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602
颗粒名称: 三、企业改革
分类号: F592.7
页数: 2
页码: 222-223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福建省1989年,在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的同时,福建省旅游部门还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逐渐转变职能,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加强对当地旅游经营活动的宏观调控。省旅游局成立福建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厦门成立厦门市旅游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福州市旅游局与所属各企业签订经营承包责任制合同书,调动各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福州旅游公司车队采取租赁承包经营的方式,既加快还本折旧,又提高经济效益。接着,相继成立省中旅企业集团公司和福建旅游企业集团公司,使旅游企业逐渐走向集团化。石狮中旅社综合改革试点成功后,又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旅游业 企业改革

内容

1989年,在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的同时,福建省旅游部门还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逐渐转变职能,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加强对当地旅游经营活动的宏观调控。省旅游局成立福建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厦门成立厦门市旅游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福州市旅游局与所属各企业签订经营承包责任制合同书,调动各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福州旅游公司车队采取租赁承包经营的方式,既加快还本折旧,又提高经济效益。接着,相继成立省中旅企业集团公司和福建旅游企业集团公司,使旅游企业逐渐走向集团化。
  1992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对旅游行业改革做了部署,要求各地各单位加快改革步伐,努力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大胆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全员劳动合同制等改革措施,加强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省中旅集团作为省里10个实行综合改革试点的企业,提出“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因社制宜”的改革总体方针,以石狮中旅社为试点,推动集团的改革工作。集团的14个主体单位和直属公司全部实行以转换经营机制为主的综合改革,全部推行岗位劳动责任制。石狮中旅社综合改革试点成功后,又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全省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2年,直接创利1亿元,比1991年增长20%。有33家旅游企业列人福建省首次第三产业规模排名前300名,福建中旅集团名列旅游服务业的第1名,厦门东海大厦酒店和闽都大厦分获饮食业和服务业第1名,增强了旅游企业的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
  1993年3月,在宁德召开全省旅游企业管理干部会议。5月,在湄洲岛召开福州、厦门、泉州、南平、龙岩等5地市旅游局长会议,专门研究加快改革步伐,加强行业管理,简政放权,整顿旅游市场等问题。
  福建省旅游管理部门还注意为旅游企业搞好服务,帮助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多次与财政、物价、电力、交通等部门联系,就向饭店征收机场建设基金和副食品税、涉外饭店用电要付外汇券以及开征旅游接待车辆公路基金等问题进行协商,使福州市向市内各宾馆、饭店开征的机场建设基金和副食品调节基金的征收比例由原来的10%调低到3%,为旅游企业减轻了负担。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