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景点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47
颗粒名称: 二、景点开发
分类号: F590.3
页数: 6
页码: 157-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82年到1995年福建省基础设施景点开发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基础设施 景点开发

内容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在开拓福建的名山胜境方面有过贡献,如洞天福地的命名,使霍桐山、武夷山得到重视与开发。自古名山僧占多。许多寺庙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唐武德元年(618年),有僧人在武夷山茶洞内建石堂寺,这是武夷山最早的建筑之一;福州鼓山的涌泉寺,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开始修建,开山祖师神晏在附近的灵源洞诵经,留下喝水改道的传说,周围的峭壁摩崖上则留下历代文人纪游的题刻。
  福州西湖是为灌溉农田而凿于晋太康三年(282年),当时可灌溉田地1.5万多亩,唐末辟为游览胜地。北宋时,蔡襄和曾巩外放福州,再度疏浚西湖,使其兼有灌溉之利和游览之胜。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以后几百年间,王恭、福康安、徐嗣曾、李拔、林则徐等又多次浚治修饰,逐渐形成仙桥柳色、大梦松声、荷亭晚唱、湖心春雨、湖天竞渡等10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戚继光驻军福清,发动军士开辟大洞天、宜睡洞等景点。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少司马、兵部右侍郎陈省归隐武夷山,在云窝构筑宾云堂、巢云楼、水月亭、楼云阁、聚乐洞、生云台等建筑,还出资修葺紫阳书院。
  民国时期,对省内主要景区偶尔也有过小的修补。如民国28年(1939年),福建省政府电令崇安县政府等单位整修武夷山,指令省建设厅修整公馆至天游峰的道路,第二十五集团军兵站修整武夷宫至天游峰的道路,崇安县政府修整天游峰至天心的道路等等。次年,崇安县政府成立“武夷名胜管理委员会”,又称“武夷胜迹整理委员会”。民国36年(1947年),中国佛教会崇安支会也想对复兴武夷山名胜古迹有所作为。
  1979年,武夷山开始整修道路,首先开发风景比较集中的云窝、天游景区,当年基本完成水云寮、望仙亭、水月亭、仙掌亭、仙奕亭、石沼青莲、问茶处、生云台、研易台、聚乐洞、卧云洞等处的修复重建工作,并重建天游观、万年宫及妙高台,’修复开源堂、中山堂等,在隐屏峰上新建茶室。1980年,武夷山全面修复景区道路,投资修缮天心永乐禅寺主殿。次年,修建星村九曲竹筏码头及附属设施和天游峰新蹬道。
  1982年,各地旅游部门开始多方集资,完善旅游景点设施。福州修复鼓山等主要风景区,修建南公园游乐中心、西湖桔子洲游乐场和省内第一家农民乐园福州西区游乐园等新景点。厦门市从军队手中接管胡里山炮台后,即拨款10多万元,维修城墙、城门、塔楼、兵舍、道路等,还利用防空洞修建鸿山游乐园,修复修建中山公园、万石植物园百花厅、鼓浪屿毓园和集美归来园等;泉州整修开放清源山的6个岩洞,在开元寺、清净寺和灵山圣墓等主要景区景点修建接待室、厕所等设施;武夷山修建幔亭峰至三姑石、一线天至虎啸岩的景区道路及隐屏峰、玉华峰、大王峰等处的环形游览道。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注意引进外资,发展旅游业。1984年,全省引进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外资就达1.9亿美元。
  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还拨付专款,在全省主要旅游景区兴建12座符合一般国际标准的旅游厕所。各地区和省有关部门也自筹资金,在福厦公路沿线建起5座设备较好的旅游厕所,改善主要旅游景点的卫生条件。
  1985年,全省有74个景区(点)向有关部门递交风景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议表,修复完善厦门鼓浪屿、漳浦宋代古城赵家堡等景区景点,建成东山马銮湾海滨浴场、平潭龙王头海滨度假区等旅游度假游乐设施,拨出专款在旅游干线和主要景点增修10座外宾旅游厕所。
  1986年,省旅游公司与长乐县政府合作,完成下沙海滨度假村一期工程,武夷山新修三个竹筏码头和20公里登山游览栈道,厦门集中力量搞好胡里山炮台小区、大德记海滨浴场等项目建设,南平市自筹资金建设九峰山、茫荡山旅游区,柘荣、屏南、福安、周宁等地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群众集资修建风景游览点。
  1987年,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和石林、连城冠豸山、莆田湄洲岛等地继续抓紧景区景点建设。武夷山完成景区70平方公里范围的立碑标界。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利用社会力量,完善综合服务设施,由19个单位和14家华侨、个体户集资,协力完成二期工程。
  1988年,福州修复江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崇安全面修整武夷山景区内的摩崖石刻,将乐玉华洞完成洞内二期灯光装置等配套设施建设,沙县二十八曲由群众集资13万元建亭3座,建瓯归宗岩、三明瑞云山、永安桃源洞等景区抓紧整修游览道路。福州、厦门等地开辟不少新景点,如福州商业城的闽都古街和西游乐园。1989年,武夷宫仿宋古街基本落成,泉州、莆田等地加紧建设与台湾有密切关系的景区景点,如惠安崇武旅游区、湄洲岛妈祖庙等。
  1990年,福州西湖进行扩建,游览区面积比原来扩大1倍多;武夷山积极修复、扩建万年宫、朱熹纪念馆和仿宋古街等景点;将乐玉华洞、泰宁金湖、福鼎太姥山、连城冠豸山、东山马銮湾旅游区等景区建设趋于配套,屏南鸳鸯溪、宁化天鹅洞、三明瑞云山、尤溪朱熹遗址、龙岩龙硿洞等地也新建一批旅游基础设施。漳州还把引进外资和群众集资做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措施,龙海县积极与外商合作,第一批就引进外资120万美元,开发南太武旅游区,兴建海滨浴场、高尔夫球场及其配套设施;南靖仙亭、平和三平寺、漳州云洞岩、沙县淘金山等景区的基本设施配套,都是以民为主集资办成的。
  1991年,漳州市继续引进外资搞旅游建设。东山县引进外资150万美元用于马銮湾游乐设施配套;龙海县吸引外资兴办民族文化村,总投资1亿港元,征地400多亩;漳浦县投资20多万修建赵家堡等景点。将乐县投资44万多元完善玉华洞的旅游设施。福鼎、宁德、屏南、明溪、平和等地都改造或修建景区景点间的道路。永安市还开展“建我永安出份力,美我永安献爱心”活动,发行旅游有奖彩券,筹集资金20多万元,建设十八洞景区。
  1992年,引进外资办旅游掀起热潮,而且资金投向由单一建宾馆向修建配套设施和景区、景点开发方面发展。全省与外商签订的各类旅游开发合同、协议、意向项目有131个,金额达17.9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45个,吸引外资4.1亿美元;协议项目41个,吸引外资9.6亿美元;达成意向的项目45个,吸引外资4.2亿美元。漳州市龙海悦胜民族文化村投资增加到2_6亿港元,当年到资3000万元投入建设;还签订了投资2000万美元开发海门岛观光度假区的合同和投资5000万美元,在漳浦江口湾建酒店和10平方公里的水上运动场的协议;东山“百亿新城”首期项目金銮湾别墅区破土动工,该区占地800亩,计划投资2亿元建造髙级别墅600幢和高尔夫球场、海上娱乐中心等。泉州市审批上报的外商独资、合资旅游项目有20个,总投资31361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27601万美元。福州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外资,建设一批以外资建设为主,观光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开发区和度假村,包括福清石竹山高尔夫球场和娱乐中心(投资2000万美元)、平潭海滨度假娱乐中心(投资650万元)、闽清水口娱乐中心(投资8000万元)、长乐海滨度假村和娱乐中心(投资1亿元)、福州北部森林公园度假村(首期投资1亿元)等,还与港商合资修建鼓山登山缆车索道。宁德三都澳青山岛旅游综合开发区达成吸收外资3.6亿美元的项目意向。地处闽西北山区的将乐县依靠自身力量和利用外资,筹集资金68万元,完成玉华洞9个建设项目。全省还在福州鼓岭、武夷九曲、泉州马甲和厦门、华安等地吸引外资兴建融农业开发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
  此外,龙岩拨专款维修上杭李氏大宗祠等景点,还新建停车场,装修客房和卫生间,改善永定土楼的接待条件。永安市继续发行旅游发展基金有奖彩券用于旅游基本建设。平潭利用优惠政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搞好旅游基本建设。
  省旅游局和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紧进行武夷山、湄洲岛两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武夷山设立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武夷山国家风景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将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营造武夷山旅游经济大格局的核心区,坚持”一年打基础,三年迈大步,五年出成效”的发展战略,促使当地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型。为了加快度假区建设,南平地区和武夷山市专门成立了“促启动”班子,实行项目管理到点,责任落实到人。多次赴香港、东南亚和北京、上海、福州等地招商引资。1992年,先后落实独资、合资项目17项,总投资3.53亿元,利用外资4356万美元,当年大王山庄、夷景花园、亚泰集团工业村等12个项目先后破土动工。莆田市将湄洲岛对外旅游经济区工委和湄洲对外经济区管委会合并改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行使县一级管理权限,抓紧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
  南平地区从1993年开始,每年拨30万元周转金用于旅游建设。漳州东山“百亿新城”首期项目年初动工,投入人民币3亿多元,开发占地1200亩的金銮湾游艇别墅区,建成4种类型的别墅347幢,并购进美国游艇126艘和多部水上电单车、摩托艇,以及爱尔兰骏马80匹。石狮永宁“闽南黄金海岸度假村”开工,首期项目占地1980亩,投资3亿元建设海滨浴场、练马场、青少年儿童乐园等。石狮市引进用于旅游开发建设的外资达13亿元,还组织国营企业投资3.3亿元开发宝盖山旅游开发区,由民间集资5000多万元建设伍鸿海滨风景区。福州鼓岭避暑山庄等或已建成使用,或已进入扫尾。旅游景点开发也有新发展,如武夷山开辟虎啸岩、小竹林、莲花峰等景点,完成宋街牌坊、升真驿、六六峰、九九岩、百家欢、聚会风云、水榭、飞云楼等8个单体建筑,自然保护区正式对游客开放;将乐投资200多万元开发银华洞,并在玉华洞建起宝华洞乐园;泰宁开发上清溪,新建“野趣源”;平和开发建设三平寺景区的龟蛇峰、虎跑泉、龙瑞瀑布等。
  至1994年底,全省签订外资旅游项目133个,合同金额12.93亿美元。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累计签订项目合同38个,利用外资4.38亿美元,在全国1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建设速度列第四位。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首期4个项目陆续动工。漳州全市报批立项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合作旅游项目达30个,协议引进外资1.9亿美元。东山百亿新城建成各种别墅500幢,水上活动中心、骑术训练中心、国际倶乐部等设施投入营业后,旺季时每日游客逾千人。投资1.3亿美元的晋江紫帽山旅游度假区动工。厦门批准外商投资项目7个,其中外商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度假游乐项目5个,鼓浪屿金带旅游度假中心、鼓浪屿海底世界、鼓浪屿观海园度假村等项目相继动工。福州市继海峡奥林匹克城等外资旅游项目动工后,又签订旅游招商项目11个,其中合同项目6个,总投资1800万美元、6950万元人民币,由外商投资近5000万元的水口天柱山开发区、水上娱乐城及别墅群破土动工。宁德地区签订外资旅游项目12个,合同金额6900万美元,大型旅游项目峰火岛旅游度假区已动工,中日双方还合作建成霞浦空海大师纪念堂。地处内陆山区的三明市签订的外资旅游项目也有7个。
  政府投资、群众集资办旅游的势头很好。龙岩行署和龙岩市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300万元开发龙硿洞。漳州市投资旅游开发的资金达200万元,社会集资达830万元。泰宁县集资410多万元,在上清溪修筑2座码头和往返城区7.6公里的公路及开展漂流活动的其它配套设施;将乐县投资227.66万元,新建全省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动物世界标木馆和国内首家集古人类生活、远古生态状况、古代文物于一体的岩仔洞洞穴博物馆,复建明台寺,兴建乐野山庄,还在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开辟了云龙世界、听泉小道、动植物标本馆、娃娃鱼池等新景点;沙县建成全国最大的淘金山百尺石卧佛,清流县整修扩建千年古刹金莲寺。
  1995年,武夷山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几条主要道路全部开通,连接景区的兰汤大桥和连接机场的武夷大桥峻工通车,并完成前期电力、电信的改线工程,开通程控电话5000门。还投资132万元,将原九曲溪竹筏3号码头改建为富有地方特色的、以接待高档游客为主的风景园林工程-仙凡界码头,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80万人次。湄洲岛外引内联,先后签订各类合同、协议24项,总投资额7亿多元,利用外资近8000万美元。如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扩建妈祖庙殿堂楼阁34幢,形成比较完整的祖庙建筑群。此外,11公里长的水泥主干道贯穿南北,19公里长的环岛公路也于1995年9月动工,1万伏海底电缆及供电设施、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进出岛轮渡码头、2000门程控电话等50多项基础设施已交付使用,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进入扫尾阶段,并建成湄洲大酒店、莲池山庄、帆叶酒家等服务设施30多项,开发九宝澜黄金沙滩海滨浴场等20多处游览项目,还投资6万元修建6个旅游公厕。为改变“一矮二乱三破烂”的旧貌,完成居民区规划3500多亩,民居建筑9万多平方米,其中宫下花园式生活小区初具规模,朝宫路单面街基本形成,台货贸易一条街初见雏形,后巷“家庭客找”动工。
  宁德市确立“以民俗风情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市旅游局、民委和金涵傺畲族乡联合开发占地50亩、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全国首座畲族民俗村“麒麟山畲族风情旅游区”,计划建成汇民族民居、风情、歌舞、工艺于一园,集旅游、娱乐、购物、餐饮、住房、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殿堂,内容包括:中华畲族始祖忠勇王宫、畲族风情街、兴福村(寺院)及麒麟畲寨等,还将配套建设高辛帝阁、中华畲族联谊会楼、畲族革命历史馆、畲族学术研究馆、畲族民俗馆、功夫厅、风情楼、对歌岗等。永定县为迎接土楼观光节,对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进行统一规划,投入百万元,在完善和丰富已有景点的基础上,新建牌楼、土楼式旅游接待站、风味小吃摊等,增加开放福裕楼、如升楼、奎聚楼等一批土楼参观点。
  三明投资近1800万元,建设宁化客家公祠;完成泰宁金湖湖滨旅游公路,疏通上清溪水道,修建竹筏返回公路及两岸步道;改造将乐玉华洞灯光设备及控制系统,开发天阶山星窟景点,刻制全国最大的嫦峨奔月石雕,兴建仿古双层结构的望城亭;完成沙县淘金山后山停车场的拓宽工程和卧佛平台的绿化工程;瑞云山风景区管理处整修通往山顶火山岩口的人行道路,并在沿途安置100张玻璃钢凳子,一路上还增辟蝙蝠洞、黄金洞、猫儿洞、金凤寨、白马将军祠、五谷神农庙等景点。
  南平茫荡山为满足双休日游客大量增多的需求,在朦瞳洋景区新辟成片踏青草甸和20亩杜鹃,宝珠景区开放晴雨林、百合花园、万亩原始林,天湖景区增设高速游艇、碰碰船、划舟垂钓、森林浴等项目,石佛山景区新辟宋代摩崖石刻、龙井瀑布等景点。
  龙海市隆教乡政府投资10多万元,购置沙滩包、充气船,提供淡水冲浴、.膳食供应、安全救生等配套服务,建成平缓宽阔、沙质洁白的隆教湾海滨浴场。南靖县和溪与上海汇星房地产公司联合开发雨林度假村,村内保存着330多亩原始森林,其中有距今1.5亿年的植物活化石——剌桫椤。
  福州投资2250万元建成左海水族游乐城,利用左海公园的湖畔地形建造长81米、宽15米、高22米的4层船体建筑,一层为水族馆,二层为水族游乐城,三层为水族音乐茶座,展示了250个品种3000多尾鱼,其中以亚洲观赏鱼为主的海水鱼馆,海水吨位和珊瑚品种在全国都居首位。热带鱼馆长18米的冲浪池也是全国最长的水族厢。
  福州、莆田、漳州、武夷山等地市新签外资项目20多个,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中共东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提出,把东山建成国际性旅游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出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8条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客商开发旅游业。58平方公里的漳洲东山旅游开发区在引进项目75个、投入资金近8亿元的基础上,1995年,又有20多个旅游项目开工兴建,投资达6亿多元,百亿新城、海上游乐、陆上度假项目进一步完善。泉州市签订外资旅游项目40个,其中宾馆项目33个,合同金额4.9亿美元。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6000亩),总投资10亿元,由香港友邦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开发。首期项目已投放近2亿元,全部由开发企业以等值外汇投进。建成滨海广场、海滨浴场、游艇俱乐部、金沙游乐园等项目并投入运营;落成高10.8米,重200吨,由98块花岗岩巨石垒砌精雕的滴水观音塑像;度假别墅区、大观园酒店、海滨赛马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绿化与开发同步进行,长1000多米的防风林带完成苗木种植,30亩苗圃、近20万株各类花草把开发区装点的绚丽多姿。
  省旅游部门还把旅游公厕建设作为旅游基础设施的重点来抓,全年筹集资金150多万元,修建39座旅游公厕。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