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特异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特异民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6
页码: 133-1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特异民俗的情况。其中包括闽南惠女民俗、闽东畲族民俗、闽西客家民俗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旅游资源 特异民俗

内容

福建居民除汉族外,还有畲、回、蒙、满、高山等49个少数民族,人口近50万人,其中畲族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沿海和山区的群众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形成不同的民系以及各具特色的民情风俗。
  一、闽南惠女民俗
  闽南惠安东部沿海村镇如崇武、小蚱等地的汉族妇女(俗称惠女),以奇异的装束,长住娘家的风俗和吃苦耐劳的本色,为世人瞩目。
  惠女的服饰穿戴鲜明艳丽,奇异独特。一年四季,她们头上总是裹着色彩鲜艳、花样新奇的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颔,再戴上髹漆一新的黄色园形尖顶斗笠,用4条镶着钮扣的彩带紧扣在下巴上,斗笠沿下仅露出眼、鼻、口;发髻上插着几支剑形的簪钗,髻上套一圈花串;上身穿着又窄又短的蓝青色或素色花大裾衫,袖短至前臂、束紧,肚脐以下腹部显露在外;下身常穿裤管宽大、裤裆很浅的蓝色或黑色的长裤,裤头缀上长长的白裤腰,再系上5~7条精美的银裤带(腰链),光赤着脚板。人们谑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据说这种奇特装束与福建上古先民的文化遗传有关。
  惠东沿海一些乡村,至今仍保留婚后长住娘家的习俗。这种婚俗规定,妇女婚后3天就必须回娘家居住,一年中只有春节、清明、中秋能回夫家。春节住3天,清明和中秋白天来,晚上就要回娘家,不得在夫家过夜。而丈夫到妻子娘家过夜,要摸黑去,凌晨就要离开,人称“两头不见日光”。直到第一个孩子生下来以后,妻子才能住到丈夫家。违反这种习俗的,往往受到嘲讽孤立,甚至族规处罚。这种习俗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中。
  惠安的青壮男人,大多外出捕鱼、打石、承包工程,惠女则挑起了生产、家务的重担。在惠安,到处都可以看到衣饰穿戴整齐划一的妇女在挑担子、抬石头。近年来,她们还走出家门,到深圳、珠海等地打工创业。
  二、闽东畲族民俗
  全国现有畲族人口63万人,在56个民族中居第19位。福建境内约有畲族34多万人,分布在宁德地区的福安、宁德、霞浦等县(市)的有15万多人。畲族人民勤劳、淳朴、正直,能歌善舞,在服饰、婚嫁、祭祀、节庆等方面保留着独特的民族传统习惯。
  传说在尧帝之前有高辛帝,其手下勇士盘瓠平蛮有功,高辛帝把三公主嫁给他。盘瓠与三公主生下3男1女,皆由高辛帝赐姓: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招的女婿姓钟。盘瓠成为畲族始祖。在一次畲族人的大迁徙中,长子盘姓一房人乘船遇风浪漂泊到海外去了,所以现在畲人以蓝、雷、钟三姓为多。
  最有特色的畲族服饰是妇女的“凤凰装”。相传三公主从小就把女儿打扮成凤凰的模样。当女儿长大出嫁时,美丽的凤凰从广东凤凰山衔来五彩斑斓的凤凰装,从此畲族女子就根据凤凰鸟的模样来打扮。未婚女子是小凤凰的打扮,头发梳成独辫,用红头绳缠成一圈,盘在头上;衣领衣袖边的剌绣较窄,腰带向后扎,带上绣有花纹,带尾有丝絮,象征美丽的凤凰。成年结婚的女子,红头绳扎的头髻升高,象征凤冠;衣领衣边衣袖绣着很宽的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象征凤凰的颈、腰和翅膀;向后飘的腰带增宽,绣的花纹也增多,有的还扎上闪光的金边的珍珠般的丝絮,象征凤尾。老年妇女头髻低矮,衣服和腰带的花纹稀少。
  畲民生来爱唱歌,日常生活或山间劳动,喜庆节日或求婚说情,都常以歌代言。每逢佳节,畲族人民都要欢聚山头,盘诗赛歌。每年农历的二月二、三月三、封龙日(夏至后逢辰日)、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为畲族的传统节日。福安冇每年“二月二”的庙会最为热闹,青年男女围着2丈多高的“火树”,盘歌对歌,通霄达旦。宁德市每年“三月三”为一年一度的赛歌会。霞浦县则每逢“封龙日”举行大规模的畲族群众性歌会。1990年9月,宁德地区还举行闽东畲族文化节活动,来自广东、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7个民族的21个代表队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的700多名歌手和艺术家,参加了这一盛会。
  婚礼也表现畲族的独特风俗。女方(畲族称“少娘”)出嫁不管是否愿意,在梳妆前都要“以歌当哭”,名为“哭嫁日”,目的是给娘家讨个吉利。其中,哭母舅最为感人,少娘见到母舅,便边歌边哭,还要跪拜,佯装不愿出嫁,亲友给她梳妆也不顺从。哭到第三天午后,母舅叫来两个人抱着她梳妆打扮后,半推半拉地把她扶出厅堂与胞弟“分酸”。胞弟手捧红漆樟木八角茶盘,盘里放着两碗带骨的肉煮成的线面。少娘站在竹制的米筛里,把甲碗里的肉面分一半到乙碗,又从乙碗里分一半到甲碗,连分三次,以示骨肉情深,日后两家常来常往。随后少娘又从另一茶盘里抓起一把米谷,边唱边撒到厅堂,祝愿娘家年年吃穿有余。接着由大哥抱少娘上轿,亲友们把一碗茶叶拌大米撒向轿顶,祝福她一路平安。
  娶亲队伍中,新娘坐着朱顶彩边的花轿,新郎一身猎手打扮,还有手执红灯笼的“接姑”,肩挑礼品彩担的“赤郎”。闽北畲家也有迎亲走嫁不坐轿的,“及期,婿前导,新妇以红帕裹首,着蓝色衣,张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到了男家,由“八仙头”(村中三代同堂的年长者)用秤子钩去新娘的红布盖头,新娘踏着米筛步入厅堂,意为她是米筛上的人,新郎不能轻视她。这时在畲歌声中,新郎先向天地、再向祖宗神位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手执花娟掩面,由伴娘扶着站在一边。因为传说畲族祖先盘瓠是高辛帝的驸马,成亲时按皇家仪式,公主不要下跪。
  畲族婚嫁请酒,母舅未入席,任何人不得“开筷”。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边唱歌边给母舅敬酒。接着,新娘手捧茶盘,盘内摆着10只茶盅,盅内泡着花蜜茶,压上一把银匙,从母舅席上开始,逐席献上一盘茶。客人边喝茶边唱歌,祝愿新人“添丁添喜添钱财”,然后每人在盅底压上一个小红包,作为给新娘的回赠。
  完婚请客“大酒”过后,“八仙头”还要邀请“子弟官”8人,扮成“八仙”上门庆贺。
  这时新娘手捧茶盘,从后厅作半跪半蹲式舞姿至厅堂,先敬天地,后敬祖公神,再按辈份大小依次敬茶。茶毕,穿梭舞蹈,将茶盅一一收回。接着一手拿酒杯、汤瓢、筷子,一手拿方帕,舞至厅堂,一边有节奏地扭摆,一边做逐件洗擦动作,擦毕逐件摆到桌上,随后摇摆踏步擦坐椅,请众人人席。酒宴要进行到第二天凌晨,然后“八仙”送新人入洞房,边舞边唱送房令:“床上一合凤凰鸟,凤凰鸟仔结成双,糖拌蜜,蜜拌糖,新娘伴新郎,荣华伴富贵,富贵天地长。年头食你双喜酒,年尾添个状元郎。”至此婚礼方毕。
  三、闽西客家民俗
  福建客家人大量是唐宋以后陆续从河南、安徽等地迁入的,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宁化、长汀、武平、上杭、永定、龙岩、连城以及三明、清流、平和、南靖、诏安等地。客家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中原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闽西土著的习俗,形成独特的风俗。
  闽西客家人的婚礼多在夜间举行,奇特有趣。入夜,男家的迎亲队伍才能抵达女家。女方把家中灯火全部吹灭,要等男方进门用带来的灯火将女家灯火点亮,新娘才能出门。出门前新娘要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脱去旧鞋换上新鞋,称“过米筛”,象征辞故土创新业。接着,新娘由父亲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后娘家人把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在夫家扎根。新娘上车时要放声恸哭,表示舍不得离别父母,有孝心,婚后有好运,称作“哭好命”。
  不管路近路远,新娘都要在天亮前到达男家。路上还要避免和别的迎亲队伍相遇而冲喜,一旦遇上,两个新娘就要互相交换手帕以示友好。到男家后,新娘由一个多子有福气的妇人端着盛有柑桔的圆盘(寓甘甜、吉祥)牵引下车,跨过燃烧着木炭的火炉进门,以示带来兴旺。并用米筛遮其上方或踩在脚下,叫“遮米筛”,意为夫唱妇随;也有改用雨伞遮住,慢步人门。新郎新娘进入厅堂拜堂,男家便开始宴请亲朋。宴席上母舅坐在首席上位,上菜时唱道“食鸡,新郎新娘好夫妻”;“食猪心,全家结同心”;“食猪肚,子孙大起步(有出息)”等,母舅挟菜后众人才能动手。
  客家人岁时节令繁多,一年有大小35个,如大年初一,客家人先要祭祀祖先,再到庙堂进香,在说话做事上也有许多禁忌;初二起有“新正祭墓”的习俗,各家各户备上三牲、香烛上祖坟祭扫;初三是“穷日”,一般不出门;初五“开小正”,开始生产经营活动•,初七,妇女们早出采集菠菜、芹菜、茴香、葱蒜、韭菜、芥菜、白菜等7样菜,共煮而食,以求勤劳聪明、发财得利;正月十五,庆元霄,“开大正”,各行各业全面恢复正常。此外,还有五月初七,木匠师傅纪念巧圣先师诞辰;五月十三日,经商者纪念关帝诞辰;七月七日,供奉织女“七星娘”;八月十五,中秋节妇女请“菜篮神”、扫帚神、笠神、桌神等;九月十三日,铁匠祭祀炉公先师;九月十四日,泥木匠祭祀柯叶先师,等等。
  客家人非常重视聚族而居的传统。大型的、封闭式的土楼最集中地反映了他们同族聚居的特点,一般土楼的平均居住人口都有上百人。
  客家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菜肴丰盛、浓郁,节日时特别是过春节,家家都少不了煮一大锅焖猪肉;类似的大锅菜还有酿豆腐、酸菜笋、红烧狗肉等。菜肴中多用笋,历史上客家人还研制了各式各样的干菜,如武平猪胆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连城番薯干、宁化老鼠干、长汀豆腐干、明溪肉脯干、清流辣椒干等,合称闽西“八大干”。因这些地方古属汀州,故又称“汀州八干”或“汀州八大干”。传统的民间宴席流行“八大碗”、“五大盘”。头碗菜一般都是酿豆腐,传说乾隆皇帝爱吃酿豆腐,所以这碗菜在这里被称为“皇帝菜”,身价倍增,非头碗上桌不可。
  擂茶是客家的特殊饮品。据说起源于商代伊尹发明汤液后的药饮,现以客家祖地石碧一带为正宗。擂茶制作是将茶叶、曲、盐一同放人陶制的擂钵内,用樟、楠、枫、茶等树木制成的擂持擂制成茶泥,加上香料、食品,注入沸水盖好,几分钟后即可食用。配料多样,日常食品都可使用,分为荤茶、素茶、药茶、主食茶、辅食茶、自用茶、待客茶等。特点是茶味郁香,清心爽口,既是饮料,又可当饭。
  客家妇女的凉帽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种独特而别致的圆形斗笠,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有布块,有的还绣着花(多为梅花);边沿四周,除正面外,还垂挂着5寸来长色彩不同、折叠均匀的布。年轻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垂布的两端编织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所以,由此就可以看出客家姑娘是否有了婆家。这种斗笠特别能遮阳,笠沿垂挂的色布和飘带还能招来丝丝微风。客家人习惯称之为“凉帽”,现在仍为永定、武平、上杭、长汀等县的许多妇女所喜欢。
  四、其他
  福建各地还有其它一些特异民俗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崇蛇福建古称“闽”。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虫”字通“蛇”字解。意谓闽人是东南沿海信奉蛇图腾的古民族。至今福建各地仍有崇蛇遗风。
  闽北南平樟湖板镇有一座蛇王庙,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带的群众都要举行捕蛇迎菩萨活动。人们一早就出门四处捕蛇,把抓到的蛇放在蛇王庙的蛇缸里。谁捕的蛇多,谁敬奉菩萨的心就最诚。据说这一天蛇是不咬人的,若被蛇咬了抹一把香灰也就好了。蛇王菩萨出迎时,每人都从缸里抓一条蛇,有的拿在手上,有的挎在肩上,有的围在脖子上,随着音乐沿街游行。妇人孩子则站在家门前,烧香膜拜。迎完蛇王菩萨就把蛇放回蛇缸,第二天再把蛇拿到闽江放生。
  闽南平和县三平村的群众则把蛇当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蛇为“侍者公”,认为家里有蛇是吉祥的象征,蛇越多越吉利。由于蛇与人长期共处,出现了蛇不怕人、人不怕蛇的现象。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甚至钻进被窝一起睡,都不使人感到奇怪。
  闽西的长汀也有多座祀奉蛇王的古老寺庙,如蛇王宫、蛇腾寺等,民间还流传着蛇郎君的故事。
  护鱼闽东周宁县浦源村的鲤鱼溪是护鱼的典型。这里的村民不食鱼,鱼在溪中游,人鱼共乐,鱼死则埋入鱼冢。
  在周宁县城北30公里的禾溪村也有一条长300多米的鲤鱼溪,村民从明代开始就将鲤鱼奉若神明,生不捕食,死必鱼葬。现溪中有6000多尾鲤鱼,只要有人敲击竹板或桥板,鲤鱼就会迅速集结,板声越急,集结越快,人称“听音鱼”。
  在福安白云山西麓谷口村的鲤鱼溪,最宽处有12米。溪中有500多条色彩斑斓的大鲤鱼,重量多在10公斤以上,最重的有20多公斤。村姑在溪边漂洙,群鲤便聚拢来,拖拔衣物毫无惧意。游人常以线系食物,悬于水面戏鱼。
  赏灯元霄灯节最热闹的是泉州、福州等地,明谢肇淛的《五杂俎》载:“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泉州花灯盛于南宋,从正月初三起,就开始结鳌山,搭灯棚,搞灯展。“管弦喧天,人来人往金吾夜;灯花匝地,溪南溪北玉园春”,喧闹至元霄过后。花灯种类繁多,有宋代流传至今的百花灯、宝塔灯、如意灯、走马灯、玉簪灯、绣球灯、鸡灯、兔灯、龙灯、扇灯,还有嫦娥奔月灯、鲤鱼吐珠灯、仙女荷花灯、龙凤呈祥灯、双龙戏珠灯、年年有余灯及明代发明的料丝灯等等,有数百种。近年来还利用光学、力学、电学和化学原理,制作出许多现代花灯如汽缸灯、车锁灯、龙虾灯、飞机灯、轮船灯、火箭灯、卫星灯等,并引进激光、电子等高新科技成果,使各类花灯向立体、活动、音响、折光等方向发展。年年灯节都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如与国际南音节配合,更是万人空巷,热火朝天。
  福州灯节亦始于宋,多集中在南后街、中亭街等地。南后街灯市多纸扎花灯,一般用丝膜、玻璃丝、色纸、丝娟等制作。手提的有福桔灯、芋灯、菜头灯、莲花灯、珠灯、西瓜灯,肩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及飞机灯,地上拖的有猴骑绵羊灯、状元骑马灯、牧童骑牛灯,堂上挂的有绣球灯、走马灯等。其中福桔灯最受市民喜爱,因桔灯在福州方言里与“吉丁”谐音,喻纳吉添丁,无论赛神、祀祖、送灯都少不了它。一种用真桔细心剥制而成的小桔灯,绚烂通明,更有特色。正月初七送灯日,至十一、二日之间最为热闹。已婚而未生子的女子,娘家在这段日子都要购买花灯送往婆家,预祝女儿早添贵子。
  舞龙中国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一般舞的是布龙、绸龙等,而舞香龙、板凳龙的则较为少见。
  闽东屏南双溪镇在正月十五至十七日,迎城隍、舞香龙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香龙长60多米,龙体直径米许,分为龙球(珠)、龙头、龙身、龙尾等相对独立的4个部分,用棕片、棕绳、竹木、稻草等扎成骨架。舞龙前在每个鳞片上插满特制的食指一般粗大的香火,全身共有6万多柱,光点火就要近百人花半个小时。夜色中香龙舞动,红光闪烁,紫烟缭绕,栩栩如生,极为壮观。龙到之处,家家鞭炮迎送,附近群众也蜂拥而至,一饱眼福。
  闽北尤溪梅仙镇,元霄夜的板凳龙也别具特色。这里的居民相传大多是汉宰相萧何的后裔,分为天、地、人、和四房,每房各有一条板凳龙,龙头各家轮流做。板発龙最大的特征是它的“龙身”,在每节长约2米的龙身板上,有2个元宝式的灶头,每个灶头里燃着1根蜡烛。按照各房有多少人家,多少口灶,就有多少节龙身板,一板接一板,最长的有170多板。人们听到“龙头”家放了三声“三口铳”,就带着各自制作的“龙身”到预定地点集合,将一节节的“龙身”接连在“龙头”之后,随后集结到水口,在龙虎旗的指挥下,表演着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式。
  闽西连城的“游龙”则是用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几百块下装把手、上置花灯的木板组成,不能舞,只能游。出游时要备足三班人,第一班人擎龙游行,其他两班两边护卫,并准备替换第一班人。由于游龙既重且长,故有“天下第一龙”之称。
  品茶福建多名茶,闽南有铁观音,闽北有大红袍,闽东有白毫银针,闽中有茉莉花茶。各地还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茶习俗,升而化之,是为“茶艺”。
  武夷茶艺表演的程序如下:“焚香静气”,表演者在案前静静地坐下,点起几柱檀香,目送青烟和着悠悠琴声袅袅升起;“叶嘉酬宾”(叶嘉是宋代苏轼对岩茶的代称),打开瓷罐,让宾客观赏岩茶卷曲匀整的外形;“活煮山泉”,将炭炉上初沸的山泉水倒入一小水壶中;“孟臣沐霖”(孟臣为明朝紫砂壶制作家,后人便把名贵茶壶喻为孟臣),俗称“烫壶”,提起水壶将开水淋在紫砂茶壶外面;“乌龙人宫”,用竹制小勺把茶叶取出放在竹制的茶船上,然后将茶船上的茶叶倒人紫砂壶中;“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起,冲水人紫砂壶,使茶叶翻动,盖上壶盖后即把首次冲泡的茶水倒入另一容器中,接着第二次冲泡,泡后等四五分钟;“若琛出浴”(若琛为清初善制茶杯者,后人代指茶杯),把白瓷茶杯放入第一次冲泡的茶水中滚动清洗后,整齐排列于茶盘中;“关公巡城”,手持紫砂壶依次来回,往各茶杯中斟茶;“韩信点兵”,往各茶杯中点斟茶水;“三龙护鼎”,端起茶盘请宾客用茶,并示范以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鉴赏三色”,先看杯中上中下茶水的颜色;“喜闻幽香”,嗅闻岩茶的香味;“初品奇茗”,小口品尝茶味;“尽杯谢茶”,尽饮杯中茶水。
  整个表演古朴典雅,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受到台湾、香港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茶友的好评。
  搏饼中秋佳节,厦门一带除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外,民间还一直流传着一种“中秋会饼搏状元”的活动。
  这项活动始创于300多年前的郑成功军中。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其中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分别代表文武状元、榜眼、探花、举人、秀才。“搏状元”只需6个骰子和一个碗,每人轮流掷骰子,根据投到碗里的骰子点数多寡决胜负。如果6骰点数相同,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搏饼。
  后来这成为当地一种有趣的习俗,流传至今。
  龙舟竞渡福州的龙舟竞渡最早来源于“钓白龙”。传说西汉武帝时,闽越王余善率众反汉,事前在福州城南临江筑台,用木头雕成白龙浮在南台江上,让各部落驾船争夺,谁夺得谁胜利。他欲以此争取百姓支持,后发展为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钓白龙”的夺标形式也为“夺鸭”取代,即是比赛终点处停一艘标船,以鸭子作锦标。参赛龙舟将达终点时,标船放鸭入水,划舟健儿则跃入水中捕捉,那条龙舟捉的鸭子多,即为胜者。每年在台江、马江、乌龙江及阳岐、螺洲、濂浦、西湖等处都有这项活动,其中台江最为热闹。
  厦门端午节时也有抓鸭子的活动。活动多放在大海上或大池里,从岸边腾空伸出一根10多米长的圆木柱,上面涂满油,末端安一个有活门的小木箱,里面装满鸭子。竞技者要登上木梯,小心地走到圆柱末端,拉开活门,让鸭子丢进水里,自己也跃入水中抓鸭子。这种活动充满地方特色和热烈气氛,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观众。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