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上旅游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53
颗粒名称: 四、水上旅游交通
分类号: U695.1+4
页数: 1
页码: 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水上旅游交通的情况。其中包括港口码头、客轮航线、国际游船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旅游交通 水上旅游交通

内容

港口码头福建天然良港众多,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2个。已开发使用和在建的客运码头有十几个,著名的有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港、东山港等,较大的客运泊位有厦门和平码头2个万吨级泊位、福州马尾7500吨级泊位,以及泉州后渚港和东山岛2个5000吨级客货码头。1989年,还修建莆田文甲至湄洲岛的300吨级车、客轮渡码头,方便去湄洲妈祖庙进香朝拜的游客。
  客轮航线1949年前,就有华侨集资购船,开展厦门至南洋的海上客运业务,如最早来往厦门与新加坡之间的有“和平号”、“漳福建”、“漳海澄”等客轮。
  1979年12月,省轮船公司与香港益丰船务有限公司合营的“鼓浪屿”号客轮,经过4次厦门至香港的试航,于1980年元旦首航。第二年,“集美”号客轮也投入营运。2条轮船每周往返厦门-香港4个航次,当年运送出入境旅客6_3万人次,1988年增加到11.84万人次。1988年9月28日,97名台胞还从基隆动身,经日本那霸转乘“海樱”号客轮抵达厦门。1987年,泉州就有客轮试航香港。1993年12月,泉州往返香港的海上航线正式通航,使著名侨乡又多一条出入境通道。1994年12月,.福州至香港客运航线首航。“福建号”客轮每周五上午10点,从福州开往香港,周六晚上9点从香港开回福州,航时约30个小时。该轮5000吨级,有360个铺位,设有舞厅、游泳池、贵宾舱等。1995年5月,作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建省创汇农业试验区的东山县至香港的海上客运航线通航。
  省内还辟有每周福州-三沙-上海、上海-厦门-广州海上客运航线。
  国际游船1980年,厦门就开始接待国际游船,1985年,福州、厦门客运码头相继对大型国际游船开放。至1992年,仅厦门港先后接待的国际豪华游船就有70多航次,游客近2万人次。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