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市场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5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市场开发
分类号: F592.3
页数: 36
页码: 173-20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1987年,福建省旅游部门提出“远广交,近开拓”的市场开发方针,“近开拓”就是把港澳台和日本、东南亚作为旅游开拓的重点,“远广交”则是指在北美、澳大利亚和西、北欧等地,广交朋友,扩大影响,招徕客源。1991年,又提出“以台湾市场为主体,以港澳和东南亚市场为两翼,以日本、西欧、北美市场为辅助,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客源开发主导思想。在大力开发国际客源市场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组织省内居民到国内和境外旅游。
关键词: 福建省 市场 开发

内容

福建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背景,决定福建国际旅游的客源,主要来自邻近的香港、台湾和日本、东南亚等地。1987年,福建省旅游部门提出“远广交,近开拓”的市场开发方针,“近开拓”就是把港澳台和日本、东南亚作为旅游开拓的重点,“远广交”则是指在北美、澳大利亚和西、北欧等地,广交朋友,扩大影响,招徕客源。1991年,又提出“以台湾市场为主体,以港澳和东南亚市场为两翼,以日本、西欧、北美市场为辅助,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客源开发主导思想。
  在大力开发国际客源市场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组织省内居民到国内和境外旅游。
  第一节 境外市场
  福建省的境外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华人。
  1987年以前,港澳是本省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每年来闽的港澳游客都占来闽境外游客总数的65%左右;1988年开始,台湾市场异军突起,一度超过港澳市场。在外国人客源中,来自东南亚的华人占大多数;华侨则因为统计口径的变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88年,来闽的境外旅游者,除台胞人数增长迅速外,港澳同胞仅增长2.4%,外国人则下降5.6%。1990年,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单一的矛盾仍然突出,来闽台胞人数大幅度上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可是来闽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的总人数还比不上1985年,其中外国人比1986年、1987年、1988年都少,华侨比1980年少,港澳同胞比1985年少。
  1991年,全省接待台胞人次下降22.2%,自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因此比上年减少3.1%,台胞在全省旅游接待总数中的比重也下降到41.1%;但接待外国人首次突破10万人次大关。1992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比上年增长18.96%,其中外国人增长30.19%,台胞增长18.19%,港澳同胞增长14.32%。1993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又比上年增长7.88%。由于加强对东南亚、日本等主要客源市场的开拓,来闽的外国旅游者增长21.35%,占境外旅游者总数的21.92%,其中东南亚游客仍占大多数,达13.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5%,约占来闽的外国游客总数的68.67%;来闽的台湾同胞增长4.42%,占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总数的39.53%,接近当年全国接待台胞总数的1/4,仍是福建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港澳同胞增长6.61%,占境外旅游者总数的36.39%。
  1994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84.45万人次,324万人天,分别比上年下降4.07%和14.95%;平均停留3.84天,比上年减少0.49天。其中外国人19.93万人次(70.73万人天,平均停留3.55天),增长3.31%;华侨2.9万人次(9.28万、天,平均停留3.2天)增长53.31%;港澳同胞34.39万人次(130.7万人天,平均停留3.8天)增长7.34%;台胞27.22万人次(113.29万人天,平均停留4.16天),下降21.79%,使接待境外旅游者总数因此下降。
  1995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首次突破90万人次大关,比上年增长7.3%,其中外国人首次突破20万大关,增长12.4%;美国继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印尼之后,成为我省第5个超过1万人次的外国人客源市场。此外,接待华侨增长13.2%;港澳同胞增长15.7%,达历史最好水平;台胞则继续下降,下降幅度达7.6%,在我省接待的境外旅游者中的比例也从1990年的51.3%下降到28%。
  各地市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升的少降的多,其中福州127669人次,比上年减少1.55%;厦门254409人次,增加10.4%;泉州348153人次,增加12.78%,约占全省旅游接待总数的38.41%;漳州24745人次,减少15.22%;莆田77556人次,减少13.89%;南平62237人次,增加48.77%,是各地市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三明2299人次,减少5.39%;龙岩4701人次,减少23.25%;宁德4637人次,减少23.18%。
  一、台湾地区
  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大小岛屿80多个,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100多万。其中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快速发展。
  台湾人出境旅游发展迅猛。1979年,开放出岛观光,当年有31.2万人出岛旅游。1994年,出岛旅游者达474.4万人次,旅游支出72.26亿美元。1995年,出岛旅游人数达518.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6%;旅游支出85.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5%,居世界第10位;其中在亚洲地区旅游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占出境旅游总人数的79.1%(1994年为83.5%)。出境旅游目的地依次为香港(190.96万人次)、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由于人为阻隔,台湾赴大陆旅游从1987年才开始发展,客源结构经历由探亲为主到探亲、观光结合;以商务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不断增加。1995年,来大陆旅游的台胞达153.23万人次。
  福建省旅游部门对开辟台湾客源市场做了大量工作。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放宽对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限制,省旅游局马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台胞回乡探亲、观光,并召开全省旅游系统接待台胞工作座谈会,落实接待措施,还先后邀请与台湾有密切关系的香港港台旅行社同业商会、香港国际华商观光协会、港台旅游协会以及台湾34家旅行社等单位,来闽考察旅游设施,洽谈有关台胞接待等方面业务。泉州等地组织搜集与台湾有关的寺庙、宗族移民、祖居祖祠等方面的资料,为招徕台胞探亲寻祖、观光旅游提供依据。1988年4月,组织台胞探亲团一行99人由台北机场起飞,经香港启德机场转机直达福州空港口岸,在义序边防检查站签发《台湾同胞旅行证明》后,前往莆田湄洲湾妈祖庙进香,这样节省了台胞赴大陆探亲旅游的时间和费用。1988年,来闽探亲旅游的台胞达14万多人次,是1987年的近10倍,占当年全省对外接待总数的27.9%;1990年,达36.28万人次,超过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的一半以上,约占当年大陆接待台胞总数的38.27%,台湾成为福建省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
  进入90年代以后,台湾客源市场年青化趋势明显,以探亲旅游为目的的相对减少,商务客人增多,散客增多。1991年3月27日,台胞赴湄洲岛朝拜返回,在涵江附近因车祸死亡19人,给死难者及其亲属造成巨大不幸,也大大影响台胞来闽旅游的积极性。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生日,上湄洲岛朝拜的台胞从上年的2000多人下降到100多人。来闽台胞自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994年,又发生浙江“千岛湖事件”,加上客源分流等方面的原因,来闽台胞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95年,来闽台胞只占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总数的27.78%,占大陆接待台胞总数的16.4%。
  “八五”期间,福建接待台湾同胞数约占全省接待境外游客总数的36%,约占全国接待台胞总数的22.15%。
  二、港澳地区
  港澳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在旅游人数统计中习惯于合并计算。港澳客源市场一直是本省主要的客源市场。1987年以前,来闽的港澳游客都占本省接待境外游客总数的60%以上。1988年以后,台湾市场崛起,在1990年至1993年间,在市场占有量上超过港澳市场,形成平分秋色的局面。90年代,港澳市场的总趋势是稳步向前,1994年以后,又超过台湾,重新成为福建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1995年,到大陆内地旅游的港澳游客达4038.4万人次,其中来闽的港澳游客达39.8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总数的43.9%。
  三、东南亚地区
  从地理概念上来说,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5个国家,是闽籍华人最集中的地方,其总数超过800万人,是福建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1995年,来闽旅游人数达14.83万人次,分别占当年来闽的境外游客和外国游客总数的16.36%和66.17%。来闽的东南亚游客也以当地的华侨、华人为主。来闽形式由团队逐渐向散客化转变;来闽目的更加多样化,由探亲访友转向观光旅游,再转向投资贸易。
  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首都新加坡城是世界第二大港和亚洲、欧洲和大洋洲重要的航空中心,也是名列世界第四的国际金融中心。全国面积622.6平方公里,人口280万人,其中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5%。1990年10月3日,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加坡人均收人超过1.2万美元,公民每年有带薪假期14~21天,加上出国手续简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已把出国旅游当成生活的组成部分。1993年,出国旅游人数215.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80%,是世界上外出旅行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1995年,出国旅游支出达41.13亿美元,居世界第19位。新加坡的出国旅行仍以近距离为主,其中85%在东盟地区流动,第一大目的地是马来西亚,其次是泰国和香港地区。出境旅游的趋势是:由团队向散客转化;增加出国次数,减少停留天数;趋向于单一目的地,尤其在亚洲旅行,每次多去一个目的地国;寻求有冒险性的目的地和旅游项目。
  早在宋代,新加坡就有华侨的足迹。新加坡的华人、华侨中,祖籍福建的占45%,约90万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闽南人。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当地华侨全部成为新加坡公民。
  1995年,新加坡来华旅游人数达到26.15万人,在中国的外国人客源市场中列第6位。其中来闽旅游人数达6.08万人次,约占其来华旅游人数的23.26%,—直是本省最大的外国人客源市场。而且在外国游客中,新加坡游客的总消费水平最高,每人每天平均花费超过100美元,仅次于日本游客;因停留天数多,总花费列第一位。来闽游客仍以中、老年华人为主,除探亲寻根、观光游览外,90年代以来为商务目的来华、来闽的人数明显增加;此外旅行团逐渐缩小,散客和回头客明显增多,而停留天数则略有下降。
  马来西亚由马来半岛上的11个州(简称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和沙巴2个州(简称东马)组成,面积32.%万平方公里,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民族有马来族、华族和印巴族,人口1736多万人,其中华人占32.5%,约560多万人。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经济发展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东盟5国中仅次于新加坡。1974年5月31日同中国建交。
  由于国民手中可供自由支配的金钱增加,加上每年平均有21天假期,是亚洲地区最长的,马来西亚正成为发展很快的新的客源市场。90年代以来每年出国旅游人数都超出100万人,1992年达到110万人(不包括由陆路去泰国和新加坡当天往返的),其中60%是区域性旅游。出游形式以团体包价旅游为主,学校寒暑假、圣诞节、新年及其它节假日是人们外出旅游的旺季。为了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政府实行不鼓励公民出国旅游的政策。1995年,国际旅游支出17.91亿美元,居世界第29位。
  福建与马来西亚很早就有贸易往来。现在马来西亚的福建籍华人华侨约有25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祖籍闽南,在沙捞越洲的古晋等地则以祖籍福州的居多。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绝大部分华侨加入当地国籍。
  1974年,中马建立外交关系,但多年来仅限于政府官方间的往来。马来西亚对本国公民访华加以限制,只允许60岁以上者,为探亲、商务、医疗等原因访华,来华人数很少。1989年5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来华旅游的年龄限制放宽到30岁以上,但又规定旅华必须参加10人以上的旅行团,在华停留不超过14天,只能由已注册的旅行商负责办理旅行手续,安排旅华日程,当年来华旅游人数达到1万人。1990年8月,马来西亚解除以往旅华的全部限制,当年来华游客达3.7万人次,1991年猛增至9.94万人次,1995年增加到25.18万人次,在中国的外国人客源市场中列第7位。
  1995年,马来西亚来闽旅游者达4.8万人次,约占其来华人数的19.05%,在来闽外国人中超过日本,仅次于新加坡。随着中马关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游客的来闽目的已由单一的寻根访祖、观光游览,扩大到投资贸易,但其平均消费水准低于新加坡、印尼,逗留时间也出现缩短趋势,一般在12天左右。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州南部,由地跨赤道的1.3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194.4万多平方公里,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雅加达。人口1912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印尼人,有爪哇、巽他、马都拉等100多个民族。绝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印尼政府1950年4月13日同中国建交;1967年10月23日,宣布关闭驻华使馆,并要求中国政府10月30日前关闭驻印尼使馆和各领事馆;1990年8月8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
  印尼是华侨出国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的国家。全印尼华人(包括华侨、华裔)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约600万人),其中保留中国籍的华侨不到3%。祖籍福建的华侨、华人约占华人总数的55%,约330万人左右,原籍大多数是闽南的,也有不少祖籍是福清的。
  印尼每年约有90多万人出国旅行,主要目的地是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旅游者以侨居印尼的移民和半居留公民为主,出访的主要目的是参观旅游和探亲访友。1995年,国际旅游支出21.98亿美元,居世界第27位。
  印尼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印尼政府对其公民到中国旅行采取逐步放宽的政策,来华人数增长很快,1995年达到13.28万人,其中来闽旅游者达1.65万人次,约占其来华人数的12.39%,在本省的外国客源市场中排在菲律宾之后,名列第5位。
  印尼虽然不是富国,但印尼华人有较高的经济地位,来华来闽的印尼游客又大都是华人,所以他们来闽旅游的消费水平在东南亚各国中仅次于新加坡。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改善,印尼游客的来闽目的也从单纯的探亲访友、寻根谒祖逐步发展到投资贸易。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部,由7100个大小岛屿组成。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首都马尼拉。人口6430多万人,居民大多信天主教。1975年6月9日与中国建交。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50美元,近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国人口中,年均收人3600美元的中产阶级约占30%,是潜在的客源市场。
  菲律宾的出境旅游市场具有相当规模,其旅行社无论在数量和营业额等方面都在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之上。1992年,菲律宾出国旅行人数达到110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劳务出口或外出找工作及度假旅行。多数第一次出国的人喜欢先去香港地区,然后是日本、新加坡和泰国曼谷。
  中国人移居菲律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高宗龙朔辛酉年(661年)。经过1000多年的互相融合,菲律宾人中约20%有中国血统。前总统马科斯和科•阿基诺都是祖籍福建的华裔。菲律宾的闽籍华人、华侨约有9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祖籍在晋江、南安、惠安、泉州等地。
  菲律宾来华人数增长较快,1988年为7.1万人次,1992年为13.9万人次,1995年已达21.97万人次,在中国的外国人客源市场中列第8位。
  菲律宾来闽人数,1991年为1.4万人次,1992年增加到1.8万人次,1995年为2万人次,约占其来华人数的9.2%,在本省的外国客源市场中排在日本之后,列第4位。从客源结构看,来闽的菲律宾游客中几乎都是中老年华人,其主要目的是探亲寻根。
  泰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中部和马来半岛北部,国土面积51.4万平方公里,首都曼谷。全国人口5780多万人,其中泰族约占40%,老挝族约占35%,泰籍华人华侨约占总人口的13%。佛教(小乘教)为国教。199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315美元。1975年7月1日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兴阶层越来越热衷于出国旅游,在国外的开销也越来越大。1995年,出国旅游人数167万人次,旅游支出34.03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
  泰国的华人华侨有470多万人,90%以上已入泰籍,其中祖籍福建的约占8%,有37万多人。
  1982年至1985年,泰国每年来华人数都在2万人上下。1986年后,有所突破,1991年,达到8.86万人次;1992年,猛增到14.72万人次;1995年,为17.33万人次,在来华的外国客源市场中列第10位。来华游客以泰籍华人为主,其中以探亲为目的的占一半。
  在泰国来华旅游人数出现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来闽旅游人数却一直在3500人次左右徘徊,1991年是3350人次,1992年是3908人次,1995年只有2775人次,仅占其来华人数的1.6%。
  四、日本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岛国,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数百个小岛组成,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本州岛占60%。人口12430多万人,基本是单一的大和民族,大多数人信奉神道和佛教。
  日本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8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1972年9月29日,与中国建交。
  由于经济迅速发展,旅游已成为日本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政府为缓解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压力,也鼓励国民出国旅游。日本71%的出国旅游者集中于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以大阪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部地区。1992年,日本出国旅游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达1180.3万人,旅游支出达268.41亿美元,人均在国外花销达2428美元。1995年,出国旅游人数增加到1529.8万人,旅游支出367.37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日本人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青年特别是女青年的出国旅游人数增长幅度很大。随着劳动时间缩短,休假时间延长,人们出外旅游的时间选择更加灵活,旅行季节也相应延长。主要旅行目的地依次为夏威夷、韩国、美国大陆、香港地区、中国、新加坡等。
  来华的日本人仍以中、老年人为主,但青、少年修学旅行人数正逐年增加。1995年,来华日本游客达130.52万人次,比上年増长14.4%,在中国的外国人客源市场中列第1位。
  日本(尤其是冲绳、长崎等地)与福建的关系较为密切。明代琉球是中国的属地,当时福建往东南亚谋生的人多在琉球中转。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元璋派遣闽人三十六姓到琉球定居开发。这些人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族谱。当时,到福州贸易经商的琉球人也不少,福州还有琉球馆、琉球墓的遗址。
  1995年,来闽的日本游客达40185人次,比上年增长17.2%,在福建的外国人旅游客源市场中列第3位,但仅占其来华旅游人数的3%。
  五、北美地区
  北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仅次于西欧,加勒比海沿岸是继地中海之后新兴的海滨旅游地。这里既有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又有后来移入的白种人、黑种人和各种族通婚后的混血人种,反映了移民大陆的特点。操日耳曼语和拉丁语,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虽然离中国较远,也是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美国来闽人数也在逐渐增长。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大陆南部,此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面积936.31万平方公里,划分为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人口25500多万人,其中白人占80%,黑人占11.6%,通用英语。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其次是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1979年1月1日,与中国建交。
  1992年,美国家庭度假旅游达9410万人次,出国旅游人数达4490万人次,其中去邻近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有2920万人次;出国旅游者在国外花费563亿美元。美国84%的出国旅游者来自加利福尼亚等12个州,其中加州占18%,纽约州占14%,然后依次是佛罗里达、马里兰、伊利诺斯、新泽西和德克萨斯州等。1995年,出国旅游人数达5000万人次,旅游支出448.25亿美元,同居世界第2位。
  1995年,美国来华旅游者达51.49万人次,在中国的外国人旅游客源市场中列第3位,其中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华的中老年人,属中上阶层,经济富裕,出国旅游一般不受经济萧条等因素的影响,在华旅游的平均花费超过日本、独联体等国游客。随着中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来华进行商务活动的美国人越来越多。
  1995年,来闽的美国游客达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但只占其来华旅游人数的2.2%。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面积997.6万平方公里,首都渥太华。人口274(3多万人,其中英裔居民占43.8%,法裔居民占26.7%,其次是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等欧洲人后裔和土著人。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47.3%的居民信天主教,41.2%的居民信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970年10月13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出国旅游1750万人次,出国旅游花费94.84亿美元,居世界第9位,均比上年下降。客源主要来自安大略、魁北克、不列颠哥伦比亚等3个相对富裕的省。加拿大人的旅游流向是大股流向美国,小股流向海外,依次为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意大利、香港地区、德国、西班牙、瑞士、牙买加、中国等。
  1995年,加拿大来华旅游者达12.88万人次,其中商务旅游者占45%左右;来闽人数1734人次,比上年下降17.8%,只相当于其来华旅游人数的1.3%。
  六、西欧地区
  西欧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地区。其中,有旅游业发展较早的英国、法国,文明古国希腊和意大利,“旅游王国”西班牙,“世界公园”瑞士等。地中海沿岸还是开发最早、最发达的海滨旅游地。绝大多数居民为欧罗巴人种(白种人),讲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拉丁语和斯拉夫语,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因地理、文化、了解等方面的原因,这个地区来闽旅游者较少,开发潜力很大。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不列颠岛、爱尔兰东北部以及附近的5500多个小岛组成。人口5600多万人,其中英格兰人占83.1%,全境通用英语。首都伦敦。1954年6月17日,与中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5年,出国旅游人数达4170万人次,居世界第3位,其中大多数去欧洲近邻国家和地中海国家。出国旅游目的地依次为法国(1164万人次)、西班牙(807万人次)、美国(292万人次)、爱尔兰(267万人次)、希腊、意大利和德国;远东地区主要去香港地区、印度、日本、泰国和中国。出国旅游花费246.25亿美元,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4位。50%以上的出国旅游者来自英格兰。
  1994年,来华旅游者达16.7万人次,1995年,达18.49万人次,其中商务旅游者占40%左右,是欧洲来华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的外国人客源市场中列第9位。
  1995年,来闽旅游者为2567人次,比上年增长7.5%,占其来华旅游人数的1.4%。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原分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统一。1972年10月11日,西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德国是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之一,其出国旅游者集中在以慕尼黑、斯图加特为主的南部地区,从法兰克福至鲁尔区的中部地区,汉诺威至汉堡一线。1995年,出国旅游者7490万人次,在国外花费473亿美元,同居世界第1位。出国旅游目的地主要在欧洲,依次为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瑞士、荷兰、希腊;去欧洲以外国家的游客主要是去美国、土耳其和加拿大;去亚洲国家和地区(土耳其除外)的游客人数依次为泰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日本和菲律宾。
  1995年,来华游客16.65万人次,在欧洲仅次于英国,其中商务旅游者大幅增长。来闽游客2724人次,比上年增长29.4%,占其来华游客人数的1.6%。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人口5500多万人,其中法兰西人占90%,90%的人信奉天主教,法语为国语,首都巴黎。1964年1月27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法国1/3的出国旅游者来自巴黎地区。1995年,出国旅游人数为1650万人,其中大部分以度假休闲为目的;国际旅游支出160.38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76.3%的出国旅游者在欧洲地区旅游,出国旅游目的地依次为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瑞士、希腊等,中国排在第16位。
  1995年,来华旅游者11.85万人次,团体旅游者比例增大;其中来闽1416人次,仅占其来华旅游人数的1.2%。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首都罗马,意大利语为国语。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70年11月6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意大利出国旅游者1600万人,在国外花费124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旅游目的地以周边国家为主,85.4%的人在欧洲地区旅行,出国旅游目的地依次为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英国、德国、希腊、瑞士等,中国排在第19位。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旅游者一般喜欢乘飞机旅行,并讲究旅馆的设施,而年龄介于40~55之间的游客,则喜欢包价旅游,他们对富于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或自然环境比较感兴趣。旅游方式主要是单独出行,约占80%;其余20%由12个大旅行社组织。做中国生意的主要旅行社都集中在罗马和米兰地区。
  1995年来华旅游者共计6.37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属收入较高阶层,商务旅游者在35%以上。来闽旅游人数为952人,比上年下降6.6%。
  七、其他国家和地区
  韩国面积99236平方公里,人口4370多万人。6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迅速。1992年8月24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韩国从1987年开始放宽海外旅行限制。1989年1月,实行海外旅行自由化,出国旅行人数逐年增加。1990年突破百万大关;1992年,突破200万大关;1994年,突破300万大关;1995年,达381.9万人次。旅游支出59.2亿美元,居世界第13位,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的旅游客源输出国。出境旅游者以男性和有职业者为主,亚洲仍为主要目的地。出国旅游目的地依次为日木(100万人次)、美国(65.8万人次)、中国、泰国(30.7万人次)、香港地区(22.6万人次)、台湾地区(12.8万人次)等。除观光旅游外,商务旅行、体冇旅行、会议旅行、奖励旅行等部有很大发展,旅行方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1994年,韩国政府相继放宽对政府公务员个人海外观光和对其公民旅华的限制,来华旅游者达到34.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2%。1995年,来华旅游人数又比上年增长55.6%,在中国的外国人客源市场中超过美国和俄罗斯,仅次于日本,达到52.95万人次。
  韩国有朱熹后裔14万人,还有不少朱子学研究者。1990年以来多次到闽寻根考察。来闽进行商务活动的韩国人也在增加。1994年,来闽韩国游客为2167人次,仅占当年韩国来华游客总数的0.64%。
  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已经独立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独联体各国旅游组织,均有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原苏联旅游业完整性的意愿。该地区的旅游业务(主要是原国际旅行社系统)基本上仍按统一原则运转,但各国旅游组织之间已从过去的那种纵向的、行政的隶属关系变成横向的、各企业或地区之间的互利协作关系。
  出国旅行在原苏联已经形成一种传统。过去这一地区的居民出国一般以度假为主,其中95%在西欧、60%在“经互会”国家旅行。苏联解体后出国旅游已改变原来的职工福利性质,从局限于欧洲向亚洲、美洲分流,从度假为主转向多目的,特别是购物已成为出国者考虑命行目的地的重要因素。1994年,俄罗斯有1020.45万人次到国外旅行,比上年增长11.1%。旅行距离更远,散客仍是主流,赴独联体其它国家和波罗地海三国的占45.7%,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数依次为:土耳其、中国、德国、波兰、芬兰、蒙古、美国、阿联酋和日本。
  俄罗斯来华旅游人数增长很快。1991年28.5万人次,1994年较之增长1倍多,达58.75万次。1995年为48.93万人次,仅次于日本、韩国和美国。1995年,独联体其它国家来华人数在2万人次以上的还有哈萨克斯坦(9.9万人次)、吉尔吉斯(3.4万人次)。1995年,独联体国家来闽人数为325人次。
  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主要由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组成,面积768.23万平方公里,首都堪培拉。人口1750多万人,其中95%是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98%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教,通用英语。1972年12月21日,与中国建交。
  1993年,出国旅游共226.72万人次,旅游目的地依次为新西兰、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香港和新加坡。1994年,市场格局不变,市场需求有明显变化:逗留天数缩短,度假游客增加,散客、小包价旅行团上升。1995年,短期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很快,出境旅游的主要地区依次为东南亚(占总数的23%)、大洋洲(占22%)、欧洲(占21%)、美洲(占15%)、东北亚(含中国、香港地区、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占11%);国际旅游支出45.74亿美元,占世界第17位。
  1995年,来华旅游者达12.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1%,其来华旅游人数增长幅度逐渐趋于平稳,过境、短程旅游增多,旅游需求趋向多样化、特殊化。来闽旅游者1776人次,占其来华旅游人数的1.4%。
  第二节 宣传促销
  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随着旅游客源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而逐渐引起重视的。开放之初,5000年的东方文明古国刚揭开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众多的西方旅游者;隔绝多年的海外华人也急着回来探亲访友、寻根谒祖。刚起步的中国旅游业,以有限的接待条件承受了第一阵来华旅游热潮。“六五”期间,本省各主要风景区都编印了中外文对照的导游小册子,还以挂历、宣传画、展览等形式对外介绍木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条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下放外联权和签证通知权以后,有关旅游单位改变等客上门的老作风,积极对外招徕组团,并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吸引境外旅游者来闽旅游。在宣传手段上,逐渐用“新三件”(电影、幻灯、录像)代替“老三件”(导游图、明信片、景点简介);而且走出国门举办旅游展览,洽谈旅游业务,或在境外设立办事机构,直接在客源市场招徕促销;还邀请境外旅游界、新闻界等有关人士来闽游览考察,借助外力开展旅游宣传。1990年以后,经常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扩大旅游业的社会影响。
  同时,国内旅游兴起,对国内客源市场特别是“境外游”客源市场的宣传招徕工作也摆上旅行社的议事日程,宣传形式以电视广告和报刊广告为主。
  一、印刷品
  印刷品是旅游宣传的基本手段。
  民国23年(1934年),福建省建设厅指令崇建公路工程处与崇安县合作编印《武夷山游览指南》。民国31年(1942年),编辑出版《武夷山的茶与风景》。
  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旅游宣传品是景点简介和导游图等,还有介绍各地风景名胜的出版物。如1980年后陆续出版《武夷山水》、《厦门风光》、《福州胜景》、《泉州名胜古迹》、《鼓山胜迹》、《鼓山摩崖石刻》、《武夷诗词选》、《泉州名胜诗词选》、《福建菜谱》等旅游书籍。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本省有各种导游图、景点交通图14种,旅游明信片3种、旅游画册1种,但都只是中文的。1984年,全省的旅游宣传品有近百种、200多万份(册),当年编印的有《福建旅游指南》(中、英文版)、《导游荟萃》丛书和内部读物《旅游漫谈》等。
  福州市旅游局编印的《中国游•福州》、武夷山管理局编印的《武夷千秋纪文选》、南平地区旅游局编印的《中国游•武夷山》和《武夷山水〉、厦门市旅游局编印的《中国游•厦门》和《八闽之旅》、莆田市旅游局编印的《妈祖庙》、惠安县旅游局编印的《惠安》、将乐县旅游局编印的《玉华洞》、南平市旅游局编印的《茫荡山》和福州、厦门、漳州、三明、龙岩编印的当地导游图,以及中国青年旅行社厦门支社的《旅游线路推荐》、中国国际旅行社福州分社的《中国福建》和福州温泉大厦、外贸中心酒店、东山华福酒店编印的饭店简介等,分别在1986年至1988年的两次全省旅游宣传品评比中获优秀奖。省旅游部门还印制《福建之旅〉(日文版)、《龙在福建》等旅游宣传品。
  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福建旅游大全》,出版福建风光名信片,并与香港合作编印《中国游•福建特辑》和福州、厦门、武夷山专辑,以及《台湾同胞回乡探亲指南》,系统进行旅游宣传。《福建旅游指南》(中英文版)获全省首次对宣传品展览一等奖。有不少旅游图书出版,如1986年出版《八闽景物诗选》、《八闽揽胜》(上)、《碧水丹山话武夷》,1987年出版的《福建石林》、《美哉!武夷山》、《福建铁路风光》,1988年出版的《福建名胜同典》、《实用导游——福州》,1989年出版的《实用导游——武夷山》、《鲤鱼溪诗文选》,1990年出版的《太姥诗文集》和大型风光摄影画册《武夷山》,等等。
  1991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彭一万编写的《厦门旅游指南》。1992年,福建省旅游局与中国旅游出版社、香港旅游画报社等单位合作,联合编辑的《中国旅游》画刊福建专辑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内杂志》福建专辑等4木画册,在国际航班和旅游展览会上分发。厦门、漳州、三明和龙岩的旅游部编写《食在厦门》、《美食指南》、《漳州旅游》、《武夷之旅手册》、《武夷山旅游指南》,《闽西之旅》,《客家风情》、《绿之旅》等。
  1993年,印制“’93福建山水风光旅游年”画册,还与香港《中国旅游》画报社合作编印出版了福建专辑。泰宁旅游部门编写了《中国•金湖》(汉英对照本,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等。
  1994年,编撰出版《莆田妈祖文化旅游》(汉英对照本)、《妈祖的故乡》画册和《金湖春韵》游记选等。5月,福建省旅游局与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福建游”专辑,是该社《中国旅游彩色文库》系列的第1本画册。
  在福建省第二届对外出版物展览上,福建省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中国旅游•福建专号》第161期等获优秀作品二等奖。
  二、声像制品
  声像制品在旅游宣传上以直观形象取胜。
  1978年,香港凤凰影业公司到福州、武夷山等地拍摄名为《武夷山下》的影片,介绍福建的风光物产。1980年6月,武夷山管理局邀请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联合摄制风光片《武夷奇秀》。1982年,拍摄《厦门风貌》、《闹元霄》等介绍福建风光风情的电影电视片。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还指导电影《福建风光》的拍摄。1983年初,选送《假日游鼓山》、《绿色博物馆》、《青青和涛涛》等3部录像和电影《福建风光》到北京,参加首届国际旅游会议展览。
  1984年,省旅游局协助国家旅游局缩编电影《福建风貌》,与省电视台合作摄制《福州》、《泉州》、《厦门》和《武夷山》风光系列片,拍摄音乐风光片《武夷仙境》;武夷山管理局除与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合拍《武夷山的风景与建筑》、《武夷山旅游》等电视片外,还请作曲家、歌唱家到武夷山创作并灌制《山情水意》录音带25000多盒。
  1985年初,省旅游局与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福建省首届旅游摄影展览”,筹建省旅游声像制作公司,派专人随重点旅行团活动,进行录像采访,先后摄制《醉身武夷》、《古城泉州》、《海上花园鼓浪屿》等录像片。其中,《醉身武夷》莸得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声像观摩会优秀奖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首次对外电视录像观摩评比会优秀节目奖。省旅游声像制作公司还为国外游客提供纪实性的相片和录像带,既扩大宣传,又增加创汇。
  1986年,省旅游局还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摄制福建旅游特辑,共10集5个小时,题目分别是《民慧物阜话福州》、《榕城工艺》、《古城泉州》、《闽南风情》、《鹭岛名山》、《武夷奇秀》、《碧水丹山武夷茶》、《东山情趣》、《九龙江畔》、《闽菜荟萃》,由香港影视明星汪明荃任节目主持人,在制作技巧上采用特技和图型,系统介绍本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条件,从11月15日起,每周六21点在香港电视台“大江南北”栏目中连续播放。6月,首届中国旅游摄影竞赛在北京举行,本省有13幅作品入选,其中《九曲竞舟》获一等奖,《音韵相通》获二等奖。同时,省旅游声像制作公司拍摄的《神驰八闽》,在1986年全国旅游声像观摩会上获旅游纪实片奖。《山情水恋》音乐磁带和三明市旅游局摄录的《三明之旅》、宁德地区旅游局摄录的《空海和尚在赤岸》、泉州市旅游局摄制的《寻找伊斯兰》和(木偶之乡》、漳州市旅游局摄制的《东山胜景赛蓬莱》等作品获1986~1987年度全省旅游宣传品评比优秀奖。
  1987年,摄制《武夷兰亭赋》、《能工巧匠》、《闽人三十六姓》、《安溪乌龙醉人心》等旅游专题片,南平旅游部门录制《千年古城话今昔》导游磁带和《延平春色》等录像片。
  1988年,日本最大的NHK电视台来闽拍摄《海上丝绸之路》电视连续剧。日本6大电视台之一的东京电视台来闽拍摄《初次公开中国武夷山仙境的秘密》以后,又到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拍摄旅游风光片。泉州旅游部门拍摄《木偶之乡——泉州》和反映伊斯兰文化的电视录像片,宁德地区旅游部门摄制《山海大观》、《闽东拾趣》、《太姥情》等风光录像片。南平地区旅游部门与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合拍6集“武夷山系列风光片”,拍摄《中国武夷行》风光录像片。三明摄制《绿之旅》、《玉华古洞》、《美在桃源洞》3部风光录像片和《三明之旅》导游录音带。《妈祖千秋庆》、《泉州提线木偶》、《闽东拾趣》、《泉州南少林》和《国际龙舟赛》等电视电影专题片,在龙年优秀旅游新闻作品评选中获奖。
  1989年7月,邀请台湾电视台“艺之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一行34人,到福州、莆田、武夷山等地,拍摄40集电视连续剧《妈祖外传》外景,既让台湾影视界人士实地了解福建省旅途通畅的情况,又通过艺术形象生动地宣传风光奇秀的武夷山水和蜚声中外的妈祖祖地。该剧在台湾播出后,反映强烈。1990年,摄制组原班人马又来福建拍摄该剧续集《三妈再生》,借助艺术形象,将武夷山及将乐玉华洞、永安石林、泰宁金湖等风景名胜介绍给台湾广大群众。1993年,还到福建拍摄以太姥山风光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林投姐>。
  1989年,邀请日本关西电视台、琉球电视台到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拍摄旅游风光片,扩大我省旅游资源在日本的影响。选送7个专题片参加省电视家协会举办的电视节目评奖会,其中《渊源》获三等奖。
  1990年,龙岩地区拍摄专题电视片《永定土楼》和大型纪录影片《神秘的土楼世界》,宣传福建土楼之旅,仅第四季度就接待国内外土楼爱好者2000多人,其中日本旅游者达400多人。
  1991年,省旅游声像艺术中心先后摄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系列片、《福建土楼之旅》、《幔亭无我茶会》等旅游专题片,其中《悠悠桑梓情》、《福建欢迎您》、《郑和号下水》等5个电视专题片和新闻,分别获得省优秀电视片好新闻一、二、三等奖。
  省旅游声像艺术中心与省电视台海峡同乐节目联合开辟《旅游天地》栏目4年,至1992年播出100多期,系统介绍福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并突出栏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招徕性。
  三明旅游部门录制反映“客家祖地”全貌的系列电视风光片《山韵》以及《山中一日》、《啊,安贞堡》等旅游专题片,其中《山中一日》获全国社教类节目二等奖。宁德旅游部门录制《太姥山》、《爱侣圣地——鸳鸯溪》、《海国瀛洲山水情》等电视片。
  三、展览
  举办旅游展览是一种集中、有力的宣传手段,在形式上主要分为自办与联办,在内容上主要分为综合与专题。境外展览侧重促销,国内展览偏重宣传。
  (一)境外展览
  1985年,福建省旅游局派人参加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旅游展览,这是福建首次派人出境参加旅游展览。
  从1986年开始,每年均参加香港国际旅游博览会。如1991年5月,省旅游局组织各地市旅游局、各主要旅行社、旅游饭店的宣传促销人员参加’91香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体现中国展团热情、友好、祥和、轻松、愉快的总体基调上,福建展台既注意做好全省面上的宣传,又着重向外推出碧水丹山的武夷、经济特区厦门、莆田湄洲的妈祖庙等旅游热点,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独特新颖的布局,加上反复播放的福建旅游风光录像片,和同时举办的陈复礼先生福建纪行艺术摄影展览,吸引许多国内外参展代表和香港观众。在博览会上福建省向中外来宾散发30多种旅游宣传资料。中国新闻社记者专门采访福建展团,并在香港《文汇报》等5家报纸上发了专稿。’94香港国际旅游博览会是亚洲当年最大的旅游交易活动,福建省参展摊位23个,派出人员100多人,是我省参加历届博览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展出期间,接待各国及港澳台参观者3万多人次,分发各种旅游宣传资料2万多份,前来洽谈组团、接待、旅游商品开发的旅行商络绎不绝。
  1988年7月,由福建省旅游局、澳门惠海旅游公司、福建省旅游公司联合主办,澳门政府旅游司协办的澳门(福建)旅游展览举行。本省各地市、各主要旅行社和旅游宾馆参加展览,展台面积200平方米。澳督和澳门旅游司司长专门调看该展播放的《中国武夷行》电视录像片。《澳门日报》、《华侨报》、《市民日报》、《大众报》等为这次展览发了70多篇文章和90多幅照片,澳门电视台也做了详细报道。这是福建省旅游部门首次在境外独立办展。
  1989年开始,每年都派出推销小组参加在日本东京、福冈等地举行的国际旅游博览会。
  1994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日本冲绳举办旅游经贸招商活动。福建旅游展团以“福建观光节”为主题举办旅游展览,接待日本各界人士4万人次,散发旅游宣传材料4万多份,与40多家客商洽谈业务,签订旅游合作意向,还于观光节前后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地举行旅游招商投资明会。日本NHK电视台以及东京、大阪、神户、长崎、冲绳等地的新闻媒体对这次展览作大量宣传报道。
  1995年6月,福建省旅游局、霞浦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还随带130多幅照片赴日本高野山等地,举办空海大师入唐求法之路摄影展。这次展览适逢高野山青叶祭盛会,3天展览期间,观看的人流络绎不绝。高野山真言宗的主要领导,如新管长稻叶义猛、前管长竹内崇峰以及宗务总长新居祐政等都多次前来观看展览。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等主要报刊和高野山教报,发布了这次展的宣传广告。
  (二)国内展览
  在国内,本省旅游部门也积极参加、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展览。
  1983年春,到北京参加首届国际旅游会议,组织4版21幅照片,以及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水仙花等参展,散发中、日、英3种文字的宣传品9种近3万份,还播放4部反映福建风光的电影录像片。在内容安排上突出秀、巧、趣、活4个字,“秀”,就是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巧”,是巧夺天工的独特工艺品;“趣”,是风俗民情、传统佳节的特有情趣;“活”,就是盛开的水仙花,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会议期间,接触境外旅行社、新闻单位及驻华使馆106家,并邀请美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20多家旅行社来闽考察旅游线路。
  1985年,省旅游局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分会联办《福建旅游摄影展览》,从1000多幅参选作品中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鼓励奖10名。
  1986年3月,开着拖屋车,参加杭州国际特种旅游项目展览会;12月,参加国旅总社1987年旅游展销会,并举办省首届旅游书法展览。厦门市旅游局也和市集邮协会联办《世界旅游日邮展》。
  在1988年11月底开幕的柯达杯旅游摄影展览,是由福建省旅游局与中国摄影家协会、香港柯达(外贸)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肖冰、陈复礼专程来榕参加这项活动。
  1990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90中国首届国际旅游交易会”。
  1991年4月,参加在云南举办的“南方九省区民俗旅游展销会”,并积极利用经贸“搭台”的良机,组织旅游“唱戏”,第一次正式组团参加在厦门举办的“‘九八’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
  1992年元霄,漳州市旅游局组织水仙花雕刻艺术展,展出“市花报春”、“水仙少女”、“孔雀开屏”、“花好月圆”等作品100多盆。
  四、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可以造成轰动效应,对提高福建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起了很大作用。
  1988年,开始重视以旅游节庆活动来扩大影响。福建作为国家旅游局开展龙年旅游活动的重点地区,当年省旅游局配合省体委等部门组织了元霄节舞龙表演赛,全省9地市有11支舞龙队参加比赛,其中福州高湖白龙、泉州晋江青阳的龙灯、三明尤溪城关的龙灯、福州高湖上下狮双龙获特等奖。还组织端午节国际龙舟邀请赛。8月,厦门举办首届鼓浪屿旅游艺术节,内容包括鼓浪屿之歌音乐周、鼓浪屿风情摄影比赛、海上花园鼓浪屿书画展览、观海杯环鼓游泳竞赛、海上帆船帆板表演、天风杯桥牌邀请赛、青年业余歌手独唱比赛、南北著名歌星演唱音乐会、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独唱音乐会、新洲杯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等。这些活动融山水、园林、文艺、体育、民俗、购物于一体,不但提高旅游活动的内涵,而且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从1989年开始,福建省旅游部门在每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前后,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1989年,福州、厦门两地组织各旅行社、各旅游涉外饭店的职工,身佩“旅游促进发展”的绶带,跟随彩车上街游行;三明市旅游局举办“绿之旅”文艺晚会;宁德组织百余人的宣传队沿街宣传,福鼎县印发1万份《太姥山歌曲选》,邀请歌唱家在省广播电台演唱;泉州、龙岩、南平、莆田、石狮、福安、周宁、屏南等地也都为配合世界旅游日的宣传举办文娱晚会、摄影图片展览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1991年,全省主要旅游单位在《福建日报》联合刊登庆祝专版。省旅游局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全省庆祝世界旅游日活动内容和福建’92中国友好观光年的活动方案。福州市把庆祝活动的主会场设在闽候,来自港澳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的宾客共210多人参加庆祝活动。厦门市结合胡里山炮台建台100周年活动,开展胡里山大炮为世界古炮之王的论证和宣传,推出新的旅游热点。漳州市举办旅游美术摄影展,同时组织旅行社、饭店等单位,走上街头开展旅游咨询活动。南平地区除开设旅游宣传橱窗,开展旅游知识有奖征答活动,借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闽北旅游情况外,行署分管旅游的领导还专门发表电视讲话。在省旅游局的支持下,宁德行署和福鼎县人民政府在福州省外贸中心展览厅联合举办“中国•闽东太姥山之旅”宣传周活动,内容包括反映闽东旅游风光的诗书影画展览、茶艺表演等,前往参观的中外来宾达5000多人次。其它地市也举办上街宣传游行、召开庆祝座谈会、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庆祝世界旅游日活动搞得最为隆重的是1990年。当年国家旅游局把中国庆祝世界旅游日活动的主会场设在福建。刘毅局长专门题写“中华旅游天地广,福建口岸迎嘉宾”的贺词。福建省成立以游德馨副省长为主任的庆祝“’90世界旅游日”活动(福建)主会场组委会,3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活动方案和筹备进程,还编印“’90世界旅游日”招贴画和庆祝特刊,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及宣传广告牌等形式,使世界旅游日活动家喻户晓。庆祝活动9月27日开始,10月2日结束,接待来自日本、泰国、新加坡及台、港、澳地区的境外宾客和省外代表200多人,其中主要来宾有国务院副秘书长李昌安、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全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乔加钦、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和香港旅游议会主席吴坦等。9月27日上午,庆祝“’90世界旅游日”活动(福建)主会场开幕式在福州省体育馆举行,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贾庆林、福建省人大主任程序、副主任张渝民,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少川,中共福建省顾委副主任温附山、黄明,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陈明义,省政协副主席陈仰曾等省内领导和国内外来宾、境外旅游者、福建省旅游工作者及各界人士共6000多人参加开幕式。陈明义、刘毅、巴尔科先后讲话。接着举行福建民间民俗歌舞联演,来自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南平、宁德等地市的演出队伍,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同时由福建省旅游局、福州市旅游局和福州各主要旅行社、旅游涉外宾馆组织的28部彩车,悬挂着1990年世界旅游日宣传口号“认识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事业”以及“旅游促进繁荣与发展”、“欢迎到福建观光旅游”等标语,由100辆摩托车前导,在福州的主要街道上举行彩车游行。在福州,客人们还参观陈复礼福建纪行艺术摄影展、闽台风情摄影展、福建专项旅游摄影展、全省旅游书画展、古今茶具展、旅游商品纪念品展销会以及福建之旅展示交易会,游览参观鼓山风景区和马尾开发区,参加福州市主办的有70多艘龙舟竞渡的首届龙舟节以及福州风味小吃节和五一广场万人旅游联欢活动。29日,国内外来宾分南北二路赴莆田、泉州、厦门和武夷山游览考察。
  1990年,福建省旅游局还牵头编排一台具有福建民俗特色的大型文艺节目《妈祖皇会》,参加“’90中国旅游艺术节”。
  1992年,福建省旅游部门围绕国家旅游局举办“’92中国友好观光年”的安排,结合本省旅游特点,精心组织各种节庆活动。省里组织的旅游艺术节、旅游美食节和各地市组织的福州工艺美术节、莆田妈祖文化节、福建闽东茶文化交流会暨宁德畲族风情旅游节、南平武夷岩茶节、三明宁化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节和将乐擂茶节、泉州元霄灯会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取得好效果。
  元旦上午,“’92中国福建友好观光年”开幕式,在福建省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省人大主任程序、省长贾庆林、省委副书记袁启彤、省纪委书记林开钦、省军区司令员陈树清、省政协副主席凌青等领导和海外旅行商、旅游者以及我省旅游职工、各界群众共6000多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省旅游局局长明敏介绍福建省旅游发展情况和“’92友好观光年”的活动安排。游德馨副省长向全省旅游干部职工提出勉励和期望,省领导向参加开幕式的境外旅行商和新年首批抵达福州的境外旅行团代表,颁发参加“’92中国友好观光年”荣誉证书。接着还表演活泼可爱的少儿歌舞、欢快热烈的畲族婚礼舞、从容庄重的妈祖皇会、惊险新奇的杂技等各具特色的节目。在会场外举行的篆刻书画表演、旅游咨询、商品销售、彩车游行等活动也吸引大量观众。
  5月1日至8日,在福州举办福建(福州)美食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省人大主任程序、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袁启彤、副省长陈明义等领导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境外旅行商、旅游者参加开幕式酒会。袁启彤、陈明义还会见境外旅行商、旅游者代表,向他们介绍福建省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这次美食节汇集闽菜、川菜、淮扬菜、潮洲菜、新疆菜和御膳药膳以及福州、闽南风味小吃于榕城,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东湖宾馆为引进正宗的“御膳”,总经理亲自带队赴京请贤学艺。西湖大酒店5月份整月举办新疆歌舞美食节,从新疆空运原料、配料,由新疆名厨主理,还请新疆歌舞演出团即席表演。华侨大厦等三、四星饭店也各显身手,保证这次活动的园满成功。美食节期间,还举办旅游经贸洽谈、福建民俗风情歌舞表演等活动。
  是年,国家旅游局指定8个旅游热点城市组织美食进京汇报表演。厦门送去各色名菜、药膳、素菜和小吃,表现出清、鲜、淡、脆略带微辣的独特风味,在上选主席台的12道菜中占3道。在这个基础上,9月,厦门举办美食节,有40家宾馆和社会餐馆参加,省市领导和150多位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港澳地区的旅游界、工商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出席开幕式。
  国庆节期间,“’92中国福建旅游艺术节”在福州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同时举行。这次活动由省旅游局和省文化厅联合组织,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突出旅游特色,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全省9个地市和省旅游系统组建10个旅游艺术团,编排10台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参加艺术节。其中闽东的畲族歌舞、闽西的客家歌舞、武夷的采茶歌舞以及表现莆田妈祖文化的戏剧歌舞和闽南布袋木偶、提线木偶等节目,都展示了福建特有的民俗风情。国庆节这一天,3万多中外游客和福州市民参加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活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艺术节期间,西湖公园、左海公园还布设20多个旅游购物摊位和40多个风味小吃展销摊位,并举办时装表演、啤酒品尝、灯谜竞猜、卡拉OK有奖竞赛等多项活动。
  1993年5月,福建省旅游局和南平地区行署、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93中国武夷山水风光旅游月”活动,28日,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举行开幕式,参加的有副省长张家坤,省委常委、南平地委书记赵学敏,原省人大主任程序、原省政协副主席许集美和省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来自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经贸界人士共500多人。开幕式上,表演富有闽北特色的文艺节目和武夷茶艺,组织九曲泛舟山歌对唱,并举行玉女大酒店试营业剪彩仪式、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和中国民航武夷山管理站成立挂牌仪式。这次旅游月活动,本着“旅游搭台、文化开路、经贸唱戏”的指导思想,融旅游宣传和经贸洽谈于一体,取得良好效果。《福建日报》、《中国旅游报》、《美国侨报》等报刊登载这次活动的广告和消息,南平、邵武和武夷山市有关单位制作悬挂大型宣传广告牌和标语100多幅、小彩旗9000多面,从南平、邵武至武夷山的沿途市镇都挂出跨街标语,还举行新闻发布会和武夷山水风光摄影展、书画展,扩大武夷山的对外影响。为期3天的外经贸洽谈会,签订投资合同、协议和意向项目63个,总投资1.43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1亿美元;签约项目中旅游服务项目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3个,利用外资7699万美元,占利用外资总数的77%。
  各地也举办多种形式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武夷山举办“第三届武夷岩茶节”,三明市举办“中国建莲节”,东山县举办“第二届关帝节”等等。
  1994年2月,省旅游局与福建社会科学院、泉州市人民政府,在泉州联合举办为期一周的“’94中国(福建)伊斯兰文物古迹游”活动,王良溥副省长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协调员杜•迪安等中外来宾共1000多人参加开幕式。
  同年5月,省旅游局和莆田市人民政府、妈祖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94妈祖文化旅游节”。“千岛湖事件”后,台湾当局宣布抵制组团到大陆旅游,短短几天台湾来闽旅游团退团300多个,人数达5000多人,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原定来闽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的台湾各大妈祖庙也纷纷表示取消行程。但妈祖旅游文化节坚持如期举办,台湾当局不得不在民众朝拜妈祖问题上做出让步。《参考消息》转载台湾当局允许组团到湄洲岛朝拜妈祖的报道。
  为扩大影响,聘请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中央闽籍老领导方毅、项南,省长陈明义、副省长张家坤担任组委会顾问。省领导何少川、黄文麟、苏昌培、王良溥、刘金美等及来自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地区的来宾,和国内游客近万人参加这次活动。开幕式上,组织场面壮观、盛况空前的妈祖祖庙朝圣大祭典,有1000多人参加演出。此外还组织妈祖文物精品展、民俗文化踩街表演、旅游经贸洽谈会、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重大项目竣工和开工典礼等活动。有许多台胞冲破阻隔来闽参加这次庆典,其中包括台湾莆仙同乡会天后宫、北港朝天宫、鹿耳门圣母庙等台湾主要妈祖分灵庙的代表,打开了“千岛湖事件”后台湾当局暂停到大陆旅游观光的缺口,为两岸旅游交往逐步恢复正常起了推动作用。这次活动引起国内外舆论的普遍重视,有60多家新闻单位到场采访,《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福建日报》、香港亚洲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大公报》、《商报》、日本NHK电视台等海内外新闻媒体分别在重要位置或黄金时间做专题报道,香港《文汇报》、《天天日报》还配发有关这次活动的整版彩色照片。
  1995年,省里组织的主要旅游节庆活动都在11月。月初,由省旅游局、宁德地区行署、宁德市政府联合举办的“’95中国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在宁德市中华畲族宫开幕,来自欧美、东南亚及台湾、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闽浙皖粤赣湘等13个省市的畲族宗亲共4万多人参加开幕式。旅游节期间,开展畲族始祖祭典、畲族婚礼迎亲、畲族盘歌对唱、畲族舞蹈汇演、畲族书画展览、畲族服饰展示、畲族茶艺表演、畲族小吃品尝、畲族民俗踩街、畲族武术竞技、畲族村寨探访和良港三都澳探秘等活动。数十家旅行社和兄弟省、市旅游局到闽东踩线,幵辟新的旅游线路,还开展旅游经贸招商活动。
  莆田市政协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于农历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也在湄洲岛上联合举办“’95妈祖民俗风情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妈祖庙祭典民俗表演、彩车出巡和妈祖工艺美术书画展,还举行宫下旧码头改造开工和金穗大厦开业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国台办主任王兆国发来贺电,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及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代表参加旅游节活动。
  11月中旬,省旅游局又与龙岩地区行署和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95中国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文化观光节”。参加开幕式的有省领导林开钦、老同志伍洪祥、省长助理李庆洲和来自新加坡、日本、法国、瑞典、英国、以色列、美国的游客以及国内群众2000多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全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家坤,副省长黄小晶等发来贺电贺信。规模盛大的开幕式及大型歌舞表演、踩街、焰火晚会等都受到中外游客和近百名新闻记者的好评。前往观看土楼的游客络绎不绝。几天时间,土楼门票收人达10多万元。
  五、其他
  福建省旅游部门还注意利用征文、笔会、文艺晚会、风景点评选、旅游好新闻评选、新闻发布会、宣传周以及派人到境外直接促销、邀请海外旅游客商和旅游记者来闽采访考察等形式扩大影响,招徕客源。
  1984年,武夷山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组织“美哉!武夷山”征文活动。1985年,武夷山管理局邀请全国知名作家和诗人举办文学笔会,开展“名家赞名山”活动,还在《中国旅游报》、《深圳特区报》上开辟武夷专版。1986年,省旅游局、省建委、福建日报社、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省中旅社、省旅游公司、省计委计算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发起评选福建“十佳”风景区(点)活动,从65.7万张有效选票中选出:厦门鼓浪屿、崇安武夷山、福州鼓山、厦门集美、福州西湖、泉州开元寺、金门太湖榕园、上杭古田会议会址、莆田广化寺、连城冠豸山等“十佳”风景区(点),第11名至15名则依次是福鼎太姥山、泉州伊斯兰教史迹、厦门万石山、南平九峰山和东山古城。1988年,举办龙之旅文艺晚会,北京舞蹈学院中华精英艺术团在赴美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前专程前来演出。同年,还举办东湖杯旅游书法大奖赛和全省旅游新闻大奖赛。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1989年4月初,福建省旅游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旅游宣传周活动。福建省旅游局局长南江在省电视台发表谈话,介绍福建旅游业8年来的发展情况,展望1989年的发展趋势;各地市和崇安、屏南等县(市)分别在繁华街道和商业区悬挂宣传旅游业的红布条蝠,制作标有“旅游促进发展”字样的广告牌。福州、厦门、南平、三明、莆田、龙岩、崇安、福安等地有的利用当地电视台,有的通过有线广播,有的通过电影院、街道、车站宣传栏进行专题宣传;福州市旅游局和三明市旅游局组织模特队上街,边游行边散发旅游宣传品;福州、三明、莆田、龙岩还分别在当地的报纸上组织旅游专版。
  1989年下半的宣传促销,则是围绕重振旅游这个中心,以台湾市场为重点展开。省旅游局分别于6月12日和30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宣布福建形势稳定,旅途畅通,来闽游客尽可放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及香港的10多家新闻单位相继报道。全省各旅游部门特别是一、二类旅行社和涉外宾馆,充分利用电传、传真、电话、信函等形式,向境外客户进行宣传解释,澄清事实真相,请他们继续组团来华来闽旅游。各旅游接待单位也利用与境外旅游者直接接触的机会,面对面开展宣传。7月,国家旅游局在西安召开“重振旅游”座谈会后,省旅游局又针对欧美客源市场萧条的情况,提出以开辟妈祖朝圣旅游项目为突破口,进一步开拓台湾客源市场的贯彻意见。随后国家旅游局刘毅局长来信,明确指出“台湾是来得快的、潜力大的、近期的最好市场,台湾市场的开发,福建同志的工作最有利”。经过多方努力,1989年,在来闽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均比1988年减少的情况下,唯有来闽台胞人数有很大增长,在重振本省旅游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989年2月,省旅游局与省新闻协会、福建日报社、福建电视台、福建新闻摄影协会等联合举办龙年优秀旅游新闻评选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51个;1991年5月,又与省新闻协会、省旅游记者联谊会联合举办1989~1990年度“武夷杯”优秀旅游新闻作品评奖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38个,提高大家进行旅游宣传的积极性。
  福建省旅游部门还十分注意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旅游宣传促销。1984年,邀请首都记者团一行14人,来闽进行15天的旅游采访活动。1985年,又先后邀请6批外国和港澳记者来闽旅游采访。1986年,除邀请首都旅游记者团一行7人来闽考察外,省旅游局还先后派出10多批人员,分赴香港、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丹麦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宣传促销,并于11月在温哥华设立福建省旅游局驻北美办事处。1987年,邀请日本读卖新闻社、冲绳时报社、联邦德国广播电视台、意大利卡纳尔电视台及国内一些报刊的记者来闽采访;6月,在日本东京设立福建旅游办事处,厦门、福州的旅游部门也分别在香港、菲律宾设立机构,派驻人员。福建省最早的驻外旅游机构香港华闽旅游公司本着重视宏观效益,为省内服务的方针,推出“中华大地”系列旅行团。1988年,邀请日本、新加坡、法国、联邦德国和港澳等地的记者、旅行商来闽考察采访。
  1989年,针对旅游业大滑坡的状况,省旅游局邀请以香港旅游业议会副主席林金文、江可伯带领的香港国际华商观光协会访闽考察团一行42人,到福州、武夷山等地参观考察;福建省旅游公司、国旅福州分社、国旅厦门分社等单位也分别邀请港台及菲律宾、马来西亚、丹麦、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数十家旅行社的老板前来游览考察、洽谈业务,有的旅行社考察后就提出组团计划。福建省还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考察团到香港开展宣传促销,并针对欧美来闽游客降幅最大的实际情况,派出推销小组到丹麦、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组团推销,同时向菲律宾马尼拉、法国巴黎等地派驻联络员,了解市场动态,开展宣传促销。福建省驻港的华闽旅游有限公司也充分发挥窗口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开拓市场,招徕客源。
  1990年,省内各主要旅行社都先后派人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招徕客源,同时邀请接待来自美国、法国、联邦德国、丹麦、芬兰、日本、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的记者30多名,通过他们扩大福建旅游业的影响。1991年,多次组织宣传促销人员,到境外特别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举办旅游展览,洽谈组团业务。还邀请包括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吴坦、港台旅行社同业商会会长王重山等人在内的台湾、香港、菲律宾、日本等地的数10家旅行社老板,到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三明、武夷山等地考察景点和线路,并接待美国华人报刊记者团、澳门广播电视记者团及来自日本、菲律宾等地的记者。1992年2月,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乌克兰、日本和香港、台湾的20多位旅行商,还到武夷山进行为期2天的旅游线路考察和旅游市场调研活动。
  1993年,各级旅游部门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93福建山水风光游”系列活动,搞好宣传促销,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如厦门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夏季举办山海风光旅游月,推出新开发的24条旅游线路,内容包括沙滩、海上、空中的各项活动;武夷山举办朱子学说研讨会,开辟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屏南县举办鸳鸯溪旅游招商恳谈会等,都收到一定成效。同时还组织专业人员到港澳、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开展宣传,拓展业务,并派人参加全国旅游协会组织的考察团到台湾进行旅游交流活动。
  1994年,“千岛湖事件”后,台湾当局宣布抵制赴大陆旅游,两岸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福建旅游业首当其冲,4月份,全省自组台胞团就退了300个;5月份,接待台胞人数仅为18528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51.25%。为了尽快消除“千岛湖事件”的负面影响,探讨解决两岸旅游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恢复并发展闽台及两岸旅游界的正常往来。6月,在福州举行由中国旅游协会、福建省旅游协会(筹备组)和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高雄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福建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协办的海峡两岸旅游发展座谈会。与会代表80多人,其中包括国家旅游局常务副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会长何光韦,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玉莺,福建省原副省长、省旅游学会名誉会长温附山以及国家民航总局和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地市旅游局、省内外主要旅行社、旅游饭店、航空车船公司的负责人;台湾方面的代表有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黄栋梁、台湾旅行业品质保障协会理事长纪栋钦、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再享、高雄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黄金祥,及其他10多家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的理事长和《中国时报》、《联合报》、《太平洋日报》等7家主要报刊的记者。座谈会围绕加强两岸旅游业界的交流、旅游交通安全、旅游纠纷处理、旅游安全保险、旅游联系渠道、避免拖欠款等热点问题,进行坦诚的交谈磋商,并达成共识。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向全国转发了双方认可的《海峡两岸旅游座谈会关于若干问题的五点意见》。《中国旅游报》、《福建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太平洋日报》、《台湾新闻报》、《民生报》及台湾海基会所办刊物《交流》、《两岸经贸》等均作了报道。
  厦门市也组织力量赴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国促销,邀请海外旅行商来厦踩线考察,使外国人一跃成为厦门第一大客源,占来厦客源总量的46.8%。福州市以举办“第三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活动为契机,组织海外游客来榕探亲寻祖、观光旅游。武夷山市开展崇安建县“千年纪”旅游促销活动,与境内外90多家旅行社和大型经贸企业达成长期组团到武夷山旅游的意向;利用海峡两岸旅游发展座谈会、国际散文创作笔会、全国报纸总编辑摄影研讨会、中国京剧票友会和全国中旅旅游工作会等在武夷山举办之机,突出武夷山水风光、古文化、茶文化、自然环境等特色的宣传;并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独具魅力的优势,先后组织财会、气象、茶艺、森林昆虫、朱熹文化、影视新闻等方面的台胞1500多人到武夷山参加考察交流活动,如台湾著名茶叶专家吴振铎就先后两次带领台湾“陆羽茶艺社”同仁到武夷山考察,推动日本、韩国及台湾、大陆联合举办“无我茶会”;还先后派出50多批、300多人次队伍到香港、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地及国内各大旅游城市宣传促销。
  1995年,针对海峡两岸关系紧张、台湾客源减少的情况,各级旅游部门在努力开拓台湾市场的同时,大力开辟港澳及以东南亚、日本为主的外国客源市场。各旅游部门派出人员赴东南亚和日本、南韩及西欧、北欧、中东等地促销,并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如2月份,福建省旅游公司就和中国茶禅协会及日本茶道最大流派里千家联合组织“闽省新春日本茶道献茶仪式”;省青旅、省国旅等单位还分别组织日本富士丸号游轮、德国柏林号游轮到福州等地参观游览。
  为方便外国人入境旅游,厦门口岸还从8月1日起,简化外国人入境手续,实行外国人特区旅游签证。除持有特别护照和官员、外交、公务护照者外,外国人可凭有效护照直抵厦门口岸,办理在厦门停留5天的特区旅游签证。因事需延长停留时间或离开厦门特区进入内地者,需办理加签手续。厦门成为全国继深圳、珠海之后第3个实行这项政策的城市。
  第三节 项目开发
  为了加强促销的针对性,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各地根据市场情况和本地资源,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
  1984年,福建省开始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形式多样、内容新奇、专业性强的旅游活动发展,出现宗教旅游、学术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经济考察旅游、体育旅游、国际会议等旅游形式。1985年,又在国内率先组织外国人驾驶摩托车和拖屋汽车旅游,引起较大反响。1987年,针对日本客源市场推出空海入唐之路、闽人三十六姓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友好省县之路等旅游线路,还开辟修学、新婚、保健、乌龙茶故乡之旅等项目。1990年,厦门加强旅游调研,开展以经济特区、旅游口岸和旅游胜地为主题的宣传,重点开辟慈济宫朝拜项目;莆田市继续扩大妈祖朝圣旅游的宣传,举办妈祖国际文化研讨会;南平地区开辟朱熹遗址专项旅游线路;宁德加强与西安、郑州等地的横向联系,扩大“空海之路”宗教朝圣旅游线的影响;三明培育“客家祖籍地”寻根访祖专项旅游,泉州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宣传,漳州推出东山关帝庙朝圣旅游,都吸引更多的国外旅游者来闽旅游。
  1991年以后,重点推出畲族风情之旅、妈祖朝圣之旅、客家土楼之旅、惠安风情之旅、乌龙茶之旅、武夷山九曲竹筏游等线路和项目。
  一、宗教旅游
  福建宗教旅游资源丰富。泉州有“宗教博览城”之称。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142座佛教重点寺院,本省占14座,其中包括福州的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闽侯的雪峰崇圣寺,厦门的南普陀寺,莆田的广化寺、囊山慈寿寺、光孝寺,福清的万福寺,泉州的开元寺,晋江的龙山寺,漳州的南山寺和宁德的支提华严寺等。海外游客涉足较多的有湄洲的妈祖庙、安溪的清水岩、平和的三平寺、厦门的青礁慈济宫、龙海的白礁慈济宫、晋江的龙山寺、东山的关帝庙、霞浦赤岸以及福州的鼓山涌泉寺、福清的黄蘖山万福寺、泉州的开元寺、清净寺、灵山圣墓、厦门的南普陀寺、漳州的南山寺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妈祖朝圣旅游。妈祖(960.4.21~987.10.4),姓林名默,莆田湄洲屿人,自幼即习水性,常于狂风恶浪中救人,专为来往台湾海峡的商人、渔民救险排难。死后乡人立祠祀之,号“通贤灵女”,奉为“海上救护神”。南宋时,多次被封为“夫人”、“妃”;元代,加封为“天妃”;清康熙年间,始封为“天后”。闽台两省商人、渔民尊其为“妈祖”,并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生日)为妈祖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梁启超与孙中山相遇于台湾,一起去瞻仰天后宫,题写的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概括了信奉者的崇敬心情。台湾现有天后宫、妈祖庙800多座,信徒1400多万人,仅“天上圣母联谊会”就有团体会员1761个,信徒800多万人。
  为了进一步开拓台湾客源市场,福建省旅游部门推出妈祖朝圣旅游项目。1989年,配合莆田市政府精心组织妈祖升天1002年纪念活动,有40多个朝圣团、8000多名台胞到湄洲朝拜。仅10月8日(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到湄洲妈祖庙进香朝拜的台胞就超过3000人,其中台湾大甲镇澜宫组织2000多名信徒,除到湄洲朝拜外,还到福州、泉州等地游览。在“六四”以后全国旅游业处于低潮时,“妈祖热”成为福建旅游业复苏的契机。1989年,到湄洲岛朝圣旅游的台胞团有1472个,53400多人次,使一向鲜为人知的湄洲岛成为新的旅游热点。而且妈祖朝拜活动出现新变化,由集中在妈祖诞辰和升天两个纪念日来,变为每天都有人来;由大多是陆路来,发展为水陆并进,1989年,直接从台湾来的就有150多轮次;由零散客多变为团队多,最大的一个团组有2000多人;此外还伴随着小额贸易、文化交流,并出现对祖庙的捐资热潮。随后每年上岛的台胞都在10万人次左右,1994年,达到11.2万人次。
  空海入唐登陆地朝拜对日本市场也有较大吸引力。空海(774~835年)是日本奈良时代赞岐国(今香川县)屏风浦人,在鉴真和尚所修的奈良东大寺戒坛院受戒。唐贞元二十年(804年),随第十七次遣唐使船来华,遇台风在海上飘流34天。八月十日,在福州长溪县(今霞浦县)赤岸登陆。休整41天后,经福州溯闽江入长安,在青龙寺拜高僧惠果为师。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不仅刻苦钻研密教佛经,还努力学习唐朝各方面的先进文化。回国后,创立日本佛教真言宗,得到嵯峨天皇的赏识,建造高野山金刚峰寺作为其实现密教理想的圣地。圆寂后,天皇谥号为“弘法大师”。
  空海作为日中文化友好的先驱,在日本有很大影响。日本有真言宗信徒1540多万人,寺院和传教所12000多处。1984年3月,首批日本真言宗信徒到赤岸朝拜。至1995年,到赤岸朝拜的日本客人已有40多批1000多人,其中1986年由高野山真言宗总管长阿部野龙正、1992年由高野山真言宗总管长竹内崇峰带领的朝拜团,人数都在60人以上,1994年5月,来参加霞浦空海纪念堂落成仪式的日本真言宗信徒多达197人。
  二、文化旅游
  福建历史悠久,文化旅游潜力很大。例如朱熹是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在他71年生涯中,有40多年是在闽北度过的。壮年时,他在武夷山隐屏峰下营建武夷精舍,著书倡道,晚年讲学于兰亭。研究朱熹已成为国际性的专门学问——朱子学(又称闽学)。1984年以来,有日本、韩国、美国及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到朱熹遗址考察,先后在闽北举行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朱熹创立考亭书院800周年、朱熹创办武夷精舍810周年等国际性的学术研讨活动。
  1984年,武夷山管理局还与美国兰亭学院联合创办武夷山国际兰亭学院,前后4期,每期10多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140多人在武夷山边观光游览,边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增添了一种新形式。
  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福建中医学院等院校都是开展修学旅游的好场所。1985年,国旅福州分社就组织美国中学教师旅行团,在厦门大学短期进修,学习中国的历史、书法、陶瓷制作和太极拳;1994年,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武夷山联办中外中学生暑期英语夏令营。
  福建名茶荟萃,其中乌龙茶、武夷岩茶、福州花茶、闽东白毫银针等都有很大影响,饮茶品茶其中包括茶叶、茶具的选择,品茶方式的讲究,茶史的研究等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乌龙茶在日本、东南亚带被誉为“健美茶”、“减肥茶”。国旅福州分社与泉州支社、武夷山支社,于1987年开辟乌龙茶故乡之旅,主要活动地点在泉州、安溪、福州、武夷山等地。省旅游部门还相继在武夷山、福安等地和当地政府联合组织茶文化节,在福州等地办起茶艺馆,与来自台湾、日本、韩国等地的宾客举办品茶、茶道表演、茶具展览等茶艺交流活动,并支持在日本东京开办武夷岩茶房。1991年10月,武夷山和台湾及日本、韩国的茶友一起组织“无我茶会”。
  三、体育旅游
  参与性是当代旅游的发展趋势,这在体育旅游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1984年,意大利米斯特拉旅行社组织登山运动员到武夷山攀登绝壁,并拍摄录像片。
  1985年5月,中国国际旅行社福州分社(后改称福建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国内首次组织外国人驾驶摩托车旅游,让外国旅游者以新的形式饱览八闽山水,使他们和福建人民有更广泛的接触,很受外国旅游者欢迎。随后,省旅游部门又把这条线路从福建延长到广东。同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厦门支社组织欧洲旅行团,沿福厦线开展骑自行车旅游活动。1987年,国旅福州分社也先后组织6批200多名外国游客,在国内主要城市骑车旅游;1988年,还组织澳大利亚游客在武夷山、井闰山等地徒步旅游。
  福建的武术流派与日本特别是冲绳一带渊源很深。1984年3月,日本冲绳上地流空手道访华团就到福州,寻访上地流祖师周子和,和福州武术界人士举行座谈,并在人民剧场一起进行武术表演。
  四、寻根旅游
  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又是大部分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宁化石碧是海内外客家祖地,而且福建省历史上跟日本冲绳等地的关系很密切,寻根祭祖旅游大有可为。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明王朝与琉球(今日本冲绳)的关系,赐给“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这些人到琉球后,“择土以居之,号其地曰唐营”,和当地人一起为开发海岛做出贡献。现在闽人三十六姓的后代根据所保留的族谱,知道自己的根在福建。国旅福州分社于1987年开辟闽人三十六姓寻根旅游项目,组织旅行团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举行寻根拜祖活动,三十六姓中林、蔡、王、陈、阮、梁、毛等姓氏后裔已相继来闽寻根。
  据朝鲜朱熹后裔编的《新安朱氏世谱》记载,朱熹的曾孙朱潜于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携家人和学生东渡高丽,宣传抗元,传播朱子学,以后朱熹学说成为当时韩国的统治思想。据统计,现在韩国的朱熹后裔有14万人。1973年,成立韩国新安朱氏中央宗亲会,统一组织韩国和移居日本的朱熹后裔的活动。1990年10月,在朱熹诞辰860周年之际,由会长朱昌均率领的韩国新安朱氏中央宗亲会代表团,首次来闽寻访瞻仰朱熹遗迹,拜祭建阳黄坑朱子墓。以后陆续又有不少韩国的朱子后裔来闽寻根问祖。
  省旅游部门还推出客家祖地游项目。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造成历史上客家5次南迁,大批南迁的中原汉人溯赣江进入江西南部,再进入闽西。闽西古汀洲成为客家的摇篮,汀州宁化石壁村最盛时聚居上百个姓氏。客家人遍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近1亿。汀江流域是福建省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汀江成为客家母亲河,号称“天下客家第一江”。1990年,三明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旅游厨和国旅三明支社,联合推出“客家祖地游”项目。客家祖地游的主要区域是宁化、长汀、永定、三明等地,内容是探寻客家历史源流,欣赏客家传统风情,游览沿途风景名胜。台湾“大鹏”、“欧运”等9家旅行社也组织“客家祖地旅游考察团”,专程到宁化等地考察客家文化和旅游景点。
  此外,各地还组织接待大量来自台湾和海外的宗亲寻根团。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建特别是漳、泉一带人民,因随军或逃荒大量移居台湾。据调查,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属各县的约占36%,泉属各县的约占40%,繁衍较多的陈、林、萧、胡、黄、丘、吴、张、何等姓氏,多是由闽南迁去者的后裔。如历史上南靖县有50多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南靖籍的国民党上层人士就有“中常委”萧万长、简明景,原“交通部长”简又新等。这几年,有40个台湾姓氏家族到南靖寻根,其中35个寻到根源,拜到祖宗。台湾简氏家族就组织26个团到南靖拜祖,吕、黄、萧、魏、赖、林、石、郭、张、丘等姓氏家族,每年都回乡拜祖。
  五、考察旅游
  1983年,组织美国自然保护专家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考察。
  1984年,开始组织接待来自日本、西欧等地的古建筑、古窑址、古墓葬等方面的旅游考察团。同年,日本高野山大学和读卖新闻社联合组团,到霞浦赤岸及福州、南平和浙江、江苏、河南、陕西等地,对空海人唐之路进行实地考察。
  1991年,推出福建土楼考察线路,和日本近几旅行社联合推出土楼之旅系列团。当年,来闽日本游客比1990年增长31.2%,达到20376人次。
  六、水上旅游
  福建海岸线漫长曲折,省内水系发达,水上旅游大有可为。
  唐朝中期以后,中国的对外交往更多地依靠海上来进行。从泉州等沿海港口出发,南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西抵印度半岛、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部,形成“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中国海上交通的门户,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上贸易往来。侨居泉州的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数以万计。1991年2月中旬,集考古、历史、宗教、文化、贸易、学术交流、文物展览、民俗等于一体的国际“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在泉州举行。30多个国家的50多名专家学者、新闻记者和联合国官员,乘坐阿曼国王提供的“和平方舟”号万吨游轮,途经14个国家20多个港口,历时3个多月,抵达泉州,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进行考察。这对福建推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项目是一个促进。
  福建旅游部门还注意开展国际游船旅游。1980年至1990年,共接待国际游船80艘次,国际旅游者18025人次,其中厦门接待68艘次,16350人次。福州最早接待的国际游船是1981年来的“探险家号”,接待的较大型国际游船是1987年8月来访的日本“向日葵七号”,船上乘载着兵库青年洋上大学访华团的446名旅游者,该船第二年还运载冲绳县妇女友好访华团抵榕访问。来闽的最大游船是1988年3月载着1200多名游客访厦的、位居世界十大超级豪华游轮之首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二世”号游船。该船6.7万吨,长300米,宽33米,服务人员1000多人,可载客1870人。1995年,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省青年旅行社等单位,还分别组织德国“柏林号”游船、日本“富士丸号”游船到福州等地参观游览。来的最多的是法国的“宝珠”号,其它来闽的国际游船还有日本的“东海号”(即新樱丸)等。
  同时,推出“闽江游”项目。福建是闽江的主要流域。1983年开始,国旅福州分社就组织外国游客在福州游览期间游闽江。随后,意大利米斯特拉旅行社组织的系列旅行团,从武夷山到福州都从南平上船顺流而下,美国的汽车旅行团也安排过游闽江的活动项目。
  七、山地旅游
  山地旅游包括森林浴、观鸟看蛇等。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挂墩一带,是世界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鸟的天堂”之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曾组织英国观鸟旅游团,专程到武夷山考察鸟类生活习性。
  武夷山还是“蛇的王国”,附近有好几家蛇园。如建阳黄坑有一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拟态蛇园,内有五步蛇、眼镜蛇、青竹蛇等30多种近万条蛇,不少游客到那里看蛇表演,品尝蛇宴。
  也有不少国内外游客前往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追寻华南虎的踪迹。
  武夷山、泰宁、将乐等地还联合推出“绿三角之旅”旅游项目。
  八、其他
  福建省几年来推出的其他主要旅游项目还有外国人驾驶拖屋车旅游、会议旅游、友好省县(州)旅游等。
  1985年,国旅福州分社与美国中国旅游汽车公司、美国中华环球旅游公司合作,组织外国人在闽驾驶拖屋车旅游活动,当时在国内还属首创。这种车辆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制造,包括牵引车和拖屋两个部分。拖屋车厢呈面包型,长约6米,宽2.5米,其中备有折叠式沙发床、厨房用具、卫生间和通讯用具等。车子由旅游者自己驾驶,一般是一对夫妇用一部车。美方提供11套旅游拖屋车,进口后车辆归中方所有,但要供美方组织的头8个旅行团免费使用。9月7日,第一个美国汽车旅行团从厦门入境,经漳州、泉州、莆田、福州、南平到武夷山,而后返回厦门乘飞机北上,行程约2000公里,历时20天左右。《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日报》(英文版)等报刊做了专门报道。1986年,又将外国人驾驶拖屋车旅游线路由福建延伸到广东。
  1995年,与福建省结为友城关系的有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比利时、德国、法国的6个省(县、州、区),还有日本、美国、英国、菲律宾、新西兰、马来西亚、德国的16个市也分别与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南平及南安等市(县)结成友城关系。利用友城关系,发展旅游事业,可以增进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每年都有本省友城旅游团来闽访问考察,其中比较大型的有国旅福州分社于1984年5月组织的以日本长崎县议会议长虎岛和夫为团长的议会代表访华团,全团共97人,其中有24个县、市议会议长,38个町村议会议长。该团在北京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该团全体成员,做重要讲话,第二天王震还参加日方的答谢宴会。
  会议旅游也是发展很快的旅游项目。1984年3月,在福州举办的国外技术设备展览会,是本省第一次承办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国旅福州分社负责组织接待与会的外国及香港地区厂商代表198人,除了做好客人的接送、食宿安排、饮料供应、机票订购等工作外,还组织客人参加星期天旅游活动。这是本省旅游部门首次开展这顶业务,为组织国际会议、国际展览会积累了经验。
  第四节 线路开发
  为了充分发挥分布在各地的名牌旅游资源的整体吸引力,更好地满足海外旅游者的需求,国家旅游局把各省、市、自治区有特色并具有方便的交通、食宿条件的一流景点列为国线景点,并于1991年5月公布第一批国线景点名单。福建省旅游部门以此为框架,把国线景点周围具备对外接待条件的旅游点列为省线景点;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地方线路景点。
  一、国线
  国线景点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武夷山等省内旅游热点地区。
  一日游
  福州:鼓山-马尾经济开发区-脱胎漆器厂-石雕厂。
  二日游
  福州:鼓山-马尾经济开发区-脱胎漆器厂-石雕厂;厦门:鼓浪屿-南普陀-集美学村。
  三日游
  福州:鼓山-马尾经济开发区-脱胎漆器厂-石雕厂;厦门:鼓浪屿-南普陀-集美学村;湄洲岛:妈祖庙;泉州:开元寺-清净寺-清源山。
  五日游
  福州:鼓山-马尾经济开发区-脱胎漆器厂-石雕厂;厦门:鼓浪屿-南普陀-集美学村;湄洲岛:妈祖庙;泉州:开元寺-清净寺-清源山;武夷山。
  同时,国家旅游局推出首批14条中国专项旅游线路,以国家级专项旅游产品的形式正式列入国际旅游市场产品,其中第四条之一是福建武夷山:武夷山碧水丹山,水贯山行,溪溪回转,峰峰抱流——游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九曲溪乘竹筏。
  二、省线
  是对国线景点的补充和扩展,均按三日游安排。
  南平南平:茫荡山;建瓯:归宗岩-万木林;邵武:天成岩-沧浪阁。
  三明永安:桃源洞-石林;泰宁:金湖-尚书第;将乐:玉华洞。
  龙岩永定:土楼;连城:冠豸山;龙岩:龙硿洞。
  漳州漳州:南山寺-百花村;东山:海滨-关帝庙;漳浦:赵家堡。
  宁德福鼎:太姥山;宁德:支提山-三都澳;周宁:鲤鱼溪-九龙漈或屏南:鸳鸯溪。
  三、地方线路
  在各地市范围内安排,均为国内外游客去的较多的景点,线路可以灵活编排。
  福州一日游
  上午:鼓山;下午:西湖-左海公园-西禅寺。
  二日游
  第一天同一日游。
  第二天上午:石竹山;下午:下沙海滨度假村。
  三日游
  第一天上午:鼓山;下午:马尾开发区-罗星塔。
  第二天上午:石竹山;下午:黄檗山万福寺。
  第三天平潭海坛。
  还有闽侯十八重溪二日游、平潭度假二日游、鼓岭(鼓山)避暑二日游、水口库区二日游等线路。
  厦门
  一日游
  上午:鼓浪屿;下午:南普陀-厦门大学-湖里山炮台。
  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鼓浪屿;下午:万石山-南普陀。
  第二天上午:集美;下午:湖里工业区。
  还有厦门、围头(晋江)海上一日游、集美一日游等线路。
  泉州
  一日游
  上午:清源山-老君岩;下午:开元寺-东西塔-承天寺。
  二日游
  第一天同一日游。
  第二天上午:九日山;下午:灵山圣墓-海外交通史馆-清净寺。
  三日游
  第一天、第二天同二日游。
  第三天洛阳桥-蔡襄祠-惠安石雕厂-崇武古城。
  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一日游、泉州-石狮黄金海岸二日游、泉州-惠安崇武二日游等线路。
  漳州
  一日游
  南山寺-百花村-棉花画厂-云洞岩。
  二日游
  九湖花果风景区-东山(百亿新城、马銮湾、风动石、关帝庙)。
  还有漳州-平和(灵通岩、三平寺)二日游、南太武山一日游等线路。
  莆田
  一日游
  上午:玄妙观-木兰陂-广化寺;下午:九鲤湖。
  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九鲤湖-广化寺;下午:玄妙观-木兰陂。
  第二天湄洲岛(妈祖庙、海滨浴场)。
  还有妈祖庙-秀屿港-莆禧城-贤良港二日游、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二日游等线路。
  南平武夷山
  一日游
  上午:云窝-茶洞-天游峰;下午:九曲溪-武夷宫。
  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水帘洞-天车架-鹰嘴岩-玉柱峰-流香涧;下午:九曲溪-武夷宫。第二天上午:云窝-茶洞-隐屏峰;下午:天游峰-桃源洞。
  三日游
  第一天上午同二日游;下午:大王峰-幔亭峰-武夷宫。
  第二天上午:一线天-虎啸岩;下午:九曲溪。
  第三天上午:云窝-茶洞-隐屏峰;下午:天游峰-桃源洞。
  四日游
  头三天同三日游。
  第四天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博物馆-标本馆-观鸟台。
  还有茫荡山一日游、建瓯归宗岩一日游等线路。
  三明
  三日游一泰宁(上清溪、尚书第、金湖)-将乐(玉华洞、龙栖山)。
  三日游二三明(瑞云山、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沙县(七仙洞、萝卜岩)-尤溪(朱熹诞生地遗址)。
  还有三明-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二日游等线路。
  龙岩
  三日游一龙岩(龙硿洞)-永定(土楼)-连城(冠豸山)。
  三日游二龙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杭(古田会议会址)-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朝斗岩)。
  还有龙岩-冠豸山二日游、永定土楼一日游等线路。
  宁德
  三日游一宁德(三都澳、支提山)-霞浦(杨家溪)-福鼎(太姥山)。
  三日游二宁德(三都澳、支提山)-福安(富春溪)-周宁(鲤鱼溪、九龙傺瀑布)。
  还有三都澳一日游、太姥山一日游等线路。
  第五节 国内市场开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必然需求。由于经济和时间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国内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来闽的省外游客60%以上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安徽、江西和广东等省(市),来自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等边远省份的只占1%左右,在闽逗留时间一般在2.5天至4.5天之间;到福州、厦门、石狮、武夷山、太姥山等地的游客占80%以上;大多旅游者以散客形式出现,基本上处于自我服务状态。
  最近几年,特别是1995年实行“双休日”以后,国内旅游蓬勃兴起,参加旅行团的逐渐增多,国内游客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省内居民参加境外游的费用原来大多是海外亲友或单位支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公费旅游的限制,旅游者个人花费的比例逐渐增大。
  一、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原来基本上处于自发、自流状态。1984年,国家旅游局和省委领导同志要求做到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各级旅游部门开始重视搞好国内旅游。省青年旅行社、省职工旅行社、福州市旅游公司等单位,陆续推出“北京十日游”、“深圳、珠海、广州系列游”、“庐山游”、“长江三角洲游”以及就地旅游等国内旅游线路和项巨。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各旅游机构和省内各旅游风景区组织接待的国内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
  1985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崇安、宁德、三明等地主要风景点接待的国内游客达到358.64万人次,其中武夷山接待24万多人次,太姥山接待10万多人次。许多离退休干部职工组团到深圳、珠海旅游,农民旅游也在兴起。福州市旅游公司开辟6条国内旅游线路,其中福州-厦门-泉州“海陆空”旅游线路吸引不少国内游客。许多地方从组织本地游入手,首先发展国内旅游,以此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扩大影响,为开展国际旅游准备条件。
  1986年,武夷山等地和上海有关旅行社合作,积极组织上海市民到武夷山旅游;南平、屏南、周宁等地立足国内旅游,集资维修景点,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招徕国内客源。省内17个主要景点接待国内游客700多万人次,收入250多万元。
  1988年,国内旅游有显著发展。全省打国内旅游人数首次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厦门220万人次,泉州253万人次,武夷山地区47万人次,宁德地区(主要是太姥山)40多万人次,福州地区仅长乐下沙就接待60万人次。当年国内旅游发展的特点:一是旅游项目与线路增多。三明市一次推出8条国内旅游线路,省旅游公司等单位也增加普陀山朝拜团、航空旅游团、下沙度假游等线路和项目:二是加强宣传与推销。三明市在上海大世界举办“1988福建三明‘绿之旅’展览”,宣传推销以武夷山为中心,包括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和石林的“绿三角”旅游线,并同上海20多家国内旅行社进行业务洽谈,计划互派旅行团。崇安县旅游协会组织崇安14家宾馆、旅行社参加1988上海国内旅游洽谈会,利用图片、录像、洽谈等形式,宣传推销武夷山旅游线路,招徕国内游客。三是发展横向联系。南平地区参加包括黄山、景德镇在内的闽浙赣皖4省毗邻的9地市组成的旅游网络集团。三明市召开“三明旅游经济横向联谊洽谈会”,邀请广州、桂林、上海及福州、厦门等地旅游界人士参加,洽谈国内旅游业务。
  1989年,南平地区在南京举办武夷山旅游新闻发布会及武夷之旅展览。1990年,又在汕头经济特区举办类似活动,参观人数达到8000余人,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他们还和上海、江苏等地的旅游社加强合作,招徕吸引更多的人到武夷山旅游,全年接待的国内游客达113万人次。宁德地区推出以太姥山为中心的福州-闽东-温州旅游线路,邀请兄弟地市旅游部门到闽东考察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着重开拓国内客源市场,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5.4万人次。三明市通过加强宣传,搞好服务,使全国文明城市美名远扬,年接待国内游客107万人次。东山县除继续巩固厦门、汕头两地客源市场外,还大力拓展龙岩、石狮客源市场,并逐步引导单一的观光游览型旅游向度假避暑型旅游过渡,使国内游客在东山的逗留时间和消费能力都有较大提高。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在搞好国际旅游的同时,也继续开拓国内旅游市场,使有组织的国内旅游者人数不断增加。
  1992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达1040多万人次,其中厦门市接待300万人次,旅游收人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4%和21.36%。除南平地区(含武夷山)因洪灾影响,国内旅游人数下降4.5%以外,漳州、宁德(含太姥山)、三明、莆田、龙岩等地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都有增加。省内各主要旅行社也开始注重开拓国内旅游市场。福建省中国旅行社新设假日旅行社,专营国内旅游业务,当年组团163个、3081人;省国旅社、省青旅社等也设立国内旅游部。根据国务院、国家旅游局适当发展国内旅游的精神和市场需求,当年新批一批三类旅行社,使全省三类社达到73家。5月30日至6月2日,南平地区行署组织旅游、新闻等12个单位专程到南昌举办武夷山旅游新闻发布会和武夷之旅展览,有7000多人参观展览,2000多人参加武夷山旅游知识有奖征答活动,扩大了武夷山在江西的知名度。江西省13个单位与南平地区各旅行社分别签订组团协议。东山县旅游部门以短线促销为主,目标逐步从单一观光过渡到度假避暑,开拓厦门、汕头、漳州等地夏季周末度假旅游及邻县的东山一日游等项目,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0万人次。11月中旬,全省53家旅行社还派出100多名代表参加郑州“’92全国国内旅游洽谈会”。
  1993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约1120万人次,旅游收入12亿元人民币。其中厦门接待320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莆田湄洲岛接待90多万人次,东山岛接待25万人次,省内各主要旅游地区的接待人数也都有所增长。全省经营国内旅游的三类社增加到144家,约比上年翻一番。为加强管理,省旅游局下发旅行社审批的内容和操作程序,规范旅行社审批手续。5月份,在福州举办有50人参加的三类旅行社总经理培训班,提高三类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受国家旅游局的委托,7月份还在武夷山召开有12个省市参加的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研讨会。11月,组织128家旅行社的218名代表到广州,参加“’93国内旅游交易会”,促使旅行社更快地走向市场。
  为增进了解,交流信息,1994年,省旅游局与福州市旅游局共同筹备成立福州市国内旅游协会,并组织部分三类社和一、二类社国内旅游部,参加全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被大会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厦门市旅游局被授予“最佳展台奖”,福州市旅游局被授予“优秀展台奖”。省旅游公司与厦门国旅、武夷山、湄洲岛等地旅游公司组成联合体,推出“福之旅”八闽山海旅游线路。古田县和福州市联合推出“临水朝圣福州古田二日游”线路,以福州为起点,串联闽江水口新湖及天柱山、古田翠屏湖及临水宫、闽侯雪峰寺等10多个景点,集游览观光、度假休闲、寻根朝圣为一体,吸引不少国内游客。永安开展“’94中国(永安)文物古迹游”及文物保护宣传月活动,沙县推出的“淘金山卧佛之旅”,东山举办“’94百亿新城旅游产品促销会”,太姥山旅行社与浙南24家旅行社联合开展太姥山周末度假游,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
  1995年,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热潮奔涌,武夷山节假日每日接待来自省内及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游客都过万人,宾馆加床,竹排加班,还满足不了需求;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人夏后每天游客上千人,高峰期每天甚至超过3万人次。省委、省政府要求旅游部门把双休日群众的旅游消费问题摆上议事日程。省旅游局召开地市旅游局市场开发促销会和全省发展国内旅游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双休日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和促销,提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国内旅游的地位和作用,动员全省旅游系统的力量,抓住双休日机遇,大力拓展国内旅游,把它培育成福建省旅游经济的新生长点”的构想。
  各地新推出的中短程旅游线有200多条,如厦门推出的厦门至晋江围头一日游旅游线,穿越金厦海域,从300米近处观赏金门景色;漳州依托被列为国家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东山百亿新城,推出包括水上活动、骑术表演等内容的漳州、东山二日游线路;武夷山推出统称为“假日之旅”的3条旅游线路:1天半游程的水上游武夷,4天游程的岩茶文化武夷游,4天游程的宗教文化武夷游。还有福州推出的森林公园游,三明推出的三明、七仙洞新线路等,都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福建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推出湄洲岛2日游、泰宁金湖4日游、武夷山4日游等假日旅游线路,并为教师、学生特设暑期优惠旅游团,七、八月份组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省旅游局年底还组团参加海南国内旅游交易会。
  二、境外旅游
  1983年12月,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开展省内居民赴港旅游,随后又与香港新华社等单位多方联系,争取开辟此项业务。
  1984年,福建省旅游公司成立,开始组织省内居民“澳门游”业务。省中国旅行社作为香港中国旅行社的代理,开展组织省内居民“香港游”业务。当时的出境游客大多以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其中有不少是赴香港与台湾亲友会面。
  1988年初,省旅游部门在完善省内居民“港澳游”业务的同时,开辟赴泰国探亲旅游业务,接着又开始试办省内居民赴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探亲旅游业务,使单一的出境游发展为出国游。
  1989年,省中国旅行社增办赴台湾探亲业务。该社1984年至1990年组织境外游团队322批、16780多人,1991年组织378批、9200多人,1992年和1993年,每年组织的境外游人数都在1.5万人以上。
  经多方争取,199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省扩办“香港游”业务,每月15个团,每团43人,使福建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直接经营“香港游”业务的省份。为了保证这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省旅游局会同省公安厅制订《关于组织赴港探亲旅行团的实施办法》。当年福建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福建省中国旅行社等单位组织872个团21500人赴港澳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探亲旅游,分別比1991年增长74.4%和72.86%。
  1993年4月,开始香港游每团人数指标从43人增加到48人,下半年每月团数指标又从15个增加到30个。下半年开始,国家把清理党政机关干部利用公款出国出境旅游列为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境外游业务有所减少。省旅游部门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把招徕重点放在主要侨乡和三资企业等经济比较富裕的地区和单位,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广告宣传,组织业务人员直接进乡进厂招徕客源。同时调整增加境外游的线路和项目,如“香港游”业务就增加三日游、五日游、八日游和十四日游,让游客各取所需;调整价格,使游客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泰国六日游,内容包括曼谷观光游览,观看大象鳄鱼表演,芭堤雅珊瑚岛游览,观看人妖表演等,全程只收港币3600元。
  为保证境外游的质量,还对所有承办境外游业务的旅行社代办点进行全面摸底,整顿并增设代办点。这样,自费客源稳定增长。1993年,参加境外旅游的人数达28432人次。港澳游20314人次,出国游8118人次。1994年,全省有组织的公民出境旅游人数32975人,其中省中国旅行社组织境外游团队605批,人数超万人。
  1995年,全省组织境外游26952人次。福建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等单位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境内外密切配合协调,仅“香港游”旅行团就组织319个10684人次,比上年增长32%。福建省中国旅行社成立营销开发部,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直销服务,开发重点线路,确定香港、泰国、菲律宾为国内招客热线,与泰国政府旅游局在福州联合举办“’95金秋泰国旅游博览会”活动,全年组织出境出国旅游探亲团778团(批)、9890人,创利269万元,比上年增长36.69%。
  日本冲绳县观光文化局,在福州举办冲绳观光文化交流展,分旅游、物产、文化、历史4个部分,展示冲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光和丰饶的物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