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方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4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地方戏曲
分类号: I053
页数: 5
页码: 151-1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方戏曲的情况。其中包括戏剧、曲艺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旅游资源 地方戏曲

内容

福建有“戏剧省”之称。众多的戏剧剧种遍布八闽大地,除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芗剧这5大地方剧种外,还有闽西汉剧、山歌戏、南词戏、南剑戏、三角戏、游舂戏及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等等。这些地方剧种在省内各地演唱不衰,还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如以南戏遗响著称的梨园戏,以及高甲戏、福州戏、闽西汉剧等,在台湾等地都有广泛的观众。南曲、锦歌、十番、评话及十音、八乐、大鼓吹、竹板歌等地方曲种也脍灸人口,特别是源自泉州、厦门的南音被称为乡音、国宝,在台湾广泛流传,南音社团遍布台北、台南、高雄、鹿港等地。
  一、戏剧
  梨园戏闽南地方剧种,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流行于泉州、漳州、厦门及台湾闽南方言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从明代起就以成熟的戏曲艺术体制和表演成为闽南语系地区最流行的地方剧种。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俗称“老戏”,分“上路”、“下南”两支。上路戏是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有许多宋元南戏的剧目,如《王魁》、《苏秦》等,古朴典雅;下南戏是漳、泉一带发展形成的一种戏曲,其剧目不如上路戏完整细致,科诨亦较多,但生活气息较浓。小梨园俗称“戏仔”,以生、旦戏见长,多为爱情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董永》、《士久弄》、《陈三五娘》等,脚色行当为生、旦、净、丑、贴、外、末7种,多由7至14岁左右的儿童组成,故又称“七子班”。大梨园则增加了老旦(也叫老贴)和二旦。
  梨园戏用闽南方言演唱,融合部分民间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梨园戏南曲唱腔,共有曲牌300多种。大、小梨园戏的唱腔各有特色,上路淳朴刚劲哀怨,下南明快粗犷诙谐,小梨园则委婉缠绵纤细。伴奏乐器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箫、品箫、大小唢呐等。琵琶系南琵,横弹。打击乐器有南鼓(堂鼓)、小鼓、拍板、马锣、小锣、空锣、草锣、小叫(狗叫锣)、南镗锣、南钹铜钲、响盏、双铃等,以鼓和小锣、拍板为主。梨园戏的代表剧目有《朱文太平钱》、《朱弁冷山记》、《高文举》、《李亚仙》、《陈三五娘》、《胭脂记》等,多次赴京并到香港、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和意大利等地演出。
  莆仙戏又名“兴化戏”,1954年,定名为“莆仙戏”。因保留着较原始的演技科介、古老的音乐腔调和丰富的剧目剧本,被称为“地方戏的活化石”。流行于莆田、仙游和惠安北部、福清南部等说兴化话的地区。
  莆仙戏起源早于北宋,是在我国古代“百戏”和宫廷杂剧的基础上,吸收南戏传奇的艺术,熔村坊小曲、宋元词曲歌舞于一炉,逐渐形成的综合歌、舞、念、打等表演形式的古朴优雅的地方戏,其表演动作和程式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早期只有生、旦、靓妆(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称“七子班”;后增老旦,称“八仙子弟”;到近代角色增至数十人,但在表演上仍保留着南戏的许多特色。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音乐称“兴化腔”,拥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的丰富曲牌,唱腔结构为曲牌联套体。
  优秀剧目有《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等,多次晋京演出并莸奖。
  闽剧用福州方言表演的地方剧种,又名“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等福州方言区,以及闽北、台湾等地。由明清之间流行于福州一带的以方言演唱的平讲班,唱逗腔、洋歌的儒林班,唱昆曲、徽调的唠唠班,唱江湖调的江湖班等多种声腔、源流各不相同的戏曲融合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日趋完善。
  唱腔曲调分为逗腔、洋歌、江湖和小调4大类。小调和洋歌(亦作“阳歌”)来自民间,有轻快、流畅、清新的特点;江湖调系由江西弋阳腔演化而来,其声调高亢、激越、奔放;逗腔则脱胎自官宦世家的家乐,具有委婉、典雅、细致的色彩。表演大致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泼旦、圭旦、武旦等8类,丰富多彩的曲牌,使闽剧具有深厚、宽广的表现力。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二胡、头管、椰胡、唢呐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磬等。传统剧目有1300多种,题材包括历史演义、民间故事、小说传奇等,《炼印》、《钗头凤》、《荔枝换绛桃》、《珍珠塔》、《陈若霖斩皇子》,以及《海上渔歌》、《林则徐充军》、《天鹅宴》等,在剧本和表演艺术上都有新的创造。著名演员郑奕奏有“福建梅兰芳”之称。
  高甲戏也称“戈甲戏”,闽南地方剧种,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省,以及东南亚等地。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逢年过节或迎神赛会时,乡人常装扮梁山英雄好汉,作简短武打表演。到清代中叶,渐有故事情节,出现专业戏班,称“宋江戏”。因其剧目大都是武打戏,执戈披甲,故又称“戈甲戏”。闽南方言“戈”和“高”同音,遂称为“高甲戏”。后又吸收木偶戏及梨园戏的剧目和表演方法,突破只演宋江故事和武打表演的局限,演出剧目有文有武,称为“合兴戏”。到清末,又受昆腔、弋阳腔和京剧的影响,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
  高甲戏以武戏、丑旦戏及公案戏居多,武打多仿效京戏,生旦的表演多吸收梨园戏的技艺。丑是高甲戏很重要的行当,有长衫丑、短衫丑、师爷丑、捆身丑、夫人丑、老婆丑、媒人丑和娴婢丑等。丑角表演多摄取生活中各种人物的典型动作,或模仿木偶戏及猴子、猫、鸭子等动物的动作,作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诙谐、夸张、幽默传神。音乐曲牌大都取自南音、民间小调和木偶戏曲调。行腔既有雄浑高昂,也有细腻清婉。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武乐有大小鼓、百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文乐有琵琶、大小唢呐、二弦、三弦、品箫、洞箫等。传统剧目有600多个,较有影响的剧目为《连升三级》、《凤冠梦》、《真假王岫》、《桃花搭渡》、《扫秦》、《笋江波》等。
  芗剧.流行于漳州、厦门、台湾等闽南方言区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聚居地区的地方剧种。明末清初,闽南的民间说唱“锦歌”和歌舞“车鼓弄”、“采茶仔”(采茶褒歌)传入台湾,经过“歌仔调”、“歌仔阵”等几个阶段,清末用闽南话演唱。20年代初歌仔戏传入闽南,后来从“锦歌”中改编出一种“杂碎调”,并吸收民歌、山歌、褒歌和潮剧、高甲戏、京剧的部分曲调,创出一套新的唱腔和伴奏曲牌,称为“改良调”,并把歌仔戏称为“改良戏”。因其主要流行于九龙江中游芗江流域,1954年定名为芗剧。
  芗剧一般分生、旦、丑、净等4个行当,表演夸张讲究,用语幽默诙谐。唱腔属民歌联曲体,曲调优美,节奏感较强,乡土气息浓郁。曲调有杂碎调、七字调、杂念调以及民间山歌、“十二送哥调'“扭扭动”等小调,共上百种。主要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传统剧目有500余本,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三家福》、《安安寻母〉、《白蛇传》、《火烧楼》及现代戏《碧水赞》、《武夷英烈》等。
  提线木偶戏流行于泉州一带和台湾。闽南旧俗,凡婚丧喜庆皆演傀儡戏酬神,礼仪格外隆重,故又名“嘉礼”,在诸剧种中地位最高,号称“戏头表演手段主要是线,每尊木偶的线有16-36条之多,操纵难度大。表演时一般一人操纵一个木偶,一主一辅,配合默契,宛若一人。除能传神地表演人物形象的神情心态还能表演提壶、举杯、插剑、射箭和脱衣等技巧性动作。分4大行当,即生、旦、北(净)、杂(丑)。说白唱念以闽南方言为主,有时夹杂“官话”(土腔普通话),俗称“傀儡调”。曲牌多沿用宋、元词曲牌,声腔高亢,活泼刚健,跌宕多变。乐器以小唢呐为主,配合钲、锣、南鼓等打击乐。木偶头像雕刻精美,神韵含蓄,以江加走木偶头手艺誉驰国内外。
  经大胆创新,增设天桥式立体舞台和“地台”,打破传统“一字形”表演,开拓舞台纵深空间;表演上从一台4个演员的“四美班”发展为10多个演员同台演出。传统剧目大都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还编演现代剧、童话剧。主要剧目有《水漫金山》、《火焰山》、《千桃岩》等。
  布袋木偶戏流行于漳州地区,用闽南方言演唱。由于道具简单小巧,艺人们把木偶装在布袋里下乡演出,所以俗称布袋木偶戏,亦称掌中戏。
  据传系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自泉州传入。起初演唱梨园戏曲调,后改唱皮黄、昆曲,芗剧兴起后,又改唱芗剧曲调。擅长武戏,尤擅长演两人对打的场面,如骑马、射箭、翻墙、越城、转碟、顶碗等特技动作。传统剧目有319个,1561本,后又编演50多个现代剧和童话剧,并扩大舞台和使用灯光布景,改2人坐着表演为站着表演,20个角色可同时登台,木偶也由高26.4厘米改为50厘米。《大闹天宫》、《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大名府》、《抢米》、《浪子回头》、《卖马闹府》、《画皮》及《闽南傀儡戏》、《掌中艺术》等已摄成影片。
  闽西汉剧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和闽南部分地区,在台湾、东南亚也有影响。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是从广东传入的徽剧脱胎出来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在闽西流行时吸收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角色分4门9行头。即:生、旦、丑、净等4门,小生、老生、蓝衫、花旦、正旦、老妈旦、大花、红净、丑等9行头。常用变脸、耍牙、踢鞋等程式动作。表演技巧有许多特色,如小生的扇舞功有速珠扇、转手扇、滚流扇、蝶花扇等,老生的须功有挥须、甩须、稔须等,各具一格。丑角的表演往往软功多于硬功,内外功兼施并用,灵活利落,饶有风趣。武打戏中的演技颇有杂技的味道。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夹以昆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吹腔、佛调、地方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融为一体。弦乐中主要用外江弦(闽西人叫“吊规”)。演出武打时,常用青铜大锣、圆通大鼓、铜钟、小钹等打击乐,增强气氛。
  现已收集整理的传统剧目共有500多出,其中有不少是京剧和其他剧种没有的,如传奇剧《揭阳案》、《安溪案》,历史和记事剧《开封府》、《红书宝剑》、《双凤镜》等。
  南词戏流行于闽北的南平及邵武、顺昌、将乐、沙县等地,由福建四大曲种之一的南词发展而成。据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词这种以坐唱昆曲剧目为主要内容的说唱形式在苏州流传。有一个姓李的苏州商人到南平探亲,把南词音乐传到当地,后吸收闽北的民间艺术,形成独特的风格;又由清唱发展为舞台表演,成为地方戏剧的一种。其唱白文词通俗易懂,唱腔在“八韵”曲调的基础上,根据剧情发展,组合成各具特色的曲调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传统剧目大多是根据历代著名剧本移植或民间故事改编的连本戏或折子戏,如《拜月记》、《白蛇传》、《井台会》、《花魁醉酒》等。
  二、曲艺
  南音中国三大传统乐种之一,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集器乐、声乐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泉州及厦门、漳州和台湾等地,在东南亚和日本冲绳等地也有流行。
  南音源远流长,古朴幽雅,委婉柔美,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音乐中最丰富、最完整的大乐种,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其产生年代可追溯到晋唐,是受大曲、宋词、元曲、昆腔、弋阳腔、佛曲和闽南地方戏曲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南音的工尺谱产生于隋唐,比欧洲16世纪形成的简谱和五线谱早1000年;它的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似,传说源于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其乐器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也与古代乐器或相同或相似。
  南音分为指、谱、曲等3大类。指,也称“指谱”、“指套”,是一种有词、有谱、并注有琵琶弹奏指法的比较完整的大型套曲,和宋代的诸宫调有相似之处,常在正式演唱开始时作为器乐曲演奏。指套共有48套,每套由2至7支散曲联缀而成,多表现历史或戏剧人物故事,最著名的有《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为君去》等5大套;谱,也称“大谱”,是专供演奏的标题性器乐套曲,现有13大套,每套3至9章,经常在正式演出结束时演奏,内容多描写四季景色、太平逸乐等,著名套曲有《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及《阳光三叠》等;曲,即散曲,又称“草曲”,是由乐器伴奏的清唱曲,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故事的叙事或抒情歌曲,易学易唱,流传最广,数量在2000首以上。
  1949年以后,在泉州、厦门等地建立专业南曲音乐团体。近年来,每逢元霄、中秋,泉州等地常举办海内外南音大会唱活动。
  锦歌福建主要曲种之一,流行于漳州和厦门、台湾等地。锦歌约产生于明末清初,继承明代南词小调和闽海歌谣、小戏、佛曲的一些曲牌,乡土气息浓厚,语言生动丰富,唱腔幽雅细致,活泼流畅。
  锦歌的曲调可分为5部分,即以“杂念仔”和“杂碎仔”为主的歌谣曲体说唱音乐,杂以诙谐有趣的方言土语的“答嘴鼓”和“四句连”;以“五空仔”演唱时,作为开篇的“四句头”,按不同唱法分为正调、阳关、洞管、箫代吟等;可连唱数小时的七字一句、四句一首的多段体说唱音乐“四空仔”(也称“七字仔”);以闽南民歌为主,吸收其它曲种或戏曲的民间小调的“花调”与“小曲”;器乐曲是从其它曲种或戏曲、特别是南乐和民间古曲中吸收的可供伴奏或单独演奏的曲调。唱腔风格分为两大流派,堂派主要流行于乡村,粗犷豪放,雄浑有力;亭派流行于城市,温文婉约,幽雅纤细。乐器以月琴为主,加上洞箫、三弦、大筒,合称“四管齐”。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二人对唱或三四人唱念,也有自弹自唱乐队伴奏等。曲目丰富,主要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孟姜女》、《王昭君》及《夺琴记》、《思亲》、《寻祖》、《吴凤》等。锦歌在清代流传到台湾,并发展为歌仔戏。
  十番又称“叶欢”、“十欢”,主要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因以笛、管、箫、弦、提胡、云锣、汤鼓、木鱼、檀板、大鼓等10种乐器轮番反复演奏;故名。十番始于明而盛于清,初称“鼓板合奏”。民间每逢迎神赛会、喜庆寿诞,便请十番社演奏,以增添节日气氛。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常奏的曲牌有《百年欢》、《千秋岁》、《朝天子》、《蟠桃会》、《石榴花》、《将军令》、《东瓯令》、《南清宫》、《北云会》、《西湖曲》等10大套,每套都由前奏曲、过段、尾声3部分组成。
  福州评话流行于福州地区及古田、南平等地,用福州方言说唱。传说明末江南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闽,他所授门徒用福州话演唱,借历史故事评论时局,逐渐形成有说有唱的独特风格。
  评话演员多为一人,不用化装,不须布景,仅用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讲究唱、说、做、花,唱词多为7字句,常用“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节节高”等几十种曲牌。道白语言生动通俗、个性鲜明。表演时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并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以铙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加强气氛,扣人心弦。“花”指表演中的噱头,其中夹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剧效果;插花则是穿插些与故事无关的小笑话。福州评话的题材丰富多彩,有“长解”(历史故事)、“短解”(武侠传奇)、君臣书、公堂书(公案)、家庭书等。传统曲目不下数千本,还编演一些现代题材的曲目,如《九命沉冤》、《老渔翁歼敌记》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