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381
颗粒名称: 附录
页数: 44
页码: 233-276

内容

附录一福建省化学工业大事年表
  建国前
  明代《八闽通志》记载,浦城、建阳、崇安以及清流、归化、泰宁等县出产黏黑漆。
  大田县铭溪龙凤场林氏族谱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1年)林氏先辈开始挖掘硫铁矿石,土法炼磺,配制黑色炸药,有斤磺换斗米之价值。
  清光绪《建安志•乡土志》(①建安乃建瓯的旧建制。)记载,该县已有人砍樟树蒸制樟油与樟脑,年产均达万余斤,远销上海、香港等地。还有用楠草制土碱,用蓝靛作染料。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南平县董坑、樟坑一带石灰石矿,由商人开采经营。
  民国29年(1940年),福建省运输公司在建瓯县创办福建炼油总厂,并在溪口、沙县、将乐及水吉等地设立分厂,由林一、倪松茂任总厂正副厂长,利用闽北山区松根、松脂生产松柴油和松汽油。
  民国29年(1940年)12月,卢世钤、卢世耀两兄弟在南平西芹杨坑村创办中国木材化工厂,干馏木材取得木醋液、丙酮等产品。
  民国31年(1942年),陈东在南平受聘于建华火柴厂厂长林弥钜,土法生产氯酸钾,供该厂作原料。
  民国32年(1943年),曹大为在福州自筹资金,用土碱(草木灰浸取物,主要成份为碳酸钾),加石灰苛化,再与食盐反应,生产15%液体烧碱,供福州地区肥皂厂使用。
  建国后
  1951年
  5月,倪松茂把自己创办的松茂化学厂卖给国家,更名福州化工厂(福州第一化工厂和福州日用化工厂前身)。成为建国后省内首家地方国营化工厂。
  7月,卢世钤在上海采用滚筒法工艺,试制成功橡胶用的炭黑。
  本年,成立中国化工学会福建分会,甘景镐任理事长。
  1952年
  4月,卢世钤将上海滚筒法炭黑试验设备迁回南平中国木材化工厂,当年生产17.82吨炭黑,对缓解当时国内橡胶行业紧缺的补强剂起了一定作用。
  1953年
  8月,福州化工厂阮添平主持设计的年产300吨电解法氯酸钾装置投产。
  1954年
  3月,上海私营胜利轮胎翻修厂,搬迁到福州琼东路创办福州翻胎厂并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归口福建省交通厅管辖。5月1日,生产出本省第一条翻新轮胎。
  5月,南平中国木材化工厂转为公私合营,更名南平化工厂。
  1955年
  4月,福州翻胎厂炼胶设备投产,并开始采用南平化工厂生产的滚筒法炭黑,以代替从美国、日本进口的炭黑。
  1956年
  1月,由侨胞黄重吉先生筹建的厦门橡胶厂公私合营后正式投产,生产皮鞋底和钢笔胆等橡胶小杂品。
  3月,太阳、力生、中美、松龄、振开、华昌、依新、同孚、同宜等9家私营橡胶修补行店,合并为公私合营福州橡胶厂,生产胶鞋底和电线。
  5月,上海私营伟达橡胶厂陈氏业主迁回祖藉闽侯,建立公私合营闽侯橡胶厂,生产胶鞋底。
  10月,连城县化工颜料生产合作社(连城造漆厂前身)开始组建。当年,由罗顺阳等人率先用手摇二辊油墨研轧机试产出油漆200公斤,成为省内首家涂料生产厂。
  1957年
  6月,省委委派厦门市委书记张维兹等6人,组成福建省三明化肥厂(三明化工总厂前身)筹备处,进行建厂筹备工作。
  10月,泉州刘胜裕等4户批发商,到安溪湖头建成电化厂(安溪电冶厂前身)。当年,发电56.8万千瓦时,生产电石117.8吨,成为省内首家电石生产厂。
  12月,由福建省工业厅投资,龙溪行政专署工业科筹建的漳州市农药厂(龙海农药厂前身)建成投产,为省内首家农药加工企业。
  1958年
  1月30日,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福州第二化工厂设计任务书。
  2月,福建省三明化肥厂分为氯化铵(联合制碱法)和石灰氮两个厂迸行筹建。
  5月15日,厦门电化厂年产800吨电解法烧碱车间试车成功,开创本省烧碱工业的生产历史。
  6月,南平化工厂试制成功炉法高耐磨炭黑,产品经上海正泰橡胶厂检验,质量符合标准。6月底,福州翻胎厂(邵武轮胎厂前身)试制成功7.50—20轮胎,填补省内轮胎生产的空白。
  8月26日,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福建省化学工业局,冯天顺任局长。
  10月,福建省化学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
  本年,福州化工厂的氯酸钾产品转人新建的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
  厦门橡胶厂自行车胎开始出口东南亚。
  全省小化肥工业开始布点筹建,有永春化肥厂、省化工试验厂(福州氮肥厂前身)、南平合成氨厂、泉州合成氨厂、龙海合成氨厂和福州硫酸厂等。
  在厦门四中高中部的基础上创办厦门化工学校(福建化工学校前身)。
  1959年
  3月3日,邓林华任省化工局局长。
  3月10日,福州第二化工厂烧碱、氯气、六六六等3个车间投入试车生产。10月17日,该厂荣获全国基建先进单位。11月7日,该厂举行祝捷大会,宣告第一期7500吨烧碱工程建成。
  3月14日,省化工局决定,正在筹建中的三明石灰氮厂与氯化铵厂合并为福建省三明化工厂。
  7月,厦门橡胶厂改名厦门鹭光橡胶厂,先后扩建布面胶鞋和自行车胎生产线。
  9月,厦门纯碱厂建成鱼藤精农药车间(1962年改名为杏林农药厂)。
  11月,化工部彭涛部长到福州第二化工厂视察,并在福州召开全国化工基本建设电话会议。
  11月25日,福州硫酸厂建成“三文一器”水洗净化流程硫酸车间,年产2万吨。
  1960年
  4月28日,三明化工厂1号开放式电石炉(变压器容量1万KVA)建成投产。
  5月26日,三明化工厂年产2万吨石灰氮装置建成投产。
  6月,省化工局改为省化工厅,邓林华任厅长。
  9月,厦门电化厂年产100吨甲苯法糖精车间投产。
  10月,中国化工学会福建分会与中国化学学会福建分会合并,成立福建省化学化工学会,邓林华任理事长。
  12月,福州第二化工厂烧碱年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车间部分建成投产,产出本省第一批聚氯乙烯树脂。
  本年,白沙钙镁磷肥厂采用高炉法生产出本省第一批钙镁磷肥。
  1961年
  2月12日,朱德委员长到三明化工厂视察。
  4月4日,福建省化工试验厂(福州氮肥厂前身),建成本省第一套8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产出第一批农用氨水。
  本年,三明化工厂变压器容量为1万KVA的2号开放式电石炉建成投产。
  福州硫酸厂1万吨普钙车间建成投产。
  从本年开始,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在建的化工项目进行清理,“关停并转”一批技术经济不过关的企业和条件不具备的基建项目。
  1962年
  1月6日,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到福州第二化工厂、福州氮肥厂、福州硫酸厂和三明化工厂视察。
  4月中旬,上海工人技术攻关队到福州第二化工厂,对烧碱、漂白粉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协助攻关。
  9月,省化工厅并入省轻工厅,邓林华任厅长。厅下设化工局。
  10月,南平合成氨厂年产800吨合成氨装置建成投产。
  11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树脂车间正式投产。
  12月下旬,永春化肥厂建成年产20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翌年元旦,产出碳酸氢铵产品,成为全省首家碳铵生产厂。
  本年,南平化工厂试制成功属国内首创的滚筒法3号中色素炭黑,为油漆、油墨提供了新的原料。
  由于国民经济困难,三明化工厂的中型合成氨工程缓建,氯化铵(联合制碱法)工程下马。
  1963年
  7月,厦门电化厂生产糖精的原料从甲苯改为苯酐。
  12月26日,福州第二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2#沉析槽因安全灯漏电打火引起爆炸事故,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从本年开始,对调整中保留下来的企业普遍进行整顿,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工业七十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1964年
  3月,福州第二化工厂产出第一批固体烧碱。
  8月,南平合成氨厂合成氨能力扩至1200吨,并开始投产碳铵,为本省首家农用氨水改产碳铵的小氨厂。
  10月,龙海合成氨厂年产800吨合成氨装置投产。
  10~12月,三明化工厂与福州第二化工厂相继创办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
  本年,福州橡胶厂生产的胶面胶鞋投放市场,打开销路。
  1965年
  3月,省政府批准恢复省化工局,裴玉文任代局长。
  6月,南平化工厂试制成功乙炔炭黑,为国内首创,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月,厦门化肥厂建成年产5000吨沸腾焙烧、一转一吸硫酸车间。
  12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六六六原粉一级品率达到75.25%,跃人全国先进行列;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达到1.2万吨,产品质量居全国领先水平。
  本年,建西蛇纹石矿建成年产10万吨露天开采装置。
  泉州合成氨厂和三明化工厂列西分厂分别建成年产800吨和5000吨合成氨装置。至此,全省建成6个小合成氨厂,当年合成氨年产能力达2.26万吨。
  1966年
  2月,全国电石会议在三明化工厂召开。
  3月,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到三明化工厂视察。
  4月,三明农药厂年产500吨50%乐果和年产500吨7.5%鱼藤精投产。
  同月,三明化工厂3#开放式电石炉(变压器容量1.25万KVA)建成投产,使该)电石年产能力达到6万吨。
  6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建成年产1万吨六六六原粉装置,并实现连续化生产。
  本年,福建化工学校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招生。
  厦门绝缘材料厂在省内首家投产醇酸树脂漆。
  厦门电化厂年产120吨毒杀酚车间投产。
  漳平化肥厂、邵武化肥厂分别建成年产5000吨合成氨装置。
  福州轮胎翻制厂投产手扶拖拉机轮胎。
  1967年
  受上海“一月风暴”冲击,全省化工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1968年
  11月,福建省军管会派军代表进驻省化工局。福州第二化工厂、三明化工厂等较大的化工企业也先后派进军宣队。
  本年,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两所半工半读学校停办。
  省化工局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
  1969年
  2月,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决定,本省自行设计、制造10套小合成氨厂设备。
  6月,邵武化肥厂年产1万吨硝酸铵建成投产,为本省增添了氮肥品种和炸药原料。
  8月,福建省轮胎翻制厂从福州搬迁至邵武,更名为邵武轮胎翻制厂。
  本年,永春化肥厂首家试制成功石灰碳化煤球,为小合成氨厂开辟了一条新的原料路线。建瓯化肥厂、莆田合成氨厂分别建成年产3000吨合成氨装置。
  三明农药厂年产200吨50%稻瘟净投产。
  建瓯化工厂迁址,新建农药粉剂装置,改名建瓯农药厂。
  省化工研究所所属的涤纶和合成氨原料煤两个实验车间下放福州市。
  1970年
  1月,省革委会决定,省化工局并入省重工局。
  5月,福建化工学校宣告撤销。
  8月,三明农药厂建成年产200吨黄磷车间和年产100吨五硫化二磷车间,为本省发展有机磷农药打下基础。
  10月,漳州市溶剂厂(漳州化工厂前身)年产300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装置建成投产,为本省最早生产增塑剂的工厂。
  12月30日,三明化工厂中型合成氨工程建成投产,合成氨年产能力4.5万吨,加工碳铵18万吨。
  本年,厦门橡胶厂开始投产汽车轮胎,年产能力1000条。
  福州化工原料厂年产200吨中温变换催化剂建成投产。
  福州橡胶厂、邵武轮胎翻制厂、厦门橡胶厂等相继投产拖拉机轮胎。
  闽侯橡胶厂扩建了4条三角带生产线,年产能力达300万A米。
  1971年
  1月,省革委会决定恢复成立省化工局,由邓林华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0月,省革委会决定省化工局与省煤炭局合并,成立省燃料化学工业局,仍由邓林华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6月,福州医疗化工厂年产2000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车间建成投产。
  同月下旬,福州第二化工厂利用旧厂房建成年产200吨50%敌百虫生产车间。
  8月23日,水电部46号列车发电站进驻福州第二化工厂,解决因干旱缺电的困难。
  11月23日,三明农药厂乐果车间1#硫化物反应锅发生冲料起火事故,不同程度中毒者156人,其中6人死亡。
  本年,南靖、长泰、闽清、安溪、古田、龙岩、上杭、连江、南安等县相继建成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
  1972年
  1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将每小时发汽量10吨的4#锅炉改造为燃烧无烟煤的沸腾锅炉。
  4月,燃化部在漳州市召开全国第一次小氮肥生产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永春化肥厂首创的石灰碳化煤球技术,会议由燃化部徐今强副部长主持。与会代表到长泰合成氨厂、漳平化肥厂参观石灰碳化煤球生产。
  本年,龙海农药厂年产400吨甲基1605原药车间建成投产。
  平和、尤溪、宁化、顺昌、福安等县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相继投产。
  《福建燃化》(后改为《福建化工》)刊物创刊。
  1973年
  2月,南平橡胶厂试制成功氨水袋,为液体化肥提供包装容器。
  3月,三明化工厂建成年产200吨双氰胺生产装置,逐步把农用石灰氮转产双氰胺产品。9月,龙岩化工厂建成年产烧碱1000吨、漂白粉2400吨生产装置。
  本年,永定、厦门、永安、将乐、福清、宁德、浦城等地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相继投产。
  三明农药厂乐果车间增添一组生产设备,50%乐果年产能力扩至800吨。
  1974年
  2月,福州第二化工厂供电车间自制成功本省第一台35KVA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
  8月,省革委会批准恢复福建化工学校,并在厦门杏林选址重建。
  同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
  本年,邵武轮胎翻制厂在省内首先用尼龙帘子布代替棉帘子布生产轮胎。
  长泰合成氨厂被化工部授予小氮肥行业学大庆红旗单位。
  三明农药厂黄磷年产能力扩至400吨,年产500吨50%马拉硫磷投产。
  福鼎制药厂年产400吨100%杀虫脒投产。
  泰宁、清流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相继投产。
  1975年
  6月,省轻工厅所属的永安维尼纶厂(福建化纤化工厂前身)年产1万吨聚乙烯醇试车成功。
  8月,福州医疗化工厂建成与增塑剂相配套的年产1000吨苯酐车间。
  同月,三明农药厂年产3000吨烧碱车间投产。
  9月,三明化工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
  11月,省革委会决定省燃化局分为省煤炭局和省化工局,邓林华任省化工局局长。
  本年,省内开始生产福建牌FJ—130汽车,邵武轮胎翻制厂承担7.50-20轮胎配套任务。福州化工原料厂年产200吨氨合成催化剂建成投产。
  福州农药厂年产1200吨25%杀虫脒水剂车间建成投产。
  闽侯、光泽、连城等县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相继投产。至此,全省已投产36套小氨厂(其中1971~1975年投产26套)。当年,合成氨年产能力达17.65万吨。
  1976年
  9月,由龙海合成氨厂许作长主持改造成功的沸腾燃烧锅炉,在全国工业锅炉会议上,被推荐为全国11台先进炉型之一。
  本年,龙岩化工厂、永定化肥厂、永春化肥厂在全省化工系统首批被省委、省革委会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省轻工系统的永安维尼纶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25万KVA的开放式电石炉2座,年产能力4万吨。
  1977年
  4月,福鼎制药厂杀虫脒车间迁址成立福鼎农药厂,新建年产500吨杀虫脒生产线。
  6月,为加强福建化学矿产资源专业勘探力量,成立福建省化工矿山地质勘探队。
  8月,张景彬接替邓林华,任省化工局局长。
  1978年
  3月,装机容量2.4万KW的三明热电厂并入三明化工厂。
  4月,顺昌富文化工厂年产3000吨烧碱车间以及配套的液氯、漂白粉车间试车成功。
  5月,省革委会批准成立福建省化肥农药工业公司和福建省医药工业公司。
  同月,大田硫铁矿建成年产8万吨硫铁矿联合采选工程。
  7月,福建省化学工业技工学校第一分校、第二分校创办,分别委托三明化工厂和福州第二化工厂代管。
  9月,福州第二化工厂等重点化工企业第一次开展“质量月”活动。
  本年,省内开发的石灰碳化煤球、氨厂造气含氰废水三级处理和给水斜板沉淀装置获全国和福建省科学大会奖。
  浦城生物农药厂投产“九二0”植物生长素。
  福安农药厂年产250吨25%亚胺硫磷建成投产。
  福州橡胶厂年产10万套拖拉机轮胎车间建成投产。
  省化工设计研究院分为省化工设计院和省化工研究所。
  1979年
  3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0余年的福建省化学化工学会恢复活动,仍由邓林华任理事长。
  5月,龙海农药厂被化工部评为甲基1605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同月,漳平硫酸厂建成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
  10月,全省重点化工企业第一次开展“节能月”活动。
  同月,省化工局成立标准化室。
  11月,顺昌富文化工厂建成年产3000吨聚氯乙烯树脂车间。
  本年,福州农药厂建成年产1250吨50%敌敌畏车间。
  长汀、漳浦、大田、仙游等县和邵武二化、龙海角美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相继投产。
  福安农药厂年产600吨50%除草醚建成投产。
  省医药工业公司划归省医药管理局,火工产品由省化工系统划归省国防工办管理。
  1980年
  1月,福州第一化工厂氯酸钾生产全部以金属阳极电解槽替代石墨阳极电解槽,氯酸钾年产能力提高到4000吨。
  4月,南靖合成氨厂被化工部授予小氮肥战线红旗单位。
  5月,由龙海合成氨厂许作长设计的SHF10—13—W沸腾锅炉通过省科委、省经委和省化工局的联合鉴定,热效率达80%以上。
  6月,福建省化学工业干部训练班成立。
  9月,省化工局改为省化工厅,张景彬任厅长。
  本年,永春化肥厂成为全省首家和全国第一批实现利润上百万元的小化肥企业*
  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等企业被列为扩权试点单位。
  上杭化肥厂氨水改产碳铵,为本省最后一个氨水改产碳铵的小氮肥厂。
  三明农药厂50%乐果年产能力扩至2500吨。
  全省小化肥行业在财政定额补贴后,首次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
  武平县年产3000吨合成氨投产。至此全省建成中型合成氨厂1套,小合成氨厂43套(其中浦城合成氨厂停产),当年合成氨年产能力达26.2万吨。
  1981年
  11月,化工部评选福州第二化工厂为全国聚氯乙烯行业1980年度厂际劳动竞赛甲组厂优胜单位。
  11月14日,三明化工厂二期扩建工程年产6万吨合成氨,加工11万吨尿素建成投产。
  本年,顺昌合成氨厂被化工部列为全国小氮肥百面红旗之一。
  建瓯农药厂建成年产300吨50%甲胺磷车间。
  福鼎、福州农药厂相继投产年产1500吨和2200吨25%杀虫双生产装置。
  明溪县年产5000吨小合成氨厂投产。
  1982年
  1月,泉州胶鞋厂定牌生产的耐克运动鞋正式投产,产品销往美国、欧洲,成为全省首家工贸联营的运动鞋生产厂。
  10月,省化工厅改为省石油化工厅,张景彬仍任厅长。
  10月12日,化工部批准福州第二化工厂“六五”技改扩初设计,投资预算2626万元,亦称“2626”工程,主要解决六六六停产后的氯产品问题,决定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从2.5万吨扩至4万吨,电石渣水泥从年产1.5万吨扩至4.5万吨。
  本年,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的氯酸钾获国家银质奖。
  全省化工系统大部分企业开始分期分批对1968~1980年初、高中毕业的职工进行文化和技术补课。
  三明农药厂新建年产800吨黄磷车间,使该厂黄磷年产能力达到1200吨。该厂又利用敌百虫旧厂房建成甲胺磷车间,并利用稻瘟净车间改产异稻瘟净。
  1983年
  1月,施性谋接替张景彬,任省石油化工厅厅长。
  3月,福州第二化工厂根据国务院决定,停止六六六原粉生产。
  同月,省化工设计院改名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7月,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企业整顿验收合格。
  10月25日、11月2日,国务委员宋平和国家主席李先念先后到三明化工厂视察。
  本年,福州第二化工厂生产的XS—2型聚氯乙烯树脂获国家银质奖。
  福州大学固氮组魏可镁等人,在福州化工原料厂配合下,研制成功的A110_3氨合成催化剂,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福州化工机械厂取得国家劳动人事部、一机部、化工部颁发的0,级锅炉制造许可证。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关闭,仅保留造气车间为全厂合成氨生产补充提供半水煤气原料。
  1984年
  3月,省石化厅供销处改名福建省石油化工供销公司。
  同月,省化学工业干训班改名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干部学校。
  同月,福建省化工矿山地质勘探队改属化工部地质勘探公司领导。
  5月,福州第二化工厂首批200吨漂白粉出口苏联。
  同月,顺昌合成氨厂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小氮肥行业扭亏增盈先进单位称号。
  同月,三明化工厂创办职工业余大学。
  6月,省石油化工厅成立对外经济办公室。
  7月,三明化工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
  同月,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开始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同月,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兼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董事长李人俊来闽视察福建炼油厂厂址。8月,福州第一化工厂与水电资源丰富的永泰县联合创办榕樟联合化工厂,生产氯酸盐。10月,福州硫酸厂采用高效率低阻力的电除雾器代替第二文丘里洗涤器除雾,成为全省首家采用“文泡电”净化流程厂家。
  11月,福建省石油化工设计院陆海良等人研制的小合成氨自热蒸汽化第二换热网络技术,在永安合成氨厂通过化工部鉴定。
  12月,省石化厅成立福建省石油化工科技情报、规划、咨询中心。
  同月,福建省化工学会从福建省化学化工学会分出单独成立,由徐友龙任理事长。
  本年,全省小化肥行业取消财政补贴后,仍盈利1824.62万元。
  福州第二化工厂生产的XS—4型聚氯乙烯树脂获国家银质奖。
  长乐县年产5000吨小合成氨投产。
  1985年
  7月,省石油化工设计院经化工部验收,国家劳动人事部备案,具有承担一、二、三类8种压力容器的设计资格。
  同月,三明化工厂创办职工业余中等学校。
  8月,交通部、化工部、国家物资总局等举办全国翻胎里程评比,邵武轮胎厂以41280公里里程获第一名。
  9月,由省化工研究所叶薇英等人开发的规模为5000吨的硫酸中间盐复分解联碱车间,在永安合成氨厂通过化工部化肥司主持的工业化生产考核。
  10月8日,福州第二化工厂35台金属阳极电解槽试车投产。
  12月,厦门电化厂首批糖精进入国际市场。
  12月14日,三明化工厂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1985年度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1986年和1987年该厂连续2次又获该项荣誉称号)。
  12月30日,福州第二化工厂与日本干代田公司在北京举行引进美国古德里奇公司高型号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合同的草签仪式。
  本年,福州大学魏可镁等人在福州化工原料厂配合下,研制成功的A201型氨合成催化剂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南平化工厂生产的乙炔炭黑获得国家银质奖。
  建阳橡胶机械厂开发成功LCE—1型子午线轮胎二段成型机,为国内首创。
  龙海农药厂年产50吨的杀灭菊酯车间建成投产,填补了本省第三代新型农药的空白。
  化工部原副部长冯伯华,应福建省委书记项南邀请,来闽视察,并指导福建制定化工发展规划。
  1986年
  4月,泉州胶鞋二厂投产,定牌生产美国康姆斯公司运动鞋。
  8月,省政府批准,恢复成立福建炼油厂筹建处,并把厂址确定在泉州市惠安县湄洲湾南岸肖厝开发区。
  同月,邵武轮胎厂采用国内先进的“水油法”新工艺生产再生胶。
  11月29日,福州第二化工厂聚氯乙烯热真空汽提工程投料试车成功。
  11月,在全国计划会议期间,福建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就双方合资建设福建炼油厂确定了初步意向。
  12月,厦门电化厂年产1000吨氯化法钛白中试,通过化工部鉴定。
  本年,由三明市化学工业公司、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永安市矿业公司和永安市重晶石厂等联营,成立永安智胜联合重晶石矿,对李坊重晶石Ⅳ号矿进行露天开采。
  福州第一化工厂研制成功FA—I型电解槽,采用气提外循环式单极新槽型,适应大电流高强度生产氯酸钠,属国内首创。当年,该厂生产氯酸钾9566吨,跃居全国第一位。
  三明化工厂建成年产8000吨精甲醇车间。
  建瓯化肥厂因原料供应困难等原因停产(1988年与上海砂轮厂联营,转产碳化硅砂轮磨料,工厂改名为上海砂轮厂建瓯联营厂)。
  福州橡胶厂与化工部桂林橡胶设计院合作,生产轮胎硫化用丁基胶襄。
  1987年
  1月,沙县化肥厂新建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酸洗、电除雾、二转二吸工艺流程。
  同月,龙岩化工厂年产500吨漂粉精(消石灰法)车间投产。
  2月,在北京召开福建炼油厂前期工作讨论会,预评炼油厂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
  7月,三明化工厂从日本高压瓦斯工业株式会社引进年产50万m3溶解乙炔生产装置建成投产。福州宏路化机厂于同年10月、龙海气体厂于1988年也分别从美国和日本相继引进年产42万立方米和50万立方米的溶解乙炔生产装置。
  同月,南靖磷肥厂建成年产1.2万吨复混肥新车间,成为省内最大复混肥生产厂家。
  10月,国家计委批准福建炼油厂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关于审批福建炼油厂设计任务书的请示报告》。
  同月,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建成从瑞士伊文达公司引进的年产3万吨聚酯熔体(其中聚酯切片2万吨,短纤维1万吨)生产装置,投料试产一次成功。
  本年,浦城屏峰硫铁矿建成年产10万吨选矿装置。
  建阳橡胶机械厂开发成功LCY-1型子午线轮胎一段成型机。
  福州第二化工厂完成“六五”技改工程,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扩至4万吨、电石渣制水泥扩至4.5万吨。
  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的氯酸钾通过国家银质奖复查。
  福州第一化工厂成为全省化工系统首家荣获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命名的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三明化工厂职工业余中等学校经省教委确认,为独立建制的中等专业学校。
  福州市农药研究所林传壁等人研制成功的2.5%甲基对硫磷粉剂添加福农5号稳定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
  1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省石化厅成立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
  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到三明化工厂视察。
  同月,原省石化厅厅长施性谋,于省七届人大一次会上当选为副省长。
  4月,朱国庆接替施性谋,任省石化厅厅长。
  同月,浦城磷肥厂年产5万吨普钙新车间建成投产。
  5月,福州化工机械厂试制成功国家经委“七五”攻关项目列管膜式磺化反应器。
  7月,福州氮肥厂规模4万吨联碱工程建成,并一次试车成功。
  本年,福州化学漆厂油漆年产能力由2000吨提高到5000吨的技改工程建成投产。
  三明农药厂开发成功乐果原粉生产技术,当年生产出96%乐果原粉192吨,出口创汇68.4万美元。
  福安农药厂建成年产300吨水胺硫磷生产装置。
  福州第二化工厂SG2、3型聚氯乙烯树脂(原XS—2型)通过国家银质奖复查。
  1989年
  1月6日,福建省政府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签订合资建设福建炼油厂的协议书,双方投资各占50%。
  3月26日,福州第二化工厂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引进的年产1.5万吨高型号聚氯乙烯树脂投料试车成功。
  7月17日,厦门电化厂糖精车间进行废甲苯槽料管焊接,因未搞好盲板隔离和气体分析,造成动火时发生爆炸,死亡3人。
  9月,福州第二化工厂从意大利德诺拉公司引进的年产5000吨漂粉精装置开始试车生产。
  10月,厦门橡胶厂年产6000套工程轮胎建成投产。
  同月,厦门电化厂年产1000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11月,省石化厅在三明召开全省化工系统“学吉化、创十佳企业”动员大会。
  12月,三明化工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2万KVA的半密闭式4#电石炉,并采用引进挪威的中空电极技术。至此,该厂电石年产总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电石生产厂家。
  本年,三明农药厂被列入化工部30家农药重点调度企业。
  福州橡胶厂“鳄鱼”牌轮胎首次出口。
  三明化工厂被化工部命名为六好企业。
  福州第二化工厂生产的SG—5型(原XS—4型)聚氯乙烯树脂通过国家银质奖复查。
  化工部涂料研究所、厦门电化厂、化工部第三设计院等单位在厦门电化厂联合开发的氯化法钦白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至本年止,全省共建成45个小合成氨厂,其中7个“关停并转”,在产的38个,当年共产合成氨50万吨。
  1990年
  1月31日,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副部长潘连生到厦门视察,了解海沧台商投资区情况。
  2月6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省委书记陈光毅、宣传部长何少川陪同下,视察三明化工总厂。
  2月24~27日,李鹏总理率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在省委、省府领导陪同下,到厦门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
  2月,福州第一化工厂开发成功FA-11型氯酸钠电解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月7~15日,由化工部原副部长贾庆礼率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一行13人,来福州、三明、厦门等地巡回讲演,前后举行报告会7场,听众共1万多人次。报告团还深人福州一化、二化和三明化工总厂等进行检查指导。
  4月,三明化工总厂电石、双氰胺、尿素等3个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验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石获得当年国家银质奖。
  5月,国务院批准福建炼油厂为正式开工项目。6月17日,该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当年为该厂土建施工高峰年,并顺利实现了由土建向设备安装的转变。
  同月16~18日,省石化厅在三明化工总厂召开学吉化典型单位汇报会。同月还在仙游化肥厂、南平化工厂等8家化工亏损企业开展咨询诊断工作。
  7月21日,三明化工总厂被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
  8月,省政府作出对三明化工总厂、福州第二化工厂实行计划单列的决定。
  同月,龙海磷肥厂建成年产4万吨硫酸的新车间,采用电除尘、电除雾、酸洗流程,使该厂硫酸年产能力达到8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硫酸生产企业。
  10月,福州第二化工厂SG-6型聚氯乙烯树脂获国家银质奖称号。
  12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完成烧碱年产能力从5万吨扩至7万吨的技改工程。
  同月,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引进瑞士伊文达公司年产4400吨涤纶毛条生产线。
  本年,福州第一化工厂从芬兰诺基亚化学公司引进年产1万吨氯酸盐设备,该装置可回收氢气,消除大气污染,具有80年代末国际水平。
  三明化工总厂和福州第二化工厂被化工部评为学吉化的优秀单位。
  福州第二化工厂被化工部命名为六好企业。
  南平化工厂生产的乙炔炭黑通过国家银质奖复查。
  邵武市氟化工厂建成投产,产品有氟致冷剂F11、无水氟化氢等。
  1991年
  2月28日,省政府在三明化工总厂召开现场办公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委书记陈光毅、副省长施性谋及省级有关部门领导,解决碳铵改尿素工程建设资金、发行债券利率贴补等问题。
  9月,福州第二化工厂被国家经委授予国家一级节能企业。
  10月,顺昌合成氨厂建成年产4万吨尿素工程,成为全省首家碳铵改产尿素的小氮肥厂。
  本年,福建炼油厂设备安装进入高峰期。
  1992年
  4月,龙海磷肥厂建成年产3万吨料浆浓缩法磷酸一铵工程,成为全省首家高浓度复合肥生产厂。
  5月,三明化工总厂完成碳铵改产尿素工程,规模为年产11万吨尿素,采用C02汽提新工艺.实现化工投料一次试车成功。同时,扩建合成氨工程,增加合成氨年产能力4万吨。
  8月15日,福建炼油厂龙头装置常减压蒸馏投料试车一次成功;9月30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正式喷油,至本年底,该厂前5套生产装置顺利投产(1993年10月,全厂10套装置全面投产成功)。
  10月,国务院经贸办等6个部委公布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三明化工总厂、福州第二化工厂被列为大型一类企业,厦门橡胶厂被列为大型企业。
  12月,福州第二化工厂烧碱年产能力从7万吨扩至10万吨的工程进入合拢,烧碱年产能力已形成8.5万吨。
  本年,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经厦门市体改委批准,开始进行股份制试点。
  三明农药厂经省、市批准,建立福建三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试行股份制。
  大田前峰硫铁矿经县批准,建立大田前峰企业(集团)公司。
  福安农药厂经省经委批准,建立福建天马集团公司。
  1992年,福建省主要化工产品年产能力达到:合成氨71.7万吨(其中小氨51.2万吨)、化肥58万吨(按折纯计,氮肥47.05万吨、磷肥10.95万吨)、农药1.24万吨、硫酸35.5万吨、纯碱5万吨、烧碱11.2万吨、电石15.51万吨、氯酸钾1.9万吨、精甲醇2.15万吨、甲醛3万吨、聚氯乙烯树脂5.1万吨、聚酯熔体3万吨、聚乙烯醇1.3万吨、炭黑1.4万吨、油漆1.1万吨(不含化工系统外)、轮胎外胎112.6万条、内胎113.6万条、力车胎外胎450万条、内胎800万条、输送带200万平方米、三角带622万A米、胶管142万标米、胶鞋2266万双(不含化工系统外)、原油加工250万吨、硫铁矿13.5万吨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