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64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志中,地籍管理仍为福建省土地管理的基础,福建地层构造较复杂,从元古界至第四系发育比较齐全,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在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推进依法行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沉降是福建省危害最大的几种地质灾害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福建省 国土资源志 概述

内容

1998—2005年,地籍管理仍为福建省土地管理的基础。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地籍测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三大工作在省内同步铺开。在完成全省土地普查的基础上,全省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都成立了土地登记专门机构,开设办证窗口,进行城乡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并试行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福建省土地管理部门遵循“有保有压、从严从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的方针,制定法规,对土地利用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严禁“政出多门”,杜绝滥批用地现象。
  其间,《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福建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管理办法》相继颁布,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网上交易系统同步正式开通,全省城乡建设和经营性用地开始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等形式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005年,全省63个县(市、区)建立起土地储备机制,44个县(市、区)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省内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全部实现招标、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推进了省内土地二级市场的建设,转让、出租和抵押等土地使用流转环节不再受压抑,整体表现呈上升趋势。房改房入市和“城中村”改制成为亮点,房改房入市审批环节被取消,允许直接上市交易;“城中村”土地权属承继主体被重新确认。同步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
  这一时期,福建省国土资源部门将切实保护耕地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在倡导节约、高效和合理利用土地理念的同时,加大补充耕地力度,通过注重土地开发标准化社会化建设、推行专项资金在线监控、实行沿海滩涂开发建设投融资新机制、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盘活土地和严格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等措施,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率达到了85%以上,全省新增耕地超过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耕地占补实现平衡。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的势头亦被遏制。福建省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典型,在全国土地整理开发现场会上进行推广。
  2005年,福建省对地籍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建立基本农田分级监管体系,分别由省、设区市、县(市、区)进行重点监护,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对占用基本农田的,不批准用地。
  二
  福建地层构造较复杂,从元古界至第四系发育比较齐全。岩石类型复杂,沉积岩、变质岩地层的面积总和同火山岩地层出露面积,各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3;侵入岩出露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部;地质构造划分为:省内一级单元有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南坳陷带和闽东火山断坳带,二级单元和三级单元各10个。全省深断裂带有6条,大断裂带有15条。
  海岸线和近海海域已发现矿种60多种,油气资源总量达2.9亿吨。陆地发现矿种11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0.2%。
  1977年,福建省完成1:20万福建区域地质调查;2000年后,陆续完成1:50万福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福建台湾两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1:50万福建省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区调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和火山岩地区地质调查方法试点项目亦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验收,并向全国推广。为“摸清家底”,地质勘探部门在20多个县、市开展了60多项地质详查、普查和异常查证项目,重新调查金、银、铜、铅、锌、钼等矿种的新增资源量,随即,陆续提供了一批专供开采的矿产信息。2005年,重点加强对煤炭等主要矿产的勘察,新发现一批具有开发前景的矿产地。清流县还制定了《维护全县矿产资源地勘查秩序的有关规定》,全力配合支持地质勘察单位,保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1990年,全省开采的矿种达63种,采矿企业2.55万个,年矿石开采量7341万吨,采矿业总产值15.22亿元。开采较多的主要矿种有煤、石灰岩、铁、锰、钨、萤石、叶蜡石、花岗石等。五金矿产品进出口总值达3.224亿元,占全省总矿产品进出口值的41.6%。
  “十五”期间,福建省强化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管理,整顿和规范开发秩序,打击和取缔无证非法采矿行为,制定并推行部分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生产小矿的关闭、淘汰、联合、改造等规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矿业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相应提高,矿山经济类型亦呈现多元化,集体股份制和私营矿山企业比例相应增加。这一时期,全省开发利用矿种达73种(81个亚种),开采矿石总量1.54亿吨,其中花岗岩石材居全国第一位,地热居全国第三位,黄金产量居全国第八位。矿业总产值98.137亿元,年利润总额18.537亿元。
  2001年,福建省明确规定,建筑石材、饰面石材、河砂三个矿种采矿权的出让,不再实行行政授予,一律采用招标、拍卖方式。6月11日,罗源县一个花岗岩矿山采矿权以141万元公开拍卖成功,拉开了福建采矿权市场交易的序幕。随后,龙岩、南平、三明等市也相继出台了矿业权出让的有关规定。2002年12月起,福建矿山采矿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价方式取得。
  2005年,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做到矿业权储备一批、出让一批,管理有序。在矿业市场建设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划在先的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
  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在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推进依法行政。一方面,开通全省统一的“96625”国土资源专线,受理举报;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大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运用在对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的执法检查上。在开展全面监察的基础上,各地对土地和矿业市场、经济开发区、补充耕地情况、土地补偿费、矿山开采等,进行专项清理和执法监察。省里组建福建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并健全、完善各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发挥国土资源特邀监察专员的作用,加大对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基本遏制住违法用地、滥占耕地、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福建省国土资源部门还加强信息化建设。省国土资源厅建立Inter-net网站、政务专网、局域网和数据中心,各级国土部门亦配齐了必要的网络设备,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实现互联互通。从2004年11月起,全省启动用地报件网上审查系统,实现用地报件网络审查。
  四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沉降是福建省危害最大的几种地质灾害。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福建省开展了全省性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发现一批气候性地质灾害多发地段,为防治工作积累了基础资料。在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开展评估和启动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同时,制订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联系网和汛期值班制度,对省定地质灾害重点地区和灾害点进行挂牌督办,并落实防治、监测和治理工作,降低地质灾害损失。
  2003年,省政府出台《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部门地质灾害监管体系随即建立。2004年,全省有52个县(市、区)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9个设区市完成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
  2005年,面对“6.17”特大洪灾和连续四次台风袭击引发的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27.6万人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3起,避免了662人的可能伤亡。其中,安溪县建立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完善了群测群防网络,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示范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12章,分别就福建1991-2005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法制建设、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