矿务局、永定矿务局、天湖山矿务局、上京矿务局、永安矿务局。有大煤矿3个:邵武煤矿、漳平煤岩、苏邦煤矿。1993年,煤矿有132个井田。1998年,保有储量11.68亿吨。2003年,煤炭矿区138处,其中大型矿区2处、小型矿区136处,总资源储量11.41亿吨,储量2.721亿吨,基础储量4.419亿吨。2005年,矿区196处,资源储量10.562亿吨,保有基础储量4.310亿吨。
花岗石矿1990年,已勘察上储表的饰面用花岗石,矿产地17处,累计探明储量7136万立方米,保有储量7133万立方米。建筑用花岗石石材2处,累计探明储量5170万立方米,保有储量5170万立方米。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唯有莆田岱前山为黑色系列高档品种。饰面用花岗石的中低档浅色系列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均有,但多零星分布,规模一般不大。据2005年测算,花岗石石材矿产资源量约为30亿立方米。
叶蜡石矿1990年,已勘察上储表矿产地7处,探明储量2346.7万吨,保有储量2296.2万吨,位居全国4个有叶蜡石储量省(市、区)的第2位,仅次于浙江省,占全国总保有量的50%。7处矿床中,大型矿床3处,保有储量2014.9万吨,占全省总保有量的91.6%;中型矿床2处,保有储量55.6万吨,占全省总量的2.4%。矿床(点)70余处,分布在东南沿海火山岩出露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州地区,其保有储量占全省总量的95%。1992年,矿区7处,保有储量2294.3万吨。2002年,矿区11处,其中大型矿区4处、中型矿区3处、小型矿区4处。其总资源储量2920万吨,储量588.4万吨,基础储量2250.7万吨。2005年,矿区11处,保有基础储量2224.35万吨,保有资源量634.4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858.84万吨。
萤石矿1990年底,已勘察上储表矿产地15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8处。矿均储量599.8万吨,保有储量552.6万吨,位居全国有萤石矿储量省(市、区)的第5位。主要分布在闽西北、闽西主干断裂及其两侧的断裂中,大多产于硅铝质岩石中,为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主要集中在邵武、光泽、建阳、将乐等地。2005年,矿区18处,保有基础储量1968.03万吨,保有资源量2175.9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144.02万吨。
石英砂矿1990年底,矿产地8处,累计探明储量8.65亿吨,保有储量8.63亿吨。矿产地中东山梧龙、东山山只、晋江深沪3处是型砂和玻璃砂共生矿床。按用途分主要有玻璃用的石英砂、铸造用的型砂、制水泥用的标准砂、建筑业用的混凝土砂等。石英砂矿资源丰富,除探明储量外,在长乐、平潭、晋江、东山一带,有溪海沉积型和溪海风积型砂矿床10余处。建筑用的砂,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分布在闽江、晋江、九龙江等江河中下游及省内其他江河畔滩地段。仅闽江下游的厚美一马江段就有建筑砂储量5亿平方米。
石英砂分为四种:
制玻璃用石英砂。1990年底,勘察上储表矿床4处,累计探明储量8673万吨,保有储量8611万吨,居全国13个有玻璃砂省(市、区)中的第3位,仅次于海南、江西,占全国玻璃砂总保有量的11%。1992—2005年,矿区4处,保有储量8549万吨。
铸型用石英砂。1990年底,勘察上储表矿床5处,累计探明储量6.764亿吨,保有储量6.“76亿吨,居全国10个有铸型砂储量省(市、区)中的第1位。1992年,矿区5处,保有储量6.769亿吨。2005年,矿区10处,保有基础储量2.871亿吨,保有资源量6.950亿吨,保有资源储量9.821亿吨。
水泥用标准砂。平潭县芦泽浦石英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检验水泥用标准砂矿区。1990年底,矿区2处,累计探明储量1.019亿吨,保有储量1.014亿吨,居全国第1位。1992年,矿区2处,保有储量1.012亿吨。2002年,矿区3处,储量3382.00万吨,基础储量4227.50万吨,资源量6240.6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047亿吨。2005年,矿区3处,保有基础储量4120.55万吨,保有资源量6270.0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039亿吨。
建筑用砂。1989年,保有储量5.25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2.9%,名列第一。1992年,矿区1处,保有储量5.256亿立方米。2002—2005年,矿区2处,储量32万立方米,基础储量40万立方米,资源量6.539亿立方米,查明资源储量6.543亿立方米。
石灰岩矿1990年,已勘察上储表矿区39处,累计探明储量13.43亿吨,保有储量13.05亿吨,其中永安坑边石灰岩矿是水泥、熔剂和电石用石灰岩的共生矿床。石灰岩主要分布在龙岩地区、三明市和南平地区部分县。龙岩、上杭、永安、顺昌、将乐五县资源较丰富。全省石灰岩资源总量可达75亿吨,除已探明13亿吨外,预测资源约61亿吨,其中,水泥灰岩25亿吨,熔剂灰岩1亿吨,制碱灰岩11亿吨,电石灰岩24亿吨。2005年,制水泥用石灰岩(含大理岩)累计探明储量18.6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8.59亿吨、资源量10.05亿吨;保有资源量17.02亿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7.41亿吨、保有资源量9.61亿吨。矿区49处,其中大型矿床9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31处。
高岭土矿1990年,勘察上储表矿产地28处,累计探明储量1.577亿吨,保有储量1.574亿吨,占全国保有量的22.6%,仅次于广东,居全国16个有高岭土储量省(市、区)的第2位。据省地矿局《闽东南地区高岭土N级成矿远景区划》分析:全省40个县(市)预测资源是8.30亿吨,已探明1.50亿吨。1992年,矿区31处,保有储量1.573亿吨。2002年,矿区38处,储量2981.8万吨,基础储量5961.7万吨,资源量1.717亿吨,查明资源储量1.717亿吨。2005年,矿区38处,保有基础储量5818.20万吨,保有资源量1.111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693亿吨。
重晶石矿1990年底,全省勘察上储表重晶石矿产地仅永安李坊大型矿床1处,探明储量1767.5万吨,保有储量1642.2万吨,居全国22个有重晶石储量省(市、区)中的第8位,占全国总保有量的4.5%。除李坊外,尚有矿点、矿化点各1处。1992年,矿区3处,保有储量1558.9万吨。2002年,矿区5处,储量170.7万吨,基础储量284.5万吨,资源量1193.9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478.4万吨。2005年,矿区5处,保有基础储量263.76万吨,保有资源量1148.8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412.62万吨。
硫铁矿1990年,勘察上储表矿产地27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其余均为小型矿床。探明矿石储量4477.4万吨,保有储量4223.6万吨,居全国28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6位,仅占全国保有量的1%。其资源以硫铁矿为主,有少量伴生硫。主要分布在龙岩、连城、漳平、上杭、大田、将乐、安溪、平和、南平、建阳、浦城、政和、福鼎等地。1992年,矿区32处,保有储量4112.1万吨。2002年,矿区32处,储量(矿石)820.1万吨,基础储量1367.00万吨,资源量2978.8万吨,查明资源储量4345.8万吨。硫铁矿伴生硫矿区37处,储量7.40万吨,基础储量10.5万吨,资源量181.1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91.6万吨。2005年,硫铁矿矿石矿区33处,保有基础储量1169.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317.6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486.77万吨。硫铁矿伴生硫矿区8处,保有基础储量20.82万吨,保有资源量248.0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68.87万吨。
膨润土矿1990年底,勘察上储表矿产地3处,累计探明储量1552.9万吨,保有储量1544万吨,居全国22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9位,仅占全国总保有量的0.65%。主要集中在连城、武平两县。1992年,矿区2处,保有储量1536.9万吨。2002年,矿区3处,储量380.4万吨,基础储量543.5万吨,资源量990.1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533.6万吨。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540.39万吨,保有资源量990.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530.49万吨。
石墨矿石墨矿分为两种:一是晶质石墨。1990年底,全省仅勘察建阳岭根地1处晶质石墨,探明储量54.2万吨,保有储量54.2万吨,位居全国17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2位,仅占全国总保有量的0.37%。2005年,晶质石墨矿区1处,保有基础储量32.2万吨,保有资源量31.5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63.70万吨。二是隐晶质石墨,1990年,已普查2处小矿,探明储量10万吨。2005年,矿区2处,累计查明基础储量11.20万吨,累计查明资源量3.10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4.30万吨。
大理岩矿大理岩主要分布在闽西一带。大理岩分为饰面用大理岩和水泥用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1990年,探明矿床5处,探明储量1195万立方米,保有储量1194万立方米,占全国总保有量的2.1%,居全国23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4位,有大中型矿床3处。2005年,矿区5处,保有基础储量198.95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1034.64万立方米,保有资源储量1233.59万立方米。水泥用大理岩:1990年已勘察上储表矿产地5处,保有储量1.565亿吨。2005年,矿区6处,保有基础储量412.74万吨,保有资源量1.48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525亿吨。未上储表矿区2处,保有资源量和资源储量均为8.81万吨。
白云岩矿1990年底,勘察矿产地7处,累计探明储量6347.9万吨,保有储量6344.1万吨,居全国28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24位,仅占全国总保有量的0.8%。2005年,冶金用白云岩矿区7处,保有基础储量270.54万吨,保有资源量7755.4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8026.02万吨。
明矾石矿1990年,探明6处,探明储量398.6万吨,保有储量395.8万吨。虽然居全国5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3位,但仅占全国总量的2.5%。1992年,矿区6处,保有储量395.8万吨。2002年,矿区8处,储量33.9万吨,基础储量56.4万吨,资源量1064.7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121.1万吨。2005年,矿区9处,保有基础储量52.5万吨,保有资源量1071.5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124.06万吨。
磷矿福建省是缺磷省份。1990年,磷矿石保有储量1094.8万吨,居全国26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24位,仅占全国总保有量的0.07%。1992年,矿区3处,保有储量1094.8万吨。2002—2005年,矿区3处,储量257.3万吨,基础储量367.6万吨,资源量1402.3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769.9万吨。
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耀岩、松脂岩。1988年,查明1处小型矿床,探明储量199万吨。保有储量居全国13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2位,仅占全国总量的0.76%。主要分布在政和县一周宁香炉山。1992年,矿区1处,保有储量199万吨。2002—2005年,矿区1处,基础储量199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99万吨。
滑石矿1990年,勘察上储表矿产地2处,探明矿石储量261.6万吨,保有储量261.6万吨,居全国15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6位,仅占全国总保有量的1%。且质量不佳,属短缺矿种。主要集中在政和县王山口。1992年,矿区2处,保有储量261.6万吨。2002年,矿区2处,资源量261.6万吨,查明资源储量261.6万吨。2005年,矿区2处,保有储量、资源储量均为261.60万吨。
硅石矿主要指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1990年,探明脉石英矿产地3处,均为小型矿床,保有储量59.9万吨,居全国12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1位,全省各地都有零星分布。至2005年,没有新的发现。
长石矿1990年,勘察上储表矿产地11处,探明矿石储量70万吨,保有储量65.2万吨,居全国18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11位,占全国总量的0.2%。主要分布在建宁、泰宁、将乐、明溪、德化等地,多数为伟晶岩型脉状小型钾长石矿床,常与白云母共伴生。1992年,矿区10处,保有储量65.2万吨。2002年,矿区10处,储量2.3万吨,基础储量24.5万吨,资源量120.9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45.4万吨。2005年,矿区15处,保有基础储量24.50万吨,保有资源量128.3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52.86万吨。
矽线石矿1990年,全省对莆田矽线石小型矿床进行普查,探明储量12.50万吨,保有储量12.27万吨,居全国6个有储量省(市、区)的第4位,占全国总量的1.1%。1992年,矿区1处,保有储量12.23万吨。2002—2005年,矿区1处,资源量1.7万吨,查明资源储量1.7万吨。(三)地下水气矿资源
地下水1991—2005年,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储量916246.53×104m³/a。其中,福州市80389.32×104m³/a、莆田市18649.14×104m³/a、泉州市77091.9×104m³/a、厦门市10036.30×104m³/a、漳州市122863.96×104m³/a、龙岩市181018.40×104m³/a、三明市206440.16×104m³/a、南平市193047.16×104m³/a、宁德市26710.19×l04m³。
地热福建省地热资源位居全国前列。沿海集中分布在连江至漳州沿海一带。以地热异常区总面积内的1000米深度计算,总资源量相当于3.72亿吨标准煤或5.3亿吨原煤的热值,估计每年最大可采量相当于42万吨标准煤。大部分地热点未进行系统勘察。
矿泉水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布区内,点多面广,95%以上属偏硅酸类型。1991—2005年,已探明的矿泉水产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各县市,年可采量403万吨,占全省年可采量的65%,每年用于矿泉水饮料业的开采量仅16.2万吨,只占年可采量的4%左右。
附记明溪蓝宝石
明溪地处武夷山东南麓,属华夏系隆地带中段,地层出露具有华夏系西南分区地层特征。明溪县现代河床、河漫滩或阶地砂砾中发现蓝宝石,与锆石镁橄榄石、紫牙乌等宝石共生。蓝宝石以蓝色为主,次为蓝绿色、绿色、黄绿色等,其矿藏由第三纪晚期碱质玄武岩、玻基辉橄岩等分化而成。在第三纪、第四纪冰川运动时期,明溪境内曾有两座火山爆发,其喷出岩浆降温后形成宝石。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福建地矿局地质二队、闽西地质大队分别做了普查和勘探工作,探明明溪蓝宝石储量达1亿克拉,与山东昌乐县、海南文昌县、江苏六合县并称为我国四大蓝宝石产地。
1992年出版的《中国宝石大全》称:“福建明溪蓝宝石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的安纳基的冲积蓝宝石砂十分相似。”明溪的蓝宝石因其各色俱全而瑰丽多彩、晶莹夺目。明溪的蓝宝石硬度为9,比重4.02,折光率1.76~l.44,粒径一般为4.10毫米,18~22毫米的占三成。明溪县曾开采一粒重达530克拉的蓝宝石,为该县采掘到的最大一粒。
明溪宝石矿床中还伴有共生石榴石(紫牙乌)、白锆石(武夷钻)、红宝石、辉晶石等宝石,种类多,且储量约为蓝宝石储量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第三节 海洋矿产资源
海岸带和近海海域已发现的矿产有60余种,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余种,矿产地300余处。海峡油气资源丰富,据调查油气资源总量为2.9亿吨。
一、浅海区矿产资源
(一)油气资源
在靠近福建大陆一侧的台湾海峡西区,经过1995—2005年地质调查,发现一处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的可能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区域。该区域北起福清高山以东,南至漳浦古雷半岛以东,总长300公里,西缘距离大陆70~90公里,中间被小隆起隔开,形成两个北东一南西走向的凹陷:北部称“晋江凹陷”,南部称“九龙江凹陷”。凹陷区内为白垩纪—新生代地层发育,沉积厚度达8000米以上,有多层生油岩和广泛的储盖层,推断其中找油气目标层最大厚度超过4000米,预计海床以下2000米可钻遇油气层。在两个凹陷区共发现34个含油气构造,单个构造最大面积38平方公里。估算油气资源总量2.9亿吨,其中晋江凹陷1.48亿吨,九龙江凹陷1.42亿吨。
在台湾海峡南延海域,有一个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海域。在该盆地的闽台海域中线以及中线以东,台湾已施工20余口钻井,其中80%见工业油气流。该盆地被称为海上油气的“明日之星”。
福建海域已确定含油气海域,前景广阔。
(二)重矿物砂矿
台湾海峡西部大陆架浅海区是重矿物砂矿远景区。
在金门岛至泉州湾以东、澎湖岛西北,水深30~ 70米的海底表层,分布有大片锆石异常,其中间部位已达到工业品位,平均含量1.1千克/立方米,并有金红石、独居石等异常相伴生。虽然含矿层厚度不清,但已显示海域具有重矿物砂矿的找矿潜力。
二、滨海区矿产资源
闽江口以南至诏安的滨海带和较大岛屿的滨海区,是各类轻砂一石英质砂矿的分布区。按用途可以分为:玻璃用砂、铸型用砂、水泥用标准砂和填海造地用砂。滨海石英砂以其质优、量大、易采、易选、易运五大特点而著称。滨海及岛屿已发现54处产地。闽江口至东山岛分布19条砂带,部分砂带已探明和初步查明20处矿产地。
(一)玻璃用砂
1991—2005年,已探明东山梧龙、东山山只和晋江深沪三个大型矿床和其他若干个中小型矿床。玻璃用砂保有储量近0.9亿吨,其中工业储量0.6亿吨,占全国同类玻璃砂工业储量的1/3,居第2位。
(二)铸型用砂
1991一2005年,已探明长乐江田一文武砂、平潭竹屿一长江澳、晋江深沪、东山山只和东山梧龙五个大型矿床,保有储量7.8亿吨,居全国第1位。
(三)水泥用标准砂
平潭芦洋浦是全国唯一的大型水泥用标准砂矿床,1991一2005年,探明储量1亿吨。
以上三种石英砂潜在经济总价值达241亿元。预测三种石英砂矿总资源将超过20亿吨,是潜力资源之一。
(四)填海砂
填海造地用砂是建筑用砂的一种,其需求量随着填海造地和建筑业的发展而增长。闽江、九龙江近海口河段和人海处水下浅滩蕴藏有海砂资源,并且每年可获得大量的补给,是一种“再生”能力较强的矿产资源。
(五)其他矿产
在滨海局部地段,如厦门、诏安等地还探明有锆英石、钛铁矿等重矿物砂矿的中小型矿床。
三、海岸带矿产资源
福建省有26个沿海县市,北起福鼎、南至诏安,海岸带蕴藏有丰富的花岗石、叶蜡石、高岭土、砖瓦黏土、混凝土用砂以及地热和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一)花岗石
沿海26个县(市)分布着1063个岩体,出露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蕴藏有丰富的各类石材资源。按照石材用途分为:建筑用石材、饰面用石材、雕刻用石材和墓石用石材四大类。建筑石材仅1991—2005年探明的两个矿区储量就达520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1位。全省沿海有大小浅色花岗岩体708个。饰面用花岗石材在沿海已发现黑、白、红、黄、青、紫六大类100多个品种,其中福鼎黑、泉州白、罗源红、福清黄和丁香紫等品种名扬海内外。
(二)叶蜡石矿
主要集中在福州市、福清市、罗源县、福鼎市、连江县、福安市、平潭县等。1991一2005年,探明储量2500多万吨。叶蜡石是福建省优势矿产资源,是发展陶瓷工业的资源和生产耐火材料的资源,也是寿山石雕的工艺原料。(三)高岭土矿
沿海高岭土主要用于陶瓷工业,是生产釉面砖和墙地砖的原料之一。沿海高岭土矿主要由花岗岩类风化残积而成,1991一2005年,探明储量7000多万吨,预测资源总量近17亿吨。还有散布在各地的脉状高岭土小型矿床和少数沉积生成的矿床,适合小规模开采。
(四)砖瓦用黏土矿
1991一2005年,探明储量居全国第3位。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河床阶地和花岗岩、火山岩风化带内,是建筑用原料之一。
(五)建筑用砂矿
主要分布在闽江、晋江和九龙江等较大河流下游河段,砂质分选性好,含泥量低,自然级配符合混凝土建筑砂要求。闽江下游河段,1991一2005年查明有13.6亿吨储量,居全国第1位。
(六)其他矿
在沿海县市及海岛还发现铝土矿、矽线石、蛇纹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12章,分别就福建1991-2005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法制建设、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