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职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606
颗粒名称: 二、在职培训
分类号: G726
页数: 8
页码: 225-23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福建省在职培训,福建省内主要有华侨大学旅游系、厦门大学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闽江大学旅游系、省旅游干部学校及福州、厦门两所旅游职业学校等旅游学校(专业)。
关键词: 福建省 旅游业 在职培训

内容

1984年开始,培训工作摆上许多旅游单位的议事日程。
  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鹭江大学、集美学校及一些地区的技工学校,都陆续承担起培训翻译导游、厨师、宾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各类旅游人才的工作,如厦门鹭江大学连续举办4期、每期3个月的旅游经理培训班。各地旅游部门和旅游饭店、旅游点举办的各种带职短期培训班更为普遍。
  1985年,厦门市旅游局和杭州大学、鹭江大学联办旅游企业经理培训班,有45人参加学习培训。武夷山管理局组织50名服务员到集美侨校培训3个月,请美国教师讲课。福州东湖宾馆等单位为新招的合同工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使新职工尽快掌握服务技能。福州、漳州等地也办起学制2年的旅游职业班,还举办短期的导游人员、宣传人员培训班。全省旅游部门有640多人参加中国旅游函授大学管理、财会、秘书、导游等4个专业的学习。
  省旅游局还与省劳动局、省中国旅行社联合组织全省旅游饭店厨师分级考核,参加考核的有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及建阳、三明等地区50多家宾馆、饭店和招待所的厨师、厨工500多人,考评出特级厨师11名、一级厨师15名、二级厨师77名、三级及三级以下厨师325名,一级烹调技工11名,提高旅游饮食服务质量和职工钻研烹饪技术的积极性。
  1986年,省旅游局等单位又在三明组织这项活动,参加人员有76人。同年,还选送一批在职干部赴港培训。漳州市旅游局组织各县旅游局、旅游公司、招待所和宾馆的领导,办了2期短训班,学习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和旅游宾馆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崇安县旅游部门对竹排工进行导游知识、涉外纪律、竹排安全等内容的培训。
  1987年,省旅游局先后举办旅游企管人员、财会人员培训班。9月,还组织11名宾馆管理骨干赴港培训2个月。
  1988年,省旅游局组织全省旅游系统96名厨师参加第二次中、高级厨师考核,并开始在旅游行业实行技师聘任制。省旅游干部学校在完成征地、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利用其它单位场所,办起“新旅游工作者”培训班,培训刚进入旅游部门的职工、军转干部和大学毕业生,并配合进行导游员考核等工作。旅游部门还与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企管干部、旅游财会、经理等各类人员的培训进修班。
  厦门宾馆、悦华酒店等专门设立培训部。福州东湖宾馆还组织员工分批到南京金陵饭店跟班培训,新收的合同工未经培训不上岗。
  厦门、泉州、三明等地市旅游部门组织当地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进行培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导游基础知识和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的文件、资料。崇安县旅游部门专门组织40名农民导游员举办培训班,学习了解武夷山概况、武夷诗歌和摩崖石刻介绍、导游概论以及有关的旅游法规。
  11月开始,福建省旅游局组织全省一、二类旅行社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派出27人到上海参加全国导考师资培训班。福州、厦门都先后举办2期考前培训班。全省27家旅行社945名导游员报考,其中141名导游符合免试条件,实际参加考试的695人中合格的607人。
  1989年,福建省旅游局又组织全省旅行社导游人员进行培训,参加国家统一的导游资格考试。当年,全省有1170人参加考试,其中一、二类旅行社参加考试的836名专职、兼职导游,及格率达到87.7%,提高了旅游一线接待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国家旅游局将福建省组织导游统考的经验向全国作了介绍。省旅游局还组织全省旅游系统首届西式烹妊师技术职称考核和高级技师评聘试点。厦门宾馆总厨师长童辉星成为我国旅游行业首批12名高级工人技师之一,12月份到北京参加证书颁发大会。
  1990年,组织旅游涉外饭店服务员技术职称考评,举办2期基建财务和企业财务培训班。省旅游局组织力量制订饭店服务员技术职称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案,在福州外贸中心酒店先行试点。8月,举办服务员技术职称考核评分员培训班,来自福州18家旅游涉外饭店的餐饮、客房、前厅、商务、人事等部门的经理、主管及领班共12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介绍外贸中心酒店的经验,讲解评分标准细则,并到外贸中心酒店和东湖宾馆进行现场观摩评分。随后这些经过培训的业务骨干,分赴全省各地对当地服务员进行考前辅导。通过技术职称考评,广大服务员在业务知识及技能技巧规范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1月,劳动人事部、国家旅游局在厦门召开高级技师聘任试点经验交流会,专门请福建省旅游局介绍搞好饭店服务员技术职称考评工作的经验。
  全省有369人参加1990年一、二类旅行社导游员考试,其中221人取得合格证书;96人参加三类旅行社导游员考试,其中63人取得合格证书。同时,还对1989年取得兼职导游员资格的人员进行换发导游证和续签合同工作。1990年底,全省有966人获得一、二类旅行社导游资格证书,349人获得三类旅行社导游资格证书。
  厦门市旅游局配合厦门旅游职业学校,对该校近2届烹饪班70名毕业生进行考核定级,并成立旅游培训中心,以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为目的,开展短期培训和岗位培训。福州、南平、三明等地市也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训导游人员和服务、财会、统计人员等。
  1991年8月,省旅游局依托华侨大学旅游系,举办为期1个月的首期宣传促销干部培训班。同时,组织全省旅游企业管理干部,用“以会代培”的形式,举办旅游企管干部培训班,重点学习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行业对客人服务的基本标准》和《旅游投诉暂行规定》。11月,省旅游干部学校正式开学,举办首期地市县旅游局长研讨班,聘请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杭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还举办企业管理、旅游统计、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培训班,为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调人旅游系统的干部举办岗前培训班。同时,举行旅游行业首届初级服务员技术职称考评,报考人员1800多人,报考工种有客房、总台、总机、商务、行李、中餐、西餐、酒吧等,考评合格率达95.6%;组织全省旅游系统厨师考核,评出初级厨师654人,中级厨师159人,高级厨师130多人;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有450人,其中288人获得导游资格。
  福建省旅游干部学校承担旅游系统在职干部主要的培训任务。1992年,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其中包括服务员技术职称考评辅导班、导游员培训班、新进旅游系统人员岗前培训班,以及饭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人事部、公关销售部经理培训班,聘请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南开大学旅游系、上海工大旅游教育中心、广州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旅游系、上海交大旅馆管理系、泉州华侨大学旅游系等有关院校的教师来讲课,先后培训旅游系统干部职工362人。至1992年底,有100多名饭店、旅行社干部在厦门旅游培训中心参加经理培训班学习,有610多名厨师和500多名服务员经培训考核,取得各种等级的技术职称,有500多名导游员经过培训,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拿到资格证书。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饭店员工的专业技能,福建省旅游局组织全省旅游涉外饭店600多人参加中级服务员等级考试,192人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其中77人获得资格证书。
  1993年,省旅游干部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7期,其中包括岗前培训班,导游考试辅导班,一、二星饭店和三类旅行社总经理培训班,饭店前厅、公关、财务、工程部培训班等,培训人员746人。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闽讲学。8月,邀请英国南方旅行社协会的创办人克罗斯夫妇到福州,为导游人员讲学;9月,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教授到厦门、南平、三明讲学。还组织饭店总经理20人赴新加坡国际管理培训中心学习1个月。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工人考核条例》和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省旅游局还在全省组织旅游行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考核内容分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部分,有1424人参加考核,其中包括旅游饭店服务类的客房、中餐厅、西餐厅、总台、总机、商务、行李、调酒师等8个工种的初级服务员1337人,烹饪类的西式烹饪和西式面点的初、中级厨师87人。为了搞好这次考核,分别召开各地市旅游局企管、培训工作会议和省属旅游饭店人事培训部经理会议,并举办2期共93人参加的考核培训“辅导员培训班”,通过国家旅游局邀请2名负责考核培训教材编写的教师来为大家上课。辅导员回到各地后,对参加考核的人员进行考前培训。8月至10月,实际操作考核在全省各地陆续进行,近百名评分员都是各饭店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或具有中级职称的服务人员,使实际操作考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以顺利完成。10月底,进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评卷的理论考试。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的合格者有1125人,合格率达79%。省劳动局首先从省旅游局开始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劳动部统一印制、并在全国通用的“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994年,设立省旅游烹饪技术培训中心。省旅游干校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旅游员工近800人。全省有751人参加全国导游考试,其中一、二类社275人,三类社480人。还组织全省中式烹饪师、面点师考核,有213家饭店、宾馆参加。
  1995年,在初、中级人才培育方面,着重抓好旅行社、饭店各类人员岗位培训。2年来,共组织1389名导游员参加考试培训,并组织旅游饭店服务员、厨师、管理人员参加技术等级考试,有2733人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全国旅游行业岗位证书”。还与省教委自学考试办公室联合开办“饭店管理及导游专业”大专学历自学考试教育科目。全省参加学分制自学考试的有1219人次。
  附:省内主要旅游学校(专业)简介
  省内主要有华侨大学旅游系、厦门大学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闽江大学旅游系、省旅游干部学校及福州、厦门两所旅游职业学校等旅游学校(专业)。
  (一)华侨大学旅游系
  福建省最早创办的旅游高等教育基地。
  198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设旅游经济(餐旅企业)管理、导游翻译(英语)2个专业。同年9月,开始招收干部专修生;1987年,旅游经济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88年,开办导游翻译(日本)班,接收日本留学生。
  旅游系设旅游经济(餐旅企业)管理本科、酒店管理专科和导游翻译(英语)专科等3种专业。旅游经济管理本科学制4年,培养精通旅游业务,善于经营管理,胜任餐旅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餐饮管理学、前厅客房管理、旅游经济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财务与会计、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心理学、专业英语等。
  酒店管理专科学制2年,培养胜任旅游饭店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旅游饭店管理、旅游饭店财务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饭店管理心理学、饭店成本控制等。
  导游翻译专科学制2年,培养精通英语,掌握英语导游翻译知识和技能,胜任旅行社、旅游饭店及其它旅游部门导游翻译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英语、导游业务、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公关学、中外历史、国际金融与货币、旅行社业务、旅游法规等。
  系里还设有培训中心,先后为中国旅行社总社、福建省旅游局、福建中旅集团举办过闽南语、英语、印尼语及导游员培训、市场促销培训等多种类型的进修班、短训班、强化班,为省内多家酒店进行过开业岗前培训,逐渐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旅游系办有实验酒吧、标准客房和大华旅行社。实验酒吧创办于1990年12月,面积78平方米,有55个标准座,设值班经理、收银员、主调酒师、副调酒师、服务员、勤杂工等岗位,为旅游经济(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从管理到成本控制,从调酒技术到服务操作的实习场所;标准客房以三星级套房为模本,分为会客厅、卧室和卫生间,面积34.82平方米;大华旅行社为国家三类社,在校内及泉州市内都有办事处,为英语导游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系里还有时装模特队、礼仪小姐队,既服务于社会,又使学生能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社交能力。
  1994年2月,和香港理工学院酒店管理系建立姐妹学校关系,还与国内许多旅行社、旅游饭店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实习基地,拓宽生源和毕业生就业门路。
  该系有在校生336人。至1994年,培养本专科毕业生640名,各种类型的培训生800多名。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专业教师17人,另有外籍教师3人,外聘客座教授3人,客座教师2人,基本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专业教师为核心,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曾到国内外旅游院校或旅游企业进修学习过,获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及省级荣誉称号的4人次,参加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10人次,编写专著、教材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台湾旅游客源入闽的经济效益浅析》获“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当代优秀经济论文二等奖。
  (二)厦门大学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
  1989年5月,在福建省旅游局支持下,厦门大学正式批准历史系开设“旅游与历史文化专门化”,简称“旅游专门化”,学制4年,按本科教学计划实施教学。1993年12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设立旅游管理专业。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主要客源国概况、台港澳概况、中国旅游文化、福建旅游文化、旅游美学、管理学概论、旅游法规、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旅游地理学、导游概论、旅游应用文写作、饭店管理概论、饭店服务与操作、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与营销、旅游会计、国际金融与货币、专业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文打字等。
  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并根据福建省旅游人才需求的重点,加强饭店管理和外语、公共关系、港台及东南亚情况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一专多能”,以适应旅游服务、接待、外联的需要,大部分学生通过国家外语6级考试(研究生水平)。针对旅游学科本身的特点,注重实践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不仅学到旅游理论知识,而且掌握旅游服务操作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西式铺床、中西餐摆台、托盘等操作,每人掌握餐厅折花的品种均在15种以上,有的学生还能在6分钟内折出餐巾花20种。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利用厦大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聘请经济、管理和外文等学科师资,以保证教学质量,还派教师赴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系进修专业课程。为旅游专门化学生开课的教师有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讲师4人,并聘请3位校外专家为兼职副教授,以加强有关课程的教学。还先后聘请北京、上海、台北等地旅游院校的教授和福州、厦门旅游企业的总经理来校开设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材建设上,正式出版了《现代旅游管理》、《旅游学概要》、《现代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原理》、《饭店经营管理》等,还出版了《闽台六亲》、《台湾札记》、《三平史考》、《闽台文化交融史》等作为教学参考书,并编印“主要客源国概况”、“中国旅游文化”、“福建旅游文化”、“台港澳概况”、“旅游饭店服务与操作”、“旅游之由来”、“数说旅游资源”等近10种讲义和参考资料。
  在图书资料与设备建设方面,除购买旅游图书、订阅重要的报刊杂志外,还购置一整套供铺床、托盘、摆台等实际操作用的设备,设有电脑室,配备彩电、录放机、英文打字机等教学设备,并有一整套饭店服务、管理的中、英文电教录像带。
  至1995年底,该专业有4届111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3届75人,大专生1届36人;在校生5届135人,其中本科生4届104人,大专生1届31人。
  (三)福州闽江职业大学旅游系
  1993年4月,省旅游局与闽江大学联办。设酒店管理专业。
  有学生129人,专职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14名;兼职教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旅游概论、饭店管理概论、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英语、日语、酒店营销管理、福建旅游地理、公共关系学、世界经济概论、旅游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系内设有客房实验室、餐饮实验室各1个。
  酒店管理专业还是省教委确定的木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中唯一的旅游专业。
  (四)福州旅游职业学校
  在1985年8月建立的福州第十六中学旅游职业高中的基础上,经省教委批准,于1986年9月与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州市旅游局联合创办的职业中专学校。1991年6月,被省教委指定为福建省国际劳务合作培训中心旅游教学班的依托校。1992年4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
  该校设饭店经营与管理、公共关系、英语导游、外事服务、中西餐烹饪、旅游娱乐业管理、影视表演(播音)艺术、税务与税务代理、旅游财会、电子计算机维修及应用、饭店服务等专业,有旅游教学班26个,在校生1400多人,分别来自全省9地市。1989年,开始承办函大辅导班和旅游英语、旅游经营与管理电大大专班。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专业课教师44人,文化课教师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的29人,专任教师81人,其中79人具有对口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专业课教师的平均教龄达12年,先后有17位教师参加南开大学、深圳大学、上海旅游专科学校等院校培训,并选送推荐优秀毕业生报考上海旅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等院校,定向培养专业课师资。
  校园占地面积52.8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水平的语音室、电子计算机室、英文打字室和模拟餐厅、模拟客房、中西餐操作室、形体练功厅、电脑网络教室等教学设施。图书馆存书6万多册。
  1985年以来,自编《福州旅游资料》、《旅游经济学》、《福建乡土历史》(一)(二)、《中国旅游地理》、《福建旅游地理》、《福建地理与福州地理》、《英语听力练习系列》⑴⑵⑶⑷、《导游英语》等专业教材和补充教材15种。
  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各种实践技能训练和实习平均占总课时数48%。其中服务、烹饪两专业分别达53%和59%,学生均能熟练掌握打字、电脑、餐厅、客房服务、烹饪技术等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1990年,该校2位同学在全国旅游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庐山杯”旅游服务知识技能竞赛中,双获“优秀选手奖”,其中1人还获得全能第3名和中餐摆台优秀奖,福州旅游职业学校因此荣获国家教委职教司、国家旅游局人教司等5个单位联合颁发的“伯乐奖”。此外,该校还有学生和毕业生分别获得’93全国西餐摆台技术能手、’95全国石艺杯国内旅游导游大赛“十佳”导游员、’95全国旅游行业青工能手、’95省职专生专业知识技能电视大赛旅游专业第一名等称号。
  毕业学生2378人,其中旅游职业中专毕业生2061人,旅游职高毕业生317人,分别被旅行社、旅游饭店及其它旅游单位录用,录用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70%以上,不少毕业生已担任部门经理、主任及业务主管等职务。
  几年来,该校还为福州及连江、福鼎、平潭、闽侯、武夷山等地旅游局和旅行社、饭店开办38期导游员、服务员培训班,培训学员2286人。
  李岚清副总理及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代表团,先后到校考察,《光明日报》等境内外新闻单位对该校采取知识型与技能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加以肯定。
  (五)厦门旅游职业学校
  前身是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厦门同文书院,又先后易名为思明中学、厦门第七中学、同文中学。1980年2月,该校首先创办旅游职业高中班;1984年,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厦门旅游职业中学”;1985年9月,经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该校成为全省首批试办职业中专班的6所学校之一,并更名为“厦门旅游职业学校”。1991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认定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
  该校1986年起面向全省招生。先后开设:饭店管理、饭店餐厅服务、导游、旅游公关、空中乘务、旅游财会、旅游设备管理、烹饪、金融、合资财会等专业。有职业中专班15个,职业高中班8个(含在集美中学开办的旅游管理、烹饪2个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教职员工170人,其中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45人,专业教师34人。
  学校占地16655平方米,建筑面积12681平方米。1984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拨款120万元兴建一座造型新颖、壮观实用的教学大楼,设有多功能语言室、英文打字室、烹饪实习室、白案实习室、形体训练室、电脑室(配备PC286和PC386电脑32台)、录放像室等。图书馆藏书6万多册。学校所属教学实习基地——厦门教育宾馆拥有客房54间,床位120多个。
  该校编写的《旅游概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中等旅游学校通用教材;《英汉饭店酒楼分类词汇》、《厦门概览》(英文版)、《厦门名胜诗词楹联》等书由厦门鹭江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还编写(旅游美学》、《国外风情录》、《导游员培训教材》、《旅游饭店服务培训手册》、《旅游英语》等十几种教材和资料。
  13年来,向全省输送毕业生2484人,其中旅游专业的1045人,烹饪专业的387人,金融财会专业的629人。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有50余人经国家统考后,进入高一级院校深造。据不完全统计,在饭店、旅行社担任主管、部门经理等职的达200多人。1991年5月,全国27个省市职业中学、旅游学校举行“太湖杯”烹饪大赛,该校2名学生分获二等奖、三等奖。1992年底,该校毕业生中2人获厦门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技术状元称号,7人获技术能手称号。
  为挖掘办学潜力,服务社会,先后为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石狮、莆田、汕头等地培训导游员、饭店服务员3400多人,并派出专业教师为厦门市涉外饭店进行短期授课,有2800多人参加学习。
  (六)福建省旅游干部学校
  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直属于福建省旅游局的一所成人教育培训学校,为主培训全省旅游系统特别是旅游饭店、旅行社及其它旅游企业在职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服务人员。
  该校位于福州市杨桥西路福一街,1989年末动工兴建,1991年底落成开学。
  有教职员工30多人,教学楼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有梯形教室、教学用多功能厅、学员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学员用客房、外聘教师标准客房等,电化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正在筹建中,年培训能力500人以上。
  先后举办全省地市县旅游局长研讨班,旅游饭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人事培训部、公共销售部等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旅游饭店中级服务员资格考核师资培训班,旅行社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培训班等,培训旅游系统员工600多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