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与销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55
颗粒名称: 一、生产与销售
分类号: F590.63
页数: 3
页码: 169-1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旅游部门坚持以旅游为主,走旅、工、贸相结合的道路,搞好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关键词: 福建省 商品开发 生产

内容

福建省旅游部门坚持以旅游为主,走旅、工、贸相结合的道路,搞好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1983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福建省旅游服务公司(又名中国旅游服务公司福建省公司,后改为福建省旅游贸易公司)。1985年,该公司派人到山西太原参加全国旅游产品交流会,推销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实用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福州也组织专业人员到全国主要风景区写生,然后用贝雕、软木画等地方工艺来表现各地名胜,生产的旅游山水贝雕一次就订货2万个。
  1986年,福州市旅游局利用地方特种工艺和原材料,组织制作20多种旅游工艺品,并与福州市美术瓷厂、平潭贝雕厂等单位联营,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省旅游服务公司与二轻等部门合作,生产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国内货源从原来的85种增加到264种,还和港商、省国防工办合作生产浮雕壁纸,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填补国内旅游产品的一项空白。
  1987年,省旅游服务公司承办全国第8次旅游产品订货会,扶持长泰县开发鲜芦柑果汁等饮料。1988年,该公司不断开拓新业务,提出“和气生财、互利互惠、重义薄利、艰苦创业”的经营原则,以贸易为先导,以实业为基础,在“包”字上做文章,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还兴办马尾购物中心,与台商、港商合资的福贝墙纸厂,当年获利700万元,发展为我国主营旅游商品较有影响的省级公司。厦门市利用每年接待10多艘国际游船的机会,认真研究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游客的购物倾向,以组织大宗、高档、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为主,积极引导游客购物。三明市旅游局、宁化县酒厂和福州旅游饭店总经理联谊会,还在福州举办张弓大曲品尝会,推广旅游低度白酒。
  1988年,组建省旅游实业公司,与台商合作的福履鞋厂第一条生产线3月开工,产品全部销往国外。福安、霞浦、周宁、将乐、永安、泰宁、明溪等县市,也相继成立旅游服务公司,利用周转金和自筹资金,发展旅游商品生产。旅游部门还积极宣传福建省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台胞来大陆贸易投资穿针引线,搭桥铺路。如在接待一个台胞旅行团时,了解到团员中有银行家、地产商和制鞋业老板,他们也想来大陆投资贸易,就积极协助他们与有关部门联系。最后这个团的客人在厦门确定买地建厂的意向,并表示要投资50万美元在厦门办银行,还在福州签订50万双鞋子的订货合同。
  1989年,福贝塑胶厂投入试生产,生产的PU革产品质量合乎设计标准。省旅游服务公司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营业额和利润额仍然保持1988年水平。该公司还开办国内首家旅游哑语商场,主要经营富有福建特色的工艺品等,兼营“香港开单,内地提货”业务,既安排残疾人就业,又能以独特的哑语经营方式吸引顾客,受到社会的欢迎。
  1992年,省旅游局协助旅游企业,向省财政厅借贷临时旅游周转金700多万元,用于商品开发。省国际旅游航空服务公司先后就创办洗车线、鲜花店、射击场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成立中美合资的福域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全年营业额达1771万元,创汇966万元,实现税利653万元。省中旅社努力开拓房地产、仓储、保税商店等业务,省青旅社投资50万元与青旅总社等单位联营房地产。莆田市旅游部门与港商合资成立湄安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万美元,制作销售具有妈祖特色的木雕、陶瓷、金属等旅游工艺品。宁德地区旅游部门创办太姥山旅游经济总公司、霞浦挂毯厂、周宁旅游工艺品厂等经济实体,开展多元化经营。厦门、福州、三明等地市也积极贯彻以旅为主,旅工贸齐发展的方针,增强旅游企业实力。
  福建旅游企业集团所属合资企业也有新发展,其中福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狠抓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福履鞋厂从依赖客户到自我设计自我开发,扭亏为盈,创利20万元;福贝塑胶公司抓内部管理,抓产品质量,抓新产品开发,抓市场开拓,抓增产节支,产量达188_5万码,产值为3467万元,弥补往年亏损200多万元。
  为了配合“’93中国山水风光旅游年”活动,省旅游局与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省轻工厅、省二轻厅、省商业厅,于1993年在福州举办“’93中国福建旅游商品交易会”。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贾庆林参观交易会预展和展览,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全国政协常委陈彬藩,副省长王建双、张家坤,省政协副主席刘金美、卢浩然,原省政协副主席许集美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100多人参加开幕式。这是本省首次单独举办旅游商品交易会,共设有132个国际标准展位。省内外200多个厂家、公司按地区或系统分为14个展团参加交易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泉州展团,共有23个展位;省外展团包括来自上海、广州、天津、海南、河北、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市的16个厂家和公司;海外展团主要是香港、台湾的厂商。参展商品分为旅游用品、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等3大类,共有2000多个品种,其中既有福州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漳州片仔癀等蜚声中外的名牌产品,也有珠宝首饰、化妆品、装饰材料、服装鞋帽、饮料瓜果等商品中的后起之秀。在6天的展销中,接待海内外顾客6万多人次,总成交额4000多万元人民币,第一天的成交额就达1200多万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4年,各旅游企业继续搞好旅工贸结合、多元化经营。省青旅在香港经营物业,获利160万元。厦青旅开设礼品调剂商场,经营回收、出售各种礼品、精品及各类旅游商品。
  为了提高我省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水平,增加旅游商品创汇,1995年,成立福建省旅游商品同业协会,开展与旅游商品有关的调研、规划、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
  全省经国家旅游局、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和中国纺织总会审定公布的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1家,其中第一批公布的6家:福州市雕刻工艺品总厂(寿山石雕)、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漆器)、福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壁纸)、福建福履鞋业有限公司(鞋)、厦门市珠绣拖鞋厂(拖鞋)、南平针织总厂(服装);第二批公布的5家:福建省五洲太子参实业有限公司(太子参精)、厦门市华特旅游用品厂(饭店用品)、漳州市化学品厂(片仔癀珍珠膏、珍珠霜)、漳州香料总厂(风油精、无极膏)、漳州市八宝印泥厂(八宝印泥)。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